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是一个倡导独立的社会。 于是,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独立」的人。
无论男女,我们非常独立。 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太愿意被别人麻烦。 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都很独立,就显得比较孤立,和别人没有深度连接,很难发展出深度的关系,我们会显得很孤独,并且伴有安全感的缺失。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有这样的问题。 她找到我,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很爱自己的男朋友,但是,却没有办法去依恋对方,显得「客气而疏远」。 男朋友觉得她不信任自己,似乎显得也不够爱自己。 但是,我的来访者却跟我说,事实上,她非常爱自己的男朋友,而自己之所以看起来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因为太「客气」和「独立」而显得好像没那么爱自己男朋友,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只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一贯都是非常独立的,从来不依靠任何人,因为她觉得:任何人都靠不住。
独立不是问题,有的人可能依靠不住也是事实。 可是,这里的问题是:习惯了靠自己,哪怕当自己想去依靠外界时,也很难做到。 处处警惕,内心充满了对外界的怀疑和不安全感,因此,不敢把自己托付给外界。
这就是依恋障碍。
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人的本性。
如果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干扰,人最后是会自然发展出依恋的能力的。
那么,依恋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把依恋关系分为四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
依恋关系的建立,最开始源于和母亲的关系。
母亲是婴儿接触的第一个外界。 当带着全能感的婴儿,又深陷其实自己并不能照顾自己、离开母亲甚至都活不下去的矛盾时,母亲的看到、共情和及时回应,就是婴儿的全部。 如果母亲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那么,婴儿就有一种感觉:外界很好,世界很好,我也很好。 这个时候,婴儿随着成长和心理发展,也会自然而然建立起一个很好的依恋关系,也就是安全性依恋。 如果,母亲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取决于母亲能做到的程度,孩子的依恋功能的建立就会打一定的折扣。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建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或者混乱型依恋。
所以,依恋建立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这个世界是好的。 儿时,我们认为母亲是我们的自体客体。 如果母亲的这一功能承担的足够好,孩子的全能自恋回落后,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体和真实的客体。 并且,收获一个「基本是好的」的外界。
既然,人的心理在各种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是能够自动发展出依恋功能的,那一定说明,依恋对我们,是有价值的。 依恋的价值都有哪些呢?
第一,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有安全感。
能够形成依恋的前提,本身就是「世界是好的」。 所以,如果依恋真的发生了,说明我们已经成功构建起了「这个世界是好的」的基本世界观。 这本身就很有价值。 一旦,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也会更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活在一种「外界是恶意」的感受中。 这源于从小,她的父母对她的高要求,比如,努力学习。 成绩如果是第二名,父母就会说:之前都是第一名,怎么这次下滑了? 如果是第一名,父母会说:别骄傲啊,一次第一不算什么,关键是要保持。 就这样,她觉得,外界就是一个对她有很多要求的外界,除非她做到很好,否则,外界就会抛弃她。 工作后,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她的工作必须做到很好,否则,领导就会对她不满意。 甚至,交朋友也是要自己先做到「完美」,不能有坏脾气,不能自私,不能任性,否则,也会被朋友抛弃。 这种感受弥漫在她的生命中,让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二,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与这个世界深度连接,也更愿意深度参与。 这会加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那些依恋失败的人,会发展出一种和世界的「隔离感」,所以,很多人经常有一种感觉:世界是世界,我是我,两不相干。
我的一位朋友描述过一次她的一次成都旅行经历。
朋友休假,于是来到了「好吃好玩」的成都。 来成都后,她却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跟成都,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成都很好,好吃,好玩,好逛。 可是,这一切的好,跟自己没关系。 走在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感觉自己像一个幽灵一样,和整个场景,融入不进去。 麻木、游离,没有兴奋,没有开心,甚至,没有感受。 成都是成都,自己是自己。
现在,我们再理解这种感受,就很简单了:虽然成都各种好,但是,她却并不能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各种好」的成都中来。
第三,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从这个世界中寻求支持和资源,而这些,都会滋养我们的生命。
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融入世界的原因。 我们总会有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身上有比较明显的「反抗型依恋」的特征。 他们中有的伴有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明明已经非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心理咨询或者去医院寻求药物治疗,是可以支持到他们的。 这就是典型的:看不到、也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 这类来访身上还有一种特征:当他们进行了几次心理咨询后,他们似乎在心底的某些层次上,渴望继续进行心理咨询,但是,他们却希望咨询师能够更加主动一些。 也就是:他们想走近,但是又不想太主动。
总之,好的依恋的发生,会让我们更有创造性,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
依恋障碍会带来孤独
如果形成依恋障碍,就会带来孤独。
与依恋形成的前提——外界是好的——相对,依恋障碍的前提是:外界是坏的。 因为「外界是坏」的,我们被迫只能依靠自己。 在依靠自己的同时,外界中坏的部分,对应着的各种阴暗和黑洞,就会一并被我们收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不仅会感觉这个世界恶意重重,还会感到孤独。
能否依恋外部,也是我们是否「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看到「他人」后,我们进而还会看到「世界」。 「他人」和「世界」,对于我们而言,都属于外部。
这是相互作用的:外界的「坏」,给我们造成了心理的「阴影」;我们带着心理的「阴影」去看外界,外界就确定无疑是坏的。 同时,心理的黑洞和阴影本身,也是对外界坏的一种防御。
否则,我要如何抵抗这个恶意重重的世界?
所以,很多内心孤独的人,即便有的人看起来很友善而平和,但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始终明确地知道:这是一个恶意重重地世界,不值得我去依赖,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一定是有黑洞的。
这样的人,无论社会功能发展的多好,世俗上有多成功,内心一定有致命的孤独感。
为何有人可以享受孤独?
有的人享受孤独,有的人想摆脱孤独。 其实,这里说的孤独,并不是一回事。 前文所说的所有孤独,说的都是让人想摆脱的那种孤独。
那么,让人想要去享受的那种孤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 那是一种「千帆阅尽人间」的孤独。 只有在你曾经走进过丰沛饱满的关系,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过深刻而广阔的连接,被爱充分滋养过的人,才有能力走进这种孤独。
话说回来,这其实,已经不是孤独,只是形式上看起来孤独而已。 内心,早已是无比的富足。 独自品味,并乐此不疲。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况且,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再次走入人群。
如果我们依恋一个人,一旦失去,该怎么办?
有的人担心一旦依恋一个人,那么,如果这个人离去,自己不能承受。
这里,要区分依恋和依赖的区别。
依恋,指的是感情的指向:眷恋、喜爱、想要靠近;而依赖,更多的指向一个人缺乏独立的能力,需要完全依靠别人。
一个健康的依恋关系是,我有独立的能力,但是,我仍然可以放心地去在感情上靠近一个人,并且把自己放心地交出去。
依恋是一种情感的能力。
依恋一个人,以及一段好的依恋关系,确实有可能失去。 可是,哪怕有一天,这份爱会失去,基于这份爱建立起来的笃定、踏实、安全感、勇气,这些心理基础,一旦建立起来,就不会消失。 这些东西,会陪伴我们一生。 在我们每一个困窘、艰难的时刻,给我们带来希望。
一份高质量的关系,虽然关系有可能终结,但是,那份美好的感受,却不会随着关系的终极,或者,关系中某人的离去而离去。
这份美好的感觉,会永存心底。 源源不断地化作光,滋养我们。
被看见的欲望、被满足的需求,最后,都会在我们心中形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生的力量。
既然依恋这么好,如何建立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最初的建立,是在婴幼儿时期,通过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与母亲关系的构建形成的。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形成,再次走入依恋关系,就需要我们后天有意识地努力。
首先,尝试找到一个好的客体。 一个好的客体,就是一个好的「外部世界」的象征,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并且,在尝试去建立依恋关系的时候,能够尽可能避免我们被现实伤害的可能性,增加建立好的依恋关系的概率。
其次,尝试和一个好的客体建立一段稳定持久的关系。 在这里,稳定和持久非常重要。 事实是,无论这个客体有多么地好,我们的关系都不可能完美。 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试图去结束关系。 持久的关系,像一个稳定的容器,在这个容器里,我们是有机会去发展出依恋,而且,是走入现实的依恋。 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看到,彼此都不完美,但是,关系仍然稳定,依恋仍然可以发生。
最后,当依恋发生,尝试去标记这些感受。 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觉察能力,让我们切实从身、心、头脑的三个层面,都意识到:依恋可以发生,而且,依恋的感觉,是这样的。
建立好的依恋关系,我们就能够从这样的依恋关系中,不断地获取资源和支持,这些东西,会照亮我们的生命,并且,陪伴我们走的更远。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seeker大师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读心术#FBI#鬼谷子#微表情#潜意识#大脑#神秘#seeker大师兄 成为此频道的会员: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kFEfvGzuMT4hK0suu_Q2g/join 乔·纳法洛(jor navarro) 是有着26年反间谍的...
潜意识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倡导独立的社会。 于是,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独立」的人。
无论男女,我们非常独立。 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太愿意被别人麻烦。 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都很独立,就显得比较孤立,和别人没有深度连接,很难发展出深度的关系,我们会显得很孤独,并且伴有安全感的缺失。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有这样的问题。 她找到我,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很爱自己的男朋友,但是,却没有办法去依恋对方,显得「客气而疏远」。 男朋友觉得她不信任自己,似乎显得也不够爱自己。 但是,我的来访者却跟我说,事实上,她非常爱自己的男朋友,而自己之所以看起来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因为太「客气」和「独立」而显得好像没那么爱自己男朋友,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只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一贯都是非常独立的,从来不依靠任何人,因为她觉得:任何人都靠不住。
独立不是问题,有的人可能依靠不住也是事实。 可是,这里的问题是:习惯了靠自己,哪怕当自己想去依靠外界时,也很难做到。 处处警惕,内心充满了对外界的怀疑和不安全感,因此,不敢把自己托付给外界。
这就是依恋障碍。
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人的本性。
如果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干扰,人最后是会自然发展出依恋的能力的。
那么,依恋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把依恋关系分为四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
依恋关系的建立,最开始源于和母亲的关系。
母亲是婴儿接触的第一个外界。 当带着全能感的婴儿,又深陷其实自己并不能照顾自己、离开母亲甚至都活不下去的矛盾时,母亲的看到、共情和及时回应,就是婴儿的全部。 如果母亲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那么,婴儿就有一种感觉:外界很好,世界很好,我也很好。 这个时候,婴儿随着成长和心理发展,也会自然而然建立起一个很好的依恋关系,也就是安全性依恋。 如果,母亲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取决于母亲能做到的程度,孩子的依恋功能的建立就会打一定的折扣。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建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或者混乱型依恋。
所以,依恋建立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这个世界是好的。 儿时,我们认为母亲是我们的自体客体。 如果母亲的这一功能承担的足够好,孩子的全能自恋回落后,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体和真实的客体。 并且,收获一个「基本是好的」的外界。
既然,人的心理在各种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是能够自动发展出依恋功能的,那一定说明,依恋对我们,是有价值的。 依恋的价值都有哪些呢?
第一,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有安全感。
能够形成依恋的前提,本身就是「世界是好的」。 所以,如果依恋真的发生了,说明我们已经成功构建起了「这个世界是好的」的基本世界观。 这本身就很有价值。 一旦,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也会更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活在一种「外界是恶意」的感受中。 这源于从小,她的父母对她的高要求,比如,努力学习。 成绩如果是第二名,父母就会说:之前都是第一名,怎么这次下滑了? 如果是第一名,父母会说:别骄傲啊,一次第一不算什么,关键是要保持。 就这样,她觉得,外界就是一个对她有很多要求的外界,除非她做到很好,否则,外界就会抛弃她。 工作后,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她的工作必须做到很好,否则,领导就会对她不满意。 甚至,交朋友也是要自己先做到「完美」,不能有坏脾气,不能自私,不能任性,否则,也会被朋友抛弃。 这种感受弥漫在她的生命中,让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二,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与这个世界深度连接,也更愿意深度参与。 这会加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那些依恋失败的人,会发展出一种和世界的「隔离感」,所以,很多人经常有一种感觉:世界是世界,我是我,两不相干。
我的一位朋友描述过一次她的一次成都旅行经历。
朋友休假,于是来到了「好吃好玩」的成都。 来成都后,她却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跟成都,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成都很好,好吃,好玩,好逛。 可是,这一切的好,跟自己没关系。 走在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感觉自己像一个幽灵一样,和整个场景,融入不进去。 麻木、游离,没有兴奋,没有开心,甚至,没有感受。 成都是成都,自己是自己。
现在,我们再理解这种感受,就很简单了:虽然成都各种好,但是,她却并不能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各种好」的成都中来。
第三,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从这个世界中寻求支持和资源,而这些,都会滋养我们的生命。
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融入世界的原因。 我们总会有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身上有比较明显的「反抗型依恋」的特征。 他们中有的伴有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明明已经非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心理咨询或者去医院寻求药物治疗,是可以支持到他们的。 这就是典型的:看不到、也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 这类来访身上还有一种特征:当他们进行了几次心理咨询后,他们似乎在心底的某些层次上,渴望继续进行心理咨询,但是,他们却希望咨询师能够更加主动一些。 也就是:他们想走近,但是又不想太主动。
总之,好的依恋的发生,会让我们更有创造性,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
依恋障碍会带来孤独
如果形成依恋障碍,就会带来孤独。
与依恋形成的前提——外界是好的——相对,依恋障碍的前提是:外界是坏的。 因为「外界是坏」的,我们被迫只能依靠自己。 在依靠自己的同时,外界中坏的部分,对应着的各种阴暗和黑洞,就会一并被我们收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不仅会感觉这个世界恶意重重,还会感到孤独。
能否依恋外部,也是我们是否「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看到「他人」后,我们进而还会看到「世界」。 「他人」和「世界」,对于我们而言,都属于外部。
这是相互作用的:外界的「坏」,给我们造成了心理的「阴影」;我们带着心理的「阴影」去看外界,外界就确定无疑是坏的。 同时,心理的黑洞和阴影本身,也是对外界坏的一种防御。
否则,我要如何抵抗这个恶意重重的世界?
所以,很多内心孤独的人,即便有的人看起来很友善而平和,但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始终明确地知道:这是一个恶意重重地世界,不值得我去依赖,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一定是有黑洞的。
这样的人,无论社会功能发展的多好,世俗上有多成功,内心一定有致命的孤独感。
为何有人可以享受孤独?
有的人享受孤独,有的人想摆脱孤独。 其实,这里说的孤独,并不是一回事。 前文所说的所有孤独,说的都是让人想摆脱的那种孤独。
那么,让人想要去享受的那种孤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 那是一种「千帆阅尽人间」的孤独。 只有在你曾经走进过丰沛饱满的关系,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过深刻而广阔的连接,被爱充分滋养过的人,才有能力走进这种孤独。
话说回来,这其实,已经不是孤独,只是形式上看起来孤独而已。 内心,早已是无比的富足。 独自品味,并乐此不疲。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况且,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再次走入人群。
如果我们依恋一个人,一旦失去,该怎么办?
有的人担心一旦依恋一个人,那么,如果这个人离去,自己不能承受。
这里,要区分依恋和依赖的区别。
依恋,指的是感情的指向:眷恋、喜爱、想要靠近;而依赖,更多的指向一个人缺乏独立的能力,需要完全依靠别人。
一个健康的依恋关系是,我有独立的能力,但是,我仍然可以放心地去在感情上靠近一个人,并且把自己放心地交出去。
依恋是一种情感的能力。
依恋一个人,以及一段好的依恋关系,确实有可能失去。 可是,哪怕有一天,这份爱会失去,基于这份爱建立起来的笃定、踏实、安全感、勇气,这些心理基础,一旦建立起来,就不会消失。 这些东西,会陪伴我们一生。 在我们每一个困窘、艰难的时刻,给我们带来希望。
一份高质量的关系,虽然关系有可能终结,但是,那份美好的感受,却不会随着关系的终极,或者,关系中某人的离去而离去。
这份美好的感觉,会永存心底。 源源不断地化作光,滋养我们。
被看见的欲望、被满足的需求,最后,都会在我们心中形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生的力量。
既然依恋这么好,如何建立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最初的建立,是在婴幼儿时期,通过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与母亲关系的构建形成的。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形成,再次走入依恋关系,就需要我们后天有意识地努力。
首先,尝试找到一个好的客体。 一个好的客体,就是一个好的「外部世界」的象征,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并且,在尝试去建立依恋关系的时候,能够尽可能避免我们被现实伤害的可能性,增加建立好的依恋关系的概率。
其次,尝试和一个好的客体建立一段稳定持久的关系。 在这里,稳定和持久非常重要。 事实是,无论这个客体有多么地好,我们的关系都不可能完美。 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试图去结束关系。 持久的关系,像一个稳定的容器,在这个容器里,我们是有机会去发展出依恋,而且,是走入现实的依恋。 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看到,彼此都不完美,但是,关系仍然稳定,依恋仍然可以发生。
最后,当依恋发生,尝试去标记这些感受。 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觉察能力,让我们切实从身、心、头脑的三个层面,都意识到:依恋可以发生,而且,依恋的感觉,是这样的。
建立好的依恋关系,我们就能够从这样的依恋关系中,不断地获取资源和支持,这些东西,会照亮我们的生命,并且,陪伴我们走的更远。
潜意识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叫阿蒙,今年39岁,是一位全职太太。 我有一个儿子,今年12岁,聪明懂事,我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我和老公一直过着传统意义上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关系还不错,我对他也非常信任。 老公经常在外出差应酬,但赚的钱都会交给我。
我们的婚姻风平浪静,十几年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下来了,很少发生大的争吵或矛盾。
一直以来,我都是周围人眼中的幸福女人,我也觉得自己挺知足,毕竟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能嫁给这样一个有事业心又爱家的男人,挺满足的。
我对事业也没什么向往和追求,相夫教子几乎成为我生活的全部主题。 可是,这样一个生活无忧、家庭幸福的我,却在今年出轨了。
事情是这样的:春节后,我老公接管了单位一个大项目,经常连续一个月都要常驻项目地,我们夫妻在一起的时间就比以前更少了。 这样的生活本来我已经习惯了,直到今年4月,他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他是我在小区附近的健身馆里认识的。 那段时间,我们都会在晚餐后去健身,碰面多了,彼此互有好感,就加了微信。
我经常在夜不能寐的时候找他聊天,他也会积极给我回应。 其实我们也没有聊什么露骨的话题,都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和关心之类的话。
后来我才知道,那段时间也是他的空窗期,刚好他的妻子也外出公干。 不知是出于寂寞,还是纯粹想找个人打发时间,我们就这样开始了.......
我现在甚至想不起来我们第一次发生关系的场景了,有种很恍惚的感觉,但是我却记得,那种恍惚的感觉是多么美妙,我仿佛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生机和活力。
对了,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和丈夫之间的性关系。 我们结婚十几年,差不多一年能有十次不到的性生活。
我丈夫对这件事不太感兴趣,每次我暗示他,他都会说太累了,或者说下次吧。 时间久了,我就没有主动了。 十几年下来,我已经习惯了,甚至觉得这可能就是老夫老妻之间的常态吧!
我也并没有感觉自己对这件事有特别的渴望。 直到遇见他,欲望被突然唤醒了。
我知道我这样说,很多人都会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指责我——是的,我也在谴责我自己。 今年以来,我的失眠更加严重了,多少个夜晚都被内疚和彷徨折磨得不能入睡。
我很清楚,这种不见光的关系如果继续下去会有怎样的后果,可我还是忍不住想他。 现在,他已经不怎么联系我了,他说我们再继续下去,对双方家庭都不好。
我很失落,也很纠结。 脑子里每天都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告诉我:我想他,想和他继续下去。 另一个又说:别傻了,你们只是一时乱了心性、走火入魔,他对你也只是一时的性需要;
现在,我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困境告诉大家,其实我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甚至我就是希望你们能把我骂醒,把我从这个泥潭里拉出来。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出轨者
我在工作中,接触了很多遭遇丈夫出轨的女性,内心极其痛苦;从她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她们丈夫的出轨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是已婚女性。
也就是说,在出轨的人群中,男女同样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这与很多传统女性所认为的,出轨的绝大多数都是男人,男人更花心、对婚姻更加不忠有很大出入。
我也接触了很多出轨的女性,在出轨后,面临着本能与道义之间的纠缠与拷问。 就像是前面故事中的阿蒙。
她的婚姻不能说完全是无性婚姻,但至少在性方面有着重大的缺失;而丈夫在事业上的成就、在经济上的担当、在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上,表现都不错,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在性方面的缺失。
尤其是作为妻子的阿蒙,自身思想传统,又长期作为全职太太料理家务,认为这样的婚姻没有问题,甚至在出轨以前,都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直到后来遇到那位男士,性需要被唤醒,这时才看到,她的婚姻其实存在很大的缺口,更重要的是,在性缺失的背后,还有她和丈夫感情上的疏离。
长期以来,阿蒙丈夫的重心都放在了事业和赚钱上面,而阿蒙的重心则全部寄托在了家庭。 这种寄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她对家庭、对孩子的付出,从个人情感满足和性满足的角度看,她显然是不被满足的。
再加上在她的生命中,缺乏除家庭以外的其他价值感和成就感的来源。 所以,在诱惑面前,她的抵抗力会更低。
我们当然可以站在道义和责任的角度去谴责她,但是性和情感满足是人的本能需要。 在本能和欲望面前,道义和责任往往是退居第二线的。
从这个角度看,人人都是潜在的出轨者。
女人因何而出轨
从大体上说,女人出轨的因素包含了三个方面,即:诱惑的大小,个人道德感和意志力以及出轨的成本和代价。
这三方面的因素对男人同样适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诱惑的大小是一个相对因素,而非绝对因素,既取决于诱惑本身的大小,也取决于这个人自身需求被满足的程度。
好比同样面对一桌山珍海味,一个已经吃饱饭的人,和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态度是不同的。
就像阿蒙,如果她的婚姻在性和情感上面更加圆满,她的需求被基本满足,那么即便面对婚外的诱惑,可能不会被那么轻易得诱惑。
(不过,这只是针对一般情况,并不排除少数例外,就好比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已经吃饱的情况下,有的人滴米不进,但有的人可能还想尝尝餐后甜点;
还有就是,一种美味吃久了,很多人就会想要尝试换换口味;
此外,每个人的食欲程度、胃口大小,都是不同的。 所以,实际上并没有一条万能定论,能概括所有的出轨情形。 )
著名的婚姻治疗师Esther Perel 曾在一次演讲中指出,通常人们倾向于认为,男人出轨是由于厌恶和对亲密关系的恐惧,而女人出轨则是由于寂寞和对亲密关系的渴求。
出轨的核心原因是人们借此找到一种对情感的息息相通、新鲜感、自由感、自主权、性爱强度等,以此来弥补自身对某种缺失的渴望。
在女性出轨原因调查中也发现,女性出轨的原因更多在于渴望受到关注和重视、渴望获得非凡的亲密感受;
如果在婚姻中,这种渴望和感受长期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会被受到诱惑,走向出轨之路。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女人一旦出轨,往往容易玩真的。
阿蒙在来信中说,自己出轨以后才意识到,自己和丈夫之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乏精神和情感交流,夫妻间的亲密互动很少,比如牵手、拥抱、爱的眼神,等等。
十几年婚姻的惯性,或者说人的惰性,常常会掩盖掉婚姻中的很多问题和漏洞。 再加上我们普遍缺乏经营婚姻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会导致这些潜藏的婚姻危机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和及时解决。
这样的婚姻,即便看上去很幸福很圆满,但实际上却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甚至连当事人也难以觉察。
直到婚姻触礁的一刻,才猛地意识到,所谓的幸福美满,不过是是油尽灯枯前的回光返照;是暴风骤雨前的风平浪静。
价值观多元化时代
女人出轨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人类的感情,总是离不开时代的烙印和影响。
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声色犬马、暗潮涌动的时代,人们的感情生活更容易跟随本能的洪流,陷入欲望的泥潭。
因为这个时代,更重视自我的感受,更强调个体主义、享受和利己主义。 而女性作为人类的一部分,在情感上也具有这个趋势。
所以,虽然我们没有关于女性出轨的具体数据,但这个数字无疑是庞大的,甚至已经成为了某种趋势。
只是相较于男性出轨而言,女性出轨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台湾著名艺人寇乃馨曾在一次演讲中分析过女性出轨的「优势条件」和隐蔽性特征。
01
女人一心多用的能力高于男性。 这是有进化因素在其中的。
因为远古时期,男性负责打猎,所以需要更加专心致志;而女人负责采摘和养育孩子,习惯于同时料理多件事情、擅长于多任务并行管理。 所以女人一边应付老公、一边处理和情人的关系,会更加容易。
02
女人的生理基础更「适合」出轨。 因为女人的「潜力」是无可限量的,只要女人想,要同时搞定几个男人,相对男人的生理特点而言,是更容易做到的。
03
女人是天生的「特工」。 比如她知道自家男人在说谎的时候眼睛眨几下,这让男人的「完美犯罪」基本不可能实现。
男人永远搞不懂女人神奇的第六感是哪里来的,他们厌恶女人的猜测,因为那往往都是真的。
而具有如此强大侦查能力的女人,要想"犯罪"和反侦察,是不是会更容易实现呢?
04
在互联网时代,女人渴望倾诉和沟通的愿望更容易实现。 这种和异性的谈谈心、聊聊天,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谈谈恋爱了,所以出轨也就更容易发生了。
当然,在这里,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女性在出轨行为中,所拥有的以上种种「先天优势」,真的是一种「优势」吗?
不被丈夫所知晓的出轨行为,对于妻子而言,真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吗? 当女人一边享受家庭的稳定和现实好处,另一边和情人保持关系时,她内心是否真的愉悦和轻松呢?
事实上,像阿蒙一样,出轨后,在内心承受巨大煎熬的女性不在少数,这种煎熬甚至会泛化导致当事人产生躯体化症状和其他心理不适,并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比如失眠、焦虑。 毕竟,人总是同时受制于本能和道德两个层面。
所以,在有动机、有条件出轨的情况下,女人究竟如何抉择,才是利益最大化、幸福最大化? 这是极考验女人心性和智慧的一件事。
面对婚外情
如何理性看待并抉择
当婚外情已经发生的时候,如何理性看待并做出抉择? 这就不得不提到关于人性的某些方面。
人性是复杂而幽深的,既有自私和懒惰的一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又有超越本能的可能性。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三个基本层面:
01:本我
以快乐为原则,追求本能的欲望和满足。
02:自我
以现实为原则,处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既受本我的驱动,又受超我的约束,最终寻求两者平衡,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要求,成为现实层面的「我」。
03:超我
以完美为原则,遵循道德的约束,压抑本我的原始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婚外情的发生,始于本我的本能冲动,经过本我和超我之间的斗争和博弈,最终它是一个基于现实的选择。
所以,出轨行为,实际上并不是「一时冲动」那么简单。 它一定是经过特定的心理过程的。 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在潜意识里完成的,当事人不一定能清晰地意识到。
阿蒙用「恍惚」「不知道怎么就发生了」这样的语言形容,实际上,她内在的本能和道德感,早已在她脑中上演完一场博弈大战。 出轨,不过是权衡博弈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出轨,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只不过,有的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更加谨慎理性;而有的人则更加感性和冲动。
既然是选择,就存在发生和不发生两种可能性。 但是,这两种可能性是否为非黑即白的二元选择?
也就是,要么不出轨,在缺失的婚姻中将就甚至苟且;要么出轨,背着爱人追求自己的愉悦和快乐? 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
这里仅提供几种初浅层面的提议供大家思考:
01
重新反思并评估自己的婚姻,看看它在行使婚姻各项功能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自己从中受益多少? 如果离开这段婚姻,自己又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和代价?
衡量清楚以后,当事人再做出继续或离开的选择。 当然,本条提议是建立在婚姻忠诚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不考虑开放婚姻等情形。
02
自己是否足够用心去经营和改善婚姻质量,提升与伴侣的亲密关系? 提升和改善的空间有多少? 是否愿意去做这种努力的尝试?
另外还需要区分是自己没有做,还是做不到(比如伴侣身体因素导致的性缺失)?
03
据婚姻调查大数据显示,婚外情最终修成正果的比例并不高。 所以,站在出轨边缘、或者已经迈出这一步的女性,也需要思考一些问题:
出轨对象真的就是你的真命天子吗? 他是你的理想伴侣吗? 你们对这段感情的期待和规划是一致的吗?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婚外情往往是自身婚姻出现问题的一个表现或结果。 但是在决定自己的婚姻去留这个重大问题上,建议抛开婚外情,单独去思考和衡量,因为婚外情常常有冲动和不理性的因素存在。
现实中就有不少女性,因为婚外情的吸引和诱惑,抱着飞蛾扑火的态度贸然离婚,结果发现对方并非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甚至当两个人抛开现实阻碍真正在一起后,各种问题很快显现,后悔不已。
04
如果你觉得婚姻万万不可舍弃,但又放不下欲望,这时,不妨思考一下出轨的后果和代价,权衡这一下这是不是自己能够承担的,然后再做出决定。
05
如果是婚姻有缺失,但依旧选择婚姻的女性,这并不代表要完全忽视自己在婚姻中不被满足的需求。 只是,这个需求究竟以何种方式满足、需求是否存在升级的可能性等等,这些都有探索的余地和空间。
比方说,改善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多元化性方式探索、发展兴趣爱好、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寻求价值实现多元化,等等。
相信在做了那么多努力尝试之后,无论成功与否,至少可以降低出轨带来的内疚和负罪感。
希望在你浑噩无助的时候
可以为你排忧解难。
潜意识 在 seeker大师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读心术#FBI#鬼谷子#微表情#潜意识#大脑#神秘#seeker大师兄
成为此频道的会员: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kFEfvGzuMT4hK0suu_Q2g/join
乔·纳法洛(jor navarro) 是有着26年反间谍的资深FBI探员,他在退休后,就解密了一系列FBI读心术的方法。这方法有多厉害呢?不管你是说谎,又或者哪怕是你一句不说,他们也能通过一些细枝末节,识别出对方的真实想法。而且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在罪犯的身上。更最重要的是,很多人已经把这种方法,用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娱乐当中。
有的人把它用在,和客户交流的时候,马上就变成了商圣,能够一眼看出客户的底线!有的人把它用在,约会的时候,立刻就变成情圣。即使对方还没说出口,却一眼就能看出来,对方是不是喜欢自己!更有的人把它用在,打牌的时候,立刻就变成赌圣。即使对方故意做出一张扑克牌的脸,来隐藏自己。他却依然能通过一些细节,看清对方的虚实!
所以就像谋圣鬼谷子说的一样,如果你还不知道这种方法,那么你就是一个被暗中操控的小绵羊,而知道这种方法的人,早就像牧羊人操控绵羊一样,在操控着你了。那你可能会说,我又不是特工,我一个普通人真的学的会吗?而纳法罗说,其实这种心态,就是很多人的最大的误区,我们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早就已经本能的在揣测父母了,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该发嗲,所以说,读心术你早就已经入门了。只要稍微用心一点观察,和慢慢的学习,你随时都可以变成读心术的高手。
但是具体在介绍FBI的读心术之前,你必须要了解这种方法的根本原理,它的秘密其实非常简单,就藏在我们人类的大脑中,-被称为边缘系统。
那么到底什么是边缘系统呢?想象一下你是一个生活在10万年前的远古人类,周围随时隐藏着,狮子,老虎,野狗这样的猛兽。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被他们吃掉。但是,有一天我们却不得不要穿过一片陌生,又茂密的丛林,这里视野不佳,危机四伏。谁也不知道里面潜藏着什么样的猛兽。所以人群一个接一个 安静,谨慎的行走着,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前面,传来一声清脆的声音。所有人都本能的紧张了起来。就是在这个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即使在十万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想象出来,当时这群远古人类的反应,他们先是立刻像石化一样停下来,一动不动,然后头会自然的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而手指则会不自觉的握紧手里的棍棒,或者石头。而最关键的是,刚才这些动作完全不用,我们的主观意识来控制,不用你自己思考。你大脑中的边缘系统会自动劫持你的大脑,让你的身体本能的做出这些动作,因为而这一系列的动作,能够让我们以最快的时间,做好了防御姿态, 来迎接即将到的危险,我们人类能存活到现在,绝对少不了边缘系统的帮忙。而这样的反应也被深深的刻在我们基因当中,
我们喜欢去明亮的地方,害怕黑暗的地方,这就是遗传下来的边缘反应,因为黑暗的地方谁也不知道有没有狮子或者老虎呢?
在害怕的时候,我们会用手挡住脖子的地方。这也是遗传下来的边缘反应,因为远古的时候,狮子,老虎,最喜欢攻击的地方,就是脖子。
还有些人在突然遇到危险即将发生的时候,本来立刻逃跑,就能够活命,然而有些人却会一动不动,我们普遍认为,这就是吓傻了,而事实上这也是边缘反应,因为远古人类遇到狮子老虎,就会选择立刻石化,因为你越跑这些猛兽,反而越可能会立刻追击你。
这些就是边缘反应,它保护了我们几百万年,它本来是我们人类最宝贵的遗传宝藏,但是可怕的是,现在已经没有狮子老虎威胁你的生命了,不过却出现了另一种更高级的狩猎者,那就是人类自己。如果你的敌人是人类,他们可比狮子老虎聪明多了,而一直以来宝贵的边缘系统,却成为了我们的弱点,因为即使你再会说谎,再会伪装自己,你的边缘系统也都会出卖你。就像那句名言一样,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而读心术,不听你的嘴,只看你的身体,这就是FBI读心术百试百灵的原因。
OK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主题。到底怎么用边缘反应,来看透人的内心呢?
潜意识 在 Durganihantri杜尔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欢迎加入我们的天使大家族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zeS9MTemf8axTFuskczQ/join
如果您喜欢这个频道的内容,欢迎随喜红包,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做好频道内容的力量!
paypal.me/DurganihantriLOVE
线上个案服务项目包括:前世回溯,能量解读,能量疗愈,企业能量调整,个人身心疗愈调频,亲密关系,家庭关系。
更多详情浏览:
官网 www.durganihantri.com
微信公众号 durganihantri
个案预约 :ask@durganihantri.com
https://www.durganihantri.com/private-coaching
If you like this content, feel free to donate any amount of love via :
paypal.me/DurganihantriLLC
Private Session : Past life regression, energy reading, energy healing, business energy reconstruct, tuning personal vibration, relationship healing and family trauma healing.
For more detail, kindly visit :
Website : www.durganihantri.com
Private Session booking : ask@durganihantri.com
Follow me on Facebook, Instagram & Podcast
潜意识 在 九粒Jolie 你的英文Besti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一次很榮幸的收到小瑜星座的創辦人小瑜美女神的邀約。用神奇地負能量生活指引卡竟然也可以神準的把九粒的未來給算出來!?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哪裡找小瑜星座呢?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Joannaccccc
負能量指引卡:
https://dpi.media/article/24980
⚠️: 九粒的生活口說入門課也開課囉!
連結點起來,英文一起好起來!👉🏻 https://bit.ly/3q4ZW39
關於此頻道的評價:
⭐️ ⭐️⭐️⭐️⭐️
JR Lee “講著一口道地流利英文的搞怪少女,看她的影片會一邊笑死.. 一邊還是笑死”
知名導演Charlie Tsai: “身體放鬆,嘴巴張開,情緒噴張,跟著九粒High起來!”
阿卡貝拉:“開心好玩開腦洞嘎辣妹學英文”
神剪接師Yayun Hsu: “她就是顆健達出奇蛋- 你有什麼願望,她都給你滿足”
還不趕快訂起來😏
👉🏻 https://www.youtube.com/joliechi
#算命 #占卜
潜意识 在 潛意識的秘密:凡是抗拒的都會持續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不如這麼想,失眠就失眠吧,大不了不睡了。思想上豁出去,反而睡著了。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潛意識正在操縱你的人生,你卻稱之為 ... ... <看更多>
潜意识 在 陳映妤潛意識療癒師-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取名spirit。composer 意為每個人的靈魂都有獨特性,在世界上經歷快樂、痛苦、幸福、壓抑、高潮低潮。如果你忘記了自己,歡迎回來與潛意識面對面,找回自己遺落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