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發現自己有九成的時間發文都是在講自己很忙
今天就用一張圓餅圖來說明到底在忙什麼
希望都不是瞎忙就是了
請各位有建築背景的朋友
不要再說這是樹的平面圖了
這是圓餅圖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Omitsai Mama's Exercise Lif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黑媽要是真的有三寶了, 家裡居住空間、收納空間還夠用嗎? 雖然重新裝修的時候, 已經刻意規劃很多收納空間了, 但老實說二位小姐的玩具、衣服、書籍、文具, 真的是有夠多,而且還會無性生殖啊🤦♀️ #親友恩典牌 多到放不下! 看來在三寶報到前,家裡必須好好大整理, 不然乾脆來看預售屋,尋找下一間好房?...
樹的平面圖 在 Omitsai Mama's Exercise Lif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黑媽要是真的有三寶了,
家裡居住空間、收納空間還夠用嗎?
雖然重新裝修的時候,
已經刻意規劃很多收納空間了,
但老實說二位小姐的玩具、衣服、書籍、文具,
真的是有夠多,而且還會無性生殖啊🤦♀️
#親友恩典牌 多到放不下!
看來在三寶報到前,家裡必須好好大整理,
不然乾脆來看預售屋,尋找下一間好房?(疑~)
年輕時黑媽買房,買的就是預售屋,
當年很多眉眉角角完全都不懂,
什麼是客變?
什麼是退建商附的家電、磁磚?
公設比的高低有什麼影響?
每坪管理費收多少?
我那時候是傻傻買、傻傻住,
後來因為開始主跑房地產的新聞路線,
才一步一步去了解,
但還是有很多細節,一般人是不了解的。
來~黑媽今天就要和Mr. 大男孩ㄟ秘密基地 的三寶爸,
帶著大家一起去解密。
Mr.大男孩小葉的本業是室內設計師,
他眼中看到的預售屋,跟黑媽一定不一樣,
#很多時候我都看表面
#因為一個家庭裡女主人開心全家都開心
不過,魔鬼就在細節裡,
快跟著咱們來去汐止看房子吧!
👉汐止區新建案
👉基地是否為同地點
👉看預售屋該注意哪些
👉平面圖到底怎麼看
👉客變又有什麼小技巧
👉交屋之後最後關鍵步驟
喔~對了,聽說小葉要來當我徒弟,
要和我一起運動耶!
走,下次健身房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cGenYFtVLY/hqdefault.jpg)
樹的平面圖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深水埗雍文皮號進進出出的,幾乎都是花甲老人,一身潮look的Marco Lam身在其中,特別引人注目。掌店的黃先生也說:「我們的客人都是補鞋老師傅,像林先生這樣的客人實在少見!」Marco在這裏採購鞋底、鞋踭等配件,他不是要補鞋,而是要造鞋,藉鞋子留住雙手的溫度。「手做皮鞋充滿手工感,它不如量產的精密,可能有瑕疵,這正正是它的個性所在。」
Marco四十出頭,在皮具行業已打滾逾廿年,熟行情,曉設計,懂物料。七年前租下一個小小工作室,做各類諸如銀包卡片套的細件皮革,自娛自樂,工藝成熟,開班授課。三年前開始,專注發展手造皮鞋。
與皮鞋的淵源,其實比他的本業更深。Marco父親是個鞋匠,七十年代在九龍城一帶經營山寨鞋廠。工序繁多,畫紙樣、剪裁皮革、拉幫、穿線、打洞等,但無一不依賴人手。「小時候,我站在老師傅身後,看着他們拉幫,一口一口地上釘,瞬間一雙鞋子就變了出來,整個工藝很神奇!」皮鞋樣板製造了出來,銷售部員工拿着樣板挨家挨戶地推銷。當時舶來皮鞋並不流行,屬奢侈品,那些沒有品牌、價廉物美的本地皮鞋才是普羅大眾間流轉的生活用品。九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人工租金飆升,Marco爸爸的鞋廠隨大潮流北移。「我爸是鞋匠,並不是生意人,他不懂得營運。」鞋廠後來無法從勞力密集的手做模式轉型至機械化大量生產,終黯然結業。
慶幸的是,鞋廠不在,但手藝還在。「整套技術深印腦袋,一直有着這些記憶。」兒時日復日在師傅身後的觀察,點滴累積成課堂。Marco一把工具拿上手,記憶如泉湧,再加上在Youtube「溫習」,只花了一星期,就把知識及工藝重整起來。每次動工,Marco都體會工藝之艱難,匠心之可貴,深感若後繼無人,多麼可惜,於是開始了業餘鞋匠的生涯。
Marco先跟客人溝通,了解需要及喜好,構思適合的鞋款,並量度腳形,根據尺寸訂製鞋楦。有了鞋楦,便可開紙樣。此步驟,最考驗鞋匠。因為皮鞋結構比起銀包、手袋的複雜,且涉及的部件多,故鞋的紙樣一般有十來張,有的更有二三十張。憑想像把鞋款轉化成一張張平面圖,絕對考驗鞋匠的心思,稍為大意,落筆有誤,鞋子最後可能無法成形。「紙樣可算是一雙鞋的靈魂!」紙樣珍貴如餐廳的秘方食譜,昔日的鞋匠並不會隨便授人。
根據紙樣開皮。Marco選用樹羔皮,是一種未經染色的原始皮,以便手髹顏色。打開一大幅牛皮,只見Marco打上一個個叉。原來他在檢查皮質,一發現蚊叮等瑕疵就打上記號,避免使用。皮剪裁好了,接邊、組裝、穿線,鞋子便成形了。
然後在鞋楦上拉幫,為皮革定形,再加上鞋底。打磨,上色,拋光,一對皮鞋就誕生了。這些步驟中,數最特別的,一定是Goodyear Welt Construction,是一種中高端皮鞋常見的縫合鞋底技術,有了這技術,鞋底日後磨損了,能整塊移除掉,並換上新底,延續皮鞋壽命。甚麼叫匠心獨運,看他造皮鞋就明白了!Marco未來目標是造球鞋,只要這顆匠心尚存,大概沒有事是不可能吧。
記者:周燕
攝影:謝致中
剪接:謝致中
Shoe Artisan.M workshop
地址:葵興大連排道36-40號貴盛工業大廈一期13樓C座1309室
營業時間:歡迎查詢, 只接受預約
電話/WhatsApp電話:6626 1087
Email:yoursleatherworkshop@gmail.com
雍文皮號
地址:深水埗荔枝角道250號地鋪
電話:5703 0793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7Fp4wiQQOE/hqdefault.jpg)
樹的平面圖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對建築的興趣,當然是來自以前修讀過的室內設計開始。其後到外國公幹,又多了個期望,滿足自已的求知慾,紐約是個建築愛好者的旅遊熱點,今次介紹的更是每個建築及室內設計學生的case study.最特出的是它歌德式的設計。
聖帕特里克大教堂,坐落於名店街第五大道上,靠近洛克菲勒中心,其實就是"新"聖帕特里克。最初的教堂於1815年在曼哈頓下城開幕桑樹街。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間,紐約市的天主教人口持續上升,而在1853年,大主教約翰·休斯宣布全市友們應該有一個新的地方祭拜。
詹姆斯·倫威克的哥特復興設計是基於在德國科隆大教堂。在奠基於1858年,教堂的大門在1879年休斯去世後終於開了,十五年。尖塔完成甚至更晚, 1888年。
建築方面
聖帕特里克大教堂可以說是在紐約最壯觀的宗教建築。西立面,以其華麗的哥德式雙尖塔,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細長的尖塔聳立莊嚴到330英尺( 100米)的高度。直到大約20世紀。
大教堂有一個拉丁十字架的平面圖,與332英尺( 100米) ,總長度。側堂是相對較短的174英尺( 53米) 。主立面有三個門廊與青銅門。巨大的門在中央門廊,重達9噸,裝飾有雕塑,一些紐約最重要的宗教人物。
室內設計方面
內飾在設計上有英式教堂的風格。華麗的聖母堂建於1900年設計,由查爾斯·馬修斯噸,完成製作的英格蘭,並逐步加入了未來25年壯麗的彩色玻璃窗後。附近的教堂是由美國雕塑家威廉·帕特里奇在1906年創造了一個聖母憐子圖。
該教堂還設有一個墓為全國首個聖人:聖伊麗莎白安西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教堂的大玫瑰窗。下面的花窗是教會添加於1930年的主風琴,。
縱觀過去幾十年來,大教堂經歷了幾次改造項目,無論從內到外的項目,包括恢復教堂的風琴和樂器。最近的一個教堂中添加了敬意的波蘭聖人,琴斯托霍瓦聖母。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T8W7ImYDe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