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松國小生日快樂!
2021年5月1日,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舉行125週年校慶園遊會。(張哲生 攝)
臺北市老松國校在1966年9月的時候,全校計158班,學生數達11,110人,創下了當時全世界學校班級數和學生數最多的紀錄;然而但受到少子化影響,目前全校學生只剩500人,學生銳減,教室被質疑閒置,內政部曾一度提出要將老松國小改建為社會住宅的構想。
2017年4月,老松國小校長林明助表示,早年車水馬龍的萬華如今已改變許多,加上新北市新設很多國小,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跨區寄讀升學率高的國中,便先讓孩子就讀當地國小,再升國中,如今老松小學部學生只剩約500人,若加上幼兒園、夜補校的學生,也僅有約800人。
老松國小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64號,其前身為艋舺公學校,創立於西元1896年5月,為日治初期台灣最早的一批小學。
學校成立時的名稱為「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初期曾利用艋舺學海書院與艋舺祖師廟作為臨時校舍,直至1907年1月才遷至現址(蓮花池畔),建造木結構的校舍,並改校名為「艋舺公學校」。
據當時校舍平面圖看,校園三面有教室,中央留設操場,此為日治時期最常見的小學規劃形態。後至1920年代末,因木造校舍遭蟻蝕而嚴重毀損,便易以鋼筋混凝土構造,校舍仍保持三面式佈局。
老松國小的校舍雖屬對稱式的佈局,但教室空間高敞,光線明亮。走廊設計為半圓栱,帶有一絲古典趣味,它是日據中期台灣的小學校舍之典型例,值得保存。
明治29年(1896年)3月31日,臺灣總督府以「敕令第94號」發佈「臺灣總督府直轄諸學校官制」,創設國語傳習所、國語學校與國語學校附屬學校。同年5月21日,以「府令第5號」發佈「國語學校及附屬學校名稱位置」,老松國小前身「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正式創立(第一附屬學校位於芝山巖,第三在大稻埕),7月11日設校址於艋舺學海書院(今廣州街與環河南路口),11月1日開始上課。
會稱為「附屬學校」,是因為其作為國語學校師範部學生們教學實習的專門實驗學校之故,附屬學校未置校長,以國語學校校長兼任。總督府為創建殖民行政,必須教育一批能日語的臺灣人作為官廳雇員與通譯,以遂行施政,故開出每日15錢津貼,且畢業後錄用為公務員等條件招攬學生(也可升學國語學校)。入學年齡規定8歲以上25歲以下(1898年8月以後,與公學校一樣,改為8至14歲),在學年限四年。結果,第一年招攬了10名學生(1900年3月第一屆7名畢業)。
1897年1月,校址遷至艋舺祖師廟,此時學生已增至150名。次年(1898年)因應「臺灣公學校令」實施,附屬學校也進行廢校或合併,該校於同年10月改稱「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第一、第三廢校)。
1907年1月,改稱「艋舺公學」,同年5月4日被指定為「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代用校」,依然是國語學校學生教學實習的附屬公學校。
1907年10月,由祖師廟遷至現址,位於當時蓮花池街與八甲街街廓上(1922年4月更名老松町),新蓋木造教室20間,此時學生數為457名。
1908年4月,從六學年制改為八學年制,但1914年4月復改回六年制,並設置二年制「實業科」,由公學校畢業生就讀,以培養一技之長(1919年改為「簡易商業學校」,1922年再改為「高等科」,皆二年制)。
1914年7月,完成磚造兩層教室8間及大禮堂。
1919年4月,國語學校改稱「臺北師範學校」,該校也改稱「臺北師範學校附屬艋舺第一公學校」,學生1,080人。
1922年4月,改稱「臺北市老松公學校」,仍為臺北師範學校附屬代用公學校,直到1927年5月,才正式獨立。
1936年12月,木造教室改建成二層鋼筋水泥教室。
1941年4月,「國民教育令」實施,廢止小、公學校之名,以示日臺人共學、平等,此時改稱「臺北市老松國民學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11月1日接收該校,改稱「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學校」。
1955年2月,正面校舍(北棟)陸續新建、改建為三層鋼筋水泥大樓,至1960年共分六次增改建才完成現今規模,今昆明街側之原二層磚造教室(東棟)也在1960年改建完成,以因應持續增加的學生,如1964年9月,已達156班,學生數突破10,000人;1966年9月,更達158班,學生11,110人,為創校至今之最高記錄。
1968年12月25日,配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稱「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
1978年8月,創立「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補習學校」,同時廢止「民眾補習班」。
1990年3月22日,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變更,改稱「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
1999年6月29日,臺北市政府指定老松國小正面的校舍(北棟)為市定古蹟。
2010年4月,校門開始改建,並於同年8月30日完成改建。
一百多年來,老松國小對艋舺地區人才的培養具有深刻的教育與文化意義,是當地非常重要的學校。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聖德肋撒堂(英語:St. Teresa's Church)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塘太子道258號,於1932年12月18日舉行祝聖典禮。依照香港政府的規定,聖德肋撒堂是獲准舉行婚配聖事的天主教聖堂之一。九龍區第二大教堂聖德肋撒天主堂是教香港教區在,亦是全港最多人舉行婚禮的教堂。聖德肋撒堂...
正生書院新校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香港的歷史,作為香港人有義務知道。
因為香港的故事,正慢慢「被消失」。
把故事寫得有趣,是作家的責任。
很多人說我是不祥的詛咒。
母親卻說我是世上最幸運的孩子。
「儘管過去曾遭遇不幸,此刻受盡痛苦折磨,未來一片黑暗。
但我們不應含淚。因為笑著面對敵人,是對敵人最大的反擊。」
我的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發生在我身上的事。
我在赤柱拘留營出生,母親是個護士。
在香港保衛戰中,九龍、新界失守,盟軍逃至香港島。
日本軍多次要求投降,而盟軍司令發出的指令是:「Hold On To The Last」堅守到最後。
在1941年12月25日,一個普世歡騰的節日。
盟軍死也不肯投降,完全佔盡優勢的日軍,決定來個恐怖的威脅。
日軍攻入赤柱,當時聖士提反書院已被徵用作軍事醫院,書院門外亦掛上紅色十字標誌,不管是任何戰爭,醫院都是不可攻打的地方。
當時,母親正在照顧盟軍的傷患,雖然聽見醫院外面炮火聲不斷,但她依然相信,日本軍隊不會闖入醫院。
然而,大約在清晨六點,她靠著藍藍的清晨日光,從窗戶看見大批日軍朝著醫院逼近。
她還來不及通知其他醫護人士,已被日軍闖入醫院進行大屠殺。
日本士兵闖進病床,用刺刀刺死毫無還擊之力的傷者,更徒手將眼球挖出來,削去鼻子和耳朵。除了盟軍士兵,儘管向日軍表示他們是醫護人員,仍慘遭殺害。
有老師們想保護當時留在校舍的學生,有人用阻礙物製作路障,亦通通被日軍用刺刀活生生反覆穿插刺死。
母親與其他女護士,被日本士兵拖進浴室,用死者屍體作為墊子,進行強暴。
護士在被強暴後,依然被殺死,母親幸運地活下來,原因只是…
匕首卡在另一個女護士身上,日軍嫌麻煩,才放過母親一命。
當日下午,在香港的盟軍決定向日本投降。
我經常在想,如果當日早半天投降的話,母親的遭遇會否不一樣呢?
母親懷上了日本士兵的孩子,在其他人眼中,是個詛咒。母親卻堅持將我生下來。
聖士提反書院及監獄外圍的一帶地區,被日軍改造成拘留營,而我在拘留營渡過了三年的歲月。
對於三歲之前發生的事,我毫無印象。
母親會笑著說:「真是幸運的孩子。」
拘留營與戰俘營不同,大多數都是醫護人員與平民,總數約有2800人,有九成是英國人。286名兒童,其中99人不滿四歲,我算是最年幼的一人了。
由於盟軍亦組織空襲不斷對香港進行反攻,日本方面沒有足夠的人手管治拘留營,只有門衛看守以防有人逃跑。
拘留營監禁平民,是用作政治籌碼,1942年6月15日,日本決定提早遣返美國國民,而九成的英國人,雖然消息指談判順利,但最後仍是等到戰爭結束後才被釋放。
拘留營內的人們,自行管理日常生活,漸漸更發展成一個小社區。
由於物資短缺,拘留營只有極少必需品配給,日本提供的糧食極少,大米鋪滿灰塵,更有老鼠屍體和蟑螂排洩物。
幸好,偶爾會收到親戚朋友,與紅十字會寄來的援助。由於資源極度不足,女士會裁剪裝大米的布袋作為衣服。
小孩的笑聲,是擁有治癒人心的作用。因為拘留營內有很多小孩與婦女,使拘留者們儘管物資短缺,飽受飢餓折磨,所有人仍保持理智,所有決定都以孩子為先。
在地獄般的環境中,讓孩子們快樂,成為了拘留者們的最大責任。
而我們的笑聲,是對敵人最好的反擊。
母親說,守在門外的日本士兵,經常會從外面窺視進來,那年的冬天很冷,軍隊配給亦不足。
士兵又冷又餓,看著我們在拘留所中舉辦聖誕節派對和生日會,我們也很冷、我們也很餓,但我們的笑聲傳遍整個拘留所。
在這三年間,更會上演音樂劇與戲劇。拘留營由聖士堤反書院改造,有很多書籍教材和課室,為孩童提供基本的教育。
在拘留營中我日漸長大,營內有很多醫生,所以不像其他拘留營,幾乎沒有爆發過病疫。
盟軍在這段期間不斷反攻,我們靠著暗中藏起來的電報,收到盟軍的情報。
每次外面傳來空襲的警報,雖然我們很害怕,母親總是捂住我的耳朵,將我抱入懷中,但同時也給予營中的我們活著的勇氣。
因為我們相信,有人正在為我們而戰鬥!
可惜的是,在1945年1月16日,盟軍再次空襲,誤炸聖士提反書院C平房,造成十四名被拘留者死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
隔天,日軍的守衛撤走,拘留營可以自由進出,但我們認為在市面的情況未明朗,營中的物資勉強足夠維生,在外面反而沒有糧食。
於是我們留在拘留營內,直至兩星期後英國艦隊到達香港,英軍趕赴拘留營,協助我們離開。
那天,我們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氣。
我們用笑容戰勝了敵人。
「儘管過去曾遭遇不幸,此刻受盡痛苦折磨,未來一片黑暗。
但我們不應含淚。因為含笑面對敵人,是對敵人最大的反擊。」
以後,當你們聽到有關「日本軍隊操兵」,或有關赤柱聖士堤反書院的鬼故事。
也請別忘記,這個有溫度有生命力的故事,曾經在赤柱真實發生過。
喜歡香港的歷史故事嗎?花半秒Like & Share
最後再花半分鐘,我想大家陪我,做一件瘋狂的事。
就是眾籌把這些歷史故事,結集成書!
以人物為主角,說出最人性的故事。
手繪地圖,以最簡單的方式讓大家明白歷史。
我認為一定要在今年完成這本書。
否則我怕再沒有機會…
歷史不該被遺忘,歷史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所以我想大家幫我完成這個計劃。
為什麼要眾籌?
因為這本書「不會公開發售」,網店也不想放著賣。
眾籌方式是這樣的…
眾籌由現在開始,只印眾籌的數量,不會有多一本。
希望大家可以陪著我,完成這個計劃。
我會將最好的故事,獻給大家。
*預計6月完成,進度會陸續報告!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i/Xqe2DogAA
正生書院新校舍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真金不怕火煉,3Q不怕考驗】
更多更快速的選服與報告,請加入
3Q陳柏惟立委網路後援會
上任三個月,第一會期成果報告
沒有賽揚投手不被轟,三井出手也沒有每次中,有運動員經驗的我從不把失敗當作錯誤,而是當作下次成功的老媽,因此我簡列這會期「區域立法委員」的工作,讓大家知道除了關心國造武器、港人入籍審查、中國盜沙以外,我們還做了哪些事?
--
【5】件法律主提案
1. 國家情報工作法第七條及第三十條之二條文修正草案
2. 職能治療師法增訂第十二條之一條文草案
3. 性別工作平等法刪除第二十二條條文草案
4. 訓政結束程序法廢止案
5. 政府採購法第十七條修正草案
【11】次書面質詢
1. 領隊及導遊培訓課程開課形式及開課數需檢討
2. 武漢肺炎流行期間醫事人員心理支持及生活及家庭衝擊之協助
3. 「數位身分識別証─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發計畫」
4. 中國盜砂船及底拖網漁船屢犯台灣海峽中線之台灣淺堆疑義
5. 林宅血案、陳文成案之相關政治檔案公開
6. 假訊息之管制及相關配套立法研議有持續進行之必要性及迫切性
7. 針對武漢肺炎流行期間,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民眾、醫護心理支持與補償資訊宣導
8. 金融從業人員研修課程因應防疫,開課形式需有調整空間
9. 監護處分制度增設置專責醫院並有妥善之預防與加強防護制度以保護醫事人員。
10. 精神障礙犯罪者應針對刑後處分與社區治療之整體計畫修正以及資源充分投入
11. 衛福部與法務部將合作設立司法精神病院應釐清場地、人力、經費來源等問題,且其定位與服務項目
【4】件臨時提案
1. 健保廢止探親三四五公告
2. 將各醫療院所相關工作人員納入《執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津貼、補助或獎勵對象。
3. 國家安全局應督促有關情報機關就相關案件之金流、通聯、人脈確實調查,且適時研析應處,並將案件偵辦進度在不違反偵查不公開之前提下,向國人進行適度說明。
4. 行政院研擬立法院中遷可行性評估方案
【2】件院會決議案
1. 護照案:行政部門應就如何進一步提升我國護照之『台灣』、『TAIWAN』辨識度研提具體作法,以維護國人尊嚴,以及確保國際旅行之便利與安全。
2. 母語案:提出各國家語言間之通譯服務及培育各國家語言通譯(含口譯)人才之短、中、長程計畫,以俾本院委員以母語問政
【47】場口頭質詢
【20】件爭取地方建設
1. 爭取霧峰溪南地區丁台路北豐路自來水延管工程。
2. 爭取霧峰舊省政府教育廳閒置空間活化使用。
3. 爭取沙鹿國中校舍修繕經費。
4. 爭取沙鹿福至路56巷電桿下地工程。
5. 爭取烏日中山路電桿下地工程。
6. 爭取大肚藍色公路排水整治工程。
7. 爭取南山截水溝工程如期完工。
8. 爭取水裡社公園籃球場整修翻新工程。
9. 爭取高鐵特區公兒十公園路燈接電工程。
10.爭取台灣大道與正英路口交通改善工程。
【47】次會勘
龍井地區
1. 3/17改善台灣大道五段3巷62弄水溝淤積,並設置新的水溝蓋。
2. 4/28改善沙田路六段光田醫院宿舍前路段紅綠燈號誌不同步問題。
3. 4/6新庄街都會南街號誌延長綠燈秒數,確保機車安全。
4. 4/8 水裡社籃球場場地龜裂改善。
5. 4/20 台西南路212房前電線桿造成車輛不便,爭取遷移。
6. 4/22 沙田路五段98巷口上下學時間車流大,線增設反光鏡,並研議增設紅綠燈。
7. 4/28 改善龍新路水溝未加蓋問題,於轉彎處增設軟式反光棒。
8. 5/4 龍社路27巷道路因電線工程致使不平,爭取重鋪。
9. 02/22改善龍井竹坑南寮步道公廁無水源及廁間髒亂不堪。
10. 04/01改善龍井沙田路五段98巷與62巷口反射鏡遭撞變形問題。
11.龍井幼兒園旁籃球場照明改善。
烏日地區
1. 烏日高鐵特區路面植草磚改善重鋪。
2. 高鐵特區公兒十公園路燈接電工程。
3. 3/19會勘知高圳好漢坡步道改善。
4. 3/31爭取102號公車班次及公車站,進度交通局承諾短期修改102號班次路線讓高鐵特區民眾搭乘公車更近,長期會再規劃其他班次拉進高鐵特區。
5. 4/16研議國道三號鄰近東園社區一帶增設隔音牆。
6. 5/21烏日溪南太明路211巷路面破損及河川髒亂問題,因正在進行溪心壩護岸工程,河川淤泥會等工程結束後一起處理,路面破損的部分區公所會先進行零星的修補,待工程結束後進行全盤整修。
7. 5/27烏日光德國中大花紫薇蟲害問題,由光德國中總務處去跟國中科申請人行道修繕的經費進行處理。
8.新興路五光路口路面修復改善。
大肚地區
1. 王田里興和路155巷口水溝未加蓋等道路改善,同步爭取路燈設置。
2. 自強新城水管汰換監督並改善後續道路刨舖工程。
3. 更新大肚運動公園籃球場球框,爭取場地破損改善。
4. 改善大肚龍井地方空汙問題,環保局空氣品質監測車,目前已指派在大肚區沙田路二段474號門口處,進行監測外,並設置線上問卷調查地方廢氣問題。
5. 改善大肚磺溪大排水面清污,並追蹤磺溪書院於大排旁的造景修復進度。
6. 大肚公有兩處停車場附設親子車位及低碳汽車車位標示改善。
霧峰地區
1. 改善中正路3號門前交通線道劃設問題。
2. 5/28 改善林森路中正路口南端直行左轉道劃設,爭取研擬機車待轉區。
3. 3/17 改善暗坑橋橋基掏空疑慮,增設防護設施與補強結構。
4. 4/22 爭取中投東路旁水溝加蓋。
5. 4/22 明峰補習班前標線改善。
6. 爭取4/22 中正路/中正路146巷口 增設監視器,確保用路人安全。
7. 5/8 林森路福新路口交通改善。
8. 5/12 清元橋上游河堤堤防安全性研議。
9.爭取霧峰光正國小與北勢里、南勢里、丁台里共用綜合活動中心。
沙鹿地區
1. 爭取光明街交通號誌修復工程
2. 爭取福至路與福成路交通號誌設置工程
3. 爭取沙田路人行道整治維護
4. 爭取台灣大道六段與正英路口交通改善工程
5. 爭取沙鹿國中防水隔熱工程補助經費
6. 爭取英才路水溝排水改善
7. 爭取保成八街廢棄物任意堆棄整治改善
8. 爭取沙鹿南勢溪環境營造工程後續補強計畫
9. 爭取福至路到與沙田路路口廢棄物任意堆棄改善
10. 國道3號沙鹿交流道設置「復育樹島示範區」
11. 爭取沙田路往龍井方向右轉向上路口交通改善
12. 爭取鎮南路自來水管線汰換及路面翻修工程
【28】場社會公益服務
1.協助北勢愛心協會共同改善沙鹿貧戶環境與居住問題。
2.媒合烏日及龍井地區弱勢每月定期愛心送餐服務。
3.媒合善心防疫物資,贈與家扶、兒福中心與各區醫院。
4.疫情期間於服務處提供紓困諮詢服務,並開放線上諮詢窗口。
5.報稅季於服務處提供簡易報稅服務,並至人潮處提供此項便民服務。
正生書院新校舍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聖德肋撒堂(英語:St. Teresa's Church)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塘太子道258號,於1932年12月18日舉行祝聖典禮。依照香港政府的規定,聖德肋撒堂是獲准舉行婚配聖事的天主教聖堂之一。九龍區第二大教堂聖德肋撒天主堂是教香港教區在,亦是全港最多人舉行婚禮的教堂。聖德肋撒堂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聖德肋撒堂區今時服務範圍包括何文田和太子道西等地區。為方便教友參與宗教活動,除了聖德肋撒堂外,堂區更包括以下的教堂和中心:1.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英語:Diocesan Pastoral Centre For the Disabled),位於九龍何文田公主道81號。中心於2003年建立。2..聖依納爵小堂(英語:St. Ignatius Chapel),位於九龍窩打老道516號(九龍華仁書院)。於1959年建立,1964年至1988年屬聖德肋撒堂區,1989年至1990年屬黃大仙聖雲先堂區,1991年屬聖德肋撒堂區。3.聖若瑟小堂(英語:St. Joseph’s Chapel),位於九龍九龍塘義本道8至10號涵碧別墅二座。於1992年屬聖德肋撒堂區。在聖德肋撒堂建成之前,九龍塘區的信徒要參與彌撒就需要前往尖沙咀的玫瑰堂或者牛池灣聖若瑟安老院內的聖堂。而兩處的彌撒禮儀都是由玫瑰堂的神父主持。在1923年時,由於九龍的人口增長,天主教會開始尋找地點去興建一座新的聖堂。在1924年2月11日,一群有影響力的天主教徒寫信予當時的宗座代牧師多敏主教,表示願為新聖堂籌募經費,並促請成立籌備委員會。但不巧的是,師主教卻在數天後,即同年2月20日去世。在師主教於2月24日的追悼會上,布力架先生(Mr. J.P. Braga)重新提出建新堂的計劃。當時的天主教會在柯士甸道已購了一塊土地,但實在太近已有的玫瑰堂了。而同時計劃在深水埗興建的寶血女修會總會院又會附設小堂方便教友,所以,教會的考慮便放了在正發展龐大的屋宇計劃的九龍塘,其時有不少的葡籍家庭被其吸引。1928年11月13日,位於太子道與窩打老道交界,而積76,500平方呎的第二號土地以底價港幣38,250元出售,為期75年,年租則為港幣526元。結果,師多敏主教的繼任人恩理覺主教的代理人在沒有競爭者的情況下以底價投得該地。在確定投得該片土地後,恩主教找來自荷蘭的本篤會士格寧神父(Adalbert Gresnigt O.S.B.)籌劃建築事宜。格寧神父的作品除了在美國和巴西等地外,北京的輔仁大學的中國式校舍以及香港黃竹坑的華南總修院的四合院建築也是出自他的設計。恩主教去信當時身在北京的格寧神父,希望他能建一座紀念聖女小德蘭(聖德肋撒)的中國式聖堂。但另一方面,恩主教也在信中表示中國式的設計在香港未必會為人所接受。在1928年11月22日舉行的傳教區議會會議上,決定了聖堂會在1929年1月發動了公開贊助時才動工,並正式選定聖女小德蘭為聖堂主保。在1929年1月25日,格寧神父在不知土地確實面積的情況下寄來了堂區辦事處和神父宿舍的初步圖樣。籌款委員會則在同年6月24日發起了募捐,同時,恩主教起先主張的中國式建築如他所料地不太受歡迎,格寧神父於是揉合了其他兩位建築師(A.H. Basto 和 M. Van Wylick)的心思,將聖德肋撒建成一座有圓頂和尖塔的拜占庭式教堂。其實在1930年代,香港天主教教會的經濟經營艱苦,但由於有德若翰神父(Rev. Spada, Giovanni M. PIME)的積極經營,教會方面終於在1931年9月21日與美安建築公司簽約,並隨即開始工程。1932年4月23日,恩主教到臨聖德肋撒堂主持奠基典儀式,並在聖堂中已完成的主要建築內舉行了第一台彌撒。而於在同年12月18日,恩主教到臨主持了祝聖典禮。在聖誕前夕,艾國安神父(Fr. U. Galbiati)主持了子夜彌撒後,聖德肋撒堂再度封閉以作最後階段的裝修。其後,聖堂正式開幕,第一任主任司鐸為顏思回神父(Rev. GRANELLI, Andrew PIME),為九龍塘區的天主教徒提供彌撒的地點。其後,聖德肋撒堂在1934年升格為準堂區,並於1949年正式升格為堂區。多年來,聖德肋撒堂在崇拜、教育、醫療和社會服務都扮演了相當的角色,以致在和靈導神父(Rev. ORLANDO, Carmelo PIME)以及黃德祥神父(Rev. WONG, Tak-Cheung Francis)服務該堂期間,在神職人員間常笑指聖德肋撒堂的主任司鐸為「九龍區主教」。聖德肋撒堂於2007年 慶祝建堂75週年,維修工作主要集中在下列三方面:聖體祭台的全面改建、約12隻玻璃窗重新彩色設計以及主祭台雲石的維修。此外,聖德肋撒堂購入了新製的洗禮池,並於2007年的復活彌撒首次使用。由於聖堂要預留地方以便內部的維修,故於2007年1月至8月暫停開放給舉行婚禮之用。由格寧神父設計的聖德肋撒堂是一座帶有圓頂和尖塔的拜占庭式教堂。它的形狀成一拉丁十字架,並採用了羅馬式圓勻意念的設計,側廊採用了圓拱為主題。堂內的石柱則是採用科林斯式。頂樑的材料為三合土和鋼筋,但仍採用了中國宮廷建築的方式建成。聖德肋撒堂的鐘樓可說是聖德肋撒堂的標記,但當中的銅鐘在大戰期間被賣掉。不過根據教友的憶述,教堂的鐘聲在1960年代時仍有依時鳴響。聖德肋撒堂共有三塊具有歷史價值的石碑,第一塊位於聖堂右方鐘樓底部,是立於1932年的奠基紀念碑;另一塊石碑則是在祭衣房洗滌聖物去水盆的上方,立於1950年,為了紀念祭衣房的重建,以及紀念聖母升天於同年被宣布為信理。最後的一塊石碑在教堂大門入口的右側,列有捐款建堂的施主,但奇怪的是在石碑的最後一行刻了墨索里尼的名字——這名字與碑上其他施主的名字的字體和嵌鑿方式都不一樣,似是後期加上。對香港教區歷史素有研究的夏其龍神父亦未能找出此名字出現在碑上的因由。聖德肋撒堂除了在祭壇右方供有聖女小德肋撒的聖像外,在祭壇左方亦供有花地瑪聖母的聖像。這聖像是在花地瑪聖母於1917年相傳在花地瑪顯現後第一批從葡萄牙運來的。在聖堂的祭壇之後,聖體櫃之上另有一組雲石製聖像是法國里修加爾默羅修會聖堂中的聖像的複製品,由聖瑪利書院的學生捐贈。聖女小德肋撒呈跪下的姿態,在她的面前是抱著嬰兒耶穌的聖母。在背後的十字架亦有三位小天使向小德肋撒灑下玫瑰花,象徵上主的恩寵。聖堂中亦有耶穌聖心、聖方濟各•沙勿略、聖安多尼、聖猶達、聖大若瑟等的聖像。在聖堂正門的左角圍牆邊亦供有交通的主保聖人——聖基多福(St. Christopher)的聖像而對著太子道。以前在每年的7月25日舉行汽車祝聖儀式。有些信徒甚至帶了自己的單車來參與。在聖德肋撒堂的外部建有一小屋,是九龍第13旅的童軍所使用的童軍室。在教堂的後方建有九龍聖德肋撒英文學校的三層高校舍。此外,在聖德肋撒堂的西面建有九龍明愛中心,於1967年建成。
正生書院新校舍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新版)贊育醫院Tsan Yuk Hospital是香港第一所華人產科醫院,位於香港島西營盤著名的產科醫院,於1922年由倫敦會傳教士創立,為了提供產科服務及培育華人助產士。贊育醫院原址在西邊街,即是現在稱為西區社區中心的建築物址。自1923年開始,贊育醫院招收第一批華人助產士學護,直至1937年瑪麗醫院落成為止。1934年,贊育醫院正式成為政府醫院。1937年,醫院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部門,專門培訓產科及兒科醫生及護士。他們的產科專科訓練更獲得皇家婦產科學院(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認可。1955年6月13日贊育醫院由西邊街遷往醫院道現址揭幕啟用。1996年,贊育醫院成立胡寶星夫人婦女診斷治療中心。1999年,成立乳房普查轉介中心。2001年11月4日,婦幼住院服務遷往瑪麗醫院。贊育醫院於2000年3月引入港島西聯網的綜合專科診所,其後於2005年1月1日遷往西營盤賽馬會診所,並改名為西營盤家庭醫學專科診所。胡寶星夫人婦女診斷治療中心自2004年3月1日開始由香港大學婦產科部管理。目前,贊育醫院提供產科(產前/產後檢查)及婦科專科服務、日間護理中心、產科門診服務、延續性的產前產後醫療及護理服務、舉辦健康教育及產前講座、更年期專科門診、口服糖耐量檢測門診、婦科門診和泌尿婦科門診。
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 King George V Memorial Park 位於香港西營盤,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公園。現在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1954年3月29日下午正式啟用。公園建於1936年,適逢同年1月英皇佐治五世(佐治五世)駕崩,香港政府便以其名命名香港新建的兩個公園(另一個是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公園外牆由古老大麻石建成,園內有無數歷史久遠的細葉榕樹、其他設施還包括一個標準足球場,以及兒童遊樂場等。公園內的南部有一家由註冊慈善機構香港保護兒童會幼兒院開辦的譚雅士幼兒學校,是至今香港唯一開在政府公園內的幼稚園和學校。港鐵西港島綫的西營盤站建築工程位於本公園地底。港鐵公司的文件顯示,選擇此公園作為建築工地之一,是為了避免影響其餘路面的交通。
相信整條太平山醫學史蹟徑中,最為人所熟悉的,一定是有鬼屋之稱,位於高街的「前華人瘋人院」亦即是今天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關於「高街鬼屋」的所有怪異傳聞,相信無人不知,建於1892年的大樓,其前身是國家醫院護士宿舍,為西營盤醫院的外籍護士提供住所,到了1941年,由於域多利精神病院不勝應用,故此大樓改為女子精神病院,日治時期空置,更被傳用作刑場。日軍投降,香港重光之後,大樓重新恢復女子精神病院的運作,隨著青山醫院於1961年落成後,改為日間精神科門診部;到了1971年遷出後,就一直空置,更多次傳出鬧鬼事件。2001年,香港政府決定將把大樓拆卸,並改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而原建築正面的大麻石外牆及走廊,則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被保留下來。
般咸道官立小學(簡稱般官;英語:Bonham Road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BRGPS)是香港的一間官立男女小學,位於香港學校網11區。前身為李陞小學下午校,於2000年1月25日遷至現址並改行全日制,並成立「般咸道官立小學」。校舍比鄰港鐵西營盤站般咸道出口,校舍前身曾作為曰字樓女館、拔萃男書室、聯合書院及羅富國教育學院第二分校,現為中西區文物徑及孫中山史蹟徑景點。
正生書院新校舍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孫中山史蹟徑是一條位於香港中西區的步行徑,由中西區區議會在1996年設立,藉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30週年。由於一直沒有統一的識別系統,遊人難以穿梭其中。為配合於2006年落成的孫中山紀念館,中西區區議會連同建築署、旅遊事務署斥資四百萬元修葺史蹟徑。翻新後的史蹟徑以香港大學為起點,沿般咸道至德己立街為終點,全長共3.3公里,行畢全程需時120分鐘。景點則由13個增至15個,新增景點分別是第一景點的香港大學,它前身為香港西醫書院,是孫中山來港時學醫的地方,大學正門設立展板,介紹孫中山與港大的關係。將孫中山生前在香港活動過的地點串連起來,包括他在香港讀書、做禮拜、居住及與革命黨人聚會的地方,以突出他與香港的密切關係。目的使公眾緬懷孫中山的足跡之餘,能對他的革命思想及愛國情操有更多認識,從而亦加深對中國近代史的了解。史蹟徑原名「中山史蹟徑」,為配合孫中山紀念館啟用而更名。
香港大學前身爲倫敦傳道會創辦的香港西醫學堂,當年商人摩地籌款一百三十萬港元,聘請李•柯倫治建築事務所設計,奠基於1910年3月16日,1912年創校,盧押港督主持掲幕,並作首任監督。共收學生七十二人,工科卅一人,醫科廿一人,文科廿人。「陸佑堂」主樓爲「文藝復興式」設計,樓高三層,頂樓部左右各有小塔,中爲鐘樓。中間有四個院子,U字形迴廊環繞着課室及辦公室。「陸佑堂」本是指大禮堂,並不是主樓全部。現大學部除了「陸佑堂」還保留外,其他很多舊式建築物都已一一拆卸,擴建新的校舍。梅堂及儀禮堂 位於香港大學內,是香港的歷史建築物,屬愛德華式建築風格,本來有三幢,作為宿舍。於1969年,此三幢樓,盧迦翼、梅翼及儀禮翼宿舍,合併名為「明原堂」。現存只餘兩幢建築物,改稱「梅堂」及「儀禮堂」,用作「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通識教育及寫字樓等。此宿舍門前,設有「月明泉」噴水池,是由李嘉誠為紀念其夫人莊月明而捐款設立。小說家張愛玲寄宿港大時,曾生活於此。日治時期被日軍佔用。台灣作家龍應台也曾居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