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100001544837292/posts/2499477453447058/?sfnsn=mo
🌈德皇實戰手冊🌈
🌈鸚鵡使用說明🌈
在每一次的運輸中或出遊時,一滴的戰鴿奇蹟將是預防緊迫最好的選擇!
鸚鵡發現異常現象(咬毛或病毒)
立即使用戰鴿奇蹟,隨後使用駭客及黃色炸藥。一天最好2次以上。
用量加倍,好的更快。
🌈黃色炸藥:
第一次使用黃色炸藥分裂活菌,連續7天。
18分鐘分裂一次菌種,繁殖週期長達7-10天。
當炸藥活菌繁殖足夠的數量時,能跟腸道壞菌抗衡,進而達到以眾擊寡的目的。
只要水質夠乾淨,您會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果表現。
🌈駭客免疫活菌:
能徹底消除飼料中的黴菌及毒素。
2:1000公克飼料的比例,將會是很完美的比例。
駭客有5種活菌相互作用,能提高免疫能力對抗病毒菌,更能在腸道形成菌落(創造有益菌適合生長的環境)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保護系統,對抗每天食物中及環境中的各種壞菌。
其中黃色炸藥跟駭客互相使用,能抑制沙門氏菌,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球蟲及病毒菌。
🌈漢森:
漢森是天然電解質,能讓鸚鵡更早熟
一湯匙漢森約5克:3000cc泡水飲用一天
能排除腸道中的宿便及髒東西,使腸道更健康乾淨,吸收更好。
提高鸚鵡受精率。
是豐富的水合離子狀態的礦物質,能相互作用,多種微量元素礦物質能夠讓動物快速吸收,進而加快其代謝。
海洋中礦物質大部分呈水合離子態, 而陸地上水中礦物質水呈化合態, 離子態比化合態容易吸收
漢森是天然的電解質,不會造成脫水
是微量元素
透過水合離子態讓動物快速吸收,特別是在細胞上作用
能代謝附著在腸道上的物質(宿便,腸阻塞)
透過旁細胞運輸代謝掉身體的熱能,解毒素,使得腸道變得乾淨,促進食慾,不易口渴。
🌈渦輪TNT:
TNT是鸚鵡必備的保健產品,能幫助鸚鵡的羽毛更鮮艷亮麗,長期跟駭客搭配使用下,能提高鸚鵡產能及產蛋率。
螯合礦物質幫助鈣質吸收率提高60%以上。
降低糞便的臭味,提高蛋白質的吸收。
提升血液含氧量6倍以上,活血化瘀。
TNT含有多種礦物質及維生素來源,一瓶TNT能解決很多營養添加問題。
🌈戰鴿乳酸:
戰鴿乳酸的-過氧化氫(H2O2)及溶菌酶能夠刺激巨嗜細胞產生更多的巨嗜細胞,進而引發免疫系統攻擊病菌,使動物體腸道達到完美的平衡。
✨✨✨戰鴿乳酸特性:✨✨✨
1.含極高濃度之乳酸,係有機酸之極品
2.迅速降低胃腸道之PH值
3.抑制腸道病源菌最快速而確實
4.激活酵素之活性,顯著改善消化問題
5.促進有益菌之增殖,提升腸道功能
6.不產生抗藥性,故效果穩定
7.可完全生物分解,不造成環境污染之問題。
8.安全性高,不需停藥期
9.天然之產品,經濟效益高
10.非烈性之酸,具有極佳適口性
🌈戰鴿水晶
強化肝腎機能,活化代謝功能
對抗緊迫,熱衰竭現象
配方:
肉鹼
脂肪酸代謝調整器,預防緊迫或高熱能飼料所致之危害。
山梨醇
利尿,利膽,提高消化作用,促進廢物排除。
卡尼丁
神經,肌肉之調節器,補充身體不可或缺之輔酶。
BOLDO-CYNARA-ORTHOSYPHON-ROMARIN四種天然植物萃取物
對抗高溫,預防熱衰竭,調節身體溫度機能之正常。
利膽利尿及促進身體分泌之功能
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作用
強肝強腎,促進代謝廢物之排除。
應用:
天氣炎熱,生病,熱緊迫,產蛋期,比賽訓練比賽交鴿。
1-2cc:1公升飲水
熱衰竭1cc:200水
迅速恢復採食正常。
渦蟲水質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微冷 #冷專欄【讓你滑倒的「青苔」不是苔】
就像周董唱的:雨下整夜我的愛溢出就像雨水~~八月最末的這一周,雨暴彈襲擊南台灣,造成大規模的災害損失。史稱823水患。
而即使幸運的沒被捲入災害,小編科宅也都快要覺得自己住的是南「苔」灣了。
真的,水泥或磚造的牆面、地面都因為長期浸在水中而變得綠綠的。這些青苔真是有夠滑——這些蘚苔植物,很煩很危險耶......耶?
等等~~等等,雖然自然課本裡講到蘚苔類植物,永遠只提到土馬鬃和地錢,但我看到長在潮濕人行道上,常讓人滑倒的那一坨墨色爛爛的東西,顯然和課本上或Google上找到的苔蘚植物長得不一樣。什麼葉狀體啊,雄雌配子體,連一點長得依稀像植物的部分都沒有。
縱使蘚苔只是高等植物裡略為低等、原始的一群(沒有微管束、沒有種子),但他們畢竟還是高等植物,有組織有分化構造,顏色鮮綠而有立體感,才不會是平舖地面、軟爛的史萊姆。
難道我們一直叫做「青苔」的東西,其實不是青「苔」?這些偽物到底是什麼?
在網路上搜尋沒有幫助,打「青苔」只會看到怎麼去除青苔的101種方法——對人們來說,兩個字在腦中直接連接到「清除」而不是「好奇」。
※有時候或連結到「水熊蟲」(緩步動物)或「小黑蚊」(台灣鋏蠓),因為這兩種生物會採食「青苔」。
科宅編立刻與友人G君與友人S君求助,立馬得到重要情報:
「我們口語說是青苔的東西,通常都不是苔蘚啦(我=😱),而是以藻類為多數。」
「不過要是你在人跡罕至的深山滑倒,倒是有可能是踩到苔蘚。最近從日本開始流行起來種植苔蘚,有社團你看看。」
「以我自己養殖水族箱的經驗,那一坨東西其實是藍綠菌喔。游泳池要一直加『抗藻劑』,抗的其實大多是【藍綠菌】,少部分是【綠藻】。」
恍然大悟。原來它們是藍綠菌啊。
藍綠菌(一種細菌)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強悍的生物,沒有之一。它們生存的38億年中,都持續在用一種非常致命的毒素汙染著地球,這種毒素造成了地球上的第一次生物大滅絕,還讓整個海洋、以及大氣層的化學元素組成都改觀。最誇張的是,藍綠菌它們還曾經獨力造成覆蓋了整顆地球的超級冰河時期(雪球地球)。
#這段好長暫停一下我要呼吸 #啊我吸到毒素了
其實這種毒素就是氧氣,藍綠菌是首先發明【光合作用】的始祖。在將原始地球大氣層大量的二氧化碳(由火山釋放),轉成氧氣的過程中,原始地球的大海從缺氧變成充氧,原本溶解於海水裡的鐵離子,全部被氧化而沉澱,形成目前遍布全世界的主要的赤色鐵礦地層。
製造大量的氧的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於是整個地球的氣溫終於降到了冰點之下。於是大約在七點五~六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微)生物遭到了氧氣的襲擊、然後是嚴寒的考驗,不能忍耐氧氣的就躲到海床土壤的深處、或者滅絕了。
但罪魁禍首藍綠菌存活了下來直到今日。
希臘神話說,普羅米修斯從奧林帕斯山偷火到凡間......這是世界上有火的原因。但神話只是神話,世界上有火的真正原因——正是因為藍綠菌(和它們的藻類、植物後代)不斷進行著光合作用,把地球大氣的氧濃度維持在21%。
整個太陽系裡,只有地球的大氣的氧氣多到滿出來,而且能讓火點著之後就一直燃燒。人們通常都不會注意到「有火」是一件特奇怪的事。
藍綠菌原本生活在水中,但經過了三十幾億年,區區的一點乾旱已經阻擋不住他們了。秘訣就是「史萊姆」,藍綠菌會分泌史萊姆(黏液),成分是一種多醣類。這些多醣類非常吸水、超級保濕。身為簡單單細胞生物的藍綠菌,靠著共同製造出的巨大史萊姆保護膜,共同居住、分工(例如異形細胞固氮),像一種多細胞生物似的。
生長在內蒙古荒漠地帶土壤中的【髮菜】,就是無數藍綠菌(史萊姆)的集合體,你知道嗎?髮菜它根本不是一種「菜」,連植物都不是,更連細胞核或胞器都沒有,但卻輕易地活在一些地球上最惡劣的環境。#藍綠菌好棒 #學學藍綠菌
這種吸水的多糖類,填滿了岩石、水泥、人行道、柏油路上的微小坑洞,因而成為【超強的潤滑劑】,就像打到關節裡的玻尿酸一樣滑,阿冷的腳踩到這些「青苔」(但其實是藍綠菌),就這樣沒有懸念的~
咕咚~
滑倒了。
雨後,不只人行道上會長藍綠菌,土壤中的藍綠菌也可能大量繁殖。恆春的特產「雨來菇」——膠膠黏黏股溜股溜的一團墨綠色的東西......嘿,它也是藍綠菌,一般稱為【葛仙米藻】,它的真身是一大團包在膠質裡的藍綠菌。最怪異的是,葛仙米藻和髮菜根本是同一種生物 = = 都是念珠藻屬的 Nostoc commune,但擁有很不一樣的生活史。
藍綠菌無所不在,包括水質【優養化】的藻華,也是它。肆虐海洋生物的【赤潮】,經常也有它參一腳(但一般認為赤潮是由原生動物中的渦鞭毛藻/蟲: Dinoflagellate 為元凶)。
曾經由李昌鈺博士代言,後來被發現廣告誇大不實而在台灣銷聲匿跡,只由更加可疑又不可靠的直銷通路販售的【引藻】,也是藍綠菌......
※更正/補查證:所謂的「引藻」是小球藻(Chlorella,是一種綠藻。如衛署健食字第 A00066號),此外有人說自己賣的是螺旋藻(Spirulina,一種藍綠菌。衛署健食字第A00206號)。不管何者,廣告上的神奇療效通通沒有通過主管機關核可。順帶一提,兩類藻類除了是常見的神奇直銷仙丹,另一個共同身分,就是常見的動物飼料添加養料。
打到這,小編有點怕。因為藍綠菌不只會產生氧氣而已,視品種而定,一旦條件適當,也可能產生毒素。前述的藻華和赤潮,之所以會讓水體中的生物死光光,就是因為藍綠菌懂得合成一大狗票的毒素。
包括會損害肝臟,致癌程度與黃麴毒素相當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會損害神經系統,造成運動神經元死亡,產生類似帕金森氏症的退化疾病的「BMAA」。因此當讀者在吃標榜有神效的「藻類」營養補充品,或據~說~能帶來福氣的髮菜時,請抱著必死的決心......這些微生物可能並不好惹,而儘管宣傳經費充裕,但廠商不見得有適當的食品加工技術為你的健康把關。
對於游泳池與魚塭的管理人而言,藍綠菌增生最明顯的壞處是——唷,超臭。因為比起製造氧氣,過多藍綠菌的生長與死亡會耗盡水中的氧氣,開始分解的菌屍,會釋放出臭雞蛋味的硫化氫氣體。
小編開始理解大家看到綠綠的它們,直覺就是「怎麼去掉」的心情。不能說不正確。
總而言之,今天的冷知識是這樣:
我們口語上說長青苔的 #青苔,經常並不是 #苔蘚植物。通常是 #藻類,但我們口語上常說的 #藻類,經常它根本是無所不在、超級古老而且強悍的單細胞生物(雖然它們很擅長打團體戰,簡直比多細胞生物還猛):#藍綠菌 ,嚴格來說是一種細菌唷。
我們下次見。
等九月結束了,或天什麼時候放晴,請再叫醒我吧~
(↑今天的粉專唱歌)
渦蟲水質 在 輕鬆去除魚缸中惱人渦蟲蠕蟲水螅| 住址- 水族王國斗六店 的推薦與評價
... 渦蟲 會攻擊小蝦、惱人蠕蟲常常出現在魚缸中 Z-1 能有效清除 渦蟲 、蠕蟲與水螅 Z-1 由天然植物提煉而成,不破壞 水質 與硝化系統!對魚、蝦、水草無害 ... ... <看更多>
渦蟲水質 在 新缸出渦蟲,懇請高手指導 的推薦與評價
... 水質的要求,感謝您的建議也讓我明白較為自然的處理方式 若有空希望您再 ... 3.渦蟲會難過~~不會沾黏水草上(長時間在明樊溶液會死亡) 4.盤捲會死亡 ... ... <看更多>
渦蟲水質 在 [教學]渦蟲教學篇- 精華區FISH-FRIEN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說到渦蟲
老闆告訴我魚缸裡的渦蟲
通常來自外來的水草 魚類 甲殼類
最主要是甲殼類也就是所謂的
蝦
任何蝦都又可能
所以缸中有蝦的~渦蟲很容易藏在殼內
一但到了缸中因為怕光~所以會鑽入底層
老闆說
渦蟲是吃死掉的東西或沉澱物
(==但本人查證過~是屬於寄生蟲類耶= =難道。。。)
也正是因為怕光~有加上吃底層的沉澱物
所以極少會出現在土壤表層
或出現的原因有:
1。底層太多隻渦蟲~過度擁擠(這種最可怕==)
2。底層沒食物了~跑出來覓食(為了填飽肚子不畏光)
3。水質變調了~不適合居住~渾身不對勁ㄦ~所以鑽出來
4。不知~大概無聊吧
---------------如何清除-------------------
那要怎麼清除呢?以下的方法是老闆告訴我的:
1。買除螺劑(螺和渦蟲一樣是軟體動物)~注入能添加的最高劑量
(EX:瓶上寫50公升對多只能添加20CC~
而你的魚缸剛好50CC的話~那你就加20CC吧)
(我家1。5呎的剛子約40公升~自己測量自己的缸子容量)
2。用針筒將除螺劑直接打入土讓(砂石)裡~這樣底層的除螺劑量會單位濃度較高
作用也較直接~要不然直接到在水中~很難滲透到底層
3。(老闆的方法)把一兩隻蝦子弄死~將新鮮剛死的屍體丟入缸中
看有沒有渦蟲蜂擁而上==這招怪噁心的
在蜂擁而上之際~將他們一網打盡
4。(網路的方法)第三點的改編版~就是將蝦子改為非常營養的飼料
老闆說~他們賣蝦子的缸子~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把蝦子撈走~並大量的灌入除螺劑
同時翻底沙~目的就是要清除那些軟體動物啦(常常是肉眼看不見的大小)
------專業內容分隔線(不想看者可忽略~但記得往下看~還有其他內容)--
以下是我上網查的一些內容
上過寄生蟲學的魚友們應該會比較清楚
沒修過的就慢慢看吧
我將內容修減過了~怕沒修過的魚友看不懂
更多內容請上https://www.wcjs.tcc.edu.tw/bio/textbook/ch07/supply7-2-0.htm
分類上地位
扁形動物門
渦蟲綱
渦蟲屬
扁形動物(Platyhelminthes)為一群蠕蟲狀的動物,消化管僅具一個開孔,充口及肛門之用
有
肌肉層
結締組織
生殖器官
無體腔
無循環系
扁蟲類包括兩大類主要的動物寄生蟲:
吸蟲類flukes(吸蟲綱Trematoda)
條蟲類(tapeworms)(條蟲綱Cestoda)。
獨立生活的扁蟲(渦蟲綱Turbellaria),體積由0.1-600mm
不等,分佈於淡水、海水或地面。
棲所及外形
渦蟲長的l公分
頭部分明
具有斜視眼及尖削耳各一對
體表為一層立方形細胞之表皮層(epidermis)
腹面表皮層上有纖毛,渦蟲賴以滑行
在腹面表皮細胞之間,有粘液腺(slimeglands),能分泌一種滑潤的粘液,以使沿途光滑。
渦蟲的表皮中,合有無數的桿狀細胞(rhabdites)環境不利時,
能由表皮中逸去,具有粘性,可能有防衛身體的功能。
感覺與運動
渦蟲的感覺器官相當齊全
"鼻"(nose)上有許多觸覺神經末梢,當爬行時,用以勘察底部的物理性質。
化受器(chemrdrecgptors)(味--嗅覺)則另有一類神經末梢,散布於全身,而在"耳"(ears)
部特多。
渦蟲對於光線亦甚敏感,通當多退縮。
所有感覺的消息都要先經神經纖維傳達於腦(brain)
腦位於兩眼之中間,為具有二分葉的白色構造
腦派出的神經分枝向各方分佈;其申主要的一對為腹側神經索(ventrolateralnervecords)
生殖作用
-->無性生殖
在整年的大部分時間中,並不見渦蟲有生殖器。如一個體飼養得很好,牠就能成長,然後
將身體製為兩片而行無性生殖。
-->有性生殖
入春,大多數扁蟲都能由間葉組織發生一個生殖系統,每一個體都是雌堆同體
(hermaphroditic),具有全套的雄性和雌性生殖器,以產生、儲藏,運送生殖細胞,生殖
器官成熟後,扁蟲即成對成對的互相交配。
-->再生---斷裂生殖
參考資料
https://www.wcjs.tcc.edu.tw/bio/textbook/ch07/supply7-2-0.htm
-----------------結論--------------------
基於以上的內容~我家的渦蟲據體型大小推測
已經快一年了~很有可能是之前買魚的時候帶進去的(因為本人沒有養蝦)
ㄚ之前添加的除螺劑沒有加很多~只夠除去缸壁上的螺
無法滲透到底部
所以
就一直長
另外~依照本人的知識推測
應該數目不多
因為環境良好話~通常只會長大或是分裂生殖(無性生殖)
環境不好就會交配產生”大量”渦蟲寶寶= =
本人缸子環境優渥~沒有必要生小孩拉~自己享受就好了
之所以會爬出來~大概是推測因為前陣子大量換水清魚缸~
水草修剪嚴重~底沙被翻動~所以~XD水質變了
--------廢話不多說~要照片或看影片的上線敲我XD-----------
渦蟲我已經送給老闆拉XD要看的話已經沒囉
但依然有影片與照片存檔XD
想被噁心的人XD可以找我
你不乖~我也會把它傳給你XD
BY流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8.15.1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