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古堡仿砲修復完工
縣府近日全數修復4門西嶼西台古堡仿砲,重豎東亞第一砲臺威名。
1885年,清法戰爭後,清朝增加台灣防禦,劉銘傳陸續在全台興建10座砲臺,西嶼西台砲臺為其一,配備英製阿姆斯脫朗新式後膛鋼砲4門,是當時火力最強的砲臺。
2009年,我在總統府擔任副祕書長,極為重視歷史的馬英九總統囑咐我協助修復西台古堡古砲。我立即協調文建會提供經費及專家支援,以1比1比例仿製4門阿姆斯脫朗後膛砲,再現古砲雄風。
然而,古砲修復後,十餘年疏於維護,砲體鹽蝕嚴重。2020年,馬前總統重訪舊地,見砲體鏽化,大嘆可惜。因此,我要求縣府旅遊處幫助西嶼鄉公所修復砲體,至今4門仿砲均已除鏽上漆,英姿煥發。
澎湖歷經四大戰役,軍事遺跡資產豐厚,西嶼西台修復後,可串連西嶼東台、銅牆鐵壁彈藥庫等,豐富軍事文化旅遊。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星光奈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基隆 #中法戰爭 #霧峰林家 責怪官員跟敵人接觸,而想罰他 怎不想自己政府無能,無法把敵人弄死...
「清法戰爭劉銘傳」的推薦目錄:
- 關於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賴峰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一開始就不孤單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星光奈奈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cheap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請益] 關於清法戰爭與劉銘傳的兩個問題- 看板historia 的評價
- 關於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劉銘傳與中法戰爭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大坪林劉廷玉等人 - Facebook 的評價
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一開始就不孤單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884年的中法戰爭讓清朝開始重視台灣,1885年台灣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1887年設定了「福建台灣布政使」一職(「布政使」是一個官名,是一省的行政長官)。1889年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建構完成,隔了三年,又增建「欽差行臺」(1892動工,1894完工),也就是說,「布政司衙門」是一大範圍的建築群,「欽差行臺」則是在其中的西側,是當時用來接待來台灣視察的中央官員。
位於台北植物園內的「欽差行臺」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用途,許多關鍵的歷史事件都發生在此。清朝時它是用來當作招待官員的行館;台灣民主國時期,唐景菘被擁護為總統,那時欽差行臺改為「籌防局」;1895年,日治時期初期,它成了暫時的「台灣總督府」,後來因為總督府新廈完成,這裡僅作展覽之用,像是台灣博覽會展區之一。1929年因為「布政使司衙門」腐朽而拆除,但欽差行臺一部分移遷到台北植物園(它原在台北中山堂附近),也因為這樣,我們才在植物園,看見清朝時期留下的官署建築。
【寫生】台北「布政使司文物館」(欽差行臺):台灣僅存的清代官署建築(10.11ys)
http://zoyo.tw/2015-10-12-2103/
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散髮赤身,嚼檳榔,紅沫出其吻」,在淡水戰役擊敗法軍的重要人物張李成】
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是清末台灣歷史中少數擊敗外敵的戰役,除了劉銘傳和李鴻章,這場守護家園之戰中,最經典的傳奇人物非阿火旦張李成莫屬。
《清稗類鈔》中,張李成「散髮赤身,嚼檳榔,紅沫出其吻」,頗具清代台灣草莽的強悍民風;《新竹縣志稿》更記載他與部下如何埋伏襲擊法軍:
#滬尾守衛阿火旦 #張李成 #清法戰爭 #滬尾之役 CCC 創作集
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圖說清代台北城(風華金典藏版)」介紹
訪問作者: 徐逸鴻
內容簡介: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三大著作壓軸
◎了解清代台北城建築的唯一選擇
◎邱博舜(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顏忠賢(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教授)專文推薦
Ë裝幀設計特色:典藏版以青花底襯復原建築繪圖,風華金精燙呈現清代台北城,方背精裝完全展開,跨頁手繪圖一覽無遺。台灣首善之都台北城,150年前並不存在;台北城的初始建設得追溯到中法戰爭,在隆隆砲火聲中,一磚一瓦慢慢築起。本書以史料為基,細心還原歷史現場,深入淺出勾勒清代台北城的建設始末、發展及風華。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台北盆地建城前,已經充滿蓬勃的市井活動,街巷熱鬧雜沓,自然而然發展出來豐富又多元的建築樣貌,如:土埆厝、磚砌合院、街屋、寺廟、書院。後因淡水開港通商,引進商館、領事館、洋樓、倉庫、教會等西式建築。泉州人在大龍峒建造的「四十四坎」街市與漳州人在今日士林一帶建設的「八芝蘭城」,儼然就是功能完整齊備的迷你城池,道路規畫井井有條,排水措施和防禦功能無不一應俱全。
選址、築牆、看風水
在這樣的背景下,清政府進行台北城的規畫與建造時,並沒有遵循「先有街市而後築城」的慣例,而是另行選定城池位址,然後才大興土木,構築城牆與城門,城內的道路規畫更經過審慎的風水考量後才擬定,讓台北城得以成為一座方正完整的城池。
繁華鼎盛的清代台北城
從選址、籌畫、開工興築到落成,台北城經歷道路重劃與中法戰火的波折,最終在劉銘傳親自坐陣下,成為台灣現代化建設的典範。讀者透過七十五幅細膩的手繪圖,一一走過西式城堡、平埔族聚落、漢人農村合院,再遊逛繁華的商店街屋、淡水洋樓。從設置台北城到興建公共建築的歷史場景中,穿越時空,來一趟清代台北城之旅!
作者簡介:徐逸鴻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1977年生,桃園縣觀音鄉人,進入古建築領域已有二十多年,曾任職李乾朗工作室助理。擅長攝影、繪畫,並從事許多建築測繪與插圖繪製工作。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學士、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曾就讀北京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博士班;目前在台北市主持「木也建築學堂」。著有《圖說艋舺龍山寺》、《圖說日治台北城》及《圖說清代台北城》三書。
作者粉絲頁: 木也建築學堂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JAtpui57b8/hqdefault.jpg)
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cheap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其實基隆曾被法國佔領長達八個月過
關於清法戰爭在台灣,以前高中講到清法戰爭,都只有輕輕的一筆:「劉銘傳棄守基隆,法軍旋佔領,但攻不下淡水,最後孤拔死在澎湖。」卻不知道其中是這麼的精采,台灣真的有太多太多精采的故事,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希望藉著簡單的歷史故事,能讓大家更了解這片土地的故事。
內容根據:英商陶德的書籍 北台封鎖記 以及 法軍侵台始末 孤拔元帥的小水手 與英文維基百科做成
片末忠烈祠入祀影片為今年三月趙仲容少將入祀宗烈祠的影片
影片來源為軍聞社,非清軍入祀的影片,只是表示而已。
歡迎來到cheap汁歷史,在這裡我將用最簡單的語言搭配世紀帝國的場景來說明各段有趣的歷史,當然我不是專業,如果有說錯歡迎在底下留言靠北一下。
而cheap本業是個世紀帝國實況主,每晚都會直播打打世紀帝國
你覺得有什麼有趣的歷史橋段都可以留言
Discoed語音群:https://discord.gg/ymNuMVg
http://tinyurl.com/y84pw8dt 邁向2000+新手影片教學
http://www.aoetw.com/ 世紀帝國文明兵種大百科
https://www.facebook.com/cheapAOE 粉絲團 (這次會認真經營)
HD版常見問題:http://aoetw.com/qa.php (包含小樹、格子 遊戲哪裡買)
類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Rr5IBGZyFg/hqdefault.jpg)
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劉銘傳與中法戰爭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劉銘傳 與中法戰爭 ... 草莽 劉銘傳 躲截殺渡台從歷史走來第十集建省20190519 (1/4) ... 世紀帝國汁歷史#2 清法戰爭 在台灣-清軍大破法國台灣遠征軍. ... <看更多>
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大坪林劉廷玉等人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清法戰爭劉銘傳 親兵「銘」字軍服: 劉朝祜所統「銘」字中軍曾参與清法戰爭的基隆及淡水戰役,清法台灣戰役中許多戰爭實況及攻防等等多有資料可查,惟獨軍服資料較少, ... ... <看更多>
清法戰爭劉銘傳 在 [請益] 關於清法戰爭與劉銘傳的兩個問題- 看板historia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看清法戰爭的史料,有兩個問題不解,想問版上大大們有沒有解答:
(1) 《法國海軍部電報》裡有大量法國海軍將領孤拔(Am嶮嶪 Courbet)和法國政府的電
報往來。在清法的滬尾(淡水)之戰時,日本和英國的偵查艦,也在滬尾外海的不斷發電
報回報情資。
我想問的問題是:這些海軍船艦當時是如何在發電報回去的?
台灣第一條海底電報電纜,是在1885年清法戰爭結束後隔兩年,於1887年劉銘傳才開始建
設的。
劉銘傳在1887年8月開始架設兩條海底電纜,一條從滬尾至福州川石島,另一條從台南安
平至澎湖馬公,在該年10月才竣工。
在此之前,劉銘傳在清法戰爭,與清帝國中英的聯絡都還是用最傳統的奏摺往來。
1871年的時候,英國、俄國及丹麥有敷設一條,從香港經上海租界再到日本長崎的海底電
纜。
1876年清法戰爭時,由於還沒有無線電電報的問世,英、日、法的海軍艦艇是不是以隨船
拖曳電纜的形式,連接上海租界的電報線路?還是是以通報艦(aviso )之類的小型艦跑
回上海從陸上發電報回去?
(2) 桐城派史家陳澹然:《清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臺灣巡撫合肥劉壯肅公神道碑》記載:
「公嘗登基隆山,張遠鏡,東望慨然曰:『彼蔥鬱者,非日本三島耶?失今不圖,吾且為
彼虜乎』!及聞海軍罷,則頓足歎曰:『人方盜我,我乃自抉其藩,亡無日矣』!故卒歸
不出。」
我想問的是,這裡劉銘傳所看見的「日本三島」是哪三島?
會是日本八重山群島的主要三島:石垣島、西表島、與那國島嗎?
因為這裡說劉銘傳是登上基隆山東望,如果以基隆山東峰向東望去,基隆山海拔588公尺
,會被基隆火山群裡海拔738公尺的燦光寮山(菜公寮山)、海拔714公尺的半平山給擋住
視線,根本不可能看到八重山群島。
會不會他搞錯方位了,看到的只是基隆外海的北方三島:彭佳嶼、花瓶嶼、棉花嶼?
其他兩個島就不說了,但光是花瓶嶼的地貌要說是「蔥鬱」,就也太匪夷所思了。
花瓶嶼上面沒什麼植披,就是光禿禿的火山岩熔岩流地形,而且這裡船隻難以駛近靠岸、
人員難以攀爬登島,把這顆小小的荒島成為望洋興嘆的對象之一,這也太奇怪了。
我有考慮過這會不會是史家囫圇吞棗的結果:其實劉銘傳登上的是燦光寮山,不是基隆山
,只是因為基隆山太過有名,變成一概而論了。
但早在1815年,也就是嘉慶二十年,就已經在燦光寮設舖,作為傳遞官方文書的舖遞業務
點,史料上從嘉慶年間開始便有此地名。
更重要的問題在於,即便劉銘傳登上的是燦光寮山,向東眺並無遮蔽視線的高山,但是否
這樣就能用望遠鏡看到八重山群島呢?
以地球曲率計算,燦光寮山距離八重山群島最遠島嶼石垣島距離約500 km來計算:
對應弧A=500/(40075/2)≒0.025
H = R(1-cosA)
R = 地球半徑為6371 km
H = 6371(1-cos0.025) ≒ 1.990 km ≒ 1990 m
照理來說,即便在燦光寮山上也應該看不到石垣島,因為這個距離至少要在海拔1990公尺
的高山才能在不被地球曲面遮蔽的情況下看到石垣島,但燦光寮山海拔只有738公尺。
如果換做八重山群島內的與那國島,則是較有可能的,燦光寮山距離與那國島約265 km來
計算:
對應弧A=265/(40075/2)≒0.013
H = R(1-cosA)
R = 地球半徑為6371 km
H = 6371(1-cos0.013) ≒ 0.538 km ≒ 538 m
所以燦光寮山是看得到與那國島的,因為只要海拔538公尺便可,而燦光寮山海拔是738公
尺。
八重山群島當中的西表島,因為地球曲面的問題,也是看不到的,計算過程就不附了。
簡言之,在基隆火山群裡最高的燦光寮山上,所看到的日本島嶼,頂多只有與那國島,並
無法看到其他島嶼。
那麼,所謂劉銘傳看見的「日本三島」是哪三島呢?
我怎麼想,都覺得不管是北方三島或八重山三島,好像都不太合理。
就這兩個問題想請教版上大大們,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7.1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05267795.A.948.html
※ 編輯: LoCoCo (49.216.27.147 臺灣), 11/13/2020 19:43: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