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父親 的 💧中秋淚💧
他抗戰救國害祖母被共匪掃地出門⋯
每逢佳節倍思親!
我的父親早逝
他是因為抗戰
遠征緬甸 負傷,感染肝炎,
轉化成肝硬化後,吐血而亡⋯⋯。
但是,我最忘不了的 卻是
每逢佳節
父親和他帶來台灣的
那群子弟兵、老表們
佳節相聚,對泣的啜泣聲⋯⋯
父親終身最大的痛
不是 日本人 在他身上
留下的槍傷
而是 中國人 的共匪
對他母親的迫害
只因為他是
黃埔17期的「反動軍官」
他的大陸家人
因此都成了「反革命家屬」
他的母親,也就是 我的祖母
被定罪為「反革命地主婆」
沒收所有家產
掃地出門
流落在外,乞討凍餒而死⋯⋯
💧 💧 💧 💧 💧 💧 💧 💧
祖母的悲劇
在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
比比皆是
但是,對父親而言
卻是難以承受的 錐心之痛⋯⋯
我們黃家是地方望族
父親更是黃家第一個大學生
他離家負笈廣州中山大學
祖母已是 萬般不捨
想不到
在抗戰 最艱困的時刻
他又投筆從戎
在黃埔一期的鄉賢
郭禮伯中將的引介下
進入黃埔17期 廣州四分校
祖母聞訊後
簡直是
哭斷肝腸⋯⋯
黃埔四分校為了躲避戰火
一路從廣州播遷到廣西桂林
後來,更播遷到了貴州的獨山
父親的「入伍訓練」
就是在長途行軍跋涉中完成的
但是,剛在獨山安頓下來
昆崙關之役 戰事吃緊
基層軍官傷亡慘重
四分校奉命派出
在學的16期第9總隊
和17期第5和第8總隊的學生
跋赴戰場 充當排長
父親就此踏上抗戰征途⋯⋯
直到他在遠征軍
緬甸 密之那之役中
身負重傷送醫為止⋯⋯
八年抗戰
是黃埔軍校最光輝的一頁
當時,民智未開
許多國軍戰士
都是從農村徵調甚至「拉伕」而來
年輕的黃埔軍官
必須身先士卒,帶頭衝鋒
基層軍官傷亡之慘重
使得父親的戰傷
顯得微不足道⋯⋯
自古,一將功成萬骨枯
基層黃埔子弟的捨生忘死
造就了
杜聿明、廖耀湘、鄭庭笈⋯等名將
父親只得到一紙「戰場傷亡診斷書」
和一枚「抗戰勝利紀念章」⋯⋯
以及 終身未癒的
肝炎感染和「戰場創傷症候群」
常在半夜的噩夢中
嘶吼尖叫顫抖而醒⋯⋯
父親從沒誇耀過自己
挺身而出捍衛國家的英勇
倒是 終身耿耿於懷,覺得
連累了他母親、他的家人
他無求於國家、民族
對他一番愛國血忱
有所回報
但是,對於共匪
因他投考黃埔 抗戰救國
而罪延親族
甚至凌辱、折磨他母親
不得善終
他的憤怒和不平
凝聚在他的著作
「血海深仇」中⋯⋯
當然,在民國 四、五十年代
他還不知道
他那些抗日長官們的下場
這批在中華民族最危急的時刻
的 衛國英雄 , 黃埔將領
只要沒能到台灣的
後來都成了 中共的階下囚
與日軍戰犯一同關在
「撫順戰犯管理所」
刑期 最起碼都是十年起跳⋯⋯
關最久的,如黃埔一期的黃維中將
則整整關了二十五年
簡直堪比 罪大惡極 的 江洋大盜
至於,像我父親那些名不見經傳的
黃埔基層軍官、抗戰老兵
不是被槍決鎮壓
就是終生勞改⋯⋯
直到1982年,美中簽訂「817公報」
中共為了向美國
展現對台 和平統戰
才宣告「寬大釋放」
全部在押「戰犯」⋯⋯
但是,黃埔老兵
卻已經 幾乎
摧殘殆盡了⋯⋯
諷刺的是
侵華的日軍戰犯
卻早早在1956年
中共就全部釋放回日本去了⋯⋯。
😭😭😭😭😭😭😭😭😭😭😭😭
相對而言,
被中共打跑
逃到 台灣的 黃埔子弟
當然是相當幸運的
今年九月二十九日,
是黃埔在台「復校」七十週年
換言之,也應該算是
「黃埔」被中共解放軍
打跑到台灣的「校恥日」
想不到,卻有些「榮辱不分」
的黃埔校友
卻開起了「慶祝大會」
天啊!黃埔被打到台灣來
很光榮嗎?
很值得慶祝嗎⁉️⁉️⁉️⁉️⁉️⁉️⁉️⁉️
更想不到
有一個率先舔共的
黃埔退役上將陳廷寵
居然在「慶祝大會」上
大放厥辭
臭表他們才是
「中國人的 驕傲的 象徵」
今天是中秋節
回想起我黃埔老爸
生前每年的中秋淚
我就忍不住
想痛罵這批
沒為國家打過仗、流過血
退伍後反而去舔共的
「太平退將」們
真是恬不知恥!
而陳廷寵貴為上將
不為死難於共匪之手的
黃埔前輩們討公道
還成了帶頭舔共
敗壞黃埔精神 的 「黃埔膿頭」
更是「恬不知恥」中的
「無恥之尤」⋯⋯⋯!
還好意思說什麼是:
「中國人的 驕傲的 象徵」⁉️⁉️⁉️⁉️
江洋大盜意思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土地認同需要時間可以理解,但是若連敵人是誰都不知道或是選擇性遺忘,就是成為「賣國賊」的開始
有人面對恩怨、面對威脅的重要性,不如一張人民幣的厚度
黃埔父親 的 💧中秋淚💧
他抗戰救國害祖母被共匪掃地出門⋯
每逢佳節倍思親!
我的父親早逝
他是因為抗戰
遠征緬甸 負傷,感染肝炎,
轉化成肝硬化後,吐血而亡⋯⋯。
但是,我最忘不了的 卻是
每逢佳節
父親和他帶來台灣的
那群子弟兵、老表們
佳節相聚,對泣的啜泣聲⋯⋯
父親終身最大的痛
不是 日本人 在他身上
留下的槍傷
而是 中國人 的共匪
對他母親的迫害
只因為他是
黃埔17期的「反動軍官」
他的大陸家人
因此都成了「反革命家屬」
他的母親,也就是 我的祖母
被定罪為「反革命地主婆」
沒收所有家產
掃地出門
流落在外,乞討凍餒而死⋯⋯
💧 💧 💧 💧 💧 💧 💧 💧
祖母的悲劇
在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
比比皆是
但是,對父親而言
卻是難以承受的 錐心之痛⋯⋯
我們黃家是地方望族
父親更是黃家第一個大學生
他離家負笈廣州中山大學
祖母已是 萬般不捨
想不到
在抗戰 最艱困的時刻
他又投筆從戎
在黃埔一期的鄉賢
郭禮伯中將的引介下
進入黃埔17期 廣州四分校
祖母聞訊後
簡直是
哭斷肝腸⋯⋯
黃埔四分校為了躲避戰火
一路從廣州播遷到廣西桂林
後來,更播遷到了貴州的獨山
父親的「入伍訓練」
就是在長途行軍跋涉中完成的
但是,剛在獨山安頓下來
昆崙關之役 戰事吃緊
基層軍官傷亡慘重
四分校奉命派出
在學的16期第9總隊
和17期第5和第8總隊的學生
跋赴戰場 充當排長
父親就此踏上抗戰征途⋯⋯
直到他在遠征軍
緬甸 密之那之役中
身負重傷送醫為止⋯⋯
八年抗戰
是黃埔軍校最光輝的一頁
當時,民智未開
許多國軍戰士
都是從農村徵調甚至「拉伕」而來
年輕的黃埔軍官
必須身先士卒,帶頭衝鋒
基層軍官傷亡之慘重
使得父親的戰傷
顯得微不足道⋯⋯
自古,一將功成萬骨枯
基層黃埔子弟的捨生忘死
造就了
杜聿明、廖耀湘、鄭庭笈⋯等名將
父親只得到一紙「戰場傷亡診斷書」
和一枚「抗戰勝利紀念章」⋯⋯
以及 終身未癒的
肝炎感染和「戰場創傷症候群」
常在半夜的噩夢中
嘶吼尖叫顫抖而醒⋯⋯
父親從沒誇耀過自己
挺身而出捍衛國家的英勇
倒是 終身耿耿於懷,覺得
連累了他母親、他的家人
他無求於國家、民族
對他一番愛國血忱
有所回報
但是,對於共匪
因他投考黃埔 抗戰救國
而罪延親族
甚至凌辱、折磨他母親
不得善終
他的憤怒和不平
凝聚在他的著作
「血海深仇」中⋯⋯
當然,在民國 四、五十年代
他還不知道
他那些抗日長官們的下場
這批在中華民族最危急的時刻
的 衛國英雄 , 黃埔將領
只要沒能到台灣的
後來都成了 中共的階下囚
與日軍戰犯一同關在
「撫順戰犯管理所」
刑期 最起碼都是十年起跳⋯⋯
關最久的,如黃埔一期的黃維中將
則整整關了二十五年
簡直堪比 罪大惡極 的 江洋大盜
至於,像我父親那些名不見經傳的
黃埔基層軍官、抗戰老兵
不是被槍決鎮壓
就是終生勞改⋯⋯
直到1982年,美中簽訂「817公報」
中共為了向美國
展現對台 和平統戰
才宣告「寬大釋放」
全部在押「戰犯」⋯⋯
但是,黃埔老兵
卻已經 幾乎
摧殘殆盡了⋯⋯
諷刺的是
侵華的日軍戰犯
卻早早在1956年
中共就全部釋放回日本去了⋯⋯。
😭😭😭😭😭😭😭😭😭😭😭😭
相對而言,
被中共打跑
逃到 台灣的 黃埔子弟
當然是相當幸運的
今年九月二十九日,
是黃埔在台「復校」七十週年
換言之,也應該算是
「黃埔」被中共解放軍
打跑到台灣的「校恥日」
想不到,卻有些「榮辱不分」
的黃埔校友
卻開起了「慶祝大會」
天啊!黃埔被打到台灣來
很光榮嗎?
很值得慶祝嗎⁉️⁉️⁉️⁉️⁉️⁉️⁉️⁉️
更想不到
有一個率先舔共的
黃埔退役上將陳廷寵
居然在「慶祝大會」上
大放厥辭
臭表他們才是
「中國人的 驕傲的 象徵」
今天是中秋節
回想起我黃埔老爸
生前每年的中秋淚
我就忍不住
想痛罵這批
沒為國家打過仗、流過血
退伍後反而去舔共的
「太平退將」們
真是恬不知恥!
而陳廷寵貴為上將
不為死難於共匪之手的
黃埔前輩們討公道
還成了帶頭舔共
敗壞黃埔精神 的 「黃埔膿頭」
更是「恬不知恥」中的
「無恥之尤」⋯⋯⋯!
還好意思說什麼是:
「中國人的 驕傲的 象徵」⁉️⁉️⁉️⁉️
江洋大盜意思 在 昔外籍新娘今美國大媽布魯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幾個月以來,常聽到社群裡的大家在罵美國人寧死都不帶口罩、不見棺材不掉淚的文化。
我必須丟臉坦承...其實我還蠻能理解的耶!
在SARS爆發又消失那年的秋天赴美的我,完全沒追到台灣十幾年來逐漸發展出的口罩文化。加上在美國人圈子裡混了這麼久,難免被同化許多。每年回台灣看到有人戴口罩都覺得挺突兀,交談時無法看到對方表情也覺得訊號模糊有些困擾。
在疫情爆發前,美國不戴口罩的文化已經大到是理所當然的社會習俗,也變成沒有人去質疑細想的反射觀感。很多美國人看到路人戴口罩下意識會產生的反射觀感,大概就像是台灣人看到路人滿臉刺青可能會有的突兀不適感。
就算自己其實不在乎旁人戴不戴口罩的人,也因為深知這個動作很可能會讓週遭大眾感覺不舒服,而選擇不去執行。這幾乎可算是一種社會的同儕壓力,所以倒也不全是痴狂到什麼不見棺材不落淚。
(雖然的確也有少數人很需要見一下棺材...不過我相信這種人哪國都有)
身邊許多一天洗二十幾次手的美國人同事,其實都怕得很,可能也都偷偷希望能戴口罩以保護自己,可是那種不好意思的想鑽地洞的羞愧感真的就是大到讓口罩怎樣都戴不上臉。反正哪也買不到口罩,剛好就是一個讓他們輕鬆下的台階。
身邊各種種族間,似乎又以年紀較長的經典主流款白人最ㄍㄧㄣ。
銀行裡一個五十好幾歲的經典主流白人姨媽型同事,因為是理財專員所以仍必須每天進分行上班。我看得出來她明明緊張得要命,可是不管我怎麼勸,她怎樣就是無法讓口罩上臉。一面害怕疫情,一面又無法接受戴口罩見人,最後寧願請假三週直接躲家裡避難。
台灣的大家可能會覺得荒謬,不過這種感覺我懂。
三週前加州宣佈禁足令,公司宣佈我們投資顧問全面在家工作,不過由於銀行照常營業,我偶爾仍需要進分行與客戶開會處理一些緊急事宜。
禁足令之後第一週,我就得去開兩個會議。保羅載我去上班,車子停在分行前,我看著手中口罩竟然花了幾分鐘天人交戰了好大一番。
當時我們面積比整個台灣還大的全郡只有五十幾個確診病患。因為數字還太小,顧慮到病患隱私法,郡政府無法宣佈哪些城鎮有幾個患者。
雖然知道確診數字小的主因應是當時病毒檢測上的困難,不過數字小也比較容易讓人產生「應該不會有事吧」的僥倖幻想。銀行畢竟又不是沒人認識我的超市,身邊是我以後每天都要相處的同事們跟很重要的客戶們。戴著口罩手套出現,我真的不知道會產生什麼輿論反應。
理性上我知道實在很白痴,口罩當然要戴,可是這種壓力讓戴口罩這個動作感覺超冒險超需要勇氣的啊。
好險我身邊也充滿了don’t give a f@ck的美國人,第一號就是長工司機保羅。他鏗鏘有力地堅持我一定要戴口罩戴手套全面保護好自己,還表示不敢相信我竟然會考慮不戴口罩進出銀行這種公共場所。
(我眼瞄前頭分行玻璃落地窗,完全沒有人戴口罩)
接著我還又打電話給我一手拉拔大的投顧徒弟,問他最近進分行上班有沒有戴口罩戴手套,會不會怕同事客戶異樣眼光。
警覺性一向很高的美國人徒弟也是鏗鏘有力地回答:「Of course!F@ck them!」
就這樣被左右夾攻鼓舞激勵,我才得以勉強鼓起勇氣,在全分行職員只有我一個人戴口罩手套的情況下感覺很丟臉地工作了一整天。
還好與我會面的幾個白人客戶,完全沒在戴口罩的,竟然都對我戴口罩這事表示慶幸。
禁足令後的那個週末,我跟保羅去Home Depot買修老屋用的建材。
南加州郊區被關在家裡閒著也是閒著,顯然大家都打著好好趁機DIY房屋裝潢維修一番的主意,Home Depot竟然人還挺多的。當時除了我和保羅之外,我只看到一兩個非亞洲路人戴著口罩,三四個路人戴著手套。
一週後我們再次上Home Depot。這個時候本郡病毒檢測狀況大幅好轉,確診數字自然快速上升,郡政府也開始公告哪個城鎮有幾例了。Home Depot人仍不少,這一回陸陸續續看到八九個戴口罩的非亞洲人,戴手套的更多。終於有點可以戴著口罩光明正大走在陽光下的感覺了!
同一時間病毒檢測規模快速擴大,車子Drive-thru的檢測站在各地越來越頻繁出沒。另一家分行的一個同事只是覺得沒嗅覺又背部無名痠痛,就輕鬆得到病毒檢驗,然後竟然確診!之前曾進同一家分行開會、一直都口罩手套戴好戴滿的我徒弟,也因為心有疑慮突然覺得自己好像也沒了嗅覺,而成功跑去做了檢驗。(好險沒中)
上週日我們去Home Depot採買時...哇塞根本就是HBO的Watchmen真人版啊。戴上口罩的路人比沒戴的多很多,好讓人振奮喔!各種style的DIY口罩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耶!有江洋大盜與忍者狀的,有防毒面具狀的,有高領直接高到鼻子上的,有圍巾直接繞臉繞頭髮的,有尿布厚片狀的,有South Park的Kenny style...讓我突然覺得自己臉上的外科口罩一下子弱掉了。🤣
雖然千呼萬喚始出來,在短短兩個星期內,大家都覺醒了也都再不顧羞恥丟臉地戴上口罩了。讓我驚異人類的適應性有多強,也想對戴上口罩的非亞洲路人比大姆指給個讚說聲Good Job!
然後兩天後的上週二,本郡竟然發佈了要求民眾出門不管上班開車散步都要全面戴口罩的規令,終於讓想戴不想戴的大家都有了台階下。
我的經典主流款白人姨媽型同事,也同一時間傳來了她親手針織內套濾網的口罩照片。
這兩週來我家附近超市幾乎全面回復正常,奶蛋肉麵包都常常滿架,消毒用品與衛生紙也聽說沒這麼難買了。聽在醫院上班的親友跟客戶說,因為非緊急性的手術與檢驗全面取消延期,其實醫院還蠻冷清的,大家都在努力準備可能即將到來的高峰期。
保羅與我每天早上八點到十點當自學爸媽,十點多把兩少爺帶去鄰居我媽家放生後再分別快速處理公事,然後兩人開半小時車程去修房子,修到晚上才去接兩少爺回家睡。雖然很累很忙,不過少了要早起衝上班上學的日常壓力實在很爽,就這樣無限循環其實也還蠻愜意。
在這一點都不正常的狀態下,其實感覺還挺正常的。在這種時候還能有這樣的感覺,我真的覺得好感恩。
#可惜不能就這樣退休算了
#真怕再也回不去了
#為了跟流行只好在外科口罩外綁上越野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