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日治時期,被列入台南市歷史建築的後壁區義昌碾米廠,歷經4年整修終於完工,巨大的檜木碾米機也得以啟動,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詳細介紹》
https://1817box.tw/yichang-rice-mill/ 歡迎分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檜木碾米機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南 #後壁區
✅#後壁農村漫遊 無米樂體驗套裝行程
✅榮獲 #2020特色商圈 #後壁米 邁向國際
✅#無米樂旅遊服務中心 營造優質休憩空間
✅公私協力修復歷史建築 活化百年 #檜木碾米機
✅#崁頂射火馬 傳承無形文化資產
✅建構農產運輸網絡 改善農水路建設
✅#菁寮抽水平台 提升排水通洪能力
✅後壁失智服務據點 就近服務延緩失智
檜木碾米機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旅走大目降 青創老街屋🌿
始於1920年代的新化老街完好保存了日治時期都市計畫手筆,以當地人俗稱「#大目降三十六擔」的新化市場為中心,比鄰的傳統街屋仍可見拱窗、柱頭、山牆等華麗藻飾,散發出濃郁的時代氛圍。近幾年更有拾荒流工作室、湛露工作室、塔比比多咖啡館等青年創業家相繼移入,為新化區注入新的活力。
🍚在米糧行創生 在市場開藝廊
走在熱鬧的老街上,最吸引目光的莫過於擁有148年歷史、以秤重零賣各種白米的老米糧行。投身社區工作多年的許明揚,以一名外地人來到新化創立「#拾荒流工作室」,並與日治時期新化第一任「#街長」(相當於今日的區長)梁道的後代合作,重整其故居,以此為基地示範老建築保存與再利用。於2017年成立山海屯社會企業後,他陸續完成郡九街庄(原長泰西藥房)、晉發米穀商店等5座故事街屋保存,自己也為了修復晉發米穀商店的百年檜木碾米機,意外學習起米糧行經營的技術,成為延續老店經營的另類第六代。
晃入菜市場,沿途可見添福藥局、共益冰菓室、金花點心攤,老字號保留新化不變的生活記憶,但走到市場的側巷,窄小街屋當中的一格,卻是開起了一家像藝廊又像工坊的「#湛露工作室」。隔著玻璃門窺見一只只陶器,炫耀著色彩,彷彿春天驕傲的花。
這個藝術之屋是由陶藝家黃歆淳所經營,她出生於臺東,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陶瓷組,卻因新化的迷人魅力而留下。如今,她在市場裡生活與創作,示範以「色土絞胎」技法拼成聖誕老公公、財神爺等圖案,在市場安靜角落綻放出豐富的色彩。
🦋老宿舍有文化景觀 街角有人情咖啡館
走到老街頭,興建於1925年的新化武德殿,為日治時期軍警習武的道館,如今已修復成為歷史展示空間,不時策辦展覽活動,偶爾也見劍道社團借用練習,老建築活化後更加充滿了生命力。續行來到日式軍警宿舍群,昔日破落屋舍已被修復,並轉型成為「#大目降文化園區」,古色古香的建築裡藏著不少風格清新的小店,如:找春文創食堂、真心食府等,而轉角街屋則是在長榮大學USR計畫下整頓為「大目降故事館」,展示新化早年生活記憶及歷史小故事。
漫步感受優閒氣氛,轉入巷弄來到返鄉青年經營的塔比比多咖啡館(Cafe tabibito),充滿人情味的老闆原只想販售外帶咖啡,不料本人太好聊天,導致客人買完咖啡賴著不走,使得小店漸漸成為當地青年的聚所,若是想深入認識在地,來這裡點一杯咖啡準沒錯。
文/李佳芳 攝影/王士豪 插畫/kin lee
[文字及圖片版權屬臺南市政府所有,請勿任意下載及重製]
👀更多悠活台南精彩文章 請線上觀看:https://is.gd/YVKmEY
檜木碾米機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mJiEhwZsk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