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北來在地特蒐:點廢殼成金—嘉義海風藝術營】2020/7/4~8/28
台灣有一小塊地方很神奇,那是最難界定的一塊「活」國土,因為它每天移動20公分,每年移動60~70公尺,那正是靠近嘉義東石的西側外海的一片沙洲——外傘頂洲。
它原本位於台灣雲林縣臺西鄉外海,但隨著沿岸流及東北季風的影響,不斷往西南方向飄移,也逐漸往台灣靠攏,預估2060年將會和台灣的土地連結在一起,但屆時你可能也再也沒有機會看到它,由於攔砂壩的影響,外傘頂洲的土地正不斷地縮減,可能在2028年就從「移動的國土」變成「消失的國土」,沒入到海下。
那天我們搭了近一小時的船程,踏上這個一望無際的沙洲,你實在很難想像,過去這裡居然曾居住近千人,沿著島的中線生活著,風吹砂自然形成的沙丘,竟能高達2、3樓層高,因而能蓄水,往底部隨手一挖便有淡水可飲用;他們有如「海上吉普賽人」般,靠著自己搭建竹子跟茅草為房,以討海與養蚵維生,時不時連海豚也成了島上的糧食來源之一,更不可思議的是島上還有賣涼水的雜貨店、藥鋪等等⋯⋯該有的都沒少。
從這樣偏遠的一小塊沙洲開始,4、5千座的蚵棚造就嘉義沿海經濟發展的榮景,在年產量20萬噸蚵殼產業中,這裡就佔了全台養殖產業的1/4,位居全球第六位。
在榮景的背後,卻是堆積如山的廢棄蚵殼,即使有工廠在清洗回收少部分蚵殼,好讓它們再度回到養殖業中再利用,卻年產出量約在10至14萬噸的蚵殼,數量過於龐大,經常被當成廢棄物隨處倒置,造成環境的髒亂與可怕的氣味,有礙觀瞻外,甚至還影響海岸線生態。
要怎麼處理?一直是當地頭痛的問題,今年 工研院串連許多業者、台灣美學職人,不斷地深入研究,終於找到蚵殼的新出路!
#點廢殼成金
蚵殼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碳酸鈣在高溫下,會生成二氧化碳與氧化鈣,他們發現加水變成熟石灰後,再吸收二氧化碳就能變成不溶於水且質地堅固的碳酸鈣,便可用於建材填充物及油漆、塑膠膜等應用,還可結合在藥錠中。
過去碳酸鈣的來源都是從大理石直接磨成粉末,但開採石材必須挖山取礦,影響山林生態,如今若能將廢棄蚵殼轉化再利用,預計1年可回收5萬公噸的量,不僅解決蚵殼的廢棄處理問題,還能補齊這項原料缺口,同時也為農漁業創造嶄新的商業模式,改善蚵農的收入,達到循環經濟的功效!
#兼具實用與美感的海風藝術營
除此之外,製成的「蚵粉」透過設計加工後,也能變成為各式各樣實用且具有美感的生活用品,這次嘉義的「 承億文旅 ✕ 工研院 ▎海風藝術營」也就因應而生。
今年七八月,工研院特別邀請三位工藝職人: 蒔和造物工作室的王芷琳、 南方設計的江玉婷和 翌耕工作坊的沈家伊,在每週末於 承億文旅 桃城茶樣子駐點,舉辦藝術工作坊。
他們利用蚵殼粉的特性,分別與水庫淤泥、藍染、手工肥皂作結合,取代原先材料中化學媒材,轉化為生活中的實用小物。邀請旅客們來一趟蚵的旅行,從「 移動的國土」認識蚵的誕生,並且入住「 #2019全台最美飯店」承億文旅桃城茶樣子,欣賞系列特展的同時,還能品嚐館內「 隨處樂料理廚房」的季節限定鮮蚵風味料理。
#蚵殼質感瓶器
擅長在不同媒材進行雷射切割、雕刻的王芷琳,對於各種媒材的應用使用十分有心得,此次她選用同樣為廢土再利用的「水庫淤泥」,將蚵殼粉與其碎片,取代傳統水泥製作中會加入的砂石,來強化結構,與瓶器結合,製成美麗的桌上小夜燈。
#蚵藍染方巾
藍染職人江玉婷分享,藍染雖然是天然植物染,但是會需要添加化學鹼劑,使用過後若無妥善處理,會造成環境的污染,這次將蚵殼粉取代原先在藍染所需的鹼性成分,利用蚵殼不規則的特性來創作不同的圖案,讓嘉義東石國小的師生們驚呼從來沒想過原來蚵仔可以這麼有趣與美麗,製作的過程也可以如此環保又令人安心。
#蚵殼奈米抗菌造型皂
沈家伊則是因蚵殼經高溫處理後,及具有天然的殺菌效果,把蚵殼粉加入肥皂原料之中,製作天然殺菌手工皂。
#主題特展
除了工藝職人們的作品,還有由聯合南臺科大創新產品設計 王文雄 (Bear Wang)教授帶領研究所一年級學生,以「開放生態互利共生為理念透過美學共享、供應廠與美學職人合作新鏈結」,進行各式各樣以蚵為主軸的創意發想,做出有趣的新產品,於桃城茶樣子一樓大廳的主題特展共同展出。
#活動報名由此去: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zSt0US1ReFsc2vdS72EXrwr3nm0ukehSMieIsBxhbbALy-Q/viewform
#嘉義海風藝術營
#工研院
#產業生態
#台灣美學生態職人
氧化鈣 二氧化碳 在 梁震明 Liang, Chen M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位於新竹芎林的紙寮窩造紙工坊,沿山溪畔而建,用桂竹為原料,在此手工造紙的時間長達百年。而當初劉姓家族在此造紙的主要用途是作為祭祀用的金銀紙,並在清末到日治初期所製造的粗紙產量高居全縣第一,也是北台灣最大供應地,直到民國50年代才逐漸沒落。
由於本身所學,經常接觸手工紙,對於浸漚竹料的處理,特感興趣,因為這裡牽涉到紙張壽命的問題。試將現場說明文字轉載如下:
先將竹子切成片狀,以一層竹片,一層石灰的方式鋪滿整個水池。浸泡大約40天,利用石灰除去竹表組織並軟化纖維。
撈起竹料,並以清水重新浸泡約7到10天左右,之後再放掉清水閒置3到4天,如此重複此過程3到4次,使其外部青皮脫盡,僅剩蓬亂如麻的竹纖維。
再以刀子切成數小節,後以石輪碾碎。整個浸漚作業約2到3個月的時間,而滷竹所需的石灰,產於橫山。
石灰是生石灰的俗稱,主要成份是氧化鈣,加水便成熟石灰,呈鹼性,酸鹼值大約為9,若與二氧化碳產生化學變化,就會產生碳酸鈣。因為石灰是弱鹼性對於纖維的傷害較小,利於紙張保存的時間。
整體來說紙寮窩處理竹子纖維的方式是屬天然漂淨的手法,且從砍採竹子,淨漚竹料,獸力碾料,腳力散料,拌料抄紙,古法壓紙,手工揭紙,到戶外晾乾,確實費時耗工,得來不易。
氧化鈣 二氧化碳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他山之石!- 德國直擊》加速減碳成企業首要任務!水泥、鋼鐵業如何撕下「排碳大戶」標籤?(11/06/2019 風傳媒)
熱浪、冰川融化、超強颱風,溫室效應越來越明顯。加速減碳,已經成為政府及企業的首要任務。
(尹俞歡 報導)工業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在製造大國德國,工業部門排放溫室氣體佔全國的4分之1,讓企業經常成為箭靶。
雖然用再生能源取代燃煤發電已是趨勢,但像水泥、鋼鐵、化學等重工業,生產過程中仍會排放二氧化碳。倡議組織「能源轉型委員會」( Energy Transition Commission )即點出,相較於發電可以改用再生能源,重工業的減碳難題還包括製程改善成本高、設備更新期程長;且重工業為減碳增加生產成本,還容易影響終端消費性產品價格。
儘管難,產業卻已意識到減碳是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去年立場一向保守的德國產業遊說團體BDI,即首度發布深度減碳報告,指出對抗氣候變遷長期能對經濟有益,而德國企業更有望在具野心的氣候保護計畫下受益。
為了跟上政府訂下的2050年至少減排8成目標,同時回應街頭上越來越高張的不滿和控訴,德國的大企業,也已陸續採取行動。在全球氣候變遷抗爭最劇的9月,我們來到德國中部,和德國鋼鐵、水泥業者面對面,了解他們如何試圖撕下「排碳大戶」的罪惡標籤。
薩爾斯吉特鋼鐵改寫製程 以氫取代煤焦做「直接還原鐵」
位在德國中部的薩爾斯吉特鋼鐵集團(Salzgitter),是歐洲最大的鋼鐵廠之一,全集團有超過100個子公司,供應包括汽車工業、食品業、營建業所需的鋼材原料,2018年營收達93億歐元。
但薩爾斯吉特也是碳排大戶,全集團的年排放量達800萬噸、佔德國全國1%。排放量之所以驚人,是因高爐煉鋼過程中,必須在高溫下加入煤焦作為還原劑、從鐵礦中煉出生鐵;要進一步純化成鋼,則還要再加入氧氣與碳反應。製程牽涉氧化還原,會釋出大量二氧化碳。
面對無可避免的碳排放,薩爾斯吉特決定直接改寫製程。這項名為「SALCOS」的低碳煉鋼計畫,計畫以氫取代煤焦作為還原劑、產出直接還原鐵(direct reduced iron)。過程中少了煤焦這個還原劑,二氧化碳產量大幅減低。
SALCOS計畫主管亞利山大.瑞德努斯( Alexander Redenius )說,透過天然氣、或再生能源電解製氫,加上以綠電驅動電弧爐製鋼,則整套新製程至2050年預計可削減85%的碳排放量。此外,由於直接還原鐵可保存期較長,操作者還可以選在再生能源量大、製氫量多時生產,成為化學儲能方式之一。
目前薩爾斯吉特已投入13億歐元進行第一階段的製氫及設備改善計畫,而未來如何透過風力發電大規模製氫、以及如何逐步將直接還原鐵製程導入既有的煉製步驟,都會是挑戰。
海德堡水泥設「實驗窯」分離和收集二氧化碳
海德堡水泥,是全球第二大水泥及第三大混凝土製造商,在全球60國有3100個生產地。位於比利時、德國邊界的Lixhe廠區,每生產1噸水泥,就會產生0.6噸的二氧化碳,乘上每年150萬噸的產量,累積年排放量相當可觀。
根據英國智庫計算,水泥業製造的碳排放量佔全球的8%,相當於僅次中國和美國的第三大排放源。水泥廠的碳排放哪裡來?水泥的原料石灰石,需經過千度高溫的窯燒加熱提煉出氧化鈣,再進一步加熱、攪拌製成水泥或混凝土。過程除了需要燃燒燃料以加熱窯體,從石灰石中提煉氧化鈣的過程,也會產生二氧化碳逸散。
為了減碳,海德堡水泥首先改變加熱窯體的方式,從燒煤改為使用生質能、或燒垃圾產熱,替代率已達65%。此外,他們也採用燃煤發電過程產生的煤灰作為水泥原料,增加循環利用、減少石灰石開採量。
但要達成海德堡水泥自己設下的2050年生產碳中和水泥目標,這樣還不夠。海德堡水泥加入歐洲業者發起的LEILAC計畫,在Lixhe廠區投入1200萬歐元興建實驗窯,透過改變加熱位置、調整溫度等方式完整分離爐中的二氧化碳和氧化鈣,讓製程中所有的二氧化碳能被收集在一處排出。
海德堡水泥替代資源主管楊.德倫(Jan Theulen)說明,目前計畫進行到第3年,實驗窯已經可分離8成的二氧化碳,純度達95%,接下來會進一步增加產能。而當這些二氧化碳能被統一收集、處理,就能減少生產過程中3分之2的直接碳排放量。
今年9月,海德堡水泥也與挪威油氣公司Equinor簽署大規模碳捕捉與封存(CCS)的合作備忘錄,希望在北海地區尋覓適合存放這些水泥製程排放的二氧化碳。
減碳投資成趨勢 降低成本「先搶先贏」
儘管歐洲企業已開始投入鉅資減碳,但現行歐盟減排管制相對寬鬆,種種減碳作為,短期還無法創造經濟效益。然而,業者仍看準長期碳排管制必將成為趨勢,誰先投資、就有機會降低成本。
海德堡水泥柏林辦公室主任克里斯多夫.萊斯費德( Christoph Reißfelder )即表示,目前集團被核配的碳排放量仍足夠、還不需要到市場上買碳權,但隨著歐盟預計在2021年制訂新的碳權分配機制、加嚴碳排放標準,未來每排放1公克的碳、就會增加生產成本。
「碳價和減碳技術的成本差距,正在快速縮小,」萊斯費德說,未來與其進入碳交易市場買碳排放權,直接投資減排,不見得會比較虧。而且,越早投入減碳技術,就是越早為碳排放管制做準備,「未來加上碳價,我們的產品就能比對手再便宜一點。」
投資減碳並不便宜,BDI即曾計算,若要在2050年減碳8成,平均每年需投入450億歐元,約等於德國GDP 1.2%,呼籲政府應盡快提出政策配套、以創造市場誘因。而跑得快的碳排大戶,儘管所費不貲,已先動起腳步,以面對未來碳排放將成為生產成本之一的事實。
面對無可避免的減碳趨勢,台灣的政府和企業,準備好了嗎?
影片資料來源:
https://youtu.be/IPlwjg0G8yo
完整文字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article/190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