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綠色和平民調結果顯示「臺灣有高達 80.7% 的民眾不知道2030年將全面禁用四類一次性塑膠用品」
小編知道的時候甚是震驚!😱
這讓小編想起當年在泰國的時候...
2019 年 12 月 28 日,那天豔陽高照
正好要去超市補充生活用品
突然手機就收到一封不知道是哪裡寄來的簡訊
寫著「Say No to Plastics D-Day 1 Jan 2020」
沒錯!泰國準備有 25000 個通路不再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袋
他們以細胞簡訊的方式提醒民眾塑膠袋即將開始限用!
這項政策上路後,就立刻去了一間泰國數一數二的超市
那時候,我就算花錢也買不到塑膠袋了
但我還是買得到購物袋
我只用 19 泰銖就買了一個可以重複使用的購物袋
- -
政策公告、宣導有很多種方式
如果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有心用力推動限塑政策
也能夠盡力讓人民知道政策上路,並且有明確替代方案
讓消費者和企業都有時間做調整!
希望環保署可以更加油,正視塑膠污染問題
超前阻擋問題變得更嚴重
立即連署,要求環保署加把勁推動減塑👉 https://act.gp/2O6xn7l
💡小補帖
泰國限塑目標
🙂 2022年前逐漸禁止使用四類塑膠製品,包括厚度36微米以下的塑膠袋、保麗龍盒、塑膠吸管和免洗塑膠杯
🙂 2027年減少50%海洋垃圾
臺灣限塑目標
😐 2030 年年逐步禁止使用四類塑膠製品,包括購物用塑膠袋、一次性飲料杯、塑膠免洗餐具、塑膠吸管
洋垃圾2022 在 林姿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周年施政願景之二
#大步前進開創新猷永續宜蘭
#幸福蘭圖 #宜居蘭陽 #接軌國際
宜蘭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一代一代堅毅不凡的宜蘭人,我們在這塊土地共同生存,懷著感恩與希望,一起努力讓宜蘭愈來愈好,於是姿妙日以繼夜,帶著縣府團隊拚經濟、拚交通、拚教育、拚文化、拚醫療、拚社福、拚農漁生產,拚出宜蘭好生活。
我們大步前進接軌國際,借鏡全球領先城市經驗,打造以人為本、環境永續的宜蘭有感好生活,所以率非六都縣市之先聚焦永續,局處全員動起來,以「地方自願檢視報告(VLR)」的高規格來檢視縣內永續發展目標的執行成效。
宜蘭45萬3千人口,每年吸引9百萬人次造訪,觀光人潮帶動經濟發展,當務之急就是把生活環境、教育就業、交通建設與綠色招商引資做到最好,讓向來以環保立縣的宜蘭能留住好山好水;未來也將更用心勾勒永續藍圖,與縣府局處團隊秉持專業、無私付出的暖心公僕態度,讓縣民幸福擁抱永續宜居宜蘭。
-------------------------------------------
●接軌國際_完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檢視。
縣府團隊藉由提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地方自願檢視報告」之契機,全面盤點陸域生態與永續海洋政策。這項努力不僅彰顯政府部門自主的能動性與政策管理,更呼應了聯合國對於永續發展目標的願景和守護。具體作法諸如:增加有機驗證、友善耕作及宜蘭嚴選無毒驗證之耕作面積,減少農藥及化學肥料對生態系的影響,每年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增加50公頃;輔導50位農民加入宜蘭嚴選標章,落實農藥實名制,定期陳報率達98%以上,植物醫生每年輔導至少100位農民,教導安全用藥、合理化施肥。
另外,宜蘭縣至今已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3處、國家級重要濕地5處,未來將持續執行保護區和濕地資源調查監測,以及棲地保育維護。為了減少外來物種入侵影響陸地與水域生態,也持續進行小花蔓澤蘭防治、斑腿樹蛙移除、秋行軍蟲防治、福壽螺撿拾、紅火蟻列管、埃及聖䴉監測等,透過中央和地方攜手合作,公私部門協力,避免生態浩劫,全力守護全縣陸域與水域生態。在守護海域方面,縣府團隊持續辦理本縣海域環境溶氧量、重金屬等水質監測,截至今(109)年10月底,本縣海域水質符合甲類海域環境分類及海洋環境品質標準100%。
我們也積極推動減少一次性產品源頭減量工作,推出「減塑宜起來」系列計畫,預計110年至少減量一次性塑膠袋15萬袋,減少塑膠類產品對環境之危害;更希望2030年之後,能夠推動全面減塑政策,減少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各類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飲料杯、一次用塑膠吸管等4類塑膠製品,共同維護美好環境與克盡愛護地球的責任。
同時,我們成立環保艦隊、招募潛海戰將,發行海洋貨幣。首先,鼓勵漁船加入自願配合攜回自行產生的垃圾、協助打撈海漂垃圾、執行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維護港口環境。本縣現有127艘漁船加入艦隊,截至今(109)年10月底,海洋垃圾清運量為49.187公噸、回收可再利用資源0.74公噸,預定2030年提升艦隊規模50%,招攬更多淨海聯盟成員。其次,透過每年發行「海洋貨幣」,結合企業商家自願減塑與消費優惠折扣,由學校師生、臨海社區及民眾一起進行撿拾沙灘廢棄物,營造乾淨、友善的棲地環境,讓淨灘行動成為守護海洋的最佳起點。再者,推動辦理海洋資源復育、活化人工魚礁、鯨豚保護查緝,並輔導成立民間海洋巡守隊,落實保護生態,促使海洋健康,公私合作齊心打造永續海洋。
為了邁向永續漁業,針對各漁業訂定「禁漁區、禁漁期及總量管制」,2022年起刺網全面實名制,鼓勵傷害性漁法退場,本縣原有800多艘刺網漁船,預計2030年達70%轉型;另外,我們也獎勵休漁,宜蘭縣登記漁船約1363艘,自願性休漁獎勵2016至2019年平均每年核准650件。
●宜居蘭陽_山海經、田園樂、產城合。
宜蘭擁有好山好水、好環境,為了讓這塊土地能夠永續發展,孕育更多美好,我們對於環境的守護只求進步,從不讓步。譬如:永侒公司申請展延員山鄉礦權及申請新礦區,將大大影響溪北地區10萬人的飲用水安全,經過多方討論,我們決定將礦場用地納入國土計畫法中的國土保育地區第1類,依法限制開發,落實保護生態環境與重要的水源地,維護縣民居住的品質。
水是宜蘭最重要的資產,為提升河川水質與改善公共衛生,並妥善處理廢、污水,我們持續辦理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計畫。目前,全縣公共污水下水道的用戶接管普及率為33.1%,排名全國非6都縣市之中的第3名,未來預估每年約可提升1%公共污水下水道接管普及率。
另外,我們也持續推動水污染排放管制,期許於3年內將中度污染河川占比降低至10%以下、輕度污染河川占比降低至10%以下、未(稍)受污染河川占比提升至80%以上。截至今(109)年10月底為止,蘭陽溪重金屬合格率超過97%,受輕度及未(稍)污染長度比例已達100%,提前達成2023年改善水質的目標。
為了要提升民眾自主防災能力,縣府團隊積極輔導成立「水患」與「土石流」自主防災社區防災支援體系,並將全縣28處易淹水地區全數納入水患自主防災社區;預計於111年,將位於土石流影響範圍內的52個村里,全數納入土石流自主防災社區,建置完成的防災支援體系。目前阿里史溪抽水站、茅仔寮抽水站皆陸續建置完成,將有助於減少淹水機率與災情。
在消防救災部分,宜蘭縣率全國之先,建置「宜蘭縣公眾場所室內3D資訊服務平臺」,整合建物資訊與圖資,即時追蹤室內人員軌跡定位,提升救災效能,作為消防員有力的後盾,讓消防人員順利完成救災任務,平安走出火場。宜蘭縣南北兩端各有雪山隧道及蘇花改隧道群,是國內最長的公路隧道,為保障安全及強化救災人員隧道救災能力,消防局規劃設置「宜蘭縣長隧道救援救護整合中心」,整合交通、無線電,警察、醫療救護規劃等資源,有效提升隧道災害救援能量及應變能力。
在改善空氣污染部分,106年起本縣細懸浮微粒PM2.5已符合空氣品質標準,未來將更為精進,持續推動縣內工廠空污管制與異味控制、老舊車輛汰舊換新等方案,落實交通廢氣、民俗低碳、農業焚燒等空氣污染改善工作,預期112年達成WHO建議的目標值。
為落實溫室氣體減量,本縣第1階段(至2020年)的執行成果,預估減碳量達29.8萬公噸,已超標達成。縣府團隊深知未來挑戰將愈趨嚴峻,仍需滾動式檢討與持續加強,配合國家溫室氣體2050年較國家基準年(2005年)減量50%的目標,持續從地方積極推動減量及調適行動,朝碳中和的理想方向穩健邁進。
宜蘭縣發展再生能源,以太陽光電和地熱作為發展重點,清水地熱發電BOT+ROT案預計明(110)年商轉,年發電量約2,500萬度;太陽光電部分,推估年發電量約3,000萬度。
宜蘭縣整體的國土規劃以「山海經」、「田園樂」、「產城合」為發展願景。為了符合社會發展實際情形,縣府團隊也會定期檢討縣內各區域的都市計畫內容,目前已發布實施的都市計畫區域共有21處;另外,我們會持續辦理三星鄉大隱區、員山鄉阿蘭城區、冬山鄉丸山區等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待重劃以後,將大幅增加公共設施,縮短城鄉差距,提升總體縣民的生活品質。
洋垃圾2022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港不是垃圾站-
就《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的意見書】
2018年底,有關《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下稱:廢物徵費)正式在立法會審議。「不是垃圾站」認為減廢,不能只靠垃圾徵費,要發揮其最高的功效,需考慮以下措施及問題:
【改革垃圾站】
以往的城市鄉郊規劃設計,沒有回收分類元素在內,導致社區回收的管理及空間不足,在現今環保訴求日益強烈的時代,2019年不應只以環境衛生角度處理廢物,還要提升其處理功能以切合未來的減廢需要。因此,在空間缺乏的情況下,改革垃圾站似乎是必然的趨勢。現時全港有170個離街垃圾收集站及800個鄉村垃圾收集站,我們發現垃圾站現在的功能及管理上存在不少缺陷,包括:
i) 垃圾車的收集延誤:署方聲稱每天至少一天一次的站內垃圾收集,可是個別垃圾站常有延誤、壞車的情況。葵芳興盛路垃圾站曾因夾車壞了一星期而未能把大型傢俬移離,致3分2的空間被堵塞;
ii) 未有善用垃圾壓縮斗功能:不少傳統垃圾站多佈滿一個個660垃圾桶收集垃圾,佔地不少。但壓縮機好處是佔地少,能提升站內存量及空間運用;
我們認為食環署應全面檢討現時站內的管理,並增設垃圾壓縮斗等設施,以釋放更多空間作回收減廢用途,成為回收物存儲及壓縮的中轉站;積極研究所有新建、重建及遷移垃圾站的規劃,把其提升為綜合資源回收平台在不同樓層設立乾濕分類、各項物料專門回收、資源共享、維修保養的分區,成為區內市民前往的熱點。
現時在洪水橋新發展區興建的多層的洪福邨垃圾站尚在初步設計階段,政府應以洪福邨的垃圾站為試點,改革為資源回收中心。
【切實推行生產者責任制,檢討不公平補貼機制】
除了垃圾徵費落後十幾年,生產者責任制也是落後十幾年。我們認為政府必須加速推行生產者責任制,才可令市民揼少啲,慳多啲:
i)重推「包裝物料」生產者責任制:環保署的《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2005-2014)》曾提及會實行包裝物料的生產者責任制,並在2008年推出,可是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消失得無影無蹤。現時生產商、零售店及網店製造出的包裝物料,如:生果、菜、麵包、瓶裝飲料的包裝膠袋及發泡膠都無從管理。因此,政府必須立例加快推動生產者及銷售商減少使用包裝。
ii)研究推出紙包飲品盒的生產者產任制:2017年每日丟棄紙包飲品盒83公噸,推算一年港人丟棄約3, 000,000,000個到堆填區。可惜,現時香港並沒有任何Tetrapak嘅回收渠道,而政府也袖手旁觀。
iii) 政府現在在香港推行的生產者責任制,為了官僚行政方便,以外判制方式把責任僅放在絕少數的大財團上,對本地中小企為主的回收行業的打壓。加上價低者得的投標機制,以致回收成效大大降低,如最近傳媒報導奪得全港三張中兩張玻璃回收合約的碧瑤回收不達標。相反,台灣、德國等地方推行的生產者責任制,更以回收價格補貼形式(回收一噸、補貼一噸),帶動全部本地回收業追求回收量。
【限塑及健全循環經濟】
自2018年中國因生態問題限制洋垃圾入口,全球回收業受到衝擊,回收處理成本大大上升。在2017年第2季,全球廢塑膠進口到中國有1931萬公噸,到2018年的第2季跌到只有9387公噸。由此,令人思考以回收為主導的環保減廢時代將終結,各國政府轉向著墨於源頭減廢的方向,反應快如歐盟落實在2022年限制使用10種即棄塑膠製品。
專家指,若沒有儘快新闢解決的方法,到2030年,全球將會有1.11億噸的廢塑料因為中國的禁令,無法被回收而被丟棄。因此,不是垃圾站建議政府在實行廢物徵費前,必先考慮源頭減廢的措施配合,並加快限塑及制訂限塑的時間表。加上所謂的回收行業,一直面對塑膠原材料(石油副產品)價格競爭,再多的回收品其實也沒法循環再用。因此一些國家如英國已着力推行,目標在2022年,向所有含少於30% 回收塑膠的塑膠制品徵稅,以鼓勵企業選擇用回收塑膠所生產的製成品,健全現時的循環經濟。奈何香港政府卻沒有點出現時回收產業的真相,並參考英國,推行相關的法例。
荃灣不是垃圾站 Waste-no-mall Tsuen Wan 屯門不是垃圾站 waste no mall - Tuen Mun @上水-不是垃圾站 沙田不是垃圾站 Waste No Mall - Shatin 馬鞍山不是垃圾站 Waste-no-mall Ma On Shan 貢想 Vision Sai Kung 朱凱廸荃葵青團隊 大埔社區學堂 正澳 NO MORE JUNK Bay 回收在街角 觀塘不是垃圾站2019.1:社區自發參與的回收共學活動 西營盤不是垃圾站 Waste-no-mall Sai Ying Pun @大坑*不是垃圾站 筲箕灣資源集運站 石澳不是垃圾站 Shek O Waste No Mall 朱凱廸大嶼山團隊 (東涌不是培圾站) 長洲•不是垃圾站 waste no mall•cheung chau 坪洲不是垃圾站 Waste Free Peng Chau 大澳不是垃圾站 Waste-no-mall Tai O 梅窩不是垃圾站 WasteFree Mui Wo 南丫不是垃圾站 Lamma waste-no-mall 柴灣快閃資源回收站 「土家」故事館 (土家不是垃圾站) 不是垃圾站 Waste-no-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