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不開的一本書,一些事】
Cathy Park Hong《Minor Feelings》
也不是說有意避開,就是知道了很久,沒拿起這書來讀。本書在2020年初出版,作者是一位美國韓裔著名詩人,這是她的第一本非詩集/非小說作品,書的副題是"A reckoning on race and the Asian condition":「種族和亞裔處境的反思」,隨著全球疫情後出現的反華情緒,和特別在美國發生襲擊亞裔人士個案數目大幅上升,令亞裔美國人身分認同成為熱門話題,而這書在今年初推出了 paperback,過去只讀沉悶的政經書籍的我,本來近期集中睇小說,但 Hong 的這書,再也避不開。
本書名列去年多個年終書評十大名單中,只不過是短短二百多頁、七篇文章,有什麼特別?作者以自己第二代韓裔美國人的身分和個人經歷,包括自己和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的故事,探討了種族、結構性種族歧視,和在白人社會主導下成長的影響等題目,也因為她是詩人和藝術家,特別討論了小時學習英文為第二語言,從而讓她對這語言有更敏感了體會和應用,和一些在藝術社群中亞裔面對的問題。
Hong 成長家庭環境中上,住在白人居住地區,甚至家有私家泳池,但不忘提醒讀者小時候住在洛杉磯Koreatown的「基層」地區,不過在1992年當地發生的黑人與韓裔種族衝突前,父親生意有成,已經搬走。與我之前介紹美國越南裔詩人/作家 Ocean Vuong 不同的,是後者以難民身分移居美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一直貧苦地工讀,Hong 讀的是私立大學,但二人對英文為第二語言的體會,在他們作品中,可見相似的地方。
尋找一起走過的經歷
兩人相似的經歷,還有是一個刻苦、堅強但對子女十分嚴厲的母親,就像我們在流行文化中阿信再加「虎媽」的印象。Hong 提及,小時到白人孩子朋友家中玩,覺得很和平和安寧,父母慈祥,小狗可愛,但回到自己家中,父母總是吵吵鬧鬧,沒有寵物,但老人家總有些古古怪怪的習慣(像祖母親用咖啡罐裝自己的尿去後花園種蔥),我想如果拍成電視處境喜劇,應該嚇壞白人,但反過來,只會令他們對小數族裔 stereotyping 的印象定型,更根深柢固。
Hong 的文章中,帶出很多重要的問題,例如,她作為藝術家,作品是否被困在白人社會對亞裔的印象的框框內,要遷就他們怎看我們,才能有機會出版?甚至她透過於1982年在紐約姦殺被害的美國韓裔女詩人 Theresa Hak Kyung Cha 的事跡,質問為何媒體甚至她的藝術界同僚和朋友,分別都淡化報導或低調處理,難道亞裔面對的暴力,白人社會都不想提,不想知道太多,亞裔在他們眼中,最好是隱形?這狀況,也與黑人面對的問題和歧視,有所異同。
Hong 所提出的問題,未必有答案,卻能另我們反思自己的經驗。無論在那裡生活,或曾經在那裡生活,在「自己的國家」抑或「別人的國家」,是多數是少數,不要說沒有歧視,要是這樣說,肯定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包括在中國和香港。我也想,我曾經在美國留學和打工十多年,回到香港,種族上少數分子變回多數,但身分認同又在種族層面上增加變數,回歸後香港身分在國家全面管治下又不一樣了。但至少回想自己十多年在美國的經驗,究竟當時是怎樣的?
誰是「亞裔美國人」?
近年使用的「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一詞,原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反越戰和民權運動示威浪潮最火紅的加州柏克萊(Berkeley)所創作出來的,今天最「建制」的形容詞,當年卻已是最「前衛」的。即使在八十年代我在美國讀大學時,對亞洲人的形容詞,很多人仍然以 "Oriental"(東方人)這個顯然極為殖民主義的詞語稱之。至近年,如果要向一些美國機構有需要填表,在種族一欄往往會以「亞裔美國人及太平洋島民」(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統稱,我都會不禁想,亞裔都夠包羅萬有了,怎麼把太平洋島民都打成一片?
反觀英國,近年在這些回應表格分類,都變得比較仔細了,會分為「中國人」、「華裔英國人」或甚至「香港人」,當然也有些「混血」、「其他」或「不想或選擇不回應」給選擇,始終,說是種族但其實也是身分認同的選擇問題。然而,是否美國人就是比較懶惰,還是白人主導思想下分不開,不想分?他們分不開華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等等,這都罷了,就是兩個東亞裔人的不同面孔,都總是分不開,我們分辨白人面孔卻沒這問題,是否我們看荷里活電影太多,他們看亞洲片太少?
自去年起,亞裔在美國因種族歧視遭受襲擊個案大增,亞裔美國人團體因而加強聯繫,作出回應,我曾經聽過當中他們舉辦的數個網上論壇,華日韓越還有印度、菲律賓等主要社群的參與都有,他們都會指出,一般美國人社會和白人主導的理解,甚至在不同亞裔之間,其實都未必完全了解「亞裔美國人」所包含的複雜性,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語言,分隔了他們的互相了解,還有不同國家之間的政治和歷史的紛爭、新仇舊恨,在美出生的日韓中/港/台人後代,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是新移民或者留學生,不幸地可能根本互相敵視,另一方面,新移民與否、教育程度、社會階層不同,對種族歧視的體會也不一樣。
我比較深刻印象的,是有一位講者曾經提出過,在媒體甚至官方的描述,不宜再簡化地以"China"或"Chinese"形容中國政府或官方的事宜或行為,中國餐說是"Chinese food"沒問題,但如果是政府的行為,就應該在內容和標題說明是"Chinese government",的確,任何政府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批評一個政府不應把不滿投射都該國的人民,這個建議,可圈可點!
黑暗的歷史
另外,他們在討論中提出的典型應對,必定包括在美國教育中加強亞裔在美過去面對的歧視歷史,由美國內戰結束後,失去了黑人勞動力後,美國於1860年代輸入數而萬計的中國勞工以參與興建鐵路,可說是美國鐵路尤其是開發大西部的,當初都是以中國人的血汗,甚至用上平均每公里幾條中國人命搭建出來的,但美國政府「打完齋唔要和尚」,之後卻因恐怕大量亞洲移民,通過了「排斥華人法例」(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中國人甚至其他亞洲人,甚至包括前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人,都難以移民美國,直到1960年代才真正開始改變。
今天亞裔美國人提出應該放進中小學歷史教材的,當然還有二次大戰時的日裔美國人的遭遇,他們無辜地被視為間諜,財產土地被充公,失去自由,年輕男丁卻被徵上戰場,保衛美國這「家園」,其他家人就關押在集中營多年,直到戰後才放出來,這段黑暗歷史。至於韓國和越南人,無論是否同意美國當年應否介入他們國家的內戰,阻止共產主義擴張,大概都會同意,美國接收不少來自兩國的難民或移民,多少都為贖罪。
然而,在今天美國的本土政治環境,種族主義反而更為抬頭,在部分州政府出現共和黨人大力打壓黑人投票權利和鼓吹白人至上主義,要提出亞裔美國人歷史觀,把這些美國帝國主義的黑暗歷史,放進教科書,談何容易!反過來說,政權用作政治宣傳教育的話不算,就是過去在華人社會和教材又有多少談論「賣豬仔」和美國反華移民法案?就是我這一代香港人,對這些事的印象,只有「華英雄」和黃飛鴻電影(但這些故事內容卻反而只較多描述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多於受白人的歧視),難道這歷史連中國人自己都不想再提?
種族暴力未停止過
這兩年在美國發生多宗亞裔面臨種族暴力事件,特別在三藩市灣區和紐約市等地,以及在今年三月發生的亞特蘭大按摩院槍擊案中的受害者,回想我接觸這些仇恨罪案(hate crime)的報導,始於1982年的陳果仁案。案發於我入讀美國大學前的幾個月,案件和之後數年關於的審判的報導,在我讀大學時訂閱的星島日報(記住當年未有蘋果甚至world-wide web!),應該一直看到這案件的發展。
陳果仁在中國廣東於1955年出生,六歲被被同來自廣東的養父母從孤兒院收養,帶到美國長大,於1982年二十八歲之齡,在美國底特律一家脫衣舞會所與朋友慶祝八日後將舉行的婚禮時,與在場人士起爭執,後來被兩名白種人追打,以棒球棍擊至腦死亡,四日後正式離世。這是否種族仇恨罪案?有證人表示,聽到兇徒曾經說:「都係因為你班XXXX令我哋無工做」(It's because of you little motherfuckers that we're out of work.),兩名被告當然否認說過。
歷史背景,當年美國因日本經濟起飛,尤其美國汽車業面對日本進口車競爭,節節敗退,三大汽車廠大量裁員,而底特律正是美國汽車業傳統重鎮,失業情況嚴重,雖然陳果仁是華人,相信很可能是被錯誤當作為日本人而被害。然而,州政府的審判,竟然輕判兩名兇徒罰款三千美元,守行為三年了事,華人團體說,等同公告天下,三千大元可以買起一條中國人命。
之後,有華人律師和記者介入,根據侵犯死者公民權利把案件推上聯邦法庭,原本把兇徒當中一人成功入罪判監廿五年,另一人就脫罪,但在兩年後上訴判決,兩人獲無罪釋放。最終,家人僅能以民事訴訟控告兇徒,獲判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還要分期每月幾百元地給被告慢慢還,慢慢玩!因此,今年的亞特蘭大槍擊案,社會爭論是否應該以種族仇恨罪行控告兇徒,但歷史告訴我們,在美國,要如此入罪,十分困難,結果,恐怕又是不了了之。
當然,與當年中國人被當作日本人不同,這兩年如果說有人因疫情而仇視華人,但不少在美國街頭被襲擊的,卻是其他族裔的亞裔人士,可謂諷刺,並且,這也不是因為認錯,不少襲擊者顯然沒打算再理會他們是華人或是其他亞洲人,就是發洩要叫他們「滾回家」,即使他們不少根本是土生土長美國人。可幸的是當年陳果仁案只有美國華人稍為關心,今天可能因為所有其他亞裔都一同受害,亦相信因為社會始終有少許進步,不同族裔的亞裔人士總算更大程度地合作起來。
選擇忘記的歧視?
回望我在美國生活的那些年,究竟有沒有受到種族歧視?要說出具體例子的話,我說不出來,但說沒有遇上,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有。小的事情地方,面對過的白眼,服務上當我隱形,言語上的欺凌,必定有,但很奇怪,雖然說已經過了廿多年,是真的完全記不起來,還是我潛意識要忘記這些事、那些人?相反,像 Hong 書中形容,美國人對亞裔有些既定形象、行為模式,作為「乖乖」的「模範少數族裔」,我們只要「fit」進這些模式,自然大體上「相安無事」。當時,不自覺下,受害者也成為了種族歧視的幫凶。
我的大學處於中西部非常保守的印第安納州(Indiana),白人絕對佔最多,黑人也少,不過,可能因為屬於理工科目較强的學校,來自分布大量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算多,我大學第一年時,宿舍同房被分派了一個美國人,他來自本州的中型城市,從未踏足外國,甚至連美國本土可能只去過少數鄰近的州分,我這個香港仔同房,對他可能已算是個衝擊。我們相處不錯,但我相信他也覺得,他潛意識下覺得自己是主,我是客,他是大,我是細,而我都是用最典型的亞裔方式,用學科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得回多些尊重,尤其因為我們主修科目一樣。不過,不自覺下,這也許又已墮進「模範少數族裔」的stereotype 了。反而我有印象的,是他初時常笑我寫中文信給家人朋友(我1993年在入學第二學期才拿到電腦戶口,學識用互聯網和電郵,減少了手寫信),寫的中文字是"chicken scratch",如果以今天標準來說,算是有點歧視成分了,不過,當年,算了。
與 Hong 描述她的大學生活比較(我比她約早十年入大學),我們都是在中西部的保守州分(她在艾奧瓦州 Iowa),不過她讀藝術,我讀的是工程,也許在亞裔的模範形象中,數學、理科能力較佳,讀這些科目的話白人接受,問題較少,只要是繼續在這些方面發展,可謂各取所需,當年就算是畢業後要在當地找工作,拿工作簽證留在美國,入籍,都不困難。後來我碩士畢業後進入大型電腦公司,先後在東西岸,前後兩家公司工作,回想起來,都是走不出這亞裔模範形象。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聘請我的是一位台灣人,從一開始,我真的有想過,他是不是因為我是華人而挑選了我?結果我都沒有問過他,當時組中除了我倆沒有其他華人,而我們也從沒有在工作內外講國語。當年我讀的是電腦工程,但第一份工作卻是在電腦公司生產硬碟的製造工程部門寫相關控制機械的程式,老實說,並不十分「夾」,大學學的都不一樣,要重新學過,而硬件製造可說是比較「悶」,結果兩年後在公司轉職到西岸矽谷的前線部門,才擔上較接近軟件顧問和諮詢的工作。矽谷在科技人才上即使當年已經是個大溶爐,我的同事幾乎來自世界各地,說什麼種族歧視?雖然最終大老闆,基本上全是白種人。
後來我在1994年返回香港工作後,無論是朋友討論或是媒體訪問,問及我為何回流,我的答案都會說,在香港可以更快踏上更高的職位,事業發展更好。當然,也許在一刻是那樣,不過,我也會補充說,如果留在矽谷多一會,等及互聯網 dotcom 泡沫吹起,留在美國也許發展更好也說不定。不過,當時在美國大公司所見的,的確是即使科技行業也有這個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上面的職位望得到,但不會能上到去。我沒有詳細數據,但即使至今,大家印象中仍會覺得,除非自己創業,在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最高層,華人等亞裔的不多,除了印度人。
Minor Feelings
Hong 書中說的 minor feelings,是指當「美國式樂觀主義被置於你的身上,與自己種族實況面對呈現矛盾,導致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人家告訴你,一切在改善中,自己卻覺得,都是一樣;人家說,亞裔多成功,自己卻感覺失敗。」相反,當我們覺得,「受夠了」,要對自己誠實一些,即使要令其他人覺得「難相處」,卻會被視為「敵意、忘恩負義、妒忌、令人沮喪、好戰」,就像白人社會覺得我們走出模範樣式,出了軌。
想起來,當年離開美國,的確有點兒這些感受。不過,奇怪的是,今天在香港,如果嘗試把種族部分,自己選擇用一樣你感受到的東西代替,這「認知失調」和「被當作出了軌」的感覺,同樣出現。這,又是什麼?
所以,我說這書避不開,是因為有些事,有些感覺,是避不開的。《Minor Feelings》最成功之處,最另我覺得是所讀最佳的書之一的原因,是因為它出奇地令讀者反思。不只是共鳴,更加是反思。
#CathyParkHong #MinorFeelings
#和你讀
#光讀書 #書評 #讀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去博客來看看~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6794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
「沮喪英文形容詞」的推薦目錄: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芳瑜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心情沮喪英文的菜單和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心情沮喪英文的菜單和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大直最專業的英文補習班- down in the dumps 情緒低落 的評價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心情沮喪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心情沮喪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負面情緒形容詞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負面情緒形容詞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心情沮喪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心情沮喪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情緒很低落卻只會用Sad嗎?「情緒動詞/形容詞」教學! 的評價
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放榜了!
你們的心情如何呢?
看到各個高中的校徽(school badge),
各有特色,
而台大明明也是你們高中三年歲月的徽章印記呀!
有沒有查好自己學校的制服?喜不喜歡呀?
不喜歡也是得穿三年😂
喜歡一下嘛~
俐媽穿久了,也習慣當「綠蠵龜」🐢和「郵差」啦🩲🩱👗🧤
(照片2是俐媽幾年前穿高中制服回味,
照片3是四年前我教到了自己的北一直屬學妹😍)
查一下自己家到新高中的交通方式(mode/means of transportation)和路線(route),
之後疫情舒緩要記得實地去走一遍,
才不會像俐媽一樣開學就迷路了😭
學校的校訓、校歌是什麼?
有什麼社團、資優班、特色課程?
好奇的話都可以去查一查
俐媽IG的精選動態有「高中介紹1️⃣2️⃣3️⃣4️⃣」和「高中制服哪裡買」,相信你們會有所獲得
另外,也可以找 #俐媽英文教室高中篇
有不少相關英文單字可以學喔
今天來一點「心情形容詞」
形容你的放榜心情吧~
———————————————————————
🔔 俐媽英文教室—放榜心情篇:
🥲 depressed/ dejected/ discouraged/ upset (a.) 沮喪的
🥲 frustrated (a.) 挫敗的
🥲 disappointed (a.) 失望的
🥲 stressed out (a.) 壓力爆表的
🥲 dreadful (a.) 恐懼的
🥲 nervous/ anxious (a.) 緊張/焦慮的
🥲 sentimental (a.) 感傷的
🥲 embarrassed (a.) 尷尬的
🥲 uneasy (a.) 不自在的
🥲 regretful/ remorseful (a.) 後悔的
😌 calm (a.) 冷靜的
😌 tranquil (a.) 平靜的
😌 serene (a.) 沈靜的
😌 relaxed (a.) 放鬆的
😌 thankful/ grateful/ appreciative/ obliged (a.) 感恩的
☺️ relieved (a.) 鬆一口氣的
☺️ pleased/ delighted (a.) 愉悅的
☺️ gleeful (a.) 喜悅的
☺️ surprised/ amazed/ startled/ astonished (a.) 驚奇的
☺️ satisfied/ content (a.) 滿意的
☺️ proud (a.) 自豪的
☺️ curious (a.) 好奇的
🤩 overjoyed/ elated/ ecstatic (a.) 狂喜的
🤩 blissful/ euphoric (a.) 幸福的
🤩 excited/ thrilled/ exhilarated (a.) 興奮的
🤩 optimistic (a.) 樂觀的
🤩 passionate (a.) 熱忱的
🤩 confident (a.) 有自信的
🤩 expectant (a.) 充滿期待的
——————————————————————-
其實,你們應該是憂喜參半、情緒複雜(have mixed feelings)吧!
恭喜你們!
走向人生新的里程碑,下一個階段會更精彩🎉
#還有好多情緒表達法
#俐媽在EEC和英模班會教喔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情緒篇
#俐媽英文教室心情篇
#俐媽英文教室放榜篇
#台大明明一路相隨豐富你的高中生活
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芳瑜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陽痿不需要砍掉重練 #你只是還沒遇到鳥科大 💪
#跟著鳥科大學英文 🐣
不要笑,每個男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只是不讓你知道
最近在診間遇到不少年輕男性,進來診間時看起來都有些沮喪
有點緊張又不好意思地對著我說:
『顧...顧醫師,我...我好像有 #不舉 的問題...最近越來越不敢跟女友...壓力越來越大了....』
👨⚕️ #鳥科大的解憂雜貨店
👉 大部分年輕男性的 #陽痿 問題,通常是 #心因性 所造成的勃起功能障礙。也就是說,你的身體機能沒有問題,是心理的種種因素造成。
👉 治療方式:解鈴還需繫鈴人,每個人造成心理壓力的因素各有不同,你所需要的通常是 #伴侶的溝通與理解 ➕ #藥物的小小輔助 ,來欺騙你的大腦『 #我的棒棒好棒棒 』增加自信
👉 提醒: 威而鋼類的藥品屬於處方藥,還是需要醫師的診察後才能使用喔!🚫
所以今天的鳥科大學英文,我們就由陽痿出發來學習跟Potent有關的單字吧💯
1⃣ Impotence 陽痿、虛弱、無力
Im=not=否定
Potence=Potis=Powerful=力量
否定+力量=陽痿、無力 😞
2⃣ Potential 潛在的、有潛力的
Potence=Potis=Powerful=力量
ial=al=常見形容詞結尾
3⃣ Omnipotent 全能的
Omni=all=全部
Potence=Potis=Powerful=力量
全部+力量=全能的👊
按照慣例,我們來用今天所學的三個單字來造個句子吧
The new substance discovered from the toxin of Brazilian wandering spider has potential to become the omnipotent treatment for male impotence.
從巴西流浪蜘蛛的毒素中發現的新物質有潛力成為治療男性陽痿的全方位治療方式。🕷
看了以上的介紹,你心中的難言之隱有被解答了嗎?
若心中還是有疑問,延伸閱讀的好文章可以參考看看
▶️壯陽藥常見迷思:https://bit.ly/2Xm42YA
▶️威而鋼以外還有什麼治療?:https://bit.ly/3eJk1Wx
▶️我這樣算早洩嗎?:https://bit.ly/2TXbEhP
▶️早洩自我診斷 :https://bit.ly/3ePoFlV
▶️早洩的藥物治療:https://bit.ly/36PY9pA
▶️早洩的非藥物治療:https://bit.ly/2LSJG2z
若還是想找顧醫師聊聊,我在 #北醫泌尿科 等你
#性功能障礙 #陽痿解決 #陽痿原因 #陽痿治療 #不舉藥物 #不舉原因 #不舉解決 #壯陽方法 #壯陽藥 #台北泌尿科醫師 #泌尿科醫師推薦 #顧芳瑜醫師
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去博客來看看~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6794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2014年,德國的偉頓賀德克大學心理學教授,喬漢娜斯米奇拉克,他進行了一項研究,他把30位在臨床診斷上有憂鬱症的病患,隨機分配成兩個組別。
一個組別呢,能讓他們用端正的坐姿坐著,而另外一個組別,讓他們用鬆鬆垮垮的坐姿坐著,就像我們平常攤在懶骨頭沙發上面東倒西歪的狀態。
然後這兩組病人呢,在電腦的螢幕上面,他們都看見了32個詞彙,這32個詞裡面,有一半是正面的形容,比如說美麗的啊、有樂趣的啊;而另外一半是沮喪相關的形容詞,比如說疲勞哇、氣餒呀…等等的。
然後在他們看完這32個詞彙之後,去做一些記憶的測試,結果發現喔那些鬆垮坐姿的受試者,在他們記憶當中很明顯的,是記得沮喪會比記得正面的詞彙更多,然而相反的端正的坐姿,他們卻沒有出現這種偏差,他們記得的正面跟負面的詞彙是一樣多的。
可是別忘了,這30個人在臨床上面其實都是憂鬱症患者,於是呢米奇拉克他就主張,如果教導憂鬱症病患,讓他們去改變習慣,從他們不良的坐姿或者是動作模式去做一些調整,或許就能夠減低負面偏差的資訊處理。
也就是說喔他們很容易看待這個世界,就會特別放大、強調,或者是記住那些負面的事情,反而那些正面的事情,他們就會忽略,就算是在他們眼前發生再多,他們一樣充耳不聞。
而且進一步的,如果訓練憂鬱症的患者,去覺知自己身體的狀態,可能是有幫助的,比如說讓他們去覺知自己鬆鬆垮垮的坐姿,然後去調整成一個端正的坐姿。因為這樣子會增進他們的體現認知當中,身體跟情緒的交互作用,隨著坐姿的端正,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
其實有很多的研究,關於這種生物性的回饋或者是體現認知,我已經分享過很多,而今天分享這個2014年的研究,也只是再去強化這樣的一個概念,然而每次看到這種新的研究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要跟你分享,是因為我覺得這樣的信息喔再多都不算多。
原因是我們現在人,真的不快樂的人好多,可是你要知道,要讓自己快樂的方法,搞不好是很簡單的,不是你靠意志力跟自己搏鬥,也不是靠很多的自我說服、讀很多心靈雞湯。
其實只要坐好、站直,你就會變得快樂起來,有什麼會比這個更簡單、更容易的呢?因為其實在我們的人體運作當中,我們的動作跟姿勢,它都在告訴我們的大腦,應該要怎麼去感覺眼前的事情,你永遠不可能在垂頭喪氣的姿勢底下,去感受到快樂的感覺,不是嗎?
所以談到這裡,就讓我想到多年前我出版的《這樣做跟任何人都能夠溝通》,那時候剛推出的時候,其實很多人就會開始留意到,我們的行為是怎麼影響到人際,更深入的怎麼去影響到我們對自己的看待跟看法。
那非常開心哦,今天也借著跟你分享這樣的實驗研究的機會,來告訴你一個訊息,就是《這樣做跟任何人都能溝通》,我們在5月份,已經有新版、新的改版上市了。
因為我們的出版社,覺得這一本書它在整個市場上面,和這方面領域的討論上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很多的書都會告訴你很多這樣的信息,然而這一本書是真正結合到你生活當中說的所有的情境。
所以呢我們就等於,把原本《這樣做跟任何人都能溝通》的內容重新編排、重新排版、重新訂定書名,再把它推到市場上。
所以如果你先前沒有看過《這樣做跟任何人都能溝通》的話,那麼很歡迎你可以到書店,不管在網絡上、還是實體書店來支持我們的書,新書的名稱叫做《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再說一次《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奇妙的感覺,通常一本書推出就推出了,想不到這個「孩子」還可以再重生一次,希望大家都能夠來支持、鼓勵我們,我是凱宇,跟你做分享。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7月21號的『高難度對話』課程,在6月份我們也有相關的講座,我相信這樣的學習會帶給你決定性的幫助,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心情沮喪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小編今天就要... 我因為工作上的狀況心情很糟。 【例2】It's ... depressed 在這裡當形容詞:抑鬱的、消沉的、沮喪的. 【例2】My ... https://engoo.com.tw/members/ ... ... <看更多>
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心情沮喪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小編今天就要... 我因為工作上的狀況心情很糟。 【例2】It's ... depressed 在這裡當形容詞:抑鬱的、消沉的、沮喪的. 【例2】My ... https://engoo.com.tw/members/ ... ... <看更多>
沮喪英文形容詞 在 大直最專業的英文補習班- down in the dumps 情緒低落 的推薦與評價
down 本身當形容詞時,就有「情緒低落」的意思; 而dumps 為名詞,口語上的意思是「憂鬱、沮喪」。 She is a bit down in the dumps because she failed one of her exam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