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出版社閱讀邀約書籍
人生真的可以重新設定嗎?其實我蠻常思考這個問題的,也從閱讀的過程中理解到,只要願意改變,願意去嘗試,任何事情都不會嫌晚。不過,有些時候仍會小小懷疑自己的信念是否正確,前段時間正好陷入這樣的迷惘。
當初收到這本書的時候,以為是偏向商業思維的主題,而且好厚實,心想可能要把手邊待讀的書籍先稍微消化到一個程度才能好好品嘗這本書,結果,某一天深夜,好奇翻開看了看,就這麼一路讀下去了。
姑且讓我將《內在原力》稱之為「靈性進階版的無限賽局」!內容不只有商業思維這麼表層,其中涵蓋許多影響我們外在行為的深層理念。作者愛瑞克在前言便提到他所謂的「內在原力」究竟是什麼東西───
「『內在原力』是指一種影響力,透過有形(例如文字或肢體溝通)或無形(同理心或慈悲心)的方式來引發他人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某些事情。」
我個人想為此解釋為「善」。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善」,儘管因為現實世界的摧殘或是太過追求名利而以至於把它埋沒,可是,它都不曾離開、不曾消失,它一直都在。
關於內在原力的9個設定,分別是:一人公司、三種工作、利他共贏、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無限思維、沒有壞事、包容力、常保初心。每一個設定為一個章節,而每一個章節都藏著好多金句,好多人生智慧。
愛瑞克是台灣作家,雖然我們生在不同的世代,但是,他的經歷與分享卻非常地令我深有感觸,隨著一頁一頁地閱讀,他的文字彷彿如同雞毛撢子一般,輕輕地除去那覆蓋在我心中的「善」上的灰塵。
正在迷惘的我讀到第二章【三種工作】時,特別特別激動(笑),因為發現自己很幸運地竟然都擁有!儘管目前皆尚未發展到發揮更大影響力的階段,但是,愛瑞克的文字在此刻點已亮了我心中的蠟燭,讓我更能夠聚焦往對的方向繼續前進。
另外,我也很喜歡他用宇宙星際的視角來看待生活與人際關係,尤其是在【包容力】這章提到的───
「我們不需要抱怨遇到黑洞人,因為他(她)都可能曾經照亮過前人,是我們自己來晚了。」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很尖銳的人,所以特別喜歡這樣柔軟的文字,對我來說,這不是勵志的言語,而是引導我去轉變自己看待人事物的觀點,可說是讓自己的尖銳軟化的柔軟劑,哈。
闔上書本之後,我深深地感受當初出版社行銷大力推薦我閱讀,並且說如果可以早10年讀到這本書有多好的那種心情。
過去的人生不可能因為重新設定而改變,但此刻的人生,絕對可以藉由改變而有所轉變!真的超推薦大家入手閱讀《內在原力》這本書,重新設定不嫌晚。
-
作 者|愛瑞克 / 愛瑞克愛投資/也愛閱讀
出版社|新樂園/ 讀書共和國
-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更多互動都在instagram歡迎追起來: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鄭匡宇激勵達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留言按讚加分享,我們會抽出一名幸運的朋友把書送給你 成千上萬日本上班族爭相學習,從「C咖魯蛇 倉鼠上班族 億萬身價創業家」的「金川流成功術」,金川顯教都在本書中無私分享,更用情境式漫畫型式讓讀者如臨現場,快速學習。 你將在本書中學會── 一、改變思考,就能改變行動;改變行動,就能改變習慣;...
洞燭機先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書推薦《#內在原力》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想提高自己在工作上的能見度嗎?你想在專業領域獲得眾人的青睞嗎?你想成為子女心目中的典範嗎?想要達成這些成就,你必須擁有對別人足夠的影響力。但是,要提高自己的影響力,該追逐的是權力嗎?是地位嗎?是名車和豪宅嗎?都不是,反而在我們追逐「外在」之物的同時,這些目標會離我們越來越遠。真正的答案,往往需要往「內在」去尋找。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inner-force/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
在今年的上半年度,有一場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演講,是由愛瑞克主講,主題是「為你引路,從優秀到卓越」,談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重設心態,邁向更卓越的人生。他在演講中用很多生動的例子,告訴我們普通人是怎麼想的,能夠成就卓越的人又是怎麼想的。差別往往在一念之間。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內在原力》的作者是 TMBA 共同創辦人愛瑞克,他擁有紮實的金融實務背景,並且在40歲左右達到財富自由,轉而投身公益。他除了保留專業講師和顧問的身分之外,目前是一個全職閱讀者,總是無償推廣閱讀。他的粉專「 愛瑞克愛投資/也愛閱讀 」也是許多愛書人喜歡的地方,粉絲們都喜歡稱他為「愛大」,因此這篇文章我也沿用這個稱呼。
這本書你可以當成是「為你引路,從優秀到卓越」那場演講的「導演加長版」,加入了更多的內容,以及更多演講沒有提到的故事。愛大所謂的「內在原力」,指的就是一種影響力,透過有形的(文字和肢體語言)或無形的(同理和慈悲心)方式來引發他人的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某些事情。
愛大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重新設定」自己的人生演算法,拋開傳統的束縛和價值觀,用一種更開拓的視野來活出自己的人生。他在書中提到:「只要心態設定正確,人人都可以發揮出無窮的內在原力,去連結起周遭的人,聯合起來共同完成各種事情。」這本書,將告訴我們如何重設心態。
.
【這本書有什麼特色?】
.
這本書還有一個巧思,它的書封正、反兩面都是「正面」。全書共九個章節,愛大建議「外向者」可以把橘色封面當成正面,從第一章順序讀下去。相反的,「內向者」則把綠色封面當成正面,逆著從第九章讀回來。原來章節的安排,如果是逆著讀,代表「從內而外」調整心態。身為內向者的我,就是逆著讀的。
此外,他在書本的最後,很用心地提供了「延伸閱讀書籍總覽」的章節,收錄每章裡面提到的好書,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依照興趣再找來讀。還有一個很棒的附錄是「各章金句總覽」,直接不囉嗦,幫你把每章最優的句子都摘錄下來。以下除了分享一些書中對我有啟發的觀念,我也拋磚引玉附上一些相關的推薦書籍,幫書中的觀念增添一些新的氣息。
.
1.#常保初心
普通人是先做再說,時常走到了終點才發現不是自己真正要的;內在原力者則是「以終為始」,知道自己內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讓一切行動和決策都符合最終的那個價值觀。如果我們遇到重要抉擇卻忐忑不安,那就由「自己未來想要成為的人」來為自己做出眼前的各種抉擇。
愛大提倡一種信念系統,由內而外透過「Be,Do,Have」組成,最核心先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Be),然後才去思考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Do),最後你就會擁有真正跟你價值觀一樣的人事物(Have)。一旦心裡有了想成為怎樣的人的憧憬,將引導你做出許多正確的選擇。
我很喜歡《恆毅力》這本書中一個名為「目標階層」的練習方式,目的在於找出自己真正的「終極目標」,也就是熱情得以持久的根源。簡而言之就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目標,全部分類成底層、中層、頂層目標,如果發現跟頂層目標不一致的項目,就刪除或者微調使其一致。終極目標就像是羅盤,無論你在底層目標遇到任何困難,都會引導你朝正確的方向持續邁進。
.
2.#包容力
普通人是習慣在別人身上貼標籤,然後用單一的角度來看世界;內在原力者則是透過「感恩的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取得更多的助力。愛大用天文學的觀點舉例,在職場上有發光發熱的「恆星人」,也有會消耗和榨乾別人能量的「黑洞人」。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遇到黑洞人真的很倒楣,巴不得避而遠之,甚至在內心充滿敵對和厭惡。但是,宇宙中每個黑洞都曾經是恆星,只是因為能量用盡了,核心坍塌收縮成了黑洞。愛大提醒:「我們不需要抱怨遇到黑洞人,因為他們都可能曾經照亮過別人,是我們自己來晚了。」這個心態提醒了我們要懂得包容,感謝他們曾經對世界的貢獻,只是很可惜跟我們擦肩而過。
我自己想到另一種職場上的情況,就是外向者時常嫌棄內向者「太安靜」都不表達意見,內向者又嫌棄外向者「太喧嘩」只會衝動行事。然而從《安靜,就是力量》這本談內向者特質的書中,我們卻可以學到這兩種特質各自的優點,擁有包容力的人將能夠同時善用這兩種特質的人才。
.
3.#沒有壞事
普通人遇到壞事就自認倒楣,更有甚者,可能會開始怨懟這個世界;內在原力者則是找出「隱藏在壞事背後的好事」,將逆境轉換成養分。
愛大曾經在國中一次玩跳高的意外當中,雙手嚴重骨折。但是事後看來,反而是因禍得福。他開始用康復比較快的左手寫字,活化了感性和創意的右腦,也適應了靜態的活動例如讀書和寫字。更難得的是,平日忙碌於事業的老爸,也因為這場意外要時常帶他回診、復健,彼此的關係比以往更加緊密。
就像《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是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在暗無天日、毫無人性的折磨之下,他仍然保有自己的理智,相信這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壞遭遇,一定代表著某種「意義」。他發現無論外在遭遇有多麼嚴苛,人類的心靈仍擁有終極自由,決定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他將壞事視為意義,將這個發現寫成此書,並且影響後世無數的讀者。
.
4.#無限思維
普通人認為資源是有限的,必須有強弱輸贏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內在原力者則認為世界之大,所有人都有安身立命之處,「超越自己」比戰勝他人更加重要。愛大引用了一句很棒的話:「用自己的蠟燭點亮別人的蠟燭,可以照亮別人,自己的亮度也不會減少。」這個世界太大,容得下我們每個人的成就。
就像是,愛大不一定是最頂尖的金融分析師,但是他透過演講接觸無數民眾,深知大家心中對理財的障礙。愛大也不一定是最頂尖的演說家,但是他善用感性的文筆,將艱深複雜的金融知識化為引起共鳴的問字。他的眾多特質,匯集成了愛大這個極具個人特色的形象。因此,結合多種不同的技能組合,一個人就可以發展出無限多種可能。這個世界真的容得下我們每個人的成就。
我很喜歡《黑馬思維》這本談「個體化」優勢的書,每個人都值得去追尋自己獨一無二的技能和熱情組合,作者陶德‧羅斯(Todd Rose)對於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詮釋:「黑馬追求的不是眾人眼中的成功,而是心中最好的自己的樣貌。你的目標是成為最好的你,而這並不妨礙別人做最好的他們。」跟愛大的無限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
.
5.#站對地方
普通人追逐熱門的東西,什麼東西當紅就一窩蜂擠過去;內在原力者會尋找屬於自己「能提供價值的獨特位置」,然後透過人際網路來擴大影響力。愛大也認為,我們不能坐在原地乾等,要主動站出來,才能被人看見。尤其網路時代發達的現代,要讓自己能被看見,比起以前容易許多。
尤其是,當你想要達成的是更遠大的目標,一個人的力量往往不足以撼動周遭世界。愛大認為:「人生最高效的運作方式,是讓自己成為人際網路的節點。」透過貢獻自身的價值,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努力。如同非洲俗諺:「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遠。」成為人脈節點,更有可能順利抵達終點。
如果,你覺得「主動站出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WOL大聲工作法》這本書的作者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提供了一個可行性很高的方法。他認為每個人都可以主動「公開分享」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建立人脈圈,讓同個人脈圈的所有人都能互相分享及回饋,形成一個正向循環。書中提供了正確的心態建立,以及可以循序漸進的做法與步驟。
.
6.#成功方程式
普通人會任由自己被資訊轟炸,容易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主見;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專注力」才是網路時代最該培養的技能。愛大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名詞:「成功者的防護罩」,這指的是一個人能夠「篩選」和「過濾」掉不屬於自己應該追尋的事物,而將心神專注於「天命」裡的既定目標。
就像愛大所說的,我們如果任由資訊轟炸,就如同讓腦袋充滿了一堆「雜訊」,感覺聽到了一堆鬧哄哄的訊息,卻不知道真正有意義的「訊號」在哪裡。尤其在數位資訊爆炸的現代,該如何為自己的資訊來源加上「過濾器」顯得無比重要,要懂得放棄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才不至於不斷走偏了路。
我想到之前,讀生產力專家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的《極度專注力》這本書之後給我的最大共鳴:「若要說一個人最珍貴的資源是什麼?不是你有多少錢財和時間可以花費,而是你把『注意力』用在哪裡。」這本書教我們具體的專注策略,排除無謂的分心源。專注在哪裡,成就在哪裡。
.
7.#利他共贏
普通人認為已經自顧不暇了,哪還有時間去幫別人;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利他心態」的比例,應該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先幫助別人,才可能吸引更多人來幫助自己。人是一種天生懂得「互惠」的物種,當你想獲得他人的幫助,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幫助他人。
不過,也不是無條件的給予,愛大提醒了在利他的前提之下,我們要成為一個「懂得保護自我的給予者」,必須知道自己的界限,懂得選擇高影響力、相對低成本的幫助方式。助人在先很重要,但自己不要先被掏空。那麼,當我們自己有餘裕的時候,要幫怎樣的忙最有效益呢?
我很喜歡的管理大師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曾經在《從內做起》書中說過:「領導者應該幫助他人開發潛力,讓他們學會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最高竿的還能指導別人如何也成為一個領導者。」給對方魚吃,不如給他一支釣竿。
.
8.#三種工作
普通人認為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賺錢;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工作組合」可以分成三種:有金錢收入的、無償的、自我實現的。有金錢收入的工作用來養家餬口,無償的工作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幫人無償解決問題,自我實現的工作則是用來達成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憧憬。
愛大提議,雖然大部分的上班族都無法擅自離開有金錢收入的工作,但仍有變通的辦法。如果你目前的工作無法充分展現你的天賦,你可以靠無償的工作,來累積經驗值、打好口碑、拓展人脈,形成一個無形當中累積的資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一定要等到財富自由或某個里程碑,其實你現在就可以小步邁進開始做。
我從《財務自由實踐版》這本書曾經獲得啟發,投資理財談的資產配置,主要是為了要分散風險,這個道理也可以套用在人生和工作上面。這本書提到「多元化身分」的概念,在你的職業上,盡量嘗試不同的角色,甚至適發展副業,這個策略可以避免你的生活侷限在單一方向。
想像一下,當你擁有了多元的職業興趣,以及各種休閒興趣,你就可以將自尊和你關心的事物,投資到各種不同的領域(工作、商業、社交、人際、體育)。如果其中一個領域跌落至谷底,你也不致於完全陷入絕境,導致情緒崩潰。擁有正職之外的無償工作,在心靈平靜和自我實現方面會有額外的加分效果。
.
9.#一人公司
普通人認為領多少薪水就做多少的事;內在原力者則認為,應該「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來經營,為自己的人生負上完全的責任。愛大認為未來的職涯發展,必然趨向跨學科的混合,將有新型態的應用、產品、服務,我們要從自身的熱情往外拓展,成為自己的執行長、行銷長、技術長,逐漸擴大自己的能力範圍。一家公司的願景可以吸引人才,一個人的品格也扮演同樣效果。
愛大認為,善良的品格可以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我們必須先讓自己保持優質的形象,才有機會左右逢源,擁有更多發揮影響力的機會。他強調道,大量閱讀,是最簡單不過的方式。如果你不知道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妨透過大量閱讀去尋找,總有一本會觸動你心,找到自己心中嚮往的典範。
關於要如何「具體地」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經營呢?我大力推薦《一個人的獲利模式》這本書,作者們把經營公司在用的「商業模式圖」轉換成適合「個人」使用的模式,以淺顯易懂的步驟,教我們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發掘資源、提供獨特價值,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等同公司運作方式的商業體系。
.
【後記:從內在做起】
.
《內在原力》書中的舉例淺顯易懂,背後的道理值得細細咀嚼。從愛大的個人故事和人生閱歷中,處處都可以發現,一個人隨時都具有「修改自己人生演算法」的能力。舉凡工作上的能見度、專業領域獲得青睞、成為子女心目中的典範,這些足以影響別人的「外在影響力」,終究還是得從自己的「內在原力」先做起。
當一個人開始發揮他的內在原力,散發出來的影響力將逐漸發生,周遭的人脈也會開始活絡起來。如同愛大在書中引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一段話,撒冷老國王對即將出發尋找夢中寶藏的牧羊少年這麼說:「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最後,這些心態上的重新設定之後,就像是建立起一個新的思考習慣,必須經常使用、重複使用。古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我們的重複行為造就了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從今天起,讓我們把內在原力當成自己思考的習慣。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INNER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AHTP9E
使用期限:9/5~9/11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洞燭機先書 在 錯別字-賴正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當你們在觀看(意淫) Cynthia CC亞獨自挺進 #墓園坑道 時,別以為這些是當晚最恐怖的,有許多 #頭皮發麻 的事都在鏡頭之外。
位在宜蘭山區的墓園坑道,據傳是 #日軍埋藏黃金 時所開挖的,但隨著兩顆原子彈落下
當年存放黃金寶藏的坑道
現在成了無主骨骸遺棄的角落
當天我跟 奇門遁甲-黃濤 兩人一起前往,車子漸漸從平行到45度仰角,蜿蜒轉上後是一條更細窄的羊腸小徑,每當車頭一轉、大燈一掃,一面面墓碑上的名字出現眼前,有時可見幾張盯著你看的相片。
我們停在墓園停車場,一下車就看到已經在等我們的CC亞,她穿著白色細肩小背心跟晴明一夥人整理裝備,如此火辣的裝扮馬上吸引黃濤注意,他默默把手伸進褲子口袋,我想說他要拿什麼東西拿這麼久,後來看到他翻白眼身體又微微抽動,才知道他伸進口袋是要握東西。
開拍前,我們在大墓公前拜拜,隨後分隊
第一小隊 #先鋒:CC亞、晴明、仁哥,三人先往墓園坑道出發
第二小隊 #補給:我、黃濤 大肌肌道具組軒哥,過陣子再出發
一路上,兩旁高過頭的墓碑群,像走在一個「凹」字型的地溝,我低頭不敢四處張望,但時不時有東西撞到臉上,我把手電筒往前一照,一條擴散式的白色光束讓我看見頭皮發麻的一幕。
破百隻密密麻麻黑點的蚊子海,宛如槍林彈雨的阿富汗戰場。
「幹!!太多蚊子了!防蚊液,防蚊液快支援。」
第二小隊陣行大亂,縱隊三人趕緊撤退,同時拿出防蚊液狂噴,一瓶噴到剩1/3,皮膚裹上像炸豬排的蛋液厚厚一層,但還是難敵飢渴的蚊子,手臂、脖子、臉上依舊沾著一點一點的黑芝麻。
我主張,回車上有冷氣又不怕蚊子,至於第一小隊只能犧牲他們了;但他們不依,並認為#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戰死沙場,最終他們用跑的衝進蚊子海,我只能跟著跑,換來的是三人身中數彈,血條見底。(事後回家,我兩隻手被咬了13個包)
穿過蚊子海,隱約聽到CC亞錄影的聲音,這才想到「幹!她穿小背心怎麼沒被咬死?」當我走近一看,纖細的右臂已鼓起四、五個大包,更別說整個挖空一片平滑稚嫩的裸背,早已成了紅腫的月球表面,時不時找空檔抓癢。
黃濤看了喃喃自語「欸,錯別字,你有蚊子咬的藥嗎?」
「沒有,我只有防蚊液。」
「我聽說被蚊子咬塗口水就不癢了。」
我想了想「有道理,一下空檔我過去舔CC亞好了。」
「不不不,身為老師,除去團員身上的不舒服是我工作,我來舔!」
「那黃濤老師,我老二剛剛也被蚊子咬,我現在很不舒服…」
#後來黃濤有一陣子不跟我說話
終於,我們躲進了墓園坑道,沒了吸血的蚊子卻換了更大隻的吸血蝙蝠,一隻隻黑色飆仔刷過耳旁,清楚聽到翅膀拍動的聲音,好在我們也沒血給牠吸了。
來到一處Y字型岔路,CC亞在那招靈,黃濤準備要設結界的鹽米,軒哥安靜的滑手機,我拿手電筒四處照看有什麼可以拍,但就是這該死的記者習慣,讓我看到第二個頭皮發麻的一幕。
我看到一面牆,牆上是群聚的蟑螂;我嚇到手電筒照向另一面牆,牆上是一隻手掌大的喇牙,頓時眼前一黑差點沒站穩,我不知道今晚它們約在山洞幹嘛,我只知道我就站在它們的中間。
半黃濤被叫去撒 #鹽米結界,軒哥也被叫去點白蠟燭增加氣氛,而我繼續站在蟑螂跟喇牙中間,我不停安撫兩方人馬
「各位大哥,千萬別衝動,小弟我只是路過說書,你們之間的恩怨我不插手,也請你們千萬別在這時動手,我經不起你們的靠近。」
一拍完我馬上跑出坑道,隊伍延綿原路歸返,至於要穿越的蚊子海,我學乖了緊貼CC亞背後,有她肉坦吸怪我傷害自然降到最低,至於黃濤,我看他又把手慢慢伸進口袋,眼睛死盯著CC亞的小背心。#夜露喜KU #廢墟探險 #墓園探險 #鬼屋探險 #蟲比鬼可怕
洞燭機先書 在 鄭匡宇激勵達人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得留言按讚加分享,我們會抽出一名幸運的朋友把書送給你
成千上萬日本上班族爭相學習,從「C咖魯蛇 倉鼠上班族 億萬身價創業家」的「金川流成功術」,金川顯教都在本書中無私分享,更用情境式漫畫型式讓讀者如臨現場,快速學習。
你將在本書中學會──
一、改變思考,就能改變行動;改變行動,就能改變習慣;改變習慣,就能改變結果
二、「時薪思考法」用時薪衡量自己價值與時間管理,不做不必要的事
三、「常識逆思考」受限常識只會讓自己平庸,當個聰明笨蛋更容易成功
四、「成果人脈術」:過去、現在、未來人脈斷捨離,對的人要珍惜
五、「資訊強能」:「十本書」的效率收集、「十五分鐘超速讀法」、「輸入輸出一體成形法」。
六、「團隊平衡哲學」:特質平衡造就高效團隊,領導者更要洞燭機先, 才能獲得團隊的尊敬與信賴。
▶▶▶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嗎?歡迎來信:service@rucoltd.com
➡鄭匡宇學院網站:https://www.learnforbetter.com/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owerintalk/
↓↓↓鄭匡宇【隨時來點正能量】podcast上線囉
蘋果:https://apple.co/3529MdS
安卓:https://soundcloud.com/motivateyo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8F50Pi7XBA/hqdefault.jpg)
洞燭機先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僅剩五位名額)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隨著我投入「學習」的領域越久,我就會認識越來越多,喜歡學習的朋友。
這些朋友呢,在他們身上有很多的美德、也有很多的優點,也常常因為他們,帶給我更多的刺激、前進跟改變。
然而如果真要說,在他們身上,我感覺到心疼的部分是什麼?
我覺得喔,如果以此時、這個年代來看的話,我最心疼的部分,就是他們普遍都有一種,叫做「資訊焦慮症」。
「資訊焦慮症」呢,就是他們很害怕錯過了一些訊息、錯過了一些可以取得更不一樣的認知的機會。
然而有時候喔,人就是一個這麼奇妙的存在。就是呢,我們常常會把「工具」當「目的」;到了最後,我們會為了做一件事,而做一件事,而忘記了當初為什麼做它?
為什麼我們需要這麼多資訊?
無非是希望讓我們在面對人生的變化,或者是面對眼前的狀況的時候,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決策品質;能夠知道當我要付出努力的時候,要怎麼樣擬定方向,才會是正確的?
所以呢,簡單來說,「資訊」本身是個工具,「目的」是要能夠幫助我們,做出更適合自己、更好的一個決定。
然而呢,有很多喔患有「資訊焦慮症」的朋友,在他們身上我有時候,真的會搞不太清楚,他們好像就是為了取得資訊,而取得資訊。
就像是瘋狂的,去踏入很多不同老師的教室,他們把學習當成是好像「集點」一樣。
再不然就是他們報名了很多線上課程、訂閱了很多知識頻道,可是你說他真的有聽?又或者是他真的學以致用嗎?我還是蠻懷疑的!
其實當我看到這樣的現象的時候,就讓我回到自己的專業裡面,去找一找,有沒有哪些研究,或者哪些討論滿符合這個現象。
或許呢,對於「資訊焦慮症」的朋友來說,當我跟你分享一些,可能是有科學根據的、可能是有研究支持的;像是這樣的發現跟結果,不知道能不能幫你緩解「資訊焦慮」,讓你更回到學習的本質。
我看到了這個資料是哦,在1980年代的末期,有一個心理學家叫「安卓森」,他做了一個很簡單的實驗。
實驗的對象,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管理學院的學生。首先呢,安卓森讓每一個學生,選一份股票投資的組合;然後把學生分成兩群。
第一群學生,只準看手中持股的價格變動,他們完全不曉得自己買的股票,為什麼會上漲,而為什麼又會下跌?他們只能靠著這麼有限的資料,來決定要怎麼樣買股票。
而相反的,第二群學生能夠取得源源不絕的財經資訊,他們可以看財經頻道、他們可以讀華爾街日報,而且呢還可以請教專家,分析股市的最新動態。
結果你猜猜看,這兩組的投資表現,哪一組會比較好呢?
令人很意外的是喔,資訊比較少的那一組,最後賺到的錢,是資訊比較多的那一組的兩倍多。
其實這個研究結果就告訴我們,當我們接觸過量的新聞,反而會讓我們來分心。資訊充沛的那一組的學生,很快就會習慣關注最新的謠傳,跟內幕消息。
就如同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賽門」他說過的。他說啊:「豐富的資訊,會創造出貧乏的注意力。」
由於呢,得到這麼多額外的資訊,這些學生會比資訊貧乏的那一組學生,更頻繁的進出市場、買賣股票。
他們相信喔,自己的知識豐富,能夠洞燭先機、能夠預測股市的走向;然而結果就是「他們錯了」!
如果你發現過多的資訊,幾乎你會像強迫症一樣,無時無刻的刷臉書、收Email,或者是無時無刻的,去參考那些你所訂閱的頻道、網站…等等的這些。
反而讓你看待你的生命、看待你要做決定的事情,越來越模糊;甚至於就結果論來說,可能越來越不精準。
你的決策越來越沒有辦法,為你帶來更好的結果。這時候,你覺得你需要的是什麼呢?
我遇到很多「資訊焦慮症」的人,他會歸因在,是因為我取得的資訊還不夠多;所以呢,他再找更多的資訊,來幫助自己。
那你想這樣的行為,真的有辦法幫助到他自己嗎?還是喔,這樣「忙」啊,叫做「越幫越忙」啊!
因為過多的資訊,真的會讓我們分心、讓我們為了資訊而資訊;而忽略了今天我取的這些資訊的背後,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我想達成的「目的」是什麼?
只有你專注在你真的想去的地方、你真正在乎的事情,透過鎖定目標,聚焦在一個焦點上面;這時候你才能夠去篩選出,你所需要、而且對你有幫助的資訊,不是嗎?
所以呢,如果你患有「資訊焦慮症」,那麼我想跟你開個小玩笑,如果取得的資訊越多,就代表越成功;那麼統治這個世界人,應該是學歷最高的人,不是嗎?
然而你可能認識過很多學歷很高的人,你連聽他說話都聽不懂,更不要說他能不能去去影響別人,或者是帶領這個世界了,不是嗎?
想想看,什麼才是重點、什麼才是關鍵?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12月7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
這一門課呢可以幫助你,建立起你跟文字之間的關係;「啟點」的課程都有一個特色,叫做回歸到本質。
凡是你掌握到關鍵的本質,你接下來要運用在你的人生裡面,要怎麼發揮就容易了!
所以呢,文字跟書寫一定有它的本質,為什麼有些人他寫出來的東西,並不困難;但是卻很雋永,而且能夠影響很多人?
然而相反的,有些人的文字真的好美,他用的字詞真的好有深度;可是你卻讀都讀不下去。我想啊,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你有沒有真的掌握核心、關鍵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在這之前,已經參與過很多的寫作課程,那麼我可以保證【寫作小學堂】,絕對會帶給你不同的體驗。
然而,如果你想要靠近跟文字之間的關係,而你在這之前,也沒有上過任何寫作課程,那麼歡迎你加入【寫作小學堂】。
從一開始就打下正確的基礎,那麼你在「寫作」這一條路上,肯定是可以如魚得水的。
12月7號這一門【寫作小學堂】,是我們今年的最後一期;如果你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4、5月之後了!
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12月7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jTRbqvcYXU/hqdefault.jpg)
洞燭機先書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女兒城特別活動為期6天,每天上午10:30,開城儀式隆重上演。重現苗族人鼓舞迎賓、土司王朝舉行佇列儀式的歷史氛圍,融合了苗族錦雞舞、踩鼓舞、蘆笙等元素,祭奠上神、土司宣告、尚武儀仗等內容。場面宏大,氣場強大!被譽為“東方情人節”的土家“女兒會”,保存著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遺風,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與封建包辦婚姻相對立的一種戀愛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以集體擇偶為主要目的的節日盛會。其主要特徵是以歌為媒,自主擇偶。屆時,以年輕姑娘為主,也有已婚婦女前往參加,通過對歌的形式尋找意中人或與舊情人約會,暢訴衷情。參加女兒會時,青年女子身著節日盛裝,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習慣把長的穿在裡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層層都能被人看見,謂之“亮摺子”或俗稱“三滴水”,並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銀首飾。女兒會這天,姑娘們把用背簍背來的土產山貨擺在街道兩旁,自己則穩穩當當地坐在倒放的背簍上,等待意中人來買東西。小夥子則在肩上斜挎一隻背簍,形如漫不經心的遊子,在姑娘面前搭訕,雙方話語融洽,機緣相投時,就到街外的叢林中去趕“女兒會”,通過女問男答的對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終身。
一、土家族婚嫁前奏曲
婚嫁前奏曲1:托媒:
男方托請一能說會道,且熟悉雙方家庭情況的人(多為女性,俗稱媒婆)到女方家裡提親,此後女方也托人暗中打探男方的家庭情況。
婚嫁前奏曲2:合八字
若女方有意,則由媒人互通男女雙方生辰八字,並請算命先生“合八字”。男女雙方八字若相契合,雙方即口頭聯姻。
婚嫁前奏曲3:訂婚
八字既合,則可拿之,故訂婚又稱“拿八字”。由男方購置紅色庚書,寫上男方生辰,然後裝於精製拜帖盒內,由媒人赴女方家中將女方生庚填入同一庚書,即算正式訂親。
婚嫁前奏曲4:認親
由男方擇定吉日備齊族茶(若干份豬肘、麵條等物)到女方家,女方則邀約族人至親齊聚堂屋。燈燭輝映之下,男子在媒人引導下謙恭有加,稱父叫母,呼姑喚叔。
婚嫁前奏曲5:報期
即由男方到女方家報告喜結良緣的日期。此後男方準備工作進入最後階段。喜期前夕,男方備辦彩禮。所謂“彩禮”,無非面酒糕糖、“長槍短槍”(豬長蹄謂之長槍,短蹄謂之短槍)。講面子的男方,往往整豬相送,名曰“禮豬”。男方還需備辦結婚衣物,女方也忙著準備“陪嫁”,其間傢俱被褥、鍋碗鏡妝之物日漸增多,新娘更是刺繡裁剪,趕制被套枕巾及公婆的鞋襪。
婚嫁前奏曲6:哭嫁
哭嫁大多在婚前的十天半月之內,准新娘邀約鄰近女友,幫忙做針線活。銀針閃爍,彩線飛舞,姑娘們邊哭邊做,哭而不悲,哭而似悲,哭中寓樂,似哭實樂,唱哭間雜,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哭聲悠揚宛轉,極富樂感,流露出土家族姑娘的天真率性。其內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哭祖人等等。
二、婚禮進行
婚禮進行1:過禮
婚期到來,男方派人給新娘送去衣裳,首飾、布匹以及給岳父母家酒、肉乃至鹽、茶、米、豆等,叫“過禮”。過禮要在女方家神龕神位前隆重舉行,要獻上給女方祖宗三代的冥封,點燃香燭,並慎重其事地將其禮物擺放在神龕前桌上,把禮物清單遞交給女方長者。
婚禮進行2:女方花圓酒
出嫁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圓酒”,取“花好月圓”之意,祝女子婚姻幸福美滿。這一天,女方家將全部嫁妝都擺出來,擦乾淨,梆紮打點。親友們都來祝賀,送上賀禮,同時對新娘進行打扮,“開臉”、“上頭”、“戴花”。“開臉”要請姑母、姨娘或嫂子進行操作,用灰線包絞盡額上汗毛,絞現髮際,並把眉毛絞如一彎新月,頭髮辮子挽成“粑粑髻”,繞上紅頭繩,插上銀別簪,帶上銀首飾,頭包青絲帕,手戴銀鐲子,銀戒子,與少女相比判若兩人。
婚禮進行3:踩鬥
淩晨,新娘上路前,要由歌嫂或兄弟慢步背出閨房,沒有歌嫂兄弟,則由叔叔,姑姑替之。父母是不能背的。穿過堂屋時,再讓新娘站在事先安放在堂屋的一個方鬥上,踩上一雙腳印,名曰:“踩鬥”。然後再背出大門,給新娘穿上一雙由婆家帶來的繡花鞋,這時新娘就可以雙腳著地了。新娘“踩鬥”意味著把富貴也留給娘家,祝福娘家年年五穀豐登。接著娘家的管事點燃葵花杆或柏香樹皮製成的火把,向新娘前後拋去,灑下滿屋火花,預示新娘未來前程燦爛。新娘則將預先準備好的兩把筷子,向身前身後撒去,祝福兄弟姊妹與自己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婚禮進行4:露水傘
新娘上路,無論是天晴還是下雨,都要由新郎準備一把油紙花傘,叫“露水傘”,送給新娘打著。此時新娘上穿右開胸,大袖大擺的“露水衣”,下穿八幅羅裙,叫“露水裙”,頭包青絲帕,朱花銀飾,琅佩叮噹,由人扶著在堂屋哭拜一番,辭別祖先,告別父母,然後坐轎或步行起程,此刻,嗩呐、鑼鼓、鞭炮齊鳴,大旗大傘前行,迎親隊伍抬著嫁妝搶道走在新人前面,否則會被嬉笑為“送親客”;送親隊伍在後簇擁著新娘或花轎,一路吹吹打打,充滿喜慶氣氛。
婚禮進行5:坐床
新娘跨進婆家大門前,要用腳踏一下大門檻,以示自己來到婆家。在新郎家祖宗神龕前舉行拜堂儀式。新人在拜天地,祖先、父母、夫妻對拜之後,新郎新娘雙方立即搶先奔入洞房,爭坐到床上,叫做“坐床”。據說誰先坐到床上,意味著將來誰當家。“坐床”的規矩是男左女右,以正中為界。有心計的姑娘往往坐在界線上,但新郎也不甘示弱,盡力把新娘擠到界線外去,雙方各不相讓,挨挨擠擠,若假若真。倘若新郎猛然揭開新娘的蓋頭巾,新娘不由嫣然一笑,坐床便隨之告終,十分風趣。
婚禮進行6:出拜
拜堂第二天舉行“廟見禮”,又叫“出拜”,新娘一一拜見族戚長輩,長輩們說一些祝福吉利的話,並打發一些銀錢。婚後三天,新娘偕同夫婿回娘家省親,叫做“回門”。“回門”是新娘回省父母,新郎拜見岳父母的禮節。新郎要向岳父母家送上豐盛的禮物,如糖、酒、麵食類,其中二十幾斤重的一隻豬腿是必不可少的。“回門”時新娘走前面,新郎走後面;返家時相反,則是新郎走在前面,新娘走在後面,並不能回頭張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CbHjjGXsbg/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rE72GJFsuwI7qX7mxKC6zjpPa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