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跨產業沙龍 N.155】跨三大領域
►葉斯博:旺界國際房地產/總經理(海外不動產投資價值與標的物選擇策略剖析)
►張智翔:果物配/執行長暨創辦人(生鮮果物產銷新模式:電商平台服務、行銷與營運模式剖析)
►孫大翔:始記策略傳播/品牌總監(獨立出版雜誌的議題操作、行銷與獲利模式剖析)
報名與瞭解更多>>> http://pics.ee/14Yh
#海外不動產 #房地產 #海外投資 #柬埔寨 #新南向 #東協 #旺界國際 #果物配 #生鮮果物電商 #水果管家 #水果訂閱模式 #B2C #水果箱 #安心食用 #生產履歷 #Unbiggie小人物 #獨立出版 #發聲 #媒體 #內容編輯 #訊息管理 #始記策略傳播 #柬埔寨房地產銷售王葉斯博 #販售良心張智翔 #全台第一位90後總編輯孫大翔
►葉斯博(Alex):旺界國際房地產/總經理(海外不動產投資價值與標的物選擇策略剖析)
葉斯博,現為旺界國際房地產總經理,投入海外投資與不動產市場多年,深入研究分析海外不動產投資細節與投資價值,尤其對於東協國家的投資市場具有相當心得,近三年來更是全力主攻柬埔寨不動產領域,在柬埔寨房地產銷售單位數量是為業界翹楚,曾接受東森新聞採訪,並帶領新聞團隊前往柬埔寨製作系列專題,2017年最新出版專書《玩賺金邊》,詳盡介紹柬埔寨神秘卻值得投資的國度。
投資海外房地產所要考量的要素眾多,地點、時間、投資操作方式都相當重要,而台灣近年來房產市場因為房價偏高、租金報酬率較低,導致房市較低靡,而逐漸興起一波海外房地產投資熱潮,據統計,台灣海外房地產投資每年上看七百至一千億元,且因為東協國家崛起,已成為投資人的熱門首選。N155天地人跨產業沙龍邀請旺界國際房地產/總經理 葉斯博與大家分享:
(1)海外不動產投資市場現況與未來性分析;
(2)柬埔寨房地產概況、投資價值與標的物挑選策略剖析;
(3)新南向柬埔寨房地產投資成功案例分析。
►張智翔(Darren):果物配/執行長暨創辦人(生鮮果物產銷新模式:電商平台服務、行銷與營運模式剖析)
張智翔,畢業於清大化學系,現為果物配執行長暨創辦人,因為自小生長在台南玉井芒果園,希望提供消費者除了水果攤與超市外的選擇,於2013年創立果物配,現為台灣最大水果箱電商平台,採取C2B方式,藉由縮短供應鏈時間,提升生產者與消費者產銷效率,且首創水果箱「訂閱模式」服務,透過電商與數位科技,結合數據分析,提供消費者便利購買生鮮水果的服務,因與傳統水果產銷方式有所區隔,得以創造固定客群,而水果箱的定期宅配,提供吉園圃、有機、自然農法與生產履歷,透過人工嚴選品管,營養師建議攝取量等行銷策略,果物配一步步落實「提供農民穩定且合理的收入,並為消費者帶來安心食用的水果,達成雙方共好雙贏局面」的創辦理念。
果物配在創立一年之內即達成5倍營收成長,至今已獲得蘋果日報、數位時代、聯合報、財訊等多家媒體報導,更獲選數位時代2016年度創業之星、資策會蝴蝶計畫Ideas Show@APEC、U-start教育部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等的肯定。N155天地人跨產業沙龍邀請果物配/執行長暨創辦人 張智翔與大家分享:
(1)台灣生鮮果物電商市場發展與服務現況分析;
(2)生鮮行銷策略::以果物配為例;
(3)果物配產銷營運模式、物流宅配、訂閱服務剖析。
►孫大翔(Oriel):始記策略傳播/品牌總監(獨立出版雜誌的議題操作、行銷與獲利模式剖析)
孫大翔,現任始記策略傳播品牌總監,曾為雜誌《Unbiggie小人物》總編輯,2011年因參與擔任國際志工,看到許多社會階級隔閡所造成的對立現象與不平待遇,因而於2012年創辦Unbiggie小人物,旨在為社會眾多小人物發聲,發行量約莫5萬本,後更鋪貨至香港、新加坡等地。曾2度登上誠品書店暢銷榜、獲得第12屆金炬獎年度十大潛力企業、2012星天賦圓夢計劃團體組第一名,與數十篇媒體報導與邀約。孫大翔擅長以各種面相與角度剖析議題,獲彭博商周副總編輯賞識,更被稱為全台第一位90後總編輯。
孫大翔於2012年創立始記策略傳播,協助客戶最有效率的建立行銷團隊,管理並分配運用廣告預算,以求得最顯著的報酬或行銷成效,曾協助客戶以零元成本創造80萬觀看次數與18家媒體報導,服務範圍包括品牌策略規劃、創意整合行銷、廣告影音製作、刊物代編等,操刀服務過的客戶有VOLVO、大苑子等。N155天地人跨產業沙龍邀請始記傳媒/總經理 孫大翔與大家分享:
(1)台灣獨立出版產業現況剖析;
(2)小人物雜誌的議題操作、行銷與獲利模式解析;
(3)出版跨足廣告行銷產業案例分享:以始記策略傳播為例。
------
本次N.155天地人文創跨產業沙龍,與您一起於小週末夜聆聽。關於『跨產業沙龍』:由 天地人文創 旗下 天地人學堂 創辦,固定每週三19:30-21:30於台北市中正區齊東老街天地人文創空間舉辦,至今已累積400位以上講師、10,000人次以上各產業參與者。在小週末舒適的夜晚與空間,邀您一同輕鬆享受三位產業專家的獨家精選個案,會後人際網絡交流與拓展,是您不可錯過的人脈交流與產業學習公開平台。
> 官網&詳情:http://goo.gl/q9vVsk
> 專屬FB社團:http://goo.gl/XPgZFw
* 為維護演講品質,保障參與者權益|本活動禁帶外食|手機請保持靜音或關機|攝影勿使用閃光燈
清大化學專題演講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居禮夫人高中化學營]即將於7月6日至11日在桃園渴望園區舉辦;
集科學、藝術、人文與產業-適合高中師生們共同激發潛能與啟蒙新觀點之旅
由張昭鼎紀念基金會與清華大學及本會共同籌備主辦的2014年「居禮夫人高中化學營」,過去歷屆受到中央研究院院士及中國化學會理監事們支持參與,7月6日至11日將於桃園龍潭渴望園區展開活動。
邀請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暨中央研究院丁肇中院士,特別在今年實驗科學創造人伽利略450週年生日的同時,分享其所經營的實驗物理中五個珍貴的實驗體會,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士就能源的軌跡與危機,對台灣居民與人類所面臨的同樣困境中應如何思維與努力,有深刻的省思,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和產學菁英等對生醫產業、高科技產業及傳統民生工業等化學給于專題演講。
也對於近年來台灣社會發生的食品安全與衛生問題邀請產學界共同參與論壇探討,前行政院劉兆玄院長與中央研究院劉炯朗院士在科學人文與關懷方面有深入淺出地精彩對話。
除此之外大師及仲夏夜談讓學習有了前人的軌跡啟迪、並安排於清大及交大化學實驗課程,參觀拜訪工研院院區。所需經費少部份來自政府補助,多數由張昭鼎紀念基金會邀請產業界捐款,活動參與者全程免費。讓年輕一代與指標性人物近距離互動,和站在第一線的國高中化學教師們彼此激發興趣,提昇創意思考能力。
中國化學會藉著延續2011國際化學年,凝聚國內化學界的熱忱,2014年再度與張昭鼎紀念基金會廖俊臣董事長及淡江大學王伯昌院長合作推動【居禮夫人高中化學營】及【化學下鄉】活動。
尤其舉辦【居禮夫人高中化學營】,更是藉由歷屆活動中熱心教育的跨領域科學家們努力傳遞著,展現深耕基礎科學教育心意,薪傳的螢火正綿延不斷、日新又新。讓教育、科學,融合人文、藝術,與產、學、研的努力,為下一代創造好的教育環境與機會,也是科學與藝術永不放棄的-堅持。
清大化學專題演講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南京大學「新竹清華日」開幕典禮
校長 陳力俊 博士致詞
陳校長、南京大學與新竹清華同仁、各位貴賓:
很高興今天能到南京大學舉辦「新竹清華日」;首先我要感謝陳校長與南京大學同仁的鼎力支持。今年五月我到南京大學參加「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East Asi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AEARU)理事會,而理事會當初選五月二十日在南京大學舉行,正是為慶祝南京大學建校一百一十周年;七月份我又到南京,參加貴校主辦的「兩岸四地大學校長會議」,所以這次是今年第三次到南京大學來,可謂走動非常頻繁,倍感親切。另一方面,我與陳校長上週五才在韓國首爾國立大學一起參加「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年會,而我們在今明兩年分別擔任該協會正、副會長,一向合作無間,後年起陳校長將接任為期兩年的會長,有很多共同推動事務的機會。
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的淵源可遠溯到一百一時年前南京大學建校時期,並交集到當時兩江總督張之洞; 1903年2月,兩江總督張之洞上奏《創辦三江師範學堂折》,擬於江寧「先辦一大師範學堂,以為學務全局之綱領」,三江師範學堂迭經易名,最後更名南京大學,而張之洞是當初負責清華直接留美生留洋的清朝「管理憲政編查館事務大臣」,以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出名,他要求所有清華直接留美生須要有相當的國學素養;觀諸後來直接留美生,包括擔任清華校長的梅貽琦先生,返國後發揮極大影響力與深厚的國學根底有密切關係,也可窺見張之洞先生之不同凡響器識。另外南京大學在「國立中央大學」時代,三位知名校長中,羅家倫先生曾任清華校長,顧毓琇與吳有訓先生曾分任清華工學院與理學院院長;今年也承蒙南京大學協助連繫,江蘇省政府慷慨贈送清華兩份大禮,一方面贈予清大圖書館一千多冊江蘇出版社印行的珍貴圖書,又盛意邀請一百名學生到江蘇參訪;本年七月清大學生團已應邀參加「百名清華學子江蘇行」夏令營,獲得江蘇省政府熱誠接待;另一方面,兩校自2007年起,有學期交換學生活動,迄今已有二十一人次,如今緊接北京清華後,在南京大學辦「新竹清華日」,在在都顯示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的深厚情誼。
新竹清華大學於1956年在北京清華前校長梅貽琦主持下在台灣建校,現設有理學院、工學院、電機資訊學院、人文社會學院、生命科學院、原子科學院、及共同教育委員會,已成為一文、理、工均衡發展的學府。全職教師人數約640人,本科生與研究所學生各約6,000人。清華的優勢在教師的平均表現始終在台灣的大學中居首。台灣重要學術獎項,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育部國家講座與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得主,清華教師獲獎的比率都遠比台灣其他大學高;今年公佈的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與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這兩項專給年青學者的大獎,清華年輕教師同樣表現亮麗,據台灣科學雜誌「科學人」評選,今年台灣十項科技突破,清華工作即占了五項。此外,清華在台灣已培育近六萬名畢業生,校友對母校的向心力比任何其他學校強。
這次新竹清華大學校長至南京大學辦理「新竹清華日」,期使能更深刻清華與南大的互動,並使南京大學的師生對台灣的學術現況有近距離的認識。清華團隊特別邀請台灣威剛科技董事長也是清華傑出校友陳立白先生與清華教務長陳信文教授從企業與學術的不同角度,討論「兩岸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而由九位學者也分別就化學、物理、化工、材料、物聯網、經濟、電子顯微鏡、生醫以及決策與管理等領域進行精采的專題演講。
新竹清華本次來到南大進行專題演說的學者都是校內一時之選,包括今年分別有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雜誌的物理系教授果尚志(講題:可突破衍射極限之納米光子學研究)、Nature雜誌的工科系教授陳福榮(講題:軟物質電子顯微鏡)。此外,新竹清華化學系教授鄭建鴻(講題:多重碳-氫鍵活化及其在有機合成上的應用)、化工系教授胡育誠(講題:當基因治療結合組織工程:以軟骨與硬骨修復為例)、計財系教授余士迪(講題:個體計量在經濟與金融研究的應用)、材料系教授杜正恭(講題:具高電壓正極與快速充放電負極材料之下世代鋰二次電池的開發)、資工系教授許健平(講題:物聯網與無線感測網路)、電機系教授李夢麟(講題:生醫光聲成像於乳房鈣化造影之應用)、工工系教授簡禎富(講題:高科技產業決策品質提升與全面資源管理),所發表的主題都是現今國際學術界各領域中火紅的研究。
當前全球人才流動現象已日趨白熾化,各國政府也都將人才網羅政策列為施政重點之一。中國大陸近年以大國崛起之勢已為國際所重視,高校教育得到相當充沛的資源支持,有很長足的進步。南京大學是中國現代科學的發祥地,也是現代儒家思想與中國文明復興的基地,與新竹清華發展脈絡相似。在同文同種的背景下,兩校若能加強合作,「如虎添翼,絕對是加分。」清華大學與南京大學多年來已建立很綿密的交流關係,未來將可在此平台基礎上,加強互動,親上加親。今天「新竹清華日」活動代表一個嶄新的開始,預祝貴我雙方在未來加強合作,攜手並進。
清大化學專題演講 在 2022諾貝爾物理獎科普演講褚志崧副教授清大物理系edit 的推薦與評價
【5月20日科学信仰生活问答 专题 】宇宙的起源,它与圣经记载吻合吗?生命的问题: 圣经所描写的创造论,有一定的创造顺序,这个创造顺序跟进化论所提出 ... ... <看更多>
清大化學專題演講 在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系學會- 7.林瑞泰-講笑話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凡錄取同學需參加師徒見面會與專題演講! 【承辦窗口】歡迎來電洽詢化工系系辦 03-571-5131#33610,lotung@mx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