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砍黃安!還是救健保?
最近健保費該不該調整的話題,意外變成「黃安該不該調高保費」?
討厭黃安沒問題!誰都可以討厭。根據各項統計,現在台灣討厭黃安的人,可能高達九成,打罵黃安,台灣共識,提高黃安健保費,大家都說讚,砍下去,嘸免驚~
提高黃安保費,我沒意見,但問題是把「黃安跟黃安們」的健保費大幅提高之後,台灣的健保缺口,就補上了嗎?
先說全民健保。
1994年7月19日,全民健保法在立院三讀通過。這個法,是「全民」健保法,不是「國民」健保法,投保對象除了中華民國的所有國民之外,生活工作在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都是醫療防護網的投保對象。
簡單的說,你我支出,一起承擔,保的人越多,風險與成本,就會越低。
所以,從一開始,在台灣居住工作的每一位國民,跟外籍人士們,都是可以投保的。
2000年七月一日,陸委會與健保局針對陸配投保,作出了關鍵的決定,讓取得團聚證明來臺的大陸地區人民可比照持有居留證明文件者,在臺停留滿4個月起加入健保。當時的總統是陳水扁,陸委會主委叫蔡英文。
2009年馬英九總統上台之後,健保局再放寬大陸來台探親人士,也能參加全民健保,這就是3Q陳柏惟這幾天在講的,馬英九用行政命令讓大陸人士來(以及小明)台投保的關鍵理由。
先做一個結論:
1、外配在台灣,是可以納健保的。
2、陸配也算外配,所以陸配也可以納健保。
3、陸配納健保,是陳水扁總統任內通過的,不是馬英九。
4、小明來台六個月後,可以申請健保的規定,在馬英九任內實施。
有了這四個基礎之後,再來看這次的爭議,就會更清楚,大家得先想想,我們現在到底是要「砍黃安」?還是要「救健保」?又或者是「害小明」?
全民健康保險,從2017年起,開始虧損,2018年虧266億,2019年虧400億,今年2020,可能會虧到600億。
一年虧六百億,健保如何「可長可久」?為了「永續經營」,肯定要把「破洞」找出來給「補上」,這時「黃安們」跟「小明」,突然變成移動活靶,萬箭穿心。
看看2019年的健保收支狀況。
陸配在台灣34萬人,除中還未領到身份證的有五萬多,這五萬多人以「大陸人士」身份投參與健保。陸配佔98%,小明2%。小明又分兩種,一種是父或母,有一位是台灣人,但因為沒選台灣籍變成無中華民國國籍的「小明」,這種孩子有五百人。另外一種是「小明2.0」,爸媽都不是台灣人,是陸配前一段婚姻所生的小孩,約四百多人。
「小明們」加起來不到一千人,而且使用健保,其實也就一般開銷,極少重大傷病者。去年這五萬多人,年繳保費7.19億元,總支出7.23億,所以等於多花了健保體系「400萬」。
真要補破口,提高陸配與小明的保費就可以了,砍小明,罵陸配,能補上一年600億的健保缺口嗎?
當然不能。
因為健保的主要支出,其實是來自「重大傷病」,重大傷病支出一年超過兩千億,光是前三名癌症、洗腎跟呼吸器使用,就超過1500億,這才是健保沈重的負擔,不是「陸配與小明」。
至於黃安,他討人厭,所以網路民調問要不要調高他保費?十個有九個都說贊成。
問題是,黃安到底有沒有真的如他所吹噓,年賺千萬?又他是不是在台灣真的都沒繳稅?並且健保一個月只付749元?這些「傳言」,其實都是問號?而目前在海外工作的台灣人,其實多達73萬,包含了在英國的AlphaGo工程師黃士傑,以及去韓國發展的周子瑜,他們都在海外。
因為討厭黃安,結果去懲罰了很多愛台灣的台灣人,這麼做,好嗎?大家得仔細想想。
更重要的是,當保費真的提高到一個月八千,甚至一萬二的時候,這些海外台灣人,還會選擇健保嗎?同樣的金額,他們也許可以去投保商業保險,一次把意外險、壽險跟癌症險全部包了,每個月花一萬二去保健保,做什麼?
簡單的說,討厭黃安可以,但真想懲罰黃安,得先確定,這麼做,真的會讓黃安痛,才有意義。
至於救健保,絕對不是提高黃安保費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把小明們退保,或是提高保費三倍,都無法解決眼前一年要虧六百億的,嚴峻問題。
結論就是:「想砍黃安?請便;要救健保,很難」。
暐瀚 2020-3-5 de 台北
http://yt1.piee.pw/QCK35
海外意外險一年 在 Phew!好險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連假很多人都想到處走走吧~
但有些意外險的保障還是得做歐
這三種保障可以參考看看
今(2020)年連假攻略出爐,安排得好,可有七次、每次八至11天不等的連休機會
出門玩最怕意外來敲門,旅行平安險、一般傷害險、假日傷害險等三種常見傷害險(俗稱意外險),怎麼保比較好?
產險公會主管表示,旅平險是傷害險的一種,旅平險與一般傷害險
都保障意外所導致的身故或失能;不過,旅平險可附加海外突發疾病
或海外急難救助,一般傷害險較少附加海外突發疾病,海外急難救助則是只有旅平險才有附加。
旅平險的契約有效期間,只有旅行期間,例如,到日本玩五天
就保障這五天;傷害險的契約有效期間,短則一年,長則終身...
想看更多:重大傷病年耗健保2千億! 「部分負擔」恐成節流焦點
http://bit.ly/2sp0acD
#過年 #旅遊 #春節 #連假 #假日傷害險 #意外險 #旅平險
海外意外險一年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些時候和先生一起參加一個談話性節目,主持人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妳什麼時候會和先生一起出國訪問啊,會考慮嗎?」
三年前有次先生要去東南亞和印度推銷南向政策觀光,當時的觀傳局長就曾邀我一同出訪,但考慮台灣的政治氛圍,國人通常無法接受首長的另一半隨行在側,加上一次出訪數國,一個市府幕僚就要花費數十萬之譜,若跟著出去,除住宿和機票要花錢外,這麼多名情風俗不同的國家,額外要準備多少行頭啊?想想省了吧,到時說錯話, 表現不好,還會挨罵哩!
節目上當然也談到家庭理財,最近好不容易有財經節目看上我,說要邀我上節目談家庭理財,今天臉書就趁機秀一下功力,才不會讓主持人很焦慮,想說會不會請到一個理財大白癡來節目啊?
財經專家常跟我們說「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 談「理財」,當然先要有「財」理,第一桶金大家的共識是100萬,我76年畢業後就不曾離開職場, 第一桶金對我來說非難事,但醫生就是有做才有收入的行業, 退休後想過安穩的生活,還是得靠「以錢賺錢」較輕鬆。
早期我會投資台股市場中的個股,雖是我們熟悉的市場,但時間久了,逐漸了解到台股只是世界股市中極小的一部分,單一市場的單一股票,風險實在太大了,所以這些年來都改買投資一籃子股票的「基金」,最近ETF發達, 手續費也較低,也逐漸習慣投資ETF 這種東西,像今年的高科技ETF報酬率就很驚人。
買基金當然也有套牢的經驗,但過往經驗,幾乎都是單筆買在高點才會如此, 所以現在的我除了會分散標的外,也會分散時間風險,最近幾年幾乎都是用「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
2019年是股債驚奇的一年,定期定額雖是逐漸墊高成本,但至少對我們這種不常有時間關心市場的人來說,是風險較低的投資方式,就算不幸從高點開始定起,經歷一個微笑曲線後,還是很容易獲利。
除熟悉的台股基金外, 我也分散投資標的, 會買全球型或區域型海外基金,單一海外國家好像只買過印度,但金額很小,就算想投資先前很夯的東歐或拉美, 也都是用區域型基金的方式,從沒嘗試俄羅斯或巴西單 一市場。
至於保險,20年前歪打正著,幸運的買到高預定利率的儲蓄型保單,算是賺到了,往後利率一直走低,這種保單已經買不到了,聽說保險公司被這種早期高利差的保單壓到喘不過氣來,不知是不是真的?
前幾次監察院的申報財產,我的保單常被人嘲笑保險知識不及格,說我買那麼多儲蓄險,保額卻不足,哈哈, 我當然知道「保險歸保險、 儲蓄歸儲蓄、 投資歸投資」,其實其他的意外險、醫療險,在監察院的規定是不用申報的,但因為有些險種有數十萬的壽險額度在裡頭,遇到這種有保單價值的,我都還是會乖乖申報。
監察院最近的財產申報系統算是較友善了,在每年11月1日下載的資料就可拿來年底申報,基金淨值的變動不需另外更改,但我還是花一個晚上把財產數值全改成今年12月28日的申報日,因為…
去年財產申報公布出來,媒體標題是這樣下的:《柯文哲投資多檔中國基金》、《柯文哲偏好中國基金》、《柯文哲投資的基金一半是中國概念股》,其實這些名稱的基金只占我家基金投資總額的一成不到(約30萬),試問現在哪檔基金保證完全沒投資「在中國有設廠」的公司?或保證投資的公司沒和對岸有生意往來?若有這種基金,大家跟我說,我來投資。
節目上主持人和財經專家聽我花500元把這些現正趨勢向上的基金轉換掉, 大家都直呼可惜,但心想投資這種基金不見得賺錢, 但公佈出去被罵是一定的,還是少替老公惹麻煩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