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分享一波!
俐媽今年教的北一女高三畢業學生李學姊,今年以優異成績錄取台大、政大,也同時錄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俐媽向學姊邀稿,分享她申請北京、清華⋯大學的經驗,讓學弟妹將來申請時受惠,她不但馬上答應,隔天就送來稿子!神效率!
非常感謝李學姊🙏🏻🙏🏻
教導到你們,願意大方做經驗傳承,是我的福氣❤️❤️
—————————————————————
🔎申請大陸學校
📍我的申請狀況
社會組學生,申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我原本以為自己要指考,所以直到學測成績公布才匆匆忙忙的上工,導致三、四月都塞滿事情,同時還要顧好段考跟平時成績。整段路走來絕對不算輕鬆,甚至努力也並不等同回報,但從中真的可以學到很多,也給自己一個好好認識大陸學校的機會。
*由於各校規定不一,以下經驗分享我會以大部分學校的相同點為主,個別學校的特殊要求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問我~
📍申請時程
每間學校的申請日程不盡相同,以下以我有申請的學校為主。
二月底~四月初:準備各校初審資料
四月中~五月中:各校公布通過初審名單
五月初~五月底:各校複審
六月初~:放榜
📍參考網站
▪️中國留學社:https://www.chinaeducenter.com
網站裡的「中國留學綜合討論」討論區會有很多同屆考生、學長姐交流,遇到問題都可以在上面發問,通常學長姐都很樂意解答。其他諸如歷屆面試題目、各校初審通過分數也可以在上面找到。
▪️夏潮聯合會:http://www.xiachao.org.tw
上面會有港澳台聯招的報名資訊!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https://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具有公信力的學科評估,各類學科的評估結果從A~C都有,可以透過這個網站了解申請學校的優勢學科及劣勢學科,作為申請時的參考。
————————————
🔸初審
需要準備的資料:個人陳述(自傳)、活動及得獎經歷、申請材料掃描件
其他可能要求繳交的資料:推薦信、幹部經歷、自我介紹影片
*實際要求以各校招生簡章為主
📍個人陳述:
每間學校都有字數限制(大多數都是1500內,上財是3000內),跟台灣的自傳最大的差別是不太需要排版,也不需要插入圖片。個人陳述是我最早開始動工也是最花心思的部分,前前後後反覆修改很多次才定稿。我會非常建議學弟妹找學長姐或老師幫忙看、給你建議,自己寫的時候總會有盲點,多聽別人的建議比較能夠看清楚全貌,如果是有大陸申請經驗的學長姐也可以過來人的經驗給你更準確的建議。
📍活動及得獎經歷:
我申請的其中三間學校有數量限制,精挑細選你覺得最有利於申請的經歷上傳!因為每個人的經歷、申請的專業都不一樣,這裡就不贅述哪些值得放上去、哪些不值得,如果自己沒辦法選出來的話也可以跟師長或學長姐一起討論。
📍申請材料掃描件:
這個環節主要需要注意的是系統可能會有單個檔案上傳大小限制或總上傳檔案容量限制。另外也要注意系統接受的檔案格式,通常都是pdf、png、jpg、jpeg。雖然這個環節看似輕鬆但是實際整理起來會覺得超累,所以建議寒假就可以開始掃各種證件(身分證、台胞證、學生證)跟獎狀、證書、成績單等等,開始申請之後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處理這方面的雜務,獎狀證書掃描檔也可以用在個人申請。
📍初審建議:
▪️密切關注各校招生網。每間學校公佈招生簡章的日期都不一樣,可以把目標學校的招生網加入書籤,定期查看(我在三月的時候幾乎每天都看一次)
▪️找到信賴的師長或學長姐幫忙。如果認識在大陸、甚至是在目標學校讀書的學長姐最好,除了可以詢問申請的經驗,也可以請學長姐站在校方的角度給予個人陳述的建議。如果沒有認識的學長姐也沒關係,可以詢問對你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師長是否方便幫你看自傳,或許老師能看見你從來沒發現、且值得寫進自傳的亮點。
▪️千萬不要拖到最後一刻才上傳。例如人大的系統就是提交報名資料之後才會生成報名表,請你印下來給校長簽名,但事前完全不會知道有這個步驟。所以建議學弟妹在每間學校的deadline前三天就提交報名,以防出現任何未知的狀況或是系統問題。
▪️有任何問題直接問招生辦公室。我在申請浙大時需要提交學測成績公證資料,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是可以去大考中心申請,不一定要去公證人事務所;後來寫信問浙大招生辦,招辦老師卻說只接受事務所的公證成績。申請大陸學校的資訊很雜,可能遇到的問題也不少,當你不確定資訊是否正確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詢問招生辦公室。
▪️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申請大陸學校的日程通常會跟學測個人申請重疊(明年個人申請時程延後,可能會比較少撞期),如果兩邊都有申請的話時間管理就顯得很重要。確定學校要求繳交的資料後可以訂下進度(什麼時候以前完成什麼項目、最晚幾月幾號提交申請⋯⋯),我的方法是寫在週計劃本裡提醒自己。
🔸複審
分為面試跟筆試,由於大部分學校僅要求面試,所以以下針對面試部分分享我的經驗。
*上財沒有複審,直接以書面審查決定錄取名單。
📍面試:
跟台灣很不一樣的是,我在大陸學校的面試幾乎沒有被問到專業題,比較常見的反而是機智問答,現場抽題現場回答。這部分沒有特別的訣竅,畢竟反應力跟知識是日積月累的,要在短期內培養不太容易。建議可以多練習講話,平常在學校跟也要申請大學(不論大陸或台灣)的同學一起練習、進步,學習如何應對沒辦法發揮的問題、將擅長領域的問題回答得淋漓盡致,回答時尤其注意自己的表達邏輯。
其次,在面試前至少瀏覽過一遍申請學校的歷史、特色、校訓、校友等等,我被不止一間學校問到這類型的問題(跟其他學校有什麼不一樣、認識哪位商界校友等等)。申請動機除了要準備為什麼選擇去大陸念書、也要留意一下自己申請的專業。申請大陸學校時通常可以填不只一個志願的專業,但是通常填到後面都會出現最後幾個專業跟自己的第一志願專業領域落差很大的情況,建議也準備好一套說詞跟教授解釋為什麼這樣排志願序。
最後,自我介紹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能夠準備的部分,每間學校不論是團面還是個面都會要求中文或英文的自我介紹,不一定要背稿,但至少腦中要有架構,才能在面試時有條理地講出來。
📍複審建議:
▪️相信自己。不要被其他學校的錄取狀況影響,面試算是很主觀的測驗,每間學校想要的學生都不一樣,而且大陸學校的面試通常很友善(與我在台灣的申請狀況相比)盡力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以及想錄取的渴望,相信教授一定會看到的!
▪️熟讀書審資料。很多學校都會從個人陳述或是活動經歷裡問問題,可以特別著墨於你學到什麼、跟你填的專業有什麼連結等。
▪️密切關注報名網站、電子郵件。像北大就是在報名網站裡告知初審通過狀況、面試相關事宜、錄取與否等等,如果不常查看很可能錯過訊息;其他學校則多會寄信通知學生申請進度。你沒辦法預料學校會怎麼通知最新消息,所以每天花點時間檢查信箱、登入報名系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想申請大陸學校 該從哪裡著手
📍學測前
全力衝刺學測!大陸學校的初審通過與否很大一部分是由學測成績決定,就算通過標準(頂標/前標/均標),還是有可能要跟其他考生比較級分高低。
📍寒假
估分出來覺得機會很大的話,可以開始準備整理、掃描資料及擬出自傳草稿。這時候也可以瀏覽各校網頁,訂出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
📍開學後
關注各校網頁,隨時掌握申請進度,初審和複審的建議如上。
最後,有些部份的準備我沒有寫那麼細是因為跟準備個人申請差別不大,而個人申請的準備攻略已經有很多資料,所以我沒有再特別提一次。港澳台聯招的部份我沒有特別研究,不過論申請難度聯招絕不比學測申請容易,想查找相關資訊的話可以多上中國留學社網站爬文。如果以上還有不清楚的部份或是想針對個別學校問問題的話都可以私訊問我,祝學弟妹逐夢順利!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此篇值得收藏
#成功屬於及早佈局即知即行的人
#台大明明風雲錄
「浙江大學學測分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浙江大學學測分數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浙江大學學測分數 在 [心得] 讀浙江大學3年的經驗分享-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浙江大學學測分數 在 浙江大學請益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浙江大學學測分數 在 浙江大學錄取分數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浙江大學學測分數 在 浙江大學學測分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浙江大學學測分數 在 浙江大學學測分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浙江大學學測分數 在 100gps升學導航- Posts 的評價
- 關於浙江大學學測分數 在 [心得] 讀浙江大學3年的經驗分享 的評價
浙江大學學測分數 在 浙江大學請益 - 留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我妹現在高三,有申請浙江大學的商管科系,前幾天剛面試完成貌似 ... 的問題,就是聊天 但聽說從我那時候開始就有在篩學測數學了(以前好像不 ... ... <看更多>
浙江大學學測分數 在 浙江大學學測分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每位考生最多可以申請3個 ...浙江大学2020年免试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2020年4月13日· 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学测”考试,且语文、数学、英文及其他任意一科成绩均达顶标 ... ... <看更多>
浙江大學學測分數 在 [心得] 讀浙江大學3年的經驗分享-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 前言
我現在是浙江大學大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學生
從小學到高中都在台灣讀,接下來要回台灣微軟實習,
又到了學測申請季,由於當初來讀浙大時,
可以參考的資料實在比較少,
實際到浙大發現跟想像有不少差異,
故寫此文供學弟妹參考。
(這篇文只討論浙大CS生態,
想知道這邊日常生活可以問問去過這邊交換、工作的人,
應該都差不多,
有空我也可以再分享這邊食、衣、住、行的經驗)
## 常見的迷思
我覺得要來浙大需要想清楚原因,
通常會覺得有落差就是因為想要的跟得到的不一樣
常見的幾個原因
- 國際觀
- 世界一流大學(大學排名)
- 校名優勢
- 教學強
- 國際交流
- 同儕競爭激烈
- 科研強
- 資源多
- 人脈多
- 工作機會
## 我當初去的原因
其實很簡單,就只是學測爆炸了,
但想去一個至少能讓我比ACM-ICPC的地方,
我的學測成績在台灣上的學校(大概中字輩)
競賽風氣沒有很强,那個時候我覺得大學能比ICPC就好了就沒多想。
現在回想是有點愚蠢,雖然我的目標都有達到
(代表學校拿到亞洲區域賽銀牌、去新加坡交流、拿到實習offer),
但我覺得整個過程非常累,而且生活過的不快樂。
## 教學
教學是大學最基本的任務。
這裏只討論浙大計算機的課程
課程分成幾個部分
1. 通識 (15)
2. 基礎必修 (40)
3. 專業必修 (50)
4. 選修 (25)
上面的數字代表學分,數字沒有很準,
我是按照上過之後自己分類
### 通識課
關於通識我比較沒有什麼意見,
不過你會發現你的同學在通識課上認真(惡性競爭)的程度強到讓你沒辦法輕鬆上通識課,
比如在圖書館做完通識課報告站起來看到對面也做同一個報告,但自己30頁,對面寫了50頁
,
這裏的學生會毫不猶豫坐回座位繼續寫超過他。
### 基礎必修課
微積分,線性代數,物理,程式設計,統計等。
整體非常糟,少數有教學比較好的老師。
全部中文教材、中文教學、上課沒有課本只有學校自己印的一本講義。
注意到這些理工科目不像台大每個科系開不同的課,
尤其程式設計,計算機的程式設計跟大家一起上,
以至於大部分大一的內容大二都要更新(外系的程式觀念比較弱)。
### 專業必修
選課自由低,每一門課都要選,選課只是給你選時間跟老師。
關於選課自由度的好處,我覺得要對每一個方向都感興趣不容易,
沒有選課自由會造成你浪費時間又沒學會一些必修課。
教材:北美原版經典教材,不過大部分學生都買影印版或者中譯。
課程很強調底層(硬體)實現。
比起台大沒什麼硬體課來說,
如果對硬體興趣不大(比如我)會非常痛苦。
題外話:本來我對浙大的專業課評價不怎麼好,
不過最近跟某個台大資工而且去過Google實習的學長聊,
發現台大的課也沒傳説中的那麽厲害,
所以就不過多批評浙大的專業課。
#### 語言課
- C
- OOP(C++, 主要考語言,不會教你太多設計思想的東西)
#### 理論課
- 離散數學 整本課本除了數論跟自動機都學了
- 資料結構(教stack, list, tree, graph, shortest path, MST, hash, sort)
- 演算法(AVL, B+tree, RB Tree, leftist heap, DP, Greedy, backtracking, Search,
local search, 隨機化的演算法, 平行計算概論)
- 計算理論(課時比較少,只學了DFA, NFA, CFG, Turing machnie, 可計算問題)
- 編譯原理
#### 硬體課
12學分
必修有數位邏輯、Organization, Acrhtiecture
大部分時間需要去共用實驗室用Xilinx的IDE寫FPGA版,助教驗收。
跟台大比我覺得浙大的硬體課非常難,
比如7段顯示器、VGA, PS/2鍵盤都需要自己用Verilog寫,
MIPS的CPU要寫出包含pipeline, interpret, cache。
#### 系統課
- 資料庫: 學SQL底層原理
- 作業系統: 期末做一個OS,三個人一組,
一個人做file system, 一個人做process, 一個人做memory,整體工作量很大。
- 計算機網路: 跟大部分大學差不多,就學一些理論。
#### 其他必修課
- 溝通技巧: 學怎麽寫論文的survey
### 我選的選修課
選修課良莠不齊,不過好的選修課還是有,但也很難選。
重點提一些我選過比較有意義的課:
- Graphics: OpenGL, GPU原理, shader, depth test, illunation, shadow, global illu
matiion, Cornel box, ray tracing, 倒數第二節課去網易遊戲參觀(那個時候跟我們介紹
的遊戲是逆水寒),最後一次課展示自己做的3D遊戲。
- Operation Research: 線型規劃、單純形法、整數規劃、matroid, primal dual, 重新解
釋MST, SP, s-t flow, 講了一些近似問題,圖論、匹配、證明1.7倍的bin packing近似比.
- Vision: 傳統CV, gaussian filter, corner detection, image sitching, Canny, Houg
h, 光流, 鳥瞰圖, CNN簡介
## 出國(美國)
出國可以説是浙大計算機專業最大的戰場,
如果沒有足夠決心建議不要輕易進入,
基本上全學院400多人,前30%都是想出國的人,
你將面臨100多個TOFEL 110up, GRE 330up程度的人,
跟你一起競爭各種名額。
出國的要的準備有:
- GPA高,在浙大GPA 3.8/4.0才比較有機會出國讀Top 30
- GRE 330 up
- TOFEL 110 up
- 出國交流經歷: 建議安排在大一升大二或大二升大三暑假(越早越好)
- 研究經歷
- 推薦信
- 大三結束以前發論文
關於暑假或學期中出國交流,又可以分成3種
- 上課
這個競爭比較沒那麽激烈,只要稍微準備就行了,
機會算很多,學校也還行比如新加坡NUS, 加拿大UBC
但跟台灣交大比我覺得他們的機會比較好
(台灣交大可以去UIUC交換而且校内競爭還沒那麽激烈)
- 研究
這是名額雖然多但競爭可以説是最可怕的一項,
在這裏因爲大家都想出國纍積研究經歷,
每個人都會自願不領研究室經費去美國的實驗室做一些研究項目,
一般稱爲署研
(這裏特有的概念,台灣沒有這種説法,
因爲臺大學生不需要這麽做就能申請上好的美國學校)
整個過程大概從大三上學期就要開始準備,
浙大比較流行的幾個學校有
-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 UC Davis
- UCLA - CSST
- 2+2或3+2或4+1,雙學位項目
名額極少,一年就5個左右,很難拿到機會。
最近即使有前面説的那些經歷也不太夠了,
想出國還要有研究經歷,最好要發論文,
所以校内好的實驗室也是高手競爭的戰場,
你想自告奮勇進實驗室幫忙老師做研究還不一定給你這個機會。
## 工作
在這裏找工作機會確實比較多(高端工作),
比如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今日頭條(抖音),
外商也很多比如Google, 蘇州微軟, 微軟亞洲研究院, VMware
尤其蘇州微軟是全球第二大的微軟園區。
但是找工作的難度也沒多簡單,
詳情可以看我的另外一篇文章,
#1ShUyAfP (Soft_Job)
很明顯阿里、騰訊比Google、微軟難,
然而即使都能去我也只想去Google、微軟(名氣大、工作環境好、不用加班、國際化強),
另外是如果真的要在這裏工作,要有996(早9點上班,晚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準備,
目前中國互聯網產業都是996工作制。
一般來説,同一家公司,比如Google
美國Google面試難度 <<<< 中國Google面試難度
在中國雖然機會多,難度也是全世界最難的,
輸了面試找不到工作跟沒機會一樣,要有心理準備。
找工作要准備的項目有
- 人脈(才能有人幫你内推公司)
- 競賽經驗(ACM-ICPC,或者各種創業競賽)
- 實務經驗(盡量要是課外有大貢獻的project,如果沒有也要有校内課程作業前幾名的程度
)
- 在校成績(業界其實還是會看在校成績,不能太爛)
- 實習(正職很難找,一般要先實習才有機會轉正)
每一項都要很認真準備,最好大一就開始佈局,這裏生態就是這樣,
經歷不夠會被表刷,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 校園生活
關於同學,感覺這裡的學生都很聽話,
即使是一些明顯不合理又浪費時間的事情
比如: 每天去球場打卡(意思是想讓大家每天都運動),
占體育課10分,就可以看到每天都有人去打卡。
學校突然要求每個學生一個月内跑42公里(用意同上),
用手機app打卡計算里程,還要跟著班上同一時間跑,
大家就都真的去跑了。
學生對於分數的追求很病態,為了保研汲汲營營,
為了期末分數寫email跟老師吵,
有些課是分組打分、但總分固定、小組自己分配分數,組內也會吵的很凶。
比如這個小組的表現老師打25分,組内有5個人,并不是每個人5分,
而是組内協調誰多誰少,有人7分有人就變3分,反正總和不變,很神奇的制度。
(這裏可能有點問題,似乎有些社團還不錯只是我沒參加,不能以偏概全)
學校内沒有像台灣那樣的社團生活,
有些組織是管理很官僚,
這裏社團目的性很强,很多人不是爲了喜歡一件事情,而是爲了增加自己的經歷
所以想當然,臺大有的XX之夜、XX晚會、高中生營隊,在浙大都是不存在的。
我大學到現在沒長期參加任何一個社團,
以前參加過類似系學會的組織,
大部分時間都在搬東西,打雜,感覺沒有很有趣就退了。
不知道像我一樣的人是不是多數,
以前都聽別人說上大學就輕鬆?
反正我是上大學後壓力比高中至少多2倍以上,
壓力來自很多方面,比如來浙大之後就很少回家,
課業壓力也大,而且不好融入本地生的活動,
經常處在緊綳的狀態沒辦法放鬆,
即使假日閑下來也沒什麽有意義的娛樂,
自己這三年的校園生活都不怎麽快樂,
我覺得(至少我是這樣)在浙大沒有辦法做到
追求自己想要的目標,同時過輕鬆愉快的生活。
説了這麽多,又沒頭沒尾的,
感謝你辛苦看到這裏,
做一個結論就是雖然浙大有很多優勢,但獲取這些優勢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比優勢本身更大,
用游戲來比喻的話就像原本你只是玩簡單模式,來這裏就像調成困難模式的校園生活。
(我猜上交、復旦、南京這幾所學校的情況應該跟浙大很類似,
如果有這幾間學校的同學可以留言談談你們的情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160.218.7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555346909.A.8FD.html
※ 編輯: hanyi0923 (124.160.218.70), 04/16/2019 00:50: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