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818商周 他靠省錢存下一棟房:要把「無痛消費」想像成「皮肉痛」
商周原址→https://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3005825
撇開電動機車、汽車不談,如果你跟我一樣是生活在大台北地區的機車族,你每月的停車費大約是多少呢?你通常願意花多少時間找免費停車位?還是你覺得停車1次20元也在斤斤計較是怎樣,有車位當然就直接停了,幹嘛囉哩叭唆的!
像這樣的「小額支付」你有感覺嗎?雖然我們都該具備使用者付費的觀念,但如果在有機會停免費停車格的前提下,卻懶得試著尋找,小心你的錢正在不經意中一點一滴地流失。
將「無痛消費」想成「皮肉痛」......↓
請你跟我一起這樣想:如果每天停車1次花20元,1個月就是600元。如果你在住家附近停車繳1次,到公司附近停車再繳1次,那1天就要繳2次也就是40元,1個月就是1,200元。
無論是600元還是1,200元都已經不是小錢了,以1天3餐,每餐100元換算,起碼可以讓你吃2天~4天了。假設你能省下600元或1,200元的同時,再跟那些不省這些錢的人相比,一來一回的差距就是1,200元或2,400元了。
至於該花多少時間找免費停車格?我最多只花5分鐘。當然如果是你很熟悉的地方往往不用2分鐘就能找到,我進一步說明。
把錢轉換成時間,根據最新公布的基本時薪是160元,換言之1分鐘就是2.67元,而用20元換算是7.5分鐘。也就是說,如果你為了省20元而花超過7.5分鐘找免費停車位就不划算;可是如果你花不到5分鐘找車位,也就是13.4元的時間成本,便找到免費的車位因而省下20元,一來一往你還是省了6.6元,既然如此,在行程不趕的前提下,為何不花個5分鐘試著找免費停車格呢?
還有,你知道20元的利息要如何產生嗎?必須要有1萬2,000元的錢母,搭配年利率2%的投資工具,還要花1個月的時間才能產出20元。因此,就算是20元也是得來不易啊!
月租5折超便宜?抱歉我選免費的!
我的公司位於仁愛路、敦化南路圓環一帶,這裡非常難停車,尤其在台北市主要幹道的停車格都開始收費以後,免費的車位就變得極少。但,你相信嗎?我到現在幾乎都還是能夠找到免費的機車停車格,我付費停車的頻率1年頂多1次~2次而已。
記得在2019年8月中,公司周遭的機車停車格開始實施收費制沒多久,我的機車後座被釘上了1張20元停車繳費單,還被釘了1張「機車格月租300元」的紙條。當我進一步了解後,得知是附近辦公大樓的室內停車場對外招租,就在我公司的正後方,月租金300元換算1天只要10元,跟戶外比起來等於是打了5折!
業者相當聰明,因為他們是將閒置的汽車格當機車格使用,1格汽車格可停4台~5台機車,能替辦公大樓增加社區基金,物盡其用值得讚許!只不過,業者聰明,我更懂得精打細算。
到底要不要花300元租機車位?我認為要實測後才能決定。一來是我真的很會找免費機車格,二是禮拜天本來就不收費,所以實際上1個月有4天是免錢,停車費的計算基礎應是:戶外520元/月、室內300元/月。
再來,我相信附近有一定比例的上班族都跑去租每月300元的室內機車格了。而在停車需求總量不變的前提下,我判斷只要忍耐一段時間,找到戶外免費機車格的機率就會提升。果不其然,自從8月23日停過1次20元的戶外機車格後,至今我都還沒有花錢停車過,所以我現在每月的停車成本依舊保持「趨近於0」的紀錄。想到每月都能替自己省下數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的停車費,心情就很愉悅!
因此,當你問我到底要停每次20元的戶外車位,還是租月租金300元的室內車位呢?我的答案是:「抱歉,我選免費的!」
買車容易養車難
順帶提一個講到快爛掉卻攸關你能否加速存錢的觀念:別太早買汽車!
汽車不僅昂貴,而且一落地就折舊。汽車怕刮傷變醜,內部要保養,外部也要清潔。可機車就不同了,縱使外殼傷痕累累我也不心痛,反而覺得這是防止被盜牽的「保護色」。
而且在台北市要找汽車停車格很困難,停車費比機車貴,機動性也差,尤其到了尖峰時刻,看著擁擠的車陣,頓時慶幸自己騎車能夠一路暢行無阻!另外包括每年的持有成本(稅金)、保養成本也差很大。
另外,買汽車還會嚴重拖累你的存錢速度,在被動收入大於或等於生活開銷以前,盡量不要買汽車。
書籍簡介_省出一棟房:24招易上手的存錢絕技
出版社:台灣遊讀會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5/31
作者簡介_陳泰源
現職:東龍不動產仲介公司資深經理
從業超過10年的專任約房仲、客串無數戲劇的特約演員、尾牙與婚禮的最佳主持人、長期榮登熱銷榜的作家、超級偶像第7屆的入圍歌手、分享房地產知識的講師,六位一體的斜槓小生。
歷經參選議員失敗、被黑心房仲店長詐騙及交易糾紛,人生最高負債達380萬元,仍自不量力買了2萬美元6年期的儲蓄險保單,展開一連串從負債→還債→省錢→存錢→最終圓夢買房的歷程。明明家中富裕,卻仍堅持靠自己努力,把存錢當有趣,號稱「台版貧窮貴公子」。
雖已買房,但至今仍不懂股票與基金,希望透過本書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不懂投資沒關係,只要養成低度消費的習慣,就已經具備人生逆轉勝的DNA!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8/210818_19.html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7Car小七車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onda 正式發表全新小改款 2022 Passport,針對外觀進行重新修飾,導入新式的車頭設計與後保險桿,使其看起來更加硬派、更符合越野精神。在這次改款當中,Passport 亦追加全新的 TrailSport 車型,具備專屬的空力套件,強化車輛整體的粗曠風格。 #Honda #Passpo...
汽車防刮條 在 8891汽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商旅也吹跨界風!VW發表Caddy PanAmericana
做工的商用車加入跨界風格會怎樣?VW新推出的Caddy PanAmericana為你示範!
●17吋雙色鋁圈
●黑色防刮塑料
●專屬車名飾條
#VW #Caddy #商旅
https://c.8891.com.tw/news/volkswagen/caravelle/13130?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20posts%20promotion
汽車防刮條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譚新強:不可輕視拜登 更不可輕視美國
拜登雖是美國史上年紀最大的總統,競選時更經常被特朗普形容為老人癡呆,但上任尚未夠100天,已做了不少事情,不禁令人刮目相看。
最重要成就當然是加速接種疫苗,現今速度已提升至每日近300萬劑,已接種最少一針人數已超過1億人。近日拜登宣布上任100天的接種目標由1億劑翻倍提升至2億劑。
拜登認真治疫,成效立竿見影,每天確診人數已從非常恐怖的30萬,死亡人數4000多,回落至每天確診約6萬,死亡約700。社會逐漸重開,上周復活節期間,每天飛機乘客數目已回升至約150萬,因此美國疫情亦已呈反彈迹象。拜登苦口婆心,提醒國人抗疫仍未成功,且變異病毒已殺入美國,必須維持社交距離;但很多人不理,馬上衝出去玩,民族性格使然,無辦法!
美國接種疫苗速度比全球大部分地區快(中國務必急起直追),總算對國民有點交代,但亦體現美國的無比自私,囤積大量疫苗,導致大多數貧窮國家拿不到,已出現世衛警告的「災難性道德失敗」。即使西方各國也出現醜陋疫苗爭奪戰,加拿大雖已訂購5倍人口的超比例疫苗數量,但仍出現嚴重缺貨情况,已宣布第二針疫苗接種時間將延遲4個月,有效性必然降低。歐洲更慘,正面對第三浪的變異病毒,但BioNTech疫苗供應不足,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又確有嚴重問題,出現不少相關血栓死亡個案,不少歐盟國家又再停止使用。香港政府和不少香港人迷戀英國,聽到牛津已肅然起敬,但科學歸科學,人命關天,在此再次呼籲,港府應盡快取消阿斯利康疫苗的訂單。
拜登治疫有功,民望不錯,現支持率53.6%,遠比特朗普同期的40.4%高,所以有足夠動力促使國會通過1.9萬億美元的緊急刺激方案。且得勢不饒人,拜登連消帶打,繼續推銷高達2.3萬億美元的基建方案,同時亦建議把企業所得稅提升至28%。共和黨人當然極力反對,批評計劃中包含大量浪費。民主黨方面,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沃倫(Elizabeth Warren)和眾議員奧卡西奧—科特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 AOC)等,則批評方案仍未到位,需要更宏大綠色經濟計劃,亦應增設針對億萬富翁的「財富稅」(wealth tax),但亦有較傳統民主黨人如前財長薩默斯擔心過度刺激經濟,引發通脹重臨,經濟變得過熱,反而縮短經濟增長期。
美多管齊下 今年GDP增長或達7%
治疫有進展,加上接近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 MMT)的極度寬鬆貨幣政策,再加上接近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的財政刺激政策,美國經濟強力反彈,預測今年GDP增長或高達7%,或比中國還要高!上月美國新增職位超過90萬份,失業率降至6%,估計年底前可回落至5%以下。市場確有點擔心通脹,10年債息一度回升至1.75厘,但現已回落至1.65厘。一如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所說,通脹長期低於2%目標,通脹預期不可能一下子改變過來,即使短暫超標也不用擔心,反而是好事。2月PCE報1.4%,PPI升至2.8%,但只反映經濟剛重開,不少供應鏈出現短暫供不應求情况,例如半導體芯片。不少人本預測美元,在財赤大增下,必大幅貶值,但今年美匯指數不跌,反微升了2%。美國最擅長的股市就更厲害,拜登上任至今,標指已升了6%,比最吹水的特朗普同期表現的4%還要好。早說過民主黨執掌白宮時代的股市表現比共和黨更好!
更重要的是拜登的所謂「美國救援計劃」(American Rescue Plan),並非只是一個短期拯救方案這麼簡單,部分為福利政策的結構性改革,包括為單親媽媽提供長期援助,對少數族裔幫助最大,有人甚至預測可減少貧窮人數30%!分為8年的基建方案,長遠作用應更大,不止將翻新日久失修的公路、橋樑、隧道和機場等設施,更將大力推行電動車與充電樁網絡,同時提升電網和再生能源。部分計劃亦包含大量增加教育和科研經費。
主流傳媒如《紐約時報》,已開始吹捧拜登正帶領着一場影響深遠的「大政府革命」,推翻從40年前開始的所謂「列根革命」,列根當年在就職演講中說:「Government is not the solution to our problem, 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今天面對疫病大流行和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不可能倚賴個人或企業來解決,確需要強大和有遠見的政府來領導政策,其實更需要全球合作。
美國擅長打造超級大牛市
有人指出,2008年美國次按引發金融海嘯,結果由中國放水4萬億人民幣大建高鐵,帶領全球走出危機,但至今仍在消化債務。今次疫情,不論源頭,大規模爆發確從武漢開始,但中國經濟政策一直克制,反而美國不停放水,現在更計劃以扶貧和基建來刺激經濟,明顯在模仿中國行之有效的大政府政策!所以有些人亦預測美股表現將近似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A股,今年見頂,然後徘徊數載。
股市很難講,什麼都有可能,亦未必與實體經濟有太大關係。但按過去經驗,美國最擅長(中國相反)的正是打造愈來愈長,可以長達10年,甚至20年的大牛市。去年牛市終被疫情打斷了,但反彈亦超預期般迅速,未到年底已創新高。我無意估頂,但美國充滿流動性,且投資者永遠樂觀,不少人已在討論會否再現一次「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雖百年前的世紀泡沫最終也爆破,更招來大蕭條,但黃金十年,如小說《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中的燦爛派對,所有人紙醉金迷,活在當下,誰管過後的「宿醉」(hangover)有多痛苦!
在2001年,「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提出了一個他認為是市場價值的最佳指標──股市總值兌GDP比例,自此被稱為「Buffett Indicator」(BI)。巴菲特的建議非常簡單,如BI跌至70%至80%,買入股票的中長線贏面非常大;但當BI升至200%時,他形容危險程度就有如玩火。BI有點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的周期調整市盈率(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Earnings Ratio, CAPE),有參考價值,但未必能幫你發達。BI在1999至2000年科網股1.0泡沫期,一度短暫升至200%,不久之後就爆破(巴菲特也是事後孔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夕,BI反而只約140%。
我近日剛想起BI,無獨有偶,前天竟看到馬斯克(Elon Musk)向「女股神」Cathie Wood垂詢有關BI問題:「標普500總市值兌GDP比例已達150%,總市值BI更高近230%,市場是否已亮起紅燈?」近日Wood手風雖不太順,但仍不失其大好友風格。她答案兩點,分母和分子,分母的GDP產自工業革命年代,早已過時,不能準確量度數據年代的生產力進步,因此嚴重低估了GDP數值。我也有同感,但總不能說說就算,必須有完整理論和數據支持。分子方面,Wood認為現今科技經濟已逐漸成熟,有盈利支撐,且增長快速,跟2000年時不可同日而語。她更提到通脹溫和,證明盈利質素變得非常高,言下之意即是股市合理估值,可較從前的水平高。
大政府革命倘成功 美貧富懸殊將拉近
大致上贊同她的解釋,但漏了其他4個重點:
(1)利率水平對合理價值有極大影響,所以能否支撐高BI水平,取決於聯儲局掌控能力。通脹不足為懼,加密貨幣(crypto)功能在炒,並非替代美元,人民幣國際化遙遙無期,在在反映可見將來,美元地位穩如泰山。
(2)拜登的大政府革命亦很關鍵。如成功,貧富懸殊拉近,社會變得較穩定平和,綠色高科技經濟亦可帶來很多創新機會。
(3)美國亦非常擅長操控傳媒。雖然不少世人已看穿西方傳媒的假面具,但無奈中國傳媒影響力仍遠遠不及西方。美國人包括傳媒,不論左右,都自誇非常愛國。愛國固然是高尚情操,但絕對沒有中立,愛國必須偏頗,必會有雙重標準。愛國與國家主義,甚至種族主義,只有一線之差,差別區分亦非常主觀。在中國崛起的世紀挑戰面前,西方傳媒絕不會示弱,絕不會大力自我批評股市泡沫,只會久不久提醒一下,製造一些健康調整,使到慢牛股市走得更久更遠。
(4) Wood漏了最重要的一點是美國企業雄霸全球。數據年代,美國Big Tech的全球優勢,可能比石油年代的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通用汽車(GM)和波音(Boeing)更大。FAAMNG等企業的盈利來自全球,增長快速,賽道仍很長。所以根本以美國股市總值跟美國本土GDP作比較,已很過時,意義也不大。要比的話,可能要以全球GDP減去中國GDP作為分母來計算。
兩三年前,不少中國科技龍頭企業如阿里(9988)、騰訊(0700)、華為、字節跳動和小米(1810)等,雄心勃勃,都有衝出國際,跟美國Big Tech一較高下,爭奪全球巿場霸權的壯志。不幸經歷不公平的貿易和科技戰,和不停的無道德底線抹黑,已形成對中國企業極不利的國際環境。
被美國打壓的企業如華為和字節跳動,中國比較支持。較莫名其妙的是對尚未被美國真正開火的科技龍頭如阿里和騰訊等,自己反而有點過敏,已急急展開反壟斷調查。近日美國最高法院,極少開金口的大法官托馬斯(Clarence Thomas),也提出有可能需要把Big Tech監管如公共事業。但為時尚早,即使有監管,美國也絕不會愚蠢到真的搞死FAAMNG等科技龍頭企業,他們對美國的全球霸權太重要了。
中國科技龍頭創始人「退休」是浪費
中國科技龍頭的CEO廚房已變得超熱,不少創始人紛紛急流勇退,有的享受打打太極,打打高爾夫球的「退休」日子,有的搖身一變成慈善家。有的更妙想天開,人到中年,突然想重拾當科學家的初心。志氣可嘉,但不幸科學家跟運動員一樣,黃金時間都在少年,大部分的偉大發現如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以至薛丁格的量子力學方程式,都是在30歲前完成的。相反,對企業家來說,40歲後的中年,才是黃金時間。年輕企業家提早「退休」,可能有助宣泄仇富情緒,但其實是一種可惜的浪費,亦對真正收窄貧富懸殊沒甚幫助。
壟斷固然不好,有一定經濟代價,扼殺不少初創企業的創意、盈利,甚至生存空間。一個餅分得較平均,亦確對社會和諧有幫助。但說到底,不可太過故步自封,無論人口或GDP,中國都只佔全球20%不到,如何先把餅做大,爭取更大市場份額,不是更重要嗎?
勿忘西方人喜征服全球
最近拜登已說得很明白,美國加上歐洲和亞洲盟國的GDP,佔全球的60%,遠比中國大。言下之意是只要團結,定必能抑制中國崛起。
中國雖已表明發展的目的並非超越美國,而是不斷超越自我。但請不要忘記西方人(尤其美國人)的特性,從十五世紀的航海探險年代起,已喜歡征服全世界。雖說帝國主義年代已過去,但西方人仍霸佔全球最大面積,最肥沃的土地,絕大部分發達國家亦屬於西方人。現今數據年代,除軍事外,資訊科技最重要,其實金融也只是資訊行業的一種。美國企業擁有無止境野心,即使中國只安於現狀,美國也絕不會長期接受此「8比2」的比例,仍必企圖攻破防線,征服中國市場。
最後想起華盛頓的至理名言:「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中環資產持有GM、facebook、Amazon、Apple、Microsoft、Netflix、Google、阿里、騰訊及小米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汽車防刮條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Honda 正式發表全新小改款 2022 Passport,針對外觀進行重新修飾,導入新式的車頭設計與後保險桿,使其看起來更加硬派、更符合越野精神。在這次改款當中,Passport 亦追加全新的 TrailSport 車型,具備專屬的空力套件,強化車輛整體的粗曠風格。
#Honda
#Passport
#TrailSport
首先在外觀部分,原廠表示 2022 Passport 的 A 柱位置前移,車頭經過重新設計,換上面積更大、更方正的水箱護罩,下方氣壩的防刮飾條較過往更為凸出,前保桿側面的通風口能夠讓空氣通往至前輪拱內部以提高空氣力學表現。車尾方面,下方換上口徑更大雙出尾管設計,後保險桿造型也與車頭相互搭配,採用大量黑色防刮飾板處理。輪圈配置部分,TrailSport 車型配備全新 18 吋造型鋁圈,而 EX-L 和 Elite 則是配備 20 吋鋁圈。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6804/first_2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汽車防刮條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Ford 今日 9/16 推出小改款 Fiesta 車系,針對內外觀升級,也導入 48V 輕油電動力等新科技,提供 Trend、Titanium、Active、Vignale、ST-Line 及 ST 等編成。
#Ford
#Fiesta
#小改款
外觀方面,小改款 Fiesta 在車頭部分將廠徽自前保險桿上緣接近引擎蓋處,移至新款八角形水箱罩當中,前保險桿氣壩造型變得更為立體,頭燈導入支援 Glare Free智慧型防眩光遠光燈的 LED 矩陣式光源搭配新款 LED 導光式日行燈,車尾導入燻黑式 LED 導光條燈組,Active 搭載專屬跨界防刮套件及車頂架,ST 及 ST-Line 擁有專屬空力套件,Vignale 則配置鍍鉻套件。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6719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汽車防刮條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oyota 國內總代理和泰汽車今日 12/7 於南港營業所舉辦 Sienta Crossover 上市發表會,提供 5 人座、7 人座,建議售價分別是新台幣 74.9 萬以及 82.9 萬。
#Toyota
#Sienta
#Crossover
此次新推出的 Sienta Crossover 外觀上具備專屬空力套件設計,包括霧銀前下擾流飾板、車身同色日行燈飾條以及日行燈飾蓋。側視部分,導入霧黑防刮車門飾板與側裙。此外更追加了運動化車頂飾條以及黑色車頂(專屬選配套件)。車尾造型新增亮黑後尾翼與專屬徽飾,搭配 CROSSOVER 專屬後保桿設計,包括車身同色後尾燈飾條、霧黑防刮尾門飾板、霧銀後下擾流飾板以及防刮後保桿飾板。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1009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