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防疫無能、解封失能,微解封引發全台亂象!
解封指引難以依循、一國多制,微解封政策真的有跟地方政府做好溝通嗎?
中央開放餐飲內用→ 全台逆時中,只有澎湖有條件開放餐飲內用
中央政府毫無整合協調能力,解封方案自相矛盾,讓民眾非常混亂!
國家森林遊樂區可以上山→ 海灘水域不准下海
可以打籃球→ 不准鬥牛
可以看電影→ 不能看舞台劇
解封標準不一,百業無所適從,民怨持續沸騰!
健身房可以開放→ 「健身休閒中心」不行
電影院將開放→ 幼兒園、補習班卻維持關閉
風景區、遊樂區可開放接客→ 遊客在遊樂園內可能無法用餐
⚠️蔡政府既然決定微解封,就要負起完全責任,如今不但不能跟地方政府形成共識,更無法讓產業和人民有明確的依循規範,後續在防疫和紓困上,更難獲得人民信任!
我們提出六點建議,呼籲蔡政府徹底檢討,傾聽民意即時改正:
📌面對變種病毒,疫苗覆蓋率應達83%
📌掌握國際疫苗混打或追加第三劑最新狀況
📌加速明年疫苗佈局,避免落後其他國家
📌防疫技術再升級,加強確診者足跡示警以及跨縣市輔助疫調機能
📌加強校園衛教升級、防疫物資準備
📌將青年疫苗施打納入規劃,並關注50歲以下疫苗孤兒的權益
澎湖要打 第 三劑嗎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8例本土、4例死亡;疫苗施打登記平台明將結算,確認者將收到預約簡訊通知;餐廳內用僅剩澎湖開放,中央稱細節可由地方訂定】
台灣今(11)日新增28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案例、3例境外移入與4例死亡案例。本土案例中,15例為已知感染源、9例關聯不明、4例調查中。疫苗施打意願登記平台明(12)日將進行結算,第9類重大傷病者、50歲以上已登記民眾將於13日至15日收到簡訊後進行預約,最快於7月16日施打AZ疫苗。
指揮中心預計7月13日起,將進行部分行業適度鬆綁,並提出相關的防疫指引,包括餐廳、夜市或百貨公司的美食街等部分餐飲場所,得有條件開放內用。從8日宣布以來,許多縣市政府紛紛表示不願跟進,連原本宣布開放內用的台南市、屏東縣、金門縣等縣市,都紛紛取消開放計畫並維持外帶,目前全台灣僅有澎湖縣開放餐廳內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對此做出解釋:「防疫指引框架是全國一致,個別細節可由地方自己訂定。」
■新增本土28例,疫情持續趨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之28例本土病例,其中10例為居家隔離或期滿檢驗出陽性,以今天的確診案例來看,疫情雖持續在低點,但今天也仍有18例為新案例,需要調查。陳時中也分析今天確診案例中,15例為男性、1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26日至7月10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2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1例、桃園市2例,新竹縣、彰化縣及台中市各1例。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例死亡個案,為2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2日至6月22日,確診日介於5月25日至7月6日,死亡日介於7月7日至7月9日。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9日累計公布13,986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1,802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4.4%。
■50歲以上民眾、重大傷病者,最快7/16接種AZ疫苗
負責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出席記者會表示,未來的3週內施打疫苗種類皆為AZ品牌,若選擇其他種類疫苗則要等到第四輪以後。日前已開放第9類(18至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50歲以上民眾意願登記,將在明(12)日下午5點做第一輪收單。代表明天下午5點前,有在意願登記平台上勾選「願意接種AZ」的人才會進到下個預約流程;若先前不是勾選AZ疫苗,也可以在這兩天進去做修改。
唐鳳表示,若已經在上面預約登記過,紀錄會一直保留下去。勾選「願意接種AZ」的人,將會在7月13日至7月15日收到簡訊並得到預約資格,預計在16日開始進行接種。唐鳳也提醒,簡訊只會從1922做發送,不會有其他號碼,以免遭詐騙集團利用。
■醫護、機師和孕婦將優先施打第二劑莫德納
台灣目前莫德納疫苗已到貨330萬劑,截至昨(10)日已施打136萬劑,針對剩餘的疫苗將如何分配?陳時中表示,會保留一定劑量給特殊族群,如醫護、機師和孕婦,讓他們盡量在第一劑接種完最短時間過後就打第二劑。至於全台不分廠牌,第一劑疫苗接種人數已達340萬人,但第二劑僅7萬2,321人接種,指揮中心表示將根據預防接種組的建議,把第二劑時間往後拉,目前目標是希望讓接種第一劑的人口涵蓋率愈大愈好。
目前僅有輝瑞BNT疫苗可供12至18歲青少年施打,被問及民間採購的BNT疫苗若到貨,是否會開放青少年接種?陳時中表示,距離到貨還有一定時間,各種實驗都還在持續進行,但如果到時只有BNT能打,一定會保留給學生施打。至於民間採購的BNT疫苗進度,陳時中仍表示,若有最新進度就會對外報告。
■餐廳內用各地解封不一致?陳時中:中央地方共同負責
指揮中心於8日公布部分行業提出適度鬆綁的防疫指引,包括部分餐飲場所得有條件開放內用,但這兩天許多縣市政府並不願鬆綁,仍維持外帶。連原本宣布開放內用的台南市、屏東縣、金門縣等縣市,都紛紛取消開放內用並維持外帶,目前全台灣僅有澎湖縣開放餐廳內用。各縣市規定不一致,外界質疑與指揮中心日前針對三級警戒所說的「全國一致」原則不同。
陳時中解釋,「框架是全國一致,個別細節可由地方自己訂定,這是中央跟地方共同負責的架構,」現在三級警戒適度鬆綁,中央在一定條件下允許內用,地方政府可以根據中央標準,根據實際的狀況,因時、因地訂定執行規定。目前為止,全台僅剩澎湖縣開放內用,陳時中表示:「對於地方政府的判斷都尊重。」
比較各國解封情況,國外多是民眾希望儘快解封、恢復正常生活,台灣卻在公布微解封後,民眾多傾向維持既有管制措施,為何會有如此差異?陳時中認為,國外如美國封了一年,相關限制很多,民眾就對於解封很渴望。台灣管制時間相對短外,過去有一段時間沒有確診個案,後來出現疫情後反應就會更謹慎,還是會在經濟發展與防疫疲乏中取得平衡。
■Garmin員工確診引發北桃互槓,陳時中緩頰:時間差導致爭執
日前1名住在新北市並於在桃園Garmin龜山廠工作的女員工(案14860)確診,意外引發台北市和桃園市府舌戰。桃園市市長鄭文燦指該名女員工的感染源頭是其住在台北的丈夫(案15108),但女員工確診後,北市卻未在第一時間內匡列其丈夫,導致丈夫在6月28日還去上班並造成該公司內多人確診。台北市府發言人黃瀞瑩則反駁,台北市在第一時間就匡列女員工的丈夫。
陳時中今日於記者會上主動說明此案始末,指女員工(案14860)在6月29日檢驗陽性,其丈夫(案15108)在當天被告知隔離,直到7月3日都沒有症狀,但在7月2日進行接觸者採檢,並於7月4日研判確診。可以確定的是,台北市確實有做接觸者匡列並於第一時間上傳,同時將他列為居家隔離。
至於女員工丈夫在6月28日是否有上班但沒有報告?陳時中解釋,規定是無症狀者以採檢日往前推3天內為可傳染期。女員工丈夫6月28日確實有上班,但這是雙方講法上的誤差,「他(女員工丈夫)是6月29日起沒有去上班,說6月28日去上班也沒錯,那時間不是可傳染期就沒匡列。」
陳時中強調,此案為時間差1天所引起的爭執,希望各縣市在疫調上能夠互相體諒。跨區域有很多事情仍需要大家互相合作、提高警覺。
(文/林雨佑;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何柏均;攝影/林彥廷、中央社)
#延伸閱讀
【COVID-19病毒變身全解析:從Alpha到Delta,19個月內4大重要變異怎麼發生?疫苗保護力追得上嗎?】https://bit.ly/2UsxWeK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三級警戒 #微解封 #疫苗 #AZ #莫德納 #BNT #疫苗登記平台 #疫調
澎湖要打 第 三劑嗎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社區不明感染略增 9、10類疫苗意願選AZ先打到!】
指揮中心記者會重點:
■今日本土28例,境外3例,新增4例死亡。
■新北12例、台北11例、桃園2例、新竹縣1例、彰化1例、台中1例。
■居家隔離驗出10例,社區仍驗出18例(台北6人,新北8人)。
■5月11日至7月9日13986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1802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4.4%。
■意願登記:呼籲50歲以上、18歲以上第9類(慢性病),意願登記將在7/12 17:00第一輪結算,於7/13-7/15收到簡訊者(從1922發出,其他是詐騙)才可以預約(有勾AZ的人才會收到簡訊),最快7/16接種,未來三週均是施打AZ疫苗。
■現在都還可以修改意願登記內容,可以 #把AZ勾起來就比較快打到,沒勾AZ疫苗要第四輪以後才會收到。
■BNT疫苗請靜待好結果,太多揣測或今天早上傳的內容無助疫苗簽約。
■台北的案例14860(妻)傳給=>15108(夫,6/29被告知隔離,7/2採檢確診),這部分有居隔。但15108在6/28工地傳給=>桃園的15207=>15245(15207子,Garmin公司員工)。7/2往前推三天是可傳染期,但6/28沒算進去可傳染期,剛好差了一天,因此15207沒被匡列到,幫澄清不算是台北疫調不實。但台北發言人說6/28起沒有去上班這點就講錯了,讓桃園有所意見,部長希望各地方政府互相合作,提高警覺。
Q&A:
■ 適度鬆綁中央有標準,但地方可以根據這個標準進行微調。例如內用是要「有條件」,地方政府覺得條件難達到就可以制定,目前除了澎湖以外幾乎都禁止內用,是根據地方判斷和謹慎管制,中央都尊重。
■ 第九類是依照去年1/1到今年5/31日,如果有人都沒有去看那就假設「沒有積極需要」,慢性病病情穩定武漢肺炎風險就低。(自己不想就醫好好控制慢性病,為了打疫苗才想到要看病,這麼不重視健康還想怪誰?)
■ Moderna第一劑副作用相對AZ少
■超好笑問題又來了:#聽說有人打完疫苗身體有磁力可以吸鐵,傳說馬來西亞也有,指揮中心怎麼看?(這是獵奇八卦小報嗎?)部長表示:#你找一個人來吸吸看。
■百貨公司確診台北沒全面快篩這部分,可能是看員工足跡是否單純來做周遭匡列(但比起來台北就是匡列範圍較少)。
■新的疫苗因為不確定性,因此保存期限都訂的比較短,但使用證據多了以後常常可以放寬。BNT疫苗-70度一樣是6個月,2-8度以前是5天,但根據證據可以延長到30天。
■台北微風信義一名櫃哥確診,染疫前曾上班,#匡列接觸者只有9人。部長表示台北市現在案例少,疫調應該可以做得精確不用擔心。
(但可以比較:高雄漢神巨蛋一名櫃姐5/22確診,後來5/26四採陰確定是偽陽性,#當時三圈已經匡列到400人以上,高雄疫調覆蓋範圍常常是台北10倍~40倍)
■華儲2607位採檢,除了一位陽性以外都是陰性,並未新增。
■Moderna第二劑疫苗一定會保留一定量,未來如果有BNT疫苗,也會留一部份給12-18歲未來打。
■7/16以前,都會使用地方造冊或預約系統,7/16號以後「換軌」就會用中央的系統。
■記者問為何國外渴望解封,台灣民眾反而希望微解封小心一點願意多限制,部長解釋因為國外封太久,例如美國封一年因此民眾受不了,但台灣三級實施還不到兩個月,且第一次出現較多本土疫情,民眾願意配合更嚴謹防疫措施,但還是要適度調整避免防疫疲勞。
■中國黨記者認為中央尊重地方權限是甩鍋(反之,如果不給地方權限就是中央惡霸),部長表示指引是人用的,要透過修正才會更精確,另外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負責,沒有甩鍋問題。
■BNT簽約的事情就是靜靜等待。
■印尼疫情嚴重,華航和長榮都停飛到7月底,如果台商要返台還是有轉機路線。
■降級指標增添一些標準,指揮中心都在討論與參考國外指標中。
■台灣疫情清零不是不可能,但很可能都有隱形無症狀感染者存在,不要把希望都放在清零。雙北無症狀感染者可能還多,還會引起家戶感染,所以降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