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12/20(丘吉爾郵便局主播)
* 據路透社,英國首相在當地時間週六(12月19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有跡象顯示,病毒在英國傳染期間,出現了新的變種,使新冠病毒更容易傳播,比起此前的病毒傳播效率高出70%」。
不過強森首相強調,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新的病毒變種更具致死性,或者讓病人的症狀更重,也沒有證據顯示這一變種會減弱疫苗的有效性。
COVID-19變種病毒傳播速度更快 倫敦再封城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0-111020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冠病疫情全球肆虐,港府訂購的中國大陸國產科興及復星藥業與BioNtech研發的兩款疫苗即將供港。港大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今日(20日)在香港電台節目表示,暫時沒有長期報告顯示疫苗的年期功效和安全性,曾有重覆染疫的病例發現,抗體在接近半年降至無法檢測水平,將來有可能要每年都需要接種新冠疫苗。
港專家:未來或需每年接種冠病疫苗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0-111022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澳門將購入三種不同產地包括中美英的冠病疫苗,首批應急疫苗最快本月底運抵。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允許市民自願接種,可以自己選擇接種哪種疫苗。
澳門購三種疫苗 供市民選擇接種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0-111022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荷蘭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國境內於本月初發現了一起正在英國肆虐的變種冠狀病毒株病例。
荷蘭政府周日(12月20日)起禁止來自英國的客機入境,禁令將實施至2021年元旦。
境內也出現變種病毒株 荷蘭禁英國客機入境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0-111022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據路透社,首爾一間監獄暴發疫情,共185人感染,包括184名囚犯和一名工作人員。關押在該監獄的韓國前總統李明博的冠病檢測結果為陰性。
韓國新增1097起冠病病例 首爾監獄暴疫情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0-111021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加拿大公共衛生署的數據顯示,在12月11日至17日,全國日均新增病例6653例,且各年齡段都呈現出較高的感染率,住院和死亡病例也在持續增長。
加拿大於12月13日接收到該國訂購的首批由美國輝瑞公司(Pfizer)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聯合研發的冠病疫苗,隨即展開接種工作。目前該國的疫苗接種已包括全部10個省份。
加拿大冠病病例累計破50萬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0-111021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台灣11月底正式啓動自造潛艦計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指出,該計劃將助台灣在未來「數十年」(decades)內阻止解放軍的攻擊。CNN並引述專家指出,新打造的先進潛艇部隊將會讓任何北京軍事計劃變得「更複雜」。
美媒:台自造潛艦可阻止陸攻擊數十年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0-111024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針對日益嚴峻的養老金支付壓力,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前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建議,將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讓金以及沒收的貪官財產划入社保基金,來充實養老金儲備。
戴相龍:可以考慮將沒收的貪官財產划入養老儲備基金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0-111023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商務部18日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將中國無人機廠商大疆列入實體清單,對該公司對美進出口進行管制。
被美列入實體清單 大疆回應:照賣不誤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0-111021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關注香港事務的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19日舉辦線上音樂會,聲援香港的抗爭人士。
英人權組織辦音樂會 彭定康吁港人緊抱自由信念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0-111021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疫情嚴峻防止佳節期間病例激增 歐洲多國再度收緊防疫限制措施】歐洲冠病疫情形勢嚴峻,歐洲多國再度收緊防疫限制措施,義大利總理孔特週五宣佈將在聖誕節和元旦前後實施全國封鎖,以防病例在佳節期間激增。
* 【疫苗分配少於預期 美國多州與聯邦起爭端】美國雖然推出冠病疫苗來緩解疫情,但是一些州屬和聯邦官員已開始為疫苗分配不均的問題起爭端。
紐澤西州、加州、俄勒岡州、內華達州,以及華盛頓州等州屬,週五指責聯邦政府在未作任何解釋下,把下周應分配給他們的疫苗減了約40%。衛生部已否認有這回事。
衛生部發言人表示,各州較早前獲得的數據只是個參考,應該以本週獲得分配的疫苗數量為準。發言人說,當局現在正盡力消除地方政府對此的誤會。
* 【繼美國後 印度確診病例破1000萬起】印度政府委任的專家小組按數學模型預測,人口約13.6億的印度已有六成感染冠病;若預測正確就意味著過半人口已有免疫力,不太可能出現第二波疫情。
印度準備明年開始為全民接種疫苗,預計到8月時將有3億人接種。不過,印度目前尚未批准使用任何冠病疫苗,數家藥廠已向印度政府申請緊急使用授權,其中包括英國藥廠阿斯利康(AstraZeneca)。
有專家表示擔心,印度的冷凍鏈基礎設施薄弱,要將需低溫儲藏的疫苗配送至人口稠密的各大都市或貧困的鄉野恐怕有困難。AstraZeneca 疫苗不要求零下七十度或是二十度保存,是印度比較可行的方案。
* 【美英中俄逾110萬人已接種疫苗 專家:發達國家疫情有望明年春末放緩】彭博社統計顯示,美國、英國、中國和俄羅斯至今已有超過110萬人接種疫苗。預計年底,西方國家將有三種疫苗可供接種,各國政府和科學家因此期望疫情能在2021年上半年扭轉持續惡化的趨勢。
而2020年7月至今,中國已完成100多萬劑次的疫苗緊急接種,遠超其他國家。
* 【擬用三星取代華為 歐洲電訊商遇困難】西班牙與法國的電訊營運商與早前與韓國三星電子洽商,希望三星取代華為,成為歐洲5G設備供應商。不過,雙方初步洽商後,認為替換華為產品面臨實際困難。
據路透社:今年9月,三星與美國Verizon簽訂協議,成為Verizon的5G設備供應商。西班牙電訊與法國Orange其後與三星接觸,洽商5G設備供應。不過,有關洽談進展緩慢,因為三星設備與華為4G不兼容,令歐洲電訊商可能要花巨資一併更換4G設備。全歐洲4G網絡半數使用華為設備。
* 【王毅隔空向拜登政府提「願望清單」】中國外長王毅隔空向美國候任的拜登政府提出了明確的「願望清單」,表明希望重建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戰略框架,並強調與拜登政府在三大領域有廣泛合作空間,中美在亞太地區能有「共同朋友圈」。
中美的地緣政治博弈,令不少亞太國家擔心會被迫選邊站。王毅強調,中美在亞太地區不是對抗關係,美方在亞太地區有盟友,中國在亞太地區也有夥伴。「雙方都是亞太大家庭的一員,完全可以擁有共同的‘朋友圈’」。
他指出,中國尊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傳統影響和現實利益,願同美國在亞太地區和平相處,並共同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 #全球疫情#【研究:冠病死亡率幾乎是流感三倍】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呼吸醫學》最新一期刊出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冠病病毒明顯比季節性流行感冒病毒更致命,冠病的死亡率幾乎是流感的三倍。研究還發現,更多冠病患者得進加護病房,比率為16.3%,而流感患者這方面的比率為10.8%;此外,冠病患者平均住在加護病房15天,流感患者為八天。
* #全球疫情#【拜登夫婦下週一接種冠病疫苗】美國候任總統拜登的過渡團隊證實,拜登及夫人下週一將接種冠病疫苗,屆時也將直播過程。為避免候任正副總統同時出現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候任副總統賀錦麗及丈夫將在之後的一周才接種。
澳門有線電視申請 在 譚凱邦 Roy T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梁振英一天,總會有大把新聞
【梁振英傳擬推教育新政 未出閘先違憲】
有線電視引述消息指出,月中宣讀的《施政報告》會增加教育方面的資助,大、中、小學和幼稚園都會涉及。報道的重點,在於專上教育的助學金及貸款(grants and loans)。日後只要通過「免試招生」到內地升讀大學的學生,亦可以申請政府的grants and loans。
目前只有入讀本港院校並且是獲政府當局認可的課程,才符合資格申請grants and loans。放寬資格,讓所有香港學生都受惠,固之然是好事,惟問題卻在於,為何只限於到中國大陸升學的香港學生才有資格申請?如果獲得澳門特區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範圍內的院校取錄,又怎麼辦?
而更重要的是,任何政策和法律,都不應該施予不合理的限制,以至有歧視社會上的某些群體的反效果。即使這些歧視沒有違反現存的4項歧視條例(性別、家庭崗位、殘疾、種族),涉及的政策或法例仍可能有違《基本法》及/或《人權法》,未必經得司法覆核的挑戰。
舉例來說,如果有學生有意修讀法律,獲得其他普通法司法區如澳洲、紐西蘭或英國的大學取錄,但成績又不足以取得全額獎學金,政府以有關大學不在中國大陸而拒絕grants and loans的申請,是否合理?
又例如有學生有意修讀幹細胞研究,獲得劍橋大學取錄,雖然成績優異,取得獎學金,但由於獎學金只夠支付小部份學費和生活開支(皆因沒有當行政長官的老爸,家底遠不及梁長官豐厚),政府又能否以劍橋不在中國大陸,拒絕這位香港學生的grants and loans申請?
特區政府的政策製造(或坐視或縱容)制度性歧視,已不是第一次,相信亦不會是最後一次。最近期的例子,便有讓移居廣東的香港長者申領「生果金」的「廣東計劃」。
「廣東計劃」顧名思義,就是只限移居廣東省省界範圍內的長者申請。
的而且確,有不少長者會選擇回鄉安老,但香港長者的家鄉卻不一定在廣東省範圍內(例如可能在澳門、可能在福建、可能在直至1988年仍為廣東省一部分的海南島、又或是1950至60年代才由廣東劃歸廣西的北海;又或是從英國另一前殖民地威海衞來到香港)(須知道,威海衞乃梁振英的祖籍)。
而如果距離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又為何不按距離香港路程的距離或交通時間去計算,卻以省界為準?
「廣東計劃」的實質效果,就是令到那些打算回鄉安老,鄉下卻不在廣東的長者,如選擇回鄉就不符資格,要符合資格就不能回鄉,總之實質上是歧視非廣東籍貫的長者。
這些「德政」,無論是表面還是實質看來,都缺乏公共政策和法律的邏輯。
特區政府的「德政」就是這個樣子。表面上看似是「德政」,實際效果卻更似拉一派打一派,少數人的權利在「德政」之中被掃到地氈底,無視法律以至憲法上的風險。而且,在看似力求政治正確的過程中,卻低能得連維繫「祖國」統一大業的「一中原則」都忘記。
(蘋果日報圖片)
延伸閱讀:
有線新聞:消息指施政報告全面增教育資助
http://goo.gl/vQxiaL
金針集:過關亮燈違公意 廣東計劃存歧視
2013年8月3日
#852郵報, #grantloan, #grantsandloans, #助學金, #貸款, #學資處, #生果金, #廣東計劃, #施政報告, #歧視, #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