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櫂豪爭取160萬補助辦理白冷會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計畫
白冷會院見證了外國傳教士在台東傳教的歷史,櫂豪向來相當關切白冷會院的文史保存,於今年2月更特別邀請文化部李永得部長視察白冷會院歷史建築,爭取文化部支持白冷會院的建物整修及文物整理。
當時李永得部長允諾將全力協助辦理,現順利核定160萬元補助「台東縣歷史建築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台灣區會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對於歷史建築白冷會進行調查研究及文獻收集整理,擬訂修復計畫、建立文物清冊,期待能完整保存白冷外方傳教會的歷史價值,以及見證外國人在台東傳教之歷史。
照片為今年2月邀請文化部李永得部長及2015年邀請陳副總統至白冷會參訪資料照片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大校園內的「鹿鳴堂」,2018年歷經拆除風波,後來得以原名僑光堂,登錄為歷史建築而保留。不過台大委託建築師林洲民,提出的修復再利用計畫,備受文資團體質疑;北市文化局今天舉辦審查會,做出計畫必須修正的決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 - 由...
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 計 畫 在 劉櫂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劉櫂豪偕同李永得部長視察民權里文化園區歷史建築修復
並邀請至白冷會關心協助文物保存
文化部李永得部長今(20)日特來台東視察相關業務,劉櫂豪委員陪同參訪卑南遺址園區、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東市民權里日式建築文化園區以及白冷會等文化部所轄單位及歷史建築。劉櫂豪期待文化部能輔導地方將民權里日式建築群完成修復再利用,並協助白冷會歷史建築整修以及文物保存,讓台東的文化及觀光更蓬勃發展。
劉櫂豪表示,台東市民權里日式建築宿舍群於2007年登錄為歷史建築,2017年劉櫂豪爭取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補助1.8億元辦理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其中納入15戶歷史建築陸續於去年底完成修復,目前正辦理委外前置作業。李永得部長擔任客委會主委任內,劉櫂豪也爭取客委會補助1668萬將台東市民權里的日式建築文化園區聚落內,其中寶桑路404巷17號、23號歷史建築,修繕成為客家學堂。
劉櫂豪說明民權里日式建築群聚落修復後,期待能成為台東文資基地,典藏有關台東的文獻,並兼具多功能展示空間、教育推廣、會議、休閒等功能,因此希望文化部能輔導地方,納入在地意見,做好歷史建築的再利用規劃,以促進台東的文化及觀光蓬勃發展。
最後,劉櫂豪特邀請李永得部長前往2004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的白冷會院,白冷會院見證了外國傳教士在台東傳教的歷史,同時會院內的文物、手札、書籍等需要分類整理、典藏以及展示,而會院也需要無障礙空間讓環境更友善,因此希望文化部能儘速協助關於建物的整修以及文物的整理。李永得部長允諾將先委託專業協助辦理,先做規劃設計後續再依程序申請補助辦理。
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 計 畫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員桃走中」系列活動登場,走入城市故事館群感受桃園文化底蘊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0)日下午於市府文化局,出席桃園城市故事館群「全員桃走中」數位活動記者會。鄭市長表示,桃園作為台灣觀光首站,發展文化旅遊也是重要一環。市府近年來大力推動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計畫,目前已經擁有30座以上的城市故事館。文化局精心規劃「全員桃走中」系列活動,即日起至110年2月21日,邀請民眾參與城市故事館群文化走讀及數位集章活動,同時感受桃園的文化底蘊。
鄭市長指出,桃園自升格後,積極盤點轄內歷史建築,推動修復再利用計畫,希望歷史建築活化後,除了保留建築本身的風格及歷史記憶,也可以有更多元的用途,打造嶄新的文化旅遊景點,例如舊桃園分局活化後成為新住民文化會館,馬祖新村活化後則結合新的文創聚落、電影院、兒童美術教育基地等特色,桃園車站周邊舊倉庫則改造成為軌道願景館,每座故事館皆擁有不同的特色及氛圍。
鄭市長提到,除了歷史建築活化,未來也希望培養更多優秀的故事館經營人才,擁有傑出的策展能力及經營管理能力,能帶領城市故事館發揮獨特的文化魅力。鄭市長也提到,為帶領民眾更加認識桃園城市故事館群的特色,文化局首度推出「文化走讀ONLINE」與「館舍數位集章」兩大活動,其中文化走讀串聯桃園及中壢7座故事館群,民眾掃描館舍QRcode,並完成解謎任務後可兌換親子防疫套組等獎品。
鄭市長說,文化局精選出26座文化館舍,邀請民眾親自造訪、掃描活動QRcode,同時開啟手機GPS定位,可獲得1個數位章,集滿指定數量可兌換限量文創磁鐵組或木片手作模型;此外,民眾在109年12月20日前,集滿10個數位章還有早鳥獎,有機會抽平板電腦與折疊腳踏車等大獎。
知名旅遊說書人謝哲青也現身響應活動起跑記者會,他表示,每次造訪桃園都會有耳目一新的感受,桃園城市風貌與以前十分不同,市民的笑容也變多了。他也親自造訪過多座桃園城市故事館,並發掘桃園獨特的多元文化及城市魅力,相信透過文化走讀活動,市民朋友彼此可以會有更多接觸、彼此對話,並加深對家鄉的熱愛
今日包括市府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原民局主秘馬佳均、捷運局專委鄒淑霞、桃園區長陳玉明、知名旅遊說書人謝哲青、桃園市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李欣芳、壢小故事森林館長林家煒、楊梅故事園區館長王婉榆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 計 畫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大校園內的「鹿鳴堂」,2018年歷經拆除風波,後來得以原名僑光堂,登錄為歷史建築而保留。不過台大委託建築師林洲民,提出的修復再利用計畫,備受文資團體質疑;北市文化局今天舉辦審查會,做出計畫必須修正的決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 計 畫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近年,政大校方礙於學校教學空間及學生活動空間長年不足,決定部份拆除化南新村無人居住之建物,興建法學院,且於2015年五月拆除外圍兩戶雙拼建物,引起附近居民、民意代表與校外人士異議。
2015年11月二日,化南新村被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物的列冊追蹤名單,校方計畫因此擱置。化南新村目前居民多是向政大租約短期之住戶,舊居已全數遷離。
法定聚落建築群登錄:於2018年一月二十三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第102次文資審議大會,文資委員無異議通過決議將政大化南新村登錄為聚落建築群,但是指定範圍與保存方式,則留待下次文資審議會再作討論。政大總務處表示尊重決議,且若全區保留或無法興建法學院,原址也會以教育目的作最有效利用。
臺北市文化局於2018年三月三十日召開第104次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暨文化景觀審議會,政大代表與當地里民代表各陳述意見,委員會最後則宣布化南新村全區保留。
政治大學化南新村去年登錄為聚落建築群,但政大不服,以行政程序瑕疵為由,向市府提出訴願並成功翻案,化南新村目前身分為暫定古蹟;不過,5/24上午重啟文資會勘,居民提出疑義,政大要求撤銷文資身份的理由之一竟引用到舊的文資法。
這已是文化局、政大、社區代表化南萬新願景團隊,第三度至化南新村會勘,受邀參加的文資委員也都是去年曾出席的老面孔,對化南新村的文資價值都有所了解。
室內討論過程氣氛和平,政大派總務處秘書和承辦人作代表,僅表示政大會提供書面意見給局裡頭,還是多聽聽社區代表的發言,一併帶回,強調只是來聆聽,其餘完全沒有提到政大的訴求。
化南萬新願景團隊則把握機會,針對訴願書整理出3項政大撤銷文資的理由一一作出回應。訴願書中,政大對文化局文資審議會議紀錄出席委員人數和表決程序有疑義,認為不應將乙區空地(現為化南新村停車場)劃入聚落建築群中,和文化局未在登錄前對化南新村具體提出維管措施和指定登陸範圍影響、財務規劃等。
化南團隊強調,政大的撤銷理由引用到錯誤的法條,文資法106年修法,修法前,登錄文資前需做財務規劃,修法後這項規定已被刪除,政大不慎引用到舊法。
他們也認為,關於停車場的空地,翻查地籍圖發現,此地和建築是同一筆地號,且經口述歷史調查,該處早期是農地,居民會種茭白筍、抓蟬,直到民國96至98年間才改為停車場,屬於居民共同記憶,是不可或缺的一塊,仍堅持要全區保留。
有文資委員在席間提到個人看法,指出政大確實引用條文不太正確,而過去的確有些資料不足,或發現引用條文錯誤卻沒適時糾正,因此要再重新審議程序。
文化局今日派文資科長王秉五作代表,他表示,委員閉門討論時,主要針對訴願意見釐清、討論、交換意見,有討論到停車場空地是否有必要登錄文資,會遵照當時的歷史紋理和社區關聯性作價值判斷,全案要等送進文資會大會上才作決議。(維基百科 聯合新聞網)
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 計 畫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政治大學化南新村位於北市文山區新光路一段65巷1至93號,興建於1960年代,曾住過多名政大教授,保留初期政大復校的教育文化記憶;建築群分為甲、乙兩區,住宅為二層樓加強紅色磚造雙拼建築,建物內部空間精簡,反映1960年代經建條件,而區間留設小公園,形成極富特色的鄰里景況。
不過,由於政大學院空間不足,校方擬在化南新村興建法學院大樓,當地居民反對,向文化局提報文資,訴求全區保留,文資委員也多次前往會勘
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辦法
中華民國106年7月27日文化部文授資局綜字第10630079121號令訂定
第一條本辦法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聚落建築群之修復及再利用,應基於文化資產價值優先保存之原則,並保存主要紋理、原有建築式樣、風格與外在形貌或重要之開放空間、環境與景觀。
第三條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應符合其聚落建築群保存及再發展計畫之規範,優先保存聚落建築群原有生活形態與無形文化。
第四條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包括下列標的:
一、聚落建築群之建築、構造物。
二、聚落建築群整體空間紋理。
三、聚落建築群保存再利用之必要公用設備、公共設施。
第五條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其辦理事項如下:
一、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二、規劃設計。
三、施工。
四、監造。
五、工作紀錄。
六、其他相關事項。
第六條前條第一款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依據保存及再發展計畫之保存強度分區、分級設定,擬定修復或再利用範圍及內容。
二、現況調查,包括擬修復或再利用範圍內建築物群之環境、景觀、結構、構造與設備、損壞狀況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調查。
三、文化資產價值與再利用適宜性之評估,原有建築形式工法之調查。
四、景觀維護方針、修復或再利用原則、方法之研擬。
五、必要之現況測繪或圖說。
六、修復或再利用所涉建築、土地、消防與其他相關法令之檢討及建議。
七、依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建築管理土地使用消防安全處理辦法第四條所定因應計畫研擬之建議。
八、修景、環境設施整建整備、防災系統設施之設置建議。
九、修復或再利用實施期程及經費概估。
辦理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應置執行主持人一人,並應具開業建築師、相關執業技師或經依法審定之相關系、所助理教授以上資格。
第七條第五條第二款規劃設計,應依前條修復或再利用計畫為之;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必要調查之資料整理分析。
二、規劃及設計方案之研擬。
三、現況之測繪、圖說繪製及必要差異分析。
四、必要景觀與設施保存之設計。
五、必要之結構安全檢測及補強設計。
六、施工說明書之製作。
七、工程預算之編列。
八、依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國家公園法、建築法、消防法及其他相關法規適用之檢討。
九、依前條第一項第七款之建議研提之因應計畫。
辦理規劃設計,應置執行主持人一人,並具開業建築師或相關執業技師資格。
前項所定之開業建築師或相關技師,其參與執業之範圍,應依建築法、建築師法及技師法之規定辦理。
第八條第五條第三款施工,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原有構件、文物種類及數量之統計。
二、各項現況之清理、清點、核對及設計書圖與現況不符事項之記載。
三、依修復原則及設計書圖執行各項保存、修復及仿作等工作。
四、有關施工之傳統匠師或專業技術人員、重要分包廠商與設備商資格文件及名冊之備置。
五、修復構件之量測及彙整。
六、原用材料之保存、修復或更新及品質之管理。
七、原有文物、重要風貌、設備保護措施之執行。
八、施工中因重大之發現所為對業主之通報。
九、依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建築管理土地使用消防安全處理辦法第六條第二項規定,將竣工書圖及因應計畫送土地使用、建築及消防主管機關建檔。
施工廠商於第五條第三款施工中,應置工地負責人,並依其他法令或契約規定置相關人員。
第九條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之施工工地負責人,應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具一年以上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或聚落建築群修復或再利用相關工程經驗。
二、參加中央主管機關自行或委託其他機關(構)、學校或團體辦理之古蹟修復工程工地負責人訓練,並取得結業證書。
前項修復或再利用工程經費達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上者,並應領有營造業法所定工地主任執業證。
工地負責人於施工期間,應確實到場執行業務。
第十條聚落建築群修復或再利用工程內容中,其保存強度分級高者,原有建築與景觀形貌,應由具備傳統匠師資格者施作。
第十一條第五條第四款監造,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施工廠商辦理之原有構件及文物種類、數量統計之監督。
二、清理、清點、核對各項現況之督導,並查對設計書圖與現況不符事項及其後續之建議。
三、傳統匠師或專業技術人員、重要分包廠商及設備廠商相關資格文件之查對。
四、對施工廠商執行修復構件量測成果之校驗。
五、施工廠商辦理原用材料保存、修復或更新與品質管理工作之督導及查驗。
六、施工廠商執行原有文物保護措施之監督。
七、施工廠商依修復原則及設計書圖,執行各項保存、修復及仿作等工作之監督。
八、施工廠商現況施工中重大發現提報之查對及建議處理。
九、施工廠商依第八條第九款規定,辦理竣工書圖與因應計畫建檔之協助及督導。
第十二條第五條第五款工作紀錄,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修復或再利用範圍之建築物群之環境、景觀、構造與設備、損壞狀況施工前後修復狀況之紀錄。
二、參與施工人員與匠師施工過程、技術、流派紀錄及其資格文件。
三、採用科技工法之實驗、施工過程及檢測報告紀錄。
四、修復工程歷次會議紀錄、重要公文書、工程日誌、工程決算、驗收紀錄及其他必要文件之收列。
五、修復成果綜合檢討與建議。
第十三條聚落建築群修復或再利用工程之進行,應受主管機關之指導監督。
前項指導監督,主管機關得邀集機關、專家或學者召開工程諮詢或審查會議。
前項諮詢或審查會議,得為規劃設計之審查、協助審查廠商書件、指導修復工程進行、審查各項計畫書圖及其他必要之諮詢。
第十四條因應聚落建築群之特殊性或非屬聚落建築群整體性之修復或再利用者,經主管機關審查核定後,其修復及再利用得依實際情形簡化,不受第五條至第十二條規定之限制。
第十五條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