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人這種當初分辨本、外省的說法我們都檢討、改說法了(例如1949後難民、移民)
結果你們自己一直在自稱外省人是怎樣?
是真的感到有優越感了還是要讓我們產生愧疚感?
#潛言就是把台灣視為伎那的一省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822451562/posts/2831788510391870/
“高級外省人” 其實就是一種莫名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沒有也無須任何的根據。
屏東市有條 “青島街”,這一頭是軍方的宿舍,那一頭是“本省人”住的地段,中間是個常公演野台布袋戲的廟。我小時候,這一頭的都叫廟那頭 “未開化地區”。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865406669/posts/1705964092775754/
李宇辰:大小S的外省人優越感,讓我想起真正的外省二代張菲跟費玉清,他們在1990年代主持節目時,會配合來賓切換不同語言,張菲連客語都會講幾句
小S在節目中慣性嘲笑來賓的台灣國語,殷琦幾乎每次上節目都被笑。不斷輸出講台語很俗的價值觀,更把「很台、台客、台妹」當作貶義詞,取笑上節目的來賓
張菲跟費玉清會配合來賓的母語,即使聽得出不甚流利,偶爾卡詞切回國語,還是先講來賓的母語。來賓接國語,才會順著切換,有些來賓甚至很貼心在主持人卡殼時幫忙接話
陳盈潔上張菲節目演了客語短劇,看張菲客語說得很辛苦,還嘲笑他一下,隨後兩人切換成台語;陳小雲上費玉清節目,費玉清即使不甚流利,也是切換成台語聊天
#反而新生代的小S這種閩南外省後代
#不會說台語也聽不懂客語還極盡貶低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0709430054/posts/522695572430753/
多年前,為了開車提神,曾買過相聲瓦舍的錄音帶;那時只覺得好笑,後來才發現「滿是對受苦人們的殘忍嘲笑」。這幾年,看到更多:他們滿滿的四九移民(所謂外省人)優越感,他們歧視台灣這塊土地、歧視所有非四九移民的台灣人民(包括原住民和新移民);甚至裡面有阿美血統的宋少卿,也歧視自己的出身。
一
【加碼幹譙】
聽說網路上很少有對相聲瓦舍的負面評論,其中有一個「不好出口」的理由是宋少卿的原住民身份,怕批評了會被說歧視原住民。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我譴責相聲瓦舍正好。
我這生蕃就譴責相聲瓦舍!
宋少卿你這個阿美族的叛徒!
你懂什麼阿美族傳統文化?!
族服是給你穿上舞台去讓人笑的?!
你可恥不可恥?!
你眼裡有老人有祖先嗎?!
你在電視上講一堆原住民笑話製造外界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
你要不要照我族傳統爬進年齡階層裡向kaka謝罪?
要不要找個kalas來下令叫你切腹?
我這太巴塱生蕃就是幹譙宋少卿啦!
原住民不過是個身份,高金也有那個身份
有那個身份.... 屁的意義!
非原住民不用顧忌,能罵高金,就能罵宋少卿!
馮翊綱要心向中國,好歹他還有點藉口
宋少卿說自己是原住民,又心向中國
他比馮翊綱更該罵!
網友提供的相關新聞:
http://udn.com/news/story/1/2123055
(下圖就是新聞網頁截圖)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71687612/posts/1714642698561436/
???
莫非有外省國嗎?
1949中國內戰,有一群中國人打輸跑來台灣,自稱外省人。
所以正確比喻不就是CHINA嗎?
那就是吳崢文章自己說的第二社會不是嗎?啊還是你們要當不是中國人的華裔台灣人?不是中國國民黨的台灣國民黨就可以了。
說到底還是虛構的優越感作祟,那麼多論述就是不敢明講無法支持,台灣本土的民進黨。
唉,最後第三社會和第三勢力,會變成身份認同錯亂加上覺青小雞的集合體啦。
台灣人就台灣人。到底是有多難?
#外省萬萬年
#2020年了還在外省
https://www.facebook.com/830092231/posts/10158618900497232/
現在罵外省人,還是會有外省人氣噗噗的跳出來,然後說,你們台灣人還不是有一堆心向C國賣台的。
你們這樣講話是在分裂族群。
我是覺得真的有族群融合成功就不會氣到對號入座了啦,你們什麼時候要變成我們台灣人呢?
至今還要為虛幻的身份生氣,但是台灣人已經不會再閉嘴了。
如果外省人覺得被冒犯,我沒有想要表達歉意,事實上我對於外省族群理直氣壯的指教台灣人該怎麼講話非常不爽,已經70幾年了,該收起那種莫名的傲慢和優越感了。
你們愛台灣叫做天經地義知恩圖報,我們沒有必要感恩戴德好嗎?
台灣人沒有一絲一毫對不起外省人,外來族群,你們現在的不快只是台灣人三代感受的千百分之一。
把外省人三個字背著,就莫怪台灣人視你們為在台C國人。這三個字是中華民國為了執政貼的,你們要自己撕下來!
我沒有講錯,外省人應該世世代代感謝台灣,給你們一個落地生根的家,感謝台灣人的包容,對於外省人三個字,就該好好閉嘴,世代都不該提起。
#被分化的前提是外省人沒當台灣人是自己人
https://www.facebook.com/830092231/posts/10159424338232232/
對於藍丁,我只對「外省人」或軍公教的能理解。
(理解不代表認同,我同樣會罵人。)
所以我真的想不透我家族既不是「外省人」也沒有軍公教的是在藍個屁?
若是生活過的爽的既得利益者或社會高階層人士還能接受,反正你爽不想改變。但問題是一個都沒有,最多的還是被欺負最慘的底層藍領。
我真心不知道他們支持國民黨有什麼好處?
我被委託畫圖時還會有人付我錢,他們什麼屁都沒有。
我和我大妹綠到出汁,我是還好,但我大妹學經歷工作都爽到不行,我們才是比較接近成功和發大財的人,退一萬步他們若真的只看錢不看其他,為何都不會想想我們的差距在哪呢?或者相信我們倆說的話呢?覺得自己失敗為何不向成功人士學習?不相信愛你的成功家人卻相信外面直銷?
好像也只能套句我家族常講的:
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
我只能說自找的。
(溝通若有用我也不想這樣嗆聲。)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3814830551/posts/1665524170251395/
王偉忠身為殖民者,犯下最大的錯誤,就是不夠理解殖民地的風土,以至於錯估情勢。
台灣在國民黨70幾年的殖民之下,原本民智未開、遍地瘴癘,有幸在2016政黨輪替後成功蛻變,躍升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人權表現也相當出色,但實際上就是不夠進步,不夠膠。
由於中華民國的殖民階級多數美國籍、家人不住台灣,就算住台灣,也過著與台灣人種族隔離的生活,當然是不了解台灣社會進步開放的局限性。
在此無意批評台灣社會,所謂的進步、膠是相對的概念,亞洲第一還不夠進步嗎?時力台民造謠不用罰錢、藻礁惡徒可以推公投滅台,這樣台灣還不夠膠嗎?
話是這麼說沒錯,台灣遠比中華民國殖民者的delta家鄉進步數倍,但比不上中華殖民者家人住的西方列強國家。
在台灣,種族跟性別都不是免死金牌,金曲獎演說可以公然嘲諷原住民、仇女跟恐同文化更是青年網路文化的主流,這是中華殖民的遺毒,但在娘娘之亂中,卻成為台灣人不幸中的大幸。
跟歐美不同,具有「外籍」跟「性少數」雙重免死金牌的Alizabeth,她的免死金牌恐怕只在左統49藍甲(偉忠幫唯一認識的進步年輕人)的圈子裡有用而已,出了圈子,這個免死金牌只有扣分,更何況要當黨國仇恨言論的傳聲筒?
我不會說是黨國遺毒在這次事件救了台灣人,如同文章開頭,我認為是殖民者對台灣的無知,讓台灣人僥倖逃過一劫。跟趙少康的「戰鬥藍」是一體的兩面,後者反而是因為殖民者高估台灣社會落後的程度造成的misfire。
台派某方面,當然比殖民者有優勢,但在上述兩個例子裡,都只是僥倖而已,更甚者,在時力台民等在地化的新買辦崛起之下,台灣人更沒有防禦力,手上只有范剛皓跟林飛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340933367/posts/4269502966471026/
父親是外省第二代,高中時期很愛打架,不愛上課,但是外省身分讓他考試加分,所以考上了師大,一開始他的程度跟不上,因為上課常常遲到早退,動不動就翹課去撞球、晚上去溜冰、跳舞,老師和同學都很瞧不起他,自從他遇到一位音樂系的學姐之後,他開始熱烈追求,但是學姐要求父親的成績一定要甲等以上,才願意交往,因此父親開始努力讀書,一學年的成績,在大三時期就名列前矛,所以學姐就答應與父親約會,學姐就是我母親,兩人順利畢業,取得教師證書,在民國70年任教到民國95年退休,父母兩人都領18%優惠定存。
家裡生活一直都很好,因為父親還繼承爺爺名下兩筆房產,我也衣食無缺,有一次一位50歲左右的水電師傅來我家修理水塔,因為技術不錯,父親又請他順便整理電線管道,這位水電師傅話不多,總是愁容滿面,父親就無心說出一句:「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水電工當下沒說話,完工後,父親還沒交款給他,水電師傅沉著臉說:「端木先生,你是老師,有18%可以領,存200萬一年領36萬,加上夫人的,就72萬了,退休金一個月也有7萬吧?加夫人的也有14萬了,你的生活這麼優渥,怎麼能瞭解我們做工仔人的艱苦呢?我很鬱卒,是因為我原本要幫客人裝的太陽能板被偷了,成本就10萬元了,這對你也許是小數目,但是對我而言,我要賺兩三個月才補得回來,所以這叫我怎麼高興的起來呢?歹勢啦,跟你說這些,說了心裡爽快多了。」
父親聽了滿臉慚愧:「是我卡歹勢啦…沒有將心比心,聽你這麼說我很難過,不然我幫你出6萬…」
水電師傅趕緊推辭,堅決婉拒了父親的好意,只拿他應該拿的工錢和材料費,然後說聲「勞力啦」(謝謝的意思)就開著破舊的發財車離開了。
父親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滿是不捨,說:「我們外省人虧欠台灣人很多很多,永遠還不完的。」
可能是爺爺那一代生於亂世,殺了不少人,伯伯叔叔都很不好,伯伯後來流浪在街頭,不敢找我們,叔叔在大陸生意賠錢之後,就到一棟老舊社區大樓當警衛了,常常被主委凹,而父親算是運氣最好的,但是退休後第六年就忽然離開了。
我覺得我們外省人對本省人有許多虧欠,然而我從來沒有因為外省身分被本省人歧視過,所以我熱愛這片土地,也願意為台灣主權犧牲奉獻生命,這幾天看到網紅娘娘意圖幫我們外省人之恥洗白,這個人滿身權貴傲慢,其實就是一個幹鞋哥,一個小偷而已,想想看,他有什麼才華可以在演藝圈混那麼久?台灣演藝圈素質低劣,跟這個幹鞋哥沒有相干嗎?而如今他又挑起本省外省議題挑撥分化台灣人,說台灣人有多虧欠他、誤解他、對不起他…其實最對不起台灣人的是我們外省人,只有厚臉皮的人才會這樣繼續硬拗,吃台灣人夠夠,說真的,對不起,我們族群中還有一些這種自認為是中國人的高級外省人,我們引以為恥,深感不屑。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5063571451/posts/211163287729122/
【回顧】
➡「二二八事件裡的外省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91226247684118&id=584986081641475
#說好的國際觀呢?
ㄧ「中共意識形態遭全世界圍堵 好萊塢掀起反共熱潮(圖) - 時事評析」
先說個笑話:「[新聞] 馬曉光:金馬獎不搞台獨可合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71568832983191&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父母用錯誤的方式來「愛」子女 只會讓他們學不會愛 購買傳送門: https://cplink.co/yFkVmgl3 欸欸 你沒孩子講什麼親子書啊!? 我拿到書的時候就這種想法 然後我就讀著讀著其實也沒想太多 後來我發現 書中很多情景 其實自己都很有感觸啊 所以我就決定要講這本書啦! 很多例子其...
無心的錯誤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會被罵的文章就沒有人氣]
前幾天寫的文章Po出來了,文章我還查了疫苗Dashboard怕用錯數字,不精準。
結果…果然人氣低落。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991?utm_source=fb_crossing&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fb_crossing-social-facebook_daily&fbclid=IwAR2MOwqg6kD1xqCr2AGfqknM8i5rUDa_EI3FEzSTiGNnnuErKhT3jkXQTdI
如果用人氣當KPI這個文章就不及格,但算了,沒人氣就沒討論,就少一些雜音。
#idontcarekpi
最近工作在推變革管理,變革管理課本說的很簡單,但哪有哪麽簡單。那天我去找了敏捷開發教練,請求他幫忙,一起推動這個變革管理。 講話過程當中,發現了我自己長久以來溝通的盲點。
「我不是說過了嗎?你看…」
這件事情回歸於,有一天我發現我跟我主管說話,又說了這個句子,開車回家路上想「怎麼跟他說話很像跟我老公說話」,但我也搞不清楚哪裡怪怪的。
直到那天,我終於知道了,這種語句即使說者無心就是嘴一下而已,聽得人也會感到不舒服或士氣遭受打擊,因爲公司裡面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是high performer,你說了只是讓對方覺得你煩。
他說,他之前也有這樣的經驗,所以換一個方式跟對方說,溝通時候用問的、用引導到「你覺得….會不會更好?」「也許…..你可以…想想看?..」
透過句子,讓對方去想、去發現,然後去執行,比自己搞得半死有效率很多,雖然點子也許是你的,可能Credit也不在你身上,但事情的確是可以如所願的被完成。
聽完之後恍然大悟!因為這種說話方式我自己也不喜歡,但我常常這樣跟同事還有老公說話,反而有不良影響,這種抒發情緒的字眼,說出來可能爽覺得「哈哈! 你看看你! 」但對於關係、事情一點助益也沒有,只有反效果。
後來在聊天當中以及在觀察公司管理層,發現他們也是用問的的方式,縱使他們可以直接上對下以命令的分式,但他們還是會直接以「詢問」跟「建議」給負責的同事。 不知道這個跟文化是不是有關,的確在工作當中,大家很尊重個人意識,不管年資、地位,都會尊重你工作範疇,只有緊急狀態下會直接命令的方式強迫執行。 當然,這樣做等於大家對自己的工作成果負責,對於事情而言,可能事情不會被解決,效率也會比較差,但整體追求整體發展,還有在錯誤中學習。
譬如我老闆忽然丟了一個郵件,主要負責同事卻沒在收信人當中,下班後聚會,其中一個在收信人當中的同事就問我「他怎麼沒在裡面」
我沒細看,隔天讀完信就覺得,當作沒發生,即使信件當中Tag我,我也不要涉入,因為,這不是我的範疇。
另一個例子,最近有一個案子,這個是同部門別組的,我不想涉入,但我是老闆休假代表必須要去參與。 我看完資料、數字,提出解法,跟管理層提了,他們說「要求部門小組長同意。」
我心裡想,數字不好看是你們說的、提解法也不能執行,那就放著吧!
#互不踩線很重要
#辦公室政治正確
總之,最近壓力山大,我是覺得自己成長不少,也開始籌畫Podcast,如果你們有什麼主題歡迎跟我們說。 然後我要開始訓練溝通術,開始第一步就是跟我先生,拿他當訓練,即使事情schief gelaufen ,我也要忍住,換個方式跟他說,讓他自己去解決比我氣得要死自己收尾好。
#有沒有溝通課程想去上
#你們有遇過這種狀況嗎
#你們的職場生活長怎樣
#podcast歡迎提供主題
#社群的世界人氣就是kpi
#愛罵又愛看
無心的錯誤例子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的月亮,是你前世的太陽。
在占星學裡有這麼一種說法,如果你今生月亮星座是牡羊座,那麼你前世太陽星座就是牡羊。對我來說,對照我自己前世的劇情版本可以確認此說法,除了太陽、月亮,也包含了今生土金剋相、月冥剋相以及天王天蠍的冥府淬煉安排,再再都提醒著我,更大力量的奧祕及偉大。
近期閱讀有關家族排列相關書籍,更是得到類同的觀點與洞見,靈魂的安排貫穿了累世。很多我們目前看不到的,並不代表不存在;相反地,那些看不到的,卻一直在冥冥之中影嚮著我們。
舉個例子(摘自洞見孩子的靈魂),一位被收養的女人,在出生後與母親待了四個星期,之後約半年就被收養。後來長大後找到了生母,根據文件發現她是當時母親被強姦所生下的小孩,她的母親曾在1946年四月被兩名波蘭士兵強姦。
在做了家排後很明顯地能看出,一個拒絕男人的媽媽,也會拒絕自己的孩子,所以母親才把她送人。而她需要在心靈上療癒,挪出一個位置安放她的生父。透過承認她是父親的一部分,也接受母親的抛棄,這樣才能夠完整自己而不被影嚮。
類似這樣的事件,很有可能發生在前世,但那些受傷的情緒印記會被我們帶到今生來展出效應,因此有很多關係中被勾動的創傷,其源頭除了原生家庭之外,還是累世積累而來的。
就像海寧格說過的一個故事:
一個學生問大師:「請告訴我們什麼是自由。」
「哪種自由?」大師問。
第一種自由是愚昩。就像一匹馬嘶嗚著,想要把騎馬的人甩下,然而這麼做只會使騎馬人更緊得拽緊祂。
第二種自由是後悔,就像船隻失事,可是舵手還繼續留在船上而不是去搭救生艇。
第三種自由是洞見,遺憾的是,這種自由總是跟隨在愚昩和後悔之後。就像風中搖曳的蘆葦,它柔弱地放棄掙扎,因此它可以屹立。
有些人認為他們在追求自己靈魂的真相,但事實上,是偉大的靈魂透過他們來追求和思考。就像大自然,偉大的靈魂可以承受很多的錯誤,因為無心的參與者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毫不費力地被替換。而對於那些允許偉大的靈魂透過他們思考的人,有時候他們會獲淮有一小片空間去移動。如同游泳的人允許自己順水漂流,靈魂便和他一起合作,到達新的彼岸。
當我們看見並承認它是痛苦的,那麼我們將會獲得力量。
#雜念與雜唸
#更多相關內容在靈魂之旅課
#下期G班登記報名中
#週三晚上8點
illustrator: lost7
無心的錯誤例子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當父母用錯誤的方式來「愛」子女
只會讓他們學不會愛
購買傳送門: https://cplink.co/yFkVmgl3
欸欸
你沒孩子講什麼親子書啊!?
我拿到書的時候就這種想法
然後我就讀著讀著其實也沒想太多
後來我發現
書中很多情景
其實自己都很有感觸啊
所以我就決定要講這本書啦!
很多例子其實都是取材於身邊發生的事(看來我已到了適婚年齡!?)
才發現原來教養真是一門學問
父母有時一句無心的話
都會影響孩子非常深遠
那今天這本書呢
希望不管你是孩子還是父母
我們都能從中吸取到一些養分
我的付費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無心的錯誤例子 在 賭Sir【杜氏數學】HermanToMat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杜氏數學 官方網站: http://www.HermanToMath.com
賭Sir 幫你急救 DSE 數學: https://HermanToMath.skx.io
----------
?️賭Sir是杜氏數學Herman To Math的始創人
?全港唯一「完爆」【DSE Core+M1+M2】、【IAL 12科Maths】、【AL Pure+Applied】、【CE Maths+A.Maths】的數學導師
?全港第一最多訂閱粉絲的數學教育YouTuber
?YouTube觀看次數超越700萬、訂閱粉絲超過50000人
?著作:《YouTuber新手到網紅》、《5**數學男人嫁得過》、《碌葛男人嫁得過》、《賭波男人嫁得過》(獲Google嚴選2018年度50大最佳書籍)
----------
賭Sir收集著數派街坊:
❤️YouTuber Go網絡課程 全港最平+獨家 報讀優惠:
?報讀初班 $600 (原價$800):https://www.youtubergo.com/payment/b-hermantomath-0600.html
?報讀初班+中班 $1500 (原價$1800):https://www.youtubergo.com/payment/bm-hermantomath-1500.html
官方網頁:https://www.youtubergo.com/
❤️無限操數王(epractice) 全港最平+獨家 優惠(可同時使用):
?50%OFF 半價優惠碼:MC83-AI93-NFW0-331E
?25%OFF 額外邀請碼:J7N9-RDRP-NFAH-OH13
官方網頁:https://www.dsemth.com/
❤️Tidebit全港最穩妥的比特幣(Bitcoin)交易所:http://bit.ly/2LIWA4J
❤️Uber免費送你$25優惠:https://www.uber.com/invite/2utyzr
----------
杜氏數學 官方網站 http://www.hermantomath.com
----------
《五夜講場 - 哲學有偈傾 2018:對面的馬克思看過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MG7iUGXJ_I
《【聚光燈】為甚麼陶傑認為年青人不應該讀哲學? - 01哲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3Tyh8w6ig
《哲學有偈傾 45集全》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AgZMoOPRu98K20bqeySYcN_u0-LaB1xC
《The Low Mays - 马克思 MARX [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mfaJsKibIo
----------
好多人一聽到馬克思,就聯想起共產主義;諗起共產主義,就會連繫到「做又36唔做又36」、「專養懶人」、「口講公平但實際上唔公平」……
中國最偉大嘅馬氏三兄弟--馬雲、馬化騰、馬克思,馬克思可以話係極權到出曬面,名都話你知,克思克思,要克制人嘅思想,令人嘅生活缺乏自由……
但上述嘅評論,原來唔單只係誤解咗馬克思,馬克思直頭係用上述嘅論點,批評資本主義。
吓!咩話?當我地崇尚資本主義,批評馬克思嗰套「專養懶人兼剝削自由」嘅同時,原來馬克思批評資本主義「專養懶人兼剝削自由」?
情況就好似你嗌人八婆,但原來人地一直嗌緊你係八婆,咁究竟邊個先至係八婆呢?
前排翻睇咗個節目,叫做《哲學有偈傾》,其中一集係講馬克思。當中探討咗好多例子,大家睇完呢條片,可以撳嚟翻睇,接下來我揀咗其中一個例子同大家分享分享:
馬克思相信人嘅創造性,就算無人安排工作畀佢做,佢都會自發做一啲好想做嘅嘢,實現自我。嘉賓提出咗個例子,話有考古學家掘到啲原始人嘅石器,證實係無功能嘅,推敲其實係原始人嘅藝術品,助證人嘅本性就係會自發透過工作嚟實現自我。
聽到啲咁離地嘅嘢,我地呢啲資本主義生物,梗係衝出嚟反駁啦:「阿馬生,你呢啲咪錯誤判斷人性囉,你睇依家香港就知啦,人係中意Hea嘅生物,無威逼無利誘就唔做嘢㗎啦!諗得咁理想,咪最終養懶人囉!」
呢個時候,哲學佬舉咗一個例子,佢話:今時今日嘅人中意Hea,其實正正係因為資本主義,令到人過份忙碌,打壓咗人嘅自由,令人淨係打份牛工都已經得返半條人命,無心神實現自我。舉個例,有好多人就算識煮飯,但因為放工已經攰到爆,根本唔想煮,更加唔想洗碗。可能佢好中意煮嘢食,但實在太忙,無辦法享受烹飪嘅樂趣。
但另一邊廂,好多闊太少奶奶唔使返工,好鬼中意煮嘢食,甚至一日煮到黑,仲周圍請啲朋友食。正正係證明咗,人無嘢係會搵嘢嚟做。
仲有個問題值得深思:究竟邊個先係懶人?
點解可以有人無嘢做,又有錢,洗十世都洗唔完,得閒到一日煮到黑,周圍請埋朋友食?似乎資本主義之下,正正養住好多呢啲有閒階級嘅懶人,二世祖、富二代、少奶奶……
講開香港就啱啦,大家族、大地主嘅後代,簡直係24小時得閒,同時荷包洗極都有,每秒都賺緊錢。靠嘅就係收地租,好聽就叫租務,實情就等如黑社會收陀地,穩穩陣陣乜Q都唔使做,零生產甚至負生產,都賺錢多過草根階層成世人辛辛苦苦、營營役役搵嘅錢。除非爛賭,否則真係唔知可以點樣敗家。唔只做又36唔做又36,直頭係「唔做又36億,做又36億!」仲可能係美金。
主持人進一步指出,資本主義嘅賣點係效率,即係付出最少,獲得最多。呢個原則嘅極致,就正正係不勞而獲,零付出,但坐享其成,似乎結構上資本主義先至係養懶人喎。
唔知你點睇呢?利益申報,我嘅答案係:無眼睇。我呢啲低端人口,唔講咁多,錄埋呢句算數,快快手拍多幾條片,賺多幾個臭錢養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