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 #經前症候群
根據研究顯示,約一半左右的女性會在月經來潮前有一些現象產生,除了影響心情,也可能造成生理上的不適。
🔎症狀:胸漲、腹脹、便秘、疲勞、長痘痘、頭痛等等。
🔎時間:經前7-10天出現,或經前3-5天為發作高峰,但在月經來之後,症狀會緩解。
這就是你常聽到的「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mptoms /PMS)
主因是體內雌激素和黃體素濃度比例改變,造成賀爾蒙不平衡,故影響體內其他激素和營養素的分泌。
而兩千年前的中醫就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喔!甚至還有各種分型,舉簡單的例子:
暴漲痘痘:
很多人如柴媽會經前暴漲一波痘痘,尤其是下巴的地方,因為根據臉部全息律,和月經有關的症狀就會反應在這裡,代表下半身可能有瘀或堵塞,導致血行轉而往臉部上衝。
也可以看看 #我柴不會長痘痘 的介紹喔!
胸部脹痛:
經前乳房脹痛的情形很大機率是肝鬱氣滯而讓經絡運行不暢!伴隨情緒很不穩定,跟平時生活壓力有關係。但光乳房脹痛單一個症狀的原因,對於中醫來說就可能有好幾種可能,甚至好幾種分型混合在一起,要搭配其他把脈、問診的情況來做診斷。所以本柴胡還是建議,有問題要親自找中醫師看診比較不容易出錯!
🔎女性自救!我可以怎麼做?
平時易焦慮,經前焦燥易怒,胸部脹、痛的朋友。
處理方向:疏肝解鬱,理氣散結
按摩穴位:太衝、內關、三陰交。
疏肝花茶:玫瑰花茶、茉莉花茶。幫助心情舒緩、放鬆、理氣。
🔎男性必會!女友的心情掌握週期!
假設你女友1號是月經第一天,週期為28天
📎低溫期:行經1-7號、排卵期7-14號,第14天為排卵日,體溫會突然改變上升約0.4度
📎高溫期:14-28號
✨經期前4-後5日請勿招惹女友✨
8號女友心情大好日
15號女友特別迷人日
22號請開始把皮繃緊日
註:本表僅供參考
快分享給男友/女友學起來吧!
#柴胡交女友
#中醫 #月經 #月經不調 #經前症候群 #痘痘 #生氣 #生活 #日常 #女性 #施昀廷醫師 #女孩 #女生 #柴胡中醫不中二 #柴胡 #pmsproblems #pms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毒親教養:在不知覺中當了有毒的父母嗎?吳娟瑜教你停止複製創傷!超越內在恐懼,正確教養孩子」介紹 訪問作者:吳娟瑜 內容簡介: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錯!56%父母自認是會傷害孩子的「毒親」(toxic parents)! 虐待孩子、口出惡言、過度控制、情緒勒索、 硬把自己的...
機率生活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一陣子沒有分享一整本的照片,關於這本的故事讓我改天有機會聊聊,今天想分享的,是跟我們團隊課程比較有關的事情。好,那說故事的開始。
前一段時間因為認識了一些新朋友,也開始有了許多人像創作拍攝的機會。雖然都是拍人,不過實際拍攝起來還是會有差異,雖然共通的目的應該都是把被拍攝者拍好看,不過實際運作的思維卻會有點不同。
先不談那些極具個人風格色彩的拍攝與接案方式,基本上在執行婚禮與婚紗的拍攝時,有一個重點在於溝通與滿足需求,也就是說來找你拍攝的客人,其實心裡都會有自己希望達到的願望。當然如果你已經執業好幾年了,有了一定的風格或是個人特色,那麼找上你的人自然就會比較多的機率是喜歡你本身的風格的,但總是會有一段不短的過渡期,或是還是會有一些可能「都很喜歡」的客人。換一點點角度來說,其實在滿足客人提出的要求過程中,也是自己挑戰一些未試過的拍攝想法的一個開始。
而在處理新人的拍攝中,最常也會面臨到兩個你不可控,或叫不可預期的變因。一個是人的不可預期,也就是你其實會有點難去知道找上你的新人,當天拍攝的表現會是怎麼樣。二是實際拍攝現場的不可預期,你可能會在抵達現場後發現怎麼跟你預想的都不太ㄧ樣。
在拍模特與拍新人我覺得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拍模特當你沒有什麼想法或感覺時,基本上模特都還是會給你一些回饋,或是至少好看的肢體,特別是如果是有挑選過的模特可能在先天的神韻上就有一個質在,單純站在那邊都好看。不過多數的新人(不是討論外表)會比較難做到這樣子,畢竟他們很多可能一輩子被這樣拍攝的機會就這一兩次,平常也不常拍照,因此接案攝影通常,我說通常,會有一套拍攝新人的起手式,就是讓新人在一開始怎樣進入狀況。
當然,更好一點的做法,就是在拍攝前的溝通就要下足功課。或是另一種,就是攝影師會有一種上工模式的開關,一上工就會有豐富的感染力快速的與新人拉近距離,然後快速的讓新人進入到他習慣的工作領域之中,你可以想像成咒術迴戰領域展開那樣。如果你還有點印象以前抖音有個雲sir,雖然你可能都是當笑話看,不過他就是這種模式下很好的例子。
其實還有沒有提到的方式,但基本上就是在如何降低「人不可預期」這件事上,你需要花很多時間與精力來做一套模式,細節,如你個人在網路社交平台如臉書、粉絲團、IG 上 po 文的個人形象,其實都會影響到你怎麼做這件事。
第二個部分,在於現場的不可預期。這一點,則又會有兩種模式。你會發現,有一些執業比較久的攝影師,他們的拍攝架構組成是會趨近於固定的。也就是他們只會去比較熟悉或是擅長風格的地點拍,或是他們只拍他們想拍的那種方式。這個原因有很多可以細談的,但簡單來說風格越鮮明、強烈的,組成的架構一定就會越單純,越少就會越純粹。這邊說的不一定是只有那種風格很個性的,像是有些拍很生活、很互動的,其實都還是有跡可循的一種模式。也因此,這樣的方式可以避開一些不討喜,或是自己不擅長或也不想拍的照片,譬如說正午就是不拍戶外,或是就不拍怎樣的禮服之類的,因為做久了你就會發現,有些東西跟自己的審美完全搭不上線。基本上,這個都是攝影師在執行降低「現場的不可預期」所做的對應方式。
另一種,就拿我自己做例子好了,像我在執行海外拍攝的過程中,一整天可能要跑得點有點多,所以你說一天光線最好的時間當然還是有,但可能就是給早晨的第一個點,跟黃昏的最後一個點。剩下的時間你還是得面對各種光線組合下的各種地方的拍攝任務。好比冰島可能大家都以為這種高緯度的地方光線一定都很美,可是事實上太陽一樣又大又高的,而且這裡就是幾乎沒有什麼遮蔽物。當然像是颳大風,下大雨,甚至暴風雪。烈日下的沙漠地形你要拍,暗到不行的老教堂(還不能打燈)你同樣也得拍。這種,現場的不可預期性很高,所以你得具備著一些能力,來應付各種拍攝上的任務。
就好比這組照片一樣,其實第一個點就是超級頂光的戶外環境,第二個場景就來到了下雨天。接下來包括了陰影交雜的樹陰下,以及海邊剛開始的大陽光反差環境到最後柔美的夕陽黃昏。這本就差個室內的光線運用,不然 9 成戶外會遇到的光線問題大概都有遇上了。而裡面當然也運用了純自然光、補反光板、閃燈做光、以及閃燈補層次等手法。
當然,我不是說上一種的攝影師就沒有應對的方式,我覺得反而是他們選擇的方式。而第二種的攝影師也不是就都不選擇,而是其實在執業的道路上選擇那種比較多滿足可能的模式。
好了,講了長長的一串,回到我要講的主題。其實個人的風格與一套的拍攝模式,我始終覺得這是一種需要時間來自我探尋的一件事。很少人會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擅長什麼,或真正喜歡什麼。就拿我自己也很喜歡料理的這塊來舉例,有些時間就是當你吃到了什麼後,才會發現自己很喜歡這個味道,或是吃過了哪一道料理後,才明白原來這些東西加在一起會這麼搭。攝影亦如是。
不過,既然我們都要學做料理,或是學攝影,領域之中總會有共同運用的基礎邏輯。如鹹食用甜來做個均衡,或是用酸來刺激顯味蕾凸顯某些食材的鮮味。那麼攝影,像是光的運用、顏色的對比、以及怎麼看跟分析照片等等的,這些理解了,不管你未來要走什麼路,它始終會伴隨著你。
正所謂攝影是一門繼承學習,也就是在累積到了一定的基上,你可以再進階往下一階段更高的位置走去。因此,過往我教過了很多人,但我並沒有教了什麼風格一致模式一致的人,我的重點都放在了那些基本的邏輯,以及做這份工作該有的與好的工作精神。
So,我打字打這麼多,其實有機會我跟你用說的會更清楚。團隊課程報名如下:
https://reurl.cc/oxdQq3
最後,其實課程就是個開始,團隊內比我優秀威猛的人還很多,偉大的航道總不是一個人航行的。
機率生活例子 在 StockFeel 股感,來自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般投資人對於「股票何時買入」大致兩種😋
⭐️XX股票,跌跌不休能逢低買入嗎?
⭐️OO股票,一直漲我要跟嗎?
作者用勝率、賠率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勝率標的買在賠率拐點,賠率標的買在勝率拐點!」
也用了生活化的例子說明🧐
⭐️心目中女神,什麼情況下追求到機率最大?
⭐️前程遠大的窮小子,什麼情況下才放心嫁給他?
一起看看作者怎麼解讀👇👇
機率生活例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毒親教養:在不知覺中當了有毒的父母嗎?吳娟瑜教你停止複製創傷!超越內在恐懼,正確教養孩子」介紹
訪問作者:吳娟瑜
內容簡介: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錯!56%父母自認是會傷害孩子的「毒親」(toxic parents)!
虐待孩子、口出惡言、過度控制、情緒勒索、
硬把自己的價值觀套在孩子身上……
這些父母的有毒教養96%是受到潛意識影響
去除源於個人創傷、承自原生家庭/家族的負面信念,
拒絕周遭、社會、媒體流傳的錯誤認知與價值觀,
不再受潛意識操控,親子才有良性互動!
◎每個失常的孩子,背後都有受創的大人
頂嘴、疏離、憂鬱、易怒、依賴、拒學、沉迷電玩……當孩子行為脫序時,父母應先檢討自己是否常對孩子有憤怒、自責、推卸、漠視、嚴厲等表現。一個人講出的話語、表達的想法、臉上流露的神情,往往跟深藏在潛意識裡的信念有關,父母若有以上負面情緒,代表潛意識裡帶有許多恐懼,並經由教養將恐懼不斷複製給孩子。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渴盼家人良性溝通,首要之務便是增進對潛意識的了解。
◎應快快「拋棄繼承」的情緒負債──家庭潛意識恐懼
我們很容易複製原生家庭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和教養模式,父母因上一代教養不當而有的陰影,時常會再成為子女的夢魘,像是重男輕女或家庭暴力等。父子和母女之間也常有特殊的情結,比方說,「兒子不成材」是很多男人共有的潛意識恐懼,對兒子總寄予重望,表現不佳就會嚴以鞭策;母女之間則存在著微妙的競爭關係,會搶奪居中男人(丈夫/爸爸)的愛,這通常是因為媽媽複製了自己兒時和手足的相處模式;而失婚者容易把對兩性關係的錯誤認知帶給孩子。養兒育女時,要時時自我觀察,才能不再把從原生家庭接收到的恐懼又轉移到子女身上。
◎家族潛意識恐懼遺毒子孫,過時的祖訓就讓它失傳吧!
有些已不合時宜的價值觀仍以祖訓家規、家族慣例等形式,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影響了後代子孫的家庭幸福和親子關係,最典型的包括:重男輕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要繼承祖業等,這些觀念都已和現今潮流有所抵觸,長輩應該適度改變或尊重晚輩的選擇。做個「懂事」的長輩,懂得世事多變化,樂意理解成年兒孫的心事,多給引導,多給支持。
◎以知識破解偽科學、群體迷思,不捲入集體潛意識恐懼
有些潛意識恐懼從個人、家庭或家族中完全找不到根源,那可能就是受到周遭環境的暗示所致,包括:民族習性、社區氛圍、新聞事件、宗教信仰,關於生活上的例子有「富不過三代」、「逢九必凶」、「活越久,失智機率越高」等;屬於教養上的則有「孩子要贏在起跑點」、「兒子要窮養,女兒要富養」等,我們對這些思維習以為常,也認為理所當然,但其實是需要重新斟酌的,在陪伴子女成長時才能跳脫這些集體潛意識的恐懼,培養出思考正面、觀念正確的孩子。
作者簡介:吳娟瑜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大學應用社會學碩士
.國際演說家,演說場次超過6000場
.兩性溝通、親子教養專家,喜為人師、樂於分享
.風趣幽默又深具專業素養,備受電視、廣播、報紙等各媒體歡迎
.暢銷書作家,著有《記憶改寫,回到原本美好的自己》、《用女人的方式贏一生》、
《爸媽一句話,影響孩子一輩子》、《孩子就要這麼教》等
.興趣:看電影、閱讀、寫作、跳街舞、練肌耐力等
.座右銘:做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人生目標:把好的影響分享給更多的人
.寫作目標:陪伴年輕世代父母進行自我探索,並快速選擇正確教養模式,避免毒害孩子而不自知
作者粉絲頁:吳娟瑜老師
出版社粉絲頁: 出色文化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機率生活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3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如果你是個專業工作者,很想要學習把知識變現的方法,那麼今天的內容就是為你製作的。
在收看今天的分享前,請先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你的舉手之勞,是我們製作優質內容的最大動力。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現在的你可能是個專業工作者,你很有料、你很想把這麼多年的經驗,傳承給其他人,成為一個老師。
你也可能是一個公司的經營者,你很想要讓你的員工,學會你身上的本領;但問題是喔,每一次你一開口,就讓人很有距離感、聽不下去…更別說融入你的教學和經驗分享,或者是按照你的話去做該做的事。
你,就是商品的一部分
那要怎麼樣去創造出參與感、感染力、讓人跟你一起享受、一起同在這樣的互動經驗,這真的是很需要學習的啊!
最近我讀到一個很有趣的商業案例,它是一個知名的家俱品牌,你可能也去逛過,叫做「IKEA」。
他們做到了不著痕跡的讓客戶參與互動,最後還自願幫他們的品牌做宣傳,那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大家都知道喔IKEA賣的是「自己動手做DIY」的組合家俱,但你可能不知道,IKEA有兩家自己動手做的「餐廳」,這有點稀奇齁!
這兩家餐廳,不像是我們一般常見的IKEA門市,一般常見的門市,只有家具的擺設和假道具,你只能看、在腦子裡面想像實際用起來的感受。
而這兩家自己動手做的餐廳裡面,你可以使用所有的廚房設備,而且還可以辦party,替你的小朋友慶生,或者是招待親朋好友聚會,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兩家餐廳它「完全免費」!
而且申請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上網預約,並且自備食材,就能夠免費的享用這個空間,和廚房裡面所有的硬體設備,包含廚具啊、烤箱啊、冰箱啊、洗碗機啊,全部都可以使用。
其實IKEA過去給大家的印象,就是那種佔地廣大,它的動線像迷宮、刻意呈現溫馨的家庭感,讓消費者不知不覺的就把東西帶回家。
那怎麼這一次,他會大費周章的經營一個「沒有賣東西」的獨立餐廳呢?他們這樣做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體驗變現金的秘密
從市場行銷的角度來看,IKEA這麼做的好處有三個。第一個,那就是透過消費者的試用體驗,增加銷售的機率!
你想想看喔,一套動輒好幾萬起跳的廚具,你平常會有機會「試用」它們嗎?而且廚房的廚具,它不像是我們隨便可以坐一坐、躺一躺,就能夠獲得體驗的沙發或床組。
而消費者如果能夠透過食材的準備、烹飪、用餐,到事後餐具的清潔跟整理,來試用「一頓飯」的完整過程,那麼是不是只要消費者用得順手,他最後買單的機率,就會大大的提升啊!
再來,IKEA非常聰明的地方就是喔,在一開始預約的時候,他會先規定參與者,事後必須填寫「問卷調查表」。
接著提供十幾種形式、大小不一樣的廚房款式,搭配各式各樣的廚具,來讓消費者選擇。也就是說喔,IKEA透過收集使用者的實際經驗,做為改善品牌跟商品的資訊。
而最後第三個好處,那就是IKEA在行銷的訴求點,它並沒有著重在廚具的功能,而是從消費者購買廚具的真正意義~叫做「為你在乎的人準備一餐」啊。
從這樣的出發點做為主要的訴求,吸引人呼朋引伴一起來參與,增加了社群的傳播率,也增強了人對於IKEA的品牌好感度。
這樣的經營策略,確實讓IKEA達到市場跟客戶雙贏的局面,不過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品牌跟行銷上的好處,而是更深入的層次,那就是善用「動機」跟「容易」這兩個技巧,來取得更多人的投入跟參與。
讓人掏錢的兩大關鍵
「動機」指的是,做這件事情對人們有什麼好處?或者是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價值?而「容易」呢,它指的是人們有沒有能力跟機會,做到這件事情?
我們回到IKEA的例子來看,當他們對於消費者打出「為你在乎的人準備一餐」這樣的訴求的時候。
消費者真正解讀到的是「有免費的場地可以用,還可以大顯廚藝,增進感情」,這樣的設定,是不是很容易的讓人心動啊?
再來,IKEA要求消費者只要事前預約,並且自備食材,就能夠使用餐廳裡面的所有設備,這個條件門檻並不高,幾乎每個人都可以申請得到,那自然就會讓人覺得,很容易就能夠做得到。
(文字標:如何創造「歸屬感」)
然而呢,IKEA高明之處還不止如此喔,他們更進一步的做到,讓參與者都有一份「歸屬感」。
我先說明一下喔,要能夠達成「歸屬感」有三個要素。分別是第一,這是你自己做的決定;第二,這是你做的事情;第三,所以你會認同。
這什麼意思呢?我們來拆解一下喔,首先,因為你會做菜,你想要有更好的環境來招待親友,所以你自己來預約「餐廳」,這就是「你自己做的決定」。
再來,當天餐桌上的菜,都是你自己帶來的食材,都是你親手做,每一道菜都有你的參與!
正因為你自己做決定,所有的菜都是「你做的」;你就不會討厭IKEA,而是會深切的感受到「這是你的事」。
於是你會發自內心認同IKEA是個好東西,也就對IKEA產生了「歸屬感」。
那麼回到你身上,如果你想把自己的知識變現,告訴大家學習是很重要的,特別是付費學習的價值,那你會怎麼訴求呢?進而去創造歸屬感呢?
(文字標:啟點文化開課訣竅)
從IKEA的案例裡面,我們知道創造一個人的「動機」,並且讓他覺得「容易」,辦得到,他就會願意配合你;不管是成為你的學生,或者是購買你的課程。
特別是「容易」這個部分喔,這是我最想要強調的,因為有很多專業人士會覺得,如果教得太簡單,似乎有辱於他多年的訓練或經驗,不知不覺就把課程或商品,設計得很「高端」啊!
而他真正的TA,一看到就會腿軟,深怕自己學不會,其實你這麼做,只是把你的客戶趕跑;他們連門都進不了,又怎麼樣會知道你到底多有料呢?
只有引發你的對象的「動機」、並且讓他們覺得「容易」,才會促成他們的「具體行動」。無論是照你說的去做,還是購買你的商品或服務。
你可以從IKEA的案例裡面,感受到這些結果的背後,有一系列從觀念思維,到流程設計的系統運作。
然而啟點文化在這幾年的耕耘底下,得到市場的肯定,表面上我們只是把心理學,結合生活這樣的運用,銷售實體課程和線上課程。
然而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怎麼思考?如何設計?如何讓市場能夠買單?特別是怎樣傳遞表達訊息?
讓你覺得有「動機」跟「容易」,甚至讓許多朋友,透過我們製作的內容得到「歸屬感」。
我把這些背後的「系統運作」,尤其在「表達」的應用層面,全部不藏私的整理在「自信表達力」這門線上課程裡。
與其說這是一門線上課,對我來說更像是給努力耕耘專業的你,一份誠心的禮物。
因為我看過太多學有專精、努力不輟的人,卻沒有好好的被看見,只因為他們不懂得怎麼樣表達自己。
除了心疼這樣的人之外,更多的是對於他們的美好,沒有辦法造福更多人這件事,而感覺到很惋惜。
你想要被正確的看見嗎?你渴望把自己多年的心血結晶「變現」嗎?我想學好「表達」是這一切的起點,讓我用【自信表達力】這一門課陪伴你前進!
我深信每個努力認真的靈魂,都值得過得更好,我們一起加油!希望啟點今天的分享,能夠成為你成就自己的起點;祝福你,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在YouTube上收看之外,我們也有開通Podcast的頻道。
你只要在Podcast的運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
除了訂閱之外,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尤其是你是一個專業工作者,你想要把自己的知識變現;那就請你一定不要錯過啟點文化的課程。
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們都用盡心力的、把最實戰的,從觀念到作法提供給你;希望你的加入!
而這相關的內容,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連結,歡迎你!希望我能夠陪伴你一起進前。
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機率生活例子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his is my dream.」
-
做了好幾集的空服員主題,一直在尋找空少,這次終於找到了Daniel陪我一起聊這個主題,這集真的很有趣、收穫也很多,獻給對航空業有興趣的觀眾。
-
很多人很好奇「空服員」錄取門檻到底有多高,面試過程更是過五關斬六將,如果長榮、華航對你們來說率取機率比較低的話,有時候不仿從其他航空開始下手,而Daniel錄取澳門航空,就是最好的例子。
-
「萬紅之中一點綠」當所有面試者女性居多的時候,男性面試者多少會特別亮眼,當每一次集體面試、筆試、面試、團體討論都需要好好準備,把每一次表現的機會,都讓自己成為最突出的人,就能被看見!
-
這集送給所有對未來迷惘的朋友,或許空服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職業訪談 #空服員 #空少
-
【職業訪談】地勤甘苦談!旅客NG行為「前三名」你上榜了嗎?feat.丘曄
https://youtu.be/Llw5y5WV8fg
【地勤職業QA】出國都免費?有身高限制?包頭怎麼綁?Grace來解答!
https://youtu.be/WlRGEVqVx40
【空服員面試過程公開】7年經歷!把握「2個訣竅」通過面試!feat.賴珮如
https://youtu.be/xcolRHCzZRY
【地勤好當嗎?】颱風天遇到拍桌暴怒!工作日常「有洋蔥」feat.Grace
https://youtu.be/15fdnQkP5sY
【職業訪談】地勤被罵哭實錄!8年來「最討厭的秘辛」無奈公開feat.丘曄
https://youtu.be/YYGn6UqETL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關韶文
#我喜歡大笑和唱歌
-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分享生活、吃喝玩樂、美妝保養、減肥瘦身、聰明消費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YouTube ‣ https://goo.gl/zidPWR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