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曾昭旭老師是我高一的國文老師,當時對老師的崇拜,幾乎讓我在高三分組的時候,認真考慮要報考師大國文系為第一志願。
雖然最終仍然跟著大潮流走,念了理工,但是影響所及,我在大學一年級的中文課,只會用文言文作文,我的大學同學們應該都還記得。
感謝社群軟體平台的幫助,在我退休之後,加入了高一同學會的Line群組,又與曾老師聯繫上,得以經常閱讀到老師所寫的文章,私下也會向老師請教,得到老師的指點。(如果想要了解曾老師的話,歡迎自行Google上網搜索。)
我今天看到老師的一篇文章,談到中西文化對此次疫情的影響,在美國和台灣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做法。老師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兩者的缺失,並提出撥亂反正的辦法。
徵得老師的同意,與我的臉書朋友們分享。大師之作,切勿錯過。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1.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怕
回顧疫情,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中西差異:
首先,關於戴口罩,台灣可能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地方。加上勤洗手、少出門、與人保持安全距離,合稱防疫新生活。這種軟封城可說是繼上階段的成功加零之後,今年五月以來僅花70天就能把這波疫情壓下來的主要因素。令國外輿論在譏諷台灣過於自滿之後,不得不再度稱讚台灣的防疫能力。而反觀西方人則是對戴口罩非常反感,視為妨礙自由與人權。即使疫情高張,病亡甚眾,仍然要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或者不戴口罩群聚飲酒(許多西方人視上酒館為生活必備)。頗令台灣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次關於打疫苗,台灣人多半非常緊張怕打不到,以致連少量殘劑都爭先恐後搶打,天天質問政府為什麼不早買夠疫苗?反觀西方人(如美國)卻疫苗過剩,要用種種方便服務、實質獎勵吸引人民來打;卻還是有一半的人質疑疫苗,選擇不打。以致美國至今完成兩劑疫苗的覆蓋率才50%左右,難以達成群體免疫。也讓台灣人感到匪夷所思。
試問隔一個太平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雖然因素甚多,但主要的恐怕還是文化差異,才使得台灣人(代表中華文化)和美國人(代表西方文化)普遍所怕不同,所以面對疫情,也才有這麼不同的反應。
這文化差異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中國人包括台灣人比較戀生怕死。這看法雖然似嫌粗糙,卻並非沒有道理。中國人常諱言死(連醫院大樓都沒有四樓),俗語更是直說「好死不如賴活」。真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會賴活的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能堅靭地活下去,人還愈活愈多。即使病痛纏身,常跑醫院,每天吃一大堆藥,還是要活。就更不用說病危之時,家屬幾乎無例外地要求醫生用盡一切手段去急救挽回了(而不管是否徒增病人的苦痛)。所以在台灣,洗腎、葉克膜、達文西手臂、鼻胃管灌食、插管、CPR急救等等都有濫用之嫌。遂產生醫藥愈發達,不健康餘命愈長且愈苦痛的荒謬現象。真是執著於賴活到完全沒道理的地步了!那麼,過度緊張於執行防疫新生活是否也是其中一環呢?
當然,這種戀生怕死的所謂文化影響,早已不是中華文化的本來精神。相對的,西方人愛自由而不在乎染疫死亡(所謂不自由 毋寧死),延伸到也不在乎傳染給別人害別人死亡,其實也已經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墮落;變質為寡頭的個人主義,也並沒有比中國人的戀生怕死好到那裡去。總之,只要是從怕出發,不管是怕死還是怕失去自由,都一樣是文化的變質墮落;只是因文化性格不同,所以墮落也有不同形態罷了!
2.文化精神異化變質衍生種種心理恐懼病痛
原來中國人容易戀生怕死,是因中華文化根本就是一種生命精神,引申之也包括道德精神。狹義的生命精神是指一種肯定生命的存在與求生存的靭性彈性、適應力包容力;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但廣義的生命精神則要進一步問活下去所為何來?答案就是去創造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或說去立人達人愛人,亦即充分地自我實現。此即名曰道德性或理想性。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一旦活得下去,立刻就要求要活得優美」。亦即:生命主體性一定要自覺地發展出道德性來,才是真正的主體性(真我);否則,停留在努力求生存而忘了善用生命以創造意義與愛,生命精神就會失落,退墮到以維持形軀肉身的生存為唯一目的,遂衍為荒謬的戀生怕死心態。其所以荒謬,即在長生永不可得,戀生終必無望,所執只是假我。於是怕死之情也就永不能解除;人生將永只有苦而無樂,反成生命的實質否定。以否定生命(放棄意義之創造)來貪愛生命,此所以為矛盾荒謬也!
至於西方人之愛自由,首當釐清此所謂自由到底是指什麼?原來和莊子所謂逍遙、佛家所謂自在大大不同,而實指一種生存權或基本人權。如羅斯福總統許諾美國人四大自由,總言之實即生存權也。又如西方許多國家的國歌,歌詞大都提到與敵人鬥爭以爭取自由,甚至充斥血腥殺戮(法國國歌足為代表),主題實即國家民族之生存也。但此所謂生存,意思卻和中華文化脈絡下的生存不同:中國人是指素樸的形軀生存,意義是好活用此身以進行道德創造。但在西方文化(姑以基督教文明為例)的脈絡下,人身並無主體的身分(上帝是唯一的主),而只是上帝的工具。上帝頒布律法與上帝之國的藍圖,人則納入此律法結構中享生存生活之權利以盡為上帝服務以依上帝藍圖建構地上之國的義務。換言之,人的自由只是上帝誡命與法律規定下的行動自由(可稱為廣度的自由,與中華文化脈絡下之心靈主體自由或深度的自由不同),目的是藉此善盡待奉上帝的義務。因此,若忘記善盡作上帝博愛工具的責任,自由便會退墮為自我中心、自私任性,到玩法弄權,背叛上帝律法的地步。這當然是西方文化精神的變質異化,於是神化為魔,假冒上帝之名而實行魔鬼之事。西方近代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掠奪世界資源以自利,皆其流也。
3.文化退墮之病仍當用文化療癒
以上分析中西文化異化退墮的不同脈絡,而同歸於有所怕的虛弱心理。而不管怕什麼,都可總說為怕死(請參考前著《論生與死的詭譎相即》一文),亦即怕我之不存在;只是西方人的存在觀是「我自由故我在」(自由本質即生存權),中國人的存在觀則是「我活著故我在」(活著即一切可能之基礎)罷了!
而不論中西,其生命的存在都是要指向意義價值之實現的,差別只在實現的形態不同;在中華文化是善用形軀以作道德創造,在西方文化則是享自由人權以盡為上帝愛人工具之義務。所以,當其退墮為執小我自私的時候,都同樣會有假上帝或道德之名以自我文飾的虛偽。在中華文化脈絡是假借仁義之名而實則忘義逐利(孔子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生活中,無論親子友朋乃至政府人民,口口聲聲為你好而實則以威權干涉宰制,不知尊重人權者多矣。在西方文化脈絡,則是假冒上帝之名而實則叛神歸魔(如浮士德出賣靈魂與魔鬼交易);在社會與國際,自以為秉上帝旨意而對異國異族異教徒橫施歧視侵畧迫害滅族之暴行,不知衆生平等,皆當為上帝之博愛所蔭庇者亦多矣!於是落到疫情的面對,在西方美國,遂有將自我自由無限上綱而敵視戴口罩者、排斥亞洲裔(誣之為病毒源頭)之表現。在台灣,則有將戴口罩以免害別人被傳染之道德立場無限上綱,自居於道德優位而對不戴口罩者輕予指責,橫加干涉,教訓之餘,甚至還施予霸凌懲罰。這些實都是假自由假關懷、假正義假道德的表現,雖中西形態有異,其屬假冒為善則一也。
那麼,對這些因文化精神泯失扭曲變質而形成的病痛(其病徵則可總結為怕之一字,即《大學》所謂:「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也),要如何才能得到療癒呢?而答案無他,就是回到文化發展的堵塞處重新求其通罷了!在此要點有二:一是問你的文化發展是因何堵塞的?二是那要如何才能彌補前愆重新走通?
先說中國文化這一面,問題乃出在由內聖(個人心性修養以成為仁者愛人的君子)跨到外王(事實上能普遍且有效地愛到眾生)時被卡住了,使得愛傳不過去,或在傳過去時愛變質為非愛。為什麼會如此?則因太容易用愛籠罩一切(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而忘了現實上人我有別,當尊重對方的人權或自由意志。遂導致以道德、以義理、以愛傷人,而受傷者還得因感情故委屈忍受。子女忍受父母,父母也得忍受子女,愛之互動竟成互相折磨,遂成中華文化體中的普遍陰暗。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西方文化得到尊重人權(西方文化脈絡下之廣度自由)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實踐。由家庭以至於社會、國家,次第皆然;然後從修身開始推擴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事業才能走通;這當然進一步包涵現代社會、政治體制的合理運作,即所謂民主也。
再說西方文化一面,問題乃出在人僅自居為上帝的工具與僕人,生活在依法行政的體制運作中,只與認知理性相關,卻把價值問題丟給宗教,感情問題丟給文學藝術,自己只屬宗教文學藝術的受蔭庇者或受益人(西方人普遍有對教士與文學藝術家的崇拜情結),而不知自己也可以是生命感情與道德價值的主體(這當然須經一番自覺的工夫修行)。於是生命主體沈隱成為佛洛伊德心理學中的黑暗本我,當宗教法律與文學藝術的帶領薫陶力衰退,便會冒上來成為自利相爭的亂源。何止遺忘上帝的仁慈(仁慈更高於正義),更且將自私自利合理化為生存競爭的正義(達爾文的進化論、美國理直氣壯的所謂國家利益、美國優先)。遂致擾亂世界,各奉自己的上帝伸展自己的權利,而難以分辨誰屬上帝誰屬魔鬼了。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中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中華文化得到主體自覺(中華文化脈絡下之自由,即道家禪宗之深度自由也)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修行。啟動仁心的自覺,以培養根本自信,拓展宇宙心胸,超越一己一族一國一教的局限而直通上帝博愛的本懷,以天下為己任,為萬世開太平。這樣才能真走通依上帝心中的藍圖(大同世界?)以建設地上之國的康莊大路。
當然,以上提示的彌補療癒之道,實質上就是中西文化兼取其長的會通之路。這激盪會通事實從馬哥孛羅、利瑪竇東來就開始了,其間迂迴曲折、辯證跌宕,至今未已,也許才是又一波的方興未艾,而必蔚為未來世界文化發展的主旋律,吾人且拭目以觀,靜心以待。
2021-8-22 4300字
同時也有4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8的網紅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月初,一項新法律在美國德州生效,禁止懷孕六週後進行人工流產,成為先進國家中最嚴格的墮胎法之一。反觀世界第二大羅馬天主教國,墨西哥最高法院週二裁定,懲罰墮胎違憲,成為墨西哥女性健康與人權倡導者的重大勝利。 講義 👉 本集限定公開下載 PDF:https://bit.ly/3Acfk2E ...
「法律與文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法律與文學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律與文學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法律與文學 在 蒙納米豎琴樂團 Monamis Harp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律與文學 在 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律與文學 在 陳美雅Meiy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律與文學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律與文學 在 [閒聊] 我們與惡的距離-淺談法律與文學- 看板TaiwanDrama 的評價
- 關於法律與文學 在 〔活動回顧〕《法律與文學的對話》講座:鸚鵡和豎琴 的評價
- 關於法律與文學 在 法律與文學- 清華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法律與文學 在 《司法,你主場》文學X 司法:當理性法律遇到文學- YouTube 的評價
法律與文學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書賞閱📚
▍法律與文學——文學視野中的法律正義
【作 者】張麗卿│高雄大學特聘教授、財經法律學系教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發表的「法律與文學」論述的集結,以東西方經典小說為主題,討論小說的重要情節與法律正義(主要是刑法)的關連性。
讀者如為法律人,可以將本書當作橋樑,輕鬆掌握經典小說的主軸,引發進一步閱讀的興趣;也可以深刻理解刑法的重要概念,不至於遺忘或混淆。閱讀本書,一舉兩得。
讀者如是法律的門外漢,也不必為法律的艱澀概念所苦,甚至可以引發研究法律的興趣。讀者可以興之所至,隨意翻看本書,不必拘謹的依照次序閱讀。讀完本書,文學與刑法的精髓大致可以把握了。
📖本書完整介紹➔ 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1979
🛒11月採購節,消費滿額贈coupon券👉http://qr.angle.tw/p3e
並加贈專業贏家好禮包👉http://qr.angle.tw/bwk
📕訂閱月旦雜誌,實體講座 #免費參加,並加贈兩大好禮喔👉http://qr.angle.tw/gyj
🏫【月旦精粹之選】▪網羅修法重點論述👉http://qr.angle.tw/ki0
【#11月新書推薦】
👉http://qr.angle.tw/mci
【#10月新書推薦】
👉http://qr.angle.tw/i6e
法律與文學 在 蒙納米豎琴樂團 Monamis Harp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鸚鵡和豎琴-販賣情報有罪嗎?》
@台南司法博物館
#蒙納米 #豎琴 #南方講堂王美霞老師
#台南司法博物館 #法律與文學
#葉石濤 #鸚鵡和豎琴
法律與文學 在 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月初,一項新法律在美國德州生效,禁止懷孕六週後進行人工流產,成為先進國家中最嚴格的墮胎法之一。反觀世界第二大羅馬天主教國,墨西哥最高法院週二裁定,懲罰墮胎違憲,成為墨西哥女性健康與人權倡導者的重大勝利。
講義
👉 本集限定公開下載 PDF:https://bit.ly/3Acfk2E
👉 嘖嘖訂閱版本:https://bit.ly/ssyingwen_notes
🍼 網站 (相關文章 / 影片):https://ssyingwen.com/ssep52
🖼️ IG 單字卡: https://bit.ly/ssyingwenIG
———
本集 timestamps
0:00 Intro
1:37 第一遍英文朗讀
4:00 新聞 & 相關單字解說
18:22 額外單字片語
24:34 第二遍英文朗讀
———
臉書社團 (朗讀文字):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syingwen/posts/301461465073433/
朗讀內容參考了
VOA: https://www.voanews.com/americas/mexicos-top-court-decriminalizes-abortion-watershed-moment
NPR 1: https://www.npr.org/2021/09/07/1034925270/mexico-abortion-decriminalized-supreme-court
NPR 2: https://www.npr.org/2021/09/01/1033202132/texas-abortion-ban-what-happens-next
The Dallas Morning News: https://www.dallasnews.com/news/world/2021/09/07/mexico-lifts-abortion-ban-even-as-texas-embraces-it/
The 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1/sep/09/biden-administration-sue-texas-abortion-law
———
本集提到的單字片語:
Texas 德州
SB 8 (Senate Bill 8) 德州參議院第八議案
Abortion(s) 人工流產、墮胎
Near-total abortion ban 幾乎完全的墮胎禁令
Rape 強姦
Incest 亂倫
Pro-choice 捍衛選擇權
Pro-life 捍衛生命權
Forced pregnancy 強迫懷孕
Democrats 民主黨
Republicans 共和黨
Heartbeat 心跳
Fetal heartbeat 胎兒的心跳
Scientists 科學家們
Embryo 胚胎
Ultrasound 超音波
Fetus 胎兒
Border 邊境
Mexico 墨西哥
Brazil 巴西
Roman Catholic Church 羅馬天主教會
Supreme court 最高法院
Unanimously一致通過的
Decriminalizes 除罪化
Legalize 合法化
Latin America 拉丁美洲
Conservative 保守
Illegal 違法的
Argentina 阿根廷
Irony / ironic / ironically
Sarcasm / sarcastic
Coahuila 墨西哥北部與德州鄰近的州
Mexico City 墨西哥城
Trimester 三個月
Restrictive 嚴格限制的
Insidious 陰險的
Draconian 苛刻的
Cruel 殘忍的
Abortion rights 墮胎權
Roe v. Wade 羅訴韋德案
Landmark decision / judgement
Viability 胎兒在母體外有生存能力
Governor 州長
Attorney general 司法部長
Abortion providers 提供墮胎的醫療機構
Sue 起訴、吿
Whistleblower 吹哨者
Mum 沈默
Clearly 明顯的
Unconstitutional 違反憲法
Kamala Harris 賀錦麗
Not negotiable 不容商量的
Jen Psaki 白宮發言人
Unequivocal 毫不含糊的、非常明確的
Irrational 不理智的
Super Typhoon Chanthu 強颱璨樹
Philippines 菲律賓
Hurricane Ida 颶風艾達
♥️ 喜歡時事英文 podcast 嗎?♥️
你可以支持我繼續錄製 podcast 👉 https://bit.ly/zeczec_ssyingwen
————
#podcast #墮胎權 #女權 #學英文 #英文筆記 #英文學習 #英文 #每日英文 #托福 #雅思 #雅思英語 #雅思托福 #多益 #多益單字 #播客 #國際新聞 #英文新聞 #英文聽力 #taiwanpodcas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17xZLJDysA/hqdefault.jpg)
法律與文學 在 陳美雅Meiy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再說一次!日文學習必學單字!拉近與日本人之間的距離,如果聽不懂對方的話一定要學會這句,請對方再說一次喔,這句的日文就必學囉,還有,如果要麻煩別人載自己一程怎麼說?用好記的方式,讓你立即可以開口說的超實用日文
先學會日文怎麼開口說,並且要有趣才能持續想要學下去,美雅希望用有趣好記的方式,讓大家可以輕鬆學會如何立即開口說,常常聽,暴政一定能夠開口說。在許多人的身上都已經看到實證了,歡迎大家一起來快樂學習❤️❤️❤️❤️❤️
日文必學單字!這些日文單字超實用!拉近跟日本人距離,立即學會開口說日文😍❤️
👉#日本早稻田法學博士#法律小教室#日文學習#自我成長#日本旅遊#日本自助旅行#必學日文單字#日本文化#口語日文#日語小教室#高雄市議員陳美雅
💕記得訂閱喔!按讚!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幫忙分享出去唷😊😍❤️
大家好,這裡是高雄市議員陳美雅的頻道😍。在這個頻道美雅會定期更新許多有趣的影片,時事評論,也會有日文,法律教學,以及時事分析和我的議員質詢、生活的點點滴滴,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不要忘記訂閱美雅的頻道喔😘
❤️一起追蹤陳美雅❤️
👉陳美雅https://youtube.com/channel/UCE919XmYkMrNx07XOdvv1tw
👉陳美雅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eiya_kuma?utm_medium=copy_link
👉陳美雅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eiya588155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OIKzEJSz3c/hqdefault.jpg)
法律與文學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英文想變更好嗎?快來 PressPlay 訂閱賓狗:
https://www.pressplay.cc/bingobilingual
· 免費試用 3 天
· 搭配本集 Podcast 的詳細講義
· 手機背景播放,善用零碎時間學習
· 一次掌握頂尖學習資源:文法、發音、口說及更多
【今天會學到的單字】
Be racing to do something 搶著做某件事
panacea 萬靈丹
There is no single panacea for the problem of inequality.
stick around 留下來
Stick around! We’ll need you later.
flu 流感
Imposition 施行(法律、規定)
re- 字首:再一次
grim 嚴峻的;可怕的(unpleasant and depressing)
inoculate 施打疫苗
ease restrictions 放寬限制
Lift a measure 解除限制
Resurgence 最近一集有教到
再起
variant 變種病毒
Israeli 以色列的
swiftly 很快地
introduce the requirement
Re - 字首:重複的意思
impose the measure
Reimposition 的字根 impose
impose the measure
Lift the measure
contain the outbreak
Contain 包含;抑制壞事
疫苗, 以色列, 群體免疫, 口罩, 變種病毒
賓狗誠心徵求廠商乾媽乾爹!!
歡迎來信:weeklybingoenglish@gmail.com
口播案例:https://bingobilingual.firstory.io/playlists/ckmm0e1of9zai08974rfszzfh
抖內支持賓狗:
https://pay.firstory.me/user/bingobilingual
想跟賓狗一起不死背、「玩單字」嗎?
歡迎加入臉書私密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83689222203801/
賓狗的 IG @bingobilingual_bb
https://www.instagram.com/bingobilingual_bb
賓狗的 FB
https://www.facebook.com/bingobilingual
陪賓狗錄 podcast:
https://www.youtube.com/c/BingoBilingual
(側錄影片)
【Podcast的廣告效益 - 學生問卷】
5-10 分鐘,幫學生一個忙,還可以抽獎喔!
學術單位: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企業管理系 研究所與大學部學生
抽獎資格:只要有在 Podcast 節目中聽過廣告內容的經驗,填寫問卷並留下Email,都有機會參加抽獎!
抽獎禮物:7-11百元禮券*10位
問卷連結:https://forms.gle/ZZAfiwotkmQRbpiaA
*問卷皆採匿名方式,請安心填寫
你想要高品質中英對照新聞嗎?訂閱《風傳媒》,就能隨意暢讀華爾街日報的新聞,中英對照喔!原價一年一萬四,立刻降到三千九,趕快透過賓狗的專屬連結訂閱吧: https://events.storm.mg/member/BGWSJ/
跟賓狗 Line 聊天:
https://line.me/ti/g2/AnkujGhzM4qHqycKmUd9Nw?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在 KKBOX 收聽賓狗: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4tuXnkLJpEDF7ypC6S?lang=t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uzGq_5Hic4/hqdefault.jpg)
法律與文學 在 〔活動回顧〕《法律與文學的對話》講座:鸚鵡和豎琴 的推薦與評價
《 法律與文學 對話》講座:鸚鵡和豎琴上周六下午,王美霞老師的聲音帶我們進入了葉石濤筆下那動盪的大時代,當蒙納米豎琴樂團的弦音在第三法庭裡響起,我們 ... ... <看更多>
法律與文學 在 法律與文學- 清華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問有修過黃仁俊法律與文學的人,心得作業的成績88分算高ㄇ,還是其實大部分人都90幾分,另外想求這堂課的成績分布~ - 清大. ... <看更多>
法律與文學 在 [閒聊] 我們與惡的距離-淺談法律與文學- 看板Taiwan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好讀版
https://dakouchou.blogspot.com/2019/04/blog-post.html
寫論文時,或許為了學術需要,或許為了自我解答,查找了各式對於「法律與文學」存在
價值的詮釋。於是,我找到了這本,《詩性正義》: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1157327
薄薄的書只寫了一件事:「我們藉由文學理解人面對法律時會產生哪些處境,並藉由理解
達到對話更甚是公共決策的轉變。」
文學能夠理解他人嗎?長期下來,我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在這裡,談的文學可能更狹義一
點,小說,即使是真實事件都必然存在著虛構性的小說。
哪些是被虛構建立出來的?虛建建立的可能性有許多,可能是為了劇情,可能是為了想像
錯誤(法律與文學非常多對於法律錯誤的想像而有錯誤的描寫)、可能是為了概念先行,
或許也包括作者自己的認事未明,虛構/誤導/錯誤/誤解都是身為局外人,更甚是局內人
因認知角度或各式以自我為主體所建立出的,無法迴避的前提。是故小說認知事實的層面
而言,都沒有社會事件來的真實,且具必然性。
噢,不過這本書也談了,「以情感面出發」。從人心深觸的觸動,才有改變的可能性。
文學能夠理解他人嗎?老生常談的是,我參加了許多讀書會,聽到不同人對於同一作品的
詮釋,或許當下被打動了,或許在闡述時說出一些人生格言式的感想,也或許仍然踩著書
中人物的痛點難以理解的洋洋其詞。
我可能都有一部份在這樣的描述當中,沒有真正進入文本讓它內化成思想的一部份,或許
,我們只看到自己認同以及想看到的部份。
化成《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能夠藉由戲劇對話嗎?或許這樣的對話以及理解都是廉價
的,可拋的?
身為生理男性,很難看到女性在社會中的處境,與生理上真實的苦痛。如月經,如生產,
如單屬於女性的種種。《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讓我理解到陰性書寫的重
要性,它書寫的是男性遭遇不得的困境,但它是散文。
理解社會最好的方式,尚是來自於流暢的文筆,真實的挖掘,或許帶有情感或許沒有,但
它必定帶著某些衝擊與異質。如同林立青的《做工的人》,非常優秀的散文,我想即使我
寫作一輩子都無法有他那麼會說故事的天份。
但不總會是戲劇。
但還是得回到書寫的本質,書寫,必然帶有不真實,對於錯綜的事實而言,任何的重製與
語言間的縫隙中,可能因為書寫、可能因為閱讀,可能因為各種可測與不可測,而充滿了
不真實。
昨天《我們與惡的距離》(五、六集)非常驚人。吳慷仁的酒後自白將法律的精神淋漓盡
致的呈現,但不死板而未接觸到可能更具爭議卻被嘈雜化的廢死議題。
半夜睡不著,想著吳慷仁真的相信他說的話嗎?近期演員的訪談不斷的在官網上釋出,如
果演員無法認同自己所演的角色,又如何作為真誠的代言人呢?
「真誠」,是哈柏馬斯建構社會對話的重要前提,但不掉書袋,相信自己所說的事再與以
宣傳已經成為某種基本道德。如同我們看到許多政治人物誇誇其詞,講盡蠢話,但下台後
又變正常了。於是我們知道,他不是笨,他只是不夠真誠。
所以社會跟著虛偽了起來。
話說遠了。
王律師很偏執,到不近人情的在找背後的原因,他認為會有下一個無差別殺人犯,最好的
方式是在於事前預防。
但這又會不會是另一種想像或迷思?
我不知道,這齣戲到現在最動人的一段還是王律師陪著李媽媽推蕃薯車一鏡到底的鏡頭,
李媽媽哭訴著不知道自己作錯了什麼。或許許多家人都不知道自己作錯了什麼。或許許多
犯罪者也不知道自己作錯了什麼。也或許許多犯罪者如同王律師小時無可挽回的,在社會
結構下的不得不然。嘿,我們從人檢討到了社會結構,但你知道為什麼了嗎?人就這麼死
了,那你知道為什麼了嗎?
戲劇沒有給你答案,就連思考都發現,啊,卡住了,我們看到了另一些,無法或無能產出
答案的理由。
或許戲劇給我們的不是同情,不是理解,更不是問題,而是告訴我們在這整個關係中的無
能為力。
我們的人生充滿了無能為力。
我相信著,沒有人覺得自己是壞人。我非常喜歡《罪與罰》,主角殺了人之後心裡充滿了
悔悟與恐懼,但在那個當下他知道他必須,為了某些他自己的理由,支持著他這個人的存
在,正當化所有事件而不存在錯誤的可能性。
或許也有一絲絲的罪惡感但更多的是逃逸或自我正當化,如《蘿莉塔》。
我們還是談了文學,但文學不總是那麼功利化。法律與文學的價值是讓人理解在其他人在
面對法律時的困境與處境嗎?或許我們看到的是無能為力。
真實,不在文學,或更狹義的小說之中。而是在自我內心中,或著是在承認自己因為各種
原因而無能為力之後。我們也有可能在面臨某些狀況之後作出自己在其他狀況之下無以理
解的事。
理性無法壓抑的衝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146.2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554680190.A.C1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