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在百白老師的【麥可契克夫角色塑造】和木森老師的〔跟著木森去森林露營〕之後,誕生了5位課棧模範生,目前已經累積了26位課棧模範生了。
內心有許多感觸與感動。
學習一件事情,不論是興趣或是做為職業,都需要次數與時間的累積,尤其是表演這件事情。從陌生到釋放,從懞懂到理解,從感受到享受,從知道到做到,都是一連串與自己生命的糾結和對話。
勇敢,勇敢追尋自己的生命,這是在大家身上我所強烈感受到的。因為我自己,也是透過表演,不斷地去質疑,不斷地去找尋生命的意義。
「當你喜歡一件事情,你只需要努力地往它靠近,其他的阻礙都是多餘的。」
我自己出生貧寒,沒有任何家世背景,我知道只有透過學習能翻轉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努力讓大家可以用比較優惠的價格來參與學習,我想建立一個讓人可以永續學習的環境,讓表演成為生活,生活就是一場華麗的表演。
持續,持續才能產生力量。
謝謝跟我一起建立這份美好的老師助教們,謝謝一起參與這份美好的學員們。你們來自各行各業,反而是我自己在你們身上學到更多,看見更多的人生百態。
「讓自己變強,是為了給人感受更多的溫暖。」
【#課棧模範生制度】
完成十門課棧所開設的課程,即成為課棧模範生。成為模範生之後您可以
1.報名任何表演課棧的課程,老鳥優惠再半價。
2.您的朋友可以「愛相隨」,每一門課程,有兩個名額,經過您的同意,在報名表單上附註:「我愛QQ,QQ愛我。」即可享老鳥優惠再折1000的價格報名課程。
3.免費獲得課棧模範生專屬暖心潮T一件。
課棧模範生,能將自己所獲得的能量再分享給更多人,一起繼續透過表演藝術溫柔發光,療癒這個世界。
大家來成為課棧模範生,終身學習,持續發光吧!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讓身邊的人感受到溫暖
#投資自己永遠是最好的投資
#讓自己再當一次孩子
#讓自己重新再活一遍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
模範生制度 在 最愛小乳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兒子是否自信爆棚😂
昨晚與乳絲討論必須選出五位心中的模範生
但他實在想不出來
我說那就寫你覺得適合的人
任何你覺得他值得你選他的理由都可以
但不一定要欺騙自己的內心
硬擠出五個人選
於是結果出爐
很好!竟然選了自己🤣🤣
對自己有自信也是很棒的一件事!
爸爸還特別寫了聯絡簿
告知老師 乳絲只選兩個人的理由
不過兒子轉述~老師在學校還是跟他說不行!要他一定要寫出五個!
但聯絡簿老師的回覆是ok😂
這和大人投票權是否有些不同
如果沒有覺得適合的人選
也一定要選滿嗎?
真實的民主自由不是就該從學校就開始落實?
事實上 我本來真的很不想交這份問卷
但怕兒子被盯 還是勉強的寫了
模範生制度何時才能遠離校園生活🙄
還有很多不解的教育制度啊!
親愛的!別害怕與眾不同。
模範生制度 在 郭耀仁的表演課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是家麒老師【身體遊戲】第五期的結業,因為疫情的關係,這次就沒有開放觀眾入場一起玩。
看到同學因為不斷地在課棧學習不同老師的課程,大家越來越放鬆,越來越自在,對於表演的感知與敏銳度越來越高,生活也因為表演課而越發精彩有趣,心裡很感動也很開心。
「表演課已經成為我生活生命中的一部份。」孫懿按摩師感性地這麼說。
「謝謝自己,沒有想過停止表演課。」慧澐老師性感地說。(咦?)
謝謝同學和老師助教們完成我心裡的響往。
這也是我所期待的,讓大家可以持續上表演課。
表演課是屬於「感受型」,而不是「資訊型」的課程。表演課應該不只是技術上的獲得,更多是活在當下的「享受」。像上瑜伽課一樣,每週都要透過「經歷」而去「享受過程」。
感受,需要次數去累積。
第一次是體驗,第二次是體會,隨著次數的增加慢慢地能體悟、改變,最後表演的專業是控制。但成為專業之後,都別忘了表演的本質,就是「謙卑地學習」。
學習生命萬物,我們才能讓自己永遠保持彈性與可能性。還有,赤子之心。
。
。
。
我自己是窮人家長大的孩子,我從國小就開始撿寶特瓶去換錢打工來求生存,我知道只有讓自己進步才能改變我的生活與命運。
所以我創立了【課棧模範生】制度:
1. 累積表演課棧十門課程,終身擁有老鳥優惠再打五折(不是骨折)的報名費用價格。
2.模範生有兩位名額,讓他的家人朋友可以「愛相隨」擁有老鳥優惠再折1000元的報名費用價格。
。
。
。
目前課棧已經累積了13名課棧模範生了,我很開心越來越多人透過表演課,為他們的生命點燃了新的火苗。
投資股票有賺有賠,投資自己穩賺不賠。
你問我這樣我賺什麼?
我想,人生的價值不在於我能獲得多少,而是我能帶給別人多少。
林家麒的粉拽「管理員老林」
林東緒
李劭婕 Clara Lee
Billy Chang 張逸軍 Natural Kind Spirit
林伯龍 Linus Lin
#莊芝翔
模範生制度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中過世的人的人名,因為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跨過了十萬人,結果整個頭版頭整頁塞滿了人名。要知道現在確診人數跟死亡人數,飆到讓大家車尾燈都看不到的,就是號稱世界上醫療資源最完善、財富淹腳目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爆衝當中!我以前在美國住了快三十年,我真的滿頭問號,到底是在幹嘛?最有錢的是你、做最爛的也是你,就好像富二代成績竟然吊車尾一樣,現在想想,富二代吊車尾的還不少,總之這就讓我忍不住開始思考,有錢真的是防疫必需品嗎?
最近就有個小地方抓住了國際媒體目光,還被拿來跟美國做比較,就是印度西南方的「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面積3萬8,863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了一些,卻塞了3500萬人口;印度1月27日首個確診就是出現在喀拉拉邦,不過4個月過去,印度全國病例不斷爆增,至今已有超過14萬人確診,四千多人死亡,喀拉拉邦卻只有896例確診,7人喪命,情勢整個大逆轉,被稱作全印度唯一成功控制疫情的省分。
再拿來跟美國比一比,美國人均GDP達6.5萬美元,但Covid-19死亡率卻出奇高,達到5.8%;反觀以服務業為主的喀拉拉邦,人均GDP只有2900美元,失業率高達11.4%,但在這波疫情中,死亡率只有0.7%,怎麼看都狠狠打臉美國以及其他資源充足的大國。
包括英國BBC、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經濟學人,都大篇幅報導這個「喀拉拉現象」,以及他們採用的「喀拉拉模式」。
其實喀拉拉邦政府長期投入大量經費,加強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當地有2700多家政府醫療機構,平均每10萬人有330張床位,是全國最高,但要比醫療資源,美國更多啊,也沒比較厲害,我們就幫大家歸納出三項喀拉拉防疫秘訣。那第一項,就是跟台灣一樣的「超前部署」。
台灣17年前有SARS教訓,17年的萬全準備就等這一仗,喀拉拉邦在2018年也有「立百病毒」的前車之鑑,這個病毒也是由「果蝠」傳染的,當時一個月就奪走17條性命。
所以這次中國武漢傳出病情的時候,喀拉拉邦就立刻拉響防疫警報。1月就開始在四個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篩檢,追蹤並且隔離疑似個案;2月成立一個24人的防疫小組,3月10日就宣布關閉所有教育機構和娛樂中心,禁止大規模聚會,呼籲民眾不要前往宗教場館,兩天後進一步宣布封城令,比中央政府的全國封鎖令(3/24)早了將近兩週。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每一區都設立負責處理Covid-19的專門醫院,連飯店也變成隔離病房;曾經擔任過中學教師的喀拉拉邦衛生部長「夏拉賈」,兩年前就靠防疫一戰成名,故事還被翻拍成寶萊塢電影。這回更是專訪接不完,還被封為「Covid-19殺手」、「巨星衛生部長」。這次的防疫模範生,怎麼那麼剛好都是女性領導人呀!
我們再看到第二點,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印度style的「人海戰術」。
大家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人怎麼那~麼多,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雖然人口密集往往會造成防疫困難,但喀拉拉邦反而把這項劣勢轉為優勢,號召民眾擔任防疫志工,結果短短一個月內就有30萬人加入!
喀拉拉邦把人海戰術運用在病例追蹤上,分為電訪和親訪,電訪中心運用地理標籤技術定位,志工再一一打電話詢問被監測的對象有沒有出現症狀,還有專門用來防疫的20萬個WhatsApp群組;當地還成立一支「追蹤部隊」,2萬6千名經過認證的社會衛生工作者和稽查員,挨家挨戶訪查隔離檢疫者,同時出動好幾千名警察,嚴格執行封鎖令,騎機車到處巡視,看民眾有沒有乖乖待在家。
但是喀拉拉邦的經濟,靠外邦和外國的日薪移工支撐,封城沒飯吃怎麼辦?當局也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把對人民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來喀拉拉邦是由左派的共產政府當家,主張人人有飯吃,和印度中央和其他地區的右派種姓色彩大不同。相較其他省份的民眾因為封城挨餓,喀拉拉當局靠2萬個「社區廚房」,填飽30萬移工的肚子,有志工幫忙煮大鍋飯,民眾甚至能依據飲食喜好點餐,至今送出800萬份餐點;地方政府還免費向每個家庭發放15公斤白米、豆類和調味料,而且送貨到府,就算學校關閉,也會送營養午餐給學童,並且提供醫療和個人衛生用品給需要的民眾。
雖然「喀拉拉模式」目前看來很成功,但專家警告,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例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的所在地,北部城市阿格拉(Agra),先前防疫模式被大力讚揚,結果4月初案例暴增,神話破滅!不過喀拉拉邦的表現,依然可以證明財富並不是政府防疫的絕對條件。
西方資本主義的理念向來是:財富能讓民主政府,在承平時期為公眾提供服務,並且在危難當頭時,保護公眾免於傷害,不過看看美國這次的表現,或許就是因為資源太多反而掉以輕心,螺絲不知道鬆了幾百顆,反觀喀拉拉邦這樣相對不寬裕的地方,或許正明白自己沒那個本錢,也就不敢去冒險。錢多有錢多的優勢,但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你認為資源多寡跟防疫表現成正比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喀拉拉模式 #窮無損防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模範生制度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目前疫情仍持續延燒,在疫情爆發最初時,台灣被預測為重災區,因為和中國僅一水之隔而且交通往返頻繁。台灣及早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並且提早制定配套措施和相關決策,台灣的防疫成果令國際刮目相看,國際也看見了台灣。
除了有完善的全民健保制度外,也展現了政府、業者以及民間的完美配合與團結力量。
曾經住過在台灣9年的波蘭人斯坦,因為不甘心台灣被WHO、UN排除在外,於是拍攝影片想要讓世界看到台灣防疫做得很棒,希望可以讓世界上越來越多人認識台灣。
影片授權:Stan from Poland 斯坦說中文 (https://youtu.be/h43TsOcJIJw)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