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效應 🇫🇷🇦🇷🇶🇦⚽
「救世主降臨法國...但歐陸足球的版圖會因此劇變嗎?」因老東家赤字瀕臨破產而續約失敗,因而遭到釋出的阿根廷球王梅西(Lionel Messi),在結束自己21年的巴塞隆納後,10日也與家人正式飛往巴黎,並與法國甲級聯賽的油元霸王巴黎聖日耳曼(PSG),以每年稅後3,500萬歐元(新台幣11.5億)的足壇第一高薪,簽下了2+1年的入隊合約。阿根廷球王的轉隊加盟,不僅讓本就「真.財富自由」的PSG與背後的卡達王室極為亢奮,就連法甲的其他對手也對梅西的降臨感到於有榮焉,並希望「梅西經濟學」的涓滴效應,能快速餵飽瀕臨「集體破產」的法國職業足球圈——但...事情真的有那麼圓滿嗎?
.
在與巴薩的續約談判確定破局後,一直夢想梅西加盟的PSG也趁勢全速搶進,並在短短5天內從零到有地完成了複雜的合約談判。巴黎方面提出極具誠意的「稅後」3,500萬歐元年薪(不含總額不詳的奪冠與進球獎金),外加2,500萬現金簽字費。雙方簽約2年,到了2023夏季——也就是2022冬季「卡達世界盃」結束後,梅西剛滿36歲時——雙方還有續約1年的合約選擇權。
.
法國足球稅率最高可達49%,加上簽字費與各種獎金,PSG在梅西身上的投資或高達3億歐元。等到傍晚梅西的球衣號碼,確定選自己出道所穿的30號時,20分鐘內所有的PSG球衣都銷售一空,新賽季明明才剛開幕3天,就出現了「全球斷貨」的搶購行情。
.
梅西加盟PSG的決定,在世界足壇裡也引發了極端兩極的迴響。一部分對於阿根廷10號梅西、巴西10號內馬爾(Neymar)、法國10號姆巴佩(Kylian Mbappé),這三大「鬼神級前鋒」同隊感到極為興奮;但其他則認為,PSG的巨星堆疊只是卡達王室戰略,為了國家軟實力與2022年卡達世界盃所堆疊的「惡德廣告宣傳」,PSG巨星團一向貌合神離、喜愛內鬥的不良傳統,必將因梅西的到來,而擴大隊內南北幫與本土派之間的不穩猜忌。
.
但球隊戰績放在一邊,法國對於「阿根廷球王」的加盟,卻是興高采烈。這一方面是因為法甲聯賽在歐洲一直是「第二流後段」的次級梯隊,但梅西的到來,卻讓法甲瞬間成為全世界球迷關注,甚至願意收看的好奇焦點;二方面是除了有卡達王室直接注資的PSG外,法甲其他19支球隊都遭遇著嚴重的財務危機,「所有人都有破產,或變賣球隊的打算!」
.
法國足球的嚴重赤字問題,主要原因有三:(1)COVID-19疫情;(2)法甲轉播權利金的價格不振與合約糾紛導致的金流中斷,讓疫情期間亟需用錢的各大球隊財政困窘、赤字快速膨脹;(3)次級聯賽的陷阱,法國本地頂尖的年輕選手都外流到英超、西甲、德甲...等高階聯賽淘金,本地球迷投資熱度陷入惡性循環,造成「PSG以外全部衰退」的詭異狀況。
.
在2011年卡達國家資金入主PSG後,長期低迷的法甲聯賽一度吸引了許多來自海外——特別是美國資金——的國際投資潮。當時大家都以為法甲的聯賽生態缺少固定的傳統豪強,這讓中小型球隊更有機會爭取到參加歐洲冠軍聯賽的重要商機,投資成本與CP值也就比其他頂級聯賽來得好。若再以PSG的巨星陣容為火車頭,聯賽曝光與國際影響力日增的涓滴效應,也能產生有錢大家賺的正循環。
.
像是2017夏天,原本效力巴薩卻不願活在梅西「球王陰影」下的巴西前鋒內馬爾,以2.22億歐元的史上最貴身價轉隊PSG後,法甲的國際轉播權利金也從每年2,500萬,翻倍飆漲320%。
.
但好消息就此結束了,內馬爾的加盟雖讓PSG聲勢大漲,但國際關注度大多只鎖定在歐冠聯賽、不太在乎法甲;再加上每年的內鬥與歐戰不斷失利,都讓PSG成為「看好戲」比「看好球」更容易的尷尬代表。
.
與此同時,法甲的海外轉播市場也一直踱足不前,不僅遠低於德甲、義甲的價格行情,更是只有西甲的11分之1。與全球商業化程度最高的英超聯賽——海外轉播價格高達15億8,200萬歐元——相比,法甲的國際商機只有英超的5%,剛好零頭而已。
.
雖然法國足球界大多認為梅西的到來,能讓「扮演挨打角色」的其他19隊,多少分到一杯羹,甚至藉此拉抬法甲的全球轉播聲勢。但法國《世界報》也潑冷水式的提醒,法甲國際轉播權的下次開標,最快也要等到2024年,屆時梅西合約早就期滿,此種幻想大概連湯都喝不到,更別提危機更為迫切、卻離梅西更遠的法乙聯賽。
.
「成為梅西的對手,對接近全員倒閉的法甲來說,就是刺激市場的興奮劑!」法甲洛里昂隊的主帥就如此表示:「當然啦,作為對手的教練,碰到梅西我還不屁滾尿流怕死——但這絕對利大於弊,就像我和隊上球員常講的一樣:你們一年最多踢PSG兩場球,眼睛閉著掐一下就過啦!呵呵!」
.
photo credit:PSG、Reuters
.
#阿根廷 #法國 #梅西 #Messi #PSG #Barcelona #足球 #Barca #巴黎聖日耳曼 #ligue1 #udnglobal #轉角國際.
法國足球5號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法國COVID疫情連日破萬,昨天新增感染數更惡化到史上最高,單日破了1萬6千人次,全國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省份為紅色警戒狀態,所有離島與南法蔚藍海岸地帶階淪為重災區,感染人數估計今晚就會破50萬關卡(法國人口6千5百萬),實在很誇張,但目前社會緊張的氛圍似乎沒有三月時高,大家都累了😫,當時與病毒作戰的口號目前已疲倦改為與病毒共生的無奈(嘆)。
這波疫情擴大原因主要是七、八月夏日假期感染人群年輕化,九月收假後回流感染體弱老年族群所致,尤其六月中法國人準備渡假前,常上電視受訪的馬賽掛著半長白髮的法國流行病權威名醫樂觀的說了「疫情正在結束中」(到底是那來蠱惑人的信心?),防疫科學委員會主席也表示「疫情在法國大幅度的控制中」,讓許多人誤以為綠燈開始放鬆享樂,加上後來染疫的名人、法國足球巨星、中年的經濟部長似乎都沒什麼症狀出現,醫院重病死亡人數也無顯著增長(這兩天已經回漲),使得年輕世代更加享樂肆無忌憚,以致造成現今的後果。
為避免經濟崩潰(法國失業金政府失血補助、大幅病毒篩檢都是健保給付免費),防範醫院醫療資源再如春天時那般吃緊,目前全面封城已不大可能,猶如心臟的首都巴黎更無法再承受停止運轉的壓力,目前法國防疫作法是都會感染嚴重區的餐飲、酒吧晚上22:00後停止營業,避免十人以上聚會(但電影院照開?!),學校班級裡要是有三人以上染疫即停課.....。
比較讓人感到欣慰的事,法國生化科技傳統上一向不弱,疫苗研發也已進入最後大規模測試階段,但值得注意的是法國人個性向來任性反骨,對於接種疫苗抱持懷疑反對的態度也不是件罕事,夏天時民調機構YouGov曾做一項問卷,發現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拒絕施打疫苗,尤以25到34歲的年輕人為最,所以...待在這裏的朋友們,大家還是老話一句,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維持身心健康為上策。
法國足球5號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記得以前剛到台灣教法文時,有位學生剛從巴黎回來,他非常驚訝地跟我說:「原來巴黎有這麼多外國人?!」沒錯,根據法國的官方資料,可以發現在巴黎,大多數的人都來自世界各地,有的來自非洲、美洲、亞洲等地區,有的來自法國的海外地區,他們最終在法國落地生根,成為道地的法國人。
回顧去年世界盃足球賽中,法國終於獲得第二次勝利。在當時法國足球隊有一個口號« Black-blanc-beur »,大家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這句口號代表著法國多元的種族文化,意思是整合,而不是分離,這些種族包括 « noirs » 黑人(來自非洲的法語區和安地列斯群島說法文的黑人)、« blanc » 白人(在歐洲說法文的白人)、« Beurs » (來自非洲西北部地區「馬格里布」的人)。雖然法國足球隊受到許多國際上言論批評或質疑,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可以知道法國是一個多元文化和種族的國家。
也因此在法國和當地人交流時,常常會聽到一些專有名詞,比如說« Blanc »、« Renoi »、« Antillais »......等等名詞,這些單字都沒有負面的意思,但要特別謹慎使用,以免造成誤會。所以我特別挑了幾個很常見的單字,在法國和當地人在初步認識對方時,一定會常常聽到的單字:
« Blanc »:泛指的是在法國出生和長大白皮膚的人。
« Renoi »、« Noir »、« Black »:這三個詞用來指「非洲撒哈拉以南」黑皮膚的人,也被稱為「講法語的非洲黑人」。
« Antillais »、« Renoi Antillais »:指的是黑皮膚但來自« Les Antilles»(加勒比海)的人。他們以自己的出生為榮,更願意表達他們來自法國加勒比海地區。
« Arabe »、« Beur »、« Rebeu»:指來自馬格里布地區(非洲西北部地區)的人,特別是來自摩洛哥、阿爾及利亞或突尼西亞的人。
大家有發現« Arabe »、« Beur »、« Rebeu»的關係嗎?阿拉伯的法文是« Arabe »。大概30年前出現了 « Arabe » 的倒語 Be(a)r(a) = « Beur »,甚至到2000年都還有人使用。當一個倒語太常用,人們又開始會把這個詞顛倒過來,而« Beur »的倒語就是 r-beu = « Rebeu»。
« Asiat »、« Asiatique »:來自中國、越南、日本、韓國的亞洲人。
« Rom »、« Gitan »:指來自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的吉普賽人。這兩個國家加入後歐盟,許多東歐的吉普賽人,為了生活,而只好以偷為生,當然也有許多吉普賽人會想辦法用勞力來換取生活所需要的資源,但關於吉普賽人,這又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故事了。
« Latino »:指所有來自拉丁美洲的人。
以上是比較正常,也是在法語區常見的稱呼方式。當然也有一些單字,是比較負面,且不應該說的單字,這邊不是要大家學起來,而是避免這樣的說法🙊:
一個義大利人: un italien / 口語:un rital
一個葡萄牙人:un portguais / 口語:un tos
一個中國人:un chinois / 口語 :un noich
一個波蘭人:un polonais / 口語:un polak
一個美國人:un américain / 口語:un ricain
圖片來源:rawpixel.com(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