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有影】隱忍家暴20多年 殺夫法國女子當庭獲釋
#法國女子 #ValérieBacot #長期虐待 #當庭獲釋
法國法院在6月25日當庭釋放殺夫的40多歲婦女巴寇(Valerie Bacot),她長期遭到繼父兼丈夫的波萊特(Daniel Polette)性侵和毆打多年,忍無可忍的她最終開槍擊斃波萊特。2017年巴寇以殺人罪被捕,審判中她在法庭痛訴遭丈夫虐待的悲慘歲月,精神科醫師認為,當時巴寇求助警方及訴諸法律都無效,除了讓波萊特消失別無他法,最終法官判刑四年緩刑三年,加上之前已羈押一年,於是巴寇當庭獲釋。
#被迫賣淫 #悲慘童年 #法國社會問題
巴寇出版自傳《舉世皆知(TOUT LE MONDE SAVAIT )》,一開賣就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她在書中憶述,12歲時遭當時是母親男友的波萊特性侵,導致17歲時就懷上波萊特的孩子,幾年後,還被迫在波萊特的車上賣淫,直到波萊特意圖染指自己14歲女兒,讓她下定決心殺掉丈夫。
#法國社會問題 #家暴 #政府失能
巴寇的親人曾兩度向警方求助,但警方未受理。這宗人倫悲劇突顯法國的家暴問題,及司法警政體系的失能。在法國,被現任或前任伴侶施暴的比例,為西歐國家中最高,巴寇被釋放後說道:「為所有的婦女對抗所有施暴者,新的戰役才要開始」。
#pSharp #新聞實驗室
#公共電視 #看見更好的未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法國女子 #ValérieBacot #長期虐待 #當庭獲釋 法國法院在6月25日當庭釋放殺夫的40多歲婦女巴寇(Valerie Bacot),她長期遭到繼父兼丈夫的波萊特(Daniel Polette)性侵和毆打多年,忍無可忍的她最終開槍擊斃波萊特。2017年巴寇以殺人罪被捕,審判中她在法庭痛訴...
法國社會問題 在 Sony Ch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Merci Frédéric Taddeï de m'avoir donné la parôle sur la question ce soir. Concernant un certain sketch médiocre se moquant des asiatiques, je dis "Depuis quand on analyse le parfum d'un pet?" 有時上法國電視末必係搞笑,而係搞笑地講一些法國社會問題。至緊要影得我靚! 識法文的可睇睇 https://youtu.be/jV6nGHTPo-o
法國社會問題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成名須繳贖金──法國導演 Xavier Beauvois 專訪(文:陳國榮)
法國導演 Xavier Beauvois 繼一零年《人神之間》獲康城評審團大獎後,新片《棺材流浪記》(暫譯,原名 La Rançon de la Gloire / The Price of Fame)一反前作沉鬱肅殺的氣氛,轉向輕巧溫情,他說法國政治氣氛鬱悶,現實迫人,一齣童話是一個安全的世界,讓人小歇兩小時也好。
差利的普世魅力
「尚盧.高達常說,要拍 film(個人創作),不拍 cinema(市場考慮)。」言畢,Xavier Beauvois 話鋒一轉:「但我這次想拍 cinema,回饋電影界所給我的一切。」七七年,差利卓別靈離世,落葬瑞士,當全世界哀悼這位偉大笑匠,唯獨兩人另有所圖:劫走棺木,勒索親屬,既不傷人,又能脫貧,何不為也?就是本片的故事。
「當時我和妻子在看差利卓別靈的《舞台春秋》(Limelight)。我說:知道嗎?差利的棺木被人偷過!『你講笑。』『不不不,真的。』於是我調查了一下,就這樣發現下一部電影的題材。」
Beauvois 是差利的影迷。評價差利時,他抬望半空,自言是小巫仰見大巫。「他本人就是電影。他不只是監製、導演、演員,也做音樂、建片廠;由短片起家,後來接拍長片,就像萊特兄弟,飛行者一號起初航程只有數十米,後來逐漸進步,愈飛愈遠。」
差利的經典角色「流浪漢」(the Tramp / Charlot)登場已一百年,今日再看,Beauvois 不覺過時,《孤兒流浪記》(The Kid)連他兩歲半的女兒也看得入迷。「差利曾經對愛因斯坦說:我受歡迎,因為大家明白我;而你受追捧,是因為無人理解你。(“They cheer me because they all understand me, and they cheer you because no one understands you.”)不論是中國人、歐洲人、非洲人、澳洲人,所有人都看得懂《孤兒流浪記》。」差利的魅力是普世的,「他是電影之王。」
偷棺材極度荒誕,所以也極度奇妙。身為差利的影迷,導演卻以盜墓者的角度切入故事,笑稱:「因為我是法國人。」他崇拜差利,同時也欣賞兩名笨賊不願傷人,業餘中帶一點可愛。戲中故意改動兩人的背景,添加親情和愛情的戲份,目的是轉化黑暗為童話的色彩,悲喜相倚,方似真實人生。前作《人神之間》取材自九六年阿爾及利亞天主教修士遇襲案,深沉而壓抑,對比新作,氣氛、著色可謂兩極。導演解釋,一來改變是拍戲的樂趣所在,二來法國社會不景,諸事不順,希望一齣差利式喜劇能為法國人解頤,暫且忘記外間的不快。
法國到底發生甚麼事?
法國的社會絕境
「法國人對未來絕望,國家財政失衡,社會失業普遍。上一任總統差,今屆同樣差,全是謊言,打左翼的旗號,政策卻是右翼。政客不值得信任,總統只會記掛車、樓、人工。而歐盟勢力擴大,國家權力更弱,法國人兩樣也不再指望。在法國買樓的話,要準備的文件加起來重約一公斤;成立一間公司,所需時間以月計,又極複雜,香港肯定方便極多。現在有 85% 的商學院學生已打算離開法國,去澳洲、倫敦、加拿大和香港尋求機遇。法國無可期待,人們都想離開。」寡言的導演一口氣講完。想拍一部探討法國社會問題的電影嗎?「不會,我自己就不想看。」
題材有喜惡,類型卻不拘。喜劇、悲劇和悲喜劇,Beauvois 比喻就像愛情。「無論對像是高矮肥瘦、黑皮膚、黃皮膚,只要有感情,一樣會發生愛情。電影同樣,所有故事都有可能愛上。」他偏好真人真事,斷言只須同任何人傾談一個小時,一定能發掘出一部電影。「我肯定。」
導演的確發掘了香港的特別之處,連香港人都覺特別的觀點:香港是三維城市。「人都住在高樓;法國都住平房,高樓只是工作場所,不會住人。」甚至觀乎女士在路上邊行邊傳短訊,他也有獨到角度:「我跟朋友講笑,在法國無可能,不到幾秒手機就會被偷;在巴黎,女人如果穿著港女那樣的短裙,走在任何一個街角她都會被性騷擾。」
達文西也不自由
Beauvois 提到兩部電影,一齣是 Michael Cimino 的《獵鹿人》(The Deer Hunter),對他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另一齣他說是他看過最美的電影,來自中國,由劇本、對白、選角到運鏡、燈光,皆屬「真正的藝術」。他急於推介,上網找來海報,一看,原來是《十面埋伏》。有意拍武俠片?「我想,但拍不出。就是因為拍不出,所以它那麼吸引,像莫札特,我們之所以覺得他的音樂崇高,多少源於自己作不出來。」
Beauvois 另一身份是演員,喜歡完全不似自己的角色,他希望扮演銀行家,卻自言連月結單也看不懂。「法文『演戲』(jouer)又解作『玩樂』,拍戲就像孩子一樣玩。」拍戲當然並非一味玩耍,導演與演員各有難處。「經常有人問我喜歡做導演還是演員,這個選擇就像達文西和蒙娜麗莎。」導演一分鐘也不閒,演員則長時間枯等,一轉場,隨時要等兩小時,耐性和演技同樣重要。「有一次,我等到沮喪,同組演員跟我說:你受薪等待,演戲則無償,這樣想你會等得好過點嗎?」他說著笑起來。
成名也計不需苦幹,但必須付上代價。如 La Rançon de la Gloire 片名所示,rançon 既是贖金,又解作代價,人出名了,行在街上有人找你自拍,葬在墓裡也有不速之客,甚至生死不由自己。自由何價?一百個人有一百個答案,選擇不自由也是自由一種。
------------------------------------------------------------------------------------------
Xavier Beauvois 演員出身,跨足編劇、導演,屢獲殊榮,九六年以《別忘記你即將死去》(N'oublie Pas Que Tu Vas Mourir)獲康城評審團獎,一零年《人神之間》再入康城,奪評審團大獎,並代表法國參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新作《棺材流浪記》(La Rançon de la Gloire)入圍第七十一屆威尼斯影展,不日在港上映。
(文見 CLIP#36 專訪)
成名須繳贖金──法國導演 Xavier Beauvois 專訪(文:陳國榮)
法國導演 Xavier Beauvois 繼一零年《人神之間》獲康城評審團大獎後,新片《棺材流浪記》(暫譯,原名 La Rançon de la Gloire / The Price of Fame)一反前作沉鬱肅殺的氣氛,轉向輕巧溫情,他說法國政治氣氛鬱悶,現實迫人,一齣童話是一個安全的世界,讓人小歇兩小時也好。
差利的普世魅力
「尚盧.高達常說,要拍 film(個人創作),不拍 cinema(市場考慮)。」言畢,Xavier Beauvois 話鋒一轉:「但我這次想拍 cinema,回饋電影界所給我的一切。」七七年,差利卓別靈離世,落葬瑞士,當全世界哀悼這位偉大笑匠,唯獨兩人另有所圖:劫走棺木,勒索親屬,既不傷人,又能脫貧,何不為也?就是本片的故事。
「當時我和妻子在看差利卓別靈的《舞台春秋》(Limelight)。我說:知道嗎?差利的棺木被人偷過!『你講笑。』『不不不,真的。』於是我調查了一下,就這樣發現下一部電影的題材。」
Beauvois 是差利的影迷。評價差利時,他抬望半空,自言是小巫仰見大巫。「他本人就是電影。他不只是監製、導演、演員,也做音樂、建片廠;由短片起家,後來接拍長片,就像萊特兄弟,飛行者一號起初航程只有數十米,後來逐漸進步,愈飛愈遠。」
差利的經典角色「流浪漢」(the Tramp / Charlot)登場已一百年,今日再看,Beauvois 不覺過時,《孤兒流浪記》(The Kid)連他兩歲半的女兒也看得入迷。「差利曾經對愛因斯坦說:我受歡迎,因為大家明白我;而你受追捧,是因為無人理解你。(“They cheer me because they all understand me, and they cheer you because no one understands you.”)不論是中國人、歐洲人、非洲人、澳洲人,所有人都看得懂《孤兒流浪記》。」差利的魅力是普世的,「他是電影之王。」
偷棺材極度荒誕,所以也極度奇妙。身為差利的影迷,導演卻以盜墓者的角度切入故事,笑稱:「因為我是法國人。」他崇拜差利,同時也欣賞兩名笨賊不願傷人,業餘中帶一點可愛。戲中故意改動兩人的背景,添加親情和愛情的戲份,目的是轉化黑暗為童話的色彩,悲喜相倚,方似真實人生。前作《人神之間》取材自九六年阿爾及利亞天主教修士遇襲案,深沉而壓抑,對比新作,氣氛、著色可謂兩極。導演解釋,一來改變是拍戲的樂趣所在,二來法國社會不景,諸事不順,希望一齣差利式喜劇能為法國人解頤,暫且忘記外間的不快。
法國到底發生甚麼事?
法國的社會絕境
「法國人對未來絕望,國家財政失衡,社會失業普遍。上一任總統差,今屆同樣差,全是謊言,打左翼的旗號,政策卻是右翼。政客不值得信任,總統只會記掛車、樓、人工。而歐盟勢力擴大,國家權力更弱,法國人兩樣也不再指望。在法國買樓的話,要準備的文件加起來重約一公斤;成立一間公司,所需時間以月計,又極複雜,香港肯定方便極多。現在有 85% 的商學院學生已打算離開法國,去澳洲、倫敦、加拿大和香港尋求機遇。法國無可期待,人們都想離開。」寡言的導演一口氣講完。想拍一部探討法國社會問題的電影嗎?「不會,我自己就不想看。」
題材有喜惡,類型卻不拘。喜劇、悲劇和悲喜劇,Beauvois 比喻就像愛情。「無論對像是高矮肥瘦、黑皮膚、黃皮膚,只要有感情,一樣會發生愛情。電影同樣,所有故事都有可能愛上。」他偏好真人真事,斷言只須同任何人傾談一個小時,一定能發掘出一部電影。「我肯定。」
導演的確發掘了香港的特別之處,連香港人都覺特別的觀點:香港是三維城市。「人都住在高樓;法國都住平房,高樓只是工作場所,不會住人。」甚至觀乎女士在路上邊行邊傳短訊,他也有獨到角度:「我跟朋友講笑,在法國無可能,不到幾秒手機就會被偷;在巴黎,女人如果穿著港女那樣的短裙,走在任何一個街角她都會被性騷擾。」
達文西也不自由
Beauvois 提到兩部電影,一齣是 Michael Cimino 的《獵鹿人》(The Deer Hunter),對他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另一齣他說是他看過最美的電影,來自中國,由劇本、對白、選角到運鏡、燈光,皆屬「真正的藝術」。他急於推介,上網找來海報,一看,原來是《十面埋伏》。有意拍武俠片?「我想,但拍不出。就是因為拍不出,所以它那麼吸引,像莫札特,我們之所以覺得他的音樂崇高,多少源於自己作不出來。」
Beauvois 另一身份是演員,喜歡完全不似自己的角色,他希望扮演銀行家,卻自言連月結單也看不懂。「法文『演戲』(jouer)又解作『玩樂』,拍戲就像孩子一樣玩。」拍戲當然並非一味玩耍,導演與演員各有難處。「經常有人問我喜歡做導演還是演員,這個選擇就像達文西和蒙娜麗莎。」導演一分鐘也不閒,演員則長時間枯等,一轉場,隨時要等兩小時,耐性和演技同樣重要。「有一次,我等到沮喪,同組演員跟我說:你受薪等待,演戲則無償,這樣想你會等得好過點嗎?」他說著笑起來。
成名也計不需苦幹,但必須付上代價。如 La Rançon de la Gloire 片名所示,rançon 既是贖金,又解作代價,人出名了,行在街上有人找你自拍,葬在墓裡也有不速之客,甚至生死不由自己。自由何價?一百個人有一百個答案,選擇不自由也是自由一種。
------------------------------------------------------------------------------------------
Xavier Beauvois 演員出身,跨足編劇、導演,屢獲殊榮,九六年以《別忘記你即將死去》(N'oublie Pas Que Tu Vas Mourir)獲康城評審團獎,一零年《人神之間》再入康城,奪評審團大獎,並代表法國參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新作《棺材流浪記》(La Rançon de la Gloire)入圍第七十一屆威尼斯影展,不日在港上映。
(文見 clip#36 專訪)
法國社會問題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法國女子 #ValérieBacot #長期虐待 #當庭獲釋
法國法院在6月25日當庭釋放殺夫的40多歲婦女巴寇(Valerie Bacot),她長期遭到繼父兼丈夫的波萊特(Daniel Polette)性侵和毆打多年,忍無可忍的她最終開槍擊斃波萊特。2017年巴寇以殺人罪被捕,審判中她在法庭痛訴遭丈夫虐待的悲慘歲月,精神科醫師認為,當時巴寇求助警方及訴諸法律都無效,除了讓波萊特消失別無他法,最終法官判刑四年緩刑三年,加上之前已羈押一年,於是巴寇當庭獲釋。
#被迫賣淫 #悲慘童年 #法國社會問題
巴寇出版自傳《舉世皆知(TOUT LE MONDE SAVAIT )》,一開賣就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她在書中憶述,12歲時遭當時是母親男友的波萊特性侵,導致17歲時就懷上波萊特的孩子,幾年後,還被迫在波萊特的車上賣淫,直到波萊特意圖染指自己14歲女兒,讓她下定決心殺掉丈夫。
#法國社會問題 #家暴 #政府失能
巴寇的親人曾兩度向警方求助,但警方未受理。這宗人倫悲劇突顯法國的家暴問題,及司法警政體系的失能。在法國,被現任或前任伴侶施暴的比例,為西歐國家中最高,巴寇被釋放後說道:「為所有的婦女對抗所有施暴者,新的戰役才要開始」。
-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法國社會問題 在 老景观影-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周榜首新片推荐:《悲惨世界》各种移民涌入,大量教派林立
【老景观影】没有恶搞,只有一本正经的尊重原作!
【订阅频道】youtube.com/c/老景观影官方频道
记得打开小铃铛~微信公众号:老景观影
商务合作,私信请加微信:jingl_y #老景观影 #电影
法國社會問題 在 「黃背心」後,法國社會福利下的昂貴代價 的相關結果
紐約時報也曾做了一系列報導,提到法國的社會民主主義制度為其公民提供了穩定和高標準的生活,法國也以此為傲. ... 馬克宏上任後減少富人稅,所造成的問題? ... <看更多>
法國社會問題 在 “不平等”的法國及其社會分化 的相關結果
“不平等”現象背后是法國社會分化的持續加劇,這既是法國經濟、社會與政治情勢變化的結果,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其社會生態與政治格局的演變。 收入、就業不 ... ... <看更多>
法國社會問題 在 全世界有的社會問題,這裡都有:《不浪漫的法國》選摘(1) 的相關結果
全世界有的社會問題,法國都有,居住在這樣的法國,又怎麼「浪漫」得起來呢? ... 從未到過法國的亞洲人,多半喜歡把「浪漫」這個形容詞與法國,特別是花都巴黎畫上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