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櫃子的行程很簡單,就是驅車到台中參加🇨🇱智利餐酒會。
收獲最大的除了喝了很多好酒以外,就是認識了很多中商畢業的優秀學長姐!
原來會做生意的是國貿科,會教書的是外語科,每次回去系友會,就遇見很多優秀的學長姐跟同學,學弟妹在大學任教!
這次餐酒會是由🇨🇱智利僑務委員,李委員主辦,他是中商國貿科的學長,到智利經商已經超過35年,是當地的僑務委員。
跟我們一起參加品酒會同一桌的Grace,是櫃子中商國貿科的學姊,旁邊來自泰國,已經在台灣住了25年的Alita的兒子今年剛從中商應用外語科畢業,她以前住在中商對面哪個好吃的海盜飯糰後面(哈哈 好想念海盜飯糰,吃一個飽兩餐😄)
櫃子的先生說,這是他到過最豪華的豪宅,真的是欸!
謝謝林總邀請,讓我們有個美好的週六,在台灣,我們也能喝好酒環遊🇨🇱智利!
希望疫情結束後,能夠親自到智利旅行,也拜訪多年前在日本認識的Arturo 先生!
🌍在台灣,也能品酒🍷環遊世界!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12)超海派豐盛飯糰 夫妻檔中年成功轉業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吧!台中這一對做飯糰的夫妻檔,就是抱著這樣開放的心,面對大環境的變化。原本做藥材生意、做西裝訂製,當這些行業逐一沒落之後,夫妻兩就改行賣早餐,他們說要生存,靈活轉變是肯定要的,但是唯一不能變...
海盜飯糰一中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書生也做賊:剃頭梳髻的明朝倭寇多半是中國人|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亂了一百多年的日本戰國時代,無處不燃戰火,無人能得安寧,田園荒蕪,屍骨遍野。喪家野犬般的浪人、無糧可種無魚可打的流民、爛命一條的無賴,把目光投向了大海彼岸富裕而軟弱的中國,一艘艘倭船出發了!
明朝軍民對這些「髡頭鳥音,赤體提三尺刀」的剽悍倭寇大為恐懼,而在異國他鄉幹壞事,來自日本的倭寇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喝口水都怕老百姓下毒。
1.亂世日本太難混了!
看過黑澤明《七武士》的人想必都對電影中的日本浪人印象深刻:在紛亂的日本戰國時代,喪失了家主的武士們猶如喪家的野犬,徘徊在山野荒村,為了飯糰就可以用生命戰鬥。
嘉靖年間,日本國內的情況正是《七武士》的背景年代,就像被搗翻的螞蟻窩一般混亂不堪。
名義上,日本有天皇,但天皇的實權早已旁落,吃穿用靠幕府養著,完全是寄人籬下的傀儡。幕府也好不到哪去,足利氏建立的室町幕府從足利義滿後,一直處於風雨飄搖中,1467年連綿十一年的應仁之亂結束後,征夷大將軍已經空有名號毫無實權,聽任有實力的權臣擺佈。
日本全國分為六十八國(國類似中國的州縣),其中的五十三個藩國,由大大小小一百四十二個大名佔據著。大名們強弱分明,強的佔據幾國率眾數萬,弱的佔據幾個村子率眾數百,為了達到權力的頂峰,整天你爭我殺,兒子殺老子、弟弟殺哥哥都不算稀奇。當時的情況往往是:今天家臣們造反殺了主子,明天卻被鄰居的大名殺死,後天當勝利的大名回家一看,兒子已經取代了他的位置。
日本進入了毫無綱常道德可言的所謂「下克上」的諸侯爭霸時代,整整亂了一百多年。戰亂中,屍骨遍野,無數人流離失所,農民無法安心下田耕種,饑荒當然隨之而來。老百姓無路可生,強壯點的當盜賊或者參加宗教組織「一揆」造反,羸弱的只有等死。
在倭寇的發源地,日本九州的情況怎樣呢?
九州是日本南部的最大島,有肥前、肥後、平戶、大隅和薩摩等諸多藩國。如同日本各地一樣,九州島也是諸雄並立,空前混亂。北邊,豐前與築前的大內氏原本是九州最強的大名,但是遭到家臣陶晴賢的政變滅亡了,而陶晴賢不久被九州之外強大的大名毛利元就所殺。毛利元就順勢進入北九州,這就和另一個強藩—豐後的大友氏碰上了。南邊,薩摩的島津氏和大隅的肝付氏在火拚。西邊,肥前的龍造寺氏則和少貳氏內亂不休。
有戰爭就有失敗者,在戰爭中失敗、喪失家主的武士成了無米下鍋的浪人,怎麼辦?因戰爭無法謀生的漁民、流民,怎麼辦?下海!做海賊!與其在陸地上飢寒而死,不如到海上去撞撞運氣。
除了死裡求生,發財夢也是下海的另一個重要理由。當時明朝斷絕了官方的朝貢交易,導致海盜走私團夥日漸猖獗,中國的生絲、棉布、陶瓷、藥品等,都是日本的搶手貨,日本不少富商、無賴也打起了做海賊賺取厚利的算盤。不僅僅如此,海賊的背後還有大名的資助和庇護。日本歷史學家井上清這樣定義「倭寇」:「從十三世紀初開始,九州和瀨戶內海沿岸富於冒險精神的武士和名主攜帶同夥,一方面到中國和朝鮮(高麗)進行和平貿易,同時也伺機變為海盜,掠奪沿岸居民。對方稱此為倭寇,大為恐怖。」
日本十九世紀著名學者佐藤信淵總結日本海賊的出處說:「從永正、大永時起,伊寧國因島、久留島、大島地方人士,飯田、大島、河野、脅屋、松島、村上、北浦各地人士,相繼渡海到海外,從事海賊勾當以富家室;並以野島領主村上圖書頭為議事之主,各集其所屬之浮浪人共三四百人,分乘大小十餘艘船,航行大海……剽掠近海諸邑,奪取種種財物器械,以富其家……致四國、九州濱海之諸浪人、漁夫、船夫、無賴等逐漸加入其行列,因而人數日多。後來,其眾竟有八九百人或超逾千人者。」
在明日朝貢貿易正常的百餘年內,倭寇到中國劫掠的次數並不很多,因為日本的將軍、大名為了保護航路也進行嚴打。在嘉靖中期明日朝貢貿易中斷以後,情況才為之大變。
明代,從日本到中國的船,一般都是在三月到五月從平戶的「五島」或薩摩出發,經過大小琉球(沖繩島和台灣),到達浙江、福建、廣東。當年日本遣唐使的船隻到中國,在海上要航行幾十天甚至數月,旅途之艱難駭人聽聞,我們在中學課本熟悉的著名遣唐留學生晁衡(阿倍仲麻呂),就是因遭遇風暴死於回國的路上。
而到了明代,人們對季風的知識已經日漸豐富,加上船隻的製造技術有了發展,從日本出發,如果掌握好風向,只要幾天就能順利到達中國。
《日本圖纂》上這樣描寫當時的日本船:「日本造船與中國異……其船底尖,能破浪,不畏橫風、鬥風,行使便易,數日即至也。」至於船的大小,從能載二三十人至六七十人不等,也有能載二百餘人的大船。
就這樣,一群又一群的日本海賊,滿懷對財富的渴望,乘風破浪地向大海彼岸進發—富裕而軟弱的中國,就是他們的目標。
2.真倭的姓名哪裡去了?
第一次看到倭寇的明代江浙沿海居民,沒有絲毫警惕性,像看動物園猴子一樣。
嘉靖三十二年夏,一個普通的早晨,浙江嘉興鹽邑縣早起趕海的老百姓驚奇地發現,一艘長八九丈的海船停泊在海灘,船上有六十幾個「髡頭鳥音」的怪人,還帶著槍刀弓矢。當地的巡海官軍百餘名圍了上去,問他們為何而來,無奈語言不通,只好搬出一張小木櫃鋪上紙,用筆交談,船上一個懂漢字的人寫道:「我們是日本人,從本國而來,停船是因為舵壞了,想問你們借點糧食,等修好舵就走。我們不是壞人,不要逼迫我們,不然我們就和你們拚命。」
海邊來了好多外國人!整個縣城的人都轟動了,扶老攜幼地趕去看稀罕,當時承平已久,老百姓都指指點點嘻嘻哈哈,沒有一個知道害怕。到了黃昏,突然之間,船上的日本人一起站起來,張弓射出燕尾利箭,把周圍的官軍全部射死。旁觀者這才知道是海賊,發一聲喊,哭爹喊娘地奔入城,趕緊關上城門開始防禦。
上述描寫出自嘉靖年間明人採九德的筆記《倭變事略》,採九德是浙江海寧人,耳聞目睹了許多倭寇之事並記錄成書。對於倭寇的侵擾,除了朝廷官方的記載,明代地方上不少文人都在私家著作中有所涉獵。
但是,倭寇雖來自日本,日本人的姓名卻很少在明朝史料上出現,大多為「二大王」、「倭酋」、「船主」之類模糊稱謂。筆者手上的資料中,能確定是「真倭」的只有「門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稽天新四郎」、「辛五郎」、「日向彥太郎」、「和泉細屋」、「善妙」、「莊公」等寥寥數人,而且這些名字不一定確切。
真倭姓名少見,除了後面要提到的有中國人假冒外,還有兩個原因。
在近代以前,大多數日本人只有名沒有姓,有姓的只有士族以上的階層,而且全日本也沒幾個姓,如著名的源氏、平氏等皇族姓氏。一直到明治八年(1875年),政府頒布了強制性的《苗字必稱令》,規定了「凡國民,必須起姓」,否則受罰。說來有趣,這一下,造成了日本姓氏天馬行空般地海量發展。據統計,現代日本的姓氏數目超過了十萬,而中國十三億人,加上少數民族的姓氏,才不過一萬出頭。
日本的姓氏複雜,即使是日本人自己也不能非常透徹地弄明白。不過,他們的名卻簡單得多。拿日本男子來說,名多以郎、夫、雄、男等字結尾,以表示威武、英俊、忠信。而且多有表示排行的標誌,長子叫太郎,二子叫次郎、二郎,排在第十一位的就叫余一郎。上面所說的幾個知名倭寇,日向彥太郎肯定是老大,辛五郎則是老五,善妙則是和尚的法號。
除了日本人姓名複雜怪異外,明代人對日本也了解太少,沒有語言翻譯。抓到真倭後,「赴官司訊問,言如鳥語,莫能辨也」。當時,分辨是否真倭的方法主要是看穿著、語言以及長相。如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寇侵擾上海地區,市民自發組織敢死隊數百人守城。當時正好漲潮水,倭寇不知深淺,輓著手在濠水中行動,準備連夜攻城,被潮水一夜之間淹死不少。第二天早晨,剩下的倭寇丟棄營壘從南浦逃走了。地方誌記載:「城中人見衣裾浮在水面,得六十七屍,皆受重創,頭顱腫大如鬥,口圓而小,色黝黑,知道都是真倭。」
千萬不要以為「髡頭跣足」的倭寇都是日本人,事實上,多半是假扮日本人的中國流賊。嘉靖年間危害最大的倭寇首領清一色是衣冠楚楚的中國冒險家。嘉靖一朝,前線報捷奏章往往有「斬獲真倭首級若干顆,從賊若干顆」的文字,真倭就是貨真價實的日本人,從賊則是沿海地區三教九流的中國人。
真倭和從賊比例是多少?《明史》稱:「大抵真倭十之三,從者十之七。」而萬曆年間編寫《虔台倭纂》的官員謝傑甚至發出絕望的驚呼:「海濱人人皆賊,誅之不可勝誅!」
3.剃頭梳髻的就是日本人?錯了。
當時一個崑山人被倭寇擄走五十幾天後逃生歸來,他向官府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船上大概兩百個倭寇,有福建、溫州、台灣、寧波人,也有幾個安徽人。其中福建人最多,佔十之六七。梳著髻的日本人只有十幾個。」兩百個倭寇中,只有十幾個真倭,明史說的「十之三」看來還誇大了。
元末明初的倭寇以日本人為主,但到了嘉靖年間,倭寇的主力就是中國人了。
對假倭的身份問題,明人鄭曉是這樣總結的:「小民迫於貪酷,困於飢寒,相率入海從之。兇徒、逸囚、罷吏、黠僧,及衣冠失職、書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為之奸細,為之鄉道。弱者圖飽暖旦夕,強者忿臂欲洩其怒。」一句話:三教九流,無所不包。
拿當時最有名的幾個倭寇首領來說:王直和徐惟學原先是私鹽販子;王直的義子王滶(毛海峰)是走私犯;徐海原是杭州虎跑寺的和尚;許棟是逃跑的犯人;蕭顯、陳東則是不得志的書生。
書生也做賊?沒錯。看看下面這首詩:
「海霧曉開合,海風森復寒。衰顏歡薄酒,老眼傲驚湍。叢市人家近,平沙客路寬。明朝睛更好,飛翠潑征鞍。」
這首五言律詩詞句清麗,意境恬淡,大得唐詩三昧,作者就是一個不知名的書生倭寇。採九德在《倭變事略》中記載,他曾親眼見到一夥四十餘人的倭寇中,有個善卜筮的書生,專門出謀劃策,這首詩就是倭寇撤退後他題在廟壁上的。如此文採令採九德大為感慨:「觀此四十餘賊,亦有能題詠者,則倡亂者豈真倭黨哉?」
對中國人冒充真倭的問題,明代史料上的記載比比皆是。比如嘉靖壬子年,倭寇初犯漳州、泉州,僅有二百人,真倭佔十分之一,其餘都是福建浙江無賴之眾,頭頂剪髮而椎髻向後,「髮型」和真倭並不一樣。真倭和假倭打仗的時候一同作戰,打完仗則分開吃飯睡覺。《籌海圖編》直截了當地稱:「今之海寇,動計數萬,皆託言倭奴,而其實出於日本者不下數千,其餘皆中國之赤子無賴,孑入而附之耳。」
明代著名小說家馮夢龍在《喻世明言》裡有篇關於倭寇的故事,把假倭刻畫得惟妙惟肖:「原來倭寇逢著中國之人,也不盡數殺戮。其男子但是老弱,便加殺害;若是強壯的,就把來剃了頭髮,抹上油漆,假充倭子。每遇廝殺,便推他去當頭陣。官軍只要殺得一顆首級,便好領賞,平昔百姓中禿髮瘌痢,尚然被他割頭請功,況且見在戰陣上拿住,哪管真假,定然不饒的。這些剃頭的假倭子,自知左右是死,索性靠著倭勢,還有捱過幾日之理,所以一般行兇出力。那些真倭子,只等假倭擋過頭陣,自己都尾其後而出,所以官軍屢墮其計,不能取勝。」
4.海濱人人皆賊,誅之不可勝誅!
我們都知道狐假虎威的故事,假倭模仿日本人「髡頭跣足」,穿著日本服裝,連船都打造成日本船,除了扯大旗作虎皮外,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掩蓋身份。生物學上叫做「模仿色」。
洪武三十年所頒的《大明律》對海外經商限制得很嚴格,它規定凡私自攜帶鐵貨、銅錢、緞匹、絲綿等違禁物下海,及與外番交易者一律處斬,而且禁止私人製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而對於勾結外族的「謀反大逆」更是異常嚴厲:凡「謀反大逆」,一律首從皆凌遲處死,本宗親族祖父、父、子、孫、伯叔、兄弟、侄、堂兄,同居的異姓親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僕,凡年滿十六歲以上皆斬。
為了不被誅九族,倭寇必須千方百計掩飾自己的出身。有明一代,造反起義者往往以綽號來掩飾真實姓名,像廣為人知的崇禎時期農民起義,起義領袖都用綽號:紫金梁、八大王、曹操、闖塌天、不沾泥、掃地王等等,包括著名的「闖王」。在東南沿海,就直接可以假扮日本人來掩飾身份。而對於地方官來說,自己轄區的人起來造反大大拖累政績,因此也樂於統統以「倭情」上報。
嘉靖年間持續到隆慶、萬曆年間的四十年,是明朝倭寇為害最烈的時期,史學界稱「嘉靖大倭寇」。在這一階段裡,從賊中「迫於貪酷,困於飢寒」的沿海小民才真正是倭寇的主體,而飢寒貧困的根源在於「片板不許下海」的海禁政策。
反過來說,嘉靖前期為什麼要實行嚴厲的禁海令呢?是因為正德年間少數葡萄牙走私販兼海盜對沿海城鎮、島嶼肆無忌憚地燒殺搶掠,加上中國海商和日本倭寇在浙江沿海進行的走私貿易,讓明政府感覺貿易會帶來「南方之禍」,才變本加厲地實施禁海,最嚴厲的時刻連捕魚都不允許。禁海令是標準的因噎廢食,雖然並不是禁海招來了日本倭寇,但可以肯定的是,是禁海令刺激出了更多的中國倭寇。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東南濱海地區地瘠民貧,從宋元以來,當地居民一直將出海貿易視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運加上種種服務,可以說大海養活了起碼百萬計的沿海居民。在福建,有句話叫做:「海者,閩人之田。」一紙海禁令無情地把當地居民的「田」給剝奪了,飯碗跟著也砸了。在廣東,潮州、漳州地區一向是通商出海的發舶口,「潮漳以番舶為利」,不許貿易等於斷了他們的生計。對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來說,眼前擺著兩條路:要麼忍饑挨餓,要麼鋌而走險進行海上走私。
潑洗澡水連孩子一起潑了—禁海的弊端明擺著,當時有不少有見識的人都很擔憂。抗倭名將譚綸用了一個「老鼠洞」的比喻,說:「禁海越嚴,則獲利越厚,而趨之者愈眾。比如發現家裡有老鼠,一定要留一個洞,若是都堵上,連好的地方都能被老鼠穿破。」
禁海,罷日本朝貢,明朝這兩大舉措看似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帶來的結果,反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因為本鄉本土,所以倭寇在東南沿海地區擁有令人難以相信的支持。作戰時,屢屢發生看似荒唐的一幕:倭寇天時地利無所不佔,如魚得水。而代表正義之師的官軍,反而不受歡迎,舉步維艱。一些平民百姓甚至直接支援倭寇,參加過抗倭戰爭的明人萬表記錄道:「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賊,但貪圖其厚利,任其堆貨,且為打點護送。銅錢用以鑄火銑,用鉛制子彈,用硝造火藥,用鐵製刀槍……大船護送,關津不查不問,明送資賊。」「近地人民或送鮮貨,或饋酒米,或獻子女,絡繹不絕;邊衛之官,有獻紅被玉帶者……(與)五峰(即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則拜伏叩頭,甘心為其臣僕,為其送貨,一呼即往,自以為榮,矜上挾下,順逆不分,良惡莫辨。」
所以也難怪謝傑發出這樣的驚呼:「海濱人人皆賊,有誅之不可勝誅者,是則閩浙及廣之所同也。」曾任南京刑部尚書的王世貞則對潮州、漳州、惠州地區的「民寇一家」斷言為:「自節帥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除了總督巡撫等高級官員外,其他的人全是倭寇—這真是一幅令人絕望的場景。
對愈禁愈烈的海上走私,時人形象地諷刺道:「片板不許入海,艨瞳巨艦反蔽江而來;寸貨不許人番,子女玉帛恆滿載而去。」
全民皆寇,問題爛在自己根子上,難怪防不勝防誅不勝誅。倭寇就是一顆消耗元氣的腫瘤,一直伴隨著明王朝走向衰落。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海盜飯糰一中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黃國昌把持時代力量最大派系徐昌敏派,長期黨內選舉搞黑箱內定,歷屆黨主席也都只是魁儡。】
TVBS、yahoo新聞、中天與狗禁止轉載。
──────────────────
4段有關於去年時代力量內部2020選對會提名,被曾玟學跑票的抱怨為證
黃國昌:
曾玟學認為說靠他自己能選上決策委員,我只能笑笑的,我的配票單下去的時候,有多少黨員是看那個配票單投票的,你們心裡很有數。
不管是顯智當黨主席,還是徐永明當黨主席,我跟他們兩個講的只有一件事情,開決策委員會之前去找惠敏。
小綠走了就走了,小綠走了我覺得對黨內也是好事,小綠走了以後,我講句不客氣,曾玟學你是出來靠夭什麼的,黨有欠你嗎?當初你選的上決策委員會,我講句不客氣的,沒有我支持你,你選的上嗎?結果你選上決策委員後,你以為你是誰阿。
第一次提名小組的時候,結果我反而徐永明提不到,那我就找邱顯智算嗎,你們曾玟學是怎麼回事,他有他個人的情緒個人的心情,那我當然心裡很幹,你有個人的情緒個人的情結,那你要早點跟他們講阿,我決策委員票就不給他阿。
──────────────────
中立顯派的曾玟學原本也是黃國昌配票選上決策委員,但去年黃國昌內定徐永明當選對會召集人時,因為個人不滿徐永明而拒絕投票,害原本算好票的明太子落馬。
從這些對話可以得知,實際上之前時代力量的黨主席,都是黃國昌和陳惠敏掌控的魁儡主席,而決定黨主席的就是決策委員,決策委員則是透過掌握的大量人頭黨員進行配票,以取得絕對多數來決定黨主席,實質上整個徐昌敏派的利益分配,都是黃國昌一手控制,徐永明涉賄被調查而退黨,那一手扶植分配利益與權力給徐永明的黃國昌,是不是也應該負連帶責任,退出時代力量。
之前宣稱的公開透明,開放政治,實際上只是掩飾黑箱內定和權力分配的遮羞布,這也是為什麼今年突然多個地方黨部,被徐昌敏派指名說大量利用人頭入黨,實際上誰才是黨內掌握最多人頭黨員,甚至數量龐大到要用配票的方式來操縱黨內選舉,自己心裡都很清楚,這也早就不是第一次了,四年多前柯律師意外奪得黨內初選第二名,就在會議上被指控用人頭黨員灌票,但實際上根本沒這回事,而這樣的黑箱配票文化,從四年前持續到現在,配不贏就喬、就沒收選舉,或者率先指控他人是操縱人頭黨員,不然就是搞政治鬥爭,根本是做賊喊抓賊。
8/25~8/27時力決策委員選舉,請拒投徐昌敏派這次的配票名單
7.林于凱
17.陳志明
22.劉仕傑
25.詹智鈞
32.林佳瑋
33.陳椒華
34.吳韋達
37.白卿芬
只有徐永明的共犯結構,徐昌敏派一次根除,時代力量才有可能有重生的一天,如果還有羞恥心的話,就自己退選退黨謝罪。
#雨兒碎碎唸 #柯粉四趴仔的好朋友 #昌粉配票仔
好久沒有灌水泥了,這次直接開了一台水泥車來進行澆灌作業。
另外補充一下,4.助理教授曾淼泓,這個人是統派的假獨韓粉。
一一一專欄推播一一一
莫羽靜專欄|台中人不會想吃的必比登推薦名單
https://reurl.cc/v1D5Ky
莫羽靜專欄|中共資訊統戰下,針對防疫而來的政治焦土戰
https://reurl.cc/N61dxx
楊双子專欄|好吃到去搶劫也要吃到?一顆要價80元的台中日日利海盜飯糰
https://reurl.cc/e8x3bR
海盜飯糰一中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12)超海派豐盛飯糰 夫妻檔中年成功轉業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吧!台中這一對做飯糰的夫妻檔,就是抱著這樣開放的心,面對大環境的變化。原本做藥材生意、做西裝訂製,當這些行業逐一沒落之後,夫妻兩就改行賣早餐,他們說要生存,靈活轉變是肯定要的,但是唯一不能變的,是勤奮的做事態度。
店家資訊:
海盜飯糰
404 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136-6號
電話:04-2227-6638
(00:07:48)早餐店創業圓夢 炸彈飯糰炸出好業績
如果家裡已經有一份事業,等著你接,你會因此放棄自己的夢想嗎?這個年輕人,就選擇放棄家業,一個人到台北打拼,他白天跟著老師傅學?麵皮,晚上又跑去割草存創業資金,苦過以後,現在終於如願開了一家早餐店,獨創的炸彈飯糰,立刻炸出好業績。
店家資訊:
弘記豆漿店
地址: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43號
電話:0911 276 241
(00:18:02)養生紫米飯糰 餡料鐵板現炒
剛從醫學院畢業的女生,回家接手母親的飯糰攤車,她善用自己的醫學背景,改良傳統飯糰,餡料還用鐵板熱炒,現點現做的紫米飯糰,獲得上班族的喜愛。這個八年級的女生說與其進入醫院工作,到不如直接從食材下手,讓顧客吃得更健康,這樣的方式,對她來說更有成就感。
店家資訊:
加減吃紫米昱飯糰
桃園縣龜山鄉頂興路58號 03-3505045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1001個故事 #白心儀 #美食 #飯糰 #轉業 #台中 #創業 #早餐 #紫米 #鐵板 #健康
海盜飯糰一中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0:00:11)巷弄內拌飯丸 親情調味豐富蔬食
一對年輕夫妻,經營服裝店,一開始生意很忙,沒太多時間料理女兒的三餐,所以就經常包飯糰給孩子吃,也因為女兒不愛吃青菜,做爸爸的就耍了一些心機,把青菜剁碎了藏在飯糰裡。後來服裝店的生意不如從前,結果,做給女兒吃的營養飯糰,就成為夫妻兩,成功轉行的創業靈感
店家資訊:
日日拌飯丸 水果氣泡飲
電話:03-9530857、0934314566
地址:宜蘭縣羅東鎮浮崙巷29號
營業時間:6:30~14:00(或賣完為止)
(00:08:26)消失中澎湖手路菜 百年老宅再現古早味
一次到澎湖出差,愛上了澎湖的大海和生活,這個台北的上班族,決心舉家移居到澎湖。為了創業開餐廳,他開始研究澎湖的飲食文化,烹煮在地的古早味。許多消失中的手路菜,因為他的用心,再度從澎湖老一輩的記憶中,鮮活起來。
店家資訊:
賣漁阿琛
電話:0927-560-798
地址:(台北)新北市永和區安樂路427號
(澎湖)馬公市山水里32-16號
(00:21:07)夜市超人氣蔥肉捲 創業夥伴互補合作
雨天替人撐傘,哪天自己忘了帶傘,也有可能需要別人的協助。這是羅東夜市的蔥肉攤,老闆的理念。也就是有這樣寬闊的心,他找到了最佳拍檔,兩個人一起在夜市創造排隊好業績
店家資訊:
三星蔥肉串
手機:0956662880
地址:宜蘭線羅東鎮104號夜市牛排旁
(00:29:03)腳踏車麻油雞米糕 分享阿嬤溫暖味道
人生的難題,一關又一關,這個大男生,始終抱持樂觀的態度,勇敢闖關。先天性的心臟缺損和長短腳,讓他吃了不少苦頭,好不容易捱過開心手術,又面臨母親病逝,父親再婚離家的打擊,還好小小的心靈沒有被擊垮,反而越來越堅強,不管是求學還是創業,或者別人的冷嘲熱諷,他永遠帶著開朗的笑容,現在他騎著腳踏車,賣阿嬤口味的麻油雞米糕。這道麻油雞,是他小時候體弱多病,阿嬤特別煮給他補身體的,他說很想分享這個溫暖的味道給顧客,此外,每當他踩著腳踏車,迎面的微風,也把所有不愉快的記憶都吹走了。
店家資訊:
樹年號麻油雞飯(桃園地區)
電話:0938-509-209
(00:38:53)超海派豐盛飯糰 夫妻檔中年成功轉業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吧!台中這一對做飯糰的夫妻檔,就是抱著這樣開放的心,面對大環境的變化。原本做藥材生意、做西裝訂製,當這些行業逐一沒落之後,夫妻兩就改行賣早餐,他們說要生存,靈活轉變是肯定要的,但是唯一不能變的,是勤奮的做事態度。
店家資訊:
海盜飯糰
404 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136-6號
電話:04-2227-663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海盜飯糰一中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吧!台中這一對做飯糰的夫妻檔,就是抱著這樣開放的心,面對大環境的變化。原本做藥材生意、做西裝訂製,當這些行業逐一沒落之後,夫妻兩就改行賣早餐,他們說要生存,靈活轉變是肯定要的,但是唯一不能變的,是勤奮的做事態度。
店家資訊:
海盜飯糰
404 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136-6號
電話:04-2227-6638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