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點都講爛了,我想討論一下”#俊美”。
俊美個人覺得是比帥更高的評價,因為帥還可以各自表述,但美就是包含了 皮膚好,五官細緻雕琢等等。
例如:
藍正龍是帥,但不美。 https://i.imgur.com/0fUV40u.jpg
王陽明台灣第一帥,也不美。 https://i.imgur.com/tWYR1k2.jpg
高以翔,甲群很愛,超帥,不美, https://i.imgur.com/IgXOsBi.jpg
f4裡面,我認為周渝民勉強算跟俊美有關係。 https://i.imgur.com/KIrmllP.jpg
基本上我們只要混到東南亞血統的原住民臉,就離俊美很遠了。(個人偏見,我也是原住民臉)
原住民臉範例:陽岱鋼(不寫名字肯定被當成外勞) https://i.imgur.com/cA7rlPI.jpg
.
如果要再加上180就更稀有,
稍微舉兩個例子:
彭于晏 身高182
https://i.imgur.com/W1RSCQK.jpg
https://i.imgur.com/ljppebO.jpg
陳治廷(依林男模) 身高184
https://i.imgur.com/q79knB9.jpg
https://i.imgur.com/euPY7Mf.jpg
注意看他們的頭vs肩膀
要帥的人,頭相對於肩膀要小,才會顯得高。
這對黃種人蠻難的,通常要混到北方血統比較有機會。
如果以白人為例就很多,最符合俊美的,就是最近很紅的甜茶。
https://i.imgur.com/ZPq49w8.jpg
看,這已經不只是帥,還有希臘雕像的美感。
在華人裡稍微接近的,我只想到,
張國榮。 https://i.imgur.com/bxW2KXL.jpg
尊龍 https://i.imgur.com/BaY9yrC.jpg
所以歸納後,要達到俊美,
個人認為有兩個要件:
1.基因
2.不用吃苦
第一點基因很容易理解,但吃苦又是怎麼回事?
人的容貌是越老越差,所以大家都喜歡小鮮肉。
但是生活品質也占很重要成分。
曬太陽,壓力,應酬菸酒,熬夜,等等,都對外表傷害很大。
我舉幾個例子:
中年張國榮 https://i.imgur.com/HkcNOGL.jpg
中年尊龍 https://i.imgur.com/IoGw5p9.jpg
黃秋生 年輕vs老
https://i.imgur.com/6KVVPkM.jpg
https://i.imgur.com/vHhDjQc.jpg
吳慷仁 年輕vs 老
https://i.imgur.com/GIATNpA.jpg
https://i.imgur.com/AQabqmE.jpg
舊版沙丘主角
https://i.imgur.com/hWPPdY8.jpg
https://i.imgur.com/tdseQrQ.jpg
白人老得快,,,,
連最重視外表的藝人,都落差這麼大了,何況一般上班族?
能在30歲上下,不靠家裡,拼到年薪兩百的,必然要很努力,也會因為工作型態,付出相對代價。
房仲:熬夜曬太陽。
裝修老闆:跑工地
高薪業務:應酬酒色。
補習班大咖講師:南北跑,熬夜。
寺廟住持:剃光頭。
我當年18歲,也是俊美小鮮肉呀哼哼,曬太陽操勞工作20年後,現在只是路邊工地常看到的巧克力外勞臉,難受香菇,哭哭。
所以真的啦,像其他人講的,要年薪高,又維持俊美,又不操勞加班,真的只有那些富二代,在留學圈裡很多,康橋然後去美國的,回來就當老爸特助,之後接公司。
難怪原po說不覺得稀少,可能他從高中就每天看吧?
但是放到整個台灣,甚至整個雙北,還是相對稀少啦!
結論:要找高俊美,又收入高
1.去凱渥,伊林找,很多年輕的,出錢栽培他成大咖藝人,這成本可以回收。
2.去康橋高中找,等他念完大學回來就結婚。
3.去美國大學,台灣富二同鄉會,認識認識
4.去機場出境口找,每看到適合的就交換名片
5.在台灣參加少年獅子會
相信有這些步驟,很快就可以找到了!』
Re: [討論] 有這種三十多歲的男人嗎? https://disp.cc/b/203-e74y |前情提要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438825386255111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個禮拜我們罵完世界衛生組織WHO,這禮拜該換誰挨罵呢?每次我們罵美國,就會被網友說「媚共」,要是罵中國,又會被酸「舔美」,我們節目真的很難做耶,這次我們決定,乾脆讓他們對罵好了。 還記得我們在2月27日聊過「美中大鬥法」嗎?結果短短一個月,川貴人和習皇帝,感情再度生變,而且是切八段的那種變。 ...
「歸納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歸納例子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歸納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歸納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歸納例子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歸納例子 在 Chang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歸納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歸納例子 在 雅麗老師學習方法教室- 有邏輯的讀書:歸納法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歸納例子 在 B2-1--1----範例13(1)---數學歸納法例子-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歸納例子 在 演繹與歸納 - Path 的評價
歸納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思考框架是創造力背後的推手
我們心中,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思考框架,我們思考的方式就是如此。這些思考框架有的簡單、有的複雜,有的精確、有的粗略,有的美麗、也有的邪惡。但不論如何,都會呈現現實的某些面向,協助我們提出解釋、抓住重點,做出決定。
例如,民主制度是一種思考框架,而君主制度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在商業產業上,精實生產(lean manufacturing)是一種思考框架,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結果」,因英特爾與谷歌的先後採用而聲名大噪)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宗教是一種思考框架,世俗人文主義(也就是不信神的道德觀)也是一種思考框架。法治是一種思考框架,「強權即公理」也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平等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主義也是一種思考框架。
在我們的種種推理上,思考框架不但是重要基礎,而且應用極為廣泛。近幾十年間,從哲學到神經科學,各式各樣的領域都曾研究人類的思考框架,只是用來描述的術語有所不同,包括:模板、抽象概念、再現(representation)、基模等等。
時至今日,不論是硬科學或社會科學領域,多半都已經接受「人類透過心智模型來思考」的概念。只不過,這其實是相對晚近的概念。在二十世紀初,多半還只有哲學家在思考「人類如何思考」的問題。佛洛伊德對大腦的奧祕深感興趣,但他是當時的例外,而非常態。到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像是卡西勒和維根斯坦等哲學家,則是以心智所操縱的符號與語詞為基礎,以此來認識心智。這確實是邁出了一步,讓人以更理性的方式來瞭解「認知」,但一切仍然只是理論,沒有實證。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有實證科學家研究人類的心智—心理學家接手哲學家的研究,特別是開始思考大腦內部的認知過程。一開始,學者認為認知過程就像是嚴格的邏輯運算,但實證研究並無法支持這種論點。大約在1970 年代,「心智模型」的概念開始流行,眾人也開始認為人類的推理並非邏輯形式的運作,而更像是在模擬現實:我們評估各種選項的方式,是去想像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
如今,這種觀點已經由許多心理學家與認知科學家經過眾多實驗得到證明。近年來,由於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能夠即時視覺化呈現受試者的腦部活動,就連神經科學也踏入了這項研究領域。舉例來說,研究顯示,人類構思未來的時候,會啟動那些和空間認知與3D 思考相關的大腦區域。可以說,其實就是在有目的、刻意的做夢。
這項研究成果,讓我們對人類如何思考的理解,開始默默改變,瞭解了心智模型是人類認知的基本構件。不論我們任何的所見、所知、所感、所信,都始於我們對宇宙萬物的思考方式。我們如何理解世界,會受到我們「相信」世界如何運作所影響,包括:事情為何會發生、未來會如何發展,以及如果我們採取行動之後又會如何。
.
▍「解釋」帶來的好處
因果框架要求一切必須有說得通的解釋,這點除了讓我們得以歸納類推,也讓我們得以學習。這是一項重要特點,而且也是一項相對較新的發現。一般來說,學習是發生在得到資訊的時候—聽到老師講課、看到書上的描述、或是學徒動手修修補補的時候。但在做因果解釋的時候,那位提供資訊和解釋的人其實也在學習。這項觀點是由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倫布羅佐(TaniaLombrozo)提出,她是這個學術領域的熠熠新星,引領著一套關於「解釋」機制的新科學。
倫布羅佐從大學時期開始,就發現不論在心理學、社會學、哲學,處處可見關於解釋的想法。雖然這似乎就明擺在眼前,但事實證明,關於「解釋」這件事本身,科學界的研究都還不夠深入。舉例來說,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某些事值得解釋、又有某些事不值得解釋?解釋能讓我們如何有所成就,或者如何讓人誤入歧途?倫布羅佐的研究從心理學和哲學出發,填補了一些我們關於解釋的知識空白。
倫布羅佐對於「透過解釋而學習」的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實驗中,倫布羅佐請成年受試者看看兩群來自外星的機器人,分別名為glorp 和drent。兩群機器人各有不同的顏色、體型、腳部形狀的特徵,但受試者並不知道真正的重要區別是哪一項。實驗人員請一半的受試者去描述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而另一半則是要解釋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兩群機器人都很可愛,但是真正區分的重點並不在於顏色或體型,而在於腳部的形狀。)
結果如何?比起那些只需要描述而不需要解釋的人,那些必須提出解釋的受試者,在找出真正區別之處的表現,明顯高出一截。倫布羅佐做了很多次實驗,結果都類似。她甚至也對小孩做了實驗,結果一樣:如果要小孩提出因果解釋,他們的表現就會更棒。
讓我們把這點再拉回來討論思考框架:我們用因果框架來解釋這個世界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學習,因此我們會更瞭解這個世界,我們也能產生更深入、更準確的見解。而且,向別人解釋這個世界,也能讓自己更瞭解這個世界。這項發現對教育和育兒來說,具有直接的意義:記得要小孩解釋他們推論的過程,而不只是要他們給答案。(這或許也有演化上的意義:比起其他不去解釋這個世界的動物,人類透過解釋的機制,也就學得更快、學得更多。)
這件事能帶來的好處,絕不只是知道怎麼區分glorp 和drent而已。人類從最早的時候,就開始想像出各種秩序的概念,在群星當中勾勒眾神的身形,將各種物種加以分類。小孩會花上幾小時,分類排列著自己的小車車、小布偶、樂高積木,還有萬聖節糖果(直到爸媽半夜偷偷來吃掉)。這種分類和重新分類的動作,靠的就是我們取得抽象概念、進行歸納類推的能力。
要是少了取得抽象概念的能力,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碰到的一切都是完全陌生,沒有任何一般法則能夠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
以上文字摘自
《#造局者》
思考框架的威力
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and Turmoil
.
作者:庫基耶, 麥爾荀伯格, 德菲爾利科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昨天在贈書直播中,談到用過去經驗類比現在或未來未知的處境,是大腦很重要的工作。說真的,這項能力對我們活下來真的幫助很大。
然而,我們昨天也提到,這種思考慣性同時也造成了某些限制。尤其過去經驗本來就比較偏頗,這種慣性要調整,就必須經過有意識的自我教育。
「思考特定議題的時候,我腦海裡如果浮現越多人的立場,最後得到的結論就越讓人信服。」~漢娜鄂蘭
版面上的朋友們,因為常閱讀不同作者的智慧,所以特別能進行討論。這其實更有利於我們看到不同人的觀點,並且選擇適合我們的思考方式,而不只是因循故舊。
今天晚上沒有直播,明天晚上的直播,會再談談傳統教養跟自我傷害的關係。這實在是一種沉重的話題,錯用思考框架,讓我們代代相傳著創傷。
祝願您,能充實我們的思考框架庫,這是能有多元選擇的基礎之一!
歸納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運用心智模型衡量局勢
人類的思考需要運用各種心智模型(mental model,又譯為思考模型)。這些模型描繪著現實,能讓我們更容易理解這個世界,看出各種模式、預測事物的發展、瞭解自己遇到什麼狀況。要是沒有這些心智模型,現實對我們來說就像是怒滔洶湧的資訊洪流,又或是各種原始感官體驗與情感的叢林。正是心智模型為我們帶來秩序,讓我們能夠無視不必要的事物而抓住重點—就像在雞尾酒會上,只聽到自己的對話,而不管四周其他人的吱吱喳喳。我們會在腦海中建構出一套現實的模擬,用來預測情況的發展。
雖然我們可能並不自覺,但心智模型時時刻刻都在運作。但也有時候,我們會清楚意識到,自己正運用怎樣的觀點在衡量局勢,而且也能夠刻意堅持觀點或改變觀點。需要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候(像是換工作、生小孩、買房子、關掉工廠、蓋一棟摩天大樓),就最常有這樣的感受,你會發現自己的決定除了出於客觀邏輯,還會有一些更根本的理由,像是看待當下情境的視角、認定世界運作的方式。而這種潛藏的認知因素,就是由各種心智模型組成的。
我們必須去詮釋這個世界,才能真正存在於這個世界;我們對現實的感知,就會影響我們的行動。這些都是我們早就知道的事情,但也總是覺得理所當然而渾然未覺。
所謂的思考框架(frame),也就是我們所選擇應用的心智模型,會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也決定我們如何行動。思考框架讓我們能夠歸納類推,得出抽象的概念,再應用到其他的情境當中。這樣一來,我們即使面對新的情境,也有辦法應對,而不需要每次都從頭開始學習。無論何時,思考框架都會默默運作。但我們可以刻意停一下、問問自己:現在我們運用了怎樣的框架?這真的是最適合目前情景的框架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能去選擇其他更好的框架,或是創造全新的框架。
.
▍我們所謂的「框架」
框架(framing)這個詞,在社會科學領域已經談了很多。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就曾清楚解釋過,對各種結果採用了不同的說法,會影響別人所做的選擇;他們把這稱為「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並認為這是人類推理的一項缺失。
而在這本書,我們雖然也用了「框架」一詞,但含義卻有所不同:我們指的不是對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說法,而是要刻意掌握自己的心智模型,在下決定之前,先發掘出各種選項。面對特定情境,選錯思考框架肯定就會讓決策有所疏漏;雖然如此,建立思考框架仍然是人類為自己賦權賦能的重要能力,能幫助我們理解世界、重塑世界。無論是個人或是整體人類,要是少了這種能力,絕對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可能有人會認為,另啟思考框架就好像是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也就是:某個特定領域的主要概念及實務有了根本上的改變。1962 年,科學哲學家孔恩(Thomas Kuhn)就提出主張,認為是一次又一次的典範轉移,推動了科學的進步。
然而,典範轉移和改變思考框架並不完全相同。每次典範轉移,都是在另啟思考框架,像是哥白尼的地動說推翻了托勒密的天動說模型。但是,每次另啟思考框架,卻不一定稱得上是典範轉移;另啟思考框架是一件相對頻繁得多的事。有些時候,改變思考框架會改變整個社會對世界的觀點;但遠遠更為常見的現象是會為個人的生活,帶來一些小小但深遠的改變。
不論是哪一種,如果另啟更適宜的思考框架,就能讓人做出更好的決定,創造更好的局面。
說要建立或改變思考框架,可能讓人覺得很複雜、很困難。這確實需要一點技巧,但人們其實很懂這一套。雖然我們平常不見得意識到這點,但人類幾萬年來一直在建立及改變思考框架。
思考框架並不只是個人的個別觀點,而是我們的基本認知模型。不過,若以「觀點」來打比方,確實有助於瞭解什麼是思考框架。義大利建築師布魯內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在1420年左右,確立了幾何透視畫法,而在這之前的繪畫是把世界畫成平面,各個物體的位置則是以重要性來決定。是在布魯內列斯基之後,畫家才學到了透視法,學會如何表現深度、如何畫出我們眼睛實際所見的景象。比較這項改變前後的畫作有何不同,有助於理解改變思考框架有何效力。
每個人都會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做出大大小小的各種預測和決定。而這就像是一直進行著某種心理上的時空旅行。有些人就是比別人更善於此道,但不論是誰,也都有一些可以再改進的地方。事實上,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有所改進。
.
以上文字摘自
《#造局者》
思考框架的威力
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and Turmoil
.
作者:庫基耶, 麥爾荀伯格, 德菲爾利科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昨天在贈書直播中,我用我的理解舉了原生家庭與關係的例子,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思考框架對我們的影響。學習「思考框架」這個概念的重要性,在於覺知:我們如果持續使用不適合的框架,導致痛苦的結果,那是什麼原因阻礙我們使用更合適的思考框架呢?
像這種練頭腦的書,偶爾看看,可以預防失智,強迫思考,也是蠻好的事情。這種自我挑戰,是我自己平常就會做的事,也跟您分享。
祝願您,能建立適宜自己的思考框架!
歸納例子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上個禮拜我們罵完世界衛生組織WHO,這禮拜該換誰挨罵呢?每次我們罵美國,就會被網友說「媚共」,要是罵中國,又會被酸「舔美」,我們節目真的很難做耶,這次我們決定,乾脆讓他們對罵好了。
還記得我們在2月27日聊過「美中大鬥法」嗎?結果短短一個月,川貴人和習皇帝,感情再度生變,而且是切八段的那種變。
美中大鬥法Round 2又開打了!打什麼呢?這次是打宣傳戰!東北有三寶,中國的「大外宣」也有五寶。最近這一個月來,北京當局為了扭轉被肺炎重挫的形象,頻頻出招,我們整理了國際媒體歸納出的洗白五寶。
我們馬上來看看第一寶卸責美國。
中國「抗煞專家」鍾南山2月27日突然指出,疫情在中國爆發,不代表病毒源自中國,為「洗白大業」開了第一槍。但美國國務卿「龐佩奧」直接無視WHO命名不得帶有地名的規則,到處「武漢病毒」、「武漢肺炎」的叫。
這大概讓中國是越聽越不爽吧?就在WHO宣布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隔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2日突然在官方Twitter上連發7條推文,引述美國疾管署CDC主任備詢影片,說美國自己都搞不清楚死於流感的美國人,到底是不是感染新冠肺炎,質疑美國根本早就有新冠肺炎的病例,是美軍把病毒帶進中國的,要求美方給中國一個解釋。
我覺得這話很怪,這病毒為什麼源自美國,在美國沒什麼表現,但到中國兜了一圈,就變得奇毒無比,傳染速度跟死亡率都大大增加,這病毒在中國是吃了大力丸嗎?
結果這也就讓川普超級不爽,開始跟進龐佩奧的說法,當天就在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談話,說新冠病毒是「外國來的病毒」,立刻劃清界線。
什麼叫外國病毒?病毒是有國籍的啊?總之美中雙方都說病毒是你家的,一下子就把美中戰火又點燃了!而川普這次把病毒的國籍更明確了,直接明確的叫他是「中國病毒」。
突然把Coronavirus改稱作Chinese Virus「中國病毒」,硬是在火上加油!結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果然又不爽了!
馬上就出了第二寶肅清異己。
還記得2月18日美國把五家中國官媒列入「外國使團」嗎?隔天中方就以下令驅逐了三名《華爾街日報》的記者,還嗆聲「保留復仇權」,就在大家忙著對抗疫情,以為中國無暇報仇的時候,北京當局又拿記者開刀!
中國政府在3月18日宣布一口氣驅逐《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等美國三大報的美國記者,限他們10天內交出記者證、滾出中國,今後也不得在中港澳繼續從事記者工作!
但你們兩個吵架,關我們記者屁事啊?而且你禁也去禁跟川普比較好的福斯電視台之類的,紐時跟華郵可是打川大將,不是說你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嗎?雖然這兩家平常罵中國也罵得不少。
這次的逐客令下了之後,《駐華外國記者協會」就說,這個命令至少會害13名記者丟飯碗,不僅是中共在現代對外國媒體最嚴厲的攻擊,距離驅逐外交使節差不多只剩下一步之遙;《紐約時報》更點出,現在國安和公衛專家都很擔心,美中已經拉開「新冷戰」的序幕,恐怕嚴重破壞防疫上的合作,並衝擊全球經濟;先前鬧出「中國病夫」風波的美國政治專家「米德」,也發表最新社論《北京加劇新冷戰》,警告這場流行病會結束,但美中僵局恐怕維持數十年。
但川普完全沒在怕喔~繼續推文連發,所有需要提到新冠病毒的地方,統統改成「中國病毒」!接下來幾天的白宮記者會,更大喇喇的用「中國病毒」當開場白。
甚至有媒體拍到,幕僚準備給他的講稿上,原本寫的「冠狀」corona被川普用硬生生改成大大Chinese,但川普堅稱他沒有歧視的意思。
中國問題專家警告,以這種方式給病毒貼上標籤,只會讓兩國的關係更緊張,美國領導人原本應該要制止「仇外情緒」,但川普卻無視越來越嚴重的反華潮和種族主義,反而不斷製造新的緊張。
接下來中國就使出了第三寶,口罩外交。
除了試圖和病毒切割,北京當局還同時展開「口罩外交」,運送口罩和醫療物資到伊朗、義大利和西班牙等重災區,「病毒輸出國」搖身一變成為「救世大英雄」。
《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撰文指出,中國正在試圖改變專制的「病毒孵化器」形象,變成在緊要關頭扛起責任的「世界強國」!歐美防疫的失敗,剛好給了中國領導人表現的舞台。
不過美國耶魯大學教授Stephen Roach認為,單憑口罩外交並不能重塑全球對中國的看法,因為這是17年來第二次源自中國的大流行病,中國真該好好改善公衛政策!
第四寶則是取經中國。
3月16日,中國境外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雙雙超過中國境內的數字,結果中國境內輿論認為「中國打贏了防疫戰爭」,還有不少網友大酸西方國家連「抄中國作業」都抄不好,自誇他們專制政權下的動員能力。
最後是第五寶新增歸零。
到了3月18日,中國官方正式宣布,本土新增病例為零,「黨的抗疫成功樹立榜樣」!不過這數據川普信不信呢?美中你來我往唇槍舌戰,看起來像在比誰防疫最無能,但可不能單純看他們鬧一鬧就算了,兩國爭的其實是「世界扛霸子」地位,現在各界聚焦,中國真的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強權嗎?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和布魯金斯學會的中國戰略計劃的主任杜如松聯手發表最新文章,拿1956年大英帝國弄丟「蘇伊士運河」當例子,警告美國再不好好振作防疫,恐怕也會搞丟世界霸主的寶座,讓中國撿到便宜。
兩位專家指出,美國一開始反應就太慢,從上到下亂成一團,不但沒有領導全球防疫,還突然斷航歐洲盟友,破壞人們對美國的信心;反觀北京火速填補美國的空缺,利用製造大國的優勢,提供其他國家物質上的援助,並分享防疫經驗,全力彌補先前中國領導階層的失誤。
最後幫大家複習一下,這次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中再槓 #新冷戰 #洗白五寶 #中國大外宣。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歸納例子 在 Chang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那個,到底為啥會POE會充斥著滿滿錯誤的討論資訊啊...
今天就用元素異常的例子幫大家複習一下遊戲機制
不要陷入我去哪裡看到錯誤解釋的迷思
順便釐清一下思考的邏輯模式與規律
本集著重使用笛卡爾的歸納法
最讓人不滿的只要說錯就會釣出一堆鯊魚,難怪討論的人那麼少
思考錯誤又怎樣?總比只會用別人內容說嘴還搞錯的人強
----------------------------------------------------------------------------------------
角色伸展台 : https://web.poe.garena.tw/account/view-profile/B012010005/characters
3.8推薦流派介紹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TURasOgcqc&t=214s
3.8推薦流派清單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8PugXHAN4M&list=PLtFbYRPBhJEzxO1XriQIYfr5Ol8mFD5vz
pob簡易使用介紹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lDHn5a8Y-Y&t=6s
博學家FB : https://www.facebook.com/pg/%E5%8D%9A%E5%AD%B8%E5%AE%B6Change-113246213369127/posts/?ref=page_internal
歸納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我要跟你分享的,是「過好人生」歷史人物的第三位;而這第三位呢,想要呼應的就是「做決定的能力」。
一個人,人生是否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在於人生的每一個抉擇的關鍵、每一個分叉路口的時候,你怎麼樣做出「適當的決定」?
而我要挑選的這一位歷史人物是誰呢?他是「司馬懿」。
司馬懿這三個字你可能不陌生,但是多數人對於他的印象,不是停留在《三國演義》,那個老奸巨猾的形象;然後呢,後來陰謀篡位的形象。
再不然就是呢,你可能把司馬懿的印象,投射在「軍師聯盟」這一部戲劇裡面,那一個聰明、心地善良,然後隨機應變的正面形象。
然而不管是《三國演義》裡面的奸詐,還是「軍師聯盟」裡面的那個正派、那個胸有大志的樣子;它都是戲劇的呈現。這些戲劇的呈現,難免是因為編劇想要去說一個更好聽的故事、去包裝出來的。
然而我們盡可能的回歸到歷史的真實,司馬懿到底在他的生涯當中,他怎麼樣透過一個一個作出的適當決定,來幫助自己活出想要的樣子?
或者是在那個動蕩的亂世裡面,他怎麼樣透過做決定的轉變,來幫助自己一步一步的前進?
其實司馬懿的出身並不差,在他的年代裡面「司馬家」算是世家大族;尤其是他自己的八個兄弟,在當年被稱作是「司馬八達」。
特別是他的哥哥「司馬朗」做官做到一州的刺史,然而司馬朗跟當年的一位大學者叫崔琰,被稱為是當時朝廷的清流。
曹操本人呢,非常看重崔琰這個人,然而崔琰曾經在司馬朗面前說到司馬懿,他特別跟司馬朗說:「司馬懿的聰明才智、行事決斷,都遠遠的在你之上」。
然而這樣的一個風聲,也被曹操聽到了,於是曹操就特別派人召司馬懿來當官。而當年的司馬懿在第一次曹操找他當官的時候,他稱病不去。
曹操他也不相信這種事,派人連夜的去刺探消息,結果就發現司馬懿躺在那邊一動也不動,還真的像生病一樣。
然而過了幾年,在公元的208年,曹操他成為丞相之後,他就再次要找司馬懿來當官。
這一次他就明擺著說,司馬懿如果不來就把他宰了!所以司馬懿也迫於無奈,他就只好去當官;去當一個叫做文學掾的小官。
可是從這裡我邀請你思考一下喔,司馬懿為什麼第一次,在曹操找他做官的時候不來,而第二次來?
可能表面上的歸因,你會覺得是因為形勢比人強,因為被逼。那有沒有一些更深層的原因,讓他在這兩次的過程當中,做出了不同的決定?
這裡面呢,有幾個說法喔,第一個說法是,第一次曹操找司馬懿當官的時候,是在建安6年,而後來曹操在官渡大戰之後當上了丞相,是在建安13年。
所以在建安6年的時候,對於司馬懿來說,他會覺得喔,他不太確定曹操是否能夠跟袁紹征戰的時候能夠勝出。
所以對司馬懿來說,那個時候如果到曹操那邊去當官,第一個自己可能也沒有相對應的位置;而第二個他可能會把自己的未來,押寶在一個不確定的人身上。
而第二個可能的考量,是司馬懿跟曹操他們彼此之間身份地位的衝突。其實在東漢末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正是世家大族興起的時候,所以在官場裡面,也非常講究門第跟出身。
那司馬懿呢,他的家族都是世代的豪門望族,他的爺爺司馬俊坐過潁川的太守,父親司馬防做過京兆尹的洛陽令,出生是相對比較高貴的。
而曹操的出生我們都知道,他的祖父曹騰是宦官;其實曹操的出身是很低微的。所以呢,一個是官宦人家出生,但另外一個是宦官人家出身。
尤其是還不確定曹操的行事風格,和他是否能夠勝出的前提底下,他就對於是否要投靠曹操這件事,是有所保留的。
但是在司馬懿歸順曹操當官之後,司馬懿的表現卻是相對的積極,而做人卻是相對的低調。
比如說,我們現在說到的「得隴望蜀」,跟「屯田」的建議,包含他勸阻曹操「遷都」這件事情,都有司馬懿提出建言的影子。
然而司馬懿不管他做人有多麼的低調,事實上呢,他真正押寶的並不在曹操身上,而是曹操的兒子曹丕身上。
而事實證明曹操過世之後,在曹丕當政的時期,司馬懿也的確受到了重用;甚至於在曹丕駕崩的時候,司馬懿更成為了托孤大臣。
然而如果回到司馬懿在軍事方面的表現,我們知道喔,在他的一生當中,四個最重要的軍事行動。
分別是第一個,他用計除掉了孟達;而第二個,他跟諸葛亮的對抗;而第三個,他遠征遼東;當然還不能忽略的是最後一個,叫做高平陵的政變。
那當我們提到這裡的時候,我們先看司馬懿,在決定要不要出來當官的這個決策;你可以從他在「官渡大戰」之前,他不出來當官的這件事情,感覺到他是一個很理性的計算者。
可是你也可以從他因為自己是官宦子弟,而不願意為宦官子弟服務的這件事情,覺得他很感性。
然而事實上呢,如果你呼應到他人生當中,四件最重要的軍事行動,你就會發現,他其實是一個很務實的決策者。
我們說到喔,他用計除掉孟;在過程當中,它是一個最有名的閃電戰。因為當時孟達私底下跟諸葛亮互通有無,而決定要反叛曹魏。
可是呢,司馬懿一聞到這樣的一個訊息之後,他人在宛城,他距離洛陽800里,而距離宛城1200里。
所以呢,就算司馬懿知道孟達要造反,算一下時間哦,司馬懿要先發函請示皇帝,這需要10天的時間;而魏明帝下旨送達,大概需要10天;司馬懿在調兵遣將又需要10天。
等到這三個10天都完成了之後,整個孟達他早就整軍完畢,能夠固守上庸這個地方,其實沒什麼好怕的。
結果孟達這個念頭才剛放下,想不到在短短的8天之後,就看到了司馬懿整個大軍兵臨城下。所以你看司馬懿面對決斷的時候,他是非常果決的。
然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你因為孟達的這個事件,就覺得司馬懿的決策風格,他就是以「快」為著稱;那你再回頭去看,他在對抗諸葛亮。
他在對抗諸葛亮的過程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用熬的、他用拖的,把諸葛亮整個熬死、拖死啊!所以呢,你說司馬懿他的風格,到底是快還是慢呢?
然而在拖死諸葛亮之後,他後來的遠徵遼東,又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閃電戰。可是呢,最後的高平陵政變,他跟曹爽之間,可是熬了超過10年,才發動高平陵的政變。
所以綜觀來看,如果你要去評斷司馬懿的決策,是理性還是感性?是快還是慢?你都沒有辦法去拿出一個真正的定論。
但如果你把高度往上拉高的話,你會發現,其實司馬懿做的每一個決策,在他心中都有所謂的「期望值」的思考,而不是「絕對值」得思考。
在當年啊,有很多讀書人就很容易陷入「絕對值」的思考;所以呢,他們可能沒有聞到、他們沒有感受到整個大環境的改變。
於是堅守在比如說「漢室正統」這樣的概念底下,他就沒有辦法為曹操,或者是後來的曹丕服務。
可是呢,司馬懿本身他的出生,雖然也是世家大族、也是以漢室為最主要的宗旨。可是他很清楚的聞到時代的變化、趨勢是不可擋的。所以呢,你說他是理性,還是感性?
與其用這樣子區分,不如說他在為他的生命做決定的過程當中,他很清楚他要怎麼樣調整,自己的每一個選項的期望值,而不是用絕對值的思考,讓自己喔進退不能、動彈不得。
可是另外我們來看看,他在軍事上面,面對孟達的「快」、面對諸葛亮的「慢」;再面對遼東的「快」,然後最後高平陵之變的「慢」。
同樣的邏輯,如果你用快、慢的這樣的區分,你也沒辦法定義他。
然而如果你拉高到一個更高的格局來看,你會發現他做這些軍事上的行動,他都沒有讓自己停留在「最差的感覺是什麼?」,而是不斷的去評估「最差的結果會是什麼?」
就以對抗孟達的角度,他的閃電戰就算沒有辦法一舉拿下孟達,最差最差,其實諸葛亮也會因為司馬懿的閃電的動作,讓諸葛亮不敢躁進。
可是呢,在面對諸葛亮的時候,他很清楚知道一件事情,諸葛亮最大的弱點,就是他們要速戰速決。而司馬懿他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有整個曹魏的家底,我可以跟你熬、我可以跟你拖。
可是這種事情,只要一熬、一拖,他在自己內部的名聲,或者大家對他的指責,可能就會相對比較多,會覺得他怯戰。
甚至於,我們知道喔在《三國演義》的故事裡面,也有說到諸葛亮還送他女人的衣服來羞辱他;雖然呢,這是《三國演義》裡面的橋段,不知道真假。
但是呢,我們回到歷史相對的真實,你就可以感覺得到,他在當年如果掉入到自己的感受的話;那當然啦,就痛痛快快的跟諸葛亮打一仗,整個姿態不是比較優雅嗎?
但是他其實是一個很務實、他很清楚如果我跟諸葛亮拖著、熬下去,最差的結果,就是諸葛亮他怎麼樣都沒有辦法進犯;而對我來說我用這樣的戰略,最起碼可以確保不輸。
所以呢,如果你要問我:「在人生裡面,面對這麼多選項要怎麼做決定?」;我會覺得「司馬懿」是一個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因為如果你停留在「做決定的方法」,你會發現你很難歸納他、你很難定義他。但是呢,你把格局拉高到「做決定的思考」。
不管是他決定要不要出來當官的「期望值」思維;還是他後來的軍事行動當中,他去評估「最差的結果」,而不是停留在「最差的感覺」。
甚至於在每一個決定的細節當中,他都很清楚的去做出「正確的歸因」。然而最後你會發現,他讓時間成為自己的朋友。
就有一個開玩笑的說法,曹操幾度想要殺掉他,結果曹操先死了;而曹丕雖然信任他、雖然重用他,但也一直放心不下他,最後曹丕也死了。後來曹睿也幾度要害死他,結果最後曹睿也死了。
然而從曹爽的角度,這老傢伙跟我一起同朝輔政,老的都掉渣了,結果到最後高平陵之變,曹爽倒下來,而司馬懿好好的活著;甚至於,為他們後來司馬家的天下,立下了一個重要的基礎。
當你在面對人生的很多選項的時候,究竟你有沒有具備有「期望值」的思維?究竟是你是停留在「最差的感覺」,還是鎖定在「最差會有什麼結果」?以作為務實的評估。
然而在整個決策過程當中,你有沒有做出正確的歸因,並且讓你每一個選擇的選項,讓時間都有機會站在你的同一邊。
我想喔,所謂的「做決定」的智慧,並沒有辦法給我們一個確定性的答案;只要選擇A就一定能夠正確、就一定能夠成功;天底下沒有這種事,因為環境不斷的在變化。
然而也因為如此,如果你要過上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做決定的思維」怎麼樣因著變化,去做出適當的調整,這是絕對必要的。
司馬懿的例子給我很大的啓發,也希望能夠帶給你一些幫助。然而如果你想要學習,在人生當中「做決定」的智慧,那麼我很鼓勵你,千萬不要錯【過好人生學】。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過好人生學】;相關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都有連結。
我很期待你能夠加入,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過上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歸納例子 在 B2-1--1----範例13(1)---數學歸納法例子-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高中數學第二冊1-1數列與數學 歸納 法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gQDlmnRsqDVUJIYqe2YnfaBoVPa-3Nx 高中數學第一冊--3--5--指數與對數的 ... ... <看更多>
歸納例子 在 演繹與歸納 - Path 的推薦與評價
Induction: Inference of a generalized conclusion from particular instances. 歸納則是反過來,從觀察到的「個案」出發,做出「一般性」的推論。 例子. ... <看更多>
歸納例子 在 雅麗老師學習方法教室- 有邏輯的讀書:歸納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相反的,我們也可以演繹出,桃園在台灣北部冬天時氣溫就比較冷一點。 根據邏輯上的這兩大方法,就可以協助孩子理解很多課文內容呢! 再一個歸納法的例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