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看21世紀八國聯軍 |
這個星期中國再次頻登國際新聞版面(哎,我講錯了,中國其實一直有新聞,只是頭條或財經版之差),歐盟總算拿出勇氣來質疑烏伊故(法語發音)的事情,中國馬上給這顆軟柿子五十大板,條列歐盟十人與其親屬不得入境中國。
國際戰場在打,各國的國內戰場也開打,歐盟多國召見中國大使。而駐法國的中國大使更是狼戰外交的領頭狼,去年在中國大使館的駐法官方網頁上批評法國防疫政策不顧老年人生命安危、沒有人性,因此被召見過一次。今年這位中國大使再次在推特上公開批評法國研究人員是「petit frappe 」。
哈!首先我要謝謝這位外交官讓巴黎地方媽媽學了一個很通俗的法文詞彙petit frappe,小流氓。由於本人生活環境單純,身邊沒有什麼小流氓,所以完全接觸不到這個字。再加上法國現在沒有什麼小流氓,這個在某些階層的用詞,大多用來形容一些毒販,而且是最下層做零售的那種毒販,而非上面的老大毒梟。
那被形容成小流氓的研究人員是誰?我以前很討厭看政論節目,但去年因為疫情的關係開始看這些政論節目。在法國的政論節目上,中國專家大概就五六位,電視台轉來轉去就這幾位在談論東亞的地緣政治。而這位Antoine Bondaz先生也是其中之一,我對他的印象就是,他極為了解兩岸的局勢與現況,是少數不是撥接速度的法國人,而且他的談話內容客觀,不會特別針對中國,但也可以感覺出來他更欣賞民主的台灣。
所以Antoine Bondaz先生和法國親台議員在安排訪台事宜,就這樣被看不爽的中國大使在推特上罵他「小流氓」。
可能一個研究人員在中國不算什麼,皇上跟前不要說小流氓,連個臭俗辣不是。但是在法國,研究人員非常受到大家的尊重,無論在學界或業界,能做到「研究人員」,可以說是各行各業的頂尖人士了。政府在執政時或企業在做策略時,都要依靠科學家和這些研究人員的專業諮詢,像最近馬克龍被批專制獨裁,就是因為他不聽科學家和專業人員的建議。
所以中帝國的研究人員可以罵,但是一個在人家國土境內的外交官罵人家的研究人員,果然被法國外交部長召見。法國人當然也不是吃素的,部長直球對決告知法方的不滿,此時換來中國大使的錯愕:「ㄟ?您也太不客氣了。」呦,您罵人家小流氓的時候有在客氣嗎?(北京腔)
這種泱泱大國的風範,真是讓我想到清帝國和西方國家使節的外交禮儀矛盾,就是一定要人家外交官下跪拜自己的皇帝,自己是絕對的天朝,其他國家的細漢仔都是臭俗辣。
我的聯想果然沒錯(也想學全聯或考試院來個聯想圖文,反正我沒朋友),中國發言人華娘娘果然開口說是八國聯軍,還有這些歐美國家人口不到全球的11%,不能稱為國際。媽呀,一定要用人口來算國際的話,那這世界勉強只剩下中印兩國了是嗎?果然我們是小流氓、臭俗辣,上不了國際檯面。
(巴黎地方媽媽看本週中國與歐美大亂鬥有感,不做業配、不選邊站的好處就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用迎合也不用討好,還可以請看不慣的朋友轉台,或直接封鎖小粉紅網軍蛇精病等)
下圖:遛女兒時,我們喜歡的冰淇淋店沒開,只好轉戰連鎖義大利冰淇淋店。我不喜歡連鎖店,不過還是喜歡他們把冰淇淋做成一朵花的創意。現在不只冰淇淋變成一朵花,還有馬卡龍長了耳朵變兔子,也是無敵可愛。我有沒有吃冰淇淋?當然沒有,買給女兒吃而已,地方媽媽參賽意志力很強的!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sie Woo 戴舒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教學的經驗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可能詞彙和文法的能力不錯,但有一些英語發音卻還需要加強,所以今天我要來分享三個常見的英語發音錯誤,希望能幫助大家改進正確的英語發音喔! 00:21 ‘A’ 的發音 02:13 '-ed' 過去動詞的發音 04:12 ‘Wo’ 的發音 05:31 結尾 ❗ 我...
「法文詞彙」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法文詞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文詞彙 在 明潮 M'I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文詞彙 在 Esquire H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文詞彙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法文詞彙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文詞彙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法文詞彙 在 Õ La La Vie 法式生活美學 的評價
- 關於法文詞彙 在 法文是奧運會官方語言之一- 跟韻雯學法文I Maryline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法文詞彙 在 法文詞彙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法文詞彙 在 Re: [字彙] 背字典自學法文- 看板Francais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法文詞彙 在 明潮 M'I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DIOR Oui 珠寶系列,以o、u、i 三個金質草寫字母象徵法文詞彙「我願意」,#Dior 珠寶形象代言人- #CaraDelevingne 也在影片中反覆朗聲「Oui」的愉悅之情溢於言表,宛如對幸福美好訴說「我願意!」
珠寶以三款字母代表終生承諾的愛情誓言,設計成獨一無二、充滿詩意的珠寶,以單顆美鑽點綴筆觸結尾,如金絲般繾綣於指間,呢喃浪漫情意~~快貼給男友看!
Dior - Tapei 101
法文詞彙 在 Esquire H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AUX-DE-VIE,相信鍾意飲干邑嘅你一睇就知呢個法文詞彙代表生命之水,但背後意思你又知幾多?其實係白葡萄酒液經過兩次蒸餾,並放入由人手製作嘅特選橡木桶熟成逾兩年,先有機會成為軒尼詩干邑。「解碼軒尼詩」展覽即將於本月12號開幕,同你一齊揭開干邑奧秘,讓你品嚐干邑時能更享受其獨有魅力。
拆解干邑迷思:https://bit.ly/2PNh4IG
===============
Follow us on 👉🏻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esquirehk
YouTube:https://bit.ly/SubscribeToEsquireHK
#EsquireHK #EsquireSelect #解碼軒尼詩 #軒尼詩 #HennessyDeclassified
法文詞彙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從教學的經驗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可能詞彙和文法的能力不錯,但有一些英語發音卻還需要加強,所以今天我要來分享三個常見的英語發音錯誤,希望能幫助大家改進正確的英語發音喔!
00:21 ‘A’ 的發音
02:13 '-ed' 過去動詞的發音
04:12 ‘Wo’ 的發音
05:31 結尾
❗ 我談的是英國口音的發音
🔔原來這些英語單字來自法文► https://youtu.be/FN-4CqLVCIU
🔔日常聽不懂英文的原因► https://youtu.be/dCiMmadqOAU
📌點擊了解更多 Susie 的英文線上課程 ► https://www.susiewoo.com
📌點擊加入 Susie 的線上英語課程訂閱計畫 ► https://www.susiewoo.com/zhtc-susie-sub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語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https://www.susiewoo.com/zhtc-group-tutori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發音 #英語 #英國口音
法文詞彙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家知道在11世紀時,英國曾經被法國統治嗎,也是因為這段歷史所以有許多英文單字受法文的影響。今天的影片我來跟大家分享源自於法文的英文單字,希望大家會喜歡喔。
00:00 開頭
00:21源自法文的英文單字
00:49 法文與英文相同的單字
03:40 來自法文但已變化的英文單字
04:51 英國被法國統治的歷史故事
05:51 結尾
📌英文的來源很複雜,主要是起源於拉丁語,日耳曼語與法文。
例如,sheep 這個單詞來自靠近英文的語言,但吃羊肉時我們會說 lamb(來自日耳曼語言)或mutton (來自法文),而 pork 的話比較複雜。 原本古代英文的'豬'是 'swine',然後引進法文的 'porc' 以後'豬'就變成 pork ,之後 pork 又在英文中演變為 pig。
🔔日常聽不懂英文的原因► https://youtu.be/dCiMmadqOAU
📌點擊了解更多 Susie 的英文線上課程 ► https://www.susiewoo.com
📌點擊加入 Susie 的線上英語課程訂閱計畫 ► https://www.susiewoo.com/zhtc-susie-sub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語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法文 #英文 #單字 #歷史
法文詞彙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儀式感」這個詞彙,最近好像很紅(其實已經紅一陣子了),勵志書籍、雞湯文章、化妝品廣告、家電用品文宣,都要強調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儀式感」。到底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被流行與操作的?儀式感帶給當代社會與當代人們甚麼樣的啟發、功能與批判呢?今天我們就來談:#為何我們需要儀式感?
.
從Google Trend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在繁體中文世界中,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1年的書籍出版,與2019年Netflix的實境節目播出,符合「儀式」與「儀式感」兩個關鍵字的增長。在日本反而沒有這樣的關鍵字搜尋趨勢。而從百度指數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台灣與中國在「儀式感」一詞的數據趨勢上更加類似,大致上是從2018年開始至今,儀式感被開始被強調。
.
從數據上的顯現可推論,一方面因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文本的流行,帶動台灣大眾對生活儀式感的關注,另一方面,2018年起中國對於儀式感的論述也大幅的上升。其中包含了各種媒體文本的傳頌引用,大眾讀物書籍的出版,商業廣告與商品的運作。當然,從結構化理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源自於高度(晚期)資本主義現代生活的盈充,「儀式感」成為一種現代人對峙社會結構的方式。
.
📌#今天的內容有
.
▶ 為甚麼要儀式感?
▶ 「儀式感」變成流行語
▶ 儀式理論的解釋
▶ 流行文化中所談到的「儀式感」
▶ 儀式感的商品邏輯:販售儀式
▶ 邁向幸福還是渴望幸福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4zhovx5c2n0854a0pggzk8?ref=android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yqb4436c1xX1cqEZEi0zW?si=r0-NQm1GQQ2tqTY1buSwpQ
.
💻#FB 完整論述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70123626508590/
.
.
\\\\\ 完整論述 \\\\\
.
▓ #儀式的起源
.
不過當我們朗朗上口儀式感,你有想過那「儀式」(ritual)是甚麼嗎?在法國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1912)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表示,宗教很明顯是一種「社會性的事物」,其由信仰和儀式兩個範疇組成,並且將世界化分成相互對立的兩類:神聖事物和凡俗事物,兩者的區隔透過禁忌維持。Durkheim認為,信仰是觀點(opinion)的表達,存在於表徵(representations)之中,並且表達了神聖、凡俗事物之間的性質與關係;而儀式產生於行為方式,並且規定在神聖事物前如何行事。簡單來說,信仰與儀式就好比於思維與行為。
.
所以儀式就是一個連結「神聖」與「世俗」的行為方式。可是為甚麼我們要連結這兩者呢?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1969)在《#儀式過程》中解釋,經過儀式過程的三個階段:分隔(separation)、閾限(liminal)、回歸(return),人們就可以從百般無聊的日常世俗,經歷特殊體驗、曖昧模糊的非常神聖,最後再重新連繫現實。這樣的儀式性過程,重整人類的社會結構與生活秩序,獲得意義上的舒放圓滿。
.
▓ #當代流行文化中的儀式感
.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發展出來的,網路的文案定義,「儀式感」是源自於《#小王子》故事裡所說道:「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片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從前面人類學的討論來看,這個定義的確沒問題,但《小王子》絕對不是源起,應該只是個「宣傳」。
.
從大眾流行讀物來看,李思圓《生活需要儀式感》(2018)告訴讀者,生活細節的留意與經營,可以讓每日生活回到關注自己的感受當中,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特殊時空。高瑞灃的《儀式感: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2018)也是強調「思考生活,了解自己」,進而重塑人生價值與意義。前兩者算是一種儀式觀點的生活應用,並且著重在美學與心理學的關聯性上。
.
Theresa Cheung的《儀式的力量:成功人士的日常──個個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動作》(2018)就比較神奇一點,他把儀式感與成功關係在一起,「成功人士都在做的標準動作,天天如此」。提供些達到成功人生的步驟。總體而言,「儀式感」論述告訴當代的人們,應該追求幸福快樂的主體,應該拒絕潦草的生活秩序,並且將傳統意義上宗教生活中的儀式方法,轉向注重個人生活的「#體驗」。那是一種在宗教匱乏年代裡的世俗信仰。
.
▓ #資本主義下的儀式感
.
有趣的是,從2018年開始,伴隨著大量的儀式感討論,強調「儀式感」的商品也突然增長。「護甲儀式感」、「護膚儀式感」、「汽車體設計儀式感」、「果汁機儀式感」,甚麼都可以有儀式感。宗教儀式的神聖性功能,因個人主義化的世俗趨勢,被吸收到商品的設計與資本主義的邏輯中,說服人們只要經過日常消費,就能獲得聖靈充滿。
.
在商品的設計中,儀式感被視為一個綜合的體驗系統。儀式感是在儀式活動中,形成的對形態、色彩、結構、材質、節奏、秩序、氣味、流程等綜合性的感官體驗,並且強調其給人帶來的愉悅、神聖、莊重、敬畏的情感。身體的經驗透過商品的細膩參與過程,招回在理性世界中被抹平的自己。
.
在這個晚期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傳統宗教信仰式微,世俗化、個人主義化的精神興起,那些渴望在來世獲得救贖的宗教信念已然緩不濟急,「儀式感」所宣傳的私人化、看得見的、當下在世、立馬解決人的精神困境的目的,反映著我們的新興信仰(丁仁傑,2001)。弔詭的是,不正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將我們推入這個牢籠嗎?
.
儀式感的挪用,同時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渴望與失望、解藥與毒藥。
|
跟我討論儀式感設計的品牌就是 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
|
#參考文獻
.
1. Durkheim, É. (1912). 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le système totémique en Australie (Vol. 4). Alcan.
2. Turner, V.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Routledge.
3. 丁仁傑. (2001). 當代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 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41), 205-270.
法文詞彙 在 法文詞彙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Parisien tête de chien, Parigot tête de veau. ",是罵巴黎「天龍人」的法文片語," 狗頭巴黎人, 牛頭Parigot ",▽ 巴黎經常被稱呼為「花都」不知道怎麼由來. ... <看更多>
法文詞彙 在 Õ La La Vie 法式生活美學 的推薦與評價
趣詞彙。12 個怪異到超可愛的法文俚語】 每個語言都有屬於自己的有趣的俚語,像是英文中的"It rains cats and dogs"當然不是天上下了一堆阿貓阿狗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