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生態 #機構策展人
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林平 基於對於策展領域的長期觀察,她認為臺灣策展生態根本的問題之一,即是長期忽略「機構策展人」系統,而直接跳入 #獨立策展 這塊。臺灣過去很少期待機構策展人會思考,如果臺灣只以這樣的視野來理解機構內策展人,將會是 #臺灣策展史 極大的損失。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
機構內策展人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策展專題 #策展培力專案 #廣設台灣館
#國藝會 的「策展人培力專案」,被臺灣視覺藝術圈視為是新手策展人最穩當的出道舞臺。從「策展人培力專案」出發,在不同的臺灣中小型藝文空間中獨立策展,再到「#視覺藝術策展專案」申請的通過,幾乎成為目前臺灣線上策展人,慢慢在業界站穩腳步的職涯途徑。本文專訪國藝會獎助組總監 #藍恭旭 說明策展培力補助的前世與今生,以及除了針對年輕策展人,國藝會又提供包括 #資深策展人 的國際連結、#機構內策展人 持續進修哪些新的可能?
機構內策展人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典藏專訪
商業畫廊存在策展意義嗎?機構內的策展是面臨何種資源與理想的思考平衡?你是否也好奇擔任 #商業畫廊策展人 會是什麼樣的工作型態?本文藉由訪問曾擔任耿畫廊與TKG+機構內策展人一職的 #許峰瑞,透過他的經驗,客觀提供中型機構發展的侷限與現實,也讓有志於此的藝術工作者能夠有一個重新思考機構內策展的路徑,也藉此進一步探看台灣藝術中型機構的發展與歷程。
機構內策展人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PhotoGrids」, Sol LeWitt, 1977(Harris Press)
※ https://mcachicago.org/Collection/Items/1977/Sol-Le-Witt-Photo-Grids-1977
②「Then & Now」, Ed Ruscha, 2005(Steidl)
※ https://steidl.de/Books/Then-Now-0814233344.html
美國是當代攝影書歷史中不可不談的國家,不僅從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出版者到機構經營者,都建構起當代攝影書的世界,真正意義上認識攝影書可以作為創作的實踐,而兩位觀念藝術重要的先驅者,更將觀念藝術的想法帶入書本之中。攝影是記錄常規事物的媒介,書籍是日常唾手可得的物品,將藝術的觀念透過攝影的視覺呈現,置放在書籍自身的結構與系統運作之中,由攝影的記錄特性過渡到書籍的翻閱動態。Sol LeWitt 曾說,書籍自身即是作品,而不是其他作品的複製品。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鄭宇辰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F39LTO0Ie0/hqdefault.jpg)
機構內策展人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澳門攻略 #氹仔 #袁志偉
https://www.mrlamsan.com/2019/08/taipavillagemacau.html
氹仔城區文化協會獨家呈獻澳門著名插畫師袁志偉之首次個人展《 想什麼?》– 袁志偉童書展覽,透過一本獨立出版的兒童圖書,呈現小孩子的內心世界,並解釋「做白日夢」這個心理現象其實是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包括成年人及兒童。這本兒童圖書的故事沒有一個特定的結局,有待讀者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來探究。因此,它是父母及成年人的良伴,為他們提供有趣的閱讀體驗。
「用故事的力量豐富我們的想像。」 袁志偉
https://www.taipavillagemacau.com/tc/event/what-are-you-thinking-picture-book-by-un-chi-wai/
袁志偉,澳門插畫師,平面設計師。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合作過的客戶包括:DFS, LINE, T2 tea, Tokyo Milk Cheese Factory HK等等。除了與世界各地不同的品牌合作外,他也積極參與不同的藝術活動,例如: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等。
策展人序言
袁志偉是一位年輕、獨立而才華橫溢的本地插畫藝術家,憑著其積極而精明的個性,擅於為插畫創造出不同的故事和角色。目前為止他最大型的作品之一是2016年為澳門文化局策劃的「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設計角色,數個龐大而立體的角色和色彩鮮艷的吉祥物,其中最高那一個達4米,聳立於塔石廣場,令巡遊更生動活潑,並營造出喜慶與異想天開的氣氛。
在他的首次個人展覽中,袁志偉以極簡手法向一群目標觀眾展示一本獨立出版的兒童圖書,解釋「做白日夢」這個心理現象其實是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包括兒童和成人,而且可被描述為「關於一個人喜歡做或將來想要實現的事情的一系列令人愉快的想法(劍橋詞典)。」雖然這題目在科學上仍然頗具爭議,但有些作者認為,透過做白日夢,兒童學會內在反思,並把日常生活經驗的情感含義與個人意義建構過程聯繫起來,實際上非常重要。
這本精美兒童圖書裡的故事沒有一個特定的結局,有待讀者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來探究。因此,它是父母及成年人的良伴,為他們提供有趣的閱讀體驗。
受到這本童書啟發,Gugumelo 藝術教育度身訂造了一套繪本偶劇,演繹童書裡的故事,並將在展覽開幕當天首次公演,其後陸續在其他本地機構演出。Gugumelo是一間藝術教育中心,旨在透過戲劇教育的方式,開發兒童的創造力、表達力及世界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hTusSNwdsk/hqdefault.jpg)
機構內策展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仿生特展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介紹
專訪:策展人 林怡萱
魔鬼氈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物品,然而這個創意的發明靈感原來是從大自然獲得啟發要!生物歷經 38 億年的演化過程中,發展出許多適應環境的方法,人類也利用觀察大自然生物來創新技術或設計產品,此特展集結國內外豐富仿生科技發明展示內容與互動體驗活動,帶領大家進入仿生的世界裡一起師法大自然的智慧。
因應快速經濟發展所造成全球的環境危機,國際知名仿生學家 Janine Benyus( 珍妮.班亞斯)在 1997 年提倡「Biomimicry」的觀念,將生命永續的意義與仿生科技做緊密結合,藉由仿效大自然的永續智慧來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科教館為向大眾傳遞仿生概念,歷時一年多精心籌備策劃「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以透過結合藝術美學的設計概念,分別從動物、植物及自然生態系統等面向整合國內外仿生科技發明案例,豐富的展品陳列及互動體驗,讓觀眾以沉浸式體驗方式參觀展覽。值得一提的是,「仿生特展」更引進2016 年全球仿生設計競賽 6 件獲獎的作品,引導觀眾透過觀摩國際最新的仿生科技發明當中啟發創意思維,同時也結合 Tinkering 動手操作的概念,各主題區皆設有仿生挑戰工作坊,讓觀眾在參觀的當下,將啟發的靈感立即透過動手操作挑戰仿生的創意設計,參觀動線也設有回饋分享區,深化觀眾在參觀體驗過程中的學習及喚起向大自然學習的謙卑。
仿生特展整合了國內外專業的資源,包括台灣仿生協會協助與國外仿生機構的知識接軌及輔導高中以上學生參加全球仿生競賽,以及 Interface 公司將仿生概念應用在地毯製造的產品,直接鋪設在各主題區的工作坊內,讓觀眾不僅能夠完整的獲得仿生知識及情境體驗,也透過競賽活動點燃學生對科學實作的熱情。在國中小階段的學生,,科教館也規劃以仿生為主題的系列課程,期望學校透過校外教學實地參觀及體驗課程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觀察與啟發創意發明的靈感。
策展單位: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展覽名稱:「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
展出日期:105/12/15~106/08/31
開放時間:每日09:00-17:00(周一休館)
週六、週日、國定例假日、寒暑假至18:00
展出地點: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FQjdFk5j2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IHaL1_vto7CKQYZ6HsDwWr3pL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