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裡的歧視鏈
秋節連假期間看了兩部商業大片。《沙丘》完全不讓等候多年的影迷失望,黃沙滾滾的浩蕩沙漠下潛伏的巨型沙蟲,與夢境、預言、背叛和勾心鬥角的政治鬥爭交織出一幅未來異世界,導演刻意壓低觀眾習以為常的科幻元素,以沉重的配樂鋪陳,一上映便注定成為史詩級鉅作。《尚氣與十環傳奇》承襲並銜接過去十年漫威築起的宇宙觀,為下一個十年盛世開拓新局,卻大異於「復仇者聯盟」中飛天遁地、忽大忽小的超能力,以東方拳拳到肉的武術打出另一番天地,上映後在美國蟬連三周票房冠軍,一掃未上映前選角問題的紛擾,跌破眾人眼鏡。
《沙丘》的導演丹尼.維勒納夫過去曾拍過多部叫好、但不太叫座的電影,如《異星入境》《銀翼殺手2049》,這部改編自經典科幻小說的電影,由於故事隱澀、上場人物眾多,過去曾毀在大導大衛.林區手中(我於Netflix重看了一遍《沙丘魔堡》,的確慘不忍睹),此時改編上映的只是上半部,華納公司將視賣座成績決定是否繼續投資,讓身負商業與藝術片重任的導演忍不住批評部部大賣的漫威電影:「我們實在看太多了,那就是一部部複製貼上的作品,這種類型的電影已經把我們的感官變成了喪屍般麻痺」。雖然是有感而發,但也不是無的放矢,因為《華爾街之狼》的名導馬丁.史柯西斯的批判更是猛烈:「漫威那樣根本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在做主題樂園!」
作為一個單純的電影喜好者,藝術片有值得沉浸的深思課題和美感,而商業片也有其不可忽略的感官刺激,兩者大抵都實踐了第八藝術的價值,卻無從化解彼此間競相討拍和相互鄙視的心結。不過我並不是想討論電影,而是威士忌產業同樣出現類似的情結,而且從消費端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不知酒友們是否注意到,威士忌的飲者或多或少存在某種「歧視鏈」:喜好單一桶的所謂「老饕」們,對於遍地都是的單一麥芽威士忌有點不屑一顧,而獨鍾單一麥芽威士忌的資深酒友,又瞧不上眼調和式威士忌。這種微妙的心理雖然不很明顯,卻潛藏、刻印在心中,並影響著我們選酒、喝酒的興致。
先幫酒友們複習一下。蘇格蘭威士忌法規中,所有的威士忌只分成五大類,分別為單一麥芽、調和麥芽、單一穀物、調和穀物,以及調和式威士忌。儘管有人倡議,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針對單一桶做出規範,也就是說,這個名詞純粹只是行銷話術,酒廠、酒商不需要提出任何證明,都可以宣稱某一款酒是來自同一個橡木桶,且無論這桶酒在裝瓶前是否歷經換桶、過桶或併桶。至於單一麥芽威士忌,則必須倚靠技藝嫻熟的調酒師,把數十到數百個橡木桶的酒液調和成消費者喜好,又不脫酒廠風格的口味,其中蘊含的工藝技術與調和式威士忌相似,只不過後者的原酒不是出自同一間酒廠,或者包含了穀物威士忌。
台灣是個既成熟又奇特的市場,多年來進口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總量一直排名全球第三或第四,但若把調和式威士忌的進口量計算進去,卻擠不進前十名,顯然台灣的消費者十分固執且偏執。不過這種情形在近兩年逐漸翻轉,根據「國際葡萄酒暨烈酒研究」(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s Research, IWSR)的統計,在2019年中,調和式威士忌的進口量一舉超越單一麥芽威士忌達30萬箱(9公升/箱)之多,2020年的資料尚未公布,但猜想趨勢不變。
我長期生活在厚厚的同溫層裡,所以無法真切了解實際生活現狀。我的好朋友告訴我,當他評估進口的酒款時發現,即使價位相同,40%的酒精濃度比43%更容易賣,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普羅大眾並不在意每一滴酒精的成本,稍微提高酒精度,反被認為刺激性較強,違反了順口易飲的原則而較不受歡迎。前陣子有個機會與酒商合作,推廣一款調和穀物威士忌,同樣也是40%,原本以為這種連我都非常陌生的酒款,市場接受度可能不高,不料品牌喜孜孜的告訴我舖貨創紀錄的快速,而且已經賣到缺貨,又再度讓我大吃一驚,原來就算是極度陌生,長期建立的品牌形象可輕易推動新品。這幾個例子,讓我逐漸從崩解的同溫層罅隙中窺見真實世界的面貌。
商業大片好拍嗎?雖然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不過現代觀眾胃口早被養大而十分挑剔,必須節奏明快、邏輯清楚、不落俗套、隨時迸出驚喜,就算看完戲後忘得精光,但至少在那兩小時內爽度爆表。同樣的,大賣的威士忌也得風味獨特、甜美討喜,順口不刺激之外,若加水加冰塊不致渙散,又能百搭東西方料理,才能讓人大口乾杯醺然陶醉。這樣的威士忌,是不是也不容易調製?
將單一桶、單一麥芽及調和式威士忌比擬為藝術片與商業片,確實有點不倫不類,但是從市場的角度看,倒也有些相似。當然,儘管兼容並蓄是種美德,也無法強迫個人喜好,百花齊放的酒款各取所需,「歧視鏈」應可休矣,《沙丘》導演不是也說:「當今依然有很多藝術價值高的商業大片,我不覺得一切有必要太悲觀看待。」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oki #disneyplus 🎥 漫威影集洛基第一集劇情解析/分析 🎥 TVA時間變異管理局中的電梯奇怪數字終於解答 🎥 TVA重新定義漫威電影宇宙中的多重宇宙以及時間軸的觀念 第一集故事直接發生在終局之戰電影他們回到2012年拿宇宙魔方失敗後,洛基使用宇宙魔方逃跑,被TVA(時間變異管理局...
漫 威 宇宙觀 在 A Day Magazine 時尚生活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聽到片長竟有 2 小時 36 分鐘,許多影迷都很期待,在底下留言表示:「看這部片前不能喝水,就算想尿尿也要憋著看完!」、「這麼多角色,內容肯定要多一點。」
漫 威 宇宙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漫威電影只是複製貼上,或許這類型的電影把觀眾都變成了殭屍。」——《#沙丘》導演丹尼維勒納夫
隨著《沙丘》於各地盛大上映,劇組團隊馬不停蹄地進行全球宣傳之際,導演丹尼維勒納夫接受外媒《El Mundo》採訪時,宣稱漫威電影只是複製貼上,此言論一出,就把漫威「主題樂園」式的論戰再度翻攪出來,成了今日影迷們最熱的議題之一。
丹尼維勒納夫是這樣說的:「也許問題在於,我們面對太多的漫威電影了,而這些漫威電影只是複製貼上,或許這類型的電影把觀眾都變成了殭屍。不過,現在的電影市場我們仍舊可以發現很多有價值的巨型高成本電影,我認為還不能悲觀。」
丹尼維勒納夫近年接連交出《雙面危敵》、《怒火邊界》、《異星入境》、《銀翼殺手2049》等口碑不俗的作品,除了在獎項上有所斬獲之外,製作成本更是一部比一部高昂。丹尼維勒納夫沉寂多年後的新片《沙丘》改編 1965 年由法蘭克赫伯特撰寫的同名經典科幻小說,此片由傳奇影業製作,更找來《一個巨星的誕生》編劇 Eric Roth 、《普羅米修斯》編劇 Jon Spaihts 共同撰寫劇本,由華納影業發行,斥資 1.65 億美金。
卡司方面,更有提摩西夏勒梅、辛蒂亞、蕾貝卡弗格森、奧斯卡伊薩克、喬許布洛林、傑森摩莫亞、史戴倫史柯斯嘉、戴夫巴蒂斯塔、哈維爾巴登、夏綠蒂蘭普琳和台灣男星張震等人。
《沙丘》扛著華納兄弟年度旗艦大作的招牌,卡司與製作團隊皆是一時之選,理所當然,資方並不希望賠本虧錢,也因此在科幻包裝下,充斥所謂的「市場商業」元素,而商業元素恰恰正是漫威系列作品所再三強調的,也令外界討論《沙丘》的藝術性,
然而,丹尼維勒納夫進一步提到:「想想看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商業電影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藝術觀點,因此也能具有政治意義。我從來不覺得擁有一筆龐大的預算時,對於我想做的事是某種損失或是障礙。然而,誰說高預算的電影不能同時具備藝術性?我認為像克里斯多福諾蘭、艾方索柯朗這樣的人就能夠做到。」
上一位抨擊漫威影業,並引發眾議的重量級大導,大概要回溯到 2019 年的馬丁史柯西斯。當時馬丁史柯西斯宣傳新片《愛爾蘭人》接受採訪時,將超級英雄電影比喻成一種「主題樂園」,更表示表示漫威電影宇宙的超級英雄電影「不是電影」,無法讓人們傳遞感情或是內心體驗。
當時這番言論也引起各界討論,有贊成當然也有反對,包含山繆傑克森等好萊塢影人出面回應,山繆傑克森當時在《綜藝報》表示:「電影就是電影。馬丁史柯西斯的電影也不見得每個人都喜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這番言論也無法阻止任何人繼續拍電影。」
此議題今年又因為丹尼維勒納夫的表態掀起論戰,丹尼維勒納夫也在另一個媒體《French outlet Premiere》表示:「如果我們談論的是漫威電影,問題在於,所有這些電影都是用同一個模具製作的,有些電影人或許可以加一些顏色變化,但他們都是從同一個工廠中被產製挑選的,這些電影是非常公式的。」
從票房來檢視,當代觀眾的確非常熱愛丹尼維勒納夫口中的「公式化」電影,漫威自從 2008 年推出《鋼鐵人》之後,便打造獨樹一格的宇宙觀,且深受觀眾好評迴響,目前全球影史票房前 10 名漫威就佔據了其中 3 名,包含第 2 名《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 27.97 億美金、第 5 名《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的 20.48 億美金、第 8 名《復仇者聯盟》的 15.18 億美金。傲視群雄的票房實力,使之成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片廠。
而今年推出的《黑寡婦》以及正在熱映中的《尚氣與十環傳奇》也都開出不錯票房,尤其《尚氣與十環傳奇》以 9467 萬美金的成績打破北美勞工節連假的開票紀錄,目前北美累積 1.52 億美金、全球則有 2.64 億美金的表現,在 COVID-19 疫情之下實屬不易。
至於憑藉《游牧人生》大放異彩的趙婷,執導的漫威作品《永恆族》更將接棒《尚氣與十環傳奇》,預計於今年 11 月上映。可以想見,只要觀眾對於漫威作品仍舊買單,未來「主題樂園」的電影之爭會不斷被談及並引發相關論戰。
最後,關於《沙丘》續集的未來發展,丹尼維勒納夫最近表示:「如果真的有《沙丘》續集,對我來說將是一個瘋狂的遊樂場,就像純粹的感受電影樂趣一樣。我不想代表團隊中的每個人說話,但我會說我們真的在這部電影中創造了一種家庭的感覺,讓每個人重新團結,那是天堂。」
不過,《沙丘》續集是否真的能如願誕生,仍要看其市場表現,不只是院線成績,更也要能在華納旗下的串流平台 HBO Max 獲得成功。因此決定華納兄弟是否繼續製作《沙丘》系列的關鍵因素,仍舊是票房與觀眾反應。
至於《沙丘》是不是與漫威電影不同,還要待觀眾走進戲院,親眼見證了。
📝9 月 8 日《沙丘》試片結束後,寫了一篇短評,提供讀者參考👉https://bit.ly/3hJC7LI
漫 威 宇宙觀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loki #disneyplus
🎥 漫威影集洛基第一集劇情解析/分析
🎥 TVA時間變異管理局中的電梯奇怪數字終於解答
🎥 TVA重新定義漫威電影宇宙中的多重宇宙以及時間軸的觀念
第一集故事直接發生在終局之戰電影他們回到2012年拿宇宙魔方失敗後,洛基使用宇宙魔方逃跑,被TVA(時間變異管理局)抓走,了解到原來宇宙中強大的無限寶石以及各種能力在TVA底下都什麼都不是,看到自己過去以及未來的洛基,終於承認自己內心的弱點,最後Morbius M Morbius告訴他,其實有另外一個洛基正在搗蛋...
----------------
FB @TEEPRVideo
IG @balabala_lab
想聽我分享【正面大叔】思想的請到
👇YouTube頻道 - 就Jon👇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PMzTzDi1bOT0i02w5AeiA
想【問我問題】請到
👇Instagram - jojontalk👇
https://www.instagram.com/jojontalk/
想聽我跟藝人蘿莉塔互婊互嗆的請到
各大Podcast平台搜尋【就Jon蘿】
👇或點開傳送門👇
Sound On:https://reurl.cc/A8V58e
Apple:https://reurl.cc/GrOMKd
Spotify:https://reurl.cc/Q3x8Zb
Castbox:https://reurl.cc/VXly4N
KKBOX:https://reurl.cc/avA64X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0ORYZM
每週二和週四晚上7點上線,記得收聽囉🎙
漫 威 宇宙觀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盧彥中極其享受拍攝紀錄片期間、四處與人談話交際、融入當地的鬧熱節奏,以及進入後製時期關在工作室獨自挑選素材、剪片的美妙孤靜──如此兩極的、跳躍式的生活模式,為盧彥中所珍愛。
而他回頭去望自身童年,赫然發覺他是深受土台客爺爺與日式知識份子外公的影響。前者總是帶幼齡的他到處拜拜,講各種鄉野奇譚、幻麗故事給他聽,也就養成了盧彥中理解世界的方法。外公的學養風範,則導致他對藝術家抱有興趣。
畢業後,盧彥中先後跟隨黃明川、劉建偉、陳芯宜等紀錄片名導,擔任助理工作,期間對諸多藝術、文學大師,包含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林麗珍、林惺嶽、陳芳明進行拍攝,但盧彥中總是無法被這些人深刻觸動,於是他開始轉而追尋自己心目中的藝術家,如其作品《瘋顛狂書道班》中的軻三、《南島盛艷之花》被攝對象柳依蘭。
在軻三的書道班裡,盧彥中看到他讓鄉里間,諸如角頭、屠夫、退休的人、一般家庭主婦,甚至是7歲的國小學生都能在那邊唸詩、寫書法,紮根於市井生活裡。盧彥中認為這才是他的理想藝術家。盧彥中企圖以自身的眼光、理解與追索,去更新藝術家的定義──藝術不必在廟堂,就在江湖中、日常裡可覓可得。
而出身於菜市場的柳依蘭,以自畫像聞名,等身大、高吊在展場中、以龐然的眼珠俯瞰、讓觀者無可遁逃的畫作,有的拿花,也有拿骷髏頭,或與先生綁在一起中間有鎖,乃至柳依蘭跟她先生同困魚池等等塑造。對盧彥中來說,那些巨大自畫像彷若佛殿中的唐卡。尤其橫跨五聯幅的〈一個藝術家的愛.慾〉,藝術家更是將自我擴展至最大,使得盧彥中對其好奇不止,同時想要探詢究竟自我為何物。
至於以著名廣播人吳樂天為主角的《就是這個聲音》,主要是盧彥中想要追憶童年時的味道。在他少年時,幾乎人人聽吳樂天、簡直是背景音樂。他一邊紀錄吳樂天傳奇事蹟,一邊也想要重現過往時光新鮮活辣、充滿動物性的感官世界。
近作《開水喇嘛》起因於與盧彥中形同家人的貓火化後有舍利子,唯在台灣佛教系統裡,畜生不可能成佛。於是他向著外境求解,一路到了圖博區域。起初他對幾萬喇嘛們成天在山上念經完全不解,並不認為只要誦念就能讓世界變得更好。但在上師只要多一個人出家、也許世上就少去一個壞人的言談裡,盧彥中領悟到自己祇是以有限的眼光在對待世界。面向堅信每個人生來都是佛的藏傳佛教,盧彥中也就深沉感應到自己的宇宙觀被打開。
小檔案
盧彥中,Adiong LU, 台灣嘉義人,1984年生。一生謹記阿嬤囑咐之「肯種不畏無田犁」。作品有《今天我明天誰》、《你家是個動物園》、《南島盛艷之花》、《在光中》、《就是這個聲音》、《塩埕區長》、《開水喇嘛》等。善藉私民野史、藝術者、喧鬧者之日常描繪,挖掘漫漫人世之精神共業。鬧中取靜。2017年以二瘋僧之名,成立寒山拾得有限公司。現為盧鉢之父。
創辦人/導演: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馬立群 剪接:徐珮珊
作品提供:盧彥中 場地提供:寒山拾得有限公司
漫 威 宇宙觀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梗你報新聞】2020-SEP WEEK 3
追蹤報導:迪士尼多部電影影集檔期調整 / 黃鴻升猝逝 / 美國傳奇大法官RBG罹癌逝世
.
▶ 收看YouTube(單篇)影片:
https://youtu.be/J96uDlDhgW8
▶ 收聽完整 PODCAST內容(長版)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evkc8s0pqe081942ebfbq9
.
追蹤報導 / 快訊
01. 迪士尼多部電影影集,包括《黑寡婦》《靈魂急轉彎》恐檔期調整
自年初各大片商一波波延檔潮已讓影迷習以為常;八月底華納採全球分批院線發行《天能》,成效不如預期進而影響接下來原定在十月份推出的《神力女超人1984》延後至年底聖誕節檔期。有鑑於此,迪士尼目前正考慮重新調整原定在十月底上映的《黑寡婦》,可能也會跟進延後;而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新作《靈魂急轉彎》也可能和上一部作品《1/2的魔法》一樣,採用Disney+同步發行的模式推出。由此可見,疫情不只影響了檔期,更改變了目前電影產業的生態。
.
02.《汪達幻視》確認今年上線,超前《獵鷹與酷寒戰士》成為漫威首部影集
Disney+官方推特是出了一段由2020年內上線作品的短片錦集,包括迪士尼自家的《冰雪奇緣》全新短片《從前從前有個雪人》,20世紀影業的《X戰警2》《關鍵少數》等片段;有趣的是,有關漫威的畫面,則有漫威旗下的紀錄影集《漫威616》以及漫威電影宇宙的《汪達幻視》影集,等於是間接確認《汪達幻視》確定將在今年登場。此舉推測,可能是因為原本排定第一部推出的《獵鷹與酷寒戰士》因疫情停工又延後復工的關係,可能無法如期推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劇情和《黑寡婦》有所連動;在不影響整體宇宙觀的考量之下,首推《汪達幻視》,帶出較後期推出的《奇異博士2:瘋狂的多元宇宙》,並將多元宇宙的故事走向確立,或許也是個不錯的決定。目前,《汪達幻視》的上架日期尚未確定,影迷們可能還需要再等等。
.
03. 《花木蘭》院線串流同步發行策略,成效優異
在全球罵聲一片,上映後造成不少風波的迪士尼年度大片《花木蘭》,在9月4日採院線和串流同步發行後,成效相當優異;根據Yahoo財經專家以及7ParkData的分析研究,在《花木蘭》上線後的一個禮拜內,有將近29%的美國訂閱用戶付費觀看29.99美金的《花木蘭》。根據Disney+官方宣布有6千萬訂閱戶的數據推估,目前花木蘭在串流上已賺了2.61億美金,遠遠超過了同檔期採傳統院線發行的《天能》2.06億美金。雖然這僅是非官方研究單位的推測,另外應用程式下載研究公司Sensor Tower,也在這段時間內觀察Disney+的APP下載情況較過去一週成長了68%,消費者在Disney+上的使用時間也大幅上升了193%;從總總數據來看,《花木蘭》的推出仍有一定的影響力基礎在。
.
04. 臺灣藝人小鬼黃鴻升,9月16日家中猝逝,享年36歲
臺灣藝人小鬼黃鴻升,在9月16日上午因久無音訊,59歲的父親前往其北投住家時發現倒臥在浴室門口、口鼻流血、屍體已呈現僵硬狀態;屋內沒有藥物或飲酒跡象,死因不明。消息一出令不少人震驚,臺灣演藝圈人士也紛紛透過社群媒體表達哀悼之意。9月18日在檢察官會同法醫在板橋殯儀館進行解剖畫驗時發現,小鬼死因疑似心血管疾病,遺體沒有明顯外傷,但可能是主動脈剝離導致血管阻塞猝死。根據小鬼的經紀人Dino表示,小鬼的靈堂自19日起會開放3天供親友或演藝圈友人弔念,粉絲可在一樓致意追思;正式的告別式或出殯日期不會對外公布,也請外界留給家屬隱私的空間。
.
05. 美國傳奇大法官 史上第二位女大法官 RBG罹癌病逝,享壽87歲
2018年紀錄片《RBG:不恐龍大法官》,記錄了美國著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人稱RBG。9月18日RBG因胰腺癌併發症病逝,享年87歲。
身形嬌小,但精力充沛,在司法界積極為女權發聲,是美國自由派左翼人士眼中的英雄、女中豪傑,縱橫美國司法圈超過半世紀的RBG,曾多次參與有關性別議題的司法案件:包括改變維吉尼亞軍校只收男性學生的慣例、支持墮胎權、地球之友公司訴訟、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案等,堅持捍衛人權立場,讓不少保守派人士認為是「惡名昭彰的RBG」(採饒舌歌手-聲名狼藉先生 The Notorious B.I.G. 的諧音)。RBG自1999年確診大腸癌後在這20年間接受多次治療和手術,多次進出醫院;2020年9月18日,RBG因胰腺癌併發症在華盛頓特區家中過世,享壽87歲,擇日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
.
.
.
大家看到這五則追蹤新聞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
新聞編輯:Jericho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2HdIoWMM0Ip4VtXd35gRQ
**************
歡迎加入【 有梗電影俱樂部 】臉書社團,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需回答問題審核)
.
也別忘了按讚追蹤更多不同平台內容唷!
📣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YouTube:http://pcse.pw/9ZNYT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迪士尼 #disney #RBG #小鬼 #黃鴻升 #不恐龍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