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對於體重有不合理的要求,當對完美有不合理的期待,當對於瘦這件事情有不合理的看法。
你會發現,怎麼做都沒有辦法符合自己的期待。
飲食障礙症(厭食症、暴食症)讓當事人非常的痛苦,不合理的想法導致自己總是反反覆覆的在控制體重與進食之間,不斷地惡性循環。
當別人看待自己的眼神,總讓自己做出負面的解讀。
當中,有許多的情結,無論是來自於從小父母對於自身的期待,或是我們如何看待父母本身對於完美的認定,或來自於其他無法承受的壓力事件或創傷。
我們總是很容易從外表來看待許多的事物,而忽略了有許許多多的兒童青少年以及成人們正遭受心理上的痛苦。
無法對他人坦誠地自我表露,切身的厭食症、暴食症問題,多數人是無法理解當事人的內在是如何的想法。
內在的暗黑隱藏在展現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讓當事人常處在一種分裂,不一致,扭曲的痛苦狀態。
當發現自己無法去控制,然而卻又發現在暴飲暴食之後,透過催吐,讓自己的體重下降,控制感似乎又回復到自己的手中。
然而,吃了又吐,吐了又吃,吃了又吐反反覆覆,一切只為了獲得掌控。但這一切卻是無盡的惡性循環,讓當事人隨時處在瀕臨崩潰的狀態。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外在?越看越不完美。我們總是看到別人比自己好的地方,雖然客觀來說,自己已處在一種好的狀態。但主觀上,自己卻覺得是一團糟,極盡的醜陋。-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瑪莉瑪格芮特的秘密生活-暴食症紀錄》(The Secret Life of Mary-Margaret: Portrait of a Bulimic),CATCHPLAY+|HBO GO,播映。
(圖片來源:CATCHPLAY+|HBO GO)
延伸閱讀(電影與小說)
🎬義大利電影《甜蜜陷阱》(MALEDIMIELE)
父母的忙碌似乎遺忘了在家裡孤獨的這位孩子。我們忽略了孩子的身心靈,忽略了孩子所面臨的壓力源以及她是如何來因應生命中所遭逢的這一切。
一部關於患有神經性厭食症暴食型,14歲青少女面對自己的困境。強迫注意自己體重的變化,思考各種讓自己變瘦的過程,及關於扭曲的自我意象。
無人知曉的痛苦歷程在14歲少女的內心裡掙扎上演著。我們是需要靜下來,關注我們身旁的孩子。無論你我多麼的忙碌,都不應該成為藉口。—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美國電影《深刻入骨》(To the Bone)(2017)
這一部電影寫實的描述了,神經性厭食症以及暴食症患者在面對自己的飲食障礙,所呈現的內心煎熬,與改變的歷程,以及過程中,所遭遇的挫折、失敗以及衝擊。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面對人生的課題,不盡相同,所遭遇身心上的煎熬也不一樣。
我們似乎想對於自己的人生有所控制,然而,在過程中,我們自己的人生,也因為被迫,選擇了一些扭曲的方式,而造成失控的狀態。
在這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的飲食障礙患者,選擇了許多不同形式的催吐、瀉藥、進食、禁食。
同時,面對自己日漸消瘦的身形,以及因為長期缺乏營養,而對於身體健康,與生命所造成的危害。
在整個治療的歷程中,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以及失敗。人生似乎已經敲敲起了喪鐘,在生與死的一線之間,該如何讓自己走出桎梏,找到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波蘭電影《通靈診療室》(Body)
一部關於父女親子關係修復,以及面對親人逝去的想念。當喪妻之後的檢察官父親逐漸失去了對於人性的感覺與溫度,當面對喪母之後罹患厭食症以及父女關係不斷衝突的女兒。在面對喪子之後,發現其實親人一直都在身旁,逐漸能夠與靈魂溝通的治療師。三個生命的故事交織,在與逝者關係的重新連結,讓我們重新面對生命以及死亡的樂曲。—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文生去看海》Vincent Wants To Sea(2010)
當妥瑞症遇見厭食症與強迫症,一段以不同角度看待生命的故事,尊重每個生命的獨特性。—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飢餓少女》小說
饑荒騎士,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我是誰?我接受眼前這個我嗎?青春期的孩子,對於自我總是有著一份美好的期許。只是這期許往往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有時,別人看待的眼光,往往也形塑成對自我的形象。
只是,走在青春期的路途上,當遭遇飲食失調的困境,無論是厭食症或暴食症。往往讓孩子扭曲對自我形象的認定,容易將注意力聚焦在對自己不利的訊息上,進而以負面解讀與看待自己。
面對食物的厭惡、恐懼、排斥,參雜著對自我形象的偏頗、扭曲。飲食失調症,除了孩子本身可能存在的生理因素外,當中所要傳達的壓力因應與調適上的困境,也是一段亟需你我關注的課題。「孩子沒說,不表示孩子沒事。」請提醒自己,適時留意孩子所拋出的任何求救訊息。
閱讀《飢餓少女》,讓我們看見一位17歲的青春女孩,如何面對飲食失調症所帶來的身心衝擊。在字裡行間,你會隨著女主角莉莎白,同步感受到一波波對自我 的期許、矛盾、衝突、失望、無助、空虛、憤怒、放棄,甚至於走至自我毀滅的邊緣,以至於戲劇性地峰迴路轉,重生、蛻變。
這一段自我療癒的路途是孤單的、無助的、寂寞的。有時,孩子得獨自面對內在時而誠實、時而殘酷、時而貼心、時而批判的細語之聲與自我對話。甚至於,像書中女主角被死神賦予聖經《啟示錄》裡的「饑荒騎士」,在毀滅之前,徘徊。
喜歡《飢餓少女》小說裡的這一句「世事難料,那正是生命有趣之處。」嗯,要有如此的積極、正向對待事物的看法,其實是需要親子在平時不斷分享與練習。嘗試接納生命中的各種可能性,及它所賦予對自我的意義,這時多少就能夠體會「它充滿了驚喜。」
感恩有幸從閱讀中,一起和《飢餓少女》女主角莉莎白,交錯在現實生活與饑荒騎士的角色轉換中,讓我們感受並看見她如何「不讓恐懼阻撓或控制自己」的成長勇氣。同時,合理地認為「恐懼並沒有因此消失,只是變得多少能夠忍受。」的自我調適。
「我要過我自己的人生」,這是《飢餓少女》小說裡,最是美好的成長註解。
「無尊妥瑞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無尊妥瑞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無尊妥瑞症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無尊妥瑞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無尊妥瑞症 在 曾因患妥瑞氏症遭同學嘲笑無尊因醫師一句話改變人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無尊妥瑞症 在 無尊砸重本贊助「玩很大」自曝因妥瑞症罹「社交恐懼」 的評價
- 關於無尊妥瑞症 在 無尊砸重本贊助「玩很大」自曝因妥瑞症罹「社交恐懼」 的評價
- 關於無尊妥瑞症 在 無尊妥瑞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無尊妥瑞症 在 無尊妥瑞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無尊妥瑞症 在 [新聞] 無尊鬆口認愛阿喜「她是我見過最棒的女 的評價
無尊妥瑞症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對於體重有不合理的要求,當對完美有不合理的期待,當對於瘦這件事情有不合理的看法。
你會發現,怎麼做都沒有辦法符合自己的期待。
飲食障礙症(厭食症、暴食症)讓當事人非常的痛苦,不合理的想法導致自己總是反反覆覆的在控制體重與進食之間,不斷地惡性循環。
當別人看待自己的眼神,總讓自己做出負面的解讀。
當中,有許多的情結,無論是來自於從小父母對於自身的期待,或是我們如何看待父母本身對於完美的認定,或來自於其他無法承受的壓力事件或創傷。
我們總是很容易從外表來看待許多的事物,而忽略了有許許多多的兒童青少年以及成人們正遭受心理上的痛苦。
無法對他人坦誠地自我表露,切身的厭食症、暴食症問題,多數人是無法理解當事人的內在是如何的想法。
內在的暗黑隱藏在展現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讓當事人常處在一種分裂,不一致,扭曲的痛苦狀態。
當發現自己無法去控制,然而卻又發現在暴飲暴食之後,透過催吐,讓自己的體重下降,控制感似乎又回復到自己的手中。
然而,吃了又吐,吐了又吃,吃了又吐反反覆覆,一切只為了獲得掌控。但這一切卻是無盡的惡性循環,讓當事人隨時處在瀕臨崩潰的狀態。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外在?越看越不完美。我們總是看到別人比自己好的地方,雖然客觀來說,自己已處在一種好的狀態。但主觀上,自己卻覺得是一團糟,極盡的醜陋。-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瑪莉瑪格芮特的秘密生活-暴食症紀錄》(The Secret Life of Mary-Margaret: Portrait of a Bulimic),CATCHPLAY+|HBO GO,播映。
(圖片來源:CATCHPLAY+|HBO GO)
延伸閱讀(電影與小說)
🎬義大利電影《甜蜜陷阱》(MALEDIMIELE)
父母的忙碌似乎遺忘了在家裡孤獨的這位孩子。我們忽略了孩子的身心靈,忽略了孩子所面臨的壓力源以及她是如何來因應生命中所遭逢的這一切。
一部關於患有神經性厭食症暴食型,14歲青少女面對自己的困境。強迫注意自己體重的變化,思考各種讓自己變瘦的過程,及關於扭曲的自我意象。
無人知曉的痛苦歷程在14歲少女的內心裡掙扎上演著。我們是需要靜下來,關注我們身旁的孩子。無論你我多麼的忙碌,都不應該成為藉口。—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美國電影《深刻入骨》(To the Bone)(2017)
這一部電影寫實的描述了,神經性厭食症以及暴食症患者在面對自己的飲食障礙,所呈現的內心煎熬,與改變的歷程,以及過程中,所遭遇的挫折、失敗以及衝擊。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面對人生的課題,不盡相同,所遭遇身心上的煎熬也不一樣。
我們似乎想對於自己的人生有所控制,然而,在過程中,我們自己的人生,也因為被迫,選擇了一些扭曲的方式,而造成失控的狀態。
在這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的飲食障礙患者,選擇了許多不同形式的催吐、瀉藥、進食、禁食。
同時,面對自己日漸消瘦的身形,以及因為長期缺乏營養,而對於身體健康,與生命所造成的危害。
在整個治療的歷程中,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以及失敗。人生似乎已經敲敲起了喪鐘,在生與死的一線之間,該如何讓自己走出桎梏,找到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波蘭電影《通靈診療室》(Body)
一部關於父女親子關係修復,以及面對親人逝去的想念。當喪妻之後的檢察官父親逐漸失去了對於人性的感覺與溫度,當面對喪母之後罹患厭食症以及父女關係不斷衝突的女兒。在面對喪子之後,發現其實親人一直都在身旁,逐漸能夠與靈魂溝通的治療師。三個生命的故事交織,在與逝者關係的重新連結,讓我們重新面對生命以及死亡的樂曲。—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文生去看海》Vincent Wants To Sea(2010)
當妥瑞症遇見厭食症與強迫症,一段以不同角度看待生命的故事,尊重每個生命的獨特性。—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飢餓少女》小說
饑荒騎士,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我是誰?我接受眼前這個我嗎?青春期的孩子,對於自我總是有著一份美好的期許。只是這期許往往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有時,別人看待的眼光,往往也形塑成對自我的形象。
只是,走在青春期的路途上,當遭遇飲食失調的困境,無論是厭食症或暴食症。往往讓孩子扭曲對自我形象的認定,容易將注意力聚焦在對自己不利的訊息上,進而以負面解讀與看待自己。
面對食物的厭惡、恐懼、排斥,參雜著對自我形象的偏頗、扭曲。飲食失調症,除了孩子本身可能存在的生理因素外,當中所要傳達的壓力因應與調適上的困境,也是一段亟需你我關注的課題。「孩子沒說,不表示孩子沒事。」請提醒自己,適時留意孩子所拋出的任何求救訊息。
閱讀《飢餓少女》,讓我們看見一位17歲的青春女孩,如何面對飲食失調症所帶來的身心衝擊。在字裡行間,你會隨著女主角莉莎白,同步感受到一波波對自我 的期許、矛盾、衝突、失望、無助、空虛、憤怒、放棄,甚至於走至自我毀滅的邊緣,以至於戲劇性地峰迴路轉,重生、蛻變。
這一段自我療癒的路途是孤單的、無助的、寂寞的。有時,孩子得獨自面對內在時而誠實、時而殘酷、時而貼心、時而批判的細語之聲與自我對話。甚至於,像書中女主角被死神賦予聖經《啟示錄》裡的「饑荒騎士」,在毀滅之前,徘徊。
喜歡《飢餓少女》小說裡的這一句「世事難料,那正是生命有趣之處。」嗯,要有如此的積極、正向對待事物的看法,其實是需要親子在平時不斷分享與練習。嘗試接納生命中的各種可能性,及它所賦予對自我的意義,這時多少就能夠體會「它充滿了驚喜。」
感恩有幸從閱讀中,一起和《飢餓少女》女主角莉莎白,交錯在現實生活與饑荒騎士的角色轉換中,讓我們感受並看見她如何「不讓恐懼阻撓或控制自己」的成長勇氣。同時,合理地認為「恐懼並沒有因此消失,只是變得多少能夠忍受。」的自我調適。
「我要過我自己的人生」,這是《飢餓少女》小說裡,最是美好的成長註解。
無尊妥瑞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要讓妥瑞症孩子在鏡頭前,現身說法,說真的,這很不容易。
然而,這卻是一件不得不,直接面對的事。
有些殘酷,有些殘忍,卻也是讓自己內在的心聲以及感受,向著陌生的世界,好好的訴說著,宣告著,試著合理的來瞭解我,接納我,尊重我。
妥瑞症不等同於孩子的全部,妥瑞症孩子依然期待自己能夠被視為是一般的孩子,被友善的對待。
沒有人期待,自己在生理上,總是不請自來,這些不自主的抽搐(tic)。
很是難熬,很是尷尬,很是痛苦,很是不自在。雖然也常常讓周圍的人感覺受到干擾。
有時我們因為在知識上的限制,對於疾病的不瞭解,而存在著許多的排擠以及訕笑。
對於這些孩子在現實的,殘酷的校園裡,日常生活中,在面對社會上這些不友善的眼光,真的是很不容易的。
然而,這些孩子選擇勇敢的說出來,誠實的面對自己,接納自己,讓自己握有選擇的權利。
隨時提醒自己,妥瑞症不等同於孩子的全部。—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妥瑞氏的春天》(I Have Tourette's But Tourette's Doesn't Have Me) (2005),
CATCHPLAY+|HBO GO,播映。
(圖片來源:IMDb)
妥瑞症的基本認識-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 核心症狀:不自主的抽搐(tic)(試著唸出這個英文字)。
• 常見的 tic 表現:有動作,有聲音。有時個別出現,有時同時出現。
• 這些 tic 動作及 tic 聲音,本身無法控制,常常突然、快速、重複、刻板、無法預期發生。
• 常見的 tic 症狀,例如眨眼睛、嘟嘴巴、聳肩膀、扮鬼臉、咧嘴、點頭、晃腦、臉皮跳動、清喉嚨、發出怪聲、低吟聲、擤鼻子聲、發出奇怪音節、說髒話、穢語等。
• 這些 tic不是故意的,也不是想逗您笑。
• 無論威脅或利誘,仍然無法讓 tic 消失。
• 壓力愈大,tic愈出來搗蛋。
• 無聊、興奮或太過於疲憊, tic也容易跑出來湊熱鬧。
• 這是一種屬於中樞神經系統上的毛病,不是孩子愛作怪。
• 有時 tic常常一天內發生很多次,頻率高時甚至於天天來報到,或一陣一陣。
• 妥瑞症常見的難兄難弟: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強迫症(OCD)、攻擊行為及睡眠異常等。
• 建議轉介:兒童神經內科、兒童心智科。
• 臨床心理介入重點:提升孩童正向態度及正向想法接納自己的妥瑞症狀,轉移注意力在其他事物上,減少對 tic 症狀的過度注意(無論是孩童本身或他人),提升孩童的壓力因應與調適能力以減緩 tic 出現的頻率等。
延伸閱讀
關於妥瑞症的電影與電視劇
《叫我第一名》(Front Of The Class) (2008)
《我的嗝嗝老師》(Hichki)(2018)
《文生去看海》Vincent Wants To Sea(2010)
《菲比夢遊仙境》(Phoebe in Wonderland)(2008)
《火柴人》(Matchstick men)(2003)
公視人生劇展《可圈的鞋店》
無尊妥瑞症 在 無尊砸重本贊助「玩很大」自曝因妥瑞症罹「社交恐懼」 的推薦與評價
無尊砸重本贊助「玩很大」自曝因妥瑞症罹「社交恐懼」. 66K views · 1 year ago #玩很大 # 無尊 # 妥瑞症 ...more ... ... <看更多>
無尊妥瑞症 在 無尊砸重本贊助「玩很大」自曝因妥瑞症罹「社交恐懼」 的推薦與評價
無尊 的# 妥瑞 氏症,為了要轉移注意力到其他器官搞得自己很痠、去按摩然後他就此地無銀三百兩:「純的哪種!」 阿喜林育品相信你就好XD. ... <看更多>
無尊妥瑞症 在 曾因患妥瑞氏症遭同學嘲笑無尊因醫師一句話改變人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曾因患 妥瑞 氏症遭同學嘲笑 無尊 因醫師一句話改變人生. 313 views · 3 months ago # 無尊 ...more. Play大明星. 200K. Subscribe. 200K subscriber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