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是一個很年輕的城市,我們希望打造更多平台跟舞台,給年輕人機會!年輕人可以打破框架,有很多的創意發想,要讓他們試試看!」桃園市長鄭文燦說。
為了幫助桃園的Z世代年輕人,在詭譎的2020年找到出路與競爭力,「2020桃園新世代青年城市論壇」於12月19、20日,在桃園和逸飯店、市府廣場、青年局和向陽公園4大主場盛大舉辦,共串連1300位學生、60所學校、43位講師、52組演出、132家合作展覽廠商,共8800人次參與活動!
「這個城市論壇,包括一支麥克風,我自己認為,它其實就是『民間版的青年事務局』,唯一的不同是,你們更有熱情、更活潑!」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長顏蔚慈大力肯定。
#全球趨勢: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與機會
「你的未來要被槓還是要斜槓?」台灣經濟研究所智庫康廷嶽分享,面對科技應用的加速發展,最關鍵的是,不斷學習新東西,並培養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桃園可以跟全世界交朋友!」商周集團總經理朱紀中說,疫情加速人類生活的改變,以教育學習來說,在家透過網路自學,「一切學習的主權回到自己的身上,每個人的學習變成對自己負責。」
「你們(Z世代)就是特斯拉!」將來銀行總經理劉奕成肯定地說,他反而常常反思:「我們50歲的人應該思考如何調整自己,來跟上未來的世代。」
#新創藝:如何打造下一個「周杰倫」品牌
在這個人手一機、隨時可能快速被看見的時代,雖然看似人人都可能爆紅,但同時,當創作者越來越多,觀眾的選擇也越來越多。「人人都有機會,但活下去的門檻越來越高。」台灣達人秀創辦人黃冠融(King哥)說。
那年輕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熱情與獨特性?
INCEPTION啟藝執行長梁浩軒和新星演員程予希都不約而同提到,各個階段的學習,會成為「進擊」下階段的能力。他們鼓勵年輕人,不斷探索自己要什麼,因為這件事無法一次到位,但當你開始做,就會知道哪些是自己喜歡、適合自己的。「趁年輕,勇敢去闖、去試你有熱情的事!」
#新媒體:社群就是年輕人的原子彈!
SmartM創辦人許景泰告訴年輕人,掌握「個人品牌、連結、善用科技」三大重點,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高手!
媒體專欄作家李建勳分享,運用新媒體與世界連結,當你跟每個人串聯在一起的時候,影響力就大過資金!他也提醒,媒體不斷推陳出新,不變的是「故事力」,抓住故事的溫度,就有機會影響世界。
TVBS新媒體事業部副總監陳威全鼓勵在場年輕人,找到自己的IP位置(I:我,Passion:熱情),從一件事情開始,跟人產生連結,再透過社群媒體的擴散力量,經營自我品牌。
#新科技:無可取代的是我們的創造力!
「我們如何善用科技?大家不要在安全的假象裡,浪費這個環境。」銓安智慧科技共同創辦人蕭志平分享,因著疫情,世全界都造成極大的改變,例如在家工作、遠距教學、數位支付,甚至機器人送貨等,積極運用新科技解決問題,他提醒台灣年輕人更要把握機會,「個人、家庭和全球都在你們手上,不要覺得不可能!」
臺灣矽谷創業家協會理事長趙式隆分享,人工智慧就是透過反覆的學習大數據來解決問題。 面對新科技的領域,人腦的智慧是極為寶貴且無可取代的,同時要對新科技領域保持高度好奇心,勇於學習!
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分享,自己經營一個知識公開的平台,透過AI 智慧做到履歷優化。作為一位創業家,他說最有趣的事一直解決問題,並且每一個創新的觀點是不會被AI取代的。「創造力就是顛覆規則,不斷創造想像空間!」
#新創業:創業家精神=有想法+採取行動
「用明天的方法,解決昨天的問題!」iDrip 創辦人葉建漢說,這是他第五次創業,創業題目是世界冠軍的咖啡機,是一台智能手沖咖啡機,可以沖出每個人的味道。他說,創業家精神就是「有想法」加上「採取行動」。
「我想做一個網紅咖啡大叔。」券券文化傳媒負責人陳顥仁說。非常愛喝咖啡的他,光是全家咖啡寄杯,就高達700杯,他就想,這麼好用的功能,能不能幫助其他咖啡廳整合?從自身的需要,進到社會使命,開始他的咖啡大叔之旅。
補教老師出身、36歲跨入創業的教育新創連續創業家陶倢說,他看見學生在考試前總有許多問題,他嘗試用各種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創業的點子想法,來自於環境。」現在的世代需要「造局者」,面對問題時能看出別人沒看到的機會。
#新教育:不要為了做而做,要為了學而做!
「專業=方向 x 累積」啟夢創辦人許匡毅分享,他鼓勵在坐的學生,把握時間探索自己,改變看待未來的方式。
技職3.0創辦人黃偉翔過去是獨立記者,曾經去阿布達比採訪技職國際賽事,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台灣記者,他開始想,這麼重要的消息,怎麼讓大家知道呢?於是開始募資計畫,把好的故事說出來,讓大家知道,並繼續「把技職活化,永續經營」。
「人生不只斜槓,更要雜學!」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曾6次創業失敗,但這些看似失敗的案例,對他來說都是「對浩瀚海洋的渴望」。他也分享,Z世代是更適合投入「教育創新」的世代,「我們的時代『指數型』在變化,你們一定要站出來,做更多的創新,造福更多的年輕人!」
#提案:年輕人有話要說
聽完六場精彩專題,各隊也從「五新」領域,針對所關注的校園或教育議題提出倡議,每組都有各自亮點,但更大的意義是,學習開始專注到周遭需要,並嘗試提出解決方案。
#超狂結業式:周天成X資深媒體人X莫宰羊為你加油
「我覺得你們這兩天可以來這邊,一定有很多收穫,真的,因爲我也是,我開始進步,也是從我開始犧牲假日開始。」世界排名第二的羽球國手周天成鼓勵年輕人找到自己的價值,這份價值不是金錢,而是對社會的正向影響力,「祝福每個人都有很好的智慧、很好的影響力,發光吧各位,加油!」
資深媒體人徐嶔煌也以自己超斜槓的經歷來鼓勵學員,台灣是很給年輕人機會的,「而且現在年輕人的機會比我們當時更多,你可以在這裡,讓自己有勇氣跨出去!」
最後的壓軸,是今年入圍金曲最佳新人的莫宰羊:「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就對了!把你的興趣變成專長,它就會慢慢變成你的工作。希望大家都在自己人生找到方向!」
兩天的論壇精彩萬分地結束,但對每位學員來說,接下來是更多認識自己,開始做夢和圓夢的開始!
記者/林胤斈、林雨潔、俞品慈
攝影/婁華君、廖宇桐、趙信恆、李兆民
「機器學習專題題目」的推薦目錄:
- 關於機器學習專題題目 在 City News 城市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機器學習專題題目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機器學習專題題目 在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機器學習專題題目 在 [請益] 深度學習與電腦視覺- 看板Soft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機器學習專題題目 在 台灣人工智慧同好交流區| [MLDS]期末專題發表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機器學習專題題目 在 資安專題講座一 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之資安應用實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機器學習專題題目 在 人工智慧與工程應用課程2021 的評價
機器學習專題題目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天去上寫作課時,聽到學生告訴我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某間國中的老師,在月考前頒布一項班規:「月考週看課外書要記名字」。
天啊!這是什麼世代了,讀書還有分課內課外?以前小時候每逢月考,都是我最輕鬆的時候,不但課外書照讀,我爸還會帶我去看電影。「考試」的目的本來就在檢視你平日努力的成果,考前抱佛腳才是因為平日不努力,怎麼會完全反過來了呢?
現在的國、高中生,為了準備一學期三次的考試,根本很難按照自己的興趣去探索或是閱讀。我女兒在高職唸設計做專題時,我真的覺得考那些學科很浪費時間。她原本可以花更多時間在做自己想做的題目上,但是每個月的月考讓她必須要放下手上有熱情的項目,回頭去唸國英數社自。而大學入學時,這些學科仍佔有「決定性」的地位,不管你是往什麼方向發展。
很多報導指出孩子學習動機低落。想想看,反覆的計算、反覆的寫測驗卷,令人緊張的考試、硬要分出高下的試題,怎不磨掉孩子學習的興趣?並且考試、準備考試佔掉許多時間,哪有完整、足夠的時間多元探索?唉!考試次數不減、班級排名不去除,108課綱真的很難落實。
這些年來,雖然台灣教育不斷試圖改革,但是老師、家長只重考試、不重視閱讀、多元探索仍是相當普遍的心態。學生們絕大多數放學後在安親班甚至回家之後,都要寫大量的測驗卷;為了拿到高分而反覆做同樣的練習和題目。於是,孩子的學習樂趣被磨損了,主動學習的精神消失了;他們沒有時間盡情而深刻的閱讀。我希望國小學生每天放學回家之後能夠自由閱讀至少一小時,很多人都做不到。
上個月我去對岸做了兩場民間的寫作教學分享,很驚訝的發現他們非常重視語文教育和閱讀,並且執行得十份徹底。我參觀了兩間學校,一間公立小學,每天早自習40分鐘是閱讀時間,沒有考試;一間私立小學,光是圖書館就有十二座!十二間圖書館每間都和誠品一樣的美!學生下課都在那裡愉快的閱讀,為了鼓勵閱讀,借閱方式和我們人文一樣,自由取閱、完全不用登記。
他們國小一週的國語文課是八堂,另外還有兩堂閱讀課。我去交流的班級學生從小一開始每天寫日記,每週有週記,每學期另有八篇配合國語課本進度的習作。導師每天要批閱全班52本日記,六年來始終如一、沒有間斷,真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經過允許,我翻看他們學生的日記本,真是目瞪口呆!老師只規定至少100字,不限內容,懶得寫抄一篇短文亦可。但我看到每個孩子幾乎都是洋洋灑灑、文情並茂,遠遠超過下限100字,而且程度非常不錯。孩子們可以自由決定日記內容、或是要不要給老師看、甚至指定同學交換分享。他們笑嘻嘻的告訴我,剛開始這樣做確實很痛苦,但長久下來他們都非常喜歡閱讀,也很享受寫日記。
我非常感慨的看到,我一直以來推動的、心目中理想語文教學模式,竟然在對岸看到成果!他們抄寫的生字功課大量減少,以天天寫日記取代,日記寫完之後自己唸三遍,檢查錯字和語句。每天閱讀超過一小時,有老師指定書籍以及自由選讀的書。
他們上課時也很重視大聲朗讀,朗讀時不必全班一致,但要重視抑揚頓挫,不是那種死板板拖著尾音的讀法。另外,上課鼓勵學生發言,因此大部分的孩子都很積極舉手爭取發言,站起來說話時也口齒清晰,大方不扭捏。
此外,我參觀的兩間學校都不允許帶手機上學。
天啊!台灣真的要加油啊!爸爸媽媽請放下那些評量、測驗卷吧!老師不要再一味每天考考考、讓孩子變成答題的機器人了!不閱讀,下一代的邏輯理解、文字表達、判斷能力、主動積極性真的堪憂啊!
機器學習專題題目 在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把握這波 AI,台灣下波機會不知在哪】#文長
陳執行長提及,去年與孔校長等人組了 20 人團隊,在六個月內幫助十幾家公司各自解決問題,若以一個 AI 公司而言,那是非常成功的,但若要幫助整個台灣,則完全不夠規模。
台灣有 130 萬家中小企業,怎麼能靠一個團隊來幫助他們?因此要回頭檢視該怎麼做,才能把能量放大,才有可能幫助到整個台灣?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應運而生🌱🌱🌱
「台灣產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其中一個最大問題就是,#懂得機器學習、#有十年經驗以上的人,統統都在學術界,但是產業界與學術界中間,只有一條微弱的產學合作。」
台灣人工智慧宗旨為成為產業 AI 化的軍校,為培養富經驗的 AI 工程師,加強 #產學合作 是必要的課題,我們將安排中央研究院等各學研單位及產業界在理論或實務上最富經驗的講師前來授課,並與許多單位結為合作夥伴,將 #企業的第一手真實問題和資料,提供給學員當作專題的實作題目💪💪💪
#每個產業都亟須培養AI大軍
我們各種既存的產業,每一個產業都需要一個懂 AI 的人,而且不只是工程師,還包括經理人,所以我們需要大軍,需要大量的、系統化的快速培養人才,如此一來才有可能幫助到整個台灣(ง •̀ω•́)ง✧
感謝 #天下經濟論壇 邀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分享台灣產業 AI 化的第一步🐾
點擊看完整報導 >> https://pse.is/9CQQ3
--------------------
台北總校.第三期.報名中♡(ŐωŐ人)
我想成為 AI 工程師 >> https://pse.is/9CTP7
或是成為 AI 經理人 >> https://pse.is/9AYKT
機器學習專題題目 在 台灣人工智慧同好交流區| [MLDS]期末專題發表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MLDS]期末專題發表會各位前輩、先進大家好,小弟在台大開了「機器學習及其深層與 ... 不過我現在也可以說了,我六年前訂好的研究題目,就是根植在這樣的預測之上。 ... <看更多>
機器學習專題題目 在 資安專題講座一 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之資安應用實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指導單位: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主辦單位:教育部資訊安全人才培育計畫協辦單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題目 :資安 專題 講座─「 機器學習 及深度學習之資安 ... ... <看更多>
機器學習專題題目 在 [請益] 深度學習與電腦視覺- 看板Soft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大大們好 在下大二 日前確定了畢業專題的題目"利用深度學習進行車牌辨識"
未來希望能夠做出給入一段影片 能夠偵測出影片中的車牌
但是在下就像一張白紙一樣 沒有頭緒 不知道要怎麼開始才好
請問如果達成這樣的目標 我要擁有什麼預備知識呢?或者有沒有推薦書單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10.68.2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493608480.A.DEF.html
※ 編輯: TheM9dada (120.110.68.226), 05/01/2017 11:33: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