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要重金贖回蔡文姬
我見網上不少文章在探討,作為喜愛「人妻」的曹操接回蔡文姬,為何要讓她同董祀成婚,並未佔為已有而討論得熱火朝天。其實,如果你了解曹操,知道當時的情景,是很容易得出答案的,並不存在所謂揭秘一類高深的課題。
-----
亂世佳人苦,腸斷付胡笳
大漠,孤煙直,茫茫戈壁;琵琶,馬頭琴,秋草飛黃。叮咚地駱駝鈴聲,清脆而又單調,落日深處行進着地一隊駝隊,在隱隱地《陽關三疊》聲中,向着關內依然執着地移動著。荒涼的邊塞上,那遠處依稀可辨的烽火台,在半簾彎月的映照下佇立的身影,顯得格外地孤獨……
文姬歸漢,一個淒美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被頌詠了千年。這淒,說的是蔡文姬悲情的身世,懷骨肉生死離別之痛,在漫漫長路上跋涉;這美,說的是蔡文姬終於結束顛沛流離,異域邊塞,帶着希望,一步步地向着故鄉逶迤而來,這個中滋味,怕只有這文姬心中才知道。
蔡文姬,名琰,漢末女詩人,河南杞縣人,出身名門望族。自小受過良好教育,博學多才,通曉音律。初嫁河東衛仲道,不久丈夫病死,回到娘家。東漢戰亂之時,遭董卓部將俘虜,獻給匈奴的左賢王。後被曹操重金贖回,再嫁董祀為妻,並完成《續漢書》的寫作。
其父蔡邕是東漢文學家、書法家,通曉經史、音律、天文,曾仕董卓。董卓被殺後,他也受牽連,被那設連環計讓呂布殺死董卓的王允投入獄中,最後迫害致死。
不得不說,這蔡文姬實在是個苦命之人,她美貌且才華橫溢,精通音律,是結結實實的大才女一枚。但在東漢那亂世之時,女人的命運是自已無法掌握的,尤其是對美麗的女人來說更是如此。
蔡文姬最初是嫁與河東衛氏家族的衛仲道,可丈夫早亡,她被看作克夫之人而遭到婆婆怨恨,在衛家無以立足,遂回娘家守寡,但及至父親蔡邕死後,孤寂如草,百般地不順。在董卓之亂時,北方的匈奴趁機南下劫掠,蔡文姬在戰亂中被亂兵擄走,獻給了當時匈奴的左賢王,在大漠荒原生活了12年,並生育了兩個兒子。
曹操北征烏桓後完成霸業,匈奴單于劉豹畏懼曹操勢大,主動派人請和。曹操說起蔡文姬被匈奴擄掠一事。劉豹嚇得趕忙通知左賢王,讓蔡文姬回歸漢朝,於是便出現文中開頭的一幕。
曹操原本是蔡邕的學生,當他得知小師妹「沒入」匈奴後,很是自責,趁着匈奴請和之時,提出此事,匈奴自是不敢回絕,何況曹操還是派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贖回,對此,也給足了匈奴的面子。
我見網上不少文章在探討,作為喜愛「人妻」的曹操接回蔡文姬,為何要讓她同董祀成婚,並未佔為已有而討論得熱火朝天。其實,如果你了解曹操,知道當時的情景,是很容易得出答案的,並不存在所謂揭秘一類高深的課題。
雖說蔡文姬可以說是曹操的小師妹,但其實並沒有史料證明曹操一定就是蔡邕的弟子,只是有記載說曹操經常去拜訪蔡邕,探討詩文,當然,作為文學大家的曹操對蔡邕是十分尊重的,執師之禮也是很自然的,所以我認為,二人應該是那種亦師亦友的關係。
在這樣一種關係下,曹操結識蔡文姬當然是很自然之事,他肯定對蔡文姬的文采是相當了解的,所以,當他聽說其在匈奴之事後,伸出援手接其回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這曹大丞相喜歡「人妻」是盡人皆知,估計除了丁夫人外,其它皆是二婚之婦。在宛城同張繡的老嬸嬸鬼混時還差點送了性命,子侄皆亡,弄得來丁夫人要同其拼命。更讓曹操心痛的是失去了最心愛的大將典韋,這些都是曹操刻骨銘心的慘痛之事。
蔡文姬的美麗當是無疑的,不然那些亂兵在一大堆擄來的女人中,會看出她的美麗而將其獻於左賢王。但當曹操要將其接回時,蔡文姬年已三十有五,大漠的風沙同歲月一起,將她昔日的豔顏沖刷得是早已不在。所以,對美豔不管不顧的曹操接其回來的初衷,絕對不會是以獵豔為目的。
曹操的目的只有一個,要對得起老師蔡邕,要對得起蔡文姬的文才,更是可憐這小師妹的命運多舛。有些人為了吸睛,說什麼曹操同蔡文姬是青梅竹馬,舊情難忘,這些都是信口開河,胡說八道,嚴重鄙視之。
蔡文姬的歸漢對她本人來說,也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她原本在匈奴的地位就不高,僅僅是左賢王的一個妾而不是妻,因為如果是妻就必定有封號,匈奴叫作「閼氏」,這蔡文姬並無此尊號,所以她只是眾多小老婆中的一個。
更為嚴重的是,按匈奴「烝報」習俗,一旦丈夫故亡,蔡文姬則必須歸於左賢王的嫡子,這對深喑漢家禮儀,才學傍身的她來說,那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她只能選擇回歸。但她畢竟同左賢王生有兩個兒子,當她要離開時,兒子是帶不走的,她又只能孤身歸漢。
這對一個母親來說,那可謂是割肉之痛,何況她知道,這一走就是生離死別,從此天各一方,再無相見之期。但回歸大漢又是她的宿願,於是,她只能接受現實,一步三回頭地踏上了歸程。
秋草枯黃,大漠悲雁,琵琶冷咽,胡笳聲起。就著那滿目的淒涼,忍住內心斷腸的心傷,蔡文姬呤出了千古悲歌《胡笳十八拍》。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注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兒號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這是一首令人落淚的長篇詩作,上述僅是其中之一拍。表達的是別子歸漢路上的思子之情,一詠三歎,讀來腸斷。
明朝人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說:「東京風格頹下,蔡文姬才氣英英。讀《胡笳吟》,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真是激烈人懷抱。郭沫若稱道為「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
這《胡笳十八拍》被後人譜成18首歌曲,是我國古樂府琴曲中的著名聲樂套曲,以其委婉悲傷,撕裂肝腸而位列中國古代十大經典名曲。唐代詩人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詩中寫道:「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客歸。」
蔡文姬歸來後,曹操關照有加,並自以為是地給她找了個夫婿,時任屯田都尉的董祀。但作為名士的董小鮮肉實在是不喜歡這兩作人婦,青春不在的蔡文姬,但畏於曹操的權勢,只得隱忍而受,於是對蔡文姬是作「冷暴力」處之。
悲催的蔡文姬對此也無良策,只能得過且過地苦捱時日,但一個偶然的機遇卻打破這看似平靜,實則悲哀的現狀。
這董祀不知道因何事犯下死罪,當處斬令發出之時,蔡文姬披頭垢面地出現在曹操大宴賓客的大堂上,大冷天光著腳替丈夫求情免其一死。後漢書形容蔡文姬:「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辨,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 曹操看在她的面子上,赦免了董祀。
經此一劫,董祀對蔡文姬敬重有加,從此接受了她。至於後來是如何一樁情景,蔡文姬是否從此就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史無記載,對此就不敢亂猜測了。
據說後來夫妻二人選擇了隱居,所以之後的蔡文姬就再也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裏。但她有個女兒卻是嫁給了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由此推測,過得還算是不差吧。
有一件小事可以說明這蔡文姬的才情,在一次交談當中,曹操表示他當時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表示,父親所收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但是自己能背出400篇。蔡文姬:被曹操重金贖回的小師妹
曹操大喜說道:「今當使十吏就夫人寫之」。蔡文姬曰:「妾聞男女之別,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唯命。於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也就是說,她憑著記憶寫出了四百本書,可見其才情了得。此事非風聞,乃見於正史。
至於風聞之事倒也有一樁,現一併錄下,就教於方家。說的是蔡文姬的書法造詣非常之高,深得其父蔡邕真傳。後為她將此技藝之精髓傳與一鐘姓之人,而鐘又傳給一位叫魏夫人的書法高人,而這魏夫人有一弟子,乃中國書法界巔峰神人王羲之。只是俺不知道其真實性能有多大。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蔡文姬 #曹操 #胡笳十八拍 #匈奴 #東漢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60的網紅動漫廢物電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測試內容 120000兵力 孫策(雁) 周瑜(圓) 呂蒙(魚) 陸遜(雁) 甘寧(魚) 太史慈(雁) 周喁(雁) 步練師(圓) 自動行軍 手動放技 =========================== ✔ ? #動廢奉旨行乞計劃 經已推出,請即成為我哋Patreon施主 www.patreon....
烏桓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胡」一字有狹義及廣義的定義,狹義是專指匈奴及東胡(即鮮卑與鳥桓族);漢、魏晉南北朝指印度、波斯、大秦;隋唐時或專指來自中亞的粟特人。至於廣義是泛指古代活動於中國北方邊地及西域一帶的各民族,包括先秦的戎、狄;戰國至南北朝的匈奴、鮮卑、烏桓、月氐、氐、羌、羯;隋唐時代的丁零、高車、蠕蠕、突厥、柔然、回紇、吐蕃、粟特;五代及兩宋以降的契丹、黨項、女真、蒙古等。他們的原居地大多在草原上,屬遊牧民族。長年的逐水草而居,形成了適應草原的自然環境、氣候及生產方式的生活習尚,與關內屬於農耕文化的漢人有明顯區別。因著貿易、戰爭、內徙等原因,他們與定居在中國北方的漢人有所接觸,甚或通婚。漢人與胡人長時期的雜居,耳濡目染,吸納了胡人的某些生活方式和文化,是為「胡化」。實則上,它與胡人的「漢化」同是民族間文化交流融合的自然現象。
習慣上,我們往往以漢族的視角看歷史,在大漢族主義的本位上往往強調中國歷史上胡人的漢化,而忽略了在胡人漢化的同時,漢人也通過與來自北方及西域的胡人的雜居和交往,吸納了不少胡人的文化和生活習尚。從早至戰國時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晚至清代男性穿著的長衫馬褂及女性的旗袍,莫不如此,可見漢人胡化二千多年來從未間斷。事實上,正是通過長時期胡人的「漢化」和漢人的「胡化」,相互融合,最終才構成了今天的中華文化。直至近代,周邊民族衰落,西風東漸,中國文化受到來自歐美的西方文化的衝擊,於是出現了「洋化」。
早期的華夏民族和文化是在華夏氏族和戎、狄、蠻、夷的爭鬥和融合中產生和壯大的,春秋以後,華夏各國日趨強大,許多蠻、夷、戎、狄被他們征服和兼併,,其中秦吞併了西戎,燕兼併了北戎,晉兼併了大部分狄人,齊吞併了萊夷,楚、魯吞滅了大部分淮夷等,稍後的漢文化正是在秦、燕趙、齊魯、荊楚、吴越諸文化的基礎上糅合發展而成,可知早在漢文化形成的階段已吸納了其時西北邊疆民族的文化。
本文論述的胡人文化可分為兩個類別,其一是自西域或中西亞傳入的文化;其二是來自中國歷代北方周邊少數民族的文化。
mychistory.com/index.php/c001/c0015/c0001
烏桓 在 動漫廢物電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烏桓亡國實錄!
實測曹劉孫三家打烏桓,手動操作同自動操作又有無太多分別?
三家之中邊家最強?
〖魏國〗實測手動操控 曹家軍13萬打烏桓
https://youtu.be/ymird99E9wE
〖魏國〗實測曹家軍自動行軍 13萬攻唔攻得落烏桓?
https://youtu.be/mlzWnPxZNVE
〖蜀國〗實測 15萬 VS 30萬 蜀國五虎將+劉備+魏延+李嚴+糜夫人 強攻異民族烏桓
https://youtu.be/98Nep-QxoWQ
〖蜀國〗實測手動操控 10萬挑戰異民族烏桓30萬話咁易
https://youtu.be/wADlIliE19U
〖蜀國〗 實測劉家軍自動操控 13萬攻烏桓同曹家軍有無分別
https://youtu.be/XgAlKv3bPlY
〖吳國〗實測12萬手動行軍 竟然有意外!
https://youtu.be/ENwJIGkWPTM
〖吳國〗實測自動行軍 孫家可唔可以燒到烏桓間舖呢?
https://youtu.be/OC-Cx2FRaEY
#三國志14 #威力加強版 #異民族 #遊戲
烏桓 在 動漫廢物電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測試內容
120000兵力
孫策(雁) 周瑜(圓) 呂蒙(魚) 陸遜(雁) 甘寧(魚) 太史慈(雁) 周喁(雁) 步練師(圓)
自動行軍
手動放技
===========================
✔ ? #動廢奉旨行乞計劃 經已推出,請即成為我哋Patreon施主
www.patreon.com/acrubbish
--------------------------------------------------------
支持動廢工作:#動廢網上行乞計劃
Paypal:paypal.me/acrubbishradio
HSBC入數:411-646177-001
如欲Payme,比埋QR Code你喇,快啲施捨下啦!
福有攸歸啊!!!!!!
Youtube ? https://bit.ly/ACrubbishLive
MeWe Group Ⓜ️ MeWe Group:https://bit.ly/34N3huQ
記得LIKE埋我哋Facebook Page啊 ?️ https://www.facebook.com/acrubbish/
烏桓 在 動漫廢物電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測試內容
150000兵力
劉備(雁) 關羽(魚) 張飛(魚) 趙雲(圓) 馬超(魚) 黃忠(雁) 武曌(鶴) 周喁(雁) 糜夫人(圓)
自動行軍
手動放技
===========================
✔ ? #動廢奉旨行乞計劃 經已推出,請即成為我哋Patreon施主
www.patreon.com/acrubbish
--------------------------------------------------------
支持動廢工作:#動廢網上行乞計劃
Paypal:paypal.me/acrubbishradio
HSBC入數:411-646177-001
如欲Payme,比埋QR Code你喇,快啲施捨下啦!
福有攸歸啊!!!!!!
Youtube ? https://bit.ly/ACrubbishLive
MeWe Group Ⓜ️ MeWe Group:https://bit.ly/34N3huQ
記得LIKE埋我哋Facebook Page啊 ?️ https://www.facebook.com/acrubbish/
烏桓 在 動漫廢物電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測試內容
130000兵力
曹操(魚) 曹仁(圓) 曹真(魚) 夏侯惇(魚) 夏侯淵(雁) 曹彰(鋒) 武曌(鶴) 周喁(雁) 夏侯氏(蛇)
自動行軍
手動放技
===========================
✔ ? #動廢奉旨行乞計劃 經已推出,請即成為我哋Patreon施主
www.patreon.com/acrubbish
--------------------------------------------------------
支持動廢工作:#動廢網上行乞計劃
Paypal:paypal.me/acrubbishradio
HSBC入數:411-646177-001
如欲Payme,比埋QR Code你喇,快啲施捨下啦!
福有攸歸啊!!!!!!
Youtube ? https://bit.ly/ACrubbishLive
MeWe Group Ⓜ️ MeWe Group:https://bit.ly/34N3huQ
記得LIKE埋我哋Facebook Page啊 ?️ https://www.facebook.com/acrubbish/
烏桓 在 曹操北征烏桓到底有多兇險?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曹操北征 烏桓 到底有多兇險? 9.3K views 2 months ago. 歷史面面觀. 歷史面面觀. 335K subscribers. Subscribe. 116.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
烏桓 在 史前文話- 【新漢演義-烏桓鮮卑傳】 烏桓,又名烏丸,在 ... 的推薦與評價
相對而言,烏桓跟鮮卑,和東北原生的滿族是有區隔的。 但隨著這次的移動,也產生了從蒙古西側貫穿到東北地區的「通古斯民族」。 ... <看更多>
烏桓 在 [討論] 北伐烏桓疑問--疑雲重重的白狼山會戰- 看板SAN 的推薦與評價
最後是關於白狼山會戰的記載 乍讀之下沒有問題
但細讀之後 同樣令人感到疑雲重重….
由於個人的歷史素養和軍事常識薄弱
在下文中可能會提出一些怪問題和怪想法
還請大家鞭小力一點…
《武紀》是這樣寫的:
(太祖)引軍出盧龍塞,塞外道絕不通,乃塹山堙谷五百余裏,經白檀,歷平岡,涉
鮮卑庭,東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虜乃知之。尚、熙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
平單于能臣抵之等,將數萬騎逆軍。八月,登白狼山,卒與虜遇,衆甚盛。公車重
在後,被甲者少,左右皆懼。公登高,望虜陳不整,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為先鋒,
虜衆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遼東單于速僕丸及遼西、
北平諸豪,棄其種人,與尚、熙奔遼東,衆尚有數千騎。…九月,公引兵自柳城還。
《田疇傳》的記載:
太祖令疇將其衆為郷導,上徐無山,出盧龍,歷平岡,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餘里,
虜乃驚覺。單于身自臨陣,太祖與交戰,遂大斬獲,追奔逐北,至柳城。軍還入塞,
論功行封,封疇亭侯,邑五百戶。
《三國志. 烏桓鮮卑傳》則是記載:
建安十一年,太祖自征蹋頓於柳城,潛軍詭道,未至百餘里,虜乃覺。尚與蹋頓將衆
逆戰於凡城,兵馬甚盛。太祖登高望虜陣,柳軍未進,觀其小動,乃擊破其衆,臨陣
斬蹋頓首,死者被野。速附丸、樓班、烏延等走遼東,遼東悉斬,傳送其首。其餘遺
迸皆降。及幽州、并州柔所統烏丸萬餘落,悉徙其族居中國,帥從其侯王大人種衆與
征伐。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
《後漢書. 烏桓鮮卑傳》的記載:
建安十二年,曹操自征烏桓,大破蹋頓於柳城,斬之,首虜二十餘萬人。袁尚與樓班
、烏延等皆走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康並斬送之。其餘衆萬餘落,悉徙居中國云。
根據《三國志. 烏桓鮮卑傳》裡的記載
太祖征蹋頓於柳城 是在建安十一年
但是看武紀的記載 曹操在建安十一年正忙著在海邊討伐管承
難到曹操在建安十一年到建安十二年之間 開了隱分身術
一個人在北邊作戰 另一個人在東邊作戰?
這個時序上的錯誤 可能是史官筆誤了 就先不深究
關於大戰的地點 記載上似乎也有分岐
武紀和田疇傳裡記載 大戰的地點是在距離柳城二百里的白狼山(堆)
三國志烏桓鮮卑傳 則是說在凡城
(不知白狼山,白狼堆,凡城 是否指的是同一地點?)
不過後漢書的記載 卻是在柳城
我想這裡就把後漢書記載的柳城 當成是整個北伐大戰的統稱好了
實際案發地點應該還是在白狼山
對整個白狼山大戰過程
描寫得最清楚的 是武紀
但武紀裡的描述 有些地方我覺得邏輯很怪
還希望能和板友們一起討論
根據武紀 兩軍當時對陣的狀況如下:
曹軍突然和烏桓兵相遇,對方人很多。 (卒與虜遇,衆甚盛。)
曹操的車重還在後方,
己方士兵穿上鎧甲的人很少,大家都很害怕。 (公車重在後,被甲者少,左右皆懼。)
曹操登高,發現烏桓人陣勢不整, (公登高,望虜陳不整,)
於是派遣張遼為先鋒,縱兵擊殺烏桓騎兵, (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為先鋒)
烏桓軍崩潰。 (虜衆大崩)
「披甲者少」
代表了曹軍當時在休息狀態 不在行軍or備戰狀態
所以才會把鎧甲脫掉 不穿在身上
在這種時候 突然碰上慓悍的烏桓騎兵
烏桓騎兵的反應 居然不是開心的直接撲上去
對沒有穿任何鎧甲的曹軍進行大虐殺
而是自己陣勢不整
還讓曹操有時間登高 拿著大軍的麾給張遼 縱兵擊殺…
這.....很奇怪吧.....= =
讓人不禁懷疑 蹋頓的領導統御能力 真的有這麼差嗎?
我記得烏桓鮮卑傳裡記載的蹋頓
是個「有武略」、「多畫計策」
能在短時間內統一分裂的烏桓部落的狠角色
這樣的一個人 看到在休息的曹軍
居然會讓自己的士兵陣勢不整
完全沒有把握住黃金時間進行突擊
這.....說不太過去吧?
更不可思議的是
曹兵的反應非常鎮定 心中似乎只有領導的話
只要曹公登高一呼 大家馬上信心爆增
不但沒有因為突然遇到烏桓鐵騎、對方人數眾多、
而且自己身上沒穿任何保護用的鎧甲
就臨陣膽卻逃亡
還是爭先恐後的衝上前去奮勇殺敵
好吧....只能說曹軍身經百戰 心理素質特別強健....
我有想過地形和人數的問題
假使曹軍占著地形和人數上的優勢 居高臨下
而且在發現對方的時候 雙方又隔了一段距離 (譬如在坡頂和坡底)
那麼烏桓兵衝上來需要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如果夠長
就可以讓士兵穿上鎧甲 也可以讓曹操授意張遼進行攻擊
不過這還是沒有辦法解釋後來發生的事
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
那個二十餘萬口….是在白狼山大戰中擄獲的嗎?
還是後來追去柳城才擄獲的?
(然後這些人的組成是甚麼 都是士兵嗎? 還是僅是平民百姓而已?
不知有沒有人能幫忙解答?)
不管是甚麼時候擄獲的
要處理數量這麼龐大的戰俘
就代表曹軍的人數夠多 才能壓的住這些人
這也是我的問題所在
還記得裴松之曾質疑過官渡之戰的狀況嗎?
曹操以少數八千人 坑殺戰俘八萬人
裴松之這麼寫了:
諸書皆云公坑紹衆八萬,或云七萬。夫八萬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縛,
而紹之大衆皆拱手就戮,何縁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
八萬人奔散 八千人綁不住
那麼二十萬人奔散 曹軍該要有多少人才能制止的住?
史書裡沒有明確記載曹軍這次北伐的人數
不清楚有沒有到十幾萬人這麼多
我在網路上找到好多種說法
有的是說曹操以少勝多
有的是說曹操帶了二十萬大軍(!)去北伐
有的則是說是數萬大軍 騎兵在前 步兵在後
但自己看史書 裡面好像並沒有寫這些
不知道網上的資料是出自何處.....
帶十幾萬人北伐也許不太可能
畢竟曹操還是很擔心劉備會偷襲許都
曹姓和夏侯姓的親信將領 有不少都被留下來防守
那麼曹軍北伐的人數 或許有可能是在數萬人之譜
但確切數字仍然不得而知
如果白狼山會戰真如武紀所云
是兩軍乍遇 勇者勝
(而且還是走了七百里路已是強弩之末的曹軍
打贏了只走了二百里路精力充沛的烏桓軍)
兩軍乍遇 代表著正面交鋒
所以雙方人馬勢必仍免不了一場紮紮實實的激戰
激戰之中 雙方必定皆有死傷
就算是曹軍勝利了 己方的兵力或多或少也會受損
己方的兵力一旦有所受損
勢必得稍微休養生息 處理傷患 再行進攻
這也會讓後來曹軍追擊烏桓殘眾的速度減慢
但根據武紀後面的描述
曹軍的主力 在這場大戰中似乎是絲毫無損的
(至少要有數萬人的曹軍 才能壓制的住二十萬的戰俘啊)
而烏桓的精銳部隊 卻幾乎有大半都已在大戰中身亡
(烏桓大軍最後只剩下了數千騎 -- 遼東單于速僕丸及遼西、北平諸豪,
棄其種人,與尚、熙奔遼東,衆尚有數千騎)
更加強我這種想法的理由如下:
八月 雙方大戰於白狼山
九月 曹操引兵從柳城還
這代表在這短短一個月內
曹軍幾乎沒有花費太多的力氣 就攻破柳城
說是一個月的時間其實還太長
因為中間曹軍還行軍兩百里 從白狼山走到柳城
爾後曹軍入城進行屠殺 編組軍隊鎮守柳城邊防
搜刮敵軍的輜重寶物 處理投降的戰俘…等等雜事
也都要耗費不少時間
扣掉這些時間 得到的數據是:
曹軍極其驚人的 在短短十幾天內就攻克柳城了
而且 這時的曹軍還沒攜帶多少大型攻城工具
因為大軍的輜重還在山路裡慢慢走
並沒有跟著先遣部隊一起到達柳城
曹操之前在打高幹的時候 花了3個月才攻破壺關
打袁譚袁尚的時候 花了半年才攻破黎陽城
打呂布的時候 又是圍了好幾個月
最後是靠水攻才破了下邳的防守
所以我想攻城應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而是很費工夫的
但是這次打柳城
曹軍卻像是幾乎是沒有遭遇到任何抵抗 城就輕鬆的破了
這點實在令人感到很不可思議
所以又回到關於人數的問題
我不清楚這次參戰的烏桓兵究竟有多少
因為史書上沒有寫明白
只有”眾甚盛” (人很多) “兵馬甚盛” (兵馬很多) 這種模糊的概念
暫且當作是幾萬人好了
這數萬人的烏桓騎兵
在白狼山會戰之後 “死者被野”
只剩下幾千騎兵跟著袁尚袁熙 一起逃亡到遼東去
這幾千人完全放棄了守城的希望 完全放棄了故鄉和家人
這是否意味著 當時烏桓大軍幾乎是全數去白狼山和曹軍戰鬥了
而城裡留下來守城的士兵已經少的可憐
所以剩下的這幾千騎士兵 根本沒得選擇
因為留下來守城只有死路一條
只能跟著異族的袁尚袁熙 棄城逃亡到異鄉 投奔公孫康?
還是說城裡發生了甚麼事 讓他們有家歸不得 有城守不得?
那麼 白狼山會戰當時究竟是甚麼情況
才會讓曹軍幾乎絲毫無損
而烏桓軍幾乎全軍覆沒?
這邊我試著歪讀一下烏桓鮮卑傳的記載: (真的是歪讀 請別介意)
太祖登高望虜陣,柳軍未進,觀其小動,乃擊破其衆,
臨陣斬蹋頓首,死者被野。
登高望虜陣...柳軍未進....
柳軍為何未進?
如果看到了曹兵 踏頓難道不會指揮部將進行攻擊?
還是說當時柳軍正在休息
根本不知道曹軍就在附近
所以並沒有行動?
觀其小動....乃擊破其眾.....
後來柳軍突然發現了曹軍在旁
有了騷動驚慌
於是曹軍趁機擊破?
要讓烏桓大軍”死者被野” 不是容易的事
因為烏桓人騎術好 馬匹又強壯 所以機動性很強
這也是烏桓軍之所以一直讓漢人很頭痛的原因
就算是前方部隊遭受猛烈攻擊 並且敗得很慘
後方的部隊靠著強壯的馬匹 還是可以逃跑成功 回到柳城防守
不至於到全軍覆沒的程度
因為曹軍的戰馬追不上烏桓良駒的速度
但在白狼山之役中 最後成功逃出去的烏桓兵只剩下幾千人
這是否意味著烏桓兵當時是中了曹軍的埋伏
所以逃脫不得?
所以說 當時的情況 是否有可能是:
曹軍早就知道烏桓軍會從柳城出來
或是斥侯很早就發現烏桓軍的蹤跡
於是用計引誘敵方 深入陷阱
再由張遼和虎豹騎執行斬首戰術 於亂軍中殺死蹋頓
烏桓軍被殺個措手不及 完全無法抵抗 只能任人宰割?
或者 我有另一個荒謬的想法 是從結果逆推回去的
可信度有多少 自己也沒把握 還請大家姑且聽之 鞭小力一點…
曹軍如果要直攻柳城 困難度很高 耗費的時間也會很久
第一 曹軍走的是山路 山路崎嶇 輜重運送不便
所以輜重抵達的速度會比前軍慢
輜重尚未跟來 大型攻城器械也尚未運到
在這種情況下 要用圍城的方式打下柳城 困難重重
第二 深入邊境 糧草接濟困難
圍城曠日費時 曹軍一旦糧盡 就不得不退兵
第三 許都後防始終有憂慮 劉備隨時有可能北上勤王
只要戰事拖延的過長 曹操也不得不回去處理後防問題
第四 冬天的柳城天氣寒冷 冰天雪地
戰事一旦拖到冬天 曹軍就會被凍到失去作戰能力
所以說 打持久的圍城戰 對曹軍來說很不利
曹軍需要的是速戰速決
烏桓軍只要採取龜縮戰術 緊閉城門、堅守不出
時間一到 大概不用打仗 曹方就會被各種壓力逼的不得不退兵
面對這種情況 曹軍能做的
只有把烏桓兵引誘出來 在柳城以外的地方一舉殲滅
於是他們選擇了白狼山當作會戰的地點
為什麼會選白狼山 我不清楚
有可能是地形的關係 利於埋伏或坑殺敵軍
曹軍是怎麼引誘烏桓兵出戰的 我也不清楚
只知道最後的結果很成功 烏桓軍死傷遍野 城也不用怎麼攻就自己破了
但我一直很納悶的一點是
袁尚和曹操作戰了這麼久 應該知道曹操的厲害才對
怎麼會就這樣放任蹋頓愣頭愣腦帶了數萬烏桓騎兵衝出去
而沒有留下一些人在柳城防守?
還是說袁尚其實有留人下來防守
只是留下來的人當中 有人早就被曹營給收買了
所以在烏桓大軍出發前往白狼山以後 就直接搞窩裡反了?
總之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揣測 不代表事實是如此
只是讀史書覺得有很多難解之處
嘗試著拼湊出一些樣貌
裡面腦補成分很高 想法多有謬誤亂猜之處
還請板上的高手們不吝賜教 一起討論
幫忙釐清真相
讀武紀的時候 隱約給我一種感覺
就是史官在追捧曹操 貶低蹋頓
曹操憑藉著驚人的軍事天分和領袖魅力 贏得了這場重大的勝利
相對於曹操和曹軍的英勇
蹋頓則顯得像個廢物 烏桓軍更是毫無心理素質和作戰實力可言
就只是胡虜賤民 遇到「王師」就自動崩潰了
雖然我自己也很喜歡曹操
但我覺得這種貶低異族 抬高自己的描寫方式
對於烏桓人來說實在太不公平
有點看不下去 所以想發個聲……..
最後的結果
不管是曹操威武 兩軍乍遇勇者勝
還是曹操使詐 用埋伏取勝
這場戰爭曹軍確實贏的漂亮
在短短一個月內的時間
就完全殲滅敵軍 達到目的 班師回朝
回朝之後還生龍活虎 沒休息多久就去打荊州了
只能說曹軍的作戰能力真的強的可怕……
只是這次北伐
卻也可憐了柳城的居民 平白無故歷經了一場浩劫
最後是一點個人的疑問 也想在這裡提出來討論
「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
這個句子 在史書上原本是沒有逗號的
後來標點的時候才把它加上去
如果沒有逗號 會變成「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
這二十萬人 究竟是被斬了 還是僅僅只是被俘擄?
能否請版眾發表自己的想法?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31.177.1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