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 金融股中位數估算資料全揭露與近期金融股發展觀察
🔥🔥🔥 https://bit.ly/3nSZUg9
.
金融股的2021.08 月營收數據已陸續完成上傳,我們也利用最新的財報資料更新所有評價數據。從評價數據上來看,金控類的金融股普遍有低於估算的狀況,這部分主要是跟機構法人對於金融股今年的獲利數據上修的關係,從下表的數據上來看各大金控股的獲利預期均較去年成長15~90%之間。在本益比數據微升+機構評價上升交互效應下,金控股在此時顯得物廉價美。
.
金控股的主力題材都環繞在購併上,富邦金購併日盛金、開發金提高中壽股權、台新金放棄彰銀轉進保德信人壽。近日受注目的題材則是花旗銀行的消金業務的出售將花落誰家,目前來看有富邦金、國泰金、星展銀行、渣打銀行這四家最有機會。
.
以目前完成購併業務的三家公司來看股價激勵的效果都不錯,甚至富邦金創下近期的新高價位連3位數目標價都有人喊出,可見購併後對獲利的貢獻度頗為看好。
.
整體上來看,在使用同一估價法原則下來看,綜合業務的金融股有這幾家處於低於估價的狀況,而在銀行類股的部分則是這兩家。而其中這一家近期陸續取回呆帳對於淨利的推升溢注效果顯著,值得投資人多加留意。
.
想撿便宜看這裡: https://bit.ly/3nSZUg9
「渣打銀行 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股魚-不看盤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心得] 渣打銀行糟糕開戶體驗- 看板Bank_Service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心得渣打銀行開戶 - 金融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閒聊] 對台灣渣打銀行的一些心得- bank_service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渣打現金回饋兌換ptt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渣打銀行評價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渣打銀行評價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渣打現金回饋兌換ptt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渣打銀行房貸利率比較ptt 評價?好過?信用卡貸款利率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渣打無限卡的推薦與評價,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 信用卡消費 ...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渣打銀行借錢ptt評價和收費?信貸利率最低銀行 - iisso3的部落格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心得] 被渣打銀行氣到| Bank_Service 看板| 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渣打銀行信貸試算ptt 機車貸款條件 - 星展銀行評價ptt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渣打銀行線上申貸好嗎ptt 銀行審核貸款時會扣分的負面表列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閒聊] 渣打銀行客服電話永遠打不進去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渣打銀行 評價 在 [心得] 渣打、新光、中信數位帳戶開戶心得- Bank_Service 的評價
渣打銀行 評價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BC中文網】匯豐銀行:香港《國安法》、華為與肺炎疫情全攤上 「世界的地方銀行」在多重風口浪尖上浮沉
在英國、美國等與中國就頒布「港版《國家安全法》」持續交鋒之際,老牌英資國際金融巨頭匯豐銀行(HSBC)面面受敵。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於6月9日加入批評匯豐銀行與同屬英資的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表態支持北京對香港直接立法之行列,形容此舉為「政治與商業叩頭(卑躬屈膝)」。英國政界已有多位知名人物公開質疑匯豐的做法。
而在此之前,中國輿論猛烈追問匯豐與渣打為何遲遲不表態支持北京立法,同時抨擊匯豐在華為高管孟晚舟被捕事件上「出賣華為」,更翻出155年前匯豐創業史,控訴匯豐當年如何為鴉片交易服務,又稱匯豐「遲早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更為慘痛的代價」。
但英國報章聲稱匯豐高管警告唐寧街首相府,要是英國在5G通訊網絡發展議題上把華為據諸門外,將招致中國報復。這讓形勢更見複雜。
BBC記者於10日邀請匯豐與渣打就蓬佩奧之評論作出回應,均被拒絶。倫敦的匯豐發言人稍早前向BBC國際台發送的一份聲明則說:「我們尊重並支持讓香港得以恢復,讓經濟得以重建,而同時能維持『一國兩制』原則之法律法規。」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星期三在北京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蓬佩奧的言論,批評其思想「狹隘和可笑」。
華春瑩說:「大家都知道,這個世界上『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各國、各方、各人都有權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來做出獨立的判斷,並且採取符合自身利益的行動。」
「我們敦促美方正確看待涉港國安立法,停止挑撥離間、煽風點火,停止借涉港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多做有利於香港繁榮穩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
匯豐全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開業,上海分行於一個月後投入運營。1993年,匯豐把註冊總部從香港遷至倫敦,但香港至今仍是其最重要之市場。
「世界的地方銀行」是匯豐在2002年至2016年間的廣告詞。2019年,匯豐錄得全年稅前盈利133.5億美元(103億英鎊;934.5億元人民幣)。路透社指出,其中90%來自香港。
匯豐、香港《國安法》與華為三件事情是如何糾纏的?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於5月22日發表「港版《國家安全法》」決定草案,28日通過決定。國泰航空母公司太古集團在27日表態贊同「港版《國家安全法》」有利香港金融中心的長遠發展,是香港英資大行中最先表態的一家。
草案通過翌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前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在Facebook發文,點名質問匯豐「一個多星期過去了」仍未表態。梁振英寫道:「我們要讓英國政府、政客、匯豐這類的英資機構知道which side of the bread is buttered(利之所在)。」
在這兩件事情之間,位於加拿大溫哥華的卑斯省最高法院(又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英屬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或「BC省最高法院」)於5月27日裁定,美國試圖引渡華為高管孟晚舟受審事宜符合相關條件,批准繼續進行引渡程序。
隨後,《北京日報》微信公號發表文章《坑客戶,匯豐終將失去所有客戶》說:「美方和加方給孟晚舟女士扣上『欺詐罪』帽子的理由是,孟晚舟在對匯豐銀行介紹關於華為的業務時,在涉及伊朗問題上做出了所謂『虛假陳述』。」
這篇文章引述了梁振英的帖文,繼而稱:「眾所周知,港英時代殖民政府在香港埋雷甚多,金融行業便是其中之一。香港回歸祖國之前,不少英資企業皆做過背棄香港之事……目前,國家立法保障香港安全穩定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匯豐在這個時候裝聾作啞,意欲何為?」
中共《人民日報》客戶端於6月1日轉發了《北京日報》的這篇文章。6月3日,有蘇格蘭背景的怡和洋行(Jardine)在當天出刊,直屬中國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香港中聯辦)的《大公報》與《文匯報》刊登全版廣告支持「港版《國安法》」。親民主派,被親北京陣營視為支持「港獨」的《蘋果日報》認為,這與《人民日報》的轉載有關。
在怡和的報章廣告發表當天,匯豐在「匯豐中國企業」微信公眾號上發文,刊出兩張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到「撐國安立法」街頭宣傳攤位簽名聲援之照片。帖文說:「匯豐也始終認為,穩定的環境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長期經濟復蘇的關鍵……匯豐成立155年來一直以香港為傲,並長期致力支持香港的發展……匯豐將繼續為香港的經濟復蘇和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渣打不久後也發表聲明稱,相信「港版《國安法》」能維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王冬勝身兼中國全國政協港區委員和香港總商會主席。蓬佩奧點名批評說,王冬勝簽名支持北京「摧毀香港自治」與「違反一份在聯合國註冊之條約所訂下之承諾」,也就是違反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
6月4日,正當輿論關注「港版《國安法》」會否讓「六四」悼念活動在香港絶跡之際,匯豐與渣打在香港買賣的股份價格顯著上揚,但在倫敦開盤後,匯豐不升反跌,把香港的漲幅都抵消掉。投行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的評論員艾瑪·盧·蒙哥馬利(Emma-Lou Montgomery)對BBC評論說,匯豐在壓力下「得發點聲明」,而市場在觀望長期局勢將如何發展。
多位英國政界重要人物也提出猛烈批評。英國議會下議院領袖利斯莫格(Jacob Rees-Mogg;英國駐港澳總領館漢化名:李思銘)說,匯豐「向中國靠攏多於向女王陛下政府」;保守黨下議院議員奧布萊恩(Neil O'Brien)號召英國群眾轉到別的銀行,前黨魁伊恩·鄧肯·史密斯爵士(Sir Iain Duncan Smith;英國駐港澳總領館曾譯漢化名:施志安)也對BBC表示,他會建議大眾從匯豐提走存款。
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湯姆·圖根達特(Tom Tugendhat)在Twitter上說:「我奇怪為何匯豐與渣打選擇支持一個獨裁國家去打壓自由和損害法治?這如何符合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
儘管如此,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6日報道,匯豐控股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近日警告保守黨約翰遜政府,要是英國頒令禁止華為參與英國5G電訊業務發展,中國將向匯豐報復。
中國輿論還沒等到英國對華為採取任何行動,已提出要向匯豐報復。6月8日,《大公報》與《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英文版同步刊文,稱法庭文件證明是匯豐「出賣華為」。其中,《環球時報》引「法律專家」之言,指控匯豐充當美國政府「特工」,「設局陷害」孟晚舟,將作為「犯罪分子」受到中國司法制裁。文章更明確批評匯豐「太遲」表態支持北京對香港頒布國家安全立法,「中國市場不會坐視不理」。
中國輿論已不止一次威脅要為匯豐牽涉在華為孟晚舟案而對其作出制裁。2019年7月,同屬《北京日報》的長安街知事,以及曉說通信、丫丫港股圈等微信公眾號,紛紛吹風匯豐將被列入中國商務部之「不可靠實體」清單。這份清單正是根據《國家安全法》等法律制定。
匯豐最近還有哪些麻煩?
中國官方輿論在追究匯豐於孟晚舟案中的責任時,密集指控匯豐與支持香港「反送中」示威的「黑錢」有關。但其實因為在2019年12月「星火同盟洗錢案」中匯豐銀行凍結了相關帳戶,示威者已把匯豐視為敵對單位,將其分行等設施視為「裝修」(打砸破壞)目標,總行鎮店銅獅子史提芬和施迪更在2020年元旦日被焚。
把鏡頭稍稍回溯至2009年,當多家英國大型銀行在美國次級房貸危機中焦頭爛額,陸續接受英國政府救助,甚至變成國有銀行之際,匯豐憑著要求股東供股集資125億英鎊渡過難關,當中有不少是來自香港的「散戶」個體投資者。隨後,匯豐把集團總裁之辦公室從倫敦遷回香港,但仍維持在英國註冊。
到今年4月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衝擊經濟,作為英國央行兼銀行管理當局的英格蘭銀行(港譯:英倫銀行)要求匯豐等銀行取消派發股東紅利(股息)。香港親北京立法會議員張華豐將之與「金融騙局」相比擬,一些匯豐小股東也在親北京議員協助下組織起來,威脅起訴匯豐,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公開呼籲香港市民抵制匯豐。
但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於5月15日發表聲明稱,香港證監會注意到,匯豐受英格蘭銀行審慎監管局監管,也是根據其要求取消分紅,證監會目前並無理據就此對匯丰采取監管行動。
證監會明確形容匯豐取消分紅一事「涉及重大公眾利益」,因此證監會打破「一般不會評論個別事件」之慣例公開交待處理情況。
同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匯豐於2月份宣佈,將把全球23.5萬名員工之規模縮減,裁減約3.5萬人。但在英格蘭銀行要求停止分紅後,匯豐於4月底宣佈暫緩裁員計劃。
匯豐與英資企業在「港版《國安法》」事件上的遭遇有什麼啟示?
蓬佩奧的聲明說,「中共嚇唬匯豐尤其應該被視為警世故事」,王冬勝的「表忠」行為沒能換取北京對匯豐的半分尊重,北京「繼續利用該銀行之在華業務作為對付倫敦的政治籌碼」。
「自由國家之間以真誠友誼相待,渴求共榮,而非靠政治或商業叩頭。」
香港金融業職工總會主席郭嘉榮對匯豐與渣打的決定感到失望。郭嘉榮稍早前對BBC指出,他明白要是匯豐發表不符合北京期望的聲明,北京將對其採取行動,然而金融業講求信譽,但這信譽並非來自政府的評價,而是來自其專業服務。香港存戶因為需要使用匯豐帳戶來收取工資等因素,短期內不會大規模擠兌,但長遠可能因為對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失去信心,而把存款帶走。
中外對話總裁暨總編輯伊莎貝爾·希爾頓(Isabel Hilton)認為,對匯豐而言,梁振英在Facebook上的言論是最明確的警告。而對於一眾在香港經營的英資企業來說,他們攤上了中英兩國外交爭端,以及中美政治、貿易爭端兩個大漩渦,美國不久也可能針對香港問題對中國大陸採取行動,形成新的壓力。
希爾頓接受BBC採訪時說,儘管這些老牌英資企業經歷過像文化大革命這樣的風浪,擺在它們眼前的可是最艱難的一關。
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從匯豐表態到特區政府出手救助國泰航空,均說明在中國影響力與日俱增,和在新冠肺炎所帶來的破壞下,香港企業目前已到達必須在中國和西方之間作出明確抉擇的時刻。
經常在中國媒體發表文章的英國國際關係評論人士湯姆·福迪(Tom Fowdy)在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網站撰文稱,匯豐與渣打表態支持立法,是因為香港「持續的動蕩與暴力」構成「重大政治風險」,而這是西方批評人士「無法理解」的。北京的立法「重塑而非剝奪政治確定性」,「確保秩序得以恢復」,兩家銀行自然會支持。
前不久,英國通訊管理局(Ofcom)裁定CGTN有關香港「反送中」抗議的報道「缺乏應有的公正」,不排除予以懲處。CGTN對裁決表示失望,並稱其「有責任在我們的新聞報道中表達中國的觀點和視角」。
其他在港外資銀行又怎麼做?
路透熱點透視專欄作家史溫尼(Pete Sweeney)特別在意花旗銀行集團(Citigroup)能維持不作表態多久。他指出,要是花旗集團「走異端」不支持立法,中國可能否決花旗任何種類運營證照之申請,影響其參與「一帶一路」項目融資,以及收入豐厚的首次公開招股活動;要是花旗選擇支持北京,觸發華府報復性制裁中國領導人,花旗同樣會遭中國懲處。
日本野村證券社長奧田健太郎則在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說,香港仍然是該投行在日本以外最重要之亞洲據點,但目前形勢有變,他們正重新評估在香港的運營規模。
#商業 #金融 #經濟
渣打銀行 評價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貨幣市場】對交易員而言 港元走勢只會變得更加狂野
https://bit.ly/2RevtPs
對近幾個月來港元走勢逆轉的一種評價是,它是某些事情即將發生的一種訊號。摩根士丹利稱,港元走勢反轉暴露出香港流動性狀況的結構性緊張。「港元兌美元可能會在7.8附近波動,大體上停留在強方兌換保證水準,」渣打銀行(香港)中國宏觀策略主管劉潔稱。
#港元 #渣打銀行 #摩根士丹利
渣打銀行 評價 在 #心得渣打銀行開戶 - 金融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渣打銀行開戶. 金融. 2020年3月3日16:31. 第一次排版請見諒 之前一直很想在渣打開戶非常想要他們家visa金融卡,因為聽說渣打金融卡國外比較容易刷,但是看到網 ... ... <看更多>
渣打銀行 評價 在 [閒聊] 對台灣渣打銀行的一些心得- bank_service 的推薦與評價
純粹po在這只是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我當然知道渣打官方是不會看到的>< 渣打銀行算是國際性的銀行不過主要業務還是在亞洲但我發現他雖是國際性銀行但對各國之間的資金 ... ... <看更多>
渣打銀行 評價 在 [心得] 渣打銀行糟糕開戶體驗- 看板Bank_Service 的推薦與評價
手機排版,如果不好讀還請見諒
文長,算是一個抒發...
最近在渣打開了一個薪轉戶
強烈建議大家有想在渣打開戶一定要帶護照
因為他們銀行只要沒有護照英文名就是威妥瑪
更新英文名重印金融卡還要收100塊工本費
糟糕的開戶體驗如下:
1、如上,沒帶護照只能用聽都沒聽過的威妥瑪拼音(小的才疏學淺就是沒聽過orz)
而且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會希望在我開始辦手續之前就先告知我,並告知我更新金融卡要工
本費
雖然網站是有寫,我自己沒先跟公司確認薪轉戶是哪家是我的問題
要工本費是常識我沒常識是我的問題(他說他有說明,不過我是個要花錢絕對不會忘的人
,所以他有沒有講就是個羅生門)
但我個人覺得針對自己的商品有說明義務也是應該的
2、厚厚的資料只摺兩頁要我簽名
大概只簡單說明薪轉戶轉帳免手續費的次數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開戶,順便也想請問大家現在開戶都是這樣幾乎不說明的嗎orz
3、途中莫名其妙要我填一張申請信用卡的單子
但我根本沒有說要辦信用卡
既沒介紹他們家的信用卡也沒有提到年費
我問了行員才跟我說薪轉戶的話免年費,而且第一筆薪水進來就可以核卡了
於是我還是提出申請單
但我後來去改英文名的時候該行員發現我是小白,還大喊「蛤你是小白喔?那這樣核卡會
有難度欸」
出生年月日也是你key的,我自己覺得我這個年紀還是小白根本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
真的沒見過這麼沒有禮貌的行員
4、接續上一點,行員的無禮真的讓人很不愉快
我去申請英文名變更的時候這個行員跑出來說「你電話很難打欸,我打了好幾通你都沒接
」
我「喔,我在上班,那是上班時間」
行員「上班不能接電話嗎?」
我才不相信你剛進公司敢接私人電話
而且每家公司氣氛本來就不一樣吧
結果是他後來發現我有一個簽名長的不太一樣,要重簽
拜託這根本就是你的疏失吧
然後開戶當天我也沒有帶印章(公司只有說要帶雙證件)
於是打算順便辦印鑑變更
結果印鑑變更跟金融卡英文名變更都要工本費
我說「但你沒有跟我說明」
行員「這是常識啊」
就我的角度來說,我開戶的時候說我可以把東西帶齊再來
而行員回答「那個變更很簡單啊,10分鐘就好」
於是我就辦了開戶
我覺得有點像是詐欺,詐欺我的變更工本費
我自己是覺得:
即使你認為是常識,
也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且認為那是常識
況且每家銀行規定不一樣,即使我知道要收費也不知道要收多少
清楚說明這些注意事項就是行員的義務吧?
反正我就是沒有開戶的常識orz
如果有一天我不需要這個薪轉戶了我會想要解掉這個帳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2.2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nk_Service/M.1570036257.A.89E.html
這次去查了才知道原來有四種
覺得長知識
不過當時我想薪轉戶也沒有別的選擇就還是簽了
以後即使是薪轉戶也應該小心一點
很確定他的拼法跟護照不同也不給你修改
比較好,他也說不用。
於是我的金融卡就印成別的英文名
就是不要給你業績
而且剛到職就講私人電話我個人是認為不太妥當啦
當時行員也只說之後再變更就好了...
※ 編輯: Nooru (49.217.199.17 臺灣), 10/03/2019 13:21:38
只要護照上英文拼音不是威妥瑪建議帶護照
不然行員是沒辦法讓你改成你填的英文名的
不用護照也可以開戶,但你不能自己填英文名
然後金融卡就會是錯誤的英文名,申請新卡要100元工本費
※ 編輯: Nooru (49.217.148.93 臺灣), 10/03/2019 21:43:35
真的也不需要行員服務很好,至少不要這麼沒禮貌吧...
我個人覺得我沒有開過信用卡也是一個隱私,你要叫我小白那算了,但沒有必要用整個銀
行都聽得到的嗓門告訴大家我是小白...
不說明就算了,
先講不麻煩很方便,
然後臨櫃才說要收手續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