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深度的報導,可以重溫——《報導者》疫情報導分析與科普知識整理】
本土疫情爆發以來,從雙北社區感染、苗栗移工群聚到北農市場風暴,《報導者》持續記錄疫情下每一刻的考驗與警訊,傾聽醫療、檢警、消防員等第一線人員的聲音;看見在「防疫優先」大旗下,可能被忽視的求救訊號;也透過圖文,以淺白文字整理疫情、疫苗與變種病毒的科普知識,期盼以理性分析降低恐慌。
台灣即將進入微解封階段,我們將過往兩個月來所有相關深度報導、評論與Podcast,分成八大主題,希冀能去除雜訊、傳達疫情下社會不同族群的聲音,攜手面對長期抗戰:
❤️【實用派】
COVID-19疫苗關鍵問答 https://bit.ly/2TFeFX0
台灣+國際疫情即時脈動整理 http://bit.ly/2HMR2T6
從Alpha到Delta,COVID-19病毒變身全解析 https://bit.ly/2UsxWeK
/知識文
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 https://bit.ly/3wwFbQg
COVID-19痊癒者身上藏有解藥「單株抗體」?混合用、早點用才有效 https://bit.ly/3r10F6y
/Podcast
抗疫的另一場戰:謠言後面的劇本、對抗謠言的工具、該如何不被騙? https://bit.ly/3eZg6YD
🧡【關鍵政策與事件】
台灣社區流行傳播大解盲:哪些是超級傳播事件?三級警戒政策夠即時嗎?全民防疫效果如何? https://bit.ly/2Uh9kp6
被冷藏的疫情熱區──揭開北農群聚風暴,大到追不了的隱形傳播鏈 https://bit.ly/2UGtj0q
科學防疫的缺口──快篩試劑未列入物資整備、社區感染演練也遭否決,為什麼? https://bit.ly/3wt5Iya
我好像一個犯人──從移工禁足令、違法切結書看疫情加重的歧視爭議 https://bit.ly/3vRIDV3
斷鏈的防疫線──確診者家人、醫護接觸者自力救濟下的防疫滑坡效應 https://bit.ly/3vhVe4l
💛【SOS訊號,收到請回答】
[圖文故事] 美麗華罷工,一場疫情三級警戒下看不見的耐力賽 https://bit.ly/2TUSyfM
失業流離的疫情長浪來襲,如何拉住無家者和弱勢居住族群? https://bit.ly/2TRCcod
通訊心理諮商開放緩不濟急──大疫當頭,上萬名個案誰來承接? https://bit.ly/3e7SYGa
防疫與家庭照顧壓力的歪斜天平──醫療降載下「非急迫」病家的身影 https://bit.ly/3xtV7nv
「很多家庭快撐不住了!」社區據點因疫情關閉,失智者照顧雪上加霜 https://bit.ly/3xymnBm
不送,就沒人知道他們的苦──三級警戒下,送餐給弱勢家戶有多難? https://bit.ly/2Vok3OW
求救訊號被凍結的照顧者,何以走向10年不斷的長照弒親悲劇 https://bit.ly/3xdZqTI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長期照顧者的獨白 https://bit.ly/2Us5uJC
/Podcast
走進兒童專線裡的世界,聽見疫情下的家庭地雷 https://bit.ly/3vBsrqK
💚【待在家大挑戰】
數位落差,不只是硬體落差──看見疫情下的教育不平等 https://bit.ly/3k7nSSZ
[圖文故事] 暫放在雲端的畢典紀念 https://bit.ly/2UG9oPe
[圖文故事] 我們在雲上教與學 https://bit.ly/3k8SXG8
在家防疫懶人包|移動受限的期間,你該學會的事 https://bit.ly/3pgnr9v
/評論
疫情下的家事勞動與女性蒼白 https://bit.ly/3e6XdCb
/Podcast
封城一年半後,我變成烘焙跟泡菜大師,度過疑似確診和憂鬱的難關 https://bit.ly/3ukDP9V
一封來自視障者的信,給疫情下的我們:「如果你也感覺被遺忘,要記得你不是孤單一人。」 https://bit.ly/3ivH6kD
孩子停課我該怎麼辦?一位家長的兩年經驗談:https://bit.ly/3ykNRv1
💙【我們也會怕,只是沒有時間】
送行者的防疫告白──我們維護確診死者最後尊嚴,卻深陷感染風險 https://bit.ly/36xcyHM
疫情死亡前線──從檢警到法醫,如何安全相驗遺體、傾聽亡者之聲?https://bit.ly/3rayB0v
停止校正回歸、以快篩減輕採檢量能後,確診通報塞車問題解決了嗎?https://bit.ly/2UACGPo
COVID-19風暴的醫療倫理撞擊:「沒有呼吸器、也沒病房了,你去問問病人要不要簽DNR?」https://bit.ly/3yWV8l0
【投書】面對COVID-19疫情的醫療倫理衝擊,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https://bit.ly/3AQVnio
/Podcast
防護衣下的消防生活:從SARS到COVID-19,我們學會什麼? https://bit.ly/3yxK6l8
💜【疫苗、EUA與信任之戰】
COVID-19國產疫苗信任危機走火關鍵──比臨床試驗更需要「解盲」的決策過程 https://bit.ly/3uZtFMk
疫苗解盲幕後——緊急授權標準最後一刻出爐,高端二期成功、聯亞月底揭曉,但得和AZ做療效PK https://bit.ly/3wDrz5w
獨家披露合約內容——國產疫苗二期期中報告出爐後兩大難題:專家委員利益衝突爭議、交貨期程排到年底 https://bit.ly/3AVccZq
敗部區疫苗的逆襲──從賽諾菲到國光,傳統疫苗大廠為何栽跟斗?有復活機會嗎?https://bit.ly/3xMyg6V
/評論
疫苗怎麼排序才符全體利益?英美不只機制透明,還要提出證據取信於民 https://bit.ly/3wzxubZ
疑似疫苗不良反應死亡案件,政府應全面解剖鑑定、即時公開 https://bit.ly/3wDr8Iq
民眾因黨派立場影響疫苗廠牌偏好,不利於科學防疫 https://bit.ly/3yMO9KC
/知識文
真的假的?中央可統籌分配疫苗,法源來自《COVID-19特別條例》?https://bit.ly/3wtmpcg
🤎【國際他山之石】
德國翻轉第三波疫情的解封歷程:打疫苗、升高防疫決策層級、每週免費快篩 https://bit.ly/3AWciQI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 https://bit.ly/3i3Mlrv
當學生消失不見、心理健康惡化,英國如何因應疫情對教育的長期衝擊 https://bit.ly/3k8HBBW
/評論
紓困4.0薪資補貼不足,應提高維持雇用的誘因與彈性 https://bit.ly/3r29PQ9
小國如何打COVID-19生技「世界盃」?從新加坡中和血清抗體試劑代表作說起:https://bit.ly/3k56oXl
🖤【從觀景窗見證新日常】
致我們還能這般生活的日常系列──台灣社區疫爆35天 https://bit.ly/36zb4g4
曹雨昕/三級警戒下的花蓮:海風靜日 https://bit.ly/3wAU6IO
高仲明/我在台灣的隔離記事 https://bit.ly/3r1vCaJ
陳文宏/疫情邊緣 https://bit.ly/36wuEtq
森爸/正常2.0 https://bit.ly/3rb9ECg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滑坡效應」的推薦目錄: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抒發]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滑坡效應- 看板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上帝愛同志- 滑坡效應與骨牌效應...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滑坡效應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滑坡效應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滑坡效應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滑坡效應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心得] 滑坡效應- Baseball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滑坡效應 在 讀者投稿:安樂死合法化之後的滑坡效應~以歐、美為鑑 的評價
滑坡效應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報導者與你聊新聞】台灣防疫戰——疫情失控關鍵和防堵之道
社區感染警報響起,短短不到兩週全台本土確診破5千例,醫療量能緊張,外島連江縣亦出現確診……台灣疫情為何一夕變色?數字變動之間透露過去未察漏洞與未來可能危機,眼下如何守住醫院、守住社區?當教育體系「停課不停學」,教師該如何確保一個孩子都不能少?
疫情發生以來,《報導者》一直在第一線守望,除了每日即時報導,也不忘挖掘問題核心,借鏡國際、致力於前瞻分析,今天下午2:00~3:00,#報導者 總主筆、資深醫藥記者楊惠君將在 #中廣「 夏韻芬的理財生活通」節目,與大家分享這些時日,對於台灣疫情變化的第一手觀察,以及訪談眾多專家後的關鍵解析。
#延伸閱讀
【科學防疫的缺口──快篩試劑未列入物資整備、社區感染演練也遭否決,為什麼?】https://bit.ly/3wt5Iya
【斷鏈的防疫線──確診者家人、醫護接觸者自力救濟下的防疫滑坡效應】https://bit.ly/3vhVe4l
【疫情下的數據眉角:校正回歸、確診數、篩檢陽性率……我們到底該如何解讀?】https://bit.ly/3wwFbQg
【#可線上收聽】
中廣線上聽APP:http://hyperurl.co/b7cw6g
【全台各地電台頻道請鎖定】
FM 103.3 台北、新北、基隆、桃園、高雄、屏東、玉里、澎湖
FM 102.9 新竹、苗栗
FM 102.1 台中、南投、彰化、台東、花蓮、宜蘭
FM 103.1 嘉義、雲林、台南
FM 107.3 埔里
FM 96.3 金門
滑坡效應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視訊演戲、浴室芭蕾……原來全員待在家還能這樣拍節目?】
保持社交距離、減少移動、不准內用,15日雙北、19日全國提升第三級警戒以來,為了對抗病毒傳染,政府提出相應的防疫指引與封閉措施,各行各業多少都被影響,有的人暫時停業、有的人在家工作,人們也開始利用網路、視訊維持社交。
在此情形下,勞力密集的影視產業如何持續創造?作者陳斌全觀察英國BBC過去一年的節目製作,發現影視工作者在限制下反而創意爆棚,長出各種影像實驗:
例如,來自英國、紐西蘭、南非、美國、香港等國家地區的27位舞者在遠距視訊指導下、用自己的手機拍攝舞姿,剪輯成一支浴室天鵝湖。
又或者寫實心理劇集《Unprecedented》裡,用「視訊」反映疫情禁令下的家暴、無家者等社會現象,與人們心理樣貌變化……
#疫情報導
【斷鏈的防疫線──確診者家人、醫護接觸者自力救濟下的防疫滑坡效應】https://bit.ly/3vhVe4l
【守住醫院、才能守住更多人:雙北疫情外溢全台,社區聯防如何儘速補位】https://bit.ly/3uZVaWG
#stayhome #lockdown #疫情 #BBC #影像實驗 #電視節目 #報導者
滑坡效應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校正回歸 #篩檢量能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00「簡訊設計的 YouTube 片頭製作」廣告段落
01:46 為什麼要做校正回歸?
03:17 這樣做合理嗎?
04:59 其他國家都怎麼處理?
06:21 超前部署其實還有漏洞?
07:39 篩檢量能不夠怎麼辦?
08:55 我們的觀點
10:33 提問
10:57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2SwgO6K
→採檢通報塞車害「校正回歸」 陳時中:沒疏漏!將簡化流程:https://bit.ly/3oZhrSu
→疫情週報:台灣疫情數據儀表板,與政府尚未公布的數據資料:https://bit.ly/2SC0m4M
→校正回歸日期算法曝光 陳時中:顯露疫情真實性:https://bit.ly/3usUND5
→疫情監測的原理與判讀(5月24日) -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ttps://bit.ly/3yLQvKf
→病例校正回歸非台灣獨有 何美鄉:各國多少都有:https://bit.ly/2RLIVPs
→「校正回歸」是台灣首創嗎?國外如何處理時間差的數據問題:https://bit.ly/3i18yWT
→Coronavirus: Why is there a test results backlog?:https://bbc.in/3vuBv1n
→科學防疫的缺口──快篩試劑未列入物資整備、社區感染演練也遭否決,為什麼?:https://bit.ly/2QYcsEW
→侯友宜談校正回歸:篩檢塞車最多差6天 應組國家隊補漏洞:https://bit.ly/3vv7LkV
【 延伸閱讀 】
→斷鏈的防疫線──確診者家人、醫護接觸者自力救濟下的防疫滑坡效應:https://bit.ly/3id2X07
→守住醫院、才能守住更多人:雙北疫情外溢全台,社區聯防如何儘速補位:https://bit.ly/3wIsCkX
→台灣疫情延燒,民眾如何因應?關鍵數據「檢驗陽性率」代表什麼? - 鳴人堂:https://bit.ly/2R0z1ch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Q2Si9XNa1k/hqdefault.jpg)
滑坡效應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麻煩不煩」第11集重磅邀請醫師界資深rocker、全民金頭腦冠軍、書田診所精神科大頭目、第一位精神科醫學界公開挺大麻的資深醫師 - 孔繁錦醫師來到節目中。
我們在第9集節目中,跟發起「百位醫師挺大麻」連署的新科醫師賴醫師(Dr. KIANG)聊過關於西醫界對於大麻的看法。而孔醫師在醫界打滾數十年,因一名病患問自己「有沒有聽過CBD?」而腦洞大開,開始認識並研究這株神奇的植物。我們今天就來聽聽這位資深醫師,為何要力戰群雄、公開站出來挺醫療用大麻,並從精神醫學的角度,看大麻二酚(CBD)和醫療用大麻合法化這件事。
「大麻煩不煩」EP11 重點,五件事:
1)「大麻在台灣,還是超級違法!超級違法!超級違法!」講三遍知道什麼意思了吼!
2) 請醫師開處方籤是病人的權利
3) 「醫療用大麻合法化」35歲以下的醫師九成以上支持?
4) 抽大麻真的會讓你腦袋壞掉?
5) 420遊行相關資訊我們會在鬼島臉書公布歐~敬請期待
段落摘要:
00:42 有病要去看醫生啦!
01:40 大來賓:書田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 - 孔繁錦
03:10 TED演講:一個癌末病患讓老醫師對大麻改觀,搖身成為鼓吹者
04:00 因病患而讓自己大開眼界
05:30 衛福部怎麼看CBD(大麻二酚)
06:08 願意開處方籤的寥寥無幾?
06:37 藝人Makio進口CBD保養品事件
07:02 處方籤是病人的權利
08:00 CBD申請進口、或隨交通工具攜帶回國
08:20 第一位精神科醫學界站出來挺大麻的資深醫師
09:16 意外獲得全家認同的議題
10:12 世代議題:35歲以下的醫師九成以上支持?
10:40 反對的理由?
11:35 膝反射式的反毒教育
12:46 滑坡效應:雪球越滾越大?
13:42 大麻為何被列為二級毒品?
15:26 抽大麻真的會讓你腦袋壞掉?
16:37 吸食大麻引發憂鬱症?
19:33 大麻該被降級?
21:08 用醫療包裝的戒癮治療
23:06 合法化後,中西醫搶著開藥?
23:55 漢麻考察團
24:22 合法化後的贏家 vs 輸家
24:55 大麻話題如何引爆醫界討論
26:36 種漢麻不要重工業
27:15 鄧惠文醫師怎麼看?
28:00 不是不了解,而是面子問題
29:08 政黨轉型的特效藥?
30:35 禁令解除,世界在變,台灣也該跟上了
31:35 同婚是個好例子
32:38 420大麻遊行,敬請期待!
還有,身心健康很重要,大家不要對於看身心科這件事情有障礙。最重要的是不要自己當醫生,想說弄個CBD或大麻來治療自己,這樣跟喝符水治武漢肺炎哪裡不一樣啦!有病要看醫生ok?!(武漢肺炎醫護人員站在第一線很辛苦,大家要愛他們、尊重他們好嗎)
---
節目聲明:大麻雖有神奇療效,過度使用還是會讓你腦袋壞掉。
---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出品
嘖嘖集資: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ghostislandme?r=99798cd2c6
#大麻煩不煩 #podcast #醫用大麻
主持 - 李菁琪律師 (有麻煩 Better Call Zoe)
製作人 - 凱西 Cathy Hsu + 湯瑪仕 Thomas Lee
剪接混音 - 湯瑪仕 Thomas Lee
聽眾信箱:web@ghostisland.media
MB01MEUVF3MFQP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UvxzNr9Fuo/hqdefault.jpg)
滑坡效應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66.質疑安樂死的論據:滑坡效應的危機
有一點很奇怪,經過醫療訓練的醫務人員,特別擔任善終關懷的醫務人員,竟然大部份不支持安樂死的,這點藉得我們思考。
主要質疑安樂死的論點如下:
a. 宗教立場:生命是神所賜予的,人不能自決其生與死
b. 利益陰謀論
c. 滑坡問題:一般人求生意志是須被鼓勵的。立法後,容易摧毀病人的求生意志,促使他們放棄生存輕易要求結束生命。
d. 義務論的生命觀(生命並非享樂的工具)
e. 適切的紓緩冶療可以控制大部份病人的症狀,要求安樂死的病人往往改善痛苦的症狀而,求死的心情會有所改變。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謝建泉(前腫瘤科臨床顧問醫生、生死教育學會創會會長)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dX36xbufFg/hqdefault.jpg)
滑坡效應 在 上帝愛同志- 滑坡效應與骨牌效應...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滑坡效應 與骨牌效應. 在公眾討論上,參與者都要符合一些程序的要求,論據在邏輯關係和證據上都要達到一定的要求。「滑坡效應」的說法在邏輯上並沒有必然的關係。 ... <看更多>
滑坡效應 在 滑坡效應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滑坡 謬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是一種非形式謬誤,使用連串的因果推論,卻誇大了每個環節的因果強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結論,因為事實不一定 ... ... <看更多>
滑坡效應 在 [抒發]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滑坡效應- 看板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你會不會覺得
這世上的事情 總是一連串的"滑坡效應"
(備註: 滑坡效應: 凡事有了開頭 就會像邊坡的滑坡一樣,漸漸地 整個坍下來)
當你有了自制 那誘惑就像超過你的自制力
滑坡效應似地纏著你
當你有了滿足 那誘惑就像超過你的滿足程度
滑坡效應似地繼續撩撥你
我常覺得
我的生活很美好
但周遭的人事物 就會像更美好的境界一樣
嘲笑著我
哀
一切都是滑坡效應阿
--
對我來講,很努力是沒多大用的
A塊補B塊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6.87.7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nTalk/M.1608367996.A.93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