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屍】
初章.大疫將至(壹)
傳說,有一河川分隔陽世陰司兩界,其水皆血,潺潺流向森羅不知處。河水腥穢難近,蛇蟲滿布,河中傳來淒厲不絕的慘叫聲,是一群又一群不被允許登渡彼岸的亡魂。河岸邊有一石碑聳立,在血月的紅光照耀下,只見上面刻著三個大字……
「三途川」
今,有一男子倒臥岸邊,身邊站著三個身影不言不語的望著他。其中一名頭戴白色高帽,身著白色長袍的高瘦之人打破了沉默,說道:「應該快醒了吧?」他一臉哀戚、眉長至顎、口吐長舌,躬身伸手搖了搖地上的男子。
男子悠悠轉醒,睜開眼看了看四周與那三個人,突然一股濃烈的腥臭撲鼻而來,他「唔」了一聲作嘔,緩緩地開口問道:「我死了嗎?」那三人中頭戴黑色矮帽,面部猙獰、身形矮胖的黑衣之人向一旁的青衣者問道:「老大,吾等該向他說嗎?」
「一半一半吧。」青衣者上前扶起男子,拍落他身上的汙泥,又道:「如何?怨恨嗎?」男子摸了摸頸上的傷痕,血水潸潸不止,苦笑道:「只因提了開髗手術便慘遭斷頭,如何不怨不恨?那幫愚人......」青衣者搖了搖頭道:「怪不得汝,汝行醫濟世大半輩子,本可屍解入道,卻在即將功成時遭他人所破……唉,怪不得汝、怪不得汝。」
「唉———」男子仰天望著血月長嘆後道:「又能如何呢?看來只能早早過橋投胎去了。」雙手一攤便四處張望尋思著奈何橋在何處。此時青衣者說道:「不,汝投不了胎。」男子轉頭驚道:「殺小!?」青衣者解釋道:「汝屍解未成,魂不歸天界,陰司也容不下汝,肉身亦毀而返不了陽世,可說是不屬天、不屬地、不屬人間,不屬三界的存在。」
男子聽完癱坐在地,喃喃說道:「姦爾娘,難道我就坐等魂飛魄散嗎?不,我行醫一世,怎能落得此下場?我不服!」
青衣者見那人如此憤恨不平,緩緩展開手上的折扇說道:「這就是吾在此見汝的原因。」男子疑問道:「何出此言?」青衣者回道:「感念你在陽間濟世救人,解百姓患病之苦,本座決定幫汝一次,以劍解的方式助你入道。」男子聽聞後驚道:「當真?!」青衣者揮揮折扇「哈」了一聲,又道:「當然,但相對的汝得幫本座完成一件事,這劍解才算成。」
男子「嘖」了一聲,說道:「不是吧?就不能乾脆點?」青衣者沒理會,繼續說道:「現今瓷國正逢疫邪之亂已達無法掌控的局面,然,有心人士爲染指東寧國,便將疫邪傳入東寧。瓷國長年以暴政治國,這局,無人可回天。本座希望汝能走一遭東寧國,這次防疫將是汝入道劍解的最後一環。」
男子疑問道:「瓷國?東寧國?現在不是鼎朝嗎?」青衣者笑了笑,說道:「日月星轉,陰司傾刻間,人間千百年。」男子說道:「原來我都死這麼久了。」苦笑了一聲,又道:「入道劍解,我要怎麼作?」
青衣者說道:「此番疫邪不同於前,染上之人行將就木,後嗜人肉、飲人血,如同飢餓的野獸般。由於屍人仍處陽世,靈魂鎖於軀殼內,范謝二將勾不到魂,所以要透過汝解決屍人。」男子道:「但我陽世軀體已毀,如何走這一遭?」青衣者道:「本座將以『獄生蓮』重造汝的肉身,吾之佩劍『憐蒼』鑄汝之骨,汝將成半人半屍,待日後防疫功成,為之入道劍解。」
男子思索了一下,說道:「也只能這樣了。」青衣者見男子答應,收起折扇收於腰間,左手翻掌,只見掌心化出黑霧,一朵黑葉花瓣血紅的蓮花隱約生成。青衣者看著獄生蓮向男子說道:「記住,從今往後汝便不再姓『華』,生前之名亦不可用,生死簿上已劃去汝的姓名。本座現賜汝『墨』姓,『思凡』為名,去到陽世後,不得主動向他人提起汝生前的本名,否則汝將魂飛魄散於天地間。」
墨思凡問道:「但,我區區一名大夫,如何收拾染上疫邪的屍人?」青衣者「呿」的一聲,調侃道:「生前『極道醫刑者』這江湖名號該不會想撇的一乾二淨吧,墨大夫?」墨思凡聽聞不禁得意的一笑。青衣者向一旁的黑矮帽使者說道:「老范,將東西交給他吧。」語畢,只見黑矮帽使者卸下間上一口小麻袋遞給了墨思凡。
墨思凡接過麻袋問道:「這是何物?」青衣者說道:「一些好東西,汝興許用得著,還有三張殺生符。此處切記,殺生符黑底金字,乃召范謝二將入世無差別殺戮勾魂,極損陰德之舉,倘若三回用盡,也代表汝將修不成道,劍解亦破。至於其他物品的用處,盡在袋裡的信中汝自個琢磨吧。」
墨思凡轉過頭去,碎聲說道:「姦爾娘,丟了一堆東西給我就要我孤身一人犯險⋯⋯」青衣者「哈」了一聲說道:「說到這,汝務必在陽世尋得一名女醫,該奇女子是本座安排......」語未畢,墨思凡回過頭喜道:「想不到你連媳婦兒都幫我安排好了。」
青衣者:「......」
白高帽使者:「......」
黑矮帽使者:「......」
墨思凡:「......???」
三途川中漂過的亡魂:「哈哈哈哈哈哈...嗚嗚啊啊啊...哈哈哈哈....嗚啊...哈哈哈哈...嗚啊啊啊啊...」
「沒事,你說。」墨思凡打破尷尬的氣氛說道。
青衣者繼續說道:「該奇女子是本座安排此番東寧防疫的關鍵人物之一,她家傳神器『百髓鍼』對付屍人將是一大助力。」
「百髓鍼!?」墨思凡驚道:「傳聞此神器乃春秋時代,以一百零八名醫者捨生投爐由歐冶子所煉成,懷有一百零八名醫者的濟世大願,持有者便是名滿天下的神醫『扁鵲.秦越人』,想不到此鍼還存於世上。」
青衣人道:「正是。」語畢,見掌中獄生蓮已成,向墨思凡問道:「獄生蓮成形了,汝準備好了嗎?」墨思凡說道:「你說那名奇女子有何特徵?」青衣者答道:「有,她擁有一頭如彼岸花紅的瑰麗秀髮,傾城容顏乃世間罕有,她潔白的衣裳繡有妖紅似火的彼岸花......」語畢,隨即唸唸有詞地將獄生蓮一掌拍進墨思凡胸口膻中,墨思凡只覺胸口一沉,還未反應過來,只見青衣人右手化出「憐蒼劍」刺來,墨思凡下意識地閉上雙目,青衣人迅速將劍刺入獄生蓮心,透體而出。
只聽耳邊一道聲音迴蕩:「解生者之苦亦解亡者之苦,莫讓亡魂帶病來見本座,對了,吾乃城隍...城隍...城隍.........」
墨思凡「啊」的慘叫一聲,猛然睜開雙眼,豆大的汗珠潸潸而下,他喘著氣坐起看著四周陳設,自己正坐在床上。
「原來又是夢⋯⋯」
此時房門「咿呀」的被推開,藥童走端著茶水走進房內,問道:「先生又作惡夢啦?」將茶水放至案上。墨思凡答道:「嗯,也不知是第幾回了......」語畢,起身走到案邊沏了杯茶。藥童道:「先生如此多夢,看是歸脾湯還是酸棗仁湯,一會兒給自己診斷一下我給先生準備藥去。」
墨思凡飲下茶水,深呼吸一口氣後說道:「不必了,我非身體有恙。對了,現在甚麼時辰了?」藥童道:「剛過午時。」墨思凡喃喃說道:「原來我睡這麼久了」藥童說:「咱昨日連夜趕路,想必先生累壞了,早晨我也沒敢叫醒先生。」墨思凡說道:「一會就去跟掌櫃的退房,咱近日得趕到虎茅莊,需要早點上路。」藥童搔著頭問道:「咱都還沒用過飯呢,做甚麼走這麼急呀?」墨思凡起身拎著外衣披上,走至桌邊拿起茶壺沏上一杯飲落,說道:「前幾日聽聞有一女商自瓷國返回東寧,落腳處便在虎茅莊。瓷國疫邪蔓延,我擔心該女商染疫,所以咱得越快去了解狀況越好。」藥童嘟著嘴,不悅的說道:「可是先生,咱還沒吃過飯呢!」墨思凡笑道:「行啦行啦,咱一會兒下樓用完飯後再趕路,你先收拾收拾吧。」
兩人收拾好,拎著行囊下樓就座。客棧店小二上前招呼道:「兩位昨夜可睡得安穩否?今天想吃點甚麼?」墨思凡回道:「挺好,小二你們這有甚麼在地聞名好吃的?」店小二指著牆上的菜單牌子說道:「有有有,我們笨港這有名的鴨肉飯、麵線糊,客官要不要試試?」墨思凡說道:「就來兩碗鴨肉飯吧。」店小二應了聲便轉頭向廚子交代了去。
墨思凡與藥童二人用完膳後稍作歇息便雇了車啟程上路。
過了幾個時辰,兩人的馬車於傍晚時分進到「鹿仔港」,墨思凡尋思:「不如今日多趕些路,待行至大肚在尋客棧落腳也不遲。」正要向車夫提起,豈知此時馬車竟停了下來,聽車外有人喊道:「停停停,這裡今天封路了。」墨思凡探出頭去,向車夫問道:「怎麼回事?」只見有一人走上前來,作揖說道:「不好意思,這條路封了,請各位改道吧。」
墨思凡下了馬車,問道:「這位大哥,我等正在趕路,不知何原因你們封了這條路,可否通融一下?」那人說道:「唉,勸你們還是別過,今晚我們鎮上要送肉粽,這條路下去是送肉粽隊伍必經之處,遇上了你們會出事的。」
墨思凡疑惑的「嗯」了一聲,問道:「送肉粽?送吃的也得封路嗎?」那人解釋道:「你們是外地來的不知道,我們這說的送肉粽其實是在說送煞。」說著說著便指向封路處旁的木板上,上面寫著送煞時辰,告示著生人迴避。那人又說道:「這煞要是不送走,全鎮的人都得遭殃。你們還是快快離開吧,千萬別再走下去,等過了今夜就好了。」墨思凡有些不耐的說道:「到底怎麼回事?為什麼要送煞?你跟我說說,或許我能想些法子。」
那人說道:「前些日子鎮裡賣雜細的阿文說去了虎茅莊進點貨,回來後不知怎地身體狀況突然變得很糟,沒來由的一直咳,說甚麼連味覺也喪失了。鎮裡的大夫看了看,說是感染肺病,但吃了幾日藥也不見成效,後來阿文說感覺呼吸不暢,覺得痛苦難當,本來大夫又開了藥給他,豈知那晚他便上吊自我了結了,想必是久病厭世。」墨思凡聽完心裡微微一震,尋思:「莫非……」又聽那人說道:「在我們鎮裡,舉凡上吊自縊者就得送肉粽,不然這個煞留在鎮裡還會死更多人的,這是我們百年來的傳統,還請各位諒解。」
墨思凡心想:「看來過是過不去了,不如今夜留在鹿仔港,確認一下是否疫邪已傳至此處。」想到此,便向那人問道:「好吧,那不知近處是否有歇腳的地方,我等今天就不趕夜路了。」那人指向一旁的小徑說道:「這條路可避開送煞的道路,你們走下去再過幾里路便能到一個小鎮,那裏有客棧可以歇息。沿路上的岔路還有人在守著,跟他們說是要去小鎮的,會有人給你們指路的,趕緊去吧,入夜了就不好了。」
墨思凡等人到達客棧後,只見客棧掌櫃的匆匆請他們入店後,就趕緊關上大門,掌櫃說道:「還好你們趕上了,不然再晚就來不及了。」然後轉頭向店小二吩咐安頓好墨思凡等人,又對著他們說道:「客倌,想必爾等來的路上也見到了一些告示了,今晚無論如何都別出去,聽到了甚麼也別好奇,窗子千萬別開也別探頭出去,好好地待在房裡。」
墨思凡說道:「這裡不是送煞隊伍的行徑路線,有關係嗎?」掌櫃的回道:「送煞也不是每次都一定能成,那東西厲得很,倘若有甚麼差錯,那煞衝破了結界,難保不會到我們這來。」墨思凡說道:「難怪一路上我看鎮民們家家戶戶門上還是貼了符紙,倒立的掃帚也沒少。」掌櫃點著頭說道:「就是、就是。所以你們今夜你們就好好休息,熬過了就過了。」墨思凡應了聲,便隨店小二上了樓。
入夜,鹿仔港鎮上的某處,一群人正集結著。空氣中瀰漫著詭異與不安的氣息,透骨的陰風時不時掃過,兩旁的大樹被吹的沙沙作響,附近的野狗像是發了狂般此起彼落的吹起狗螺,為今夜再添一分詭譎。此時有一人抬頭望向烏雲壟罩的天空,掐了指後,轉頭向旁邊一個譜了臉,身穿官服頭戴官帽的人點了點頭後,大聲喊道———
「時辰已到,啟程!」
待續......
#故事內容純屬虛構
#若有雷同那就雷同
#幹
#醫屍
#重啟版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Raiders Information Mobile Gam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歐冶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歐冶子 在 流氓中醫師的極道診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歐冶子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歐冶子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歐冶子 在 Raiders Information Mobile Gam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歐冶子 在 鬼man&阿道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歐冶子 在 Raiders Information Mobile Gam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歐冶子 在 歐冶子鑄造的名劍有哪些?有幾把是流傳下來的? |知史百 ... 的評價
- 關於歐冶子 在 看板Gossiping 文章列表-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歐冶子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歐冶子鑄造的名劍有哪些?有幾把是流傳下來的?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歐冶子是歷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鑄劍師,生活於春秋戰國時期,而相傳古代一共有十大名劍,有很多說法認為,歐冶子就製造出了其中的八把,也有說法是四把或五把,但不管數量是多少,重點就在於說明,歐冶子是技藝高超十分厲害的鑄劍師。那麼,他究竟鑄造出了幾把絕世名劍,他那些名劍現如今是否還存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歐冶子簡介
歐冶子(約前560年-前510年),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越國人,一說為古代甌江流域生活著的閩族匠人。中國古代鑄劍鼻祖,龍泉寶劍創始人。曾為越王允常鑄五劍,名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後因風鬍子之邀,與干將夫婦赴楚為楚王鑄龍淵、泰阿、工布三劍。
歐冶子誕生時,正值東周列國紛爭,先是吳國攻破楚國,後吳越先後吞併長江以南45國。少年時代,他從母舅那裡學會冶金技術,開始冶鑄青銅劍和鐵鋤、鐵斧等生產工具。他肯動腦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體強健,能刻苦耐勞。他發現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冶鑄出第一把鐵劍「龍淵」(後改名「龍泉劍」),開創中國冷兵器之先河。
福州古稱冶城,市北的冶山和歐冶池,是歐冶子鑄劍的地方。另福建北部的湛盧山、浙江龍泉七星井,均有歐冶子鑄劍遺蹟。歐冶子子孫多為能工巧匠,漢代在距龍淵不遠的今浙江溫州市平陽縣、蒼南縣一帶聚族而居,形成望族。歷經北宋南宋創修族譜、興建祠堂、敦親睦族,遂把歐氏。
歐冶子五大名劍
後人常常把湛盧、巨闕、勝邪(一作鏌邪)、魚腸、純鈞稱為五大名劍。
其實歐冶子還鑄造有三把更為鋒利的鐵劍。第一把叫做「龍淵」,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是中國最早的鐵劍。
歐冶子所鑄各劍的去向:
湛盧劍:吳越爭霸,越王勾踐戰敗,將湛盧劍作為貢品敬獻吳王闔閭,吳王視為國寶,終日佩帶在身,後飛往楚國被楚昭王所得,後傳到南宋名將岳飛手中,岳被害後,不知去向。
純鈞劍:吳國名將伍子胥所佩,伍曾用此劍指揮千軍萬馬歷沙場,後沈入杭州錢塘江,若干年後,伍子胥也葬身於此。
魚腸劍:專諸所用,公子姬光指使專諸用此劍刺死吳王僚謀奪王位,公子姬光繼位後稱闔閭,吳王做賊心虛,害怕見物思情,總覺得魚腸匕首是不祥之物,因而封藏不敢佩用。事過十八年之後,闔閭王在吳越戰爭中受傷死亡,吳太孫夫差於公元前495年嗣位,並在破楚門外的海湧山為其父做了墳墓,連同魚腸劍一同埋葬海湧山。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命人掘閻閶的墳墓,以求取魚腸劍,但「鑿山求劍無所得,洞鑿處成深洞」,現為虎邱劍池,今日蘇州風景區之一。
龍淵、工布二劍:越王滅吳之後,北上會齊、晉諸侯稱霸業(中原)。到公元前235年,越國被楚國消滅,公元前222年,楚國被秦國滅,秦始皇統一中國,楚王所用的「龍淵」「工布」被秦始皇繳獲成了他腰中之物。
干將莫邪劍:吳越爭霸時沈入延平(今南平)劍溪(閩江)。
祠堂統一命名為「平陽堂」。
八大名劍
歐冶子鑄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銅名劍,冠絕華夏。在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爭霸戰爭中,顯示了無窮威力與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歐冶子曾為越王勾踐鑄了五柄寶劍: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為楚昭王鑄了三柄名劍:七星龍淵(後因在龍泉處鑄劍,改名龍泉劍)、泰阿、工布。
那麼,歐冶子生活的春秋戰國時代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這些寶劍現在都在哪呢?
湛盧
春秋時期鑄劍名匠歐冶子所鑄名劍之一,五大蓋世名劍之首。
下落:相傳第一個得到湛盧劍的人是趙王,但是擁有過湛盧劍的人不僅僅只有趙王一個人。湛盧劍幾經輾轉流傳,據說唐時為薛仁貴獲得,後傳到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手中。紹興十二年(1142年),岳飛父子遇害後,湛盧劍不知下落。
巨闕
巨闕是古代名劍,相傳為歐冶子所鑄,鈍而厚重,但堅硬無比,故號「天下至尊」,其他寶劍不敢與之爭鋒。
傳說巨闕劍初成時,越王勾踐坐於露台之上,忽見宮中有一馬車失控,橫衝直奔,驚嚇了宮中伺養的白鹿。於是越王勾踐拔出歐冶子鑄成之劍,指向暴走中的馬車,欲命勇士上前制止。但卻在這拔劍一指之時,手中之劍的劍氣卻將馬車砍為兩節。當拋上了半空的車廂,墜落在地上時,越王勾踐才發覺手中寶劍的劍氣已砍斷了馬車。於是越王勾踐又命人取來一個大鐵鍋,用此劍一刺,便將鐵鍋刺出了一個碗大缺口。這一劍毫不費力,就好像切米糕一樣輕鬆容易。因此越王勾踐便將此劍命名為巨闕。
下落:不明
勝邪
春秋戰國時歐冶子所鑄五把寶劍之一,排第三,是小劍。
歐冶子鑄劍之時即認為劍中透著惡氣,每鑄一寸,便更惡一分,故名「勝邪」。
下落:不明
魚腸
魚腸劍,也稱魚藏劍,據傳是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所制,是專諸置匕首於魚腹中,以刺殺吳王僚,故稱魚腸劍,是為勇絕之劍。
據說清朝吳大皙藏有戰國魚腸劍的墨搨本,滿刃花紋畢露,就宛如魚腸一般。
下落:不明
純鈞
純鈞為春秋時期鑄劍大師歐冶子所鑄,被譽作「尊貴無雙之劍」。
坊間有種說法認為純鈞劍就是越王勾踐劍,而後者於1965年出土,震驚了當時整個中國。
下落:不明
七星龍淵
傳說是由歐冶子大劍師所鑄。歐冶子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徬彿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故名此劍曰「七星龍淵」,簡稱龍淵劍。
據說七星龍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把鐵劍。
下落:不明
泰阿
相傳是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楚國鎮國至寶,是把威道之劍。
下落:不明
工布
工布源於《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寶劍》,相傳為歐冶子及干將為楚王所鑄。
1965年底,在湖北江陵出土越王勾踐劍。該劍出土時完好如新,鋒刃銳利,劍身滿佈菱形花紋,用鳥篆刻鏤的銘文為「越王鳩淺自作。經北京鋼鐵學院等用質子X射線螢光非真空技術分析得知,劍是用相當純粹的高錫青銅鑄成的,黑色花紋處含有錫、銅、鐵、鉛、硫等成分,鑄造工藝非常高超。這一考古發現給上述歐氏鑄劍的記載提供一個實物佐證,說明歐冶子鑄寶劍並非神話。
雖然我們至今都未見到這些寶劍的身影,但是越王勾踐劍的出土告訴我們這些寶劍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許真的會重見天日。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歐冶子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以魚腸劍刺殺吳王僚—屠戶出身的專諸 丨 知史現場
在《越絕書》有記載,鑄劍大師歐冶子曾為越王勾踐鑄了五把寶劍,其中一把是被形容為「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的魚腸劍,這把寶劍既被稱為「匕」,後來從越國作為寶物進貢到吳國。關於魚腸劍,有一位刺客發生一件最為悲壯的事件。
春秋戰國時的吳國,有一位名為專諸的屠戶,《越絕書》中曾記載他和人打鬥之時,有「萬夫莫當之氣」,但一聽見妻子的呼叫,就即時停手。此事被當時逃到吳國的楚國大將伍子胥看到眼內,後來專諸告訴他,能屈服在一個女人手下的人,必能站立在萬夫之上,伍子胥甚為欣賞。
當時伍子胥因要報父兄被枉殺之仇,一心希望能藉吳國伐楚,得知公子光(闔閭)認為自己是真正的繼承人,希望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於是就極力推薦專諸。公子光得到專諸後,把他視為上賓,對他的母親恭敬。專諸母親後來也為了免除專諸後顧之憂,以死助其成事。
到了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吳王僚就派出公子蓋餘及燭庸率兵圍攻楚國,但卻被楚國發兵圍困,此時公子光就對專諸說「此時機不可失也,若不去做怎能得到?且我是王位的真正繼承人,本當掌國,季子雖回來,也不會廢掉我的。」
於是,公子光就設宴宴請喜歡吃燒烤「魚炙」的吳王僚。酒席當日,戒備深嚴,盡是吳王僚的衛隊,但公子光還是找機會在酒宴途中進入地下室,偷偷把魚腸劍放到烤魚腹中。專諸走到吳王僚跟前掰開魚肉,把魚腸劍取出成功刺殺身穿三層鐵甲的吳王僚,而專諸也被當場殺死。
公子光自立為王,亦即是吳王闔閭。他即位後先封專諸之子專毅為上卿,並把專諸葬在泰伯皇墳旁。曾經流傳無錫有座「專諸塔」,塔上有詩一首「一劍酬恩拓霸圖,可憐花草故宮蕪,瓣香俠骨留殘塔,片土居然尚屬吳。」,大概這就是刺客悲壯的寫照。
思考問題:
1. 鑄劍大師歐冶子曾為越王勾踐鑄了五把寶劍,這反映了當時冶煉技術達到一定水平。這種技術上的成熟對戰爭模式帶來哪些影響?
2. 春秋戰國時期的刺客擁有哪些性格特徵?試以專諸為例加以解釋。
歐冶子 在 鬼man&阿道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鬼man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Witchcraft-Mutual-Aid-Association-%E5%8F%B0%E7%81%A3%E5%B7%AB%E8%A1%93%E4%BA%92%E5%8A%A9%E5%8D%94%E6%9C%83-239020380094641/
阿道夫IG:https://www.instagram.com/p/Br94es3BS1C/?utm_source=ig_share_sheet&igshid=omq601zc2yvx
歡迎各工商洽談合作
頻道正式經營日:2018/10/01
合作聯絡信箱:nl1988103@gmail.com

歐冶子 在 看板Gossiping 文章列表-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問卦] 鑄劍大師歐冶子名字的由來? MJdavid. ⋯. 搜尋同標題文章 · 搜尋看板內MJdavid 的文章. 11/26. 26. [新聞] 鄧佳華跑外送「3小時賺500元」:比直播好. ccf52881. ... <看更多>
歐冶子 在 歐冶子鑄造的名劍有哪些?有幾把是流傳下來的? |知史百 ... 的推薦與評價
歐冶子 (約前560年-前510年),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越國人,一說為古代甌江流域生活著的閩族匠人。中國古代鑄劍鼻祖,龍泉寶劍創始人。曾為越王允常鑄五劍,名湛盧、純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