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來到之前,我們如何與疫情共存:群體免疫前的公共衛生指引」(上):台灣與世界各國抗疫作戰策略
時間:2021年6月10日21:00~22:10
主持:邱顯智
與談人: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教授、台灣年輕藥師協會鄭文柏藥師
邱顯智:各位網友晚安!我是顯智。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的直播。今天直播的題目是「黎明來到之前,我們如何與疫情共存:群體免疫前的公共衛生指引。
在開始今天的主題之前,讓我們歡迎今天的來賓。首先是台大公衛系教授,也是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詹長權詹教授。教授好!
詹長權:顯智好,大家好,大家晚安。
邱顯智:詹教授是國內公共衛生專業的權威。大家可以看到這段期間以來,從去年到現在,針對Covid-19,很多媒體的報導都常常可以看到引用教授的見解或刊登教授的投書。今天非常感謝能邀請詹教授來分享您的專業。今天有很多重要的問題,希望您來為各位網友解答。
再來螢幕上這位年輕人,是鄭文柏藥師,藥師好!
鄭文柏:委員好。
邱顯智:小鄭是87年次,非常年輕,但是已經在新北開設藥局。同時也是台灣年輕藥師協會的成員。那也投入了高診次的居家藥事服務,社區服務、機構服務等等。那今天我們邀請小鄭來,除了政策方面之外,也要請小鄭跟我們分享,未來長照跟社區現場可能面對的狀況。
在今天的主題開始之前,先向各網友報告。前幾天我在立法院質詢居家快篩試劑的相關問題,這也是教授非常關心的。今天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已經正式回應。在鼓勵社區篩檢政策裡面的其中一項,已經看到宣佈鼓勵廠商引進在家快篩。其實這是台灣疫苗大規模施打前很重要的一步,我們也在這肯定衛福部聽到我們的聲音,也聽到社會各界的需要而從善如流,這個也是詹長權教授過去到現在一直在主張的。希望在這樣的態度之下一起成為臺灣防疫的力量。
邱顯智:首先,我們先請教老師,您是不是可以跟我們說一下,依你的專業與過往的經驗來看,過去一年來,臺灣在處理疫情的方式和態度,有沒有值得檢討的地方?
因為事實上,在面對現在,比如說疫情的調查、面對快篩、面對檢驗的能量,其實就是老師在去年四月的時候就曾經提過。
韓國因為推動大規模的篩檢,去年四月的時候,所以投入快篩檢測劑的研發,後來也很多國家向韓國購買快篩試劑。那臺灣這個部分似乎沒有這麼大量的投入。
就這部分,老師去年也同樣呼籲政府,這次的疫情應該把它當做第三次世界大戰。很多國安的工作不能停留在理論上,必須認識到這是一個戰爭時期的研發。
這部分其實當時老師有建議,臺灣政府應該盤整相關法規跟歐美看齊,否則臺灣空有好的生產能力卻無用武之地。這部分現在回頭過來看,確實是一種超前佈署。就這部分,是不是請老師跟我們談一下,到底在過去的一年來,我們是不是有什麼可以值得檢討或將來更精進的地方。
#以病毒作為共同敵人的世界大戰
詹長權:這一次疫情到今天差不多是一年半,十八個月。一開始我就說這是一次我們一起經歷的一次世界大戰。這個敵人是病毒,是mRNA病毒,不是另外一個國家的國民。
二次戰後的一代,也就是現在所有的政壇或是我們社會的菁英份子、領導人,大概沒有人經歷過世界大戰。所以沒有辦法體會,在一個像世界大戰那樣的情境下,怎麼領導一個社會團結對抗敵人,更何況這一次的病毒所引發的世界大戰,跟前兩次不一樣。
前兩次用軍事產生的戰爭。敵我很清楚、結盟很清楚,有中立國。這一次的大戰,因為共同的敵人是我們看不見的病毒。所以呢,所有的國家都一起在戰爭。你幾乎很少看到一個國家可以是中立的,也就是說沒有喘息的時間。
那怎麼辦呢?一開始,我們很多國家都不曉得怎麼去因應,我一開始當初就跟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因為他曾經是我的學生,我就跟他建議。
#從SARS作戰經驗而來的邊境管制
詹長權:所以,12月31日2019年,臺灣採取了SARS時候,2003年對付另一個敵人叫SARS的經驗:登機去做篩檢、發燒等等。從此,我們就採取堅壁清野的邊境管制方式。
我們不知道敵人、病毒在哪裡,那我們把任何一個要進到臺灣的人當成敵人,其實是假設的敵人。就把它邊境管制,把它堵在那裡。
可是,你沒有找到真正的敵人,我們常常要等他發病了,然後就說我們去檢測他。檢測什麼呢?大家常常聽到的就是核酸檢測,核酸就是病毒的屍體。它可能在轉變的過程留下一些痕跡,我們就去找到它,可能這個敵人在這個人的身上。
我們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很不積極的想把這個病毒這個敵人找出來。我們只是說把這個人檢疫14天,我們就假設他沒有事,我們也不檢測就讓他出去。這是臺灣在那一個時候所執行的。
#速度是台灣去年的成功關鍵
詹長權:那為什麼臺灣會成功呢?因為防疫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速度。所以邊境管制要有效,要在非常早期,漏進來的病毒很少的時候就採取行動。
所以,當全世界都沒有邊境管制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對武漢來的飛機,我們對什麼呢?我們對湖北,後來對全中國,因為我們把它框的很大,我們覺得說所有都可能,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病毒在哪裡。
全世界很多國家都要到二月、三月才想到要邊境管制的時候,我們已經提早一個多月做。這造成速度給我們很好的緩衝時間。
幾乎一整年12個月,我們就用這個方式,來維持一個情形。我們看到全世界各地,從義大利、紐約,輪流的都在發生比中國當初發生的還大的疫情。在我們的周邊,我們也看到日本、韓國、新加坡,在這個中間都有一波一波還不算小的社區感染爆發。
#抗疫戰爭一定要主動出擊
詹長權:雖然這樣,我們就忘了,忘了還是那個四個字,世界大戰。這是一個全球大流行,全球的意思就是沒有一個國家是例外。我們的心態就認為我們是例外。我們指揮去做防疫的也好,一般的人民,就是在過去裡面,已經忘了我們在大戰當中。那大戰要做什麼,敵人一直在啊,就是那個病毒。
那要怎麼樣去找到病毒?如果有當過兵的,就知道說就是要哨兵。哨兵就是要去敵營、去刺探,你要知道有沒有人要偷偷的跑來。那我們要怎麼探呢?我們就要篩檢才能探查。否則我們坐著,我們就坐在那裡,我們永遠只有防守。
一定要攻擊,攻擊就要去刺探,刺探就要去篩檢。大部分國家都用這樣的原理,就是要去知道病毒在社會裡面的哪一個角落。
#篩檢是刺探敵情的武器
詹長權:為了這樣,就要研發很多的武器,這個武器就是各種篩檢的工具。所以一開始大家沒有,當中國公佈了這一個病毒序列以後,以人類過去20幾年來所研發的,所有的我們稱生物科技或是分子生物學的能力,我們可以在很快的時間找到怎樣去測它的工具。
這是史無前例的,幾乎差不多一、二個禮拜就做出來了。全世界就這樣開始做檢測,後來很多的國家的廠商都加入,他就可以去研發這個。
所以,在那樣一整年裡面,因為參與的國家不下四、五十個國家,都不斷的在研發想要去刺探敵營的工具。我們沒有啊,我們就停在邊境管制就好了。把每一個人關14天,我們就認為安全了,但是不可能的,沒有一個國家會例外的。再怎麼嚴格的管制,都會漏掉。
邱顯智:所以在去年教授不斷發表文章,就是認為世界各國包括韓國,事實上對於快篩這個部分都已經有非常多的部署。
剛剛聽了教授的說明之後,我的理解是說,就好像要透過,有個概念叫做戰爭迷霧,舉個例子就說我們要怎麼打戰略遊戲的話,一開始地圖一片迷霧,戰場長怎樣都不知道。我們就是要一直要派斥侯去查探,透過資訊、情報展開來理解戰場的全貌。我這樣理解,教授可以同意嗎?
詹長權:當然,就差不多是這樣。你如果不試探,就有一個假設,它不存在,或是它存在的現象是腦子裡面的,可是永遠沒有去求證。結果一測了,就是說,如果這一次不這樣測,你怎麼知道萬華跟板橋是這麼嚴重?你可能就不知道。
邱顯智:教授是不是可以跟大家說明一下,有哪一些國家,就其它國家的經驗在面對Covid-19疫情流行的措施,是我們值得參考的。不管是說疫苗或是篩檢的措施。臺灣現在的疫情是走到那個階段?適合用什麼樣的手段?
詹長權:有很多國家在不同的流行階段,都有很好的借鏡。
#韓國的檢測撲滅戰術
詹長權:我們最喜歡比的韓國,韓國跟我們一樣,他也都沒有很強烈的封城,他一直是用軟性封城的方式,也就是說勸你不要出來。
可是,他發展了很多的檢測、篩檢的技術。每次有發生,譬如說韓國很常常發生Club的聚會,然後就開始爆發,然後就可能在首爾裡面某一個區,他就把整個區封起來,然後每一個人都測,他就用這種方式。結果為了要這樣,他就要研發越測越快、越方便用。
他的策略就是:檢測撲滅、檢測撲滅。他用這樣的方式,所以他不斷的使用,這樣的過程裡面,他就研發出很多快速篩檢的技術跟能量,自己用也輸出。這個是很成功的例子。
#從韓國到美國的篩檢麥當勞化
詹長權:結果,美國紐約跟美國加州都開始發生流行的時候,他們就跟韓國取經。
韓國怎麼測的?譬如韓國創造了一個,就是說醫護人員不夠的時候,以前都是到醫院去測,到醫院去測很麻煩,很怕被測的人帶病毒去影響醫院,又很怕醫院的醫生跟護士被他感染,他就要換很多次的口罩跟衣服。後來韓國說,我們發明得來速的,被測的人不要下車,到的時候窗戶下來,你坐在駕駛座過,他們又發明了一些隔板,就用很快的方式去做。後來這個得來速,甚至說那就自己採,採樣的東西,開車先在一個關卡拿起來,他有一個影帶教你,你自己弄一弄放好,交給這個也不一定是醫師,他就在那邊收就好。
透過很多我們現代的作業流程裡面比較有效率的方法,他們就可以這樣,從一條線的,好像我們到麥當勞買東西的得來速一樣,一下變成十條線,把停車場變成這樣的方式。
那美國就是大的shopping mall的停車場,就把他改成這樣。這樣就可以很快速的,從一天可以做幾千人到幾萬人,到後來一天都可以做十幾萬人、二十幾萬人。所要大量檢測的目標就一個一個提昇了。韓國就是用檢測,為了來撲滅社區傳染,一直在精進的一個歷史。
#英國的社區篩檢與居家快篩包
詹長權:英國也一樣,後來英國流行得很嚴重,它也大概都用、大家都用這個方式。
英國他跟我們比較像,人口比較密集,也不是那麼多人開車,它就要發展另外一個方式。所以英國大概做的方式,都是在全民健保之下,讓人民可以很快速的到診所、到開業醫去取得檢測。他們也是靠著大量的檢測,然後他們覺得這樣還不行,後來就是在藥局,甚至就郵寄到家裡去給他們在家裡檢測。每個國家因為他的需求、對檢測的需求,就會發展出他的模式。
#居家篩檢在德國復學的應用
詹長權:那像德國,他開始流行結束、流行結束。很多邦為了要讓學生回去,它想一想說,我一定要發明在家檢測,讓學生上課前我先測一次,如果陽性就在家裡,然後幾天後再測一次,如果是陰性那就可能比較放心,如果繼續陽性那你可能就是真正的陽性,你就是居家隔離或是要觀察你有沒有惡化,然後可能要去就醫等等的。這個是他們的方式。
#在疫情中提升篩檢武器的新加坡
詹長權:我們周邊的新加坡,他的最大的一波就是移工。移工爆發之前,他也有幾波的爆發,那個時候他跟我們一樣都是措手不及,也沒有很多的檢測能力。
可是他就開始逐步,他知道他整個新加坡的國民跟在新加坡生活的人,包括白領的移工跟藍領的移工他通通要照顧。他準備好這個,結果在這個移工的大爆發的時候還是不夠。但是他們的做法就是到移工居住的場所,作為整個普篩的場所,一個一個檢測。檢測抗原、檢測PCR、檢測抗體。
他透過這樣的一個練習,讓整個檢測的能力大幅的提升。為什麼?因為他天天要測,那個時候每一個人一個禮拜至少要測兩次至三次。測到陰性的才可以、幾次陰性以後才可以回到建築工地去當工人、可以去到一些工廠裡面工作。
所以,社會有那個需求,需要我們要對抗這個病毒,然後讓我們的生活不要走向封城,大家都不能工作、不能上學的這個前提下,每個社會都因為需要檢測就做了很多的努力。所以大概差不多到六月七月,去年的六月七月,這些技術都很成熟了。
#疫苗戰線的軍備競賽
詹長權:同一個時候,差不多一月底,有遠見的國家都已經投入疫苗。因為基因定序出來以後,其實就可以靠那個去製造疫苗的雛形,很多的經費就投入。現在你看到的輝瑞BNT,都是一月二十幾號疫苗就做出來,那開始要找機會去測試,要找怎麼樣去找到實驗室跟那個實地的場所,想要去做這個研發。
二月份,更多的疫苗都開始做了。所以這個的原因就是說,當疫情用公共衛生的手段防守到一個階段,最後一定要使用攻擊的武器。攻擊的武器只有一樣,就是疫苗。
所以,科學防疫上,一開始就開始在準備。這個事情就是人類史上是最難得的一個經驗,就是不到十二個月,幾乎差不多十到十一個月,第一支疫苗就是從,差不多已經在第三期人體試驗,已經做到快完成。不叫完成,就是他資料已經累積夠很多了。所以到十二月的時候,去年十二月的時後,就提前解盲,就知道有效。
#美國的疫苗開發大投資
詹長權:一個疫苗的開發可以這麼快。那怎麼成功的呢?就是美國。美國是一個科技大國,所以他大概每一支疫苗都投資在三百億到五百億台幣。他很大的錢,就告訴他們說你們就這樣去做,所以他同時投資了差不多六到十支。他不能保證都會成功的,每支都三百億到五百億台幣。
就是你就知道說,一個有用科學引導的指揮系統、防疫的指揮系統,他會看很遠。雖然他在那個過程裡面死傷累累,對不對,美國感染者死亡者都不少,可是他有一條主軸線,就是說他一定要找到打敗這個病毒的武器,那就是疫苗,他就去投資。所以美國這個大投資這樣走,所以美國為主的。那另外一個比較小支的,就是以英國跟瑞典為主,從牛津大學開始的AZ疫苗。美國是大宗其他主要的。那我們比較不熟悉的、資訊比較少的俄羅斯跟中國,一樣都這樣在開始做。
所以那樣的科學的防疫,是在去年一月就開始,那就是一個武器的競賽,看誰最能夠生產出來最好的、量最多的。大戰裡面,你要打贏對方,就是你的槍砲飛機戰艦都要比人家多,而且好之外要能夠量產。那些布局所動用的,都是在一個戰爭時代的工業生產。
每個國家,幾乎都動用到他的國防生產法案,那個都是在一次二次大戰以後,你要去戰爭的時候,你可以用國家法律授權給你緊急狀況下,去徵招私人企業來做你的事情,去控制重要戰略物資。那樣的過程是很有戰略性。我在那個過程裡面,我不斷提醒政府,這是一個世界大戰,一定要這樣布局。你如果不這樣布局,你就可能會打敗。
#新加坡的結盟投資之道
詹長權:那小國怎麼辦呢?這些科技經濟的大國這樣做,經濟跟科技沒有那麼大的國家,就要去把自己放在一個怎麼樣去結盟的角色。那我們就拿四個國家,來看看他們怎麼去結盟。
新加坡:錢很多、土地很小,也沒甚麼武器。所以他想的辦法是我拿錢去跟人家合作。所以我剛剛講的,一月開始以後,新加坡二月多就組成對抗COVID的特別委員會,由九個人左右,來自於各部會跟幾個大學,四十歲左右。他們都可以做非常重大的決定,去跟人家發展疫苗的檢測試劑,直接談判、拿錢做先期的投資,看到最原始的資料。然後他們做的報告,經過這樣評估以後,新加坡最有利的方式就是投資這個疫苗。
邱顯智:投資疫苗跟檢測試劑。
詹長權:對。他還沒有二期就已經看到,然後他就從那時候開始投資,變成合夥人。所以他當然拿得到疫苗阿。他的合夥的條件就是生產出來。
邱顯智:教授不好意思,他是投資美國的像是輝瑞或是莫德納?
詹長權:他是投資BNT。他就跟BNT講好,我會給你研發的錢,我事先跟你講。因為他已經判斷過成功的機率很大。
#日本韓國的代工路徑
詹長權:像韓國跟日本,他們一樣就跟人家講我來幫你代工。他還用很好的生產條件,來說你總是需要我們合作才能做成。
像莫德納這個疫苗,大概要有五千種化學物質,各種不同,林林總總,在他整個過程是相當繁複的。你的關鍵材料那麼多的時候,你的供應鏈一定是經濟工業的強國才有。那他們就能生產一些需要的,互補有無的時候,那工廠的規模又大,他就可以去代工。否則之前最早這些好的疫苗,都是在美國跟歐陸。因為好的廠,例如比利時法國荷蘭,有一些廠都跟輝瑞等等合作,為什麼?還有瑞士等等。因為原來藥廠很大的一些國家它才有。
可是亞洲這幾個,像日本跟韓國,特別是日本,他的藥界也是蠻強的,韓國也慢慢跟上了,他就這樣做。
#用健康資料談判取得疫苗的以色列
詹長權:另外一個國家像是以色列,他也是起步沒那麼早,可是他一起步,就是差不多五六月的時候,他的總理就去跟人家講。後來大家看到那個故事,就是他打了15通電話給輝瑞的總裁跟他談。他談就是用他的健保資料庫,讓這個疫苗到他那邊用的時候,可以取得疫苗臨床試驗的第四期。我們有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就是說廣泛使用之後所發現的副作用跟效果。所以他用健康資料去跟人家談判,然後用高價買了以後,他就可以做。
所以布局看得遠,為什麼有那個決策的機制可以這樣做?不要忘了,每一個我提到的國家都是民主國家。
#資訊透明程序完備才能團結國民
詹長權:這幾個國家,他們做這樣決定的過程,都非常充分地受到國會的監督。所以美國要投資的每一個事情、為何這樣決定,等他投資完,一定會被美國的國會叫去做聽證會。所以美國白宮的最高顧問佛奇,他的疾管署署長,他管疫苗採購的,每一個人都要到國會去接受國會議員的聽證。那個講出來的話都是有法律責任的。
他們一整天的聽證會,即使疫情那麼嚴重,一定要對,在民主體制裡面,對整個民意機構做很負責任的對話,這樣才會透明。一樣,以色列,都是受到國會的,不能說是制衡,就是說在疫情下,只有透過這樣才能夠團結,因為資訊是透明的。
所以,這個都是他們走的一些路徑。就是說,他們的準備與民主與治理,在一個戰爭時期,因為要有速度又要有責任。
這是我看我們台灣要怎麼借鏡,看看我們那些地方做科學的防疫、政府長期投資的決策,跟國會課責的負責任的雙向互動,是不是在過去一年多以來都比較不足。那不足之後,就會比較無法眾志成城,比較容易有紛爭。在碰到危機或是疫情爆發的時候,常常就會是對立跟社會的撕裂,這個都是給病毒最好的機會來打擊我們。
所以,我從這樣一個角度來告訴大家,檢測也好疫苗也好,這兩個在社區大流行一定要用的工具,我們沒有好好地提前佈署,是蠻可惜的。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200的網紅BrotherPed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是說1940五月 第一回合開始 德軍用空軍偵查了整個阿登森林地區並侵犯低地三國的中立 一些靠近邊境的荷蘭單位被殲滅 同時德軍利用了創新的空降突襲奪下了Eben Emael, 比利時邊境號稱世界上最先進的要塞之一 Liege薄弱的駐軍也被輕易掃開...黃色計畫正式展開...
「比利時中立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比利時中立國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比利時中立國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比利時中立國 在 王世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比利時中立國 在 BrotherPedr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比利時中立國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比利時中立國 在 蒟蒻講幹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比利時中立國 在 Re: [問卦] 成為永久中立國的條件?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比利時中立國 在 Re: [閒聊] 中立國的定義? - 信長之野望|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比利時中立國 在 蘇格蘭歷史| 英國議會| 金雀花王朝| 安茹王朝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比利時中立國 在 Sunny MomUk - 今日的英國歷史之旅行程全部由Sunny 仔安排 的評價
- 關於比利時中立國 在 Re: [討論] 台灣當永久中立國有什麼壞處嗎? - HatePolitics 的評價
比利時中立國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愧是富含「流氓大國」血統的人種。#兩岸一家禽_中國是活路系列
ㄧ「造謠播恨,流氓大國形象發酵 | 區家麟 | 立場新聞」
一「CNN:全世界都在反對中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12419325564809&id=584986081641475
朱懷寧:無論如何宣稱「和平中立」都不會變成武裝中立的瑞士,反而比較像遭德國併吞前夕的混亂中立比利時。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094661347227767&id=100000517951658
李欣容:在稱讚瑞士中立國豪棒棒之餘,
一堆人卻沒發現瑞士是用棍棒(軍力)+黑金當籌碼,
施壓世界各國才得以維持中立啊wwww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8997263950749&id=1291419051
你以為的中立國:保持中立,不傾向任何國家。
瑞士的中立國:中國說什麼我都立正站好聽命行事。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208355940847266
葉劍岳:同溫層看到有人寫「台灣就學學瑞士好好發展自己成中立國,不要參加任何耗費國力的國際組織。國際現實就是不可能而爾要為之。」,真的是白眼翻到後腦勺....
覺得要學瑞士當中立國的,大概是上帝派來的使者,可以把台灣從現在的位置移到其他地方吧XD? 不然大概就是連世界地圖都沒看過,對台灣位置在全球海運網上是處於啥地位都一無所知,才會幻想美國會容許你"中立"。
然後標榜中立也是一種很愚蠢的思想,正義和邪惡之間你要保持中立? 民主和獨裁之間你要保持中立? 中國和美日之間你要保持中立? 為啥幾千年前的伊索寓言就講過的蝙蝠的故事,換個詞把當蝙蝠變成當中立國就一堆天才覺得好棒棒XD
這就是台灣建國工程持續落後的原因,一堆人自己的政治概念比台灣菁英落後到數百年的差距,卻還幻想自己在民間出一張嘴、光看報紙電視網路就比那些跳下去奮鬥的從政者還懂。中立XD? 超級爆笑~
政府現在擺出的態勢是怎樣,搖旗吶喊助威就夠了,美國等主要國家都在拿台灣尻洗中共的時候,該做啥上面的人會比其他路人清楚,擺出要加入的姿態不代表真的就一定得加入,立志當助力不要整天想說要當指點江山的軍師。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041798639192540&id=100000873016741
巫師地理: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74200157629691&id=100051191270117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800791699990334&id=591740160895520
【瑞士為什麼能成為永久中立國?國防上刺蝟戰略,軍事上全民皆兵】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516155928466538&id=1245105655571588
ゆうしゃ yuusha:
https://m.facebook.com/1700418446883126/photos/a.1705126139745690/2270895099835455/?type=3
比利時中立國 在 王世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民黨玩兩面手法
一方面江啟臣等所謂開明派立院做所謂台美復交提案,但另一方面他們的長老洪秀柱,下週卻要去中共主導的海峽青年論壇!國民黨現在是極盡難堪之能事。
中共如果對台動武,中共那是師出無名,我們台灣自衛有理。中共確實軍事力量比台灣強,中共國防軍費是台灣的17倍,但中共的敵人大概也有台灣的17倍之多。中共每天聲稱說要併吞血洗台灣、留島不留人,在這樣情況下我們絕對不能示弱,兩軍對峙豈能小的一方先讓步?
阿堅用一歷史教訓提醒國民黨,二戰爆發前比利時面對德國的威脅,本打算提高軍事預算卻遭在野黨反對,在野黨甚至要求要與德國和談,但比利時下場仍遭德國佔領,同樣的例子也在荷蘭、挪威等國發生;反觀唯一幸免於難的瑞士,瑞士追求和平的第一步就是做好戰爭的準備,瑞士居安思危,他們有高額的國防軍費,才能讓他們永久中立。
所以馬英九、陳廷寵,一個當過總統,一個當過陸軍總司令,你們兩位閉嘴!閉嘴就是你們對台灣最大的貢獻!
#王世堅 #抗中保台 #馬英九 #陳廷寵 #比利時 #荷蘭 #瑞士
比利時中立國 在 BrotherPedr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是說1940五月
第一回合開始
德軍用空軍偵查了整個阿登森林地區並侵犯低地三國的中立
一些靠近邊境的荷蘭單位被殲滅
同時德軍利用了創新的空降突襲奪下了Eben Emael, 比利時邊境號稱世界上最先進的要塞之一
Liege薄弱的駐軍也被輕易掃開...黃色計畫正式展開
比利時中立國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土瓜灣一區,還未有地鐵。隨處蹓躂,怎樣看,也是一個老區。誰想到一對年輕新婚夫婦,三個月前落戶於此,在一條隱蔽車房小街,同心協力,開了一家西餐廳。丈夫更是藍眼晴金頭髮的型男大廚,小區鮮見,賣地道比利時菜,帶來不一樣的活力。原來美食背後,是一個跨越九千公里、平凡卻真摰的愛情故事。
Louis和Stephanie的愛情,於澳洲萌芽。兩人於當地Working holiday,男的當廚師,女的做咖啡,經過朋友介紹相識,漸漸互生情愫。Stephanie仍然記得第一次約會的情況:「我們相約逛night market,但他當天居然沒有帶cash。我心諗,你第一次約個女仔出街,唔帶錢係乜玩法?」他隨心,她偏偏喜歡他的單純沒機心,兩人漸行漸近,頓成情侶。
兩人一起時間不算長,但自覺適合匹配,早早拉埋天窗。四年間,二人結婚,並決定從澳洲回流香港。他為她,到一片新天地闖,她,也決定為他到處羅致圓夢。兩個月前,她在土瓜灣一條車房街,找到一個鋪位,撒下十數萬,和拍檔們合資開西餐廳。「Louis做咗廚十幾年,一直好想擁有自己餐廳,集合所學所識,做屬於自己的菜。」老婆代答,語畢,笑得燦爛,她為他何等驕傲。
小小心血結晶成形,主要賣西餐。海鮮是Louis每天早上親自到街市挑選,由龍蝦、大蜆到帶子,天天換款,確保最鮮。只道餐廳賣尋常的意粉,卻在細節中滲出比利時菜的精髓——不定時賣蒜香青口煲,另上大大份即炸金黃薯條,配自家比利時烤醬;朱古力慕絲是自家即打;賣四款修道院啤酒;通通大推比利時菜,讓人用舌頭認識這個小小的國度。
起初他們還怕老區生意慘淡,豈知小店努力,慢慢做出口碑,「阿公阿婆唔識英文,都會嚟食。呢區比較得意,咩人都有。都係試吓,博一鋪。」本身兩人想過移居瑞士,連簽證也辦好了,後來因緣際會,找到此鋪位,思前想後,毅然留下來圓夢,辛苦是辛苦,冒險是冒險,但只要有彼此,一切心甘命抵。「雖然辛苦,雖然日對夜對,但都唔會厭。(笑)」
Louis正在廚房內忙,問樓面的Stephanie,喜歡老公甚麼?港女笑道:「我鞋帶甩了,他會主動蹲下來替我綁,香港男生不會這樣。」遇見他之前,Stephanie是個沒成就、沒事業心、沒主見的平凡女生,「我讀書好差,會考得一分,打份工又唔會做得長,成世人渾渾噩噩。」她直言,是Louis慢慢帶她,走過不一樣的風景,學習計劃人生,甚至現在才29歲,已經擁有一家自己的餐廳。家人也說,因為愛情,她變得獨當一面,成熟穩重。
愛情,從來不單是「我尋你開心」,而是為對方或成就對方,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ChezLouis
地址:土瓜灣長寧街29號
電話:從缺
營業時間:12nn-10pm
詳情: http://bit.ly/2OWLd6I
Instagram:Chezlouis18
採訪:莫小巧
攝影:陳旭鵬、謝致中
剪接:謝致中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比利時中立國 在 蒟蒻講幹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https://youtu.be/BVoe1bcqBWM
世界英文地理系列出爐囉!
第二站我們來到的就是歐洲
究竟這些國家的名字該怎麼來用英文說呢?
看完本單元,你就知道囉!
小額贊助安撫蒟嫂 https://p.ecpay.com.tw/E2494
本單元出現的單字
歐洲 / Europe
俄羅斯 / Russia
莫斯科 / Moscow
土耳其 / Turkey
伊斯坦堡 / Istanbul
芬蘭 / Finland
諾基亞 / Nokia
瑞典 / Sweden
挪威 / Norway
丹麥 / Denmark
冰島 / Iceland
斯坎納維亞 / Scandinavian
愛沙尼亞 / Estonia
拉脫維亞 / Latvia
立陶宛 / Lithuania
英國 / UK / United Kingdom
UK全名 /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蘇格蘭 / Scotland
英格蘭 / England
威爾斯 / Wales
北愛爾蘭 / Northern Ireland
倫敦 / London
愛爾蘭 / Ireland
葡萄牙 / Portugal
西班牙/ Spain
加泰隆尼亞 / Catalonia
安道爾公國 / Andorra
法國 / France,
摩納哥 / Monaco
盧森堡 / Luxembourg
比利時 / Belgium
荷蘭 / Netherlands / Holland
德國 / Germany
德意志 / Duitsland
波蘭 / Poland
捷克 / Czech Republic
奧地利 / Austria
瑞士 / Switzerland
列支登士敦 / Liechtenstein
義大利 / Italy
西西里島 / Sicily
聖馬利諾 / San Marino
梵諦岡 / Vatican City
希臘 / Greece
阿爾巴尼亞 / Albania
馬其頓 / Macedonia
保加利亞 / Bulgaria
羅馬尼亞 / Romania
摩爾多瓦 / Moldova
斯洛伐克 / Slovakia
匈牙利 / Hungary
斯洛維尼亞 / Slovenia
克羅埃西亞 / Croatia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 / Bosnia and Herzegovina
蒙特內哥羅 / Montenegro / 黑山
塞爾維亞 / Serbia
科索夫 / Kosovo
白俄羅斯 / Belarus
烏克蘭 / Ukraine
比利時中立國 在 Re: [閒聊] 中立國的定義? - 信長之野望| PTT遊戲區 的推薦與評價
「永久中立國」嚴格的「定義」的確如你所查到的那樣, 必須對交戰雙方都保持 ... 比利時也曾宣布永立中立,但被德國入侵後,就守不住中立立場,放棄永久中立地位。 ... <看更多>
比利時中立國 在 蘇格蘭歷史| 英國議會| 金雀花王朝| 安茹王朝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英國史 #長腿愛德華 #英國議會. 英國歷史12 | 長腿愛德華| 英格蘭愛德華一世| 英國史| 歐洲歷史| 威爾士歷史| 蘇格蘭歷史| 英國議會| 金雀花王朝| 安 ... ... <看更多>
比利時中立國 在 Re: [問卦] 成為永久中立國的條件?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