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教育失敗,應是輔導失能】
...........
懶人包
..........
10:30 補充 因為閱讀能力差的閱讀者太多,我懶人包整理
1. 教師或校方不是萬能,但總不能連察覺都察覺不到,特別是班風等級的性霸凌,那不是失能,而是失職。
2. 家長可能也沒發現學生的狀況,鼓勵不要全訓導,而是要關心內心需求的輔導
3. 輔導不是只有導師的事,也有家庭的事,也有學校的事,甚至連朋友都可以幫忙緩解壓力。最恐怖的是學校無感或漠視,且家庭很有責任的只偏訓導而沒有輔導功能。關注心靈也與教導規範同等重要!
各位可以繼續咎責 " 要怪誰 " 沒關係
.
回應 12:15
Q1: 被欺負是一回事,高中生砍人就是有罪!
A1: 沒錯!高中生在道德上不應該把它轉嫁到其他人身上。
但這篇文是在講他的衝動背後發生機制,儘管不理性,但就是"應然"會發生,可能隨時隨地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這個道德上不應該,我從來不認為這對社會和諧是對的,但事實它就是會隨機在社會中出現、隨機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包含你、我。
Q2: 家庭難道不用負責嗎?
A2: 我認為要有部份責任,其實扣掉一些極端例子,我認為 " 孩子的身心狀況與家庭高度相關 ",特別是低齡的孩子更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目前社會家庭的普遍問題,就是普遍對於心理輔導不太會,只會訓導。我們先扣除一些只會怪別人的恐龍家長之外,更多傳統式家庭就是一昧的怪孩子。
後者的確是 " 有在管、管很緊 ",感覺很有責任,但是方法絕對錯誤。如果孩子的負面心理爆發,那往往除了苛責之外,就是撇開關係、先怪自己孩子。當然錯的還是要教,但能不能在責罵之餘,加一點關懷呢?
Q3: 要去把霸凌者找出來公審?其他學生該怎麼辦?
我建議不要,因為這不是你的事。學校要採取輔導作為,將霸凌者背後的深層霸凌動機找出來。
至於其他被害者的同學心靈輔導,根據報導,校方也有在處置了。(是真是假不予置評)
--
淡水私校的昨日女童案,小學女生受害者家長大罵教育失敗、社會治安不好。其實這件事情本質後面是輔導功能不佳。
先從非人性一點的科學比較好了,一樣是同一間學校,還是大眾普遍認知管比較嚴的私校,如果這樣都能教育失敗,那我看在家自學好了。
真正失敗的,是輔導機制、社會大眾(含家長)都對於心理的認識過淺,我認為教師在班級輔導上也有失職的地方。
.
[ 依據文本 ]
依據 自由時報 報導
「涉案高中生指出,自己長期遭班上女同學霸淩,該「大姊大」不僅嘲諷他「沒雞雞、娘娘腔」,還鼓吹同學對他「阿魯巴」,這讓他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決定拿刀壯膽,要跟該名女同學談判,也動了報復的心,但到了教室後沒看到人,一時情緒失控,先翻牆到旁邊同校小學學制的校區,再走向校門口,隨機選定一名學童動手,事發後腦筋一片空白。」
.
[ 討論學校輔導是否失能 ]
同一所私校高中部班導師不但沒有發現校園性霸凌問題,而且還只能說出「平常內向、功課不好」,我個人認為該教師對於學生關注度不足,居然沒辦法發現這件事情。
(02:10補充1) 有網友提到了,國小教師用來要求高中可能有些情境狀況上的不恰當,我覺得他講的很有道理,亦是我的疏失,我這段補充。高中生不會像國小這樣把心事坦然跟家長講是常態(這又回歸到家庭氛圍是否可以讓孩子講心事),高中師生比大、難以照顧那麼多。
(02:10補充2) 有網友認為偵查不公開、該校同班同學有不同說法,新聞講的未必是事實。
我個人則是依據新聞來談論,且依照個人經驗,其實我早就在昨天就認為 "高中生犯罪後產生莫名奇妙的現象" 就是心理防衛機制的解離甚至是短期性的失憶。
當然這篇討論是依據新聞案例為真的前提下做評論,至此特別告知各位閱讀者這是一種"可能的""不同面向的"解釋。
那麼是否應該要怪班導師?我個人認為班風程度的性霸凌在國中小來看簡直不可思議,而我印象中自己高中時期的班級導師雖然對班上的潛在霸凌沒有做明顯的處置但至少知情與設法處理。或許高中教師的處理可能不同,但我覺得有議論空間。
.
[ 弱弱相殘的機制 ]
首先分析一下:這本質上是一種報復,但是報復無力感之後,接下來就是轉嫁到兩種更弱者;一種就是自己,也就是自殺或者自殘;另一種就是他人,更加弱勢的人。
當仇恨與怨恨無法發洩時,就只能傷害他人了。
佛洛依德認為人有兩種本能,當「死之本能」超過「生之本能」,就會產生毀滅的行為,輕則毀滅物品,重則毀滅人體。這也是校園暴力中「平常內向安靜負責的乖乖牌」突然變成加害者的現象。
還有一種狀況要特別注意,劉師呈老師在討論串中提到 "反向霸凌",可以去參考國語日報2018.08.03的文章 - 反向霸凌就是當被害者轉為霸凌者。因為自己被傷害,轉傷害他人的行為道德上不對,但人心過於弱小就會實然發生,且對自己產生更大的心理負擔。
(也就是被害者無意識或有意識誤傷了別人,自己心中會比純粹的加害者還要難過)
為什麼我會知道?
因為我還沒當老師,還在當國中生之前,遇到了幾乎類似甚至更嚴重的事情。當年鬧自殺之後,我第一個想通的是「不要傷害自己,因為自己還有價值」,隨後我就開始有了暴力行為、去攻擊同學,誰叫同學沒有價值、社會虧欠我太多呢!
就是因為我後來又有繼續想通,才沒有墮落下去,理智還是有把我拉回正軌(但要提醒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
後來轉教職是很以後的事了,恐怕當學生自殺或者被霸凌,可以講出 "我也有" 來引起學生共鳴的老師不多。
所以我才說這本質上是輔導的失能,校方需要深刻反省。班導師應該注意(能不能處理是一回事,但總不會連察覺都察覺不到、輔導室也沒有諮商紀錄)
當然並不是說男高中生無罪,轉嫁暴力本身也是一種犯罪行為,他必須為他的無意識做負責。儘管他並不是最深層的病因。
能夠把自己的心靈創傷轉變為自己成長動力的很少,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能做到的人要做到也很痛苦。所以我認為-需要咎責但不用苛責-是我這篇文的主張。
.
[ 誰可惡? ]
至於有很多留言者罵我為什麼不罵家庭因素,其實家庭因素我相信也有,但畢竟苛求家長要有 " 心理輔導的基本認識 " 也太過困難。
以我的案子,我不認為我媽當年教育我失敗,但他當年的確不懂的方法。哪個家庭一開始就懂得方法?大部分的家庭都是邊養小孩邊成為一個越來越好的家長,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家庭有問題但不必苛求的原因。
那家庭教育出什麼問題?
絕大部分家庭都是用 該不該 去處理面對孩子的各種心理問題。那叫訓導,不是輔導。這種把自己孩子當作別人孩子來管教的作為,雖然富有責任感,但可能離目標越來越遠。
至於霸凌者可不可惡?
當然可惡!至少我覺得當下不能原諒。
至於要不要理解霸凌者背後的霸凌心態是出於怎樣的心靈匱乏,又是更加深層的事情了。
那麼社會最深層的病因,大家看見了嗎?弱弱相殘總是常態。
...........
懶人包
..........
10:30 補充 因為閱讀能力差的閱讀者太多,我懶人包整理
1. 教師或校方不是萬能,但總不能連察覺都察覺不到,特別是班風等級的性霸凌,那不是失能,而是失職。
2. 家長可能也沒發現學生的狀況,鼓勵不要全訓導,而是要關心內心需求的輔導
3. 輔導不是只有導師的事,也有家庭的事,也有學校的事,甚至連朋友都可以幫忙緩解壓力。最恐怖的是學校無感或漠視,且家庭很有責任的只偏訓導而沒有輔導功能。關注心靈也與教導規範同等重要!
各位可以繼續咎責 " 要怪誰 " 沒關係
.
回應 12:15
Q1: 被欺負是一回事,高中生砍人就是有罪!
A1: 沒錯!高中生在道德上不應該把它轉嫁到其他人身上。
但這篇文是在講他的衝動背後發生機制,儘管不理性,但就是"應然"會發生,可能隨時隨地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這個道德上不應該,我從來不認為這對社會和諧是對的,但事實它就是會隨機在社會中出現、隨機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包含你、我。
Q2: 家庭難道不用負責嗎?
A2: 我認為要有部份責任,其實扣掉一些極端例子,我認為 " 孩子的身心狀況與家庭高度相關 ",特別是低齡的孩子更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目前社會家庭的普遍問題,就是普遍對於心理輔導不太會,只會訓導。我們先扣除一些只會怪別人的恐龍家長之外,更多傳統式家庭就是一昧的怪孩子。
後者的確是 " 有在管、管很緊 ",感覺很有責任,但是方法絕對錯誤。如果孩子的負面心理爆發,那往往除了苛責之外,就是撇開關係、先怪自己孩子。當然錯的還是要教,但能不能在責罵之餘,加一點關懷呢?
Q3: 要去把霸凌者找出來公審?其他學生該怎麼辦?
我建議不要,因為這不是你的事。學校要採取輔導作為,將霸凌者背後的深層霸凌動機找出來。
至於其他被害者的同學心靈輔導,根據報導,校方也有在處置了。(是真是假不予置評)
Search
淡水國小輔導室 在 淡水國小家長會及志工團 的推薦與評價
8. 愛心關懷組:協助輔導室進行低成就學童補救教學等。 9. 勁量小子組:陪伴孩子做體能課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