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像吃自助餐 你要做出選擇】
你問我怎樣管理欲望,過簡單生活?你要先學會品味人生,品味的同義詞,就叫做體悟內涵。
人為什麼有這麼多欲望?其實,我們每個人在一個社會,就像進入一個自助餐(buffet)店,食物非常的多,但是正確的吃法,是依據個人喜好去挑選,而不該是把所有菜都吃光。人生本來就不是什麼都要擁有,每個人都該去選擇。
重點是,你是否有足夠時間去品味出他的內涵。打個比方,我們吃東西經常吃得很快,結果你的注意力都在說話,食物就這樣很快從嘴巴到喉嚨,你對食物是沒有感覺。又或者,你把自助餐的菜色都疊在一起,味道都混在一起了,這樣怎麼會真正享受到它的滋味?
你要專心吃飯,你要慢慢吃飯,才能體會到每道菜的滋味。如果沒有體會,等於是白做、白吃。就像是吃東西你都不消化,你永遠都會覺得餓,總想要去追求什麼。
我先談我自己怎樣生活。
我週末都在家裡,也很少應酬。但是我覺得我的生活很有滿足感。我假日就是休息與看書。看書最便宜,但是能得到喜悅感與成就感,當我看到新知,會很高興啊。有些時候,我讀讀讀,讀到有悟的時候,會把書闔起來,停下來,回想我體悟到的滋味。
要會自己擬菜單!如果每個都要,就總會有遺憾
我也不買名車,或是蒐集什麼骨董、別墅。有時候也會想,買輛跑車玩一玩。但是又想,到最後是車子服侍我,還是我服侍車子?因為你每個禮拜要去發動它一下,所以回過頭來,變成它的奴隸。
我旅行,景點越少越好。我很喜歡玩相機,但是我出去都不照相,你忙於照相怎麼欣賞?我看很多人下車,哇,都劈哩啪拉的忙著照相,照完就上車、走了。那到底在幹什麼?只是為了回去能看好照片,那你乾脆不要出門,在家看DVD或是電視就好了。如果你拍照是為了到此一遊,那也是表象的事情。
很多人想住豪宅,但是你仔細想想,豪宅通常都在很郊外,你都先經過很髒亂的地方,然後才到家,大概你是先經過這種偏僻的地方,回到家後,才會覺得,哇!好棒。但是我不要,我覺得會讓人真正enjoy(享受)的,是你從頭到尾非常comfortable(自在)的環境。所以我選擇的住家,經過與出去都是林蔭大道。這就是價值觀啊!你要哪一個,你要做出選擇。
我很難忘的,還有一碗白米飯的滋味。
有一次我去日本,看到日本人吃一碗白米飯配上兩個醬瓜,我覺得他們怎麼這麼可憐,可是他們卻吃得津津有味。
後來我拿起飯來吃,也覺得好香。原來,日本人吃飯是一道菜一道菜品味,他們把飯當作一道菜。單純把飯拿起來簡單的吃時,反而滋味就出來了。後來我就看,人家吃西餐,為何杯子一堆,一定有一堆水,聊了之後才知道,他們每吃一道菜完了,就要漱口,讓你吃每道菜之前可以fresh(重新開始),不會把上面一道菜跟現在的菜混在一起,才能真正品味每道菜的滋味。
現在社會像是花花世界,你會發現這個很漂亮,那個很好玩,就像是不會吃自助餐的人,進入buffet餐廳時,每樣都要吃,結果吃到最後到底哪個味道好?不知道。因為大家都把菜堆在一起,然後,吃得很撐,肚子很不舒服的走出來,最後還要付錢去減肥。
我吃自助餐,其實就吃幾樣,我的習慣是,我一定現場走一趟,了解有什麼東西,我想好我要什麼,我知道冷盤我要什麼,主菜我要什麼,甜點我要什麼。我等於自己列自己的菜單,做一個正式的西餐吃法。每個人都要學習會列自己的菜單。
卡拉OK唱久也不稀奇!從工作中體會充實感,品出工作滋味
你說這樣太理性。不,你錯了,其實很多東西你都規畫完,你就OK啊,你才能真正很enjoy。不規畫好,你就會一天到晚後悔,你就卡卡的,你做了,時間與金錢都花了,但是滿肚子的氣,總覺得有遺憾。
你問我年輕人該怎樣開始駕馭自己的欲望,或是做到上述的層次。
我建議,把工作當作一個主要的生活主軸。當你在工作過程中,你多了解一些事物,你會有充實感,那就是味,品味的味。你也可能在工作中,發現一個新的領域,而感到一些喜悅感與成就感,感覺就出來了。
這個東西跟唱卡拉OK有什麼不一樣?唱卡拉OK你也感覺很喜悅,但是一個是人家給你錢,一個是你要付錢。很多人不去體悟一些東西,就會先入為主的去想,工作是辛苦的,唱卡拉OK是快樂的。但是你假如去仔細體會內涵,會發現卡拉OK唱久也不稀奇了。
工作,能讓你體悟更多,能力增長,同時產生經濟價值。這是一舉兩得。其實,連一個餐廳服務生,都是可以去品味出工作滋味。
你是一個餐廳服務生,但是你到一個高級西餐廳看服務生做事,他們進菜的角度都是一樣的,不會換來換去,他會等你說話到一個段落,才遞菜,怎樣倒酒也有學問。他做得好,其實客人還會尊敬他,會很想要給他小費。同樣是服務生,為什麼會有差別,你如果仔細去想,去體會動腦筋,品味的過程就出來了。
回到我剛講的,你要做出選擇,而且,不要急。
簡單,其實不簡單!應該花時間去認知自己要什麼
現在能讓我很樂的事情很多。我每次到公司或是離開公司,我都會很enjoy,外面的人行道那邊,我們種了一排樹,那邊本來是停了一排機車,人走過都要扭來扭去。現在長得非常茂盛,進公司的那一剎那,前後三秒鐘、瞄那三秒鐘,哇,就很enjoy。你看到有人走過去很自在與優哉的感覺,人會enjoy什麼,無非是眼睛張開,所看到很smooth(平和)的感覺。
你當然可以說,因為我有一定的經濟能力,都看過了,所以可以去駕馭欲望,比較早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找出自己的菜單。但是每個人都該給自己一個機會,花點時間認真的去品味周遭的事物,你才有機會去認知,那些是你喜歡的,你才有機會去拼湊出你的菜單。
人的時間有限,你必須很清楚自己要什麼,別去盲目追尋一些東西。少了一些選擇,到後來,反而會讓你有更多的選擇。
簡單,其實不簡單。就像工作一樣,你要能抓到key(重點),化繁為簡,一針見血,一招斃命。你對人生欲望,做出抉擇時,道理也一樣。(文章出處:商業周刊,口述:杜書伍,整理:曠文琪)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欲望管理心法*
簡單生活:少應酬,週末散步與看書,不投資骨董與名車,旅行時用心品味,而不是只用相機去紀錄畫面。
對抗欲望:列出自己的菜單,不能每個都想要。
#連結閱讀
1.斜槓人生,好嗎?
http://bit.ly/3mZU0Wk
2.培養自己「對的思考習慣」
https://bit.ly/3rB7sE9
3.資訊過多,讓人膚淺
http://bit.ly/2zKXPsS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20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3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
比拼同義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我在2013年開始寫的,跟開悟有關的內容。2014年整理完稿後,我並沒有交給出版社,因為當時身心靈的書籍剛好有一波開悟的熱潮,相關的書出了一大堆。我的個性是很懶的,與其去跟自己覺得不是那麼正確的東西比較,不如先放著就好。於是一放就放了六七年。後來部分的文章已經整合到《情緒釋放的力量》以及《零通靈博士事件簿》,有些也放到我的課程裡面。最近我會慢慢的整理跟貼一些文章上來,方便我整理文章,看看大家對這種內容的反應,也順便看看我這六七年來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與境界。
.
備註:「開悟」與「覺醒」在這邊是同義詞。因為傳統文化中如果一個華人敢說自己開悟的話,就必須要承受一堆宗教上的非難與追殺(尤其是佛教,因為大部分的佛教徒只准釋迦牟尼佛開悟),所以在文中是用老外比較常用的「覺醒」一詞來取代開悟。
.
【為什麼要覺醒(開悟)?】
.
我在《放下的力量》書中的第一章有問過讀者,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放下」這個問題。
.
同樣的,我也在這裡問你:
.
「為什麼要覺醒?」
「覺醒可以為我做什麼?」
「我可以透過覺醒得到什麼好處?」
.
之所以會這麼問,因為這是小我,也就是「心智機器」認為它會「需要」這個答案的緣故。
.
小我 = 心智機器。在本書中兩者是同義字,也會互換使用。
.
什麼叫做心智機器呢? 在很多的身心靈書籍中,它們把大腦稱為「心智」(mind)。但是我認為這樣容易造成混淆,因為一般人看到「心」這個字眼仍會認為有「心靈」的層面存在著。我在本書會把大腦和心統稱為「心智機器」(mind machine),因為大腦和心智在身心靈的作用中僅僅是遵守著機械式反應來運作的。
.
基本上,心智機器具備不會停止運轉的全自動思考功能,透過你從小被限制後的種種信念與經驗後,它所出現的思考與結論都不是客觀的。不論我們在進行什麼事情,它都是不斷地在思考,並且提供各式各樣的資訊給我們。
.
這個狀態就像是Google搜尋引擎一樣。你今天輸入了一個想要搜尋的名詞,Google就會在它的資料庫裡搜尋既有的資料,然後給你一系列的搜尋結果。
.
但如果你打錯或拼錯字呢?
.
打錯或拼錯一兩個字Google還有可能自動更正,但如果你輸入的是資料庫裡面沒有的東西呢?
.
你仍然會得到一些資料上的回饋,但是那完全不會是你想要搜尋的荒謬結果。
.
當我們因為自己所認知的「問題」所苦惱時,心智機器從過去經驗中所儲存的資訊(經驗得來的解決方式)很自然地成為了我們用來抗拒苦惱的幫手。
.
所以一般我們遇到問題的處理方式如下:
(1) 問題出現,
(2) 心智機器進到過去記憶中搜尋,
(3) 透過搜尋引擎得到了一個主觀的結果,
(4) 依據這結果做出判斷並且下決定。
.
這是個看似很方便省事的捷徑,然而這樣子做,對我們來說真的有幫助嗎?很遺憾地,僅僅在極少數的狀況下是。
.
每當你使用心智機器「思考」時(如果那個真的叫做思考的話),你只會把過去失敗的經驗投射到未來去,最後往往只得到失敗的未來。
.
如果你過去是成功的,那麼遇到問題時你根本也不用去參考過去思考了,因為你早就知道未來該怎麼做了。
.
所以我認為,心智機器只適合拿來做做簡單的數學計算,或是簡單計畫明天的行程而已。
.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只是拿著過去的資訊不斷的在心智機器裡資源回收再回收,這對我們一點幫助都沒有。甚至這只會讓問題持續或不斷製造出同樣類型的問題來讓自己困擾不堪。
.
沒錯,每當你依靠過去經驗想解決一個問題時,代表著妳是想要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如此而已。而當你相信一個負面念頭時,心智機器更是會用盡各種手段來證明這是確切存在的事實給你看。
.
為什麼?因為你的搜尋引擎只會從有限的資料庫裡搜尋你所輸入的內容而已。
.
大腦的功能跟烤箱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就算你今天丟一雙破鞋進到烤箱,烤箱仍然會乖乖的依照你的設定把破鞋烤好。
.
在NLP的假設前提中有提到,一個人不可能重複做同樣的事情但卻希望得到不同的結果。
.
如果妳曾經不管怎麼樣都得不到答案的話,那不如換一個方法試試看吧。
.
你可以試試看搜尋不同的字眼,或是更新你的資料庫。而放下會是一個好的開始。但這本書將把放下的概念延伸到開悟、覺醒。簡單的來說,當你放下到極致時,你會時時處在當下臨在的開悟狀態。
.
請記得,開悟不是關於思考、找到答案、分析、邏輯、了解、對錯,但你一定會嘗試著去這麼做,而且會想尋找書上的bug或是前後不一之處,然後下評斷。或你不認為這樣就叫做開悟。而這一切都是小我的詭計,小我會用盡一切方法來防止你開悟。因為你一旦體會到開悟的神妙之處時,你就不會想再依靠小我了。
.
小我是個極度狡詐的東西。如果不在某個程度上說服它(需要知道覺醒的好處)的話,這本書的內容將難以進到你的內在空間。所以讓我們透過這本書的前幾章來讓小我知道,覺醒會有什麼好處吧~ 也唯有如此,小我才會放心的讓你覺醒、開悟,這個它最害怕的境界。
.
你自己的覺醒,會證明一切。
.
#零通靈博士事件簿
#覺醒遊戲
比拼同義詞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EP18補充圖表:客家就是我家】
台灣社會對於「客家」往往有著一些刻板印象,彷彿它就是保守、刻苦、節儉的同義詞;殊不知翻開華人移民歷史,客家人其實是勇闖天涯海角的先鋒!他們不只擴散的範圍遠大於福佬人,而且落地生根之後還成為各國的達官顯要,至今仍左右著許多地方的政治與經濟發展!
由於對這段歷史實在太感興趣,從製作完介紹大溪地客家人與國民黨歷史的ep.18之後,我便斷斷續續地開始收集資料,嘗試拼湊出全球客家移民版圖。由於資料真的不好找(沒有正式的官方統計數據),就這樣搞了快一個月,終於把這套圖表給生出來了(但只包括中南美洲、大洋洲、非洲部分)!迫不及待趕快來分享一下,以下整理幾個比較有趣的點:
➤ 許多客家人在各國身居要職,例如——
- 圭亞那第1任總統鍾亞瑟(Raymond Arthur Chung)
- 蘇利南第2任總統陳亞先(Henk Chin A Sen)
- 古巴共產黨創黨元老邵正和(Moises Sio Wong)
- 模里西斯鈔票上的人物朱梅麟(Moilin Jean Ah-Chuen)
➤ 你以為客家人都很傳統?事實是他們才華洋溢且勇於挑戰,雷鬼音樂之所以能從牙買加走向世界,正是因為一群客家裔音樂人做幕後推手。
➤ 家鄉的恩怨到了海外依然延續著,由於客家人在留尼旺以及模里西斯佔上風、排擠廣府人,於是廣府人只好往馬達加斯加或南非移動,造成早期馬達加斯加華人圈幾乎只有廣府人的情況。
其他更詳細的歷史脈絡,歡迎大家仔細去詳讀圖上的說明唷!
附註:
- 我本人是3/4福佬+1/4外省,但研究這些歷史之後對客家超感興趣XD
- 數字大多取自網路文章,加上自己的交叉驗證,因為沒有正式統計,都只是估計
- 如果你是客家人,或者對這段歷史有更多理解,歡迎在下面補充或指正,讓這套圖變得更好! :)
#全家就是你家
#客家就是我家
🔊 以下各大平台皆可收聽:
Spotify,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所有平台收聽連結請點此 ltsoj.com
或者直接搜尋「旅行熱炒店」
IG: instagram.com/travel.wok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客家 #客家文化 #客家人 #客家話 #海外華人 #華人移民
比拼同義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每到這個時節,很多人就會開始盤點自己過去一年,到底做了什麼?又或者是什麼事情該做,你卻沒有去做?
最明顯的就是,你可能在今年的年初,為自己設下一些好習慣的目標。比如說,我要每天讀英文啊等等之類的。可是呢,過了一年這一切好像又煙消雲散了!
又到了一年的結束、又到了新的一年即將要開始,你是不是彷彿都在這樣的一個輪回裡循環?
你知道呢,你應該為自己設定目標,可是每一次哦都設定的很無力,因為幾乎沒有一次能夠有效的達成。
那麼我今天喔,要跟你分享的這個內容哦;就是呢,怎麼樣幫自己建立一些好習慣。然而關於「習慣」的建立這件事哦,我們多數人為什麼會失敗?
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內在都會直覺的告訴自己,我應該要做某件事、我應該要讀英文、我應該要養成閱讀的習慣。
你聽出來了沒有?關鍵字不是「英文」跟「閱讀習慣」,關鍵字是「應該」啊!
其實呢,我們之所以能夠養成一個好習慣,或者是去除一個壞習慣,我們就必需要先瞭解,我們的大腦是怎麼運作的?
如果呢,你給自己的方法,儘管你很努力,甚至於你很用力,但是違反我們大腦運作的規則;它很有可能就會為你帶來,一個所謂的越努力、越挫折的結果啊!
所以呢,我們來談談大腦喔,在我們的大腦裡面有一個部位很特別,叫做「杏仁核」。「杏仁核」呢,它是我們的情緒中心。
它除了讓我們去判斷外界的刺激,給自己什麼樣的主觀感受之外呢;其實「杏仁核」還有一個部分,叫做判斷舒不舒服、愉不愉快?
然而呢,如果我們要能夠持續一個好習慣,或者是要戒除一個壞習慣;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我們是不是能夠符合「杏仁核」的運作機制?
簡單來說,你想要養成的事情,你要把它跟「愉快」連結在一起;你想要去除的事情,你要把它跟「不愉快」連結在一起。
比如說吧,學英文你可能不會覺得很愉快!可是呢,把時間用在玩手遊,你就會覺得很愉快。
你要減肥、控制體重,你就會覺得蠻不愉快的;可是呢,吃甜點、吃甜食你就會很愉快。
然而回頭你想想,為什麼在年初你為自己設下要養成那些習慣的部分,總是到最後半途而廢呢?
很簡單啊,因為你的思維出發點,並不是幫自己設計出一個讓自己愉快的環境跟流程;你只會不斷的告訴自己「應該、不應該」啊!我應該做什麼?我不應該做什麼?
你要知道一件事哦,「應不應該」這樣的一個思維模型,這是你的杏仁核最容易反彈、最容易反抗、最容易不爽、不做的主要原因。
所以呢,如果你想要養成一個好習慣,你是不是能夠幫自己設計一些方式,或者是流程;把這個習慣跟你在感受上的愉快,要能夠連結在一起。
講一個我自己過去在求學時代的例子哦,回想我高中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非常的愛玩、非常的不愛念書。
我每一科的成績都非常的爛,唯獨有一科的成績還蠻不錯的,那就是國文。為什麼我國文會好呢?
很簡單,因為老師上課的方式讓我覺得很有趣;因為呢,這一個老師長得非常有喜感、講課又好笑。於是呢,引發了我對國文的興趣。
你看!一個老師讓我感覺到愉快,是不是愉快跟這個老師,跟這個老師教的科目~國文,連在了一起?
於是呢,高中時期的我,其他的科目都讓我痛苦萬分;但是國文我從來沒有被要求,或者是我從來沒有被規定,但是我國文卻讀得很好。
然而你聽到這裡,你可能又想對呀!你這樣講是沒錯啊!可是我要學英文這件事情,我找不到一個讓我賞心悅目的老師;如果是林志玲或金城武來教我,我當然學的好啊!
那找不到林志玲,或金城武當老師也就罷了,偏偏呢我也找不到一個妙語如珠,能夠讓我覺得聽他上課,是很享受的一個老師,那這時候我該怎麼辦呢?
其實喔,這一點也幫你想到了,如果你找不到這樣的老師,那還有另外一個更簡單、卻更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改變你的語言」。
什麼是「改變語言」呢?比如說,從小到大求學的經驗,你一聯想到「學習」這兩個字,你是不是通常都會感覺到壓力呀、考試啊、不愉快啊?
所以呢,「學習」這個詞彙在你感受上的連結,就是不愉快的!
可是如果我換一個詞彙呢,「學習」的同義詞當中,有沒有哪些詞彙,是讓我會感覺到愉快的呢?比如說「自我提升」!
你看哦,在過去的經驗學習有可能是被逼的;但「自我提升」是發自內心,自主自覺的一個行動啊!
所以呢,如果你每次要學英文,你都告訴自己,我現在開始學英文,你可能就會有一種下意識的厭惡、下意識的反感。
但是呢,如果你現在告訴自己,我從現在開始「自我提升」英文能力。
當你的語言有做這樣的改變的時候,其實你的大腦就會從一種厭惡、逃避的反應,變成是一種開心,而且願意趨近的反應。
那如果這樣子延伸來看的話,假設你想要在新的一年控制自己的飲食,你覺得自己總是不忌口,特別喜歡吃蛋糕。
那這個時候,我幾乎可以確定,蛋糕在你心中的主觀情緒連結,一定是開心的、一定是快樂的。所以在這樣的狀況底下,你要怎麼樣捨得下這個蛋糕呢?
很簡單哦,如果一樣用「換個語言」的方式,來形容同樣一件事情,這個時候你把蛋糕變成是「一堆脂肪」。
你看喔,當你告訴自己我現在要吃蛋糕,是不是開心的要命,儘管你很有罪惡感,但是你還是會多吃兩塊。
可是如果你把語言換成,我現在要吃「一堆脂肪」!
當你的語言是這樣的時候,我想啊,你可能對這所謂的「一堆脂肪」沒有什麼食慾吧,甚至有一種做噁的感覺。
所以呢,談到這裡,你有想到什麼樣的一個方式,幫自己置換語言嗎?
其實呢,幾乎所有的研究都告訴我們,改變語言有時候會比改變行為來得更容易。但是當我們開始改變語言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會受到引導,而我們的大腦受到引導,我們的行為就會開始改變。
最後喔跟你分享到這裡,我就想到一位我很喜歡的相聲演員,叫做馮翊綱。
有一次我在某個節目裡面看到他的訪談,他就說到自己過去戒煙的經驗;因為他從年輕的時候開始抽煙,所以已經是個老煙槍。
但隨著年紀漸長喔,他知道抽煙對自己不好;而且相聲很重視自己的發音啊、口條啊,其實抽煙呢,就會影響到自己聲帶的部分。
那他每一次哦,要戒煙都不是很成功,一直到最後一次,他終於戒煙成功了。你知道他怎麼做嗎?
他不是拼命的規定自己不要抽煙、告訴自己絕對不能抽煙;他只是告訴自己,我從現在開始去扮演一個不會抽煙的角色。
你看哦,扮演一個「不會抽煙」的角色,他本身是一個很熱愛表演的人;所以他扮演任何角色,對他來說都是「愉快」的經驗。
在那一段訪談裡面他就說道,他從告訴自己,我從現在開始要演好一個不會抽煙的角色;從那一刻之後,他果真是一根煙都沒有碰。
所以呢,其實有時候改變沒有那麼困難,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真的弄懂,我們的心智是怎麼運作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無論是我們的YouTube,還是我們的Podcast。
我們近期推出Podcast,我懇請你哦,一定要支持我們、一定要訂閱我們。無論呢是在apple還是Android手機,都有內建的Podcast的應用。
那除了這些地方之外呢,無論你是用Spotify,或者是聲浪Soundon的服務,我都懇請你在這些地方訂閱我們的服務。
你只要搜尋關鍵字「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找到我們的頻道。
Podcast有很多好處,它是純音頻的呈現,所以呢,你可以更輕鬆、更容易的進行學習;期盼我們能夠在Podcast的裡面一起成長,一起前進。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呼應今天所提到的習慣的建立;其實啊,我有一門線上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
這一門課呢,會用有系統的方法,教會你怎麼樣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而且是回到你的心智運作的原則。而這裡面喔,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在教你怎樣去建立好自己的習慣。
所以我相信透過今天的分享,如果你再加上【時間駕訓班】的學習,我想新的一年,你真的可以好好期待,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時間駕訓班】期待你的加入,而詳細的課程連結和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成長。
歡迎你的加入,那麼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