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老穆🦷
目前是臺安醫院的贗復假牙科主任。
醫院與診所最大的不同,
是進行高階植牙手術時有開刀房可以使用。
那 #差別在哪裡呢?
在於 #無菌原則與 #感染控制!
🛡消毒清潔更專業
大醫院的開刀房,有「最高標準」與「專業的滅菌程序」。從器械清洗、裝盤、打包、消毒等,都為了降低所有的感染風險!不管有沒有疫情,開刀房一直保持著最高規格滅菌。
🛡強制進出規定
一旦開始手術,醫師、麻醉醫師、護理師與助理等相關人員都減少移動,減少進出手術房帶來的病菌感染。因此手術房的通道設計非常的複雜,就是為了不讓無菌的空間被污染。
🛡人員無菌管理
開刀房無菌,人當然也是。進去前,不管是誰都需要認真刷手!用刷子,從手肘到掌心,還有每個指尖縫,都用無菌液刷過,並穿上無菌衣、長到手肘的無菌手套,才能站上手術檯,重要性讓刷手還是臨床醫師的技能考試之一!
老穆開刀完的樣子➡️ https://bit.ly/38vvTtC
.
開刀房是大醫院的優勢,在進行高階植牙手術(#Allon4)時就非常推薦前往大醫院,但並非一定要去哪裡看牙痛喔。
牙齒保健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看牙醫時選擇一位細心且負責的醫師,讓他清楚明白你的需求,比起去哪裡看就更重要了~
(照片皆取自臺安醫院官網)
無菌原則 在 白色天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沒有潔癖,我只是遵守「無菌原則」。
#鍋蓋必需朝上
#食物上方不可越過
#下班立刻換全套
#進家門直接去洗澡
#頭髮不能碰到臉
#地板盡可能清空
#家徒四壁
【補充接龍】
👉洗澡跟毛巾擦乾的順序從頭到腳,不往上回擦,腳掌最後擦乾
👉飲水機的水要先漏一點掉才能進保溫瓶
👉冰箱的熟食放最上層,生食放最下層
👉肩部以下、腰部以上才是乾淨的區域
👉絕不回套,只使用按壓筆
👉廚房調味罐都會寫開封日,時間ㄧ到都會倒掉
👉倒出來的不能再倒回去
👉腳不可以放在枕頭上
👉沒有洗澡不能上床
👉摸東西前跟後都一定要洗手
👉外衣不能碰到睡衣、不能碰床
無菌原則 在 姜冠宇醫師 Pro'spec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感謝太報 Tai Sounds,收錄我的看法
我們盡量尊重不同地區醫師的經驗、判斷及習慣做法
但真的要講,個人認為是應該是在吸尿這個動作
這是絕對違反全球通用的 #無菌原則,卻也是媒體最愛報的
在飛機上沒有無菌的負壓尿袋可以用
所以可能這位醫師用吸的是想要創造一個封閉負壓系統
但是泌尿道感染最常見細菌就正是 #口肛菌種
讓這位老人曝光在大量逆流管路感染的風險之下
反而不如單純的 #開放式引流
真要處理,恥骨上穿刺引流一半
約500-600cc的尿液即可
當作是 #單次導尿,亦可適度按壓
但是凡記得見好就收,才不致刺穿膀胱
剩下的交給下飛機有資源的單位處理
不要認為一定都要在自己手中完成
這是為了病人安全著想而該有的判斷
—
其實更多台灣醫師共識
是認為膀胱即便1000cc也未必會破
所以未必急於在資源不足下操作
(雖然對於攝護腺肥大往上頂到膀胱的老人
真的很不舒服就是了,尤其心臟不好的更慘)
因為不當的操作,也會是尿囊腫形成的風險之一
對老人家嚴重感染風險更高
—
任何人都不希望遇到這種狀況
也還是要感謝醫師的處理
只是每一次事件檢視處理過程的價值
在於我們遇上下一次有更高品質的做法
無菌原則 在 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制訂單位感管室文件名稱基本無菌技術 ... 的相關結果
化學性的方式來達成,如何維持經過此程序處理後的物品處於消毒或無菌的狀態,是醫 ... 免感染及保證醫療品質,必須遵守以下七大原則:. 5.1.1 無菌範圍,腰部以上, ... ... <看更多>
無菌原則 在 第三章感染控制重點整理 的相關結果
(一)保存已滅菌物品的原則:. 1.無菌物保持乾燥,以免產生毛細現象。 ... <看更多>
無菌原則 在 侵入性醫療感染管制作業建議 的相關結果
二、 醫療人員之個人防護裝備:外科口罩、隔離衣及手套,必要時配戴護目. 鏡及防水圍裙等。 三、 執行切片或介入性處置時應遵守無菌操作原則,且應使用滅菌器械。 肆、 ... ... <看更多>