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這些感受嗎?
☑️到何處總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能快速感知他人情緒,尤其是憤怒
☑️在意別人眼光與評價
☑️不習慣展露脆弱與不安,總笑臉迎人
☑️努力變得傑出好換取認同
☑️覺得大家很正常,自己卻很怪異
這些感受是否似曾相識?你將在書中看見自己的影子,也將在那一瞬間明白──原來,我並非異常,原來,我是這樣走過來的⋯⋯我並不孤單。
不論重大挫折、意外事故、父母離異、同儕霸凌、不當體罰,甚至是家暴、性侵⋯⋯全球有超過75%的人都曾面臨過至少一項「童年逆境」。
不論事件大小,都將在年幼的心靈刻下印記,而這些印記並非亟需掩蓋或隱藏的瘡疤。相反的,它所激盪出的「復原力」,將使你成為更堅韌、更不凡的人。
══════════════════
《非凡韌性》 ➡️ https://pse.is/HGRFN
推薦序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
#變強有時候是不得不的選擇,#儘管代價是滿身傷痕
之於你,「活下去」是什麼意思?
對多數人來說,這是種誇飾。一種加油打氣、互相勉勵,一起撐過上班或生活的日子。
不過,「活下去」有時正如它字面上的意義那般,是生命遭逢威脅時,人類的身心努力在做的事。面對威脅,被啟動的「活下去模式」改變了身心狀態,造成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相較其他生物,人類是少數很晚獨立的物種。我們稱十八歲為「成年」。反觀其他生物,長頸鹿在出生後沒多久就能站立甚至行走;幾個小時後就能奔跑好逃離捕食者。剛出生的嬰兒就連自己「抬頭」都有困難,更別提得花上數個月才能做到的爬行、坐立、步行、跑步。
在生命初期,脆弱的嬰幼兒無法獨自生存,相當仰賴照顧者的協助。無數心理學研究發現,照顧者(無論是雙親或親戚)提供的照顧品質,不但決定了嬰幼兒生命能否延續,更決定了嬰幼兒長大之後的身心狀態。
溫暖、支持且穩定的教養風格加上足夠的營養、睡眠與良性環境刺激,使得「家」成為了讓嬰幼兒安心成長的避風港。在面對生存威脅或挑戰時,家是一個可以獲得安慰與修復的場域,讓嬰幼兒逐漸成長並適應社會。
但許多時候,家反而成為了嬰幼兒生存的主要威脅來源。
「童年逆境經驗」研究發現,主要照顧者的不當教養,包含咒罵、羞辱、肢體傷害、性騷擾或性侵害、缺乏情緒支持、忽視、棄養,這樣不穩定的成長環境,對嬰幼兒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同時,主要照顧者自身狀態的不穩定,好比離婚、入獄、罹患精神疾病、物質成癮等,也都會對發展中的嬰幼兒造成威脅。為了生存,嬰幼兒不得不長期開啟「活下來模式」,試著透過這樣的策略,熬過充滿威脅的生存環境。
只是,這種「先活下來再說」的策略雖然讓生命延續了,卻也讓人付出許多代價。如探討童年逆境的經典書籍《深井效應》一書所指出的,童年逆境之下長大者,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中風、糖尿病等機率,都是常人的許多倍。除了生理疾病受童年逆境經驗影響之外,個人心理狀態亦無法倖免。許多人因而發展出如焦慮、憂鬱、注意力不足或過動、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心理疾患。
看似悲觀的結論,其實只道出了故事的一部分。本書作者發現,百分之七十五的社會傑出人士,其童年都曾受貧窮、家庭破碎、疾病等逆境的折磨。
逆境不但不可預期,更不受個人控制。面對逆境,以「凡人」之姿活著是不太可能的。在沒有選擇的狀況下,這些人只能成為「超凡之子」,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生存策略與心理防衛機制。
這些策略運作極佳,因此,身為外人的我們看見的是這些傑出人士光鮮亮麗、超凡、成熟的一面,不一定能發現當事人正或曾承受著怎樣巨大的生存壓力。更不一定有機會深入他們的內心,理解他們的傑出是怎樣的犧牲換得的。
某種程度,這些超凡之子正驗證了尼采說過的話:「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只是,看在心理學家眼裡,這句話其實沒有說完。更精確地說:「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也必在我身上留下傷痕。」
曾經保護許多超凡之子走過逆境的生存策略,在脫離童年逆境之後,仍不合時宜地緊緊跟著他們,成為人生的阻礙。有人不願或不敢相信愛情、時常處在情緒麻木的狀態、投入酒精或物質的世界、自我孤立、過度犧牲奉獻⋯⋯許多超凡之子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傷痕與童年經驗的關係。
閱讀本書,內心是滿滿的不捨,捨不得這些主角們得在童年時經歷那樣的遭遇。為了求生而變得超凡,不但無法選擇,更是滿身傷痕換來的。故事說到這,似乎又落入了難過的結局。
但真正完整的故事,其實才剛開始。就在一位位負傷的超凡之子,願意試著理解自己所負之傷的那一刻起。這樣的過程,不斷交錯出現在本書裡。身為心理治療師的作者陪伴了許多超凡之子,一起扛起龐大的痛苦情緒,試著面對與理解自己的生命經驗。在諮商室裡,超凡之子時而沉默、時而哭泣、時而憤怒。當我們正視生命的重量時,會發現它往往是沉重的,更何況是要面對讓人如此不堪的童年逆境經驗。
但正如他們過去面對童年逆境時所鼓起的勇氣一樣,許多長大之後的超凡之子再次選擇面對。在一次次諮商歷程中,正視生命在倖存之後的傷口。
與多數人想像不同,心理諮商其實不總是舒服的。在治療室中,我們要面對的負面情緒總是多於歡笑。身為心理師,我對每位願意前來接受治療的案主是滿滿的敬佩。畢竟,逃避與不面對其實是更容易的事情。
本書不只適合推薦給曾有過童年逆境經驗的讀者,更適合每一位希望面對真實的自己,進而從中找到自身力量的伙伴。對書裡提到的主角們來說,超凡其實是不得不的選擇。但身為讀者的我們,若能借鏡這些超凡之子故事,在作者的敘事中,看見他們選擇再次面對自身恐懼的勇氣,也許在未來面對屬於各自的人生逆境之時,將更有機會從中找到更強大的自己。
——
在婚姻平權議題熱度很高的這陣子,本書正呼應著這樣的議題。許多性傾向與主流不同的人,都曾在成長、就學,乃至於就業的過程中,遭遇到許多所謂「社會主流」/「正常人」不需要遭遇的壓力與歧視。
逆境常常是一種詛咒,但在本書中,詛咒有時可以變成祝福,端視於我們如何理解與調適這樣的生命經驗。
希望台灣這個社會能夠愈來愈成熟,包容更多的多元性,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用自己的樣子,自在地生活與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讓台灣這塊土地更好。
══════════════════
『延伸閱讀』
認識童年逆境經驗必讀的幾本好書
══════════════════
《非凡韌性》
https://pse.is/HGRFN
《深井效應》
https://pse.is/H2Y63
《童年會傷人》
https://pse.is/HMM9Z
《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
https://pse.is/GCDQ2
深井效應 意思 在 童年創傷如何影響一生健康(Ted演講中文字幕)How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童年創傷不是一件長大就能解決的事。兒科醫生娜汀‧哈里斯(Nadine Burke Harris) 解釋虐待、忽視、和父母精神健康不良或有藥物或飲酒問題,都會影響 ... ... <看更多>
深井效應 意思 在 什麼是深井效應呢? 】... - 成長痛小鎮Growing Pain 的推薦與評價
深井效應 的由來,源自於以前英國的霍亂病毒,被發現是透過水井傳播的,後來被用來解釋人的心理健康問題,都能回朔到童年逆境經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