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家會傷人》
最近寫論文中斷時,就來看我心研所同學推薦的「以家人之名」,正在陸續播出,真好看!
劇情是兩個失去母親的孩子,加上一個前後被父母拋棄的男孩,以兄妹三人的身份在開麵館的海潮爸爸照顧下成長,穿插愛情、親情線⋯⋯笑中帶淚,十分讚!
不過劇情有伏筆的,我也才看1/3。其實我很擔心那個只會大吵大鬧的離家媽媽陳婷,遲早會從新加坡回來...為此,曾被她拋棄的男主,常常做惡夢....雖然還沒演到,我也不由得擔心起來....
最近唸到關於父母的心理學研究,值得說一下...「為何家會傷人」。
先說一般華人社會談到父母,大部分都會感到溫暖和依戀,但為人父母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六十分的父母,其實就是剛剛好的父母。」
我現在要講的不是一般的父母。我要講的是像陳婷這種,她提醒了我們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就是,社會上也有所謂「壞父母」的存在。這類父母讓小孩從小就充滿恐懼、自卑、罪惡感....如果沒有機會克服,負面情緒會跟到成年,甚至複製到下一代。我想,這也是這部劇的背景~
心理學家蘇珊·福爾德描述:很多時候,壞父母的做法就像在子女心裡埋了一顆有毒的種子,她把這些不負責任的父母稱為「有毒的父母」
但還是要插播一下,絕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都是我們的後盾和幸福的源頭,在「以家人之名」的情況,雖然男主角們原生的父母給予了不一樣的傷害,所幸他們....(這也是本劇想要告訴大家的吧~耐心看下去⋯⋯)
回到心理學家蘇珊,她把「壞父母」稱為「有毒的父母」。這裡「有毒」絕不是說做父母的偶爾做得不好,而是他們有慣常的壞行為模式。
她把「壞模式」分類如下:
第一種,幼稚型的父母
身為父母,有撫養、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情感需求,提供安全保護等責任。而幼稚型的父母不然,他們會反過來要求孩子照顧他。孩子需要什麼無關緊要,他眼裡只有他自己過得怎麼樣?是不是自己得到滿足?(像是陳婷)。
第二種,操控型的父母
他們潛意識希望孩子永遠都不能獨立地生活。這種父母會盡力讓孩子覺得無力,他們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剝奪孩子「做決定的能力」。
在操控型的父母面前,孩子的想法跟他們自己的想法比起來,根本就是完全不重要。像是劇中「齊明月」的媽媽,就是代表類型。齊明月的媽媽主宰明月的一切,包括穿什麼衣服?念什麼書?點什麼菜?做什麼工作...
操控型的父母致力於「挫敗打擊子女的所有決定」。劇中齊明月品學兼優,面容美麗,但是對自己沒有自信...
第三種,言語虐待型的父母
絕大多數人的童年時期,父母是孩子整個世界,於是,孩子的自我評價是不是積極正向?多是取決於父母的對他的評價是好是壞。有種壞父母,喜歡用言語來虐待孩子。
我要解釋一下,這裏指的,不是爸媽偶爾發火時說的難聽話,而是「經常、慣常」以言語侮辱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自我價值...,如果研究其原因,通常是父母覺得孩子達不到他的要求所以感到挫敗生氣,這時,就以言語發洩情緒,最常見是遷怒⋯⋯對子女造成的殺傷力很大!
最後,是身體虐待型的父母
其實大部分家長都有過打孩子的念頭,只是是否控制的住。這裡指的「身體虐待型的父母」並不是前面說的,被孩子惹火而沒忍住的情形;這裡指的是「父母主動找碴、暴力相向」。暴力型父母經常「隨便找個藉口」就對孩子拳腳相加。這個情形最近社會新聞非常多,孩子變成父母以肢體暴力發洩情緒的替罪羔羊。
心理學家也指出,這些有毒的父母,面對外界可能給予的指責,也是有保護自己的策略的;
例如,策略一是「矢口否認」;
二,是推諉指責,把責任推到孩子頭上,指責「是孩子逼他們這麼做的」!
好可怕....
那,「陳婷」會回來嗎?到時候,已經長大的凌霄,該如何應對?而齊明月又會怎樣認識到自己的好?認識自己的價值呢?
這些即將而來,命運的轉捩點,把觀眾的一顆心揪在那裡!我想,這些引起你的共鳴的劇情,主角們要如何反轉,邁向幸福,也是厲害的編劇想要交給大家的價值吧⋯⋯
我目前還不是一位編劇,但我之後也要來寫,如何翻轉~~人的命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夢知道答案」介紹 訪問編輯:林婕伃 內容簡介: 噩夢、反覆出現的夢、連續夢; 落榜、被追殺、夢見親人去世、從高處墜落…… 微博逾600萬粉絲 中國爆紅禁書《巨嬰國》作者識夢力作 ▍學會與夢溝通,就是學會聆聽內在真實的聲音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
「為何家會傷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為何家會傷人 在 邱文仁 -心理輕熟, 邁向中年強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為何家會傷人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為何家會傷人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為何家會傷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為何家會傷人 在 Re: [哈拉] 家庭會傷人? - 精華區New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為何家會傷人 在 其實是「修復」的開始~《為什麼家會傷人》嘉玲和凱宇的對談 ... 的評價
- 關於為何家會傷人 在 幸福文化- 【直播進行中】 #為何家會傷人_讓愛不再是負擔 的評價
- 關於為何家會傷人 在 《為何家會傷人》讀書筆記:健康的家庭講愛,不講理! 的評價
為何家會傷人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夢知道答案」介紹
訪問編輯:林婕伃
內容簡介:
噩夢、反覆出現的夢、連續夢;
落榜、被追殺、夢見親人去世、從高處墜落……
微博逾600萬粉絲
中國爆紅禁書《巨嬰國》作者識夢力作
▍學會與夢溝通,就是學會聆聽內在真實的聲音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
出社會多年,卻老夢見落榜或錯過考試;
夢見親人去世,被魔鬼、壞人追殺;
曾經翱翔天際,更常在夢裡「跌倒」以致驚醒……
無論那是多麼光怪陸離的情節,抑或真實到你醒來一時半刻都無法抽離,夢境都是內心世界的反映,是潛意識想告訴你的聲音,埋藏著不可忽視的訊息。
每個夢都有意義,且有跡可循;你尋找,就會看見潛意識要告訴你的答案。
作者援引佛洛伊德與榮格對夢的主張,將夢與做夢者的生命經驗結合,剖析數十種夢境的背後含義,幫助讀者讀懂自己的夢境。其中包含:經常夢見考零分、公司變成屠宰場、愛上章子怡、忠實男友有新歡、韓國明星掉下懸崖等。
▍最好的解夢者,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擺脫算命般的對應式解讀,做自己的解夢大師
「和潛意識進行溝通的價值在於:潛意識從不欺騙我們,而意識卻要製造種種迷霧。這些迷霧會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感覺到很舒服,但卻經常會把我們引入更深的陷阱。並且,我們在陷阱中,一方面感到痛苦無比,另一方面卻掩耳盜鈴地說,這裡太美好了!我在這太幸福了!
因此,我們需要從潛意識中去尋找答案。而夢,是讓我們深入潛意識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武志紅
作者介紹:武志紅
資深心理諮詢師(同台灣諮商心理師),心理學暢銷作家。2001年取得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2009年成立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著有《巨嬰國》一書,在2016年底橫掃書壇。
他致力於以心理學深度剖析與理解個人、家庭的種種典型現象,讀者遍布世界各地華人區。2017年7月,武志紅在「得到」APP主持「武志紅的心理學課」,訂閱人數超過20萬人,在整個華人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微博同名帳號「武志紅」現已累積逾600萬名粉絲追蹤。
著有《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為何家會傷人》、《為何你總是會受傷》、《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終身成長篇》等,個人作品銷量超過百萬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為何家會傷人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夢知道答案」介紹
訪問編輯:林婕伃
內容簡介:
噩夢、反覆出現的夢、連續夢;
落榜、被追殺、夢見親人去世、從高處墜落……
微博逾600萬粉絲
中國爆紅禁書《巨嬰國》作者識夢力作
▍學會與夢溝通,就是學會聆聽內在真實的聲音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
出社會多年,卻老夢見落榜或錯過考試;
夢見親人去世,被魔鬼、壞人追殺;
曾經翱翔天際,更常在夢裡「跌倒」以致驚醒……
無論那是多麼光怪陸離的情節,抑或真實到你醒來一時半刻都無法抽離,夢境都是內心世界的反映,是潛意識想告訴你的聲音,埋藏著不可忽視的訊息。
每個夢都有意義,且有跡可循;你尋找,就會看見潛意識要告訴你的答案。
作者援引佛洛伊德與榮格對夢的主張,將夢與做夢者的生命經驗結合,剖析數十種夢境的背後含義,幫助讀者讀懂自己的夢境。其中包含:經常夢見考零分、公司變成屠宰場、愛上章子怡、忠實男友有新歡、韓國明星掉下懸崖等。
▍最好的解夢者,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擺脫算命般的對應式解讀,做自己的解夢大師
「和潛意識進行溝通的價值在於:潛意識從不欺騙我們,而意識卻要製造種種迷霧。這些迷霧會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感覺到很舒服,但卻經常會把我們引入更深的陷阱。並且,我們在陷阱中,一方面感到痛苦無比,另一方面卻掩耳盜鈴地說,這裡太美好了!我在這太幸福了!
因此,我們需要從潛意識中去尋找答案。而夢,是讓我們深入潛意識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武志紅
作者介紹:武志紅
資深心理諮詢師(同台灣諮商心理師),心理學暢銷作家。2001年取得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2009年成立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著有《巨嬰國》一書,在2016年底橫掃書壇。
他致力於以心理學深度剖析與理解個人、家庭的種種典型現象,讀者遍布世界各地華人區。2017年7月,武志紅在「得到」APP主持「武志紅的心理學課」,訂閱人數超過20萬人,在整個華人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微博同名帳號「武志紅」現已累積逾600萬名粉絲追蹤。
著有《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為何家會傷人》、《為何你總是會受傷》、《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終身成長篇》等,個人作品銷量超過百萬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為何家會傷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夢知道答案」介紹
訪問編輯:林婕伃
內容簡介:
噩夢、反覆出現的夢、連續夢;
落榜、被追殺、夢見親人去世、從高處墜落……
微博逾600萬粉絲
中國爆紅禁書《巨嬰國》作者識夢力作
▍學會與夢溝通,就是學會聆聽內在真實的聲音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
出社會多年,卻老夢見落榜或錯過考試;
夢見親人去世,被魔鬼、壞人追殺;
曾經翱翔天際,更常在夢裡「跌倒」以致驚醒……
無論那是多麼光怪陸離的情節,抑或真實到你醒來一時半刻都無法抽離,夢境都是內心世界的反映,是潛意識想告訴你的聲音,埋藏著不可忽視的訊息。
每個夢都有意義,且有跡可循;你尋找,就會看見潛意識要告訴你的答案。
作者援引佛洛伊德與榮格對夢的主張,將夢與做夢者的生命經驗結合,剖析數十種夢境的背後含義,幫助讀者讀懂自己的夢境。其中包含:經常夢見考零分、公司變成屠宰場、愛上章子怡、忠實男友有新歡、韓國明星掉下懸崖等。
▍最好的解夢者,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擺脫算命般的對應式解讀,做自己的解夢大師
「和潛意識進行溝通的價值在於:潛意識從不欺騙我們,而意識卻要製造種種迷霧。這些迷霧會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感覺到很舒服,但卻經常會把我們引入更深的陷阱。並且,我們在陷阱中,一方面感到痛苦無比,另一方面卻掩耳盜鈴地說,這裡太美好了!我在這太幸福了!
因此,我們需要從潛意識中去尋找答案。而夢,是讓我們深入潛意識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武志紅
作者介紹:武志紅
資深心理諮詢師(同台灣諮商心理師),心理學暢銷作家。2001年取得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2009年成立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著有《巨嬰國》一書,在2016年底橫掃書壇。
他致力於以心理學深度剖析與理解個人、家庭的種種典型現象,讀者遍布世界各地華人區。2017年7月,武志紅在「得到」APP主持「武志紅的心理學課」,訂閱人數超過20萬人,在整個華人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微博同名帳號「武志紅」現已累積逾600萬名粉絲追蹤。
著有《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為何家會傷人》、《為何你總是會受傷》、《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終身成長篇》等,個人作品銷量超過百萬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為何家會傷人 在 其實是「修復」的開始~《為什麼家會傷人》嘉玲和凱宇的對談 ... 的推薦與評價
家庭關係造成的傷#分手後能學習到的事#客體分離的過程#家庭與愛情的關係#如何成為成熟大人00:00:00 《 為何家會傷人 》00:01:48 關於分手00:23:09 分手 ... ... <看更多>
為何家會傷人 在 幸福文化- 【直播進行中】 #為何家會傷人_讓愛不再是負擔 的推薦與評價
【直播進行中】 #為何家會傷人_讓愛不再是負擔 - 今晚超精彩洪仲清臨床心理師將來和大家聊聊《為何家會傷人:讓愛不再是負擔》 直播平台: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FB粉絲 ... ... <看更多>
為何家會傷人 在 Re: [哈拉] 家庭會傷人? - 精華區New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octopusy (OCEAN)》之銘言:
: 之前看家庭會傷人之類的書籍,開始列出自己家庭中的人對我的傷害。
: 以下列出我想過的,雖然大家家庭都不一樣,可是應該還是會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 但是我覺得,當我們用這樣想法認為家庭會傷人,似乎反而創造了自己的信念!!
: 從而覺得家庭真的很傷人。
: 所以好像有點偏了過頭,給大家參考~~~
: 對於老爸,曾經探討過甚麼
: 1. 好像他處罰我的經驗,對我來說是一個傷痛一樣。其實,誰小時候沒有被打過
: 2. 好像他都用權威在壓制我,導致幼小的我都要聽他的話一樣。
: 3. 好像說他會傳給我悲傷的氣息。
: 4. 好像他總是在別人面前笑我,其實應該說事關心我,覺得我可愛吧。
: 5. 好像爸爸都吹毛求吃,對於我的表現永遠不滿意。
: 6. 好像爸爸都會害羞。
: 7. 好像爸爸常常有點憂愁,處在沉思之中。
: 8. 好像覺得他對我有點要求我要永遠孝順,聽他的話一樣。
: 9. 好像只是給我物質,缺少精神慰藉。是嗎?
: 10. 好像他都很固執。
: 11. 好像他都大男人主義。
: 12. 好像他對人都不夠信任,總是告訴我們要有防備心。
: 13. 好像他是批判主義的人,對電視上種種喜歡批判。
: 14. 好像他較為重視親近,對於小孩子也比較放不開手。
: 15. 好像他也都不太分享心事。
: 16. 好像很容易就會讓他不滿意
: 媽媽
: 1. 好像他對人很無情一樣
: 2. 好像她對我們很冷淡
: 3. 好像他沒有同情心
: 4. 好像他不會呵護我
: 5. 好像他總是生悶氣
: 6. 好像她對人自尊心高
: 7. 好像她自視甚高
: 8. 好像她很愛面子
: 9. 好像她很不溫柔
: 10. 好像她很缺乏感性跟情緒
: 11. 好像她常會讓我感到冷,而心中受傷
: 哥哥
: 1. 好像他心中充滿防備
: 2. 好像他很討厭我
: 3. 好像他吵架都不會道歉的
: 4. 好像他從小覺得自己缺乏關愛
: 5. 好像他個性很自私,只想到自己
: 6. 好像他都不會關心別人
: 7. 好像他對於家庭付出很少
: 8. 好像他很不成熟
: 9. 好像他很狡滑
: 10. 好像他對人很被動,善於觀察
: 妹妹
: 1. 好像她講話都會刺到人
: 2. 好像她很幼稚
: 3. 好像他都不懂關心人
: 4. 好像她也是這樣環境中長大,個性沒自信
: 5. 好像他這樣環境長大,情感流露很不會
: 6. 好像他這樣環境長大,與人相處不大方
: 這樣投入探討之後,反而忽略了他們的優點耶
其實這本書對於被家庭傷害很重的人,幫助非常的大,
書中有提到幾個觀念:
(1)被家庭重傷的人,有可能處於自責的狀態,
也就是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束縛,
就算自己已經成年,但是看見曾經傷害過自己的家人,
頓時回到以前幼小無法抵抗的狀態。
(更糟糕的是有些因為太過痛苦而遺忘傷害的人,
當內心深處的疼痛被刺激到時會頓時防衛甚至攻擊別人卻不自知。)
而這本書中提到:不勉強原諒。
有些傷害非常的大,甚至到了成年有些人還在忍受,
書中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觀念:
無法原諒不代表你不夠好,無法原諒也沒有關係。
勉強自己去原諒,只是把未復元傷口當作已經好了,對事情不會有幫助。
如果可以,和傷害你的人談談,如果不行,就遠離他,
你已經長大了,他們無法再傷害你,你可以保護自己。
書中有許多例子,有的受傷的孩子和家人談過,和好如初,
有的雖然談話破局,但是他們不在被過去的傷痛束縛,
而有勇氣保護自己,為自己的生活做更好的選擇。
原PO所提的疑問,其實書中要讀者把受傷的感受寫下來,
也是另外一本書"一個人的療癒"中所使用的。
(蠻推薦這本書,因為可以發現自己一些歇斯底里的觀念原來是這樣來的XD)
為什麼要寫下受傷的感受呢?
因為我們之所以是現在的樣子,之所以有現在的想法和感覺,
都是經過多年累積與學習的,家庭占了很大的因素,
所以每個人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和習慣,
我們可能很小的時候遭受到了拒絕,比如我們需要擁抱時,
父母沒有擁抱我們,對現在的我們或許不會有什麼感覺,
但對還是嬰兒的我們來說,那就像毀天滅地一樣的沒有安全感呀XDDDD,
有可能有些人的沒有安全感就在那裏生根成長,
有很多以前我們不記得的事情,或是家庭給我們的觀念,
會讓我們不知不覺的學習和模仿,但卻忘了要分辨是對的還是錯的。
當我們把受到的傷害寫出來時,就算很小,
你也可以從中推理自己真正缺失或者想要的,比如:
老爸罵我是胖子>我不喜歡這種感覺>
我為什麼不喜歡>因為我沒這麼胖>我想被尊重
當全家人都罵你是胖子時,你到外面也會自卑的,
有天你瘦了,你可能還是會覺的自己是胖子,
因為回到家,家裡人習慣了,還是叫你胖子......
主要這本書是想告訴你,不要忘了,你已經不是過去的你了,
現在的你有能力改變,如果你還是胖子,你想改變,
你就會開始上PTT看有關瘦身健身的版,
你已經不是以前被罵是胖子,就只能哭得亂七八糟還要被嘲笑的自己了。
另外這本書寫的請讀者寫出受過哪些傷害的練習,
是單純指對方"對你做過哪些傷害",
原PO寫的感覺比較像是觀察對方有哪些缺點,
所以難免最後寫完會覺得無法和家人關係更好了XD
以上是我的想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98.20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