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位校園民歌時代的翹楚坐在國父紀念館正門前階梯上合影;由左至右:陶曉清、楊芳儀、潘越雲、王海玲、吳楚楚、鄭怡、蘇來。
2020年9月,他們之中的潘越雲、王海玲、吳楚楚、鄭怡,將參與《相知相守 民歌45演唱會》,和多位老朋友一同唱好歌🎶 憶青春😊 享美好❤️
1975年6月6日,由臺大海洋研究所剛畢業的創作者兼歌手楊弦發起的「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在這場被視為現代民歌運動緣起的演唱會中,最受矚目的是楊弦將詩人余光中作品《白玉苦瓜》詩集譜曲而成的8首歌謠:《鄉愁四韻》、《民歌》、《江湖上》、《鄉愁》、《民歌手》、《白霏霏》、《搖搖民謠》、《小小天問》。
楊弦衝破了當時帶有日本殖民地色彩的臺灣流行音樂曲風,掀起了唱自己的歌曲的風潮,為後來20年的臺灣流行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因而被推崇為「現代民歌之父」。
此後,1975年被稱為「民歌元年」,所以2020年就是民歌45週年了。
【相知相守 民歌45演唱會】
演出時間:2020/9/26 (六) 19:30、2020/9/27 (日) 16:30
演出地點: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市民大道八段99號)
演出歌手:
丁曉雯、木吉他合唱團、王海玲、王新蓮、王瑞瑜、王夢麟、吳楚楚、李明德、李建復、林子軒、林佳蓉、林亭翰、林隆璇、邰肇玫、金智娟、南方二重唱、洪小喬、范怡文、殷正洋、馬永蒂、馬永霖、馬毓芬、徐曉菁、許淑絹、許景淳、黃仲崑、黃韻玲、葉佳修、趙詠華、趙樹海、潘越雲、鄭怡(以姓氏筆畫排序)
演出票價:1000/1800/2400/3000/3600/4500
網路購票:https://reurl.cc/QdvV9M
現金購票:7-11 ibon
主辦單位: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 開麗娛樂
協辦/製作:大大娛樂
熱情贊助:MÜST 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徐哲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07.12 音樂萬萬歲 我們純真的年代—流行民歌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期,校園民歌風靡一時,年輕人紛紛寫歌唱歌,開創了本土青年原創歌謠的一片天,更扭轉了「知識青年只聽西洋歌曲」的風氣。 回首那個年代,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金韻獎」和「民謠風」,還有許多唱片公司嗅到這股「民歌」興...
民謠風校園民歌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灣 ◎陳秀喜
形如搖籃的華麗島
是 母親的另一個
永恒的懷抱
傲骨的祖先們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搖籃曲的歌詞是
他們再三的叮嚀
稻 草
榕 樹
香 蕉
玉蘭花
飄逸著吸不盡的奶香
海峽的波浪衝來多高
颱風旋來多強烈
切勿忘記誠懇的叮嚀
只要我們的腳步整齊
搖籃是堅固的
搖籃是永恒的
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
註:首刊於《文壇》290期(1973.12),由梁景峰改成歌詞,李雙澤譜曲,風行於校園,後被禁唱。收入詩集《樹的哀樂》。選入《美麗島詩集》,笠詩社,一九七九年六月;《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九歌出版社,一九八九月五月;《混聲合唱》,文學台灣雜誌社,一九九二年九月初。
--
作者簡介:
陳秀喜(1921-1991),新竹人。早期以日文寫作,包括日本傳統詩俳句和短歌,乃至現代詩。1967年加入笠詩社,自1971年開始擔任笠詩社社長直到去世,為同社尊稱為「姑媽」。其日文短歌集《斗室》出版以後,發現自己的兒女都無法欣賞,因此,又努力使用中文來創作現代詩。陳秀喜的詩創清朗易懂,意象鮮明,情感充沛,大部分主題以自然草木或日常生活為素材,詩句內容則直接表現出作者情感的真摯與民族意識的強烈。
(改編自「拾藏:臺灣文學物語」,〈跨越語言的一代,沒有跨過的那些〉:https://vocus.cc/@nmtltrans/5bad9f70fd89780001fc36fc )
--
小編鋼筆人賞析:
如果要說〈臺灣〉是陳秀喜最好的詩,那恐怕多少會起爭議,但如果說〈臺灣〉是陳秀喜最具代表的詩作之一,相信就沒什麼爭議。這首詩在白色恐怖的年代得到的「待遇」,也幾乎可說是那時代罕見。
先就詩本身來說,〈臺灣〉並不是一首難解的詩。詩人將台灣比喻成母親,將台灣豐饒的物產比喻為奶香,詩的第一段用簡單的手法將台灣與母性連結,期望給予讀者溫暖的感覺。
有溫暖,當然就要拉出殘酷的場景,才能使殘酷的場景更顯殘酷。第二段拉出海峽、颱風的意義便在於此。然而,面對殘酷的生活,只要走著與祖先一樣傲骨的腳步,記得祖先傲骨的叮嚀,那搖籃便是堅固永恆的。而最後,詩人再次提醒我們對母土的愛:「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
這首詩可以看到某種程度上陳秀喜受到日本時代的影響。「華麗島」一詞第一次被發揚光大,是日本時代詩人西川滿在各種場合中使用。戰後,《華麗島詩集》於1970年由笠詩社出版,這名詞便逐漸由擁有日本時代記憶的本土文人繼續使用。但沿用的原因大概不是殖民,而是因為臺灣的確美麗而華麗,物產豐饒吧。
與一般讚頌母土的詩相比,〈臺灣〉的特殊性在於其背後的某種性別意識。陳秀喜是第一代笠詩社詩人中最具性別意識的詩人之一。陳秀喜本身歷經過幸福的童年時光,卻遇上不幸的婚姻。雖然她與兒女關係良好(長女張瑛瑛在她去世後以其名義舉辦了十屆「陳秀喜詩獎」),但失敗的婚姻生活仍讓她對女性所處的社會痛苦相當有自覺,其詩作時常處理這方面的議題。而當其他男性詩人通常以血的歷史來召喚認同時,陳秀喜卻是以母性的溫情來召喚大家的情感。這背後不只有女性意識,更有陳秀喜詩作最大的主題:愛。
(第一代笠詩社詩人中,另一位在詩中特別能展現性別意識者是與陳秀喜同為女性詩人的杜潘芳格,我們也曾經賞析過她的〈中元節〉,雖然那首賞析主要是以母語詩歌的角度來寫的。杜潘芳格亦為第一屆陳秀喜詩獎得主,其得獎作品《遠千湖》是台灣文學極少數中、英、日三語合刊的特殊詩集)
陳秀喜本身便已是台灣詩壇的傳奇,雖然他年輕時曾以日語寫過詩,但停筆三十多年年後,卻在1967年重新開始創作詩作,從日語的短歌,到中文的現代詩,最終成為笠詩社的社長長達二十年之久,直到去世為止。她敢於反抗傳統,兩次結婚、兩次離婚。然而,〈臺灣〉這首詩,讓陳秀喜又與臺灣音樂史上的傳奇交會,讓陳秀喜的生命增添故事。
那傳奇,要從1976年開始,一名民歌歌手在淡江文理學院(淡江大學前身)的舞台上彈著吉他,唱了臺灣的民謠,但台下沒人呼應;當他唱完聞名遐爾的Bob Dylan〈Blowin' in the Wind〉後,詢問台下為什麼要花錢聽中國人唱洋歌。這提問從淡江開始,引發全台藝文界的討論,也才有後來民歌運動「唱自己的歌」。
而那歌手,便是這波「唱自己的歌」運動中最重要的推手,李雙澤。
李雙澤的一生充滿傳奇,他不只改變了臺灣的歌壇生態,其小說〈終戰的賠償〉還拿到吳濁流文學獎。他與梁景峰合作,改編了數首台灣文人的作品變成歌,如蔣勳〈少年中國〉、陳秀喜〈臺灣〉、楊逵〈愚公移山〉等。然而,在白色恐怖時代,創作必須要被審查,〈少年中國〉與〈美麗島〉都沒有通過行政院新聞局的審查。〈美麗島〉被認為有台獨意識,而〈少年中國〉則被統派人士傳唱後被判定親共。一個人能同時又左統又台獨,這也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荒謬政治局勢。
李雙澤為什麼會選擇陳秀喜這首詩來改編,由於鋼筆人手頭資料不足而無從得知。但應該是陳秀喜詩作中那對母土單純的熱愛感動了他吧。李雙澤對鄉土文學相關作家一直有所接觸,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會改編楊逵的〈愚公移山〉變成歌曲。
然而,李雙澤生前並沒有機會發表由陳秀喜〈臺灣〉所改編的〈美麗島〉。他在引發「唱自己的歌」的運動後,隔年居然就因為在海邊救援外國旅客而溺水身亡,年僅28歲。在李雙澤去世後,其淡江學妹楊祖珺與民歌手胡德夫閱讀李雙澤的手稿後連夜錄製,於李雙澤的喪禮上第一次播放。
那是1977年的事情。如果熟知台灣文學史的人,會知道一波動盪正在展開,時值人稱「鄉土文學論戰」的特殊時刻,討論臺灣當時由王拓、黃春明等人撰寫的、以臺灣中下階級的現實生活為主的在地小說屬性的論戰。這場論戰後來變成討論這群鄉土文學作家是否有「分離主義」、「台獨」、「共產黨思想」等的論戰(尤其是余光中那惡名昭彰的〈狼來了〉一文),在白色恐怖時代,這幾乎可以致命。但也可以看到,在1947年那被我們當代名為「二二八事件」的創傷的三十年後,從保釣事件(1970)、臺灣退出聯合國(1971)、中日斷交(1972)開始的一連串國際事件,國民黨已經開始無法壓下被統治者的憤怒。儘管反抗僅是地下的伏流,但隨著時間過去,這伏流終將流出地表。
而在〈美麗島〉這首歌第一次被播放的兩年後,1979年,楊祖珺發行了她生平第一張專輯《楊祖珺》,〈美麗島〉正收錄在其中。
同一年,「美麗島雜誌社」於高雄成立,而同一年12月10日,他們在高雄舉辦世界人權日的遊行,卻由於警方安插的內奸引爆警民衝突,使雜誌社成員被大舉逮捕,許多人甚至被軍法叛亂罪判處死刑,人稱「美麗島事件」。
而這首〈美麗島〉,也從一首讚揚臺灣母土之美,期盼人們固守家園的美好歌曲,變成那地下隱隱的伏流中,那代表反抗政府的臺灣獨立者的精神象徵,而受到政府的禁唱。
現在,距離美麗島事件爆發40年過去,我們也能重新檢視陳秀喜〈臺灣〉,以及楊祖珺〈美麗島〉。這首歌的禁唱顯示白色恐怖時代,政府如何恐懼所有的捕風捉影,一首單純的詩、單純的歌,就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成為了某種符碼,擁有了政治意識。如今,我們或許可以重新看待這首詩,這首歌,聽聽張懸對〈美麗島〉的翻唱與詮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9KLHKqxxmU
參考資料:
陳秀喜,詩路網站資料:http://faculty.ndhu.edu.tw/~e-poem/poemroad/chen-shioushi/
楊祖珺/李雙澤逝世40週年──〈再.見 美麗島〉: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li-shuangze-40th-death…
陳秀喜,《台灣詩人選集・陳秀喜集》(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12),頁66-67。
李雙澤wiki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D%8E%E9%9B%99%E6%BE%A4
美麗島事件wiki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E7%BE%8E%E9%BA%97%E5%B3%B6%E4%B…
--
美編:泱泱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秀喜 #樹的哀樂 #美麗島詩集 #美麗島 #白色恐怖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8/20190818.html
民謠風校園民歌 在 地圖製造 MakeWorld.t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圖製造出沒在君臨城!!!???
偶的粉絲都偷偷來,
偷偷跑去克羅埃西亞快閃SHOW
沒揪偶,想當年腦闆也是合唱團R
這其實是 海歸人聲合唱團 的快閃活動
恰逢他們到克羅埃西亞比賽,
地點就這麼剛好在冰與火之歌:權利遊戲拍攝場地,
除了唱台灣的客家民謠,也練了冰與火的主題曲,
雖然不是旅行旺季,
但也很多外國觀光客因此認識台灣!
出國鼻要忘記腦闆
克羅埃西亞毛浴巾 https://reurl.cc/W4OQeD
海龜浴巾 https://reurl.cc/vnLOyj
======================
海歸人聲合唱團
海歸人聲合唱團,成立於2019,由台灣首位獲得合唱指揮大賽首獎的青年指揮一謝斯韻領軍,創團時是由一群曾經旅居或求學在國外愛好合唱的朋友組成,才得此團名。而今也藉由海歸同等於海龜的諧音,以海龜為吉祥物,期許本團「承音樂之精髓,順庶民所向,應社會之潮流,接大地之氣勢,識世界之宏觀」。海歸人聲合唱團,除了經典、當代合唱作品以外,也擅長演唱改編自電影主題曲或校園民歌、中西流行歌,曲風創意豐富又不失水準。
海歸人聲合唱團,除了定期演出外,也致力於培養優秀青年歌手,團內有人生經歷豐富的團員,也有高音樂水準的優秀年輕團員;在音樂中,能夠拉近相差五十歲之間的距離,長輩與年輕世代的不同思維模式,也能在樂曲間產生火花。海歸人聲合唱團以成為一高水準合唱團為首要目標。
民謠風校園民歌 在 徐哲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12 音樂萬萬歲 我們純真的年代—流行民歌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期,校園民歌風靡一時,年輕人紛紛寫歌唱歌,開創了本土青年原創歌謠的一片天,更扭轉了「知識青年只聽西洋歌曲」的風氣。
回首那個年代,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金韻獎」和「民謠風」,還有許多唱片公司嗅到這股「民歌」興起的市場風向,紛紛讓旗下歌手也穿上白襯衫牛仔褲,唱起清純的「民歌風」作品,搶搭這班列車。
𝄞 POP radio Fm91.7
週一至週五 晚上11pm~1am
音樂咬耳朵 / DJ 哲緯
░► 徐哲緯 ◄░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che.way2/
☑Fc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nlyvoterhsu/
☑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rzdnbLVcBv546AJwBlvqQ
民謠風校園民歌 在 徐哲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7.12 音樂萬萬歲 我們純真的年代—流行民歌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期,校園民歌風靡一時,年輕人紛紛寫歌唱歌,開創了本土青年原創歌謠的一片天,更扭轉了「知識青年只聽西洋歌曲」的風氣。
回首那個年代,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金韻獎」和「民謠風」,還有許多唱片公司嗅到這股「民歌」興起的市場風向,紛紛讓旗下歌手也穿上白襯衫牛仔褲,唱起清純的「民歌風」作品,搶搭這班列車。
=================================================================
𝄞 POP radio Fm91.7
週一至週五 晚上11pm~1am
音樂咬耳朵 / DJ 哲緯
░► 徐哲緯 ◄░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che.way2/
☑Fc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nlyvoterhsu/
☑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rzdnbLVcBv546AJwBlv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