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哈利波特的作者 J.K. Rowling,也是皇家文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當年的一員,曾經這樣說,羅德達爾的《巧克力冒險工廠》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是她的十大愛書之一,而且,也是每個小孩都該閱讀的小說。
七月七日是國際巧克力日,昨晚睡覺前,想說該看那部電影,想到巧克力,於是打開提姆.波頓(Tim Burton)導演的《巧克力冒險工廠》(2005)。再看一次,瞬間明白為何Rowling會說,每個孩子都應該認識這個故事。
不過,不只適合小孩,《巧克力冒險工廠》也是每個大人都可以拿來審視自己的小說與電影,畢竟我們也都是從小孩變大人,也會去生出小孩的人類。
#已經無法信任人類的旺卡先生
威力旺卡(Willy Wonka)的巧克力工廠,原本雇用的是人類員工,但是因為有些員工趁機偷竊旺卡巧克力的秘密配方,使得旺卡先生生意受傷、無法信任人類,並且決定關起大門、與人保持距離。旺卡工廠巧克力工廠自此成為神秘的傳奇——製造世界上最好吃的巧克力,卻不知道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幾年之後,神秘的威力旺卡忽然間決定邀請世界上最幸運的五個小朋友,與他的一位家長,一同進入旺卡先生的神奇工廠,參觀這個全世界最神秘的巧克力製造廠。
.
#有些小孩真的很討人厭
旺卡先生不喜歡人類,因為有些人的品性不好,有些人習性不好;內在性格有問題,造成外在行為也不端正,讓旺卡先生寧可選擇與叢林來的矮人族(Oompa-Loompa)合作,提供可可亞當薪水,或是信賴松鼠挑選堅果的智慧,也不願意與人類共事。
不過,當旺卡先生發現自己已經長出白髮,傳承變得有點棘手。於是,他必須找個可以信賴的小朋友,從小訓練起。
只是,許多小朋友都讓人很討厭,要如何挑選呢?不如就先把他們集合到巧克力工廠,來趟參觀之旅,再從中挑選出一位比較不討人厭的小孩。
.
#慣小孩都是大人寵出來的
旺卡先生會挑選一位家長一起進入工廠,因為可以透過小孩與大人的互動,認識小孩在家長面前卸下心房的真實面貌,當然也可以看見大人是如何是非不分、慣壞小孩。
小孩不是天生壞胚子,小朋友會討人厭,多半是因為大人本身的價值觀有問題,而不自覺地慣壞小孩(就故事的論點)。
.
#貪吃不節制與母親的盲點
來自德國的小胖奧古斯都,是個不知節制的貪吃鬼,不只貪吃,也沒有習慣把臉頰嘴巴擦拭乾淨。奧古斯都的母親沒有意識到,自己兒子因為貪吃而變得巨大且討人厭,甚至以此為傲。這就是母親的盲點。
.
#排擠他人爭第一
全身穿著運動服的紫羅蘭,跟媽媽都是心中只有第一名的勢利眼。她們以自己為中心,算計每件事情的得失,確認自己是否能夠由其中獲得利益。
紫羅蘭的每件事情都想要得第一,她不間斷嚼口香糖獲得世界紀錄之外,也要成為第一位嚼到第一片三餐口香糖的人類。自我中心、排擠他人,硬搶第一,讓紫羅蘭真是討人厭。
.
#氣勢凌人不聽勸
薇露卡的父親是堅果工廠的大老闆。大老闆養出的孩子,比起大老闆還氣勢大也口氣大,完全凌駕父親。薇露卡以命令與不妥協的方式,堅決要求他人必定要達成她的要求。
這種霸氣不講理的小孩,時常可見,父母已經無法教育他們,他們自以為是、不聽勸告、還會仗勢欺人,十足討人厭。還好,薇露卡已經被松鼠丟進垃圾場了。
.
#自以為聰明的電視兒童
麥克則是個自以為聰明的電視兒童,每天泡在螢幕前,整天都在打電動,講出來的語言,都是暴力與殘殺。
麥克仗著自己腦袋裝著許多奇怪的冷門科學,於是喜歡口氣大又頂嘴,不僅看不起大人,也認為其他人都比他笨。麥克也是一個大人無法管教的慣小孩。自大、傲慢、目中無人,讓麥克把自己困在電視機裡,最後成為紙片人。
.
#寵壞小孩的通病
除了查理,其他四個被寵壞的小孩,都有一樣的通病:傲慢、自大、貪婪、自私、目中無人、不聽人勸、愛頂嘴、又沒有同理心。
查理與他們不同,雖然貧窮,但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與父母,教導他要懂得謙虛、溫暖、真誠、與同理他人。因為這些人格特質,讓查理雖然什麼都沒做,卻意外獲得旺卡贈與的巧克力工廠擁有權與經營權。
.
#乖孩子小查理就是後來的墨菲醫生
在《巧克力冒險工廠》的可愛男主角佛瑞迪·海默(Alfred Highmore)長大之後,繼續在英國演藝圈發展,在戲劇界闖出一片天。
海默先是與 Vera Farmingo 在《貝茲旅館》(Bates Motel, 2013)飾演母子。《貝茲旅館》可謂電影《驚魂記》(Psycho, 1960)的當代前傳。當時海默與 Farmingo 都獲得不少獎項的提名。
之後,海默最受人稱讚的表演,是在電視劇《良醫墨非》飾演患有自閉症的墨菲醫生,還以此角獲得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
#提姆波頓與海倫娜波漢卡特
在《巧克力冒險工廠》裡,查理的母親是由奧斯卡女主角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飾演。卡特會演出這樣一個豪不出奇的角色,那是因為當時卡特是波頓的女友。
導演波頓與卡特,兩人沒有結婚,是以伴侶的型式一起生活,由2001開始,至2014分手,有兩個共同子女。欣賞這種伴侶制,合則一起,不合則分,可以共享美好人生,也可以不打擾他人地安靜說再見(倘若是結婚與離婚,就得驚動家人)。
.
#英國TheatreRoyalDruryLane的巧克力夢想工廠
除了羅德達爾的小說,我的第一次《巧克力冒險工廠》,是在倫敦柯芬園附近的Theatre Royal Drury Lane,那是場非常華麗美好的戲劇,尤其是在故事後半的透明電梯,藍色星點綴滿整個黑色的舞台,只有一個透明的電梯間遊走在天空,好美好魔幻。
這是我第一次在劇場中,深深感受到奇幻竟然可以這麼近又這麼寫實,舞台設計精緻有創意,歌舞也是歡樂又驚喜。於是,除了大家都愛看又常常買不到票的《獅子王》之外,也非常推薦《巧克力夢想工廠》。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55
#第40部電影
#2021年7月8日
#巧克力冒險工廠2005
#CharlieandtheChocolateFactory
#TimBurton
#慣小孩是大人寵出來的
#善有善報
#TheatreRoyalDruryLane
比 佛 利 motel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和家人一起旅行
===
一個人去中亞和北亞自助背包旅行42天,和帶著自己的家人在美國國內玩兩個禮拜,哪一個比較有挑戰性?對於正在進行後者的我來說,後者難度不亞於前者。雖然已經在這個國家生活了這麼多年,對於身邊的一切早就瞭若指掌,但要帶著遠方來訪的家人在這裡旅遊,還是得面對許多平常不會碰到的挑戰,我猜不少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吧。
(先澄清一下,我不是要說跟家人出來玩比較麻煩,我自己一個人浪跡天涯也沒有比較簡單呀XD 純粹是想記錄一下這種不太一樣的挑戰,過程中其實我是很享受的啦 :) )
首先,光是安排住宿就很不一樣。平常我自己習慣住最便宜的青年旅館,或者在國家公園裡直接搭帳篷露營,總之能省則省;但帶著我家人旅遊就必須要找飯店,而且當然不能是那種一兩星的廉價汽車旅館(motel),最好是有品牌的連鎖飯店,還要拜託飯店給個較高的樓層、視野和採光都好的位置。此外,因為我家的總人數是最尷尬的5人,所以房間很難訂,訂1間雙床房就會有1個人沒地方睡,訂2間又覺得太貴,最後只好儘可能找那種除了兩張大床之外還多1張沙發床的房間,才能讓每個人都有地方睡。
再者,家人們體力與健康狀況的限制會直接決定行程的規劃。我自己非常熱衷戶外活動,尤其是爬山和露營,但我的家人們不太能從事這類活動,因此家庭旅遊的安排方式就和我個人完全迥異,景點的取捨當然也就完全不同。這回覺得最不可思議的規劃,大概是開著車帶家人在車水馬龍的波士頓舊市區「自駕遊」,只因為想要盡可能減少他們走路的距離、避免讓他們曬到太陽(波士頓老城區大概是全美國最不適合開車旅遊的地方,所有人都是走路或搭地鐵)。
此外,家人們對飲食的偏好當然也不能忘記,誰不喜歡吃蚵仔(牡蠣)、誰不能碰螃蟹和龍蝦、誰不喜歡重口味、誰對於Chipotle嗤之以鼻、誰堅持去中西部一定要吃Culver's的漢堡⋯⋯諸如此類,族繁不及備載。要在合理的路線規劃上盡可能滿足所有需求、同時又要確保每一餐都有些變化,腦袋中真的需要裝一些特殊的運算法(algorithms)呀!
最後不用說,家人們熱烈的「關心」也是家庭旅遊和自己旅行很不一樣的地方。即使我已經很努力的把行程排得超累超滿、讓大家到了飯店倒頭就睡,我爸還是有機會就不遺餘力的提醒我「趕快找個對象結婚」、「不然就再找個機會進修一下」,還不忘補上「你頭真的越來越禿了」這種讓人不願面對的真相XD。
話雖如此,我其實還是相當享受這趟旅行。平常一個人旅行當然自由,但有時候我還是會看著身邊出現的家庭,想像自己如果有一天有了家庭,旅行的經驗將會如何不同。自己在山裡露營的時候,我總是吃完飯天還未黑就早早入眠,而身邊的家庭總會燒起營火、坐著折疊椅圍在火堆旁聊天直到深夜,這種時候我會有點羨慕他們——當然我知道全家出來露營比一個人要複雜許多,光是要帶的器具與食材就多上好幾倍,也不可能像我一個人那樣早上起來花個5分鐘拆帳棚就可以馬上上路,但與他們的對話以及相處會讓我的旅行經驗更加豐富,這是無庸置疑的。
===
補充一下,以下是我們這幾天的行程,事後看來我都覺得很佩服我家人竟然有能耐和我一起跑這麼多地方XD
6/18 波士頓下午到達,馬上前往自由之路、昆西市場
6/19 波士頓瓦爾登湖、哈佛大學、查爾斯河、紐伯利街(Newbury Street)、海港區、海鮮大餐
6/20 波士頓搭火車到紐約;紐約下曼哈頓、世貿大樓紀念碑、華爾街、渡輪、布魯克林大橋、中國城
6/21 紐約中央車站、大都會博物館、中央公園、高線(The High Line)、時代廣場
6/22 紐約搭飛機到芝加哥;全家團聚
6/23 休息
6/24 芝加哥開車到威斯康辛州綠灣(Green Bay),途經密爾瓦基(Milwaukee)
6/25 綠灣開車到北密西根半島(Upper Penisular)、Pictured Rock National Lakeshore
6/26 開車縱貫Pictured Rock National Lakeshore、從北密西根半島回綠灣
6/27 從綠灣出發回程,路上參觀Oneida印地安原住民博物館
比 佛 利 motel 在 多益達人 林立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日新字:motel】 part 5
好比說在香港彌敦道的廉價汽車旅館,就是給背包客或是預算不夠的年輕人居住,以減少在住宿上的多餘花費。
不過再回頭來看看我們所處的台灣 ,哇,不但是有精緻的室內設計與裝潢,連蛋型椅這種前衛的傢俱也有提供呢。
更不用提氣派萬分的按摩浴缸啦,有的像是位於台中或桃園的 motel ,高檔房型之中還有〈熱帶叢林〉或〈游泳池〉這種設施!外國的背包客如果來台灣想要找家 motel 投宿,卻看到這樣的華麗景觀,應該會瞠目結舌吧…當然,帳單金額也是…
說到 motel ,包括老師在內,我們一般人都會很直接聯想到它的諧音「摩鐵」,(備註2:而 hotel 原本的中文意思是「飯店」,但很妙的是,我們周遭的人會把它的諧音稱為「厚德路」…嗯,老師知道這是來自於日文的發音,不過為什麼 motel 就不會有人稱其諧音為「摩德路」,奇啊…)這樣的唸法並不標準,請利用這個機會和老師一起說出正確的發音吧!
於是我們將 「摸」 加上 「貼」與「歐」來唸唸看:「摸-貼歐」
英文的對照: mo-tel(備註3:如果有哪位朋友認為老師建議的 motel 讀音和意思搭配起來,好像有點不太對勁,容易引人遐想,那老師只能說,「這位施主,不是風動,也不是帆動,是你的心在動,阿彌陀佛。」)
#高雄人 #學習英文 請找 #多益達人林立英文
#成人多益團體課
#高中英文一個月4800元
#成人英文一個月4800元
#本日新字
比 佛 利 motel 在 2022比佛利汽車旅館命案,在PTT上討論評價的熱門台灣旅遊景點 的推薦與評價
比佛利 山酒店:Tripadvisor上与比佛利山酒店及民宿相关住宿之19,389则评价、13,055张实际的旅照以及21 家酒店优惠房价民宿和旅店2 特色住宿fi 餐厅13 商务中心7 显示所有比 ... ... <看更多>
比 佛 利 motel 在 比佛利花園汽車旅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比佛利 花園汽車旅館, 嘉義市。 208 個讚· 688 個打卡次。比佛利花園汽車旅館.鄰近家樂福'公園'百貨公司'學校'醫療機構'郵局'夜市.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