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防疫期間還是一定要支持喜歡的餐廳,而山記魚仔店絕對是其中之一
一天之中「早餐」絕對是最重要的!
所以~ 來一尾當天補到野生且油度滿點的「石鯛」來煮碗「魚湯」應該不算過份吧!?
用麻油將老薑的滋味爆出來後放入每天用新鮮的魚骨熬出來變成乳白色的魚湯,然後放入石鯛一起熬煮,整碗湯不用多說就是滿滿的「鮮甜」,完全一絲絲的「腥味」也沒有,野生石鯛的肉質細緻軟嫩,完全沒有養殖魚的飼料味,一碗湯下去就是滿滿的暖心暖胃!
三杯料理相當常見,許多的食材都可以拿來做三杯,同時愛吃魚的朋友應該知道,一條魚最好吃最嫩的地方就是在兩邊臉頰上的那兩塊肉,謝謝山哥為我們準備的「三杯石斑魚臉頰肉」,每一條石斑只有大約四兩的珍貴部位,三杯的醬香與Q彈細緻的肉質與膠質組合真的太迷人!
基本上在台北要能夠品嚐到新鮮且野生的「魚扣」、「魚肝」、「魚膠」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雖然愛吃鬼本來就比較少吃內臟類,但是自從上次造訪山記後,新鮮的食材真的不需要過度的烹飪方式,用熱水燙過以後搭配簡單的辣椒、醬油、醋,入口那新鮮的口感與滋味真的不太好形容,但是絕對是品嚐一次後就忘不了的美味!
鹽酥蝦很常見,但是鹽酥「浪花蟹」有品嚐過嗎!?比起鹽酥蝦更加酥脆、風味更佳濃郁外,但是也不會像鹽酥蝦炸過一樣外殼太硬會卡牙縫,或是刺傷牙齦的缺點,絕對是搭酒的好夥伴,旁邊的朋友就自動的打開一瓶啤酒,可是,一大早就喝啤酒!?
最後山記的早餐結尾就來份清蒸的野生「紅條尾巴」,用簡單的破布子調味,入口就是滿滿的魚肉膠質與油脂,肉質細緻鮮美,這是在台南才可以品嚐到最新鮮的美味!
羨慕南台灣的朋友早餐都有這麼新鮮的美味,如果在北部早餐每天早上可以喝一碗新鮮的魚湯,愛吃鬼根本就不會再去買滿街跑的重組肉早餐漢堡、三明治了。。。。
早餐吃飽,準備上工!!!!
#早餐就是要同時兼顧健康營養與美味
#南台灣的早餐就是讓人每天都想早起的魔力
感謝看到最後,偷偷告訴大家
使用這樣的食材,收取這樣的價格,在台北真的 #找不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秋風蕭瑟,掠過了清幽的譚公廟,拂到筲箕灣避風港。洪波湧起,打散了月兒傾瀉的粼光。五更時分的小碼頭,已經有十來人正盼着破曉。陸續見船隻埋岸,漁民將漁獲攤放於海旁叫賣。這一大早,來買海鮮的街坊算不上是絡繹不絕,卻也是湊了個小熱鬧。一名白髮老人正姍姍步至,眾人都抬頭喊聲「喜叔」,啊,他可是筲箕灣最老的漁民...
「浪花蟹好吃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味道鬼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跳躍的宅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跟著四寶媽環島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台語開箱我吃了浪花蟹這更像蟑螂! 從小吃到大【馬華】 的評價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有吃過浪花蟹嗎? | 海洋主廚愛爾文| 海鮮料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八大電視《台灣第一等》 宜蘭沙灘怪客浪花蟹可愛又好吃?! 的評價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達人浪花蟹捕抓密技大公開!海邊開吃滿滿浪花蟹泡麵 的評價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金沙浪花蟹 的評價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浪花蟹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浪花蟹料理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浪花蟹料理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台東抓浪花蟹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浪花蟹好吃嗎 在 台東抓浪花蟹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浪花蟹好吃嗎 在 跳躍的宅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帶日本媒體團第一天 就先吃個本港海鮮 這火山爆發 肉太飽滿了吧 明蝦又夠甜 浪花蟹超下酒 第一次吃魚蛋做麻油 每次吃新鮮度都沒有失望過。 吃飽飽看個海 當個文青 晚上原住民一條街 有吃過巴吉魯水餃嗎 還滿好吃的欸XD
#日本媒體參訪團in花蓮
#花蓮獨特記憶
#美崙海產
#四八高地
#松園別館
#指南針旅店
#東大門夜市
浪花蟹好吃嗎 在 跟著四寶媽環島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環島旅行第10天:體力旺盛、膽試過人的2468
行程:靜浦太陽的部落體驗划竹筏、射箭》參觀月洞》依娜飛魚午餐》豐濱親不知子天空步道》石梯坪》晚餐
我真的必須說,今天親子團的行程玩到晚上,他們沒有午睡一路玩回營地,沒想到還要沙灘玩沙、抓螃蟹,那不是他們體力太好,就是他們媽媽也很強,可以這樣陪伴!
我在花東會待上半個月,除了前幾天已經帶著孩子體驗了瘋狂朔溪、賞鯨等行程外,今天的划膠筏、射箭,完全就是孩子的菜!
早上約1030我們跟著阿北教練一起出海口體驗划竹筏,太陽爆曬,我們也沒在怕,穿著救生衣手拿船槳用力往前划。左邊山景、右邊海景,藍天碧海成為一幅畫,怎麼拍都像明信片般的美^_^
阿北還特地停留在沙洲,讓我們下船感受沙土的柔軟,如果雙腳不停的動越陷越深,孩子覺得好玩到吱吱叫^_^,愛玩水的多多直接坐著趴著玩水,其他三隻見狀也ㄧ窩瘋跟進玩水,他們真的很享受當下的樂趣!
接著我們又體驗射箭,這弓箭好大好長,是屬於比賽用箭,每個孩子都體驗兩回,教練幽默有趣,多多和教練一組常出現爆笑劇情:
多:你看!我差一點點射到ㄟ!
教練:什麼!!你的差一點怎麼差那~麼多!你的箭在地上內!我們要射靶心內!
(我真的被多多的'差一點'笑到不行)
教練人都好親切,對孩子很有耐心!連亮亮想要射箭,都願意配合他的高度而將弓橫放,讓亮開心玩看看。重點多亮是不收費的,原則上應該沒有辦法體驗,但他們卻花時間、花多一個教練,2比5個別指導教學,活動結束後還送孩子一人一個靜浦社區才有的特色徽章,實在揪甘心!
太陽酷熱難耐,我們因為太陽的部落所有教練及工作人員的貼心、專業陪伴而感到ㄧ注清涼^_^
第二站我們來到月洞,孩子為了看蝙蝠,願意耐心等待,參觀時間約10分鐘,排隊快ㄧ小時,孩子看見好多蝙蝠仍覺得值得!
第三站:依娜飛魚,飛魚握飯、飛魚卵香腸、炒野菜都好吃!最特別的是燻烤飛魚,乾乾像厚片餅乾,吃完嘴巴會一直回甘,韻味一直留在口腔裡,真的很好吃!
第四站:親不知子天空步道,這幾天新聞應該都有播放,來花蓮就來走走看!當我們到停車場時,先詢問遊客從停車場走進去很遠嗎?(因為我要考慮是否要帶推車給亮亮睡覺還是直接背背巾),結果遊客說很不值去,感覺被剝了很多皮!
不過我都來了,還是去走走看^_^,走進去真的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太平洋就在旁邊,海浪拍打沿岸的聲音好清楚!
在來的路上,其實孩子都很想睡覺(他們早上0630起床),為了讓行程順利,不會出現''上車睡覺、下車盧小小''的崩潰情況出現,所以又開始利用說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期待去看看!
媽:故事時間:天空步道下有個海盜洞,聽說他們到處搶、偷寶藏,就把珠寶寶藏藏在這裡!
孩子:真的嗎?那我們也可以偷海盜的寶藏嗎?
媽:不行!被抓到會被殺掉!
孩子:偷偷的阿!他們不知道!
媽:有監視器!
媽:你們看,那個洞就是海盜住的地方、藏寶藏的地方!連這個平台就是他們搭帳篷、唱歌聊天的地方!
孩子:這裡還有洞!寶藏也可以藏耶!
計謀成功!除了亮亮在車上睡著了,所以推車走路進去,到了天空步道路口,亮亮改用背的。其他孩子都能自己走完沒有盧^_^重點我覺得這個景點很不錯!很美,很適合跟孩子發揮想像力掰故事^_^
第五站:石梯坪遊戲區,我特地帶著菜瓜布鞋讓孩子穿來海邊玩!多多一看見海邊有幾處安全的水窪,就直接走下去,亮也跟著走,結果滅頂⋯幸好水性算好的亮,趕緊走起來然後又不怕的繼續玩!(媽媽心臟要很大顆⋯)玩了ㄧ回海浪漸大,我們離開水窪,要去爬石頭上,ㄧ路上孩子不走較平穩好走的路,偏要走要爬大石頭路,個個身手矯健爬過一顆、跳過一處!接著繼續挑戰最高處,我牽著亮慢慢爬,竣娃多自己爬上去,ㄧ抬頭看見多爬到最高處覺得他好厲害,但是他離懸崖邊也只剩10公分,我看了心臟都快停,腳好酸軟⋯幸好坐在多多旁邊的大姐有看見,請她牽著多多慢慢走下來!然後多又繼續找岩石攀爬,在這個景點,媽媽的腦細胞不知道死了幾百萬隻⋯
(有張他們在水窪處玩水,後方遊客爬到石頭山的最頂端,我們就是爬那個,真的超級高⋯)
第六站:晚餐、浪花蟹沙灘玩沙、抓螃蟹!
現在!
0930分!
我下班了!
明天又是收帳、去福鹿山搭帳的爆汗日!
繼續加油精彩環島行^_^
#花蓮靜浦發展協會。#太陽的部落
#遇到很多大姐知道我們環島給予祝福並拍照留念
浪花蟹好吃嗎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秋風蕭瑟,掠過了清幽的譚公廟,拂到筲箕灣避風港。洪波湧起,打散了月兒傾瀉的粼光。五更時分的小碼頭,已經有十來人正盼着破曉。陸續見船隻埋岸,漁民將漁獲攤放於海旁叫賣。這一大早,來買海鮮的街坊算不上是絡繹不絕,卻也是湊了個小熱鬧。一名白髮老人正姍姍步至,眾人都抬頭喊聲「喜叔」,啊,他可是筲箕灣最老的漁民,身旁的正是他的髮妻喜嬸。他的白襯衫早已泛黃,於是他套上了一件灰白的風衣,遮蓋着點點風痕浪跡,也擋擋清勁的晚風。畢竟他已年屆七十五,不如壯年襟風,要堅持出海,總得披上護甲。二人與老街坊寒暄一番後,就來到岸邊佇足。望着墨藍的大海,他目光落在汪洋上虛緲的一點,彷彿,那裏有着一塊,至珍的瑰寶。
最美的相知
船舶擊拍着浪濤,浪花的聲音呼喊着他們上船。喜叔兩公婆登船後,就訴說着這是兩人的恆常生活。畢竟上了年紀,二人現時大概一星期出三至四天海,只要是出海日,他們都會於凌晨四時起來梳洗,五時許來到譚公廟這邊,由駁艇將他們送到自己的漁船上,因為漁船怕被損壞或盜取,不能停泊岸邊,故要由水上人稱為「送人艇」的接駁艇接送。不消五分鐘,小艇已停定於漁船旁,每艘船的位置已經分配好,漁民都有協議,不會混淆或佔位。二人利落地跳上船艙,喜叔第一時間執纜﹑泵水,仔細檢查船隻機器是否一切正常;喜嬸則於船身右側位置,拉起繩網堵住入口,防止蟹籠掉到海裏去。確定一切沒問題後,漁船就出發去。見喜叔開船技術之純熟,可知一定是訓練有素。他邊駛船,邊把自己身世娓娓道來。
四十年代,筲箕灣還是個漁灣,打從出生,他們一家人就住在海上。自幾歲起,喜叔一直都跟父母出海捕魚,他記得,那個年代,漁船還是搖橹的。當時因為要糊口,一家人天天出海,開足一星期工。直至八歲時,父親去世,他就跟媽媽出海捕魚,過着相依為命的生活。因此,喜叔自小與海洋打交道,雖然沒有了讀書的機會,目不識丁,卻練得一身好功夫,擔起了男人的責任。
對他而言,自己最幸運的,就是在這片海中,遇到最美麗的她。喜嬸,同樣是水上人,因為爸爸有一艘漁船,故自小就跟着父親出海捕魚。後來喜叔於其漁船打工,二人相戀十年方才結婚。婚後不久,喜嬸誕下大兒子,喜叔於是盤算,沒理由跟岳父打一輩子的工,於是與太太商量,決定考船牌,自己買一艘船捕魚,當時要買小型漁船很便宜,只需三千至四千元,到後來才慢慢換了艘大船,至今,與喜嬸已歷四十四年的風浪。
霎時清風,海水又將日月吞吐,波濤化成一片湛藍。如斯美景,夫妻二人未有閒暇抬頭欣賞。只見,喜叔把船停下來放錨,接着就忙於操作面前的起籠機,顧名思義,就是把前一天丟進海中的蟹籠逐個絞起來。這種捕魚方法叫「浸籠」,把魚餌綁好於蟹籠內,將蟹籠丟入海中,貪吃的魚兒就會從小洞竄進籠內被困,最後漁夫把蟹籠收回,再取出籠中的漁獲。往日,漁民多用排釣的方法,漁獲較多,但放了魚餌後,就要即日去撈起,不然魚兒都會逃脫。浸籠的好處就是沒那麼辛苦,蟹籠因為較難逃脫,故此放籠入海後,隔日再起籠也沒有問題。把蟹籠絞上來後,喜叔起勁地把籠子一個又一個丟往艙內。一旁的喜嬸把大堆魚餌從冰箱舀出,撿起地上的蟹籠,把裏面的魚及蟹倒出分類,蟹不能跟魚放在一起,不然會把魚都鉗爛,蟹放在外面的籃子裏,魚則放在魚倉。
接下來的步驟,檢查籠子有否被雞泡魚咬爛,如有破損就要修補,她邊縫補着邊謂:「蟹籠係我哋嘅飯碗,冇佢邊有魚?呢啲籠唔平㗎,嗰次打風,跌咗了四百幾個,冇咗幾萬銀。」她嘆一口氣,補好破洞後,就換入新的魚餌,舊魚餌多會倒掉,浸過海水鮮味就沒有了,魚兒很聰明,不新鮮不吃,而且魚餌要用新鮮的魚,有黃魚﹑池仔魚﹑鱭魚﹑橫雜魚,有時更會用九棍魚,下冰下鹽醃漬,以前買魚餌大約兩元半一斤,現時則要五元,成本相當高。轉眼間,一百二十個蟹籠已經埋疊了半艘船的位置,喜嫂隨即把籠子逐個舉起,再大力拋進海裏。一個籠有八斤重,一天五百多個籠,一隻手舉上來,十分吃力。喜叔指拉上來還好,丟籠下海更辛苦,更用力:「我習慣啦,唔係太辛苦,我成日叫太太開船,我去丟籠,佢話唔好,佢唔習慣喎!」每完成一百二十個蟹籠稱之為「一壇」,一天約莫做三壇。做了第一壇後,二人就開船往另一邊海域再重複上述工作,
最好的相伴
浪濤上的朝暉,日復日,仍舊美如初。夫妻二人的工作如是,甚至捕魚的季節及地方都有規有律。六至七月時,他們會去蒲台島﹑橫欄島等海域;八至十月風大,則去東龍島﹑石澳等,總之不離開香港。已經做到第三壇,眼見漁獲不算多,亦未見大魚。喜叔解釋,六至七月時,因為風斜,可以把船駛出一點,是捕得最多魚的時節。捉到大魚對他們而言,不是太常見,七至八斤的大魚,一年才得見十次八次,反倒一至兩斤重的魚就十分多,一天能有個十條八條。捉到大魚,足夠讓他們樂上一整天,他興奮地說起:「嗰日捉咗一隻大蟹幾開心,隻蟹重一斤十二両,賣咗一千蚊。」說得眉飛色舞,令他憶起最豐盛的年代。
七至八十年代,科技沒那麼先進,漁民眾多,卻大家都常見豐收。好景不再,現時的漁民並不如以往純樸,年輕一輩為求賺錢,都採用高科技的圍網漁船,他們又稱「燈光艇」。這些大型漁艇會栽一個海車,用海底雷達偵測海魚的位置,將牠們擊暈,魚兒不會動,只好任他們捕捉,一百擔﹑二百擔,全都捉走了,這樣,海洋都沒有魚兒了。說起來,他帶點唏噓:「嗰啲圍網漁船,一年賺二千幾萬,一隻咋!啲漁拖全部都係後生仔,用我哋個方法捕魚好少啦,可以話冇啦,我哋就快被淘汰啦。」歲月匆匆,又豈止慨嘆,還有那些年的驚險,依然歷歷在目。廿七至廿八年前,喜嬸與喜叔於風雨天出公海,二人合力扯桿,喜嬸蹲下來時,一個大浪打過來,把她拋下大海。往事嘛,說起來還可打個小趣,喜叔笑指很多水上人,其實都不懂游泳,包括太太:「咁我咪跳落海捉實佢,我叫她啊,唔好掐我條頸,搭肩頭好啦!你一掐住我就會死,一齊死。」結果船身壓下來,他一把推喜嬸上船,自己則於船底游過對面上船,喜嬸聽着猶有餘悸。年輕時經點風浪不算甚麼,現在年紀大了,倒要看天氣做人,大風反倒沒有所謂,可以如常出海,遇着大雨大多不出,免得冒險。
聊聊昔年,漁船不知不覺已駛到停泊處,駁艇早就在此靜候。他們一般於十一時許上岸,把漁獲推到魚檔賣,如遇到較大的風浪,就要先把魚兒放到水中數小時,好讓牠們先嘔吐乾淨。以往,喜叔都如早上的漁販般,於岸邊擺賣。經常被食環署追捕,被捕的話就要罰款及充公漁獲,損失慘重。終於,一家人於二十多年前上了公屋,決定租魚檔賣魚。說時遲,手推車已經被推進寫着「祥好鮮魚凍肉」的魚檔內,喜嬸接着一個勁兒把海鮮分類放在檔攤上的一個個膠籃內,用水養着活魚。他們賣的魚多是自己捕來,如果數量不夠,就向其他漁民買魚,運來魚檔。
喜叔於筲箕灣土生土長,自小已經捕魚賣魚,很多老街坊光顧。如果捉到六至七斤的大石斑,他會打電話着熟客來買,故大魚通常很快賣出。他半點不認老,賣魚都要親力親為,客人多是衝着他而來:「好多客見我唔喺魚檔就睇一睇,問,阿叔呢?去咗邊度?檔口啲人話阿叔去食飯啊,啲客就話轉頭先嚟買。」也不是浪得虛名,這些魚好不好,是否真的海魚,喜叔一看,全都知道。語畢,他就忙於向檔前的大叔及大媽滔滔介紹今天的漁獲,倉魚﹑金鮕﹑荷包魚,哪一種較清甜,哪一條新鮮得眼睛會滾動,如何煮才好吃。跟街坊聊着,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黃昏。足足工作了十四小時,這就是老漁民的一天。
一天很長,一世卻短。喜叔與大海作伴一輩子,沒有因此而富貴,只是過了樸素的七十五載。他倒是看得很開:「生意好難做,我哋幾十歲冇所謂啦,難做都照做。」事實上,他根本離不開這片大海。朋友都勸他退休,他也就試着退下來。只是,休息到第八日,他竟然頭昏腦脹,怎麼說,就是暈船浪的感覺。他覺得奇怪,就試着出海,結果出了海整個人又變得精神起來,頭也一點不暈。他跑回家跟太太說,還是不能退休。一心打算退休湊孫的喜嬸,只得苦笑:「冇辦法啦,佢要出海就陪佢出,辛苦命。」倘若喜叔最大的樂趣,就是捉到大魚,大豐收;那麼喜嬸呢,不就是看到老伴的笑臉嗎。
縱已滄海桑田,他依舊追逐,因為,他早已尋見他的天涯海角。她,亦然。
祥好鮮魚凍肉
地址:筲箕灣金華街57號
營業時間:6m-5:30pm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浪花蟹好吃嗎 在 有吃過浪花蟹嗎? | 海洋主廚愛爾文| 海鮮料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有吃過 浪花蟹 嗎? - How to Cook Honey Hippa Ovalis? | 海洋主廚愛爾文| 海鮮料理. ... <看更多>
浪花蟹好吃嗎 在 八大電視《台灣第一等》 宜蘭沙灘怪客浪花蟹可愛又好吃?!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第一等曝光的沙灘怪客# 浪花蟹 也長得太有趣了吧! 聽說還海味十足? 有吃過的人,可以來跟我們分享一下他的美味嗎? #抓的方式也可可愛愛的#只能吃現 ... ... <看更多>
浪花蟹好吃嗎 在 台語開箱我吃了浪花蟹這更像蟑螂! 從小吃到大【馬華】 的推薦與評價
蟬蟹# 浪花蟹 #倒退嚕#倒退擼#倒退鰲# 浪花蟹 料理#蟬蟹料理#倒退嚕料理#海鮮料理#馬華料理教室#Hippaovalis #Taiwanfood其實沒有特別愛吃這個~可能吃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