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西遊記
貞觀三年(629年)秋八月,玄奘法師由長安出發了。
在《西遊記》中,玄奘出長安可是個無比盛大的場面。比如說,唐太宗封他為「御弟」,給通關文牒,賜千里良駒、盤纏、隨從,在文武百官和長安人民的簇擁下,玄奘風風光光出了長安。
但實際上,歷史上的玄奘其實是個偷渡客。別的不說,他是護照也沒有,簽證也沒辦,趁着月黑風高,做賊一般溜出了長安城。
這樣的出發方式,不但不體面,還冒着生命危險:一是非法出境被抓到了肯定不是個兒;二是縱然越境成功,當時的向西之路也非常危險。還記得嗎,這一年,可是唐太宗派遣李靖、李勣出兵攻打東突厥的時候。刀兵無眼啊,你說你這是哪根筋搭錯了吧。
玄奘大概沒考慮到這些問題,或者說,就算考慮到了,他也無暇顧及,甘冒風險。能讓人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無非那麼幾個原因,一是愛情,二是自由,三是大義。而比這三者更有驅動力的,則是對真理的忘我追求。
在長安的幾年內,玄奘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從名僧法常和僧辯那裏獲取新的知識,開啟新的智慧了。他曾經就佛法經義的疑問列出了100條問題,拿去請教法常和僧辯,可是,這些問題本身已經超越了那兩位的水準,更別提給出答案了。
法常流覽了問題單子,說:「我看,天下沒人能回答你這些問題吧?」
玄奘猶如被當頭潑了一桶冷水,十分沮喪。
法常於心不忍,又說:「這也不一定。如果是天竺高僧,應該能解決你的疑問。」
說者無心,可玄奘卻把「天竺高僧」聽進了心裏。他立刻找到幾名志同道合的僧人,大家聯名向政府提出遊學天竺的申請。
唐政府是個負責任的政府,他們當即駁回了玄奘等人的出國申請。理由很簡單,兵荒馬亂的,你們偏要往西跑,遇上敵人、亂兵,幾條小命不是白丟了?
申請被駁回後,聯名上書的幾個僧侶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宗教界人士也得遵守國法不是?當然,這些人不包括玄奘。
從蜀地私自回長安,已經違法了,再違法一次也不算什麼。畢竟,在他心目中,佛法遠遠高於人世間的法律。
其實,我相信,我們每個人在某個時期,心中都會湧起一種宗教情懷。這種情懷,跟具體的宗教並無必然聯繫,而是人心對萬事萬物的敏感,對世界本源和終極真理的好奇,對肉身和塵世超越的渴望。
如果留在長安,玄奘大約很快就能成為京城甚至國內佛教界的領頭羊。在同樣癡迷大道、具有高度精神自省能力的唐太宗度過軍事緊張期之後,他很可能親自召見玄奘。即使這並不意味着權力和財富,起碼也代表了光榮和地位。
但是,那又怎麼樣呢?
缺少對佛法的真正理解,沒有真正的了悟,所謂高僧也只是一個裝腔作勢的空殼。一切榮譽、地位、敬仰等附屬品只會帶來膚淺的、世故的生活,一種沒有意義的生活。
這絕不是玄奘為自己選擇的生活。他知道,無論如何,自己必須到佛法的誕生地去尋求幫助和提高。
天竺還很遙遠,一人一馬,盡力西行吧。
就在玄奘出長安的時候,李靖接到了討伐東突厥的命令。11月,李勣的部隊也完成了動員。而肅州刺史公孫武達和甘州刺史成仁重已經和進擾河西的突厥先頭部隊幹了幾場狠仗。
隨着二位李將軍的出兵,主戰場沿蒙古草原陰山山脈一帶展開,而西域局勢也開始風起雲湧。玄奘卻不顧一切地往西域進發了。
儘管悟空不在,玄奘還是受到了某種冥冥中的保護,一路上,總有人會幫助他。在順着流經玉門關的河流走了十多裏路後,玄奘已經出了國境。
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此時,唐帝國實際控制的區域,已到達了西方的極限。玄奘,向故土眺望了最後一眼,毅然背向大唐,繼續孤獨的旅程。
不久,他來到了伊吾國。從這裏向西北跨越天山,再繞行中亞草原,便可進入天竺境內了。
玄奘不打算在伊吾逗留過久,可是,他還是耽誤了一些時日。因為當時正值高昌使者訪問伊吾,言談間得知有位大唐高僧正在伊吾歇腳。使者回去後,立刻向高昌王彙報了此事。
那時的高昌王我們認識,就是前面說過的麴文泰。這個時候,高昌與唐的關係還很好,麴文泰聽說此事,便派出數十人馬,到伊吾迎接玄奘。
玄奘堅辭不果,只好跟隨使者來到高昌。一見高昌王,更麻煩了,麴文泰深深被大唐法師的風姿和見識所傾倒,哭着、喊着不讓玄奘走。
這可不能答應,玄奘拒絕了麴文泰開出的優厚條件,要求動身。
麴文泰聞言,換了一副臉色,說:「法師你違法出境,如果不肯留下,那我就按照規定,把你送回大唐去。」
玄奘不動聲色,說:「為了佛法,貧僧一定要到天竺去,雖死不易。」
利誘威逼都沒什麼效果,麴文泰也就不再勉強。不過,他仍然向玄奘提出了一個不情之請:將來法師取得真經,從天竺回來的時候,請務必來我國停留三年,宣講佛法。
這一點,玄奘倒是答應了。可約定雙方都沒有想到,等玄奘回來的那一天,高昌國已經不復存在了。
麴文泰給玄奘寫了一封介紹信,請沿途的各國國王對高僧加以援助。他特別指出:此僧乃本人義弟。
看來,《西遊記》中唐御弟這個情節,是從高昌王那裏移花接木來的。
高昌王的信,並沒有給玄奘帶來很多的方便,有時還起到了相反的效果。比如說,焉耆國作為高昌的競爭對手,壓根不買帳,對玄奘不予招待。好在他們也不敢對大唐高僧怎麼樣,因此,玄奘便速速離開了焉耆。
再往西走,是一片綠洲,這便是龜茲國。在玄奘眼中,龜茲的意義並不僅限於一個西域小國,因為這是十六國的後秦時期的偉大法師鳩摩羅什的出生地。
鳩摩羅什的父親是天竺人,在即將繼任相位時毅然出家,離開天竺來到龜茲,被聘為國師。因被國王的妹妹逼婚,因而有了鳩摩羅什兩兄弟。
後秦弘始三年(401年),姚興攻滅後涼,親迎鳩摩羅什來長安。在隨後的十多年內,羅什悉心從事講法和譯經事業,主持完成了不下數千卷的譯作。著名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就是簡稱的《金剛經》,就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
更加巧合的是,鳩摩羅什法師也號三藏。藏,乃容器之意。三藏,也稱三法藏,是指印度佛教聖典的三種分類:經藏、律藏和論藏。
有趣的是,兩個三藏都曾把佛經翻譯的歷史發展推向更新階段,都是里程碑和分界線一般的人物。
話說玄奘在龜茲停留了大約60多天,終於等到天山之雪融化,道路開通,他繼續前進。
走過了最為艱苦的跨越天山之路,前面的路就好走多了。一天,玄奘終於抵達天竺。
在佛陀的故鄉,玄奘終於觸摸到了他連夢中都在追求的東西。當時,天竺與大唐關係還不錯,而印度的僧侶們對這位不遠萬里前來求法的唐僧更是熱情接待,毫無保留地將珍貴的佛典傳授給他。
在天竺居住學習的十幾年,也許是玄奘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吧。但是他知道,這裏並不是自己的樂土,他還要回到大唐去。
出發,永遠是為了返回。這也許是一切具有史詩意味的人生所必然經歷的過程,就像荷馬那部《奧德修紀》中的古希臘英雄奧德修斯一樣。玄奘踏上了歸途。
當玄奘再次進入西域時,大約已經是貞觀十八年左右。十幾年的時間,唐太宗和他的唐帝國,已經製造了一場滄海桑田的巨變。
早在北印度時,玄奘就聽到了高昌國滅亡的消息。這固然讓他歎息世事無常和虛妄,倒也提供了一些便利,因為沒必要去高昌履行諾言,他便可以不經天山南路,直接走西域南道回國。
玄奘越過帕米爾高原,沿崑崙山北麓,經由莎車、于闐等國,前往沙洲,也就是今天的敦煌。
貞觀十八年(644年)孟秋,玄奘歸國的消息傳到了唐太宗耳朵裏。當年,他是一個心存疑惑的年輕僧侶,如今,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大法師。
太宗微微一笑,他並沒有忘記當年那個最年輕的僧人。
記得在玄奘離奇失蹤後不久,長安寺院的長老們曾經向太宗彙報:由於申請赴天竺留學遭到拒絕,玄奘很可能已經偷渡出境了。
太宗聞言道:「這個和尚挺大膽嘛。」但他臉上並沒有發怒的表情,語氣中似乎還有一絲隱約的讚賞。
長安的和尚們放了心,不久後,高昌王來長安朝見,自然也將玄奘的事情報告了太宗。十幾年間,唐太宗也會零零星星聽到一些玄奘在天竺的消息,瞭解到玄奘在修行上的精進。
漸漸地,唐太宗開始盼着這位大膽的和尚回來。
玄奘在於田時,向皇上呈上一份請罪書,詳細報告了冒犯國法的經過,並提出自己馬上即將歸國領罪。這封請罪書被商隊的高昌人帶回了長安。
雖然玄奘心裏無所畏懼,但當長安使者飛奔而來,對他說皇上原諒他的一切罪責,並熱切期盼他回國時,玄奘心裏還是感到了喜悅。
在沙洲,玄奘又一次上奏長安,因而得知唐朝近期內將會向高句麗派出遠征軍,而太宗本人也將東赴洛陽,指揮軍隊。
這個消息讓玄奘吃了一驚,他立刻從沙洲啟程,趕往長安,希望能在皇上動身前見上一面。
當然,玄奘急着見皇上,不是為了皇上能夠接見他,表揚他什麼的,而是為了向太宗申請建立譯經場的經費和幫助。
數萬里往返,17年歲月,僅僅是偉大事業的前奏罷了。玄奘從天竺帶回來657部經書,需要招募一批通曉經典和梵語的僧人進行翻譯。不然,對於普通人來說,佛經何異於廢紙?
然而,玄奘緊趕慢趕,回到長安時,已是貞觀十九年(西元645)正月七日了。這時候,太宗已經前往洛陽,坐鎮長安的是西京留守司房玄齡。
房玄齡幾天前便接到了太宗從洛陽發來的詔令:使有司迎接之。房玄齡立刻展開準備工作,但沒想到,急於謁見的玄奘,提前趕着回來了。
有司還沒出動,聽到消息的長安人民卻從四面八方趕過來了。聽說大法師將從運河碼頭上岸,大家都往碼頭邊跑。一時間,擠了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玄奘沒辦法,只好在碼頭過了一夜。等官差來開道時,才進入了長安朱雀大街的都亭驛。街道兩旁已經站滿了人,人們跑來領略這位為佛法觸犯國禁的大法師的風采,近20年時間,玄奘的事蹟早已成了長安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玄奘在長安沒待幾天,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洛陽去了,抵達之日是正月二十三日。見到太宗的日子,是二月一日。
洛陽儀鸞殿上,當世兩個意志最堅定的人會面了。
針對玄奘西遊之事聊了一番後,玄奘盤算着向皇上提出興辦譯經場的事。沒想到,皇上突然說:「大師德才兼備,沉毅堅忍,不如你還俗,來朝中輔佐我吧。」
玄奘吃了一驚,趕忙推辭道:「玄奘自幼傾心佛法,皈依佛門,以普度眾生為己任。還俗之事,萬萬不可。」
太宗說:「有何不可?以你的才華,咱們君臣聯手,打造太平盛世,這不是普度眾生嗎?」
玄奘說:「經邦濟世必以儒,玄奘對儒學一竅不通,怎麼能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呢?還是讓我以佛徒的身份,通過譯經,解除眾生心靈的魔障吧。」
太宗話鋒一轉,說:「好吧好吧,不逼你還俗了。不過呢,既然你已經到過西方,不如再跟我到東邊轉轉吧。一來增加你的見聞,二來我有些事想向你請教。」
沒想到,玄奘依然拒絕了太宗的邀請,此時他心裏只裝著譯經一件事,對於遠赴遼東浪費個一年半載的時間,相當不情願。
唐太宗就沒有繼續勉強,他答應支持玄奘的譯經工作,但也做了一些保留。因為,當玄奘提出到河南少林寺去譯經時,太宗堅決不許,把他留在了長安的弘福寺。
接下來的19年時間,玄奘從著名的旅行家變成了著名的翻譯家。從他譯經的過程和成果來看,他之前說自己不懂儒學,其實是個謊言。
沒錯,大師也是會撒謊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
#知史 #中國歷史 #歷史大人物 #吳承恩 #西遊記 #玄奘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封神演義 #封神榜 #姜子牙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中國有很多名著,可能以前在秦朝的時代很多書被燒毀了,但是還有一些保留下來了。其中四個名著就是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和三國演義,但是還有一部沒有被列入在四大名著裡面,那就是封神演義。這本書出現於明朝時代...
無心佛教 在 Annababy療癒之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有個個案問我問題,
讓我想起了這篇文章。
四年後,還是很實用,
歡迎大家複習。
【你在修佛還是修魔?】
(原撰於2017/5/1Annababy療癒系統網誌: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04929243304646/)
這篇文章的觀點,
與我觀察靈性老師的觀點非常相近。
觀察一位靈性老師或者宗教派別有幾個重點:
1.他是否會以為他是誰,然後就忘了他是誰,他是否如實接納自己,不給自己貼標籤。
2.他給你的是批判,還是在調整你的心態。
3.他是否藉由恐懼的思維,企圖要你有金錢上或精神上的臣服。
以上三點,提供參考,這些觀察,代表對方心態的平衡度,一個平衡的導師,才能給你平衡且有效的指引,充滿意識型態的教導,只會讓你入魔,不會成佛。
沒有永遠的老師,也沒有永遠的學生,
當你決定要崇拜一位靈性老師時,
不妨試著觀察看看,對方是否真的開悟?
其實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老師
也都是每個人的學生。
另外,要很注意很注意的是,
我發現身邊有很多入了魔的人,
不乏是熟讀佛經之人,
這些人的誤區在於,
以為自己熟讀了多少遍的佛經,
就有多高的功力,
因此產生出分別心,
事實上,念萬遍有口無心的經文,
還不如一遍真真切切的體會。
==================================
導語:開悟者的特質是因開悟而來,是開悟的副產品,但他不是因為這些特質而開悟的。杰德•麥肯納說,“你若問我如何吃飽,我注意到每次我吃了一頓美食之后都會打嗝,所以我告訴你去打嗝,因為那就代表吃飽了,這完全本末倒置吧!你還是很餓,但現在你也像豬一樣不停打嗝。而且這種模仿把戲最糟糕的是,你停止去尋找食物了。”
在靈修的道路上,我們常常會碰到很多“大師”,甚至“上師”。說實在的,靈修這玩意兒,是無法比較境界的,也就是說,大師與否,很難去客觀地衡量。
我看過太多“意識飽暖”的大師,他們精通某一個領域,也許是佛法,也許是道家,也許是新時代靈性,也許是印度教的傳承或是藏傳的傳承,也許是儒釋道三家都貫通了每一個人都可以口若懸河地侃侃而談,讓人折服贊嘆。但是深究之下,這些大師的人性面還是非常旺盛,性格的陰暗角落也藏污納垢了不少東西。我剛開始非常不解,怎麼說法說得這麼好的人還會這樣?還會做這種事?碰到洪南州老師之后,他用了一個名詞“意識飽暖”來形容這些人都是頭腦知道一些大道理,但是沒有進到心裡,所以行為也沒有改變。
所以,我更確認了自己“不崇拜”大師的看法,因為一崇拜某人,其實就是把自己的力量交到對方手中。而且,當我們拿崇拜的眼光看對方的時候,給對方加了很多光環,所以他的缺點你就可能看不見了。
就算是真正的開悟大師,我們也不要崇拜他們。因為,一旦你把他們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你就會誤以為,他們和你是不同的,你永遠到不了他們那個境界。其實,人人皆有佛性,只因妄想執著而不得。所以,我們不要把老師放在太高的位子上,給自己找藉口說:我永遠到不了那個境界。其實,我們都到得了,intention(意圖)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耽誤了自己。
其次,如果我們特別崇拜某個人,就會不自覺地學習他的一些行為,以為只要我們做到了,就會像他一樣。這也是很多靈修的誤區。佛陀在菩提樹下,目睹流星而悟道,很多人就拼命打坐,好像打坐就可以讓他們解脫開悟似的。有些人也會不自覺地學習上師的穿著、打扮,甚至言談舉止,好像做到了那些,就會和他們一樣似的。所以有位智者就說:別追隨智才的腳步,追隨他們所追尋的。
自己想要開悟,所以行為舉止就表現得像開悟的人一樣,這其實是在壓抑自己。明明沒辦法“不執著”,還要裝著不執著,明明無法放下,還要口口聲聲說寬恕、原諒,這些都是在壓抑自己的陰影。開悟者的特質是因開悟而來,是開悟的副產品,但他不是因為這些特質而開悟的。
我喜愛的美國作家杰德•麥肯納的《靈性開悟——最豈有此理的事》一書中就提到:
印度有些聖人只朝北而坐,所以現在開始我也要時時朝北嗎?要是聖人愛挖鼻孔呢?我是否必須朝北,每天挖八次鼻孔?何必呢?我的人生使命是去模仿聖人嗎?不是吧。假如我吃飽了,而你餓肚子。你問我要如何才能吃飽。嗯,我注意到每次我吃了一頓美食之後都會打嗝,所以我告訴你去打嗝,因為那就代表吃飽了。完全本末倒置吧?你還是很餓,但現在你也像豬一樣不停打嗝。但這種模仿把戲最糟糕的是,你停止去尋找食物了。你現在注定要失敗﹔你確保自己會挨餓。
這裡就說的非常清楚了。修行是自己的事,是自己內心要轉化,再好的老師,也只能給你指引,領你上路,但是無法背負著你到達目標。那一步一腳印的功夫,還是你自己要去承擔的哦!
【你在修佛還是在修魔】
我不是佛教徒。
好像一夜之間,我身邊的人都在修佛,
用心觀察,發現許多有趣的事。
有的人修了佛后,像黑社會老大,
動不動就威脅你,你這樣做會下地獄,
你那樣做會有報應。
你吃塊肉,他橫眉冷對,
你無意中說了一句佛不好的話,他怒目圓瞪,
教訓你半天,如果你不聽他的,他鄭重地宣布,你會不得好死。
真正的佛永遠給人力量,給人安寧。
這種動不動就嚇唬別人的,不是佛,是魔。
有的人修了佛後,像得了焦慮症,在家搞衛生,不小心打死一隻蟑螂,她難受好幾天,因為殺生了,可能會下地獄,又因為那隻蟑螂很可能是他前輩子的父母,否則,它不會無緣無故來到他家裡。
有的人修了佛后,變成了超級好人,看到別人有困難,立即興奮起來,衝上去要幫忙,也不考慮別人需不需要他的幫忙,也不考慮自己這樣幫忙會不會擾亂別人的生活,反正他是一定要幫,一定要關心。
因為他固執地認為自己是修行人,很有能量,能夠幫到別人。其實別人不需要他的幫助,只是是他需要別人的困難,別人有困難了,才能有機會展示他修行的功力。
看到別人哭,他才有機會感嘆自己生活的美好。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他認為可以為自己積點德。大多數人生活如果出了問題,當務之急是要讓自己靜下來,靜下來,問題輕易就解決了。如果你真想幫助別人,更應該靜下來。你的平靜安寧,可以讓對方覺得安全,覺得生活依然如故。
可是有些修佛人,他看到你有問題,他急啊,像一隻猴子一樣在你旁邊上竄下跳,一會提醒你要這樣,一會又提醒你要那樣,一會又說你這問題有多嚴重多嚴重,甚至還會說有什麼鬼神,擾得你不得安寧。這種關心,如同咒詛。
有的人修了佛後,喜歡放生,認為幫助了那些小生命。曾經親眼目睹一件事,許多佛徒去海邊放生,放下去一會,白花花死一大片,因為他們放的許多是淡水魚龜,根本不適合在海水裡生活。
有一個人花幾千元錢從南海打撈一隻烏龜,然後放生到北海。放完後,心裡特高興,認為做了一大好事。我想如果那隻烏龜會說話,它可能會說:“我操你大娘,我在南海一家團聚,過著快樂的生活,你硬是把我弄到北海,讓我妻離子散,我詛咒你下輩子生孩子沒屁眼。”當然,這隻烏龜也有可能會很高興,因為免費旅遊了,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
現在放生,在一些地方已經成了一條產業鏈,這邊剛放下去,那些魚啊龜啊,還昏乎乎的,那邊就被人打撈上去,下了鍋,或者重新賣給另外一些準備放生的人。
有的人修了佛後,喜歡講放下,這個也放下了,那個也放下了,不去賺錢,不去工作,不去交友,不入世,天天窩在家裡,天天說放下。遲早有一天,身邊的人都會遠離他,把他也給放下。這種放下,分明是逃避。
就像有些人說自己潔身自愛,其實是沒有能力與異性互動,沒有能力得到異性的愛,為了安慰自己,也為了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只好說自己潔身自愛。我們畢竟活在這個俗世裡,所以還是要入世的。
有的人修了佛後,遇到問題,立即給佛上昂貴的供品,上昂貴的香,以為越貴,佛祖就越會保佑他。這分明是在賄賂佛,把佛當成了小人,以為佛拿人東西,手就短了。
許多修佛的人,其實是在用他的行為舉止謗誹佛。拜佛、上香、放生都是好事,只是別太過了,別太執了。太執著修佛,太執著增加功德,本身就是有問題。
有時想一想,修佛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顯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為了顯示自己了不起?為了將來去極樂世界?還是為了讓自己有能力和勇氣好好地生活?
當然也有許多修得非常好的,跟他待在一起,非常舒服,非常安寧,感覺有一股安寧的能量,流入你的身體裡。
佛只能給我們解脫痛苦的方法,佛不是超人。佛不可能超渡我們,隻有我們自己才能超渡自己。超渡自己,深入自己的內心,用智慧,化解內心種種負面情緒。
你就是你自己的佛。
佛就在我們自己的心裡。
#Annababy療癒系統
#Annababy諮詢說明:https://goo.gl/6HesZs
無心佛教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3 黃偉民易經講堂
疫情未完,世界各國仍在鎖關狀態,但很多香港人,已經收拾細軟,含淚上路。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即宇宙的運作規律,是不偏不倚,不需行仁道的。把萬物,一切的人和物,都看作草芥一樣。芻狗,草紮祭祀用的狗,用時持以敬天,用後棄之道旁。
對天地而言,萬物的生死,只是自然規律的運作,所以,對萬物不會有任何親近偏私之情。當生則生,當死則死。
天地不仁的「不仁」,是說沒有偏私好惡之心,不會對任何事物特別親近慈愛。
聖人,我們的祖先,效法天地之道,把他管治下的百姓,也如芻狗一樣,任憑百姓自己發展,可以持之祭天,可以置於路旁,不加以任何施化。
老子說的不仁,是無心。
孔子說的仁道,是人與人相處之道,是言之兼也,是孔子一生學問所依,它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但老子則認為,「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羊皮風箱,裡面空虛但鼓起作用時,就好似水之冲注,源源不絕;風之鼓動,生生不息。
這就是虛空的作用,中空的道理。
內容空虛,才能無窮無盡;創造萬物,又能生生不已。
多所設施,做之做作,反容易招致敗亡,所以,不如抱守清虛,無為無事。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夏鼎基當年訓示香港政府的AO,當麻煩沒有找上門,不要自找麻煩!
孔子說的中,是中庸中正,是不偏不倚的德性;老子說的中,是中空之道,是一種虛空中的活躍狀態,因應自然的。
自然,用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來說,天行健,宇宙的運作,天行,是健的,即不停竭的。
天行健的行,以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我們稱之為五行。
我們無論是什麼,置身於天地之間,即和天地間的五行產生了相應的作用。
有剋我的,有生我的,有同我的,有洩我的,有耗我的。
如果我是木,自然有金來剋我,有水來生我,有木和我一樣,有火來洩我,有土來消耗我。
如果我是水,自然有土來剋我,有金來生我,有水和我處境一樣,有木來洩我,有火來消耗我。
大宇宙由五行組成,我既是活在其中,我的小宇宙也由五行組成。
我的際遇,在我身上,也和我的五行產生作用,有剋我的,有生我的,有同我的,有洩我的,有耗我的。
由於五行分佈不會平均,所以,便吉凶生了。
台灣的五行,和倫敦不同,英國的五行和加拿大又有異。但無論那裡,都有剋我的元素,生我的,同我的,洩我的,耗我的。有喜有愁,有吉有凶。
只要有我的存在,剋我、生我、同我、洩我、耗我,便此起彼落,煩惱不斷。
移民倫敦的煩惱,和移民台北不同,溫哥華的煩惱,又有別於雪梨。
佛教行人的修行,就要做到無我。我相不存,便無所謂剋我、生我、同我、洩我、耗我,種種煩惱了。
無人無我,時間空間都不復存在,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就是《金剛經》說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老子的《道德經》只五千多字,但含大智慧,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裡面的政治理想,和孔子的不同。
老子將政府的管治手法,分為四種:
最好的一種,是人民各自安居樂業,根本不知道有政府政權的存在。
最差的一種,是用權謀來愚弄人民,用詭計來欺騙人民,用公權力來踐踏人民。
老子《道德經》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我自然。
老子說:
最高理想的政治方式,是為政者,有誠信正直的本質,凡事以身作則,不用發號施令。
政府,只是服務人民的機構,政治權力不會騷擾人民。
人民和政府,各自做回本身的角色,政治領袖推行不言的教化。
人民各順其性,各安其生。
追求發達,累積財富的,可以炒樓炒股票;安份守己的,可以住公屋,坐巴士,上班落班。各有空間,各有理想。
其次,親而譽之。
次一等的政治領袖,突顯自己的勤政愛民,推行德政,講求仁義道德,使百姓有所遵循,合乎他個人的價值追求,像新加坡李光耀那種,我做什麼都是為你好。
這樣便能贏得人民的親近和讚美。
其次,畏之。
再次一等的,已是為政者德不足以服人,政府多行詐偽,對人民呃呃騙騙,利用執政權力,嚴刑峻法,威嚇人民,造成人民與政權的對立,上下交攻,世風敗壞,政治倫理都脫軌失序。
順民畏其法,義士罵其君,種種亂象,隨之而生。
像秦朝的苛政,明末宦官特務的白色恐怖。
其次,侮之。
最差的執政者,用謊言治國,詭計騙詐,權術欺凌,踐踏憲法,封閉資訊,愚民盜國,一言生死。
這種政府,視人民如家畜,官逼民反,社會必然動盪,民變此起彼落。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政府的所作所為,不足以令人民信賴,人民就不把他們當政府看待,社會亂局就是必然不停的了。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我自然。
最好的政治領袖,不用刻意的找事來做,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彰顯自己的權力。
人民各得其所,各安其生,安居樂業,政府的作用便已經完成。
人們生活,隨意舒適,都唔知有政府的存在,還說:
生活不是本來就是這樣的麼?
這就是老子對政治領袖的期盼:
治國安民為目的,功成弗居,事遂不言,身退而人不知。
政府,應該像我們的肺部功能。人民每天自由自在的呼吸,不需要經意肺部的存在。
當我們每吸一口氣,都辛苦艱難,那表示我們的肺,出毛病了!
無心佛教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封神演義 #封神榜 #姜子牙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中國有很多名著,可能以前在秦朝的時代很多書被燒毀了,但是還有一些保留下來了。其中四個名著就是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和三國演義,但是還有一部沒有被列入在四大名著裡面,那就是封神演義。這本書出現於明朝時代,傳說中他的作者是明朝的許仲琳,也有說是道教學者陸西星寫的。而西遊記也是在明朝時代出版的,兩者雖然是在同個朝代裡面,但是裡面講的人物有重疊,感覺像先有封神榜然後才有西遊記。
我不明白為何以前的明朝君王可以讓他們出版這本書,因為封神榜裡面有摻入一些真實的歷史人物,例如周武王,蘇妲己,紂王,姜子牙等等,其實是講著造反的,順便宣傳道教成仙的一些神話,而西遊記則是宣揚佛教,我們姑且相信明朝時代的皇帝比較沒有那麼小心眼,但是為什麼作者會寫這一本書呢?其用意又是什麼呢?可能就是為了賺錢吧!
你可能以為他還在一本一本寫吧?放心~那個時候已經有印刷術了,所以大量印刷沒有問題,而且還保留至今,我去看了一下封神演義的原本,哎喲,全部都是文言文,看了頭都大了,不過還好我看過TVB的封神榜,所以大概故事是知道的。
真實歷史人物
中國的神話起源於伏羲和女媧造人,然後就是三皇五帝,三皇就是指軒轅,伏羲和女媧,神農氏炎帝和祝融赤帝,而五帝就是堯(yao),舜(shun),少昊(hao),顓頊(zhuan xu第一聲)帝喾(Ku第四聲)。
開始於黃帝,軒轅,傳說中他是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和蚩尤大戰九次,終於在逐鹿上殺了他,創立了夏朝,華夏中國也。古人認為他們乃世界的中心,所以稱之為中華,中央之國,簡稱中國。
然後在公元前1555年,商朝滅夏。經歷了大概五百年,到了商朝最後一個皇帝,叫帝辛,也就是封神演義裡面的紂王,傳說中他說荒淫無度的皇帝,在【史記】和【國語】裡面有記載,他有個非常美的妃子,叫蘇妲己,在紂王討伐有蘇氏後,有蘇氏把他的女兒妲己嫁給紂王,深得紂王寵愛,立為王后,很多人都將商朝滅亡的原因賴在女人身上,但是自己的國家被你毀滅,還被逼嫁給你,迷惑他讓他的朝代滅亡,不就是正好報仇了嗎?
那麼紂王那時有多淫亂呢?根據史記裡面有記載,紂王為了討妲己歡喜,把酒添滿進去池裡面,還讓三千男女裸體追逐其中,所以才有那句:酒池肉林的成語,而且更用了很多人民的錢修建鹿台,裡面收藏了奇珍寶物。
那麼在封神演義裡面,紂王就是應文武百官,在女媧聖辰當天,去到女媧殿為百姓祈福,但是這個紂王沒有見過美女,看到女媧的聖像,竟然起來色心,石像而已哦~紂王,你有多dry哦?
他就說我的后宮裡面,都找不到那麼美的女子,彷彿仙女下凡,月殿嫦娥一樣。如果可以帶回去享受,那就最好了。
於是就在女媧殿裡面,寫上:鳳鸞(luan2)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區區遠山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shao2)籠煙騁(cheng3)媚狀,但得妖嬈(rao2)能舉動,取回長樂代君王,前面的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出事的就是後面那兩句,意思是最後可以帶女媧回去陪他就好了。這是對於女媧的褻瀆(xiedu),所以千萬不要得罪女人哦。尤其是最大的那個。
女媧看了非常生氣,自己保護了商湯600年,然而這個紂王昏庸淫亂,不修身立德,於是就召喚天下群妖去到她的行宮,在當中選了在軒轅墳中的叁妖,那就是千年狐狸精妲己,白蘭氏雞精,啊不是,是九頭雉(zhi4)雞精,還有玉石琵琶精。
女媧就和她們說在西周已生聖主,商朝氣數已盡,天意已定(是你自己定的吧?)你們三人去迷惑紂王,讓他沉迷酒色,迷惑君心,等待周武王討伐紂王,以助其成功,不可殘害蒼生。事成過後,你們就可以修成正果。哦~~原來是臥底來的。。。
現實的歷史當中,妲己在商朝滅亡的時候,被斬首了。
裡面還有一個主要人物,就是封神的姜子牙。姜子牙,又名呂尚,字子牙,也叫姜太公,在歷史裡面,姜子牙是在兵法,管理,天文,政治上都有涉獵,但是到了72歲還沒投靠任何君王下面,只因他要等待明君,知道周文王姬昌會經過渭水之濱,蟠溪(panxi)於是就在那裡釣魚等待他來~
但是他沒有放魚餌,周文王就問道:沒有放魚餌怎樣可以釣到魚呢?
姜太公就說:我老人癡呆。。。忘了放魚餌。
不是:姜太公就說:願者上鉤。過後就和周文王討論國家大事,周文王看過履歷表,覺得不錯,就聘請他為太師,而在封神榜裡面也有提到姬昌,還有提到姬昌的次子,姬發,也就是周武王。
比干也是真實人物來的,他是紂王的親叔叔,是三大忠臣之一,他因為直諫而被紂王剖心而死,到了唐朝被最封為太師,忠烈公。在道教裡面稱之為財祿真君,就是財神爺啦~
在封神榜裡面,他發現了妲己是狐狸精,就特地讓紂王穿上狐狸毛衣刺激妲己,妲己看到很多子孫的毛皮被披在身上,非常的憤怒,就設計詐病,說需要一片玲瓏七竅之心來煮羹湯才可以醫治她的病。於是就傳召比干,說需要借他的玲瓏心一用,比干知道這一去一定是兇多吉少,於是想起姜子牙曾給過他一個簡帖,如果有什麼進退兩難的時候,打開來看看,裡面有個符印,吩咐燒了放進水里面,喝了可以保護五臟,於是他去見紂王,紂王就要他剖開他的身體,取出心臟給他。於是比干用刀掏心出來給他,然後就下台騎馬離開了。由於是姜子牙的符印的關係,沒有心還可以活著,但是他走到一半,見到一個婦人買無心菜,就問她說:為什麼是無心菜,婦人就說:就是無心的菜咯~然後他又問道:人無心又如何?婦人就說:人無心必死!然後比干聽了,就吐出鮮血,死了。原來這是崑崙法術,如果那個婦人回答:人無心還可以活,比干就不會死。
哎喲,不問就可以了吧~為什麼一定要問呢?雖然故事內容和歷史有點不一樣,但是結果是一樣。
還有周文王的大兒子伯邑考,在周文王被紂王囚禁過後,他被當成質子,幫紂王駕車,紂王把他剁成肉醬,煮成肉湯給周文王吃,而在封神演義裡面,伯邑考就被描述為俊男,為了父親,他獻上七香車,白面猿猴和美女十名給紂王,並且要代父贖罪,當他的車夫,妲己非常喜歡他,一直借學琴來勾引他,但是他就拒絕了她,,我心托明月,明月照溝渠。於是妲己就因愛成恨,就誣陷伯邑考說他性騷擾她,紂王就把他剁成肉醬,做出餡餅給毫不知情的周文王吃下去。
雖然過程不同,但是伯邑考還是一樣給剁了。
封神演義裡面除了這些真實歷史的人物之外,真實發生的戰爭也有改編進去,好像是牧野之戰,就真實記錄在歷史書裡面,這個戰爭是周武王和紂王的戰爭,周武王就大獲全勝,而紂王知大勢已去,就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封神榜裡面一個封了365個神,但是姜子牙就是忘了自己,(都講他記性不好的啦)而在封神榜裡面是沒有哪吒,楊戩(二郎神),雷霆子,他們是肉身成仙,而妲己也被封仙,因為她是臥底來的。
哪吒的爸爸,李靖是真實的唐朝名將,雖然時間點有點出入,一個是在商朝,一個是在隋唐時代,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剛好同名同姓。
過後的西遊記好像是延續這些設定,但是卻加進來如來佛祖,感覺就像宣傳佛教的如來是比任何的道教封的神仙都厲害,感覺就是一個就是道教的宣傳小說,另一個則是佛教的。
如果大家有興趣,下一集我就說西遊記裡面的真實存在人物。
好啦!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h280UY0oZw/hqdefault.jpg)
無心佛教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美國正式起訴孟晚舟。什麼是泥金金水兩用福。政府找明星名人為前線醫護打氣,用花巧取悅手法,真正面對香港醫療危機誠意和決心欠奉,激怒全港市民。兌卦的本義為悅,開心。是無心之悅,無言之說,無金之銳。人開心,便會多話,言多必失,最終引致毀折。大陸人用二十年前的觀念手法,來處理今日的世局,感覺良好的自我欺騙。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有不同的角色,時位都做對了,便日日是好日。
#公立醫院淪陷 #道德勒索 #中共政權 #三權合作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1月29日 星期二下午5:00pm
政府有自己的盤算,放棄了公立醫院前線醫生護士,這支孤兵,終於忍耐不住,走上街頭怒吼。
政府的處理方法,找明星名人拍段宣傳片,為醫護打氣,引得全城震怒!
林鄭班子,茫然不知自己錯在那裡?
我們用玄空風水的角度,發覺政府一直用七運七赤兌卦,取悅的方法,處理八運八白艮卦,專業的醫療問題。
我們的政府,落後了二十年。
玄空風水,有三元九運的計算,每個元運二十年。
1984年到2003年,屬於下元七運,風水用的名稱叫“七赤”,源於《周易》的兌卦。
兌卦是什麼?
兌卦的本義為悅,開心。
兌是無心之悅,無言之說,無金之銳。
在我們的身體,它象徵了嘴巴,也引伸為毀折。基本邏輯是,人一旦開心,便會多話,言多必失,最終引致毀折。
在家庭的結構中,它代表了少女,開心,花能解語的女孩。以別於代表巽卦的長女,柔順;及代表離卦的中女,艷麗,依附。
《說卦傳》說:兌為澤,為少女,為巫,為口舌,為毀折,為附決。其於地也,為剛鹵,為羊,為妾。
這是孔子對兌卦象徵的引伸,其實,並不複雜,我們看看這二十年的香港,便明白孔子的引伸例子。
1984年開始,香港行二十年兌卦。
別了以前的六運乾卦,乾為天為健,努力工作,埋頭苦幹便有出頭天。兌卦是兌,是開心,是娛樂。所以娛樂事業大盛。
那二十年,是歌影視紅星的黃金期,紅館演唱會一開二、三十場,港產片票房等閒三千萬。
只要是娛樂的,(基本卦義為悅),尖東的大富豪、富城、中國城,客似雲來,的士穿梭尖東九龍塘別墅……
二奶蓬勃,大陸改革開放,香港工廠北移,廠佬在大陸包個二奶一千幾百,人人做大爺,一包三五七個。這就是孔子說的,「為妾」。
神棍滿天飛,張寶勝、嚴新、特異功能的國寶,一個接一個來香港。本地的風水師,紫微八字大師,什麼派什麼宗的,密宗活佛法王滿街都是,人人玩雙修……古靈精怪。騙子搵到食,這二十年,孔子說的,「為巫」。
這時期,用嘴巴便搵到食,討好,開心,港上北上,一個call機,皮包公司,便走遍大江南北做生意。
紙醉金迷的二十年,但到2003癸未羊年完,便結束了。
甲申猴年開始,便走入了下元八運的八白艮卦了。
艮卦又是什麼?
艮卦的本義為止,為專。
艮是土,尊貴的土,所以,2004年開始,是豪宅的天下。尊貴的土,也包括了古董瓷器,字畫等珍貴的東西。神棍不流行了,做騙子都要專業,雷曼債券那種。
在我們的身體,它象徵了手,阻止別人,在大自然是山,古人遇山便止。在家庭的結構中,它代表了少男,是少年出英雄的元運。
《說卦傳》說:艮為山,為徑路,為小石,為門闕,為果蓏,為閽寺,為指,為狗,為鼠,為黔喙之屬。其於木也,為堅多節。
2004年到今日,我們都在八運八白艮卦中,至2023年底止,2024甲辰龍年便走入九運九紫離卦中。
艮,止也。一陽在上,二支陰爻在下,象為山。上小下大,呈向下發展的趨勢,引伸直接發展有阻礙、困難,因為上實下虛,一個事物發展到了頂點,必須謹慎。所以艮卦的本義為阻止,上到山頂再往前走就要下坡,所以必須停住腳步,謹慎思考下一步。
門闕即門檻;閽寺為守門人,古為太監,今叫保鏢。為指為狗,都是為了阻人前行。
一個專業,謹慎,不能急的年代。走在徑路,即彎曲的小路,小石中,每一步都要小心,思考。
政府找明星名人,為前線醫護打氣,用七運七赤兌卦的花巧取悅手法,處理八運八白艮卦的實質專業的醫療危機,背後代表沒有真正面對香港醫療危機的誠意和決心。所以不單惹怒了醫生護士,輕佻草率的做法,激怒了全港市民。
《周易》說的,就是時和位兩個字,時位都對了,便成功。時機未到,位置不對,都無法成事。用過氣的手法,處理今日的問題,便失時失位。
用玄空風水的角度看,中共的問題,也是如此。
香港的起飛時間,是六運六白乾金。時間是1964年到1983年。乾為天,本義為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那二十年,香港人埋頭苦幹,工廠妹工廠少爺的年代。人人日間打工晚上進修,全家都是勞動力,男人做兩份工,老人剪線頭,主婦車衣,小孩穿膠花。無水無電木屋區,搬上公屋,再轉私樓。
大陸呢?仍停留在五運五黃的災難二十年,大躍進,飢荒,餓死,文化大革命,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鬥父母,鬥師長,鬥夫妻。
1984年至2003年,七運七赤兌卦了,香港走向了開心娛樂,靠把口搵食,紙醉金迷的明月照尖東歲月;大陸呢?才行過氣的六運六白乾金運,做世界工廠,全國農民走出農村做工人。
2004年八運開始走八白艮卦的運了,大家都走專業的年代,大陸便開始行七運七赤兌卦,靠把口搵食,娛樂事業,為巫為妾,偷呃拐騙。
永遠和世界相差了二十年。
他們行事,用二十年前的觀念手法,來處理今日的世局,今日的問題,大陸人令全球觸目的時候,他們感覺良好的自我欺騙:大家在阻我強國崛起!
八運快行完了,到2024年開始,便行二十年九運九紫離卦的元運了。
離卦又是什麼?
離卦的本義為附麗,文明。
離為火,為日,為明。上下兩支陽爻,中間一支陰爻,像火。表示由中心向外發展,外剛健而內柔順。外動內靜,如火般向外釋放能量,有離散之意,如太陽日照,便萬物茁壯生長。
在我們身體,它象徵了眼睛,在家庭,代表了中女,在大自然象徵太陽,取象為火。是人類文明的象徵。
《周易》用“麗”字來解釋離卦。“麗”字是兩頭鹿依偎在一起,你需要我,我需要你,誰都不能離開誰。
我們稱夫妻為「伉儷」,麗字加一個人字旁就是這個意思。
《周易》的離卦用「附麗」作本義,因為火不能單獨存在,要依附;離火代表溫暖,所以生物願意依附;人類文明也是一樣,全世界都嚮往先進文明之地,大陸人都愛去美國生活。
所以,2024年開始的下元九運,九紫離火運,是文明的二十年,文明為主潮流。
當國際標榜文明,共存,愛惜地球,用單車代步的時候,中國大陸便開始行八運八白艮卦的專了。
他們會強調高鐵、5G、監控,然後大陸人民便歡呼,終於船堅砲利了。
佛教行人,追求活在當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有不同的角色,時位都做對了,便日日是好日。
2019年1月29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mmrth9yrxk/hqdefault.jpg)
無心佛教 在 無心作坊.黃俞寧- 痛念生死 虛雲老和尚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現在你我已覺悟世間上的一切都是苦惱,可以盡情放下,立地成佛。 ○ 虛雲老和尚簡介 佛教比丘,為禪宗高僧。 中國曹洞四十七代,臨濟 ... ... <看更多>
無心佛教 在 27 無心是道-慧濬法師-台灣佛教解脫道學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上慧下濬法師,台灣澎湖縣人,生於西元一九五四年,二十七歲披剃於上賢下頓老和尚座下,畢業於台中南普陀佛學院,昔為澎湖大悲寺暨麻豆大悲寺之開山住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