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員練習影片觀察到一個關於 TDD 的有趣現象】
極速開發的課後練習作業,雖說重點是放在極速開發要學習的技巧與刻意練習的模型,但開發的方式、順序也是刻意安排成類似 TDD 的進行方式,來讓生產力最大化(TDD 本來就是幫助開發的,不是幫助測試的)
我從2位第一次上我課的學員(當然就是 #極速開發,代表他們沒上過#單元測試 跟 #TDD與持續重構),雖然他們是照著示範影片、上課教學用 TDD 在寫整個 tennis 的過程,但從他們執行測試的時間點就可以發現:
「他是用測試來驗證 production code 的正確性」,即使他先寫了測試,也不先執行,沒有看到紅燈,每次都等到 production code 寫完了,應該要綠燈時,才執行測試。
而其他上過 TDD 課的同學 ,或是上過單元測試的同學,知道測試是用來描述情境,如果現在「加入的這個情境是新的需求或需求異動,代表目前 production code 還不支援這個情境,執行測試跑出的紅燈,就是等等 production code 要完成的 #目標」
test-frist 從來都只是 TDD 其中一個小小的衍生產物,而不是全貌。TDD, 測試驅動開發 從來都是一種開發方法,而不是測試方法。
總有些人老愛把 TDD 拿來跟測試相提並論,就總是喜歡把 test-first 當作靶子打,覺得違反人性跟直覺,覺得先寫測試在很多情況下是浪費時間或是不 work,可能拿來跟一堆測試的方法論相提並論,或總是只拿回歸測試的效益來當作 TDD 的整體。抑或是陷入 isolation unit test 與 integration test (其實就是非 isolation 等級、有實際依賴的自動測試)之爭。
```
註:TDD 事實上是可以不是單元測試等級的。
```
要比較正確看待 TDD 的角度,首先要知道它是幫助開發的、它是一種開發方式(當然不是唯一一種,甚至也不會是最好的一種,因為根本沒有最好,只有剛好)
接著要了解 TDD 可能用 IPO 模型還比較貼切,input-process-output,在你開發任何功能之前,你總要先想過這件事。而先想這件事,才是 TDD 的最基本精神。
接著是怎麼把你想好的東西,變成可執行的 spec,我們只是用測試程式來「描述」你腦袋中的「IPO模型」,把 process 的過程當作一個黑箱子。
而這個 IPO 模型在結合成「使用情境」,就會帶來「高易用性 API 的好處」,只有在一開始就先想好怎麼給別人用,最後才會好用。所謂的一開始想好,指的不是預先設計一堆 class,而是 input/output 想清楚期待(一般會結合實例化需求,搭配 Given/When/Then 的 gherkin style 來把前置條件、資料、前提想好,當發生什麼事,應該是怎樣的結果),然後描述它。在紅燈定義清楚目標,綠燈完成 input/output 關係且沒弄壞前面的所有情境後,來針對 process 進行重構(事實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更多是用 refactor 來 #完成 process。
```
註:所謂的 output 不一定只有回傳值,包含外部依賴狀態、資料的改變,甚至顆粒度小一點,針對物件導向設計的話,物件內部狀態的改變也算,只是物件內部狀態改變,驗證點要嘛是拿得到內部狀態,要嘛就是要驗證物件哪個行為會因這個內部狀態而有所不同。
```
## 戰 TDD 之前該先做好的功課
要戰 TDD,是不是至少要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看完?
要戰 TDD,請不要拿它跟測試方法論來比,那只是一下就被人看破手腳。因為它是個開發方法論。
要戰 TDD,請不要把它的好處只限縮在跟回歸測試、自動測試的比較,因為那只是它的衍生好處,當你試過在白海報紙上 TDD 就懂,TDD 是在釐清你的思緒的同時,又可以以終為始,確保你在 production code 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滿足某個期待的情境。
要戰 TDD,請不要去把 單元測試、整合測試捲進來,那是測試的顆粒度,那是測試的分類,TDD 從來都不是只能限於單元測試。
要戰 TDD,請不要在那邊戰他是 bottom-up ,是直接從程式/class 的角度出發,事實上 TDD 既不是 bottom-up, 也不是 top-down, (書裡面就有講這件事咩),實務上的 TDD 結合倫敦派(GOOS)跟芝加哥派(Classic TDD),會更像 Outside-In 的進行方式,先定義好驗收情境,接著從最外部(也就是使用者看得到的部份)一路把依賴往另一邊的系統邊界推,直到推到系統以外的依賴資源(persistence 或 external API/service)
```
註: ATDD by Example 中 ATDD by Example, Kent Beck 寫的序最後的一段話。
Kent Beck:
「就像我曾說過的,TDD的一個缺點是,它可能會退化為一種用來滿足開發人員需求的編程技能。某些開發人員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待TDD,輕易在他們測試的不同抽象級別間跳躍。然而在ATDD中不存在歧義,這是一種加強與非編程人員溝通的技術。我們之間良好的協作關係,以及作為這種關係基礎的溝通,能夠使軟件開發更有效率。採用ATDD是向著溝通更清晰這個目標邁進的重要一步,而此書是一本全面又平易近人的入門讀物。」
```
要戰 TDD,請不要只關注在 test-frist,因為他只是用 test 來幫助你 think-first,不要邊寫邊想。然後不要過份依賴或相信你腦袋的能力,把你想好的東西具體化出來,最好可以被直接執行,最好除了你以外每個人執行出來的結果都會一樣(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
要戰 TDD, 請不要把論點放在見樹不見林,如果你有看 TDD by Example 的 Part 1, Part 2 那兩個加起來共 24 個章節,就知道一開始就得把當下想到的全貌紀錄在一個「紙本」的 backlog (所謂的紙本,只是要講這並不依賴於任何工具)
而這個需求輪廓的全貌,會隨著你逐漸完成一部分一部分的情境,設計逐漸浮現後,而隨時跟著增減調整。
但不代表 TDD 就是先想到一個測試案例,就直接先幹下去了,那根本是亂搞。
以上這些,都還不是在列 TDD 的好處,而是針對那些從來沒搞懂 TDD 但又愛戰 TDD 的人一點提醒,你戰的很可能是「你誤解的 TDD」。
TDD 還有許多實務上的用途,列上我在譯者序中的一小段:
>> 測試驅動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 TDD)!一種以測試為開發輔助、以測試來描述需求情境、以測試來當作目標、以測試來表達期望、以測試來驗證疑問、以測試來實驗學習、以測試來溝通協作、以測試來協助設計高易用性 API 的「開發方法」。
譯者序有開放給大家看,請見:https://tdd.best/book/tdd-by-example/
拜託,要戰之前去看一下祖師爺 Kent Beck 對 TDD 的原始見解:https://www.tenlong.com.tw/products/9789864345618?list_name=srh
如果你想正確的使用 TDD 來幫助你在實務上產生許多的價值,帶來許多的好處,尤其是需求釐清、持續重構、小步快跑的部份,最好理解的培訓課就在這:https://tdd.best/courses/classic-tdd-by-example-video-training/
最後我想講一段話:
TDD 從來都不該被導入到團隊中,但它是一種很好的自我鍛鍊與學習的方式,也是一種能用很低的成本來帶來很多好處的開發方法(見下方註腳),然而它也不是適用所有的情況,但它可以讓『完美』變成一個動詞,而非不變的形容詞。
```
註:
Kent Beck 在 DHH 靠腰:《TDD is Dead》 之後寫的一篇反串文:《RIP TDD》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63422864115918/
我幾年前的簡易翻譯,通常也是 TDD 可以幫助你解決的問題,如下:
- Over-engineering (過度設計)
- API feedback (改善API的設計與可用性)
- Logic errors (想的跟寫的不一樣,寫的跟需求不一樣)
- Documentation (寫跟維護文件是痛苦的)
- Feeling overwhelmed (找不到切入點)
- Separate interface from implementation thinking (抽象設計)
- Agreement (確保已修正問題的證據)
- Anxiety (改東壞西的擔心受怕)
```
很久沒對 TDD 發表這種長篇大論了,因為不理解、不想理解、不同角度理解的人居多,能真的到各自的塔上用不同角度來看原義,以及實務上用它來幫助解決的問題有哪些的人,真的太少。
大部分人只想針對這個詞彙來攻訐以博得流量跟吸引目光,而不是想著「我可以用它來幫助我什麼」
問題跟需求是中性的,解決問題跟滿足需求的手段與方式有千萬種,不會只有一種,也不會有所謂的對錯,多點角度去了解不同的方法、方式,然後融會貫通,發揮綜效,在實務上用最少的成本與風險來產生最大的價值,這才是真正的目標。
導入敏捷不該是目標,導入 TDD 也不該是目標,目標永遠都是在實務上產生價值、解決問題、滿足需求。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大人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因為疫情的緣故,大家待在家中是否也有好好充實自己呢?繼先前【EP56 我如何選擇、購買、放棄與吸收一本書】之後,這集 #Bryan 就再來和大家分享他在這段時間推薦的選書,還有他在茫茫書海中選書、管理書櫃的方式,另外讀完書之後可以做個簡單的小動作,為自己和這本書的相遇劃下句點。 大人學粉絲書單...
「溝通協作」的推薦目錄:
- 關於溝通協作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溝通協作 在 玩遊戲不難,做營運好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溝通協作 在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溝通協作 在 大人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溝通協作 在 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溝通協作 在 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溝通協作 在 【team+ Partner 與外部人員展開安全高效溝通協作】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溝通協作 在 #溝通協作軟體 - 探索| Facebook 的評價
溝通協作 在 玩遊戲不難,做營運好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簡單分享昨天看到的遊戲相關新聞。
.
📺《這句話憋了近10年:韓國人借鑒“中國武俠”,成了韓流頂級IP》
http://www.gamelook.com.cn/2021/09/454072
.
NCSOFT日前推出的《劍靈2》甫上市就在開服第一天遭遇到了滑鐵盧,
app Annie的數據顯示,遊戲在Google play暢銷榜的排名只到了第11名,連帶影響NC的股價跌幅超15%。
(遊戲目前已經重新回到韓國Google play暢銷榜第4的位置)
.
文章提到《劍靈2》在美術設計上大量側重中國武俠風格,
有興趣進一步觀看的可以點連結。
.
我只想知道,
NCSOFT有沒有考慮把《天堂W》是天堂系列的最後一款作品這句話收回來XD
.
.
📺《電競圈來了個大玩家》
https://www.youxituoluo.com/528096.html
.
文章分享了麥當勞這個速食業的龍頭在2017年跨足電競後的各項操作,
包括聯合知名電競選手、主播、賽評走入校園,透過講座與校園賽事來進行宣傳;舉辦電競脫口秀節目等等。
.
整篇文章看下來,
讓我感覺到麥當勞是透過「電競」這個元素進行品牌滲透,
讓年輕人在電競氛圍中對麥當勞做出品牌認同,
這操作雖然看似要花非常多錢,
但對於麥當勞這種每年都要砸大錢做行銷的公司來說,
撥一筆預算做另類的操作方式,
我認為是筆划算且三贏的商業投資。
.
.
📺《有社交牛逼癥的遊戲人是什麼樣的?| 葡萄視點》
http://youxiputao.com/articles/22469
.
身為營運人員,
不需要到熱愛社交,
但至少不能排斥社交,
該溝通時就溝通,
該協作時就協作,
事情才能推動下去。
.
但如果又會社交(不是拍馬屁那種)、工作能力也不錯的話,
以我自己觀察,
職涯路途上的確會順遂不少,
但這樣的人始屬少見,
即便硬裝也裝不像。
.
因此如果無法發自內心的善於社交、樂於社交,
那就好好的把溝通、協作都做到位,
我相信這樣的人也是值得被看見、被肯定的。
溝通協作 在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空中計程車,有望成為巴黎奧運綠色交通選項 🌱 航太業該怎麼低成本加快機體設計與製造,飛出空中交通新未來️?
關鍵就在搭載達梭系統 3D 體驗解決方案!
透過整合多學科團隊於單一平臺即時溝通協作,確保從設計到營運的數位連續性,虛擬技術精準進行組裝模擬演練,衝刺下線製造、即時上市的目標
🎫 免費報名|達梭系統 3D 體驗周線上論壇,出席即拿 foodpanda 100 元優惠碼 >> https://supr.link/MV1MO
溝通協作 在 大人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最近因為疫情的緣故,大家待在家中是否也有好好充實自己呢?繼先前【EP56 我如何選擇、購買、放棄與吸收一本書】之後,這集 #Bryan 就再來和大家分享他在這段時間推薦的選書,還有他在茫茫書海中選書、管理書櫃的方式,另外讀完書之後可以做個簡單的小動作,為自己和這本書的相遇劃下句點。
大人學粉絲書單|https://bit.ly/3wW1TlH
【本集節目由JANDI贊助播出】
JANDI是一款集合溝通、協作、雲端整合服務的企業通訊軟體,讓你的工作溝通有效率。
填寫試用,提升團隊溝通體驗:https://pse.is/jandi_st
有什麼問題想問Joe跟Bryan嗎? 提問&合作信箱:podcast@ftpm.com.tw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https://bit.ly/3kskVsZ
➡大人學網站:https://www.darencademy.com/
➡大人學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arencademy/
➡大人學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a.ren.cademy/
#Podcast
↓↓↓選擇下方任一連結,手機隨時收聽🎧↓↓↓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2TfttZE
➡Spotify:https://spoti.fi/32LoD9Q
➡Google Podcast:http://bit.ly/2PAUogg
➡KKBOX:https://bit.ly/3orkOQr
➡喜馬拉雅:http://bit.ly/2vtVl32
➡大人學報名網站:http://bit.ly/35z1ebV
【大人學】App下載
iOS:https://apple.co/30vADNp
Android:https://bit.ly/2YmreV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e5DMrW9eFM/hqdefault.jpg)
溝通協作 在 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更多資訊請展開 ▾▾▾
#佐編茶水間 #品牌經營 #自我成長 #你值得更好的夢想 #S編 #思葒
你有沒有好奇過,夢想究竟是什麼?你的夢想究竟是你賦予自己的,還是他人為你設定的呢?今天這一集,我們邀請到 思葒S編 來聊聊他的新書《 你值得更好的夢想 》,同時也會跟你談談我們在設定目標或者是追求理想時,又可能會有哪些迷思或應該要避開的誤區。
? 全文觀看? https://zoeyk.co/你值得更好的夢想/
? 這個影片為視訊訪談的精彩剪輯
收聽 Podcast 完整音檔請到 ▸ https://youtu.be/ENEP9Kidwzo
-------
*訪談綱要*
00:00 節目開場與單集摘要
00:36 請用三個關鍵詞分享你為什麼會成為今天的S編?
01:40 回到大學時期,能不能和我們分享你人生中的重大轉變?
04:41 前往墨西哥工作是一個很特別的決定,是什麼促使你做出這項選擇?
07:03 聊聊你的書 : 這是一本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為什麼會取名為「你值得更好的夢想」?
10:23 「我們往往錯把工作賺錢當作人生目標,」然而何謂夢想?何謂目標?該怎麼分辨呢?
12:57 如果幸運達成了夢想,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去尋找下一個突破、下一個夢想嗎?
16:02 對於想要在人生上有新的大突破、卻又不曉得該怎麼做的聽眾,你有什麼建議呢?
21:36 你認為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
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把喜歡的事情做成事業,成為斜槓、創業者的提案|博客來連結 ▸ http://psce.pw/3b6vch
10個可以在家做的工作
▸ https://youtu.be/0JK-gJ7Fesw
森林小木屋「小豪宅真面目大公開」
▸ https://youtu.be/oDegPzGKMG8
在家遠距工作的生活日常:
▸ https://youtu.be/zHG4LVuHKVY
如何在印度邊工作邊旅行?印度之旅&5個遠距工作技巧
▸ https://youtu.be/4et16qW9vyc
如何靠歐美旅遊部落格在一年內 達成財務自由 ?
▸ https://youtu.be/PxhjmL6YPOg
如何利用設計思考找到熱情、建立自信?
▸ https://zoeyk.co/dreamtogoal
如何讓你的部落格開始賺錢?自媒體獲利的8個重要關鍵
▸ https://youtu.be/BNxurIBYLXA
如何在旅行時上班?好處、壞處、工作安排
▸ https://youtu.be/kgafM2f9o6w
如何進行遠端溝通、協作與管理
▸ https://youtu.be/OErOw6T5kwo
如何為Podcast做品牌定位, 提升市場差異化 ?
▸ https://youtu.be/dOAmRZGVgro
收聽Podcast節目:https://apple.co/2tlrLIS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zoeyk.c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zoeyk.co/
遠距工作課程:http://psce.pw/SMYHG
個人品牌課程:http://psce.pw/3aegp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a27ZojjZr4/hqdefault.jpg)
溝通協作 在 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更多資訊請展開 ▾▾▾
#佐編茶水間 #自我成長 #鏡頭表達力 #如何克服鏡頭恐懼症 #你的鏡頭教練
你會不會經常覺得自己訪談時講起話來卡卡的、怪怪的,或者一遇到鏡頭就馬上尷尬癌發作呢?如果是的話,今天這一集的節目絕對會讓你撿、到、寶!我們邀請到前新聞主播洪婉蒨,來和你分享如何提升你的 鏡頭表達力 ,以及怎麼自主訓練提高你的內容質感,讓你不只能夠從素人創作者中 Standout,並且做出更細緻、更專業的節目!
? 全文觀看? https://zoeyk.co/鏡頭表達力/
? 這個影片為視訊訪談的精彩剪輯
收聽 Podcast 完整音檔請到 ▸ https://youtu.be/zTtcPpmG35U
-------
*訪談綱要*
00:00 節目開場與單集摘要
00:37 請用三個關鍵詞分享你為什麼成為今天的你
01:43 和我們聊聊你的故事是怎麼開始的呢?
03:37 目前你觀察到自媒體們(素人)在呈現鏡頭前的表現、表演時,常常犯了什麼錯誤?
07:16 如何去克服面對鏡頭恐懼?能不能分享一些實際技巧,或你以前嘗試過的方式呢?
11:30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能夠在鏡頭前應對自如呢?和我們分享一下這個過程
13:10 和我們分享 ACCESS 法則,它們分別代表什麼,如何運用在內容預備上呢?
17:29 在素人當道的年代,大部分的人追求的反而不是更精緻、更專業的呈現方式,在這個部分你有什麼想法?如何去拿捏專業感與私下/幕後的親民感?
21:09 你認為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
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把喜歡的事情做成事業,成為斜槓、創業者的提案|博客來連結 ▸ http://psce.pw/3b6vch
10個可以在家做的工作
▸ https://youtu.be/0JK-gJ7Fesw
森林小木屋「小豪宅真面目大公開」
▸ https://youtu.be/oDegPzGKMG8
在家遠距工作的生活日常:
▸ https://youtu.be/zHG4LVuHKVY
如何在印度邊工作邊旅行?印度之旅&5個遠距工作技巧
▸ https://youtu.be/4et16qW9vyc
如何靠歐美旅遊部落格在一年內 達成財務自由 ?
▸ https://youtu.be/PxhjmL6YPOg
如何利用設計思考找到熱情、建立自信?
▸ https://zoeyk.co/dreamtogoal
如何讓你的部落格開始賺錢?自媒體獲利的8個重要關鍵
▸ https://youtu.be/BNxurIBYLXA
如何在旅行時上班?好處、壞處、工作安排
▸ https://youtu.be/kgafM2f9o6w
如何進行遠端溝通、協作與管理
▸ https://youtu.be/OErOw6T5kwo
如何為Podcast做品牌定位, 提升市場差異化 ?
▸ https://youtu.be/dOAmRZGVgro
收聽Podcast節目:https://apple.co/2tlrLIS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zoeyk.c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zoeyk.co/
遠距工作課程:http://psce.pw/SMYHG
個人品牌課程:http://psce.pw/3aegp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YCv2cyXv4/hqdefault.jpg)
溝通協作 在 #溝通協作軟體 - 探索|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或許換個「專為工作設計的#溝通協作軟體」才是解決之道!#展開了解解方. 讓LINE 回歸私人領域!工作就試試JANDI. https://pse.is/jandi_landing_1229. ... <看更多>
溝通協作 在 【team+ Partner 與外部人員展開安全高效溝通協作】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面對大量外部工作夥伴,企業如何有效進行專案討論、遠距會議、資料分享,密切 溝通 的同時徹底保護資訊安全?每一間企業都有大量外部 溝通 需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