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選手需要的訓練元素」
你的觀念還停留在游泳選手只需要游泳嗎?
你還是認為游泳選手完全不用重量訓練嗎?
你覺得短距離選手要不要做心肺耐力訓練?
你認為游泳選手的柔軟度要不要非常柔軟?
你知道郭婞純的舉重動作游泳選手也在做?
你知道爆發力是要如何藉由訓練去增強嗎?
從大學一年級到現在,超過十年了,還是持續在學習,每每接觸不同的觀念與知識,都會先去反思自己的訓練內容如何去應變,讓自己更強,能不能截彎取直,更快的達到目標、少走一些冤枉路,常常都有種為什麼現在才知道的扼腕感。
身為國內目前的短距離前段選手,做的訓練、講出來的話,都會影響到小小選手,每次採訪時,都一定要再三思考,有時候採訪完,都會去詢問專業的老師們,自己這樣回答,可以嗎~如果你覺得看完影片有收穫,請大家分享出去,一起把速男的經驗與知識分享給更多選手與教練,讓短距離的成績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學習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
#張開雙手擁抱不一樣的訓練方法
#臺灣師大運動表現實驗室
Vamos Sports翊起運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游泳 心肺耐力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魏澤爾練兵
中原大戰後,暫時解決內部紛爭並樹立領導權威的老蔣得以開始推動各項政策,同時,在內戰中證明自身實力的魏澤爾也得以獲得較大力度的支持整頓中央軍。
首先魏澤爾開始強化對特種兵的建設。
在魏澤爾之前,國軍隊兵種概念非常模糊,最好的例子就是所謂的「交通科」。在1928年成立的交通科,需要負責部隊人員、武器裝備、後勤補給物資的運輸流通事宜,還有資訊的傳遞。不懂什麼意思?那我換句話說:只要涉及交通載具,還有資訊流通,交通科都必須管。結合實際業務就是:衝鋒的戰車是交通工具,所以交通科要管;運糧的馬是交通工具,交通科要管;傳遞資訊以及物資的鐵道系統是交通工具,交通科要管;負責溝通的通訊設備也是業務範圍,所以交通科要管......天哪!這業務量之龐雜,簡直把交通科往死裡逼,不僅人員負擔過重,而且大雜燴的結果就是造成效能極差,樣樣有但也樣樣鬆,這無疑成為德國顧問重點改造的對象。
因此在魏澤爾任內,他首先讓交通科分成兩個團,第一團負責通信事宜,第二團負責汽車及鐵路部隊(恭喜以後不用再管牛驢馬羊了),之後更讓讓通訊業務從交通科獨立,正式成立陸軍通信兵團。另外他還建立工兵、輜重科、通信科等學校 (也就是今天陸軍後勤訓練中心 、陸軍工兵訓練中心、陸軍通信電子資訊訓練中心的前身),可謂今日國軍眾多兵種的老祖宗。
而眾多特種單位中,魏澤爾對於炮兵的改良尤感迫切。炮兵,作為戰場上最重要的支援部隊,中國在這方面的建設卻是慘不忍睹 數量缺少、器材老舊落後、缺乏瞄準及觀測單位、廠牌不一造成後勤極大負擔,而且操作人員缺乏訓練更沒有新式火炮運用的概念。
魏澤爾對此特別建立炮兵射擊訓練場督促官兵勤加訓練,並採購新式火炮成立新式炮兵旅,日後的國軍炮兵部隊,基本都延續了魏澤爾訂定的訓練模式,而這也是魏澤爾練兵期間,影響最為深遠的環節。
在強化特種兵的同時,魏澤爾對於陸軍中的主角─步兵,也開始整頓。
提到民國初年的歷史,相信大家立刻會聯想到一個狀況:軍閥混戰。各大派系之間的戰役,像是:直皖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反奉戰爭......規模動輒超過數十萬人。但詭異的是,我們對戰役的記憶只有誰跟誰打、最後是誰贏,可中間過程是一片空白,甚至連傷亡數字都沒有確切結果,因此也沒聽過哪一場民初戰爭會用上「慘烈」的形容詞。難道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事實上,民國時期的內戰絕大多數都是擊潰戰。
啥叫擊潰戰?就是雙方拉好架式,接下來正面互懟,之後勢弱的開始敗逃,勢強的開始追擊;追的那一方主要也不是殺敵,主要都在搶物資或是抓俘虜,逃的一方就比較累了,除了考驗心肺耐力,過程中還要順便扔掉軍服裝備,準備隨時回老家。
覺得老ㄕ瞎說?那我舉幾場比較有名的內戰戰役。
首先是皖系軍閥段祺瑞討逆擁護清朝復辟的張勳,當時段祺瑞只開了一炮,張勳手下的5000辮子軍立刻四散逃跑,而且為了避免逃兵身分被發現,他們還立刻割下辮子扔的整個北京城到處都是。這場戰役結果,累壞了負責掃大街的清潔人員,可人實際上死沒幾個。
再來是國民黨北伐對決直系軍閥吳佩孚,當時雙方在汀泗橋戰鬥決戰,吳佩孚還設下督戰隊,號稱退者殺無赦,好去激勵底下士兵跟對方硬剛,結果還是國民革命軍比較凶猛,擊敗吳佩孚的2萬大軍。可國軍最終統計戰果,也不過是傷敵數百、俘虜2千。當時人對此戰的評價是:「吳佩孚的兵不怕死、國民革命軍是不知死。」描述當時的作戰說到底就是比誰膽大。
由於比的是短時間的一鼓作氣,民國的內戰其實有點像放大版的群架,雙方盡量召集人馬後是一擁而上的混戰,什麼戰術展開、兵種配合全都用不上,敗退的人則一潰千里,完全無法組織像樣的反擊或是徐徐而退(請大家務必記住這一點,這樣的場景將在之後的描述再次出現)。
所以在1930年,國民政府曾頒布三種師級單位的編制:
甲種師
每個師有3旅,每個旅有2團,支援部隊另有1個騎兵連、3個炮兵連、3個工兵連、1個輜重連、1個通信連,以及師直屬特務連。
乙種師
每個師有2旅,每個旅有3團,支援部隊跟甲種師一樣。
丙種師
每個師有2旅,每個旅有3團,與前兩種師相比,支援部隊少了特務連、通信兵連。
這三種編制的共同之處,就是塞滿6個步兵團,企圖利用龐大人數進行密集的正面進攻,體現當時中國內戰的用兵習慣。
當然,若要追本溯源,以上編制其實是參考一戰前的歐洲各國,尤其是德國在一戰初期就是3旅2團編制。可在一戰開打後,各國很快發現,當密集式的衝鋒遇上機槍陣地無疑是送頭自殺,而且龐大的人數容易造成調動上的笨拙,單位間的通訊流暢更是大打折扣。所以各國,尤其是強調機動作戰的德國,早已對編制進行改組調整。
所以當魏澤爾看到中國軍隊在一戰已過去10多年,卻仍使用在實戰中被驗證為落伍的編制,很快提出德國在一戰後的師級新編制:2旅4團。並讓陸軍第2、3、9、25、87及88師接受新式訓練以及部隊整編,這六支部隊就被冠上「整理師」的名號,其中尤以87、88兩師的執行最為徹底。
這時就要岔出去先提87、88,這兩個會在之後描述中成為主角的部隊歷史淵源了。
時間追朔到1924年,蔣介石就任黃埔軍校校長的時候,為了維護校長安全於是成立的衛兵隊,隨著時間發展,衛兵隊開始不斷擴張成特務營→警衛團→警備師,甚至後來擴增成警衛第一師跟警衛第二師(從百餘人擴增成2萬人,這發展夠猛吧)。
之後在1931年,這年蔣介石被迫下野,由於要警衛的對象消失了,部隊也只好改名,警衛第一師改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7師、警衛第二師改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現在知道為何這兩支部隊為何會被重點照顧了吧?因為他們可以說是蔣介石的御林軍,是關係最鐵的部隊。
被視作鐵桿的部隊,當然不能讓等閒之輩率領。87師的師長王敬久,88師第一任師長俞濟時、接任師長孫元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身份─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他們對於曾經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極度忠誠,同時也在中央軍將領裡資歷威望最深(畢竟所有從中央軍校畢業的人都要稱呼他們為「學長」),由此可見蔣介石已經把德式訓練新軍和自己牢牢地綁在一起。
同一時間,蔣介石的小舅子,當時主掌財政的宋子文找上魏澤爾表示:「我底下有支部隊,希望你們德國顧問能來幫忙訓練 (然後小聲表示:如果你願意,我可以給你很多方便喔)。」能夠跟管錢的建立好關係,魏澤爾自然樂見其成,這也讓一支當時頗為特殊的部隊也染上德式訓練色彩,那就是歸屬財政部管轄的「稅警總隊」。
稅警部隊
稅警總隊是在1930年,原先為了查緝走私鹽以及鞏固海關安全而成立,其性質有點類似今天的海巡署。至於推動稅警總隊的重要創立者,就是當時的財政部長、宋美齡的哥哥、蔣介石的小舅子─宋子文。
有如此雄厚背景的後台,加上當時洋人希望稅警總隊能發揮良好功用,好使他們能在中國擁有較穩定的投資環境,因此稅警總隊在補給裝備上非常佔優,人員素質也要求較高。
以裝備而言,稅警總團在1929年裝備了18輛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Carden Loyd Tankette)。這款由英國研發的坦克,就算是以當時眼光來看,都是迷你的存在,該車重約1.5噸(被稱為現代坦克雛型的法國雷諾FT-17坦克雖也是輕型坦克,但好歹有7公噸),武器只有一挺機關槍,裝甲厚度5~9公厘……這防禦力大概一把反坦克步槍就能輕易被貫穿。
即便能力值不高,這卻是當時國軍唯一裝備的坦克(順帶一提,最先裝備坦克的中國部隊則是東北地區的奉軍,他們所裝備的,是法國雷諾FT-17坦克,只不過奉軍的坦克沒有坦克炮,而是用機槍作為主武器,也就是說軍的坦克是改弱版)。稅警有坦克而陸軍沒有,用誇張一點的比方,就是今天中華民國海軍最強戰力是驅逐艦,但海巡署卻裝備了輕型航空母艦,形成一種警察比軍隊火力還強大的詭異場景。
(大概是察覺到詭異的現況,這批戰車在同年的3月1日就移交給陸軍教導第一師騎兵團接收,最初這批坦克部隊被叫機槍排,之後很快改名為戰車隊,國軍這才出現正式的出現坦克編制。)
以人員素質來看,稅警隊謝絕文盲加入,並要經過3~6月試用期通過後才算正式錄取,因此稅警的教育程度比大部分陸軍士兵都高的多,這也代表他們可塑性較強,能進一步接收更精深的軍事知識;而許多管理層的幹部更是留美出身,像第一代總團長王賡畢業於西點軍校(順帶一提,王賡最有名的事蹟並不是他的軍事成就,而是他的好友徐志摩綠了他一把,導致他跟妻子陸小曼離婚)、第一團團長趙君邁以及日後新成立的第四團團長孫立人則是維吉尼亞軍校畢業,所以稅警部隊當時洋溢著當時中國少見的美式訓練風格。
何謂美式訓練風格呢?我們不仿看看第四團團長孫立人是如何狠操他的士兵。
第四團的訓練內容如下:「早上四點起床後,先跑個3公里醒醒腦(嫌多嗎?放心,之後會增加到5公里),之後開始進行當天的戰術動作操演。每周操課六天,然後第七天休假......錯!是進行內務及武器檢查,不時再升級成高裝檢一下。行軍訓練方面,官兵一律揹背包(內含子彈50發、炒米2天份、手榴彈2枚、圓鍬或十字鎬、軍服、換洗衣物、日用品,也不過20公斤重罷了),身上掛著乾糧袋(通常裡面會用炒米)、水壺、子彈帶、槍枝(大約3公斤),在這種情形下一天要推進50~70公里(一種從北車跑到新竹車站的概念)。射擊方面,每名士兵需熟練操作步槍、輕機槍、重機槍、迫擊砲,並在每年年中進行實彈測驗,打得好就每個月發津貼2~4元,打不好,孫團長直接下場親自教學......然後把你給幹到飛天。休息時間,孫團長則會把全團帶到連雲港去游泳,時不時組織賽跑比賽。」
以上訓練我想用一句話粗略總結:保證讓你軍旅生涯過得很充實。
雖然軍官組成很美式,不過在中德軍事合作的大環境下,稅警總團的步兵依舊裝備德國軍械,為了學習操作,稅警於是和德國問問團合作,請了8位教官指導器材維護的事宜。
對於魏澤爾以及其他德國顧問來說,稅警雖然也接受指導,但純粹度畢竟不及87、88師等重點培訓部隊。而且稅警的作用也比較不用於戰場上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所以並非關注的焦點。只是誰也想到,日後卻是這批稅警成為延續德式訓練最久的存在。
圖片為:
推測為稅警總團的士兵,可確定的是他們手持原產自德國的毛瑟手槍
游泳 心肺耐力 在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寶包運動好處多,促進身體4能力】
4歲多的廷廷上幼兒園時總是不專心,常常坐著不到2~3分鐘就會轉來轉去,甚至到教室後方拿起玩具想找同學玩,在家的時候也是,廷爸廷媽每次想帶孩子親子共讀,廷廷卻都靜不下來,一昧地只想逃脫。
廷廷爸媽無助求助於醫師,後來經過建議開始培養孩子的運動才能,每週固定三天帶孩子去踢足球,沒想到才經過2~3個月,廷廷的專注力提升,上學時不再靜不下來,也可以守規矩一起坐在教室裡上課,爸媽看了很是欣慰呢~
🎯運動可有效促進身體發展
運動好處多,可以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尤其以2~8歲的孩子來說,這時候正是他們好奇心旺盛,想要積極認識世界的階段,他們不僅不怕跌倒、受傷,即使面對失敗也能很快振作,所以這時候正是培養孩子運動的好時機喔!
而運動可以幫助身體發展哪些能力呢?主要有以下4點:
1⃣增加身體控制能力
運動時需要用到全身力量,學習各類運動動作,像是伸展、扭轉、彎曲、使用力氣等,可以增加身體靈活度、動作流暢度。
2⃣增加肌耐力
運動可以促進肌肉生長、增加肌力、避免肌肉鬆弛,長期下來掌控力氣的能力也會提升。
3⃣增加心肺耐力
運動時可以增加攝氧量、促進身體輸送血液能力,減少肥胖、身體脂肪堆積,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與體重過重等問題。
4⃣促進身體組成
運動可以增進肌肉與骨骼發展,有效促進基礎代謝率、維持體態與幫助五感發展,是促進身體組成的好方法。
🎯培養3招數
不過前面聊了這麼多,最重要的仍是從小養成孩子運動的好習慣,可以透過以下3點培養:
✅以身作則
每週安排2~3天的空檔,帶孩子到附近公園運動,而且重要的是要遠離3C避免沉迷,少了螢幕刺激,增加親近大自然的機會。
✅培養興趣
爸媽可觀察孩子喜歡哪一類運動,並且多與他互動,例如:足球,則可陪孩子一起踢,等確定孩子很有興趣也可進一步上專業課程,增進運動能力。
✅分階段設定目標
觀察孩子的狀況,設定短中長期目標,若孩子屬於文靜型可以先從較溫和的運動開始,例如:慢跑,再漸漸發展成大肢體活動,例如:游泳,讓孩子覺得運動很好玩並且想要學習。
📌小提醒
2~8歲的孩子好奇心旺盛、面對事情通常也很勇敢,而6~9歲更是孩子敏捷性發展關鍵期,到14歲時趨於成熟,因此可趁年紀小打好基礎、養成習慣,才能促進發育喔!
🎥只要3小時一次掌握育兒該注意的眉角
▶️ https://reurl.cc/Ezl2gm
📖 暖爸兒醫幫父母解決育兒難題
▶️ https://bit.ly/2UAzP6h
游泳 心肺耐力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而現在日本有研究證實、如果每天多消耗300大卡的熱量,長久下來可以延長1.3年的壽命。
為了健康,就算天氣再冷,不少長輩們還是到運動公園裡做運動,伸展筋骨。
醫師說,運動不僅可以燃燒脂肪,達到減肥效果,還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增加心肺耐力,
像是騎腳踏車或走路散步一小時,就至少可以消耗180卡的熱量;游泳也可以消耗264卡;如果是跑步更多,運動一小時就消耗近八百大卡的熱量,
不過醫師說,跑步容易傷害膝蓋關節,不是人人都適合,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因此建議民眾用""健走""來達到運動效果。
而且日本最新研究還發現,如果每天消耗300卡的卡路里,一週累計消耗2000大卡,長久下來,可以延長1.3年的壽命。醫師認為,健走是最簡單又安全的運動,但也要量力而為,每次20到30分鐘最合適,以稍微出汗、稍微氣喘為原則,最好穿著有氣墊的慢跑鞋,這樣才可減少運動傷害。
記者賴淑敏徐啟峰台北報導"
游泳 心肺耐力 在 游泳如何能增强耐力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游泳 是一项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增强 耐力 和持久力水平。 游泳 对身体的影响有多种,包括:提高心血管健康: 游泳 可以帮助提高 心肺 功能,使心血管系统更加 ... ... <看更多>
游泳 心肺耐力 在 來來游泳池/體適能健身中心- 養成規律的游泳練習可提高你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以自己的節奏和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增進心肺功能,長久下來,除了改善你的呼吸和耐力,還可以增強心臟功能.你會發現,水中的空氣更新鮮呢! Foto Gari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