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今日新增1本土案例,感染源待追查;新北市恩主公醫院對25位民眾誤打未稀釋BNT疫苗原液,專家建議由特定團隊施打特定疫苗避免出錯;10月5起開放部分休閒娛樂場所,唱KTV需全程戴口罩】
台灣今(28)日新增7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個案,其中1例本土,讓連三日加零紀錄中斷,另6例為境外移入。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在今日記者會中表示,新增本土個案為台北市一名50多歲男性,9月27日因工作需要自費採檢,並於今日確診。該個案無症狀,檢驗後CT值28偏高,衛生單位正調查其相關接觸者並進行疫調,後續將盡快進行基因定序。
■瓶蓋脫落誤認稀釋完成,25民眾施打BNT疫苗原液
此外,昨(27)日新北市發生一起疫苗施打意外。新北市衛生局指出,由恩主公醫院負責、位於鶯歌區的永福宮接種站,在昨日上午進行BNT疫苗接種作業時,因醫療作業疏失,以致11位男性、14位女性,共25名民眾遭施打「未經稀釋的疫苗原液」。
衛生局解釋,BNT疫苗每瓶含0.45ml冷凍濃縮液,需使用1.8ml無菌生理食鹽水注射液稀釋才能供施打,每人每劑約0.3ml;由於BNT疫苗施打需花費較多前置作業,衛生局事前也都針對合約院所提供行前教育及BNT疫苗操作影片參考。
針對疏失的產生,恩主公醫院在今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該院副院長王炯珵說明事發經過:昨日工作人員在清點疫苗數量時發現異常,經詢問後才確認是配發的散裝25瓶BNT疫苗瓶蓋掉落,導致醫護人員誤認疫苗已完成稀釋,在沒有確認的狀態下開始施打。事後已經安排25名民眾進行檢查,目前除2人出現施打處紅腫狀況外,其他檢查結果正常,將持續進行1個月的健康追蹤。
■落實「三讀五對」避免接種失誤,專家建議特定團隊施打特定疫苗
由於未經稀釋的疫苗原液濃度將近原來的4至5倍,後續民眾是否出現相關症狀、第二劑施打計畫是否會有變化,台大急診部主治醫師陳世英指出,若施打高濃度的BNT原液,在疫苗進入人體後會讓體內產生棘蛋白,而引起局部與全身的免疫反應。若劑量高的話,學理上可能會引起肌肉痠痛或發燒等較強烈的疫苗副作用,過去曾有報告指出BNT會導致年輕族群的心肌炎,但不確定高劑量會帶來什麼影響。他建議後續需關注高劑量所導致的心臟肌肉細胞發炎狀況,因為這可能會引起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等,需後續持續觀察。
由於台灣同時有4種疫苗接種,為避免後續出錯,陳世英則認為,應該回到每個疫苗施打的階段去做根本原因分析,包含藥師、護理師到準備施打前,都應再三確認,才能避免失誤發生。面對此次的疫苗接種疏失,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則建議可採行特定團隊負責特定疫苗施打的模式,來減少因疫苗品牌不同、運送與接種方式各有差別的狀況。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回應,會考量此種意見,不過重點在於建立完善制度,有關病人安全不應只靠部分的人,要靠制度一起來把病人安全照顧好,如何完善系統會是比較重要的事。同時也重申「三讀五對原則」,呼籲現場工作人員應該在取藥時、給藥時、歸藥時仔細核對;對藥名、病人名、給藥時間、給藥途徑、劑量都再次確認,才能避免接種失誤發生。
而後續可能衍生的醫療賠償部分,莊則強調會請新北衛生局協助醫院與民眾處理。新北市衛生局也表示將開啟專案調查,先暫停恩主公醫院施打疫苗一週,等調查完成會再決定懲處範圍,同時通知各院所強化接種流程確認機制,避免同樣事件再次發生。
■10月5日開放部分休閒娛樂場所,KTV需全程戴口罩、打麻將需隔板戴手套
由於整體疫情仍趨平穩,指揮中心於昨日宣布,10月5日後將放寬部分娛樂場所的限制,其中包含MTV與KTV等場所,場館內禁止飲食並需全程戴口罩;另開放桌遊與麻將,但須使用隔板與戴手套,避免病毒傳播。
對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在上述娛樂場所中,就算有隔板,還是有可能會因接觸口鼻而沾染病毒,因此初步解封規劃還是必須要戴口罩、手套,後續會不會再放寬,要看落實狀況跟疫情狀況而定。至於針對這些場所的稽查跟罰則,後續經濟部會再公開相關指引,屆時各地主管機關像是地方經發局就要負責督導查核,也會規劃檢舉通報機制。
■BNT到貨延宕,校園施打尚缺30萬劑
目前疫苗施打狀況,昨日施打人數為29萬0,910人,疫苗人口涵蓋率為53.52%、劑次人口比為62.95%。關於校園施打部分,由於到貨日期延後,莊人祥指出,尚缺30萬劑的BNT供學生施打,影響範圍擴及全台學校,導致10月8日完全接種的目標延宕;未來疫苗到貨並完成封緘檢驗後,會優先給學生施打。
指揮中心並宣佈第十輪疫苗預約開跑,將提供AZ與高端疫苗供第二劑接種,意願登記時間至明日中午截止,施打日期落在10月6日至12日之間。AZ對象以接種第一劑滿十週、50至64歲民眾為主;高端則沒有年齡限制,接種滿4週以上民眾可上網預約。
(文/孔德廉;攝影/唐佐欣、黃品維;圖3/中央社/恩主公醫院院方提供)
#延伸閱讀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kpkwcI
【回不了的家──澳洲防疫鎖國18個月的代價】https://bit.ly/3lQjx5X
#COVID-19 #BNT #未稀釋 #疫苗 #恩主公醫院 #本土疫情 #境外移入 #解封 #麻將 #娛樂場所 #KTV
澳洲護理師年齡限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亞洲人與歐洲人體質不同,韓國率先施打AZ和BNT,共1582萬人次,他山之石》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韓國政府認為亞洲人血栓比例低,因此本來決定30歲以上皆可施打AZ。歐盟則建議60以下不適合施打。
AZ由於有血栓風險,韓國政府曾建議75歲以上老人,有血管阻塞、洗腎有血栓史,不分年齡有血管攻擊史,孕婦不建議施打AZ。
但前日一名30多歲男性日前接種AZ疫苗後,因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死亡,防疫當局今天證實此例死因與疫苗有關,為官方首次認證血栓症病例死因與疫苗確有因果關係。這名男性,5月27日接種剩餘AZ疫苗,因為嚴重頭痛、嘔吐就醫,在接種後的第20天搶救不治。
韓國政府宣布將AZ年齡上升到50歲以上。原75歲以上限制,取消。
⋯⋯
由英國阿斯特捷利康藥廠和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的AZ疫苗,是首批大量生產的疫苗,不過在初期,因血栓副作用,令各國產生疑慮,丹麥宣布暫停施打,隨後挪威 冰島 義大利 奧地利等十餘國跟進。
因疫苗供應迫在眉捷,當時德國BNT與瑞士諾華、美國默沙東、法國賽諾菲等13家公司,共組新冠疫苗製造聯盟,生產該公司與美國輝瑞共同研發與配銷的新冠疫苗,以滿足世界各地的殷切需求。
而在世衛及歐洲藥品管理局宣稱,AZ疫苗利大於弊後,多數國家也恢復使用。在亞洲,包括澳洲、韓國、菲律賓、越南、泰國和印度的接種方案中,也都使用AZ。
歐盟EMA的立場則是「AZ疫苗是安全的」,可用於所有18歲以上的年齡層,不過因罕見的血栓病例,主要發生在年輕人,若干歐盟成員國,限制AZ疫苗僅用於50至65歲以上年齡層。而目前韓國約有9百多萬的民眾接種AZ。
由於南韓的疫苗接種進度超前,在一二季大規模展開AZ疫苗施打,庫存的AZ疫苗已經用完,7月份開始,讓76萬名第一劑接種AZ的民眾自行決定,第二劑改打輝瑞。
{內文}
AZ疫苗打?還是不打?是個令人結糾的抉擇。
韓國疾病管理廳長鄭恩敬:「最近通報的12例死亡案例中,有1例確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我們認定和接種(AZ)疫苗有關。」
南韓一名30多歲的男子,上個月27日打完AZ疫苗的9天後,因為嚴重頭痛、嘔吐就醫,在接種後的第20天,這名男子被確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搶救不治,成為南韓通報首宗,確定打了AZ疫苗,出現異常血栓的死亡案例。
韓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組長朴英俊:「打完AZ或嬌生疫苗後,在4到28天內,若比平常更常出現瘀青和出血性斑點,就有需要赴醫療院所一趟。」
韓國曾於4月7日,一度宣布暫停為為60歲以下民眾提供AZ疫苗,但因後來,在發現的3例血栓病例中,2例證實與接種疫苗無關,另1例,未出現血小板減少,又在4月12日恢復施打,並將AZ疫苗接種年齡,限制在30歲以上。目前韓國超過1500萬人接種了第一劑,21日,開打莫德納疫苗,讓30歲以下的年輕護理師、醫療人員等高風險場域工作者接種。
南韓的疫苗接種進度超前,在一二季大規模展開AZ疫苗施打,雖然期間因引起血栓疑慮稍有停滯,但當局再三呼籲下,接種率提升,庫存的AZ疫苗也已用完,7月份開始,讓76萬名第一劑接種AZ的民眾自行決定,第二劑要不要改打「輝瑞」。
嘉泉大學感染內科教授 嚴忠植:「(打2種疫苗)以2種方式,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可能產生更大量抗體,而抗體存在人體的時間也相對較久。」
新聞片段:「阿斯特捷利康疫苗被指,原定供應歐盟9000萬劑疫苗「難產」 目前僅能供應1/3量。」
由英國阿斯特捷利康藥廠和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的AZ疫苗,是首批大量生產的疫苗,不過初期,因血栓副作用,丹麥宣布暫停施打,隨後挪威 冰島 義大利 奧地利等十餘國跟進。但疫苗供應迫在眉睫,德國BNT與瑞士諾華、美國默沙東、法國賽諾菲等13家公司,共組新冠疫苗製造聯盟,生產該公司與美國輝瑞共同研發與配銷的新冠疫苗,以滿足世界各地的殷切需求。
輝瑞執行長 博爾拉:「我們確認了能超前部署,今年供應量確定能超過20億劑,且若一切平穩,以兩年期評估的話,應能超過30億劑。」
而在世衛及歐洲藥品管理局宣稱,AZ疫苗利大於弊後,多數國家也恢復使用。在亞洲,包括澳洲、韓國、菲律賓、越南、泰國和印度的接種方案中,也都有使用AZ。
泰國總理巴育:「我並不感到特別興奮,因為我很久以前就準備好要接種疫苗了。 」
泰國在3月12號才剛宣布暫緩,15號便立刻恢復施打AZ疫苗,還由66歲的總理巴育親自上陣,成為泰國施打AZ疫苗第一人。
流行病學家 Tobias Kurth:「我們必須了解的一件事是,這種凝結(血栓)在沒有藥物(疫苗)的情況下也會發生,如果所有疫苗接種都會導致血栓,那麼我們應該馬上就可以看得到,所以問題是,這是發生在某些疫苗或者是特定批次的疫苗注射後嗎? 目前正在調查中。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這看起來不是原因,而且我們還需要了解的是,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所引起的疾病,顯然也會導致血栓,而且這種風險遠高於我們的估計,根據我的了解,我認為該(AZ)疫苗,並不會對凝血系統產生巨大影響。 」
歐盟EMA的立場則是「AZ疫苗是安全的」,可用於所有18歲以上的年齡層,不過因罕見的血栓病例,主要發生在年輕人,若干歐盟成員國,限制AZ疫苗僅用於50至65歲年齡層。而目前韓國約有9百多萬的民眾接種AZ。
南韓疾管廳長 鄭恩敬:「按疫苗種類來看,AZ的感染預防效果有78.9%,輝瑞約為86.6%,不過預防死亡率兩者都達到100%。」
受委託代工AZ疫苗生產的SK生物科學,近日決定斥資1500億韓元,擴建旗下,位於安東市的疫苗生產廠,建立全新疫苗生產平臺,還計畫打造第二生物產業園區,有望成為南韓疫苗產業基地。
SK生物科學社長 安在榮:「我們超前部署大規模設備,同時搶先建立生產mRNA疫苗的新興技術,一定會保護南韓和世界免受病毒威脅。」
面對多變的病毒,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不只是對疫苗的疑慮,還有疫苗的供應,都是棘手的難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SC82C08I0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澳洲護理師年齡限制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韓國12日恢復接種AZ疫苗
#但30歲以下除外
1.經過專家會議審視歐洲藥品管理局最新報告,還有國內接種AZ疫苗出現血栓的3個案例後,韓國當局今天說,判定接種AZ疫苗利大於弊,並做出對所有30歲以上民眾接種AZ疫苗決定。
2.韓國7日表示,在歐洲藥品管理局評估AZ疫苗發生血栓事件之際,暫停為60歲以下民眾提供AZ疫苗。4天後的今天,宣布恢復接種,但30歲以下除外。
3.當局表示,在韓國發現的3例血栓病例中,2例與接種疫苗無關,另1例因為未出現血小板減少,不符合歐洲藥品管理局對本次疫苗稀有副作用的定義。
4.韓國疾病控制和預防局KDCA專員鄭銀敬(Jeong Eun-kyeong)表示,大眾的安全是首要任務。我們得到的結論是繼續進行全國性的疫苗施打對於可以減少新冠造成的死亡還有病毒擴散是最重要的。
5.接下來會繼續照原計畫對於學校的護理師,特殊學校的老師,殘障人士機構的住民還有職員,還有遊民收容所開始注射。但排除30歲以下的國民。
6.韓國當局說如果施打第一劑沒有血栓相關副作用者,會繼續施打第二劑。
04b解讀:
1.照記者會上出示的分年齡風險還有益處的評估圖,顯示韓國和英國同樣做出了30歲以下由於新冠重症發生率較低,因此這個年齡層施打有可能弊大於利,因此沒有做出30歲以下恢復施打AZ疫苗的決定。
2.那個第二例20多歲男性,照新聞這樣的寫法,我想應該可能是大腦靜脈竇血栓CVST無誤,只是他沒有產生血小板低下。如果各位有看到更詳細的說明,請補充給我。
3.在EMA7日宣布罕見血栓併血小板低下須列在AZ疫苗的副作用後,世界各國紛紛對施打AZ疫苗做年齡限制。英國建議30歲以下打他牌,澳洲建議50歲以下打他牌。香港則決定年內不會要求AZ疫苗供港。
4.國外即使是面臨新一波疫情的國家,都紛紛對AZ做出年齡設限。疫情控制像世外桃源的台灣,注射AZ疫苗的利弊得失,是否該重新檢討?讓我們的年輕醫護人員暴露在10萬分之1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的風險(且死亡率在2~3成),是否真的利大於弊?是否應該再看一下韓國後續施打狀況再來做出決定?我認為真的該嚴肅思考。
5.打第一劑沒事,第二劑會不會有事?這是好問題。目前報告案例多是打完第一劑後5~16天發生,但別忘記目前打完第二劑的人比例不多,不一定代表第二劑會沒事。學理上這可能是體質問題,第一劑沒事第二劑應該也會沒事。但法國是已經直接規定55歲以下打完第一劑AZ者,第二劑應該打其他種類的疫苗。
6.我真的期望如同祥祥所說,莫德納5月就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