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追上之前——媒體作為賦權與集體創傷療癒的一種路徑 (下)】
作為一個倡議組織,我們還是想要利用一點時間,跟大家推薦我們友台的工作,像是每天來點布農語,用插畫的方式影響了很多人去關注布農文化與其他議題,也有親愛的漢人在做podcast,講話很尖很利不過聽說是聽過一次就會愛上的那種,IG上也有很多原住民族議題與一些影像評論,很推薦大家去看看。資訊爆炸的現時,比起如何去說,我們更在意這些微弱的聲道是否被聆聽,我們或許很渺小,但我們的渺小很重要。這也是一種療癒的過程,原來我們都有一樣的傷口,原來我們的部落都面對相似的問題,原來身為原住民就是一種戰鬥,反壓迫是一趟未完的旅程,是在制度尚未追上之前,先看見正義的旅程。
我不知道在場有多少大學生或高中生,我想要分享我自己的故事,高三的時候我在無名小站分享某次旅程(到底多老這個小編),有個陌生人跑來留言好好喔,可以加分又跑出去玩,我當然是忍不住要回應他,然後那個晚上以及之後的許多個晚上,我都很清晰的記得,為了回應國家政策壓迫跟歷史脈絡,我做的許多功課,但那個晚上的陌生人對我造成的無以名狀的穿透傷,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個感覺。這也是我想跟在座的學生們說的,記得你的憤怒,記得你的哀傷,記得這些疑惑跟不解,然後投入到你的戰鬥,不論誰開啟了戰場,你要找到夥伴,你要記得,即使帶著傷痕,你終究會生還。
Buan月亮說話也在試著去記得,去年底整理了2020年台灣年度歧視清單,每年原住民族日也會紀念那些未被關注的議題與觀點,大家知道今年原住民族日在哪裡辦紀念特展嗎?在國父紀念館。你們能聽出其中的諷刺嗎,在尚未解殖的中華民國國父紀念館裡,紀念被殖民的原住民族,在我們看來毋寧只是一種紀念的收編。而在一個紀念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節日裡,文化部長的致詞是「原住民族文化是定義台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不談正名運動與統治正當性,只談原住民族文化是定義台灣文化的一環,是一種「貢獻」,而不是先談尊重與理解,那種文化置於主體性之前的說詞,也讓我們更加警覺,必須去堤防偽善的這個時代。
但當然,最後想留給大家的只是很簡單的幾個原則,比如從原住民族集體權中理解到,其實部落與部落之間並不能被統整為同一個「民族」,原住民族是一個原運催生的集體政治認同,也就是說最終我們還是要去理解部落主權如何實踐,不只是原住民族集體權的討論。其二,是回應剛剛說過的,投入文化敏感度的媒體識讀工作,要請大家跟我們一起去看見族群差異,在各位面對不同層次的決策與選擇時,能夠去思考公共領域如何落實族群平等的政策,比如我們倡議身分證件單列族名是落實人格權且避免漢字誤譯的訴求,也比如我們倡議的學術界需要重新反省與檢討將原住民族天分當成立論的這些論文,這些看起來隱微卻影響巨大的地方,希望大家一起來關注。第三,與我們一起走完還我土地運動的路程,持續去看見土地正義的討論,實踐層面或許仍要由部落跟國家協商,但是光是推動更多人去支持部落主體性的討論,去看見為什麼東海岸的部落要反對某些開發、去聆聽他們,這些都可以支持我們更理解彼此所在意的,關於如何生存、如何和解的討論。
開頭還記得我跟大家問候的那一句Mihumisang,有人或許知道輕鬆來講是好好呼吸的意思,過去布農人生活領域遼闊,所以對久違的朋友親人,會用這一句希望對方好好活著好好呼吸,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一句其實是長輩對晚輩很親密的、嚴謹的一種叮嚀,即使我們在不同的獵場繼續打拼,你也要好好活著,好好照顧自己。這也是我們想送給大家的祝福,希望大家帶著這份祝福,我們一起打拼族群共好的土地。感謝大家,Uninang Mihumisang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erry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吳鳳(1699年2月17日-1769年9月9日),字元輝,清朝福建省平和縣人,任臺灣清治時期之嘉義通事。 因日治時期與臺灣戰後時期,皆曾在台灣的小學課本裡描述其「為革除原住民出草的習俗而捨生取義」。嘉義現存有吳鳳廟,奉吳鳳公為神祇。 關於吳鳳「犧牲自己以革除原住民出草習俗」的故事,最早可查到清朝...
「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的推薦目錄:
- 關於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問卦] 原住民被歧視台灣人好像無所謂?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2021都要過完了,為何原住民一直遇到被歧視的問題? 的評價
- 關於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白浪部落客- 【我是漢人?還是原住民?】 嵩丞‧那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來說說「不要漢化的原住民」Youtuber種族歧視事件 的評價
- 關於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原住民加分制度才是造成歧視的主因-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尚未追上之前——媒體作為賦權與集體創傷療癒的一種路徑 (上)】
首先要感謝社會科學實踐種子論壇的邀請,很開心也很興奮可以在眾多推動各項權益實踐與媒體識讀的場合裡,用自己的方式說出自己的觀點,少不了自我介紹一下:
Uninang Mihumisang ! Inak ngan hai tupaun-tu Talum.
我是來自Buan月亮說話的Talum,故鄉高雄桃源部落的Bunun。
Buan月亮說話是一個很年輕的自媒體,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我們跟很多朋友一起關注跟批判了很多層面的議題,稍微舉幾個例子,比如獵槍與狩獵涉及法律規範與傳統文化衝突的問題,去年金鐘獎主流媒體下標達悟族露屁股蛋的文化素養議題,身分證件單列族語名的訴求,也談加分政策,也談部落長照健康議題,也從布農文化出發,與現代社會進行觀點的交流。我們一直在做原住民族議題的批判,很多時候會被看成是比較基進的,在台灣社會裡也並沒有那麼討好,尤其挑戰主流媒體與社會主流觀點的這些事件,對我們來說反映出的是一個主要問題,原住民族在這塊土地上,它是不是可以,有一天變得不那麼理所當然?不會因為漢人社會如何原住民族就應該要如何的那種理所當然?反過來說我們一直在澄清的,也是某種程度上避免這種物化跟異化的過程——最近這幾年原住民族文化看起來好像更多人重視了,可是在文化之下的基礎——土地跟權利是否回復了、是否願意在這個基礎上去開啟更艱難的討論,這才是我們認為必須不斷提醒大家直面歷史傷痕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這樣的場合也很誠懇地邀請大家一起投入到原住民族文化敏感度的媒體識讀工作,我想再舉一個例子,我們前些日子開啟了一個專題調查,以關鍵字原住民/天分/天賦/樂天...來看,2000年以來有許多論文,期刊論文到學位論文,領域涵蓋音樂、運動、教育、法律及文學,都以類似的論調指出,原住民族因為樂天或者因為天性/天分如何而用來支持自己的研究——這是一個令人痛心的調查結果,原住民族各族群各部落族人的差異,在學術的殿堂上,尤其是以社會科學為基礎的這些研究中,被誤用誤讀、被省略的這些善意種族歧視,很有可能在未來的十幾年內,繼續產出對原住民族觀點不利的學術成果。如果大家有印象,從2018國小翰林課本宣稱「原住民族的大自然概念大同小異」,到最近有教材稱原住民為山胞,其實大家應該會看到台灣社會,從媒體到教育、從嚴肅的學術殿堂到日常的刻板印象言論,對原住民族的身心都造成許多的傷害,遑論在歷史中消滅與剝奪原住民族文化與語言的政策結構傷害。
而這些難題,每一項都無法用幾天幾個月的時間輕易扭轉。Buan月亮說話做的事情很渺小,希望提供給那些受到歧視或者想要消解歧視的朋友,一個立場清晰的平台與空間,提供一些知識與思辨的資源,也提供一些思考的方法;比如對於加分政策的質疑,我們可以從替代路徑的思考,告訴他們原住民族過去承擔被殖民的血淚都是一種已經被替代的風險,我們在這個島嶼活下來的人,都一樣承擔著過去族群衝突的血淚,而加分政策可能是一種解決的方式,我們可以去討論如何修正政策,而非指責同樣被政策壓迫的原住民族人。
因此我們仍然在做的事情,與過去三十年原運前輩做的事情一樣,透過一種自我賦權的過程,去爭取權益,也試圖去藉由批判與反省,讓原住民族集體的創傷有彼此療癒的機會。今天來自阿美族的心的工寮也在這裡,我想推薦大家也去關注他們的工作,在這塊土地上,有很多像他們一樣的團隊,願意在部落去打開族語與文化學習的管道,能夠在部落裡有機會學習文化知識是一件非常可貴的事情,尤其在現在多數原住民族青年都在都市討生活,部落若能獲得大家的支持,就能繼續長出自己的樣子。
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上週看完《斯卡羅》後,是否覺得族群好多好複雜呢?
今天就讓故事來簡單介紹,生活在這塊大清官方所稱的「化外之地」—瑯嶠,有哪些人吧!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先知道瑯嶠在哪裡。瑯嶠是恆春的舊稱,所以指的就是今日恆春的這一帶。
由於恆春半島的地理位置,是早期人們通往後山必經的交通要道上,因此有著多樣的族群們在此生活及交流。
1⃣原住民族
居住在此的原住民族,有部分原本是屬於臺東卑南族系統的族人,沿著東海岸移居到瑯嶠,被當地人稱為斯卡羅人。
在那之後,斯卡羅的四大頭目家族,分領瑯嶠的住民,其中包括阿美族、排灣族、馬卡道族,也包括後來移墾的閩、客漢人。
其中,又以豬勞束社大頭目garuljigulje家的勢力最大,即後來代表談判的卓杞篤,被稱為「大股頭人」。
2⃣福佬人
福佬人,是移墾至臺灣的閩南裔漢人,原先居住在中國南方一帶。
比起其他族群,福佬人較早來到臺灣, 因此他們不只是分布在瑯嶠一帶的平原而已,臺灣其他地區也有他們的身影。也因為擁有時間優勢,所以他們掌握了相對多的資源。
瑯嶠的柴城最早可以追溯到明鄭時期,是士兵屯墾的重地之一。清代以後,柴城一直是福佬人的主要居地,也形成了龐大的勢力。
3⃣客家人
客家人移墾至瑯嶠的時間已經比較晚了,因此海岸的平原地區幾乎都為福佬人所開墾,他們只得往靠近原住民地區的山腳地帶發展。
雖然起初客家人和原住民有不少衝突對立,但後來兩個族群似乎達成共識,開始有通婚、租地、交換資源的關係。
瑯嶠的客家人大多居住在保力一帶,但為了要養活大家,頭人林阿九便向原住民租用了統領埔的土地。
4⃣土生仔
土生仔,字面上是指的是在臺灣土生土長的人,實際上則是用來稱呼漢人與原住民通婚後生下的混血兒。
以劇中的水仔、蝶妹、阿杰為例,他們都有一半的漢人血統、一半的原住民血統,因此被泛稱「土生仔」。
在瑯嶠這個充滿多元族群的地區,土生仔的身分與認同便更為複雜,遭受歧視的同時,卻又是各族群溝通的橋樑。
📺深度解讀!「斯卡羅」背後的那些故事
看完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想要更認識這段臺灣歷史?想要理解歷史上各族群在事件中如何互動,並在國際關係中彼此角力?想要知道劇情與史實有哪些差異?
這個星期日晚上九點,故事 StoryStudio 邀請了三位鑽研臺灣史的年輕學者,從他們各自專業的角度,與我們一起解析「斯卡羅」背後的故事:府城、瑯嶠、番界、羅妹號,到所有你想知道關於十九世紀臺灣的一切。
▶時間
8 月 22 日星期日 21:00
▶來賓
陳冠妃(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蘇峯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
賴英泰(政大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主持
涂豐恩(故事StoryStudio執行長)
▶Zoom報名連結(按:報名人數已經遠遠超過zoom可容納人數,建議大家從臉書觀看直播)
https://bit.ly/3B2PA8z
#斯卡羅 #瑯嶠 #瑯嶠十八社 #屏東 #恆春 #卑南族 #排灣族 #原住民 #戲劇 #羅妹號事件 #李仙得 #必麒麟 #蝶妹 #魁儡花 #陳耀昌 #曹瑞原
感謝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提供劇照
本文主要參考高加馨,〈面對歷史在地發聲—牡丹社事件對牡丹社群之影響〉之第二章第二節「族群關係」。
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吳鳳(1699年2月17日-1769年9月9日),字元輝,清朝福建省平和縣人,任臺灣清治時期之嘉義通事。
因日治時期與臺灣戰後時期,皆曾在台灣的小學課本裡描述其「為革除原住民出草的習俗而捨生取義」。嘉義現存有吳鳳廟,奉吳鳳公為神祇。
關於吳鳳「犧牲自己以革除原住民出草習俗」的故事,最早可查到清朝有文獻記載類似故事,之後由日本政府開始做為安撫原住民、教化漢人百姓的工具,由官方高調歌功頌德,拍攝歌舞劇、電影,宣傳原住民文化屬於「野蠻落後」,應該被「教化」與「開化」;而吳鳳則被描繪為「寬大」、「仁慈」,以自我犧牲弭平紛爭的「義士」,為其治理政績背書而廣為老一輩人所知。
到了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的時代,不僅直接翻譯並延用日本人的著作,繼續發揮其政治宣傳效益,吳鳳的故事更加被渲染炒作,在嘉義縣中埔鄉有了吳鳳廟、吳鳳紀念園,甚至阿里山鄉的前身也叫做吳鳳鄉,今日也有以吳鳳為名的技術學院等等。透過教育宣傳,文學渲染,電影戲劇等等的影響,這些「感念吳鳳」的舉動使漢人角度的吳鳳故事漸漸成為了一個「史實」。
不過比對鄒族口傳歷史、傳統文化則有許多疑點,偏離事實、歧視原住民,並造成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而備受批判。在原住民團體的一再抗議下,1989年教育部正式將此故事從教科書刪除。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B3%E9%B3%B3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QhuleHvqtuN_LDwq99EnA/join
感謝各位衣食父母的支持與努力
Licenc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any of your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 your video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Song: DayFox - Riding The Wave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g4_XaC8IJsg
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消弭族群歧視 深耕教育基層》
~高金素梅2019.05.22
最近一支名為「當代原住民與漢人的矛盾」的網紅影片在網路流傳,再次挑起了對原住民的歧視性言論。這些別有用心的中傷,對台灣原住民族是非常不公正的指控。像「考試加分」的議題,原住民和漢人一樣有錄取名額的限制,原住民的分數並不會影響漢人考試錄取的總額。教育部應加強原住民學生在大學的母語教育使命感,以便學成之後,深耕原住民基層教育。
高金素梅 LINE:https://line.me/R/ti/p/%40fti2762z
高金素梅 IG:https://www.instagram.com/giwasali/?hl=zh-tw
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堅持不改是怎樣啦 #難道有什麼苦衷?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8 【 原住民加分怎麼加? 】
01:37 【 反對原住民加分的理由 】
02:12 【 政府設置原住民加分政策的理由 】
03:18 【 原住民與漢人的歷史糾葛 】
05:12 【 原住民文化的困境 】
06:12 【原住民加分政策的邏輯 】
06:58 【 我們的觀點 】
08:45 提問TIME
09:25 七七小教室——Sbalay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夯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108學年度大學校院設立原住民專班:https://bit.ly/2ZeW9D6
→ 靠北工程師77449:https://bit.ly/2tPKtrK
→ [討論]淺談原住民加分:https://bit.ly/2UFBucO
→ 原住民升學優惠的歷史制度:https://bit.ly/2VJOoCN
→ 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辦法規定為何?:https://bit.ly/2X4yIv2
→ 我國原住民升學優待措施的歷史評析:https://bit.ly/2vfy8OF
→ 為什麼原住民考試可以加分?覺得不公平?先帶你還原歷史:https://bit.ly/2MafsX0
→ LIMA幫幫忙 第八集 [別再誤會加分了?!] part1:https://bit.ly/2XcImeo
→ LIMA幫幫忙 第八集 [別再誤會加分了?!] part2:https://bit.ly/2V1O2ue
→ 郭百年事件:https://bit.ly/2ZggAPV
【 延伸閱讀 】
→ 原轉.Sbalay!:https://bit.ly/2v6sga2
→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https://bit.ly/2KHDgWl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2021都要過完了,為何原住民一直遇到被歧視的問題? 的推薦與評價
歧視 原住民族事件至今仍持續發生,從校園、職場、媒體到日常生活,族人都會遭遇被 歧視 的情況,而這些問題也往往在被認為理所當然的狀態下所發生, ... ... <看更多>
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白浪部落客- 【我是漢人?還是原住民?】 嵩丞‧那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而在漢人的世界生活,卻又時常聽到歧視原住民的話語「番仔」這個詞,甚至常常從我好 ... 尊重不只是漢人對原住民,原住民對漢人也是一樣,大家一同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 ... ... <看更多>
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 在 [問卦] 原住民被歧視台灣人好像無所謂?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