#來點小說吧
🖥歡迎分享或收藏,推廣閱讀需要您。🖥
此書講述了<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的一生,大家對此應該不陌生,部分劇情跟幾年前的電影《模仿遊戲》相符,讀起來備感親切,或許是我極愛班奈狄克,以至於書裡處處出現他的身影。:)
作者厲害的編排是:故事是從圖靈死亡開始的,由承辦的員警寇瑞逐一審視圖靈的文獻手稿,從一開始的不解到慢慢對圖靈產生興趣,熱情探究著這樁案子,發現自己與圖靈有共同之處,既厭惡又深深被吸引。不只回顧了圖靈對科學的貢獻,同時也是一場與自己和解的深度靈魂之旅。
閱完小說後感到深深的滿足,寇瑞讓圖靈不再孤單,仿佛他們生前就認識,仿佛他們是親密摯友;生前那些大家不能理解的,在死後卻令寇瑞觸摸到其靈魂,甚至為自己童年的陰影起了療傷的作用,也同時激起那塵封已久對學術研究的熱忱。
回顧歷史,有前人的忍辱負重才有今日的歲月靜好。圖靈不善處理人際關係,卻跟機器處的很好。書中道:「圖靈站在機器那邊,它們不該因為與眾不同就被歧視。當我們決定一個人是否夠聰明、具有智慧,不該將外表或性別納入考量。圖靈想像某種模仿遊戲,在這個遊戲中,以機器充當人類。主考官可以向他們提出任何問題,在批改答案,若這樣無法讓主考官判斷他正在與機器或人類溝通,那這個機器就可以被認為具有智慧。能夠模仿我們人類,就有思考能力。」
在那個時代多麼標新立異的想法呀,可惜那時同性戀迫害嚴重,讓他實現夢想之路異常艱辛。總之,是本很棒的書,藉由小說手法認識此偉人,搭配電影更能將圖靈深深記在心底。
#圖靈的毒蘋果#天培出版#天培#翻譯文學#模仿遊戲#電腦之父 #班奈狄克康柏拜區#手寫字#鋼筆字#好書#好書推薦 #好書分享 #閱讀 #閱讀日常 #閱讀心得 #閱讀筆記 #抽獎 #博客來#誠品 #書蟲 #書單 #看書 #書摘#書摘語錄#圖書館 #book
模仿遊戲 機器 思考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遙遠地球之歌:20世紀性少數的海上漂流】#葉郎電影徵信社 #關心性少數因為我就膠
電影《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遊》改編自科幻小說家Arthur C. Clarke 亞瑟克拉克的短篇小說《The Sentinel 哨兵》。在Clarke另外一篇曾經和《哨兵》一起集結出版的短篇小說《The Songs of Distant Earth 遙遠地球之歌》中,太陽即將走向毀滅,一批又一批的地球人用冷凍艙或是冷凍受精卵的形式向四面八方飛去,寄望在浩瀚太空中找到下一個安身立命的新星球。
這個故事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克拉克的個人經歷。1954年一波來自保守勢力的迫害,讓克拉克和無數相同背景的人開始湧向碼頭,頭也不回地搭船離開英國。克拉克漂流了兩年,才在印度洋上找到了他後半生安身立命之所。
他降落的那個新星球叫做斯里蘭卡。
亞瑟克拉克用三個字母S開頭的字來概括自己的人生:Space 、Serendip (斯里蘭卡的古地名)、Sea。他隱而不談的是另外一個G開頭的字眼,那個讓他漂流8上萬里的受歧視身份:Gay 。
後半生再也沒有在家鄉英國久住的克拉克寫過另一篇妙不可言的小說,諷刺前英國殖民地南非的種族歧視問題:
這篇名為《Reunion 團聚》的小說中假設地球上的人類其實都是同一批的外星人殖民後代,只是其中某些殖民者染上了地球上獨有的傳染病而出現皮膚上的駭人變異。當年疫情爆發時緊急逃回母星的鄉親多年後終於重返地球,送來解藥要醫治那些遺留在地球上的感染者。小說的最後一句是他們對地球上所有手足的宣示:「如果你們之中還有誰的皮膚是白的,我們現在有藥可以治好你們了!」
除了「不同膚色」這個惱人麻煩之外,另外一個大英帝國急欲「治癒」的帝國病是「不同性向」。
惡名昭彰的1885年英國刑法修正案中,把原本處罰的肛交行為大幅擴張到所有公開或非公開的男性性行為。當時不存在所謂「homosexual 同性戀」的性取向認知,單純只把其行為定義為「gross indecency 令人作噁的猥褻行為」罪。也就是說社會沒有意見的合法行為叫做性交,而差不多的行為但會令整個社會感到不舒服的話,就是「令人作噁的猥褻行為」。
1895年愛爾蘭作家Oscar Wilde王爾德正是以該罪名被捕入獄。
被捕前王爾德的友人極力勸他逃離英國,但王爾德的回應是:「太遲了,火車已經離站了。」王爾德被捕的消息傳開來後,據說開往各個口岸的火車以及各班離開英國的船上了充斥著焦慮的同性戀者,擔心自己繼續留在英國會得到同樣的下場。
另外一個「令人作噁的猥褻罪」的著名受害者是數學家Alan Turing艾倫圖靈。事實上他的罪名甚至壓垮了他對於終結二次世界大戰的偉大貢獻,使這個名字在1970年代之前(除了在數學專業領域之外)幾乎無人知曉。唯一一次出現在大眾視線中就是亞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遊》小說裡頭的句子:
「艾倫圖靈指出如果有人可以和一台機器展開漫長的對話——不論是用打字機對話或是用麥克風對話——而無法區分對方是機器還是人在應答時,那這台機器就等於是會思考。HAL可以輕易地通過這個圖靈測試。」克拉克寫道。
另外一部科幻經典《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則把抽象的圖靈測試實體化成為從瞳孔反射探查「人性」的機器裝置Voight-Kampff Machine。
圖靈最後被處化學去勢。透過強制注射女性賀爾蒙來「治癒」令人(人=性多數)作噁的行為,和多年後保守派基督教團體在全世界推的「性傾向扭轉治療」一樣,都是令人不齒的迫害。電影《The Imitation Game 模仿遊戲》把稍後圖靈的服毒自殺詮釋為羞愧受辱而死,但他的死其實還有另外一種不同的詮釋角度:他陳屍的床邊刻意擺了一顆蘋果。這顆蘋果很可能是一種文學意味濃厚的抗議姿態。圖靈把自己比做順性而為吃了禁果之後被逐出伊甸園的夏娃。
和當年王爾德受審引發的恐慌一樣,圖靈之死讓許多英國的LGBT性少數再次體認到他們自己難以見容於這個歧視病群聚感染的伊甸園。在圖靈過世的同一年遠離英國的作家亞瑟克拉克正是其中之一。
歷史上每個不同的年鬥年代,都有同性戀者不約而同地離鄉背井、尋找更友善包容的下一個伊甸園的集體行動。1920年代他們湧入峇里島,1930年代他們湧入納粹崛起前的柏林,1970年代目的地變成洛杉磯,再之後則是泰國曼谷。
克拉克大可像多數英國同性戀者一樣(包含出獄後的王爾德)一樣奔向不遠處那個更加開放的巴黎。然而克拉克對於海洋的熱愛像是科幻電影中的牽引光束一樣,不斷將他誘導向上萬公里外的印度洋......
下文還有海上版印第安那瓊斯如何找到天堂的噴泉,以及近半世紀後保守勢力如何一路追殺克拉克到印度洋上。
全文刊載於付費訂閱媒體 the affairs 週刊編輯,請賞文字工一口飯。全文由此去:
https://bit.ly/2O3ctCA
模仿遊戲 機器 思考 在 翟本喬 - 科技時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政見六:推動資安就是國安,防患未然制敵機先以決勝千里之外》
台灣的資安環境和需求在全世界來說算是非常特殊的,我們分成軍事攻防、軍事消極防禦、民間防禦、產業建立等幾個方面來探討。
在軍事攻防方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已經是資訊戰了。中途島美軍之所以能打贏,主要就是靠了破解日軍密碼。如果不是資訊戰打贏的話,中途島應該是一敗塗地的。另外在《模仿遊戲》這部電影裡也敍述了 Alan Turing 及團隊為破解德軍密碼所付出的努力,相信看過的人都印象深刻。孫子兵法第十三篇《用間》[1] 強調了間諜的重要性,在古代沒有什麼資訊工具可用,所以用間靠的就是人。但今天情形已經不一樣了,所以第一件事是要掌握足夠的資訊科技。
這裡所說的資訊科技不單是指直接使用在電腦和網路設備上的科技。舉例來說:二次大戰德軍在轟炸英國的時候,沒有衛星導航,又是夜間出發,他們怎麼讓轟炸機知道要往哪裡去?德國用一個無線電波束導引,飛偏了儀器會告訴你。而側面用另一道電波交叉在目標上空,所以第二道電波出現的時候就是丟炸彈的時候。於是英國就另外發一道假的電波去交叉在荒野或大海上空,讓德國的轟炸機把炸彈丟錯地方,這就是一種資訊戰。同樣的,今天的炸彈或飛彈有些是用衛星定位的,如果我們能假造衛星信號,那麼這些飛彈就會打錯地方。
資安做得好,飛彈打不到。
做好資安,飛彈轉彎。
有「西方兵聖」之稱的卡爾·馮·克勞塞維茲 [3] 有句名言: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2]。如果敵人有核子武器,你要如何防禦?很難吧?我們來看看以色列如何防禦伊朗的核子威脅?
以色列的生存一直受到它在中東鄰國的威脅,而其中有能力發展核子武器的是伊朗。伊朗有核電廠,但核燃料受到國際上嚴格的管控,武器級的濃縮鈾或鈽是買不到的,想要的話就要自己從核電廠用過的燃料棒中提煉。要提煉的話要用到大量的離心機,才能把特定質量的同位素分離出來。
2010年資安公司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病毒叫 Stuxnet [4,5],估計大約從2005年以前就已經開始散佈。除了一般病毒該有的傳播和匿蹤特性之外,它並不破壞一般的電腦,而是檢視網路上有沒有西門子的某一型工業控制器,如果有的話,就把一個子病毒注入到該控制器上。子病毒會檢查控制器是否連到特定型號的馬達上,而且馬達的轉速是否落在某個範圍之內。如果這一切都符合核武原料提煉用的離心機的設定,那麼它就啟動破壞的程序。
它並不會立刻破壞這個離心機,而是讓馬達的轉速忽快忽慢,加速它的磨損,而提煉出來的原料純度也會有問題而不能用。但儀表板上看來一切正常,所以工程師只會奇怪為什麼機器一直壞,而核武試爆結果也會不如預期,或是根本就失敗,還找不出原因。
Stuxnet 據說是以色列大名鼎鼎的 8200 部隊 [6] 在美國支援下做出來的。
前陣子有人在說,如果敵人出現在身邊,我毫不猶豫掃把拿起來就打。可是如果敵人已經出現在身邊,你已經來不及了。還有人說如果傘兵降落在台中市,我身邊有槍,我抄起來就開槍,但如果傘兵已經可以空降在台中市,那根本就來不及了。以台灣的情形,陸軍的防衛,是海空軍已經失敗之後才會發生的,海空軍如果失敗就撐不了太久了。而海空軍為什麼會失敗?因為前面的情報戰就已經有問題了。在敵人要集結的時候就要開始防堵,甚至從內部去癱瘓他,這才是最厲害的。
Battlestar Galactica (星際大爭霸) [7] 這部影集的概念是說有一群機器人的文明跟人類對抗,人類技術其實比較好,他們的母艦、戰鬥機都比較厲害,但機器人在戰鬥機的程式裡植入木馬,所以發動攻擊時從內部就毀滅掉他們,而人類最後剩下只剩下中古戰機可以對抗。而這就是最前面的資安戰問題,如果說敵人要出動的時候你直接把他的空軍幹掉了,那怎麼還會有拿槍打傘兵的需要呢?
在軍事消極防禦來說,是平常在軍事和重要民生設施方面要有良好的資安防衛。這一點我們的政府已經在進行,成立了第四軍種「資通電軍」 [8,9,10] 以及在行政院設立了資通安全處 [11,12]。這些措施裡多少也包含了前述的軍事攻防成分,但考量國防機密的敏感性,我們在此不去揣測可能發展的技術、計畫、以及進度。在政府已經進行的計畫方面,我們就不列入政見討論。
整體上來說,這也擴散到民間防禦方面。不過民間的非軍事資安,除了一般人印象中的駭客攻防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面向,就是看似非軍事,實則為全面戰爭重要成分的「假訊息戰」。
我們每天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的訊息,有許多其實是有心人士製造出來影響我們心理的文章和影音 [14,15,18]。這些技術從廣告業發展出來,現在被廣泛運用在政治和廣義的軍事用途上。而這些假訊息的傳播,短期內是為特定人士或團體牟取利益,但長期來看,是在戕害人民的心靈,破壞社會的體質。
但基於言論自由的精神,我們不可能要求政府對訊息的來源做過度的管制,況且那是治標而不治本的做法,只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根本的做法應該是從教育上下手,從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行查證的習慣和素養。
在短期的處理方法方面,則是要建立良好的事實查核平台 [16],讓文字和影音資訊能夠被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查證。而各種資訊和社群平台,如 Google、YouTube、Facebook、LINE、Twitter 等,應該要開發偵測演算法,來標示或下架有問題的內容 [17]。其中有些廠商已經開始了第一步 [19,20],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產業建立方面,本黨鄭秀玲委員已經在上個立院會期提出「資安磐石計畫」[13],也獲得了行政院蘇院長的支持。我們下一屆會延續這個政策,加以發揚光大,細節在此不多贅述。
《回顧》
政見一:推動政府數位轉型,增設行政院副院長以帶領數位創新 https://www.facebook.com/benjaifans/posts/141809803919167
政見二:創新型態國際合作,以台灣強項製造服務投資世界新創
https://www.facebook.com/benjaifans/posts/142514483848699
政見三:鑽研關鍵尖端科技,奠定未來二十年核心產業領域基礎
政見四:長期培養高階人才,營造三十年後研發大國氛圍與環境
https://www.facebook.com/benjaifans/posts/143736907059790
政見五:強化前瞻法規制度,阻卻跨國企業掠奪國家戰略性個資
https://www.facebook.com/benjaifans/posts/145684116865069
[1]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5%AD%AB%E5%AD%90%E5%85%B5%E6%B3%95#%E7%94%A8%E9%96%93%E7%AC%AC%E5%8D%81%E4%B8%89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8%98%E4%BA%89%E8%AE%BA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5%86%AF%C2%B7%E5%85%8B%E5%8A%B3%E5%A1%9E%E7%BB%B4%E8%8C%A8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uxnet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C%87%E7%BD%91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t_8200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7%A9%BA%E5%A0%A1%E5%9E%92%E5%8D%A1%E6%8B%89%E7%8B%84%E5%8A%A0
[8] 臺灣網軍跨出第一步,資通電軍指揮部正式成立,第四軍種成軍在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15209
[9] 第四軍種加入聯電操演 專家:從戰術提升到戰略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428570
[10] 國軍「第四軍種」 資通電軍指揮部成立 20170629 公視晚間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TmYCnsGgc
[11] 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技術服務中心 https://www.nccst.nat.gov.tw/About?lang=zh
[12]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08158
[13] 立委提4年10億培育資安人才 蘇貞昌:支持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1911120103.aspx
[14] Taiwan most vulnerable to disinformation attacks: Swedish survey https://www.taiwannews.com.tw/en/news/3786185
[15] Taiwan Caught in Online Opinion War https://english.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2375
[16]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FC https://twitter.com/taiwantfc
[17] 防制不實訊息 臉書LINE等5大業者帶頭自律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6210183.aspx
[18] Awash in Disinformation Before Vote, Taiwan Points Finger at China https://www.nytimes.com/2020/01/06/technology/taiwan-election-china-disinformation.html
[19] Election integrity policy https://help.twitter.com/en/rules-and-policies/election-integrity-policy
[20] Twitter bans political ads after Facebook refused to do so https://www.cnbc.com/2019/10/30/twitter-bans-political-ads-after-facebook-refused-to-do-s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